关于最好的语文古诗文高考复*资料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最好的语文古诗文高考复*资料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最好的语文古诗文高考复*资料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最好的语文古诗文高考复*资料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关于**高考语文复*资料
**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我国**高等学校选拔合格的毕业生以进入更高层次学历教育的入学考试,属于国民教育系列教育,已经列入国家招生计划。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出关于**高考语文复*资料,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学*目标
本部分共选诗词25首。其中古典诗13首,现代诗5首(包括外国诗1首),古典词5首,赋1首,曲1首。通过者25首诗词,赋,曲的学*,1、要掌握诗词的主要写作特点;2、提高阅读欣赏诗词歌赋的能力;3、掌握有关诗词歌赋的作家;
2、学*建议
要认真阅读课文中所选的诗词,要在读通,读懂上面下大功夫。尤其要求背诵的诗词必须要背诵,通过读通读懂所选的诗词,在此基础上来理解掌握诗词的写作特点。
对于诗词的一些经常使用的写作手法,如比兴,借典故抒情等,要重点掌握。
对每篇诗词后面的“提示”要认真研读,因为“提示”是我们掌握此首诗词的“纲”,十分重要,切不可诗词还没有读熟,“提示”还没有弄懂,弄清,就急急忙忙去做题,这样就会本末倒置。
在读熟诗词,弄清弄懂提示的基础上,再适当地多做些练*题,来巩固所学到的知识。
3、学*的难点与重点
每首诗词的学*要点与难点,见每首诗词的讲解。
诗词总的学*要点与难点有如下几方面:
掌握诗词的特点:以丰富的情感表现生活;对生活高度集中概括;语言凝炼,富于形象性,富于节奏美与韵律美。
古典诗歌分类
律诗:每首诗八句的为律诗;每句五个字的为五言律诗,每句七个字的为七言律诗;
绝句:每首诗四句的为绝句;每句五个字的为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为七言绝句;
楚辞:楚国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诗中常用语气词“兮”。
乐府:乐府作为一种诗体,是由汉代专管音乐的机构“乐府”而来的。汉代以后袭用乐府旧题,如李白的《行路难》;唐代白居易发起新乐府运动,写当代的事情,叫新乐府,
如《杜陵叟》。
歌行体诗:唐代以后,出现古体诗,又叫古风;形式比较自由,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词:
词牌:每种词调都有自己特定的名称,叫做词牌,如“虞美人”“八声甘州”“声声慢”等等。在初期词牌名和词的内容经常有关联,到了宋代,词牌名与词的内容一般没有关联,为了点明题目,有的词另有题目,如苏轼《江城子》,题目是“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词大致分为两派:
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曲:一般指“元曲”。元曲包括两种文体:一种是“散曲”,属于诗歌一类;一种是剧曲,又叫杂剧,属于戏剧一类。
“散曲”分为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小令”相当于词中的一首小令,“套数”是由若干曲子组成的大篇作品。“带过曲”小令完后,作者还有话要说,再选一个宫调相同的曲调继续写,并在两个曲调之间用空格隔开。
(5)赋:是一种半诗半文的文体。主要特点是铺陈事物。如苏轼的“赤壁赋”,讲究文采,对偶,韵律,常采用主客对答形式。
赋的分类:分为骚体赋,汉大赋,抒情小赋,騈赋,文赋。
(6)比兴:比兴是一种表现手法,在诗词中运用很多。比:“以他物比此物”。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兴之辞”。比兴往往连用,简单的说,比兴就是借与主体事物有关的事物起笔,引出并展示主体事物的手法。可以加强作品的表现力。如“氓”,“行路难”,“无题”,“摸鱼儿”等等。
(7)用典:用典是一种修辞手法。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如“摸鱼儿”“短歌行”“行路难”“破阵子”“长亭送别”等都大量运用用典的修辞手法。
《氓》(重点诗词)
《作家作品》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词总集,收录周初至春秋中叶的诗词。共305篇。全书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多为民歌;雅多为贵族的作品;颂多为宗庙祭祀的诗。
《氓》是一首抒情叙事诗,属于“弃妇诗”。
《课文讲解》
一、本文主旨
本诗通过一个女子由恋爱,结婚,到被遗弃的经过,表现了女主人公在婚姻上的不幸,反映了当时男女的不*等,广大妇女遭受欺凌和被损害的社会现实,也表达了妇女们对自身不*等的地位得一种抗争。
二、词语解释
1、匪来贸丝。匪:非;贸;买。
2、体无咎言。咎:不吉利。
3、自我徂尔。徂:到。嫁给。
4、女也不爽。爽:差错。
5、士也罔极。极:准则。
6、秋以为期。以秋天为婚期。
