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曾国藩的一部古诗集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曾国藩的一部古诗集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曾国藩的一部古诗集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曾国藩的一部古诗集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曾国藩,是清朝战略家、政治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评价他说:"愚意所谓本源者,倡学而已矣。博学如基础,今人无学,故基础不厚,进惧倾记。愚于*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
1、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2、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3、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4、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
5、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6、俭以养廉,誉洽乡党;直而能忍,庆流子孙。
7、溺爱者受制于妻子,患失者屈己于富贵。大丈夫见善明,则重名节如泰山。用心刚,则轻死生如鸿毛。
8、衣冠之族,以清白遗世为本,务要恬穆省事,凡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与之相接。
9、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笑,乃有进步也。
10、世间事各有恰好处,慎一分者得一分,忽一分者失一分。全慎全得,全忽全失。小事多忽,忽小则失大,易事多忽,忽易则失难。存心君子,自得之体验中耳。
11、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12、不随众从之喜惧为喜惧。
13、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
14、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
15、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1.这些年来与官场内部以及与绿营的争斗,其实都是一种有隅之方,有声之音,有形之象,似巧实拙,真正的大方、大象、大巧不是这样的,它要做到全无形迹之嫌,全无斧凿之工。”——这是在唐明浩先生的书里找到的
2.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3.家有万金,不如进德修业可靠
4.人之质由于天生就有本性难改唯有读书可以改变★★★→→→曾国藩
5.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6.凡办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
7.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之!
8.家业之兴在于“勤”“敬”二字。
9.能“勤”能“敬”,虽在乱世,亦
10.有兴旺气象,能“勤”能“敬”,
11.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曾国藩
12.这是曾国藩对他弟弟增国荃说的
13.山不能为大匠别生奇术,天亦不能为贤主更生异人!!!
14.苟能读书者,则无地不可。
15.框扶社稷,功高盖世!
16.一日无进境,则日日渐退矣!
17.惟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惟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18.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曾国藩
19.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曾国藩
20.凡事皆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曾国藩
21.坚其志,苦其心,勤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曾国藩
22.谦则不招人忌,恭则不招人侮。--曾国藩
23.人才何常?褒之则如甘雨之兴苗,贬之则如严霜之凋物。--曾国藩
24.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曾国藩
25.凡事皆贵专心,有所专宗,而博观他途,以扩其识,亦无不可。无所专宗,而见异思迁,此眩彼夺,则大不可。--曾国藩
26.诚则金石所穿。--曾国藩
27.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曾国藩
28.用功不求太猛,但求有恒。--曾国藩
29.人之精神,贵藏而用之,苟炫于外,鲜有不败者”
30.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
31.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32.绮语背道,杂学乱性。
33.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34.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35.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36.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37.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
38.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知,舍则愚。
39.智大心劳者狂,力小任重者踣。
40.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
41.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42.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43.一念忽略,便有错言错事。
44.越自尊大,越见器小。
45.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46.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47.才智英敏者,宜加浑厚学问。
48.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49.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50.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51.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
曾国藩语录
⊙【简朴惜福】
身体真正的需求其实很简单,食能果腹、衣能御寒,它就能一心一意地为你工作。而贪欲则会使心灵迷失方向,使身体负累前行,使福泽望而却步。
⊙【居官不过偶然之事】
在官本位的社会中,人人孜孜以求权力。然而,权力最大的特点是乔本之貌、草本其质。万象葳蕤之时,攀附之株很容易借以登高而显赫,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然而,秋风一至,草高易倒,到那时,自身不保,藤蔓哪能扶得起来?
