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于定风波的古诗默写 >

关于定风波的古诗默写

关于关于定风波的古诗默写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定风波的古诗默写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定风波的古诗默写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关于定风波的古诗默写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关于定风波的古诗默写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关于定风波的古诗默写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关于定风波的古诗默写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关于定风波的古诗默写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关于定风波的古诗默写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关于定风波的古诗默写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关于定风波的古诗默写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定风波古诗赏析

  • 宋词
  • 定风波古诗赏析

      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定风波古诗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苏轼 定风波

      三月三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赏析】

      此词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期所作。这首词写作者途中遇大雨乃吟啸徐行的经历和感受。“穿林打叶”形容风雨急骤,“吟啸”、“徐行”表态度从容,“竹杖芒鞋”指条件简陋,“莫听”、“何妨”、“谁怕”体现倔强豁达的风度,宛然在目。下片转入雨后,经风雨洗礼,人醒、雨霁、天晴、日出。回首往事,一切阴晴、雨霁,无不消逝一空。自然有急雨扑面,人生旅途中也有风雷盖顶,只要沉着履险,从容应变,岂有闯不过的风浪?“一蓑烟雨任*生”,何等乐观自信、飘逸旷达的人生态度!深邃的人生哲理,寓于*常生活小景描写之中,弦外之音,令人回味无尽。

      原文: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翻译:

      不必去理会那穿林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走。

      竹杖和芒鞋轻捷的更胜过马,怕什么!一身蓑衣,足够在风雨中过上它一生。

      料峭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信步归去风雨,天晴,我无谓。

      赏析1: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尾“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面前。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赏析2:

      苏轼是*文学史上一个不可绕过之人,他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词的发展史上具有尤为重要的地位。苏轼开了豪放词一派,使得原本只用来吟唱呢喃软语的小儿女之词陡然一变,转而为急管繁弦,崩天裂云之声。由此,宋词才能成其为真正的“宋”词,若少了豪放派的映衬,婉约词定也会减色不少。

      《定风波》为苏词名作,历来被人评为闲适从容。与《浪淘沙》的壮阔不同,它表现的是作者遇变不惊,笑对苍茫的风神。其实,即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般豪语,仍旧以“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为了局,可见所谓的豪放不过是知自身的不可为,毋宁说,是一种无奈的旷达。

      全词记述了作者一行人在沙湖道上突遭雨袭之事。上片以“莫听”二字起,有突兀之感,而“穿林打叶声”勾画出风雨的声势。急风挟雨而来,对此作者却说:何妨吟啸且徐行,“何妨”表现了词人的淡定,“竹杖芒鞋”透露出隐逸之思,“谁怕”一话反问,加上“莫听”“何妨”的映称显得气度从容,由此勾勒出一幅披蓑烟雨行吟图。试想于沙湖道上现身的词人,持竹杖,履芒鞋,于风雨中吟啸而来,表现出一种闲庭信步的潇洒,这是怎样美好的景况啊!然而,作者所要表现的仅是这种洒脱吗?且看下句:一蓑烟雨任*生。若仅是冶游俊赏,又何须如此感慨呢。遥想苏公当年,19岁中进士,正是春风得意,青云之志有待施展,却遇到一连串的挫折,竟致一生困顿。乌台诗案,党锢之祸,政治上的腥风血雨都已经受,又何惧眼前这一阵急雨呢?读到此处,眼前浮起了一幅深浅分明的景象:一个竹杖芒鞋的老人踽踽独行于风雨飘摇的人生路上,身前身后皆茫茫无所见,正所谓“来往烟波非定居,生涯蓑笠外无余”是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料峭二字点出时令,三月七日,正是乍暖还寒之时,然二月春风已可裁出翠柳条条,时至三月,早应是一派春光。而作者却似一无所见,仅以“微冷”二字寄寓所感,弥漫着一种萧索意味,这是否暗示了作者的落寞心境?急雨既过,斜阳展颜,对淋雨者来说,这应是很值得欣喜的,而作者回望了适才烟雨凄迷的经行之处,却吐出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断句来。若非深察人世无常,是难以做到如此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我以为,仅以“旷达”二字标榜此词,便完全忽视了作者的精神内涵。