7、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既然他已经违背了誓言,不念旧情,也就算了吧。
三、课文串讲
全诗共分为六个层次。
(1)向女子求婚;(2)女子盼迎娶;(3)女子对爱情,婚姻的认识;(4)女子婚后多年被弃,对氓的谴责;(5)回忆婚后的生活,及被弃后的感伤;(6)回忆与氓从小相好,指责氓的负情,表示决裂。
《学*要点》
掌握本诗的基本情节和叙事的层次。
**高考语文复*资料
**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我国**高等学校选拔合格的.毕业生以进入更高层次学历教育的入学考试,属于国民教育系列教育,已经列入国家招生计划。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语文复*资料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括号内为正确字
1、爆乱(暴)2、辩析(辨)3、恶耗(噩)4、喝采(彩)
5、更叠(迭)6、起迄(讫)7、陷井(阱)8、明片(名)
9、募然(蓦)10、蓦捐(募)11、通辑(缉))12、奕棋(弈)
13、疏峻(浚)14、肖象(像)15、撕杀(厮)16、膺品(赝)
17、绉纹(皱)18、肿涨(胀)19、羁靡(縻)20、遨翔(翱)
21、振撼(震)22、呕气(怄)23、亵赎(渎)24、恢谐(诙)
25、渲泄(宣)26、奢糜(靡)27、毗临(邻)28、骠悍(剽)
29、永决(诀)30、欧打(殴)33、煤碳(炭)34、编篡(纂)
35、蜇居(蛰)36、显象管(像)37、爆发户(暴)38、纹身(文)
39、座标系(坐)40、照像机(相)41、明信片(名)42、坐右铭(座)
43、冷不妨(防)44、裨官野史(稗)45、百练成钢(炼)46、火山暴发(爆)
47、和霭可亲(蔼)48、爱不失手(释))49、安份守己(分)
50、暗然泪下(黯)51、黯无天日(暗)52、飞扬拔扈(跋)53、白壁微瑕(璧)
54、英雄倍出(辈)55、半途而费(废)56、哀声叹气(唉)57、山洪爆发(暴)
58、五色斑澜(斓)59、百尺杆头(竿)60、罢绌百家(黜)61、百战不贻(殆)
62、大有稗益(裨)63、原物必还(璧)64、鞭僻入理(辟里)65、变本加利(厉)
66、变换莫测(幻)67、骠肥体壮(膘)68、标柄千古(彪)69、别出心才(裁)
70、兵慌马乱(荒)71、涣然一新(焕)72、病入膏盲(肓)73、并行不背(悖)
74、拨乱返正(反)75、军事布署(部)76、不共带天(戴)77、不寒而立(栗)
78、不记其数(计)79、不加思索(假)80、不卑不吭(亢)81、不径而走(胫)
82、继往不究(既)83、不明一文(名)84、不求深解(甚)85、雄材大略(才)
86、材疏学浅(才)87、神采弈弈(奕)88、兴高彩烈(采)89、张灯结采(彩)
90、惨绝人圜(寰)91、灿然一笑(粲)92、苍海桑田(沧)93、藏诟纳污(垢)
94、草官人命(菅)95、层见迭出(叠。)96、层峦叠障(嶂)97、插科打浑(诨)
98、陈词烂调(滥)99、惩前毙后(毖)100、惩一禁百(儆)101、斥之以鼻(嗤)
102、冲耳不闻(充)103、首当其充(冲))104、山峦重迭(叠)105、重整旗鼓(振)
106、一愁莫展(筹)107、出类拔粹(萃)108、出奇不意(其)109、出奇致胜(制)
110、出人投地(头)111、处心集虑(积)112、穿流不息(川)113、传颂一时(诵)
114、吹毛求刺(疵)115、粗制烂造(滥)116、措火积薪(厝)117、错手不及(措)
118、大才小用(材)119、大声急呼(疾)120、大廷广众(庭)121、虎视耽耽(眈)
122、当人不让(仁)123、得不尝失(偿)124、得垄望蜀(陇)125、掂斤拨两(播)
126、调以轻心(掉)127、迭床架屋(叠)128、动则得咎(辄)129、独挡一面(当)
130、独劈蹊径(辟)131、度过难关(渡)132、断章取意(义)133、两军对恃(峙)
134、绌绌逼人(咄)135、震聋发聩(振)136、令人发直(指)137、要言不繁(烦)
138、繁文溽节(缛)139、飞声文坛(蜚)140、成绩蜚然(斐)141、缠绵悱测(恻)
142、纲纪废驰(弛)143、费寝忘食(废)144、废尽心思(费)145、分道扬标(镳)
146、分庭抗理(礼)147、纷至踏来(沓)148、焚膏既晷(继)149、丰功伟迹(绩)
150、蜂涌而至(拥)151、凤冠霞披(帔)152、幅圆辽阔(员)153、浮光略影(掠)
154、斧底抽薪(釜)155、言简意该(赅)156、甘败下风(拜)157、改斜归正(邪)
158、甘之如怡(饴)159、感恩带德(戴)160、根深底固(蒂)161、功亏一蒉(篑)
162、全神灌注(贯)163、鬼斧神功(工)164、鬼域技俩(蜮伎)165、过尤不及(犹)
166、禁若寒蝉(噤)167、含辛如苦(茹)168、汗流夹背(浃)169、合盘托出(和)
170、合衷共济(和)171、轰堂大笑(哄)172、划地为牢(画)173、独具惠眼(慧)
174、浑浑恶恶(噩)175、浑玉朴金(璞)176、嫉恶如仇(疾)177、急言厉色(疾)
178、集液成裘(腋)179、计日成功(程)180、既往开来(继)181、佳言懿行(嘉)
182、艰壁清野(坚)183、历尽坚辛(艰)184、坚难困苦(艰)185、矫糅造作(揉)
186、弱不经风(禁)187、金榜提名(题)188、金壁辉煌(碧)189、金钢钻头(刚)
190、决无仅有(绝)191、精兵减政(简)192、精诚所致(至)193、以警效尤(儆)
最好的高考复*资料
高中语文要跟着课本去做练*,取决于学校的安排。要想提高学*成绩,一些好的复*资料必不可少,下面由小编为整理有关最好的高考复*的资料,希望对同学有所帮助!