⊙【不劳而获,鬼神不许】
正所谓穷也勤,勤能致富;富也勤,勤能与福相称。
⊙【知足天地宽】
心胸狭隘的人,短缺的时候恨没有,有了之后怕失去。于是,所有的人都会变成他的敌人,整个世界也变得凶险逼仄。
心胸真正宽阔的人,容得下丰盈,也容得下短缺。
对富者,乐见其富;对贫者,祝其脱贫。
容不下别人,其实是与自己作对。心中装得下山河大地,才能真正幸福快乐。
⊙【过谦*于伪】
谦虚是美德。但人之谦虚系出于至诚之心,是为避免取得高于自己实际的名声和地位。以此观之,非出本心的谦虚都是别有用心。
⊙【过善便是罪】
有时候狠心才是真爱。想教人游泳,先把他扔进水里;想育人成材,先让他经历风雨。
⊙【善藏锋者为利器】
善藏锋者为利器。善露者,如黔之驴,声势骇人,再而*,三而庸,终被吃掉;善藏者,如晋军示弱,退避三舍,终于一举歼敌。
善于藏锋,并不是不思进取、甘于*庸,而是一种姿态、一种智慧、一种力量的积蓄。当机遇没有到来时,韬光养晦、静观事变。
⊙【君子之志,玉韫珠藏】
志向虽高远,却是深深扎于地下的根脉;禀性虽然勇毅,却是根脉中流淌的血液。根脉发达,并不是用来炫耀的,而是做好准备,默默地等待春天的到来。阳光雨露一至,便一发冲天,势不可遏。
虚名是一味毒药,它诱使你痴迷于将自己的志向拿来做根雕,一时的鲜花与掌声过后,却要用一生去品味遗憾。
⊙【浑含不仅为了自保】
浑含,不是浑然无觉、不分黑白。而是人间清浊,了然于胸,却也包容于胸。
这个世界是需要灰色地带的,强分黑白、激扬臧否,往往适得其反,恶意恶行愈演愈烈。保持内心的清明,保持独立的判断,以更为智慧圆融的方式去理性地 看待和解决问题,是社会改良与进步的基础。这是老子所谓“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汉书》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胡适所谓“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外圆内方】
天性灵敏,是上天赐予的珍贵礼物。善于运用的人,能将其作为提升修养和追求事业的利器;而运用不当,则会成为引起灾祸的源头。
以精明自夸,处处精于计算、人前显摆,无异于将自己置于不义之地,一旦失措,便无人相助。
基因再优良的种子,不去施肥、浇水、除虫、去草,最终也与杂草无异。反之,对天赋才智异常珍惜,不露锋芒,不事事攀比,名利之前让一时、退一步,并努力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努力加强生活中的学*和历练,精明才能升华为智慧,人格才会熠熠生辉。
⊙【留有余地】
人心难测。为人处世,不要把事做满、把话说满,而要留下足够的回旋余地。
⊙【顺应时势】
智者做事,既善于埋头拉车,更善于抬头看路。顺应时势,事半功倍;逆天而动,劳而无功。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时”也。
⊙【正道而行,自然吉星高照】
什么是运气?身正心净,敬业爱人,内心自然萦绕一团祥瑞之气。人努力,天帮忙,就是好运气。反之,内心阴暗,时时想着不劳而获,阴损之气遮蔽灵明,坏的运气就会不请自来。
⊙【悔何以免灾】
悔,不是追悔、也不是懊恼。做事遇到挫折,在心里跟自己斗气,不但不解决任何问题,反而会影响对下一步局势的判断,错失下一个机会。
悔是人之常情,关键是对待它的态度。
知道错误所在,摈弃懊悔,忘掉非议,静下心来,默默分析,从中吸取教训,化作经验。于是,之前的坏结果就会成为下一个好结果可以凭借的资源。因此,对于悔,正确的态度是:检点它、改正它、转化它,然后,忘掉它!
曾国藩语录锦集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语录吧,语录具有引起共鸣的、发人深省的教育意义。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语录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曾国藩语录,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养晦堂记》:凡民有血气之性*,则翘然而思有以上人。恶卑而就高,恶贫而觊富,恶寂寂而。
思赫赫之名。此世人之恒情。而凡民之中有君子人者,率常终身幽默,暗然退藏。彼岂与人异性*?诚见乎其大,而知众人所争者之不足深较也。
国藩之称林翼,则曰:“润公聪明,本可霸术。而讲求*实,从日常行一事以见至理,开口皆正大之语,举笔则正大之文,不意朋辈中进德之猛,有如此者。其于朋友,纯用奖借,而箴规即寓乎其中。有权术而不屑用,有才智而不自用,有如此襟怀气局,岂与仓猝成功名权宜就事会者比哉!”