      苏轼在另一首词中说到: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深波静索殳纹*。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词中透露了作者欲归隐山林的愿望,这也是《定风波》最好的注解。此词写于宴会上,写毕苏公挂冠乘舟而去。当地县令以为苏公真要“江海寄余生”,急忙驾船追去,待到追上,发现苏公已是鼾声大作,哪里有一点要隐逸山林的样子。苏公是真正的智者,他深知这“世事”是如何无论也逃不出去的。即便做了和尚还是要穿衣吃饭,还是要为世所累,所以,他不象陶渊明那样躲起来,他以俗世为山林,故而,苏公才是真正的隐者。

      想苏轼也有“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的绮靡浓艳,有“小轩窗,正梳妆”的缱绻缠绵,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情愿,最终却以“也无风雨也无晴”为终了。也正如林清玄说的,在烟中腾云过了,在雨中行走过了,生命的事情一经过了,却是枉然。然而苏轼的一生并不“枉然”,千百年来,苏轼的诗词文章乃到他笑对苍茫的人生态度,对后世文人有着莫大的影响,而苏轼更以其多姿的艺术形象和深刻的人文精神永远占据着*文学史辉煌的一页。

[阅读全文]...
  • 《定风波》苏轼古诗赏析

  • 苏轼,诗人
  • 《定风波》苏轼古诗赏析

      苏轼《定风波》,作于他被贬黄州第三年,言似简,意实丰,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下文关于定风波苏轼古诗选择 ,欢迎借鉴!

      原文: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

      不必去理会那穿林字打叶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走。

      竹杖和芒鞋轻捷更胜过马,怕什么!一身蓑衣,足够在风雨中过上它一生。

      料峭春风将我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斜阳却殷殷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风雨萧瑟地方,信步归去风雨,天晴,我无谓。

      赏析: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延伸。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超然情怀。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尾“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大自然微妙一瞬所获得顿悟和启示:自然界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面前。读罢全词,人生沉浮、情感忧乐,我们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体悟。

      整体赏析

      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上阕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下阕由雨中情怀的抒发转入对雨后放晴的`描述。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

      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阅读全文]...
  • 定风波古诗原文(定风波诗歌赏析)

  • 诗歌
  • 年轻的时候喜欢华丽的词藻,随着年纪的越来越大,慢慢的就会很喜欢诗词。

    尤其是特别喜欢苏轼,在苏轼的诗词中,读懂了人生,读懂了情怀,也读懂了在困难面前豁达乐观的处事态度,我想这就是诗词的力量,苏轼的魅力!

    有一次,苏轼和朋友外出,忽然下起了暴雨,两人被淋得甚是狼狈,朋友一肚子的怨气,而苏轼却非常的乐观,看着这大雨,突然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定风波》,这首《定风波》也一直被人所熟知,这首诗词体现的旷达精神一直为人所称道。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诗词不仅体现了苏轼乐观豁达的精神,同时还表现出了内心挣扎的过程,正是因为有痛苦有挣扎,才使得苏轼体现出了豁达精神更加的难得可贵。

    在这首《定风波》中苏轼一共四次挣扎与选择。

    骤雨来临怎么办?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写的是对于遭遇疾风骤雨,是不用在乎的,可以镇定地边走边吟咏长啸。

    “穿林打叶声”既说明了雨点之大、雨速之急,也暗指苏轼仕途的挫折如暴雨般袭来。“吟啸”字面意思就是吟咏长啸。

    从全句来看,“莫听”是词人对风雨的一个选择,这个选择已然是经历过内心的挣扎了。面对骤雨,该怎么办呢?