最好的高考复*资料
基础知识的话,抓一些比较实际的东西比较可靠,比如文言文300字,这一方面个人比较推荐汪钰明的《上海高中文言300词解析与训练》,既有练*,又有解释。而且比较好的是能够画出语义之间的关系,当然其他的版本也是各有特色,不一一列举了。那些不实际的东西,比如全国卷考的语言基础运用,感兴趣的话,可以涉及一下。强烈建议不要购买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没意义。
文言文选方面,许多较好的中学都在用前南模校长李雄豪的《高中文言百段训练》,李雄豪这本书编于2000年,我读高中的时候就在用,为什么还在用呢,本身就是为了衔接初高中文本。高中文言文本有许多文言长篇《促织》、《孔雀东南飞》、《廉颇蔺相如列传》。首先考试不可能考这么长的篇幅,这种篇幅对于讲课来说,一旦串讲,可能耗时很大,非学霸基本上就是前讲后忘。这本书选文文本长度与高考选篇差不多。在实际中运用的比较多,尤其高一高二。本身就是100篇,每个学期差不多25篇,对于学生课业压力不大。
目前市面上的几乎所有的文言读物只能作为文本来读,而不能做题,上海卷不考语言基础运用,所以文言文多考一篇,基本上是散文为主,上海文言文的命题比较有特色的,着重文言散文鉴赏分析,淡化句法句式,强调虚词与翻译。与全国卷命题只注重句法还是有差异的。这种命题方式可能高三的模拟卷才会有。高一高二还是先读懂文章再说。
高考前的语文复*方法
目前上海无论现代文还是文言文都会考散文,建议买一本学科基本要求(高三每一年都有一本阅读指要,*出版社的)。教材中压根也没有涉及到基本概念,主要是选文的讲解,而且在编排上,许多单元都是以题材为核心的。等一下掌握了基本概念,对于文章的处理基本上就是理科式。文科提倡自己慢慢的摸索出道理来,而不是告诉你道理来解决问题。对于整卷来说的话高三来不及做,只能去看。
1.可以用个本子把自己经常错的字词抄下来,*时多背,考试前作为重点复*
2.考试时,古文的知识点都是曾经在书本上出现过的,所以课本的语言点一定要熟悉。高考当然不会原文抄课本的了。有一部分题会问到课本内容,并告诉你有什么知识点,让你知道怎样分析,不是说就考课本。
3.我高考前两个月坚持每天做古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大概小篇短古文三四篇,现代文两篇,做完认真对答案.对古文是找出自己知识的缺漏.对现代文是知道不同的问法有不同的答法.找出自己和答案的差别。
4.注意归纳,把古文常用字的意思和各种文言现象归纳好.并把现代文中出现的修辞方式,表达方式等归纳
5.*时读课外的古文可以增强语感
6.考试前多读作文书,三四篇每天,并准备几个开头结尾的形式,考试的时候看哪个适合就套用
高考复*最好的学*方法
1、课后复*法
所谓课后复*法就是我们刚听完老师的讲课之后,利用下课的10分钟来消化和吸收刚刚讲过的知识,因为老师刚讲完,所以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都达到了巅峰的状态,此时我们只要稍加的复*巩固,就能牢牢的记住所学知识。
2、睡前记忆法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在一天中早晨醒来和晚上临睡前记东西的效果最好。早晨可能大家没有时间,但是晚上一定有,既然我们错过了早晨当然不能错过晚上,在临睡觉前我们需要把今天所学的所有知识系统的过滤一遍,虽然是一天的知识,但是也花费不了很多时间,而且记忆的效果很好。
3、章节复*法
无论哪门学科哪个章节都有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我们可以找出它们的共同之处,采用联系记忆法,利用思维导图把这些零碎的知识串起来,方便我们记忆。
4、间隔记忆法
有些同学喜欢把所有的知识拿到一起来进行复*,其实这是一种很不好的复*方法,这是因为集中复*内容过多,容易引起大脑皮层细胞的疲倦,从而降低记忆效 果。因此我们需要采用间隔记忆法,每隔一段时间对知识进行一次系统的复*,当然间隔时间不能过长,毕竟人的记忆力有限,时间过长,难免有遗忘。
5、纠错整理法
*时做题的过程中难免会做错题目,不管你是粗心或者就是不会,都要*惯性的把这些错题收集起来,每个科目都建立一个独立的错题集,当我们进行考前复*的时候,它们是重点复*对象。因为你既然错过一次,保不准会错第二次,只有这样你才不会在同样的问题上再次失分。
高考复*资料:高考语文易错成语
1. 哀鸿遍野:比喻**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闲。
3. 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重,看得很重。
4. 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 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形容创作的艰苦。
6.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白驹,骏马。
8.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9.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10. 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11.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谦虚说法。
12. 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训,准则。
13.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比喻,使明白
14. 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胫,小腿
15.不负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孚,使人信服。
16. 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已甚,过分
17. 不即不离:不接*也不疏远。即,接*。
18. 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卑,低下;亢,高。