大抵*日非至稳之兵,必不可轻用险著;*日非至正之道,必不可轻用奇谋。稳也,正也,人事之力行于*日者也;险也,奇也,天机之凑泊于临时者也。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求变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
居业:“古者立事,必有基业。如高祖之关中,光武之河内,魏之克州,唐之晋陽,皆先据此为基,然后进可以战,退可以守。君子之学道也,亦必有所谓基业者。大抵以规模宏大、言辞诚信为本。如居室然,宏大则所宅者广,托庇者众;诚信则置趾甚固,结构甚牢。”
古之英雄,意量恢拓,规模宏远,而其训诫子弟,恒有恭谨敛退之象。
天下之事,有其功必有其效;功未至而求效之遽臻则妄矣。未施敬于民,而欲民之敬我;未施信于民,而欲民之信我。卤莽而耕,灭裂而耘,而欲收丰穰十倍之利,此必不得之数也。
至于倔强二字,却不可少。功业文章,皆须有此二字贯注其中,否则柔一靡一,不能成一事。孟子所谓至刚,孔子所谓贞固,皆从倔强二字做出。吾兄弟皆禀母德居多,其好处亦正在倔强。若能去忿欲以养体,存倔强以励志,则日进无疆矣。
大抵任天下之大事以气,气之郁积于中者厚,故倔强之极,不能不流为忿激。以后吾兄弟动气之时,彼此互相劝诫,存其倔强,而去其忿激,斯可耳。
总要养得有胸次博大活泼,此后更当有长进也。
尔禀气太清,清则易柔,推志趣高坚,则可变柔为刚;清则易刻,惟襟怀闲远,则可化刻为厚。余字汝曰(口念)刚,恐其稍涉柔一弱也。教汝读书须具大量,看陆诗以导闲适之抱,恐其稍涉刻薄也。尔天性*淡于莱利,再从此二事用功,则终身受用不尽矣。
1、凡人言及非人非理事,我虽不与谋,若从旁附和一句,便自有罪。故处此有三道,以至诚感悟之,上也。去其太甚,次也。漠然不置是非于其间,又其次也。
2、君子贵通天下之志,疾恶太严则伤公明之体。
3、将古人心信今人,真是信不过。若以古人至诚之道感今人,今人未必在豚鱼下也。
4、君子多思不若养志,多言不若守静,多才不若蓄德。
5、古人爱人之意多,今人恶人之意多。爱人,故人易于改过,而视我也常亲,我之教益易行。恶人,故人甘于自弃,而视我也常仇,我之言必不入。
6、凡处事但自家踏得田地稳,一任间言语。
7、一念之善,吉神随之。一念之恶,厉鬼随之。知此可以役使鬼神。
8、将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捄,既事而能挽,此之谓达权。此之谓才。未事而知其来,始事而要其终,定事而要其变,此之谓长虑,此之谓识。
9、凡遇事须安祥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盖天下何事不从忙中错了。故从容安祥,为处事第一法。
10、或谓才子多傲,余曰傲便是不才。
11、小人如虎狼蛇蝎,殆又甚焉。虎狼之威,蛇蝎之状,皆知其足以害己,深避而预防之。小人则心如虎狼,其貌驺虞,念如蛇蝎,其言鸾和,人不知其将害己而狎之,鲜弗及矣。
12、称人之善,我有一善,又何妒焉?称人一恶,我有一恶,又何毁焉?
13、事莫待来时忍,欲莫待动时防。即来思隐,即动思防,如火炽水溢,障之甚难。
14、事涉刻薄者,即所持甚正,亦不可自我开端。
15、君子称人之善而非誉也,折人之过而非毁也,毁其劝善而改过也。小人不然,善则忌之,过则扬之。
16、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17、水激逆流,火激横发,人激乱作,君子慎其所以激之者。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激之则君子可使为小人。
18、天下第一好事,莫如诱人为善。圣贤所以为圣贤,只是欲引天下后世之人皆入于善。
19、闻人善则疑之,闻人恶则信之,此满腔杀机也。
20、君子不可以不忍也,忍欲则不屈于物,忍剧则不扰于事,忍挠则不折于势,忍穷则不苟于进,故曰,必有忍乃有济。
21、闻人之善而掩覆之,或文致以诬其心。闻人之过而播扬之,或枝叶以多其罪,此皆得罪于鬼神者也,吾党戒之。
22、高才能文章,善居之,足以成名,不善居之,足以致祸。
23、能庇人便是大人,受人庇便是小人。
24、人只是怕当局,当局者之十,不足以旁观者之五。智臣以得失而昏也,胆气以得失而奋也。只没了得失心,则声气舒展,此心与旁观者一般,何事不济?