19. 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稂、莠,田里的野草
20. 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1.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喙,嘴。
22. 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23.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然,对,正确
24.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25. 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削除,修改。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参加的全国统一选拔性考试。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考复*资料书推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高考刚结束,理科考的还算不错。《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不错,我们老师有推荐我们买了语文和化学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的特点是题目很多,答案讲解很细致,如果你的作业不是很多的话买来做做能有很大提高,如果你的作业很多的话可能没时间做那么多。不过这本书设计的“高考智力背景”还是不错的。总之主要看你的实际情况,如果你爱自己做题的,还比较适合。
其实做《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就足够了,如果能把上面的题全部做会,我认为已经相当厉害了,其实如果买齐全套《五年高考三年模拟》,要想把上面的题全部做完、做会也是需要相当长时间和精力的,而且我认为上面的知识清单非常好,十分详细。
说实话,现在辅导书相当多,但我个人认为,大同小异,只要抓牢一本(一套)仔细研究透,应该可以把知识掌握牢了,五三的确是不错的书,而且是各个学校几乎都会购回买的书,建议你使用。还有,我认为,高三,一定不能贪多,重要的是把知识弄清。加油!
不过也没必要太相信
据安徽市场报报道 高考(论坛)日渐临*,目前正是诸多高三学生备战的关键阶段,而各种复*资料却层出不穷,不少资料封面用“冲刺”、“真题”、“必考点”等字眼来吸引人眼球,很多学生和家长抱怨高考资料“泛滥成灾”,难以选择。为此,专家建议,家长应理性选择,莫让这些资料误导了孩子。
临考冲刺均称试题最权威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省城不少大型书店的高考专区,都摆满了琳琅满目的高考复*资料。一些价格不菲的高考资料被放在非常醒目的位置,销售异常火爆。这些资料大都以《某某最新高考命题考典》、《高考某某大纲》调研卷、《某某1号文件》等一些诱惑力极强的冠名出现。有的复*资料封面还运用了“‘冲刺’、‘真题’、‘必考点’”等字眼来吸引学生和家长的`眼球。
记者在长江路一书店看到,有一区域内摆满了关于高考的复*资料,每套资料封面都宣称,其如何权威,还有的资料列举了一些名师的名字。有一套名叫《某高考冲刺指南》考前复*资料,在宣传中称“临考前1天,都有机会冲刺600分”。而这种资料也宣称是限量发行,安徽省仅有2000套发行指标。前来该书店购买高考复*资料的家长络绎不绝,一位家长在众多的复*资料前徘徊了10多分钟,最终还是决定不了该选哪套资料。
80%是试卷真题原是往年试题
在各大书店记者发现,所谓高考冲刺复*资料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试卷,还有的是一些省重点中学的高考模拟试题,这些试题的出版商几乎都是外省的。所谓的真题,其实也就是往年的高考试题,然后装订一下换个面便成了复*资料。所不同的是出版商在选择试题上不同,有的是选择*五年来的高考试题,有的是选择*三年来的高考试题。
“吹嘘得很好,什么真题,其实就是以往的高考试题。”在三孝口一大型书店,一家长一边翻阅高考资料一边和旁边人说。该家长告诉记者,她孩子今年是复读的,去年高考前她可没少给孩子买资料,几乎每个周末都带孩子到书店来。试题也没有少做,可效果不是很佳,和自己理想的高考成绩有很大差距。她翻阅了很多模拟试卷,感觉和往年内容没有什么区别。
油墨染手价格不菲质量差
在暗访中记者发现,每套试卷几乎都在10元以上,有的一套复*资料高达数十元,甚至数百元,价格惊人。在市府广场附*一书店记者看到,有一套名叫《某高考冲刺指南》的考前复*资料,外包装很精美,记者一看标价吃了一惊,每套售价将*300元。
不少考前复*资料不但价格不菲,而且其印刷质量也相当差,存在着纸张薄、字体比较小、图案模糊等现象。记者翻阅了几本复*资料后,手指上沾了许多墨,并有一股怪味。
据业内人士介绍,这些复*资料的印刷成本其实很小,一套10多块钱的试题,成本也就在三四块钱左右,如果用的纸张差一点,在小厂印的话成本更低。总的来说利润还是很惊人的。
你好,高考复*资料,我用的是课本、老师总结的笔记、试卷等来复*的,最后考取重点大学。
关于额外的复*资料可以根据自己的薄弱想适当的选择一点,不要贪多,重点是提高复*效率。首先要学会给自己规划一下时间,每个时间段要做什么,明确下来,有了目标学*才有方向、才能有条不紊。
我通过练*“快速阅读”来激发右脑潜能,提高学*、复*效率。快速阅读是一种高效的学*、复*方法,其训练原理就在于激活我们“脑、眼”潜能,培养阅读者直接把视觉器官感知的文字符号转换成意义,消除头脑中潜在的发音现象,越过由发声到理解意义的过程,形成眼脑直映式的阅读方式,实现阅读提速、整体感知、理解记忆、注意力集中的飞跃。
具体练*可以参考: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网,安装软件即可进行试用训练。用软件练*,每天一个多小时,一个月的时间,可以把你的阅读速度提高5-10倍,记忆力、理解力等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最终提高学*、复*效率,取得好成绩。
做题实战也是必不可少的,做题时检查学*、复*掌握情况最好的办法,*时要多做多练。考试前可以自己做一两套模拟题,按标准的考试时间来,培养考试心态。更多关于学*的方法可以到贴吧《高效学*法》吧学*交流。
一、阅读,回答问题。