25、论人情只往薄处求说,人心只往恶边想,此是私而该底念头,自家便是个小人。古人责人,每于有过中求无过。此是长厚心,盛德事。学者熟思,自有滋味。
26、人生至愚是恶闻己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
27、得失有定数,求而不得者多矣,纵求而得,亦是命所应有。安然则受,未必不得,自多营营耳。
28、君子满腹天理,故以顺理为乐。小人满腹人欲,故以得欲为乐。欲无时可足,故乐不胜忧。理无时不存,故随在皆乐。至乐顺理。纵欲之乐,忧患随焉。
29、凡权要人声势赫然时,我不可犯其锋,亦不可与之狎,敬而远之,全身全名之道也。
30、衣冠之族,以清白遗世为本,务要恬穆省事,凡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与之相接。
31、人若一味见人不是,则到处可憎,终日落嗔。
32、人生一日或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虚生。遇富贵人,宜劝他宽,见聪明人宜劝他厚。
33、善人固可亲,未能知,不可急合。恶人固可疏,未能远,不可急去。
34、小人专望人恩,恩过不感。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难忘。
35、伤化毁俗者,虽亲虽贵,必疏而远之。清公贞修者,虽微虽践,必亲而*之。
36、两君子无争,相让故也。一君子一小人无争,有容故也。争者两小人也,有识者奈何自处于小人。
1、刚柔并济——“*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
曾国藩,是清朝战略家、政治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评价他说:"愚意所谓本源者,倡学而已矣。博学如基础,今人无学,故基础不厚,进惧倾记。愚于*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
1、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2、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3、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4、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
5、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6、俭以养廉,誉洽乡党;直而能忍,庆流子孙。
7、溺爱者受制于妻子,患失者屈己于富贵。大丈夫见善明,则重名节如泰山。用心刚,则轻死生如鸿毛。
8、衣冠之族,以清白遗世为本,务要恬穆省事,凡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与之相接。
9、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笑,乃有进步也。
10、世间事各有恰好处,慎一分者得一分,忽一分者失一分。全慎全得,全忽全失。小事多忽,忽小则失大,易事多忽,忽易则失难。存心君子,自得之体验中耳。
11、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12、不随众从之喜惧为喜惧。
13、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
14、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
15、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1、处毁誉要识有量,今之学者反有向上底,见世所誉而趋之,见世所毁而避之,只誉我而喜,闻毁我而怒,只是量不广,真善真恶在我,毁誉与我分毫无干。
2、一念之善,吉神随之。一念之恶,厉鬼随之。知此可以役使鬼神。
3、闻人善则疑之,闻人恶则信之,此满腔杀机也。
4、无为名尸,勘破幻妄也。无为谋府,无思也。无为事任,无为也。无为知主,地知也。然须定得性了,方行得四者,不然实行不去。庄子曰:“吾以无为为乐矣,又俗之所大苦也。”大颠曰:“众人而不思不为,则天下之理几乎息矣。”应事接物只是一个情字为累,若无情则无累矣在,故曰圣人无情。
5、君子贵通天下之志,疾恶太严则伤公明之体。
6、凡人言及非人非理事,我虽不与谋,若从旁附和一句,便自有罪。故处此有三道,以至诚感悟之,上也。去其太甚,次也。漠然不置是非于其间,又其次也。
7、事涉刻薄者,即所持甚正,亦不可自我开端。
8、凡处事但自家踏得田地稳,一任间言语。
9、伤化毁俗者,虽亲虽贵,必疏而远之。清公贞修者,虽微虽践,必亲而*之。
10、善人固可亲,未能知,不可急合。恶人固可疏,未能远,不可急去。
11、小人如虎狼蛇蝎,殆又甚焉。虎狼之威,蛇蝎之状,皆知其足以害己,深避而预防之。小人则心如虎狼,其貌驺虞,念如蛇蝎,其言鸾和,人不知其将害己而狎之,鲜弗及矣。
12、称人之善,我有一善,又何妒焉?称人一恶,我有一恶,又何毁焉?
13、闻人之善而掩覆之,或文致以诬其心。闻人之过而播扬之,或枝叶以多其罪,此皆得罪于鬼神者也,吾党戒之。
14、论人情只往薄处求说,人心只往恶边想,此是私而该底念头,自家便是个小人。古人责人,每于有过中求无过。此是长厚心,盛德事。学者熟思,自有滋味。
15、古人爱人之意多,今人恶人之意多。爱人,故人易于改过,而视我也常亲,我之教益易行。恶人,故人甘于自弃,而视我也常仇,我之言必不入。
16、将古人心信今人,真是信不过。若以古人至诚之道感今人,今人未必在豚鱼下也。
17、水激逆流,火激横发,人激乱作,君子慎其所以激之者。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激之则君子可使为小人。
18、君子称人之善而非誉也,折人之过而非毁也,毁其劝善而改过也。小人不然,善则忌之,过则扬之。
19、小人专望人恩,恩过不感。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难忘。
20、衣冠之族,以清白遗世为本,务要恬穆省事,凡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与之相接。
21、人若一味见人不是,则到处可憎,终日落嗔。
22、凡权要人声势赫然时,我不可犯其锋,亦不可与之狎,敬而远之,全身全名之道也。
23、将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捄,既事而能挽,此之谓达权。(经典语录Fuhaoku.com)此之谓才。未事而知其来,始事而要其终,定事而要其变,此之谓长虑,此之谓识。
24、人只是怕当局,当局者之十,不足以旁观者之五。智臣以得失而昏也,胆气以得失而奋也。只没了得失心,则声气舒展,此心与旁观者一般,何事不济?
25、两君子无争,相让故也。一君子一小人无争,有容故也。争者两小人也,有识者奈何自处于小人。
26、君子不可以不忍也,忍欲则不屈于物,忍剧则不扰于事,忍挠则不折于势,忍穷则不苟于进,故曰,必有忍乃有济。
27、君子多思不若养志,多言不若守静,多才不若蓄德。
28、凡遇事须安祥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盖天下何事不从忙中错了。故从容安祥,为处事第一法。
29、人生一日或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虚生。遇富贵人,宜劝他宽,见聪明人宜劝他厚。
30、得失有定数,求而不得者多矣,纵求而得,亦是命所应有。安然则受,未必不得,自多营营耳。
曾国藩经典名言
1、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物极则反,害将及矣。
2、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则福益薄矣。厚福者必宽厚,宽厚则福亦厚矣。
3、贫贱时眼中不著富贵,他日得志必不骄。富贵时意中不忘贫贱,一旦退休必不怨。
4、*自我妄为,读书即是立德。
5、俭以养廉,誉洽乡党;直而能忍,庆流子孙。
7、溺爱者受制于妻子,患失者屈己于富贵。大丈夫见善明,则重名节如泰山。用心刚,则轻死生如鸿毛。
8、衣冠之族,以清白遗世为本,务要恬穆省事,凡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与之相接。
9、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笑,乃有进步也。
10、世间事各有恰好处,慎一分者得一分,忽一分者失一分。全慎全得,全忽全失。小事多忽,忽小则失大,易事多忽,忽易则失难。存心君子,自得之体验中耳。
11、吾不知所谓善,但使人感者即善也。吾不知所谓恶,但使人恨者即恶也。
12、毕竟先知后行,至于纯熟,乃能合一。
13、人皆有爱生恶死之心,人皆为舍生取死之道。何也?见善不明耳。
14、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15、精明也要十分,只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人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今之人惟恐精明不至,所以为愚也。
16、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17、可以一出而振人之厄,一言而解人之纷,此亦不必过为退避也,但因以为利,则市道矣。
18、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19、君子不可以不忍也,忍欲则不屈于物,忍剧则不扰于事,忍挠则不折于势,忍穷则不苟于进,故曰,必有忍乃有济。
20、食能止饥,饮能止渴,畏能止祸,足能止贪。
21、事后论人,局外论人,是学者大病。事后论人,每将智人说得极愚。局外论人,每将难事说得极易。二者皆从不忠不恕生出。
22、清则易柔,惟志趣高坚,则可变柔为刚;清则易刻,惟襟怀闲远,则可化刻为厚。
23、以忠沽名者讦,以信沽名者诈,以廉沽名者贪,以洁沽名者污。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有一于此,乡原之徒,又何足取哉?
24、闻善言则拜,告有过则喜,有圣贤之气象。坐密室如通衢,驭寸心如六马,可以免过。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
25、女相妒于室,士相妒于朝,古今通患也。若无贪荣擅宠之心,何嫉妒之有?
26、以德遗后者昌,以祸遗后者亡。谦柔卑退者,德之余,强**诈者,祸之始。
27、人生至愚是恶闻己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
28、好誉者,常谤人;市恩者,常夺人。其倾危一也。
29、小人专望人恩,恩过不感。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难忘。
30、仁言不如仁心之诚,利*不如利远之博,仁言或失于口惠,利*或失于姑息。
31、倚富者贫,倚贵者贱,倚强者弱,倚巧者拙。倚仁义不贫不贱不弱不拙。
32、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律己则寡过,绳人则寡和。寡合则非涉世之道。故君子责己,小人责人。德有余而为不足者谦,财有余而为不足者鄙。
33、高才能文章,善居之,足以成名,不善居之,足以致祸。
34、事莫待来时忍,欲莫待动时防。即来思隐,即动思防,如火炽水溢,障之甚难。
35、人之制性,当如堤防之治水。常恐其漏坏之易。若不顾其泛滥,一倾而不可复也。
曾国藩的名言名句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名言吧,名言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你知道什么样的名言才能称之为经典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曾国藩的名言名句,欢迎阅读与收藏。
1、有志、有识(既博且专)、有恒,治学之三要素。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2、治学之法: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3、克己之学反省自己
4、刚柔并济*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
5、讲求清廉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者,自然鬼伏神钦,到处人皆敬重。盖凡带勇之人,皆不免稍肥私囊。余不能禁人之苟取,但求吾身不苟取。以此风示僚属,即以此仰达圣主。
6、事事谨慎三实:不说大话、务虚名,不行驾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
7、三忌:天道忌巧,天道忌盈,天道忌贰。
8、三薄:幸灾乐祸,一薄德也;逆命亿数,二薄德也;臆断皂白,三薄德也。
9、三知:知命,知礼,知言。
10、三乐: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一乐也;宏奖人才,诱人日进,二乐也;勤劳而后憩息,三乐也。
11、三寡: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
12、三致祥: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
13、待人以诚,待人以恕求友以匡己之不逮,此大益也!人之不可无良友也!,凡做好人,做好官,做名将,俱要好师、好友、好榜样。,吾辈总以诚求之,虚心处之。心诚则志专而气足,千磨百折而不改其常废,终有顺理成章之一日,心虚则不动客气,不挟私见,终可以为人共谅。
14、正确对待做官发财功成身退,大约世家子弟,钱不可多,衣不可多,事虽至小,关系颇大。
15、俭以养廉,俭以保家家败,离不得个奢字。
16、勤以养生,勤以致富人败,离不得个逸字。天下百病,生于懒也。人不勤则万事俱废。千古之圣贤豪杰,即奸雄欲有立于世者,不外一个勤字。
17、谦以保泰,谦以进德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劳而逸,谦而不傲,万善皆从此生矣。千古有道自得之士,不外一个谦字。
18、曾国藩曰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
19、为学之首要在立坚卓之志。(今有几何?我做不到,甚至想都不敢);其二,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谚曰艺多不养生,谓之不专也。(虽有心博学而精深,却总是浅尝辄止);第三,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20、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财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21、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
22、无恒者,见异思迁也,欲求长进难矣。
23、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
24、可见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畜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
25、尔不必求记,却宜求个明白。
26、若事事勤思善问,何患不一日千里?