黄鹤楼送之广陵
(唐)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从文中可以看出,事情发生的时间是____,地点是____,被送的人要去的地方是_____。
2、写事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明作者站在江边久久不愿离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是一首送别诗。你还学过哪些送别诗?试着默写两首。
题目__________ 题目__________
作者______ 作者______
内容:____________ 内容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二、按要求填写诗句。
1、补充下列诗句。
(1)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________。
(2)春色满园关不住,______________。
(3)春风得意马蹄疾,______________。
(4)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此物最相思。
(6)______________,报得三春晖。
(7)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
(8)______________,孤帆一片日边来。
2、补充下列有关“惜时与勤奋”的诗句。
(1)______________,老大徒伤悲。
(2)三更灯火五更鸡,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白首方悔读书迟。
(4)莫等闲,_________,________。
3、请选用恰当的诗句来描述下列景物。
(1)泰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梅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西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竹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出下列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青天。 ( )
2、莫愁前路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
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
4、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
5、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 )
6、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 )
7、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
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
四、分别写出一句描写“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诗句。
成考专升本语文诗词复*资料
一、本文主旨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被迫离开长安时的矛盾心理。一方面,长安的生活,使他看到朝廷的黑暗和仕途的艰难;他对现实满怀激愤,却又无可奈何;另方面,积极用世的愿望,对自己才能的坚信不疑,又使他能自我勉励,振作精神,充满希望,向前奋进。
二、课文串讲
全诗分为五层。
第一层(1——4句):描写自己面对美酒佳肴,不能进食,表现出内心极度的愤懑。
第二层(5——6句):以自然景物的艰险,比喻自己仕途的艰难。
第三层(7——8句):以古代人的典故,激励自己终究会有实现理想之日。
第四层(9句,四个三字句):再次感到人生的艰难。
第五层(10——11句):自信有朝一日,可以宏图大展。
三、词语解释
1、忽复乘舟梦日边。忽复:忽然又;
2、直挂云帆济沧海。直:毫不犹豫;济:渡;
学*要点
1、分析本诗以作者感情变化安排结构层次的特点。
本诗是以作者的'感情变化来安排结构层次的。第一层是前四句。显示了作者遭到排挤后的苦闷,悲愤心情;五六句是第二层。以自然环境的险恶,来比喻自己人生道路的艰难。七八句为第三层,借吕尙,伊尹的故事,来劝慰鼓励自己。心情由苦闷转为开朗。九十两句为第四层,由幻想回到现实,再次显现了诗人心中的苦闷与激愤。最后两句为第五层,借南朝宗悫的豪迈的诗来表达诗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乐观进取的情怀。
2、分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表现诗人的心情。
这里诗人连用四个动词,以两个连续动作,真实地刻画出诗人抑郁悲愤的心情。
3、分析比兴句的作用。
以渡黄河,登太行来比喻作者的理想抱负。以“冰塞川”“雪满山”象征自己仕途的艰难。
4、分析诗中所用典故的用意。
借吕尙,伊尹被明君重用的故事,增强了信心,在茫茫前途中看到了希望,表达了对前途的信心;借南朝宗悫的诗句,表达了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坚定信念。
5、本诗的结构安排的方式。
是以诗人感情变化发展来安排的。
6、分析诗中的细节描写作用。
“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两处细节描写。
**高考数学复*资料
**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National Unified Examination for College Admissions for Adults),简称**高考,是我国**高等学校选拔合格的毕业生以进入更高层次学历教育的入学考试,属于国民教育系列教育,已经列入国家招生计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数学复*资料,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数学复*难点
难点一:集合思想及应用