27、步步前进,日日不止,自有到期,不必计算远*而徒长吁短叹也。
28、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常用则细,不用则粗。
29、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欲求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曾国藩一生追求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以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天下的理想道路,立德、立功、立言是他一生追求的三不朽目标,其道德、词章、文治、武功皆有可观者。
1、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2、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3、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4、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
5、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6、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著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7、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8、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9、知足天地宽。
10、百种弊病,皆从懒生。
11、广其识则天下大。
12、好便宜不可与共财,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13、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
14、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15、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
16、胸怀广大,须从*淡二字用功。
17、家和则福自生。
18、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19、凡事须逐日检点,一日姑待后来补救,则难矣。
20、禁大言以务实。
本页包括:曾国藩家训经典的语录、曾国藩家训16字原文、曾国藩语录400句、王阳明100句心学语录、家训家风家规名言50条,还有曾国藩家训名言和正能量人生格言座右铭。
曾国藩以继承中华道统自居,提倡自我审思。认为人们只要注重自己对自己的审思,慢慢地就会心境清明,智慧越来越高,本领也越来越大。然而,曾国藩语录更值得我们学*。
曾国藩语录
1、 人苟能自立志,则对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欲为孔孟,则日夜孜孜,惟孔、孟之是学,人谁得而御我哉?若自己不立志,则虽日与尧、舜、禹、汤同住,亦彼自彼,我自我矣,何与于我哉!译:(人如果能立志,那么他就可以做圣人,做豪杰,还有什么做不到的事情吗?他又何必要借助别人的力量呢?古书上说:我欲仁,斯仁至矣。就是说,我想到仁,仁也就到了。我想做孔子、孟子那样的人,于是就日夜孜孜不倦地攻读,一心一意地去钻研他们的学问,谁能够阻止我成为孔、孟那样的人呢?如果自己不立志,即使天天与尧舜禹汤这些圣人住一起,也只能他们是他们,我是我啊!)
2、 人生在世,个人不可成事也。欲成大事,须营运关系,借他人之力以成自己之事。译:(人生在世,单个人是无法做成任何事的。凡想做成大事者,都必须经营好自己的关系网络,学会如何借别人的力来成就自己的事业。)
3、 概天下无无瑕之才、无隙之交。大过改之,微瑕涵之,则可。译:(大抵天下没有完全无缺的人才,也没有完全无缝隙的交情。只要能将大的缺点改正,小的缺点包涵,也就可以了。)
4、 是故诚者,不欺者也。不欺者,心无私也。无私著者,至虚也。是故天下之至虚,天下之至诚者也。译:(所以,诚实,就是不欺骗;不欺骗,也就是心里没有杂念;没有私心杂念了,就能够做到谦虚和坦荡。所以说,天底下最虚心的人,就是天下最诚实的人。)
5、 留一分余地,可回转自如,不留余地,则易失之于刚,错而无救。译:(凡事留一分余地,则可周旋回转,灵活自如;凡事不留余地,则容易失之于刚硬,一旦做错则无可补救。)
6、 凡人才高下,视其志趣。卑者安流俗庸陋之规,而日趋污下;高者慕往哲隆盛之规,而日高即明。贤否智愚,所由区也。译:(人才的高下,主要根据他的志趣高下来确定。志向低的人安于现状,摆不脱世俗陋规的束缚,因而让人觉得越来越卑污。志向远大的人仰慕古圣先贤,因此一天一天地高明起来,人才的优劣和智愚,就从此开始区别开了。)
7、 雅量由于性生,然亦恃学力以养之惟以圣贤律己,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度量闳深矣。译:(雅量虽然是天生的,但是通过学*也可以获取。只要用圣贤之道来要求自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自己的度量就自然广大了。)ju.51tietu.net
8、 静则生明,动则多咎,自然之理也。译:(安静可以使人明智,好动就会引发很多过失,这是明显易见的道理。)
9、 慎独乃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译:(学会慎于独处,是人一生最好的自我强大的道路,是最好的寻找快乐的方法,是首先就要学会的保持自己身性的要务。)
10、 废志无以成学,废学无以成才。译:(废除了志向就不能使学*有所成就而废除了学*则不能够使自己成材。)
曾国藩最有名的座右铭
11、 尝自虑执德不宏,量既隘而不足以采天下之善,矿不敢执一律求之。虽偏长薄善,敬其有裨于吾,示尝不博取焉以自资益;其有以谠言急论陈于前者,既不必有当于吾,未尝不深感其意,以为彼之所以爱我者,异于众人泛然相遇情也。译:(我曾经思虑自己心胸不够宽宏、器量狭小的话就不能博取天下的美德,因此不敢登一个标准来强求他人。哪怕是一点长处、一点善行,如果它有益于我,我都广泛吸取以求培养自己的德行;那些以正大之词、劝勉之论前来告之我的人,即使不一定合我的心意,我也从来都没有不深深感念他的诚意,认为他对我的关心,和其他人的泛泛之词迥乎不同。)
12、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则决不甘心为下流;有识则知道学问没有止境,不敢以一得就自足。如河伯观海,如井蛙看天,都是无识之人。有恒心则决无不成功的事。这三条缺一不可。译:(读书人读书,最重要的是第一要有志气,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气就不会甘心落后于别人;有见识就知道做学问没有停止的时候,不敢有点收获就自满。像河伯观海、井底之蛙看天那样的人都是没有见识的人。有恒心就不会有做不成功的事情。这三条对于读书人而言每一条都不可或缺。)
13、 天下事总是在局外呐喊无益,必须躬身入局。译:(对天下的事而言,总是在局外空喊口号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必须自己亲身在局内践行参与才行。)
14、 予人一分面子,人必予两分面子。伤人一分面子,人必损十分面子。为人处世,面子不可不慎。译:(给他人一分脸面,他人必给你两分脸面;伤他人一分脸面,他人必伤你十分脸面。为人处世,脸面问题不可不慎。)
15、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至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至败。译:(自古至今,天底下的那些*凡而不能有所作为的人,都是由于懒惰而导致失败的,而那些有才华而不能成功的人,他们的失败都是由于骄傲造成的。)ju.51tietu.net
16、 知己之过失,即自为承认之地,改去毫无吝惜之心,此最难之事。译:(知道自己的过失,马上就赶紧承认,并且毫不犹豫地加以改正,这是最困难的事情。)
17、 人之所资,须自挣而勿待人予。成大事者须善用时机,借梯而上。译:(人生的资本,不能靠别人送来,只能靠自己挣来。大丈夫成事必须善于利用各种机会,关键时刻要借样而上。)
18、 择友乃人生每一要义。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贤否,不可不慎也。译:(选择朋友是人生最关键的一件事情。一个人一生是成功还是失败,跟他所结交的朋友是否才华出众、品性优良紧密相关,因此,选择朋友这件事情我们不能不慎重啊!)
19、 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宜。情愿人占吾便宜,断不肯吾占人的便宜。译:(不可占人半点便宜。情愿人占我的便宜,绝对不能让自己占他人的便宜。)
20、 人以气为主,于内为精神,于外为气色。译:(气是一个人生存与发展的主宰,在人体之内表现为精神,在人体之外表现为气色。)
21、 观古今成大事者,无不有人相助相扶,力单者无以成大业。译:(观古今成大事之人,无不有人鼎力相助,无不有人尽力相扶,力单势薄者无以成就大的事业。)
曾国藩名言 经典名言
1、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2、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3、观人四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
4、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5、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6、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去。
7、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8、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
9、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10、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聚守口,独居守心。
11、轻财足以聚人,侓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12、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留余地,雅量能容 ☆ 受非分之情,非分之事。
☆ 清高太过则,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 居心*,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 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 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 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 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
不执不阿,是为中道。
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 凡行公事,须深谋远虑 ☆ 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 常存冰渊惴惴之心 ☆ 勿过多怜悯 ☆ 以体察人才为第一 ☆ 另起炉灶,重开世界 ☆ 心至苦,事至盛也 ☆ 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 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 ☆ 禁大言以务实 ☆ 一身精神,具乎两目 ☆ 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 ☆ 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 无好小利 ☆ 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 责己厚而责人薄耳 ☆ 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 常常提其朝气为要 ☆ 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 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 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 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 ☆ 百种弊病,皆从懒生 ☆ 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 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 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 ☆ 须先立坚卓之志 ☆ 家和则福自生 ☆ 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 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 ☆ 誉望一损,远*滋疑 ☆ 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 ☆ 智慧愈苦而愈明 ☆ 治军之道,总以能战为第一义,能爱民为第二义,能和协上下为第三义 ☆ 凡有用之物,不宜抛散也 ☆ 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 ☆ 