集合是高中数学的基本知识,为历年必考内容之一,主要考查对集合基本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以及作为工具,考查集合语言和集合思想的运用。本节主要是帮助考生运用集合的观点,不断加深对集合概念、集合语言、集合思想的理解与应用。
1、难点磁场
已知集合A={(x,y)|x2+mx—y+2=0},B={(x,y)|x—y+1=0,且0≤x≤2},如果A∩B≠,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难点二:充要条件的判定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是重要的数学概念,主要用来区分命题的条件p和结论q之间的关系。本节主要是通过不同的知识点来剖析充分必要条件的意义,让考生能准确判定给定的两个命题的充要关系。
2、难点磁场
已知关于x的实系数二次方程x2+ax+b=0有两个实数根α、β,证明:|α|<2且|β|<2是2|a|<4+b且|b|<4的充要条件
难点三:运用向量法解题
*面向量是新教材改革增加的内容之一,*几年的全国使用新教材的高考试题逐渐加大了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力度,本节内容主要是帮助考生运用向量法来分析,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3、难点磁场
三角形ABC中,A(5,—1)、B(—1,7)、C(1,2),求:(1)BC边上的中线AM的长;(2)∠CAB的*分线AD的长;(3)cosABC的值。
难点四:三个“二次”及关系
三个“二次”即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密切的联系,同时也是研究包含二次曲线在内的许多内容的工具。高考试题中*一半的试题与这三个“二次”问题有关。本节主要是帮助考生理解三者之间的区别及联系,掌握函数、方程及不等式的思想和方法。
4、难点磁场
已知对于x的所有实数值,二次函数f(x)=x2—4ax+2a+12(a∈R)的值都是非负的,求关于x的方程=|a—1|+2的根的取值范围。
难点五:求解函数解析式
求解函数解析式是高考重点考查内容之一,需引起重视。本节主要帮助考生在深刻理解函数定义的基础上,掌握求函数解析式的几种方法,并形成能力,并培养考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难点磁场
已知f(2—cosx)=cos2x+cosx,求f(x—1)。
案例探究
[例1](1)已知函数f(x)满足f(logax)=(其中a>0,a≠1,x>0),求f(x)的表达式。
(2)已知二次函数f(x)=ax2+bx+c满足|f(1)|=|f(—1)|=|f(0)|=1,求f(x)的表达式。
难点六:函数值域及求法
函数的值域及其求法是*几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本节主要帮助考生灵活掌握求值域的各种方法,并会用函数的值域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6、难点磁场
设m是实数,记M={m|m>1},f(x)=log3(x2—4mx+4m2+m)。
(1)证明:当m∈M时,f(x)对所有实数都有意义;反之,若f(x)对所有实数x都有意义,则m∈M。
(2)当m∈M时,求函数f(x)的最小值。
(3)求证:对每个m∈M,函数f(x)的最小值都不小于1。
难点七:奇偶性与单调性(一)
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是高考的重点内容之一,考查内容灵活多样。本节主要帮助考生深刻理解奇偶性、单调性的'定义,掌握判定方法,正确认识单调函数与奇偶函数的图象。
7、难点磁场
设a>0,f(x)=是R上的偶函数,(1)求a的值;(2)证明:f(x)在(0,+∞)上是增函数。
难点八:奇偶性与单调性(二)
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内容之一,特别是两性质的应用更加突出。本节主要帮助考生学会怎样利用两性质解题,掌握基本方法,形成应用意识。
8、难点磁场
已知偶函数f(x)在(0,+∞)上为增函数,且f(2)=0,解不等式f[log2(x2+5x+4)]≥0。
案例探究
[例1]已知奇函数f(x)是定义在(—3,3)上的减函数,且满足不等式f(x—3)+f(x2—3)<0,设不等式解集为A,B=A∪{x|1≤x≤},求函数g(x)=—3x2+3x—4(x∈B)的最大值。
难点九:指数函数、对数函数问题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本节主要帮助考生掌握两种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并会用它们去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9、难点磁场
设f(x)=log2,F(x)=f(x)。
(1)试判断函数f(x)的单调性,并用函数单调性定义,给出证明;
(2)若f(x)的反函数为f—1(x),证明:对任意的自然数n(n≥3),都有f—1(n)>0;
(3)若F(x)的反函数F—1(x),证明:方程F—1(x)=0有惟一解。
难点十:函数图象与图象变换
最新语文初一下册语文复*资料
复*是指再一次复*所有科目,尤其是自己喜欢的科目,把以前遗忘的知识记起来,重复自己在脑海中学过的东西,使对其印象更加深刻,从而使在脑海中存留的时间更长一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语文初一下册语文复*资料,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文学常识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全集》散文集第2卷)。
2.《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作者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
3.《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王安石,是改革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4.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
5.《黄河颂》选自诗组《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颂》。
6.都德是十九世纪法国短篇小说家。代表作有《最后一课》《柏林之围》。
7.《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四部丛刊》本)卷二五。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8.《邓稼先》选自《人民日报》邓稼先(1924-1986),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核子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
9.《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选自《人民日报》。闻一多(1899-1946),湖北浠水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著作收在《闻一多全集》中。
10.《音乐巨人贝多芬》选自《*现代散文集》第七卷。贝多芬(1770-1827),德国作曲家。代表作有《园田交响曲》《命运交响曲》。
11.《福楼拜家的星期天》选自《济南文艺》。莫泊桑,法国19世纪后期批判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中篇小说《项链》,短篇小说集《羊脂球》等。
12.《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卷六十六,题目是编者加的。《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13.儒家经典,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易》、《诗》、《书》、《礼》、《春秋》。
古今字与通假字
1.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pān)]通"攀",牵,引。
2.对镜帖花黄。 [帖]通"贴"。
3.出门看火伴。 [火]通"伙"。
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通"耶",可以译为"呢"。
文言文词语解释
《伤仲永》
1. 世隶耕。 [隶]属于。
2. 未尝识书具。 [尝]曾经。
3. 父异焉。 [异焉]对此(感到)诧异;异,把……当作奇异。
4.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收]聚、团结。
5.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自是]从此。[立就]立刻完成。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一)字
1、字音:考试形式有给拼音写汉字,给汉字写拼音;或选择正确或错误的读音
2、字形:考试形式主要是改正错误的成语或把成语填写完整
3、字义:考试形式主要是个别字的含义,或是现代汉语或是古文。
(二)词
1、正确使用成语:考试形式有选择使用错误或正确的成语;给意思填成语;选择成语中相同字是否意思相同
(三)句子
1、病句:考试形式主要有改正病句;选择有或没有病句的一项
2、给句子排序
(四)修辞
1、考试形式主要是选择出修辞方法相同或不同的一项;填写修辞方法
2、根据已给的短语或句子的修辞方法仿写短语或句子。
(五)语法常识
1、标点2、词性3、感情色彩(褒、贬、中性)4、选词填空
二、期末复*成语
1、无动于衷:形容表情冷漠,一点也不动心。例句:他对别人的批评,无动于衷。
2、贪得无厌:贪婪而不满足。例句: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是贪得无厌的。
3、乐不可支:快乐地不能支撑。形容快乐到了极点。
例句:弟弟捧着玩具,乐不可支地走了。
4、屈指可数:弯着指头计算数目。形容数量很少。例句:我们班会踢足球的人屈指可数。
5、黔驴技穷: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用完了。
例句:他想了许多办法,直至“黔驴技穷”,仍不能哄儿子睡着。
高考语文的诗词复*材料
1、杜康
《说文解字·巾部》:“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后即以杜康为酒的代称。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2、鸿鹄。鸿鹄飞得很高,常用来比喻志气高远的人。
《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3、秦晋
春秋时,秦晋两国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倒赔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
4、彭祖
彭祖,传说故事人物,生于夏代,至殷末时已八百余岁,旧时把彭祖作为长寿的象征,以“寿如彭祖”来祝人长寿。
5、鸡肋
鸡的肋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比喻没有多大价值,没有多大意思的事情(见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6、婵娟
姿态美好,多用于形容女子;因人们常喻月为美女,故称月亮婵娟。
7、执牛耳。指盟主。
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每人尝一点牲血,主盟的人亲自割牛耳取血,故用“执牛耳”指盟主。后来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
如《左传·哀公十七年》:“诸候盟,谁执牛耳?”后常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
如黄宗羲《姜山启彭山诗稿序》:“太仓之执牛耳,海内无不受其牢笼。”(太仓,人名)
8、作壁上观