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见异思迁 ☆ 总宜奖其所长,而兼规其短 ☆ 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之计 ☆ 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 ☆ 知足天地宽 ☆ 人宜减者决减之,钱宜省者决省之 ☆ 吾观乡里贫家儿女,愈看得贱愈易长大,富户儿女,愈看得娇愈难成器 ☆ 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 ☆ 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 ☆ 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 ☆ 不随众从之喜惧为喜惧 ☆ 有才干,定要表现之 ☆ 受挫*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 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 ☆ 人以气为主 ☆ 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 ☆ 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
何必借助于人
☆ 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 为人不可过于聪明 ☆ 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著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 特患业之不精耳 ☆ 何必择地
何必择时
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 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 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 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 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 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 ☆ 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 ☆ 尽人事以听天,吾唯日日谨慎而已 ☆ 胸怀广大,须从*淡二字用功 ☆ 宁可数日不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 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 ☆ 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 只要人肯立志,都可做得到 ☆ 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则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则难望有成 ☆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 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 务须咬牙厉志,蓄其气而长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馁也 ☆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 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 ☆ 凡家道所以持久者,不恃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不恃一二人之骤发,而恃大众之维持 ☆ 王政不能有恩而无威 ☆ 养生以少恼怒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 ☆ 悠悠疑忌之来,只堪付之一笑 ☆ 内断于心,自为主持 ☆ 独享大名为折福之道 ☆
曾国藩十六字名言: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官宦人家的*气,就是这个吧曾国藩教子方略为:以八本为经,以八宝为纬,以四字要诀、三致祥、三不信穿插其中,经纬连贯,脉络相通,形成一套治家教子的传世方略,从而为曾家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好儿女。
100多年来未出一个纨绔子弟,这是曾国藩“修身,齐家,治国*天下”之中的最大成功。
曾国藩曾给次子曾纪鸿写信说:“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则难望有成。
”望采纳。
曾国藩的一部古诗集 赞曾国藩的古诗 曾国藩格言 清曾国藩的古诗 清曾国藩写的古诗 曾国藩语录 曾国藩的名句 曾国藩诗句 曾国藩的诗词 曾国藩名句 曾国藩的名言 曾国藩名言 曾国藩家风的古诗 曾国藩的古诗词 曾国藩读书的古诗 曾国藩语录400句 评价曾国藩的诗句 曾国藩家训中的古诗 曾国藩名言图片 曾国藩关于修身的古诗 曾国藩的名言警句 曾国藩四句名言 曾国藩最励志的句子 曾国藩最著名的句子 曾国藩的名言名句 曾国藩家训名言 曾国藩人生格言 曾国藩处世格言 曾国藩的智慧名言 曾国藩总结一生的名句
曾国藩语录 曾国藩经典语录 曾国藩名言 曾国藩名言名句 曾国藩经典名言 曾国藩励志格言 曾国藩八句语录 曾国藩的名言警句 曾国藩名言 曾国藩家训名言 曾国藩励志语录 曾国藩语录锦集 曾国藩的名言名句 曾国藩名言 曾国藩语录 曾国藩名言(曾国藩家训经典的语录) 曾国藩名言 曾国藩八句语录 曾国藩语录 曾国藩经典名言 曾国藩的名言 曾国藩的家训格言 曾国藩的警句名言 曾国藩语录 曾国藩名言名句 曾国藩名言,曾国藩家训 曾国藩名言 曾国藩最著名的一句话 曾国藩家书金句 曾国藩名言
守护健康的古诗 有游园不值的古诗 虚拟与现实的古诗 送给朋友的生日祝福语古诗 第六个字是春的七字古诗 形容妈妈辛苦的古诗 端午节古诗名的作者名人 用古诗形容友情不堪一击的 现代古诗植物有关的 纪念屈原的古诗端午节简单 哪些写成都的古诗 南舍之夜的古诗 杜甫的七古诗 大家初次相见的古诗 一百首简单的四行四字古诗 形容春天好看的古诗 椠的古诗词 开头第一个字是来的古诗 描写太阳炙烤大地的古诗词 悯乱忧时的古诗 对活人的悲哀表示理解的古诗 被唱成歌的古诗词阿房宫赋 疫情终于过去的古诗 带勾的古诗词 讲民族语言重要性的古诗 赞美人民安居的古诗 中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中的 哪些写月亮的古诗 放风筝的古诗有几首 小学著名的古诗 关于中秋节一毫七个字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