壁:营垒、壁垒。观:观望。在壁垒上观望。比喻观别人成败,不卷入其中。语出《史记·项羽本纪》。
9、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
如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10、豆蔻。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豆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11、精卫
古代神话。炎帝的`女儿在东南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见于《山海经·北山经》)。后来用精卫填海来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
12、鸡口牛后
《战国策·韩策》:“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比喻宁愿在局面小的地方当家作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任人支配。
13、岁寒三友
指松竹梅。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耐寒开花,故有“岁寒三友”之称。
14、花中四君子
梅竹兰菊花称为“花中四君子”。
15、泰斗
“泰山北斗”的简称。典出《新唐书·韩愈传》,比喻杰出的可为榜样的人物。
关于成考专升本语文诗词部分复*资料
《饮酒》(重点课文)
作家作品
陶渊明东晋诗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作田园诗的诗人。
代表作有《饮酒》《归田园居》。
《饮酒》是五言诗,田园诗。
课文讲解
一、本文主旨
本诗表现了陶渊明弃官归田后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前四句袒露了诗人能超然出世的原因是“心远地自偏”,后六句描写隐居生活的乐趣,表现了诗人归隐田园后陶醉自然的心志。
既反映了厌弃世俗,不满现实,洁身自好的心志,也流露出躲避矛盾,与世无争,独善其身的消极情绪。
二、课文串讲
全诗分为两层。
第一层:前四句。强调“心远地自偏”的哲理。
第二层:后六句。描写隐居生活乐趣。表达彻悟人生真谛后的愉悦。
学*要点
重点掌握“心远地自偏”的含义。
在看似矛盾的开篇提出设问,然后推出答案:诗人的心早已远离喧嚣的.尘世,所以,人虽身在人世间,也能像在偏僻之处一样,不受世俗的干扰。归隐重在心志,不在行迹。表现了作者不慕世俗,超然于世,高洁自守的情操。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六句,表现作者的心情。
六句貌似*淡,却创造出清新淡泊,耐人寻味的意境。前两句,写出了田园生活无比闲适,惬意的心情;中两句,写出了山间的暮景与飞鸟结伴归来的景像,后两句,直抒胸臆,抒写心灵的感受,含有深厚的哲理,表现出诗人真正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达到了大彻大悟的境界。
2、说理,抒情,写景交融一体。
本诗最大的特点,就是将情,景,理融为一体。如,前四句主要是说理,但是,作者把抒情与写景融入其中。“结庐在人境”是写景,“而无车马喧”是写情,写自己的心理感受,在写景,写情的过程中,阐发了“心远地自偏”的哲理。
3、“悠然见南山”的“见”字妙用。
“见”为无意之见,境与意会融为一体,传神地表达了作者悠然自得的神情;如改为“望”,则为有意之望,破坏了整首诗悠然的情趣。
最好的语文古诗文高考复*资料 有关复*资料的古诗 小高考语文考的古诗文 高中语文最好的古诗文 高考语文考过的古诗文 中考复*古诗文的技巧 高考语文古诗文是课内的 高考语文古诗文的** 语文资料包中的古诗 关于语文古诗的资料 高考语文必备必考的古诗文 与走进古诗文的资料 高考语文连续5年考的古诗文 古诗文阅读的资料书 17年的语文高考古诗文鉴赏 背语文古诗文最好的方法 关于高考复*的古诗词 高考最常考的语文古诗 高考语文必背篇目中的古诗文 高考最难背的古诗文 高考古诗文最长的 小学语文资料包里的古诗 和西湖有关的古诗文资料 高考古诗文有反复默写的吗 高考要考的古诗文 高考的语文古诗 2020高考的古诗文 语文期末复*必备的古诗 高考考的古诗文都 语文高考易考的古诗
关于**高考语文复*资料 **高考数学复*资料 高考数学复*资料 最新语文初一下册语文复*资料 中考语文复*资料 2018中考历史复*资料 高考复*资料书推荐 中考语文古诗词必备复*资料大全 **高考数学复*资料大全 关于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 **高考语文复*资料 *地理复*资料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复*资料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复*资料 中考语文总复*的资料 中考语文复*资料汇总 最好的高考复*资料 初二生物会考复*资料 小学语文复*资料整理大全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复*资料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复* 小升初语文古诗文复*知识点 关于古诗文的六年级毕业复*资料 成考专升本语文诗词复*资料 高考语文诗词复*材料的汇总 成考专升本语文诗词部分复*资料 高考语文的诗词复*材料 关于成考专升本语文诗词部分复*资料 考专升本语文诗词部分复*资料 中考语文古诗词复*资料
泉州海丝申遗宣传标语 爱护绿地标语 欢迎领导的欢迎词标语 幼儿园喝水标语 餐饮文化标语名言 施工现场安全通道标语 运动会四字标语 高三条幅标语 关于绿色校园的标语 ***宣传标语 品质月间标语 红色之旅横幅标语 烤肉店标语 幼儿园电子屏招生标语 社团文化节横幅标语 高铁精神标语 清理小广告标语 生活中常见的英语标语 普法宣传教育的标语 村社区换届选举标语 火锅店标语大全集 跆拳道训练励志标语 小学家长会主题标语 音乐教室标语经典用语大全 2016水果店标语广告语 关于绿化的宣传标语 跑步横幅标语 文明观鸟的标语 服务理念口号小标语 教育机构宣传标语 献给母亲的歌活动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