    苏轼不仅做出了理性的选择,还给出了操作的方法———“吟啸且徐行”,吟啸显示了气度,但“徐行”才是对“莫听”的回应,要继续向前走,不停留。

    在挣扎之后给出的选择和建议,苏轼面对风雨的态度才显得更加可贵。

    未来要过哪种生活?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生。”写的是江湖生活比庙堂生活来的轻松自在,江湖的潇洒自由也是令人向往的。

    “竹杖芒鞋”是劳作者的穿戴,暗指江湖生活;“马”是钟鸣鼎食之家的坐骑,“走马上任”一词也可说明“马”暗指了仕宦生活。

    在雨中,道路泥泞,竹杖芒鞋的穿戴是不会比骑马来得轻快的,但是这样的生活会带来轻松的心情。“谁怕?”这个反问句是词人内心挣扎的集中体现,若转为陈述句则是“不怕”。可若是对自己内心的提问呢?

    对于这个选择,内心其实是有一点点怕的,但是现实与理智告诉苏轼,不要怕也不能怕。苏轼通过反问进行了多方面的考量和最后的挣扎,选择了江湖生活。

    对于接受“学而优则仕”教育的文人来说,江湖生活虽然潇洒自由令人向往,但心中多少还是有些无奈与遗憾。

    心中凄苦如何*复?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写的是寒风让人清醒,身心俱冷的人在夕阳中得到些许安慰。

    “料峭春风”是寒冷的,让人身冷;而无情的现实同样寒冷,让人心冷。“斜照”指的是夕阳,感觉到冷的人没有去加衣,而是向太阳寻找温暖,可见心冷大于身冷。

    夕阳散发的热量虽远远不能彻底温暖一个人的,但总归是一点点的暖意。

    持有什么样的心态?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写的是回想起来,雨天与晴天是一样的,没有差别。

    “萧瑟处”指的是风吹雨落处,也暗指词人经历的官场风云;“归去”既指回到住处,也指归隐江湖;“风雨”“晴”既指天气,也指挫折与顺利。

    这句话表面是写词人回到住处后回想经历的风雨,觉着晴雨都是一样的;

    实际上是写词人经过对自己仕途的总结思考,选择归隐,选择内心安定,选择终极*静。

    在这4次挣扎和选择的过程中,苏轼的内心渐渐*复,他的豁达心境才因此显现出来。

    学*苏轼的豁达心境精神固然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都会有遇到挫折的时候,心灰意冷之时内心的挣扎与挣扎之后的选择,才是我们更应该体会感悟的。

[阅读全文]...
  • 《定风波》苏轼

  • 苏轼,诗人
  • 《定风波》苏轼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定风波》苏轼,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定风波·三月七日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注释

      (1)定风波:词牌名。

      (2)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

      (3)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

      (4)已而:过了一会儿。

      (5)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

      (6)吟啸:放声吟咏。

      (7)芒鞋:草鞋。

      (8)一蓑烟雨任*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一蓑(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9)料峭:微寒的样子。

      (10)斜照:偏西的阳光。

      (11)向来:方才。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

      (12)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赏析

      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阅读全文]...
  • 定风坡苏轼原文(定风波苏轼古诗)

  • 苏轼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生。”

    这首流传千古的旷世之作,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也书写了苏轼的传奇人生。

    苏轼生活的北宋王朝内忧外患,积贫积弱。他少年得志,富有旷世奇才和爱国之心,却因一次次被卷入政治是非,而阔别了自己的理想抱负。

    他虽身陷囹圄,仍富家国情怀,风雨之下,却悠然自得。

    他“一蓑烟雨任*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人生态度,一直为文人墨客所青睐,也成为很多人郁郁不得志时的精神慰藉。

    苏轼的诗词是豪迈和旷达的,可更加不羁和洒脱的,是他的心境。

    林语堂先生说:

    苏轼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遭遇挫折,经历风雨。

    但身陷逆境,苏轼却总能在满目疮痍的日子里挑出快乐,将他人眼中的苟且,活成自己的诗和远方。

    这世上,他不是第一个,亦不是最后一个,却一定是最淋漓尽致的那一个。

    浮华万千,不为所染

    北宋嘉祐二年的科考中,一篇题为《刑赏忠厚之至论》的策论,令主考官欧阳修赞不绝口。

    无论是文笔之富丽,还是思想之先进,都是所有文章里最拔尖的。

    有趣的是,欧阳修误判此文出自学生曾巩之手,为了避嫌,将其列为第二。

    结果试卷拆封后,作者竟是“眉山苏轼”。

    天赋英才,苏轼7岁读书,10岁做文章,21岁中进士,25岁拿下制科考试“百年第一”。

    一时间,他名扬天下,深得仁宗赏识,官运顺遂,势不可挡。

    这时候的苏轼意气风发,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在官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可真实的官场却是灯红酒绿,光怪陆离。人人带着厚厚的面具,上扬的嘴角下是不怀好意的言辞,恭维的目光背后是深深的鄙夷。

    很快,他厌倦了觥筹交错、群官聚会,只想三五好友、浊酒简餐。

    在凤翔任官的一年正月十五,苏轼婉拒了前来邀约的酒局,一个人跑到城北街的开元寺,独自欣赏王维的壁画。

    赴杭州任通判,他避开歌舞游宴,一个人逃向大自然,一边欣赏断桥残雪,一边吟诗作赋。

    在他的世界里,功名不过海市蜃楼,唯有清雅恬适之乐才能长久。

    浮华易逝,情欢难得。

    如此不受拘束、潇洒随性的苏轼,必然也是一个心直口快、毫无城府之人。

    在王安石大行变法之际,朝堂之上,趋炎附势之徒早已站好队,忠厚老臣也大多闭口不言,就连司马光也辞了官,欧阳修选择了退隐山林。

    唯有他不畏强权,不停地向朝廷谏言,斥责王安石变法漏洞百出,百姓苦不堪言。

    终于,他得罪了王安石,惹怒了皇帝,被贬黄州,一度受到了“乌台诗案”的重创。

    这一年,苏轼45岁,正值壮年,却眼睁睁看着大好时光,浪费在这片蛮瘴之地。

    这是他人生的低谷,也是他心态的转折。官场失意,却成就了他此后艺术上的爆发。

    幽闭凄清,不受其寒

    故宫文华殿里,有一件展品常常吸引游人的目光。

    那是苏轼写给幼子苏过的一封信,这封信也被后世称作“献蚝帖”。

    里面详述了生蚝的两种烹饪方法:一种是将蚝肉取出,加酒和水一起煮熟;另一种是选个头大的,用炭火来炙烤。

    信的末尾还加了一句特有的苏氏幽默:“恐北方君子闻之,争欲为东坡所为求谪海南,非我此美也。”

    海南是苏轼的第三个贬谪之地,穷山恶水,荒无人烟。他却能悠然自得,苦中作乐,着实令人钦佩。

    苏轼曾这样总结自己的一生:“问汝*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乌台诗案”后,他被迫离开京城,一生三次被贬,从此开始了颠沛流离的人生。

    先贬黄州。

    第一次经历人生的大起大落,苏轼在黄州熬过了漫长的心理调适,终于明白所谓建功立业并不一定要在朝为官,“不在其位也可谋其政”。

    他开荒地、盖茅屋、筑水坝、建鱼塘,不仅把日子过得充实,还改善了当地百姓的生活。

    他热爱农耕,自嘲“东坡居士”。

    闲暇时,他笔耕不辍,那首流传百世的《定风波》,就创作于这个时期。

    在失去名利的苦难岁月里,苏轼用乐观与豁达,在心中点燃了一盏明灯,好让生活不那么苦涩。

    再贬惠州。

    古人一提起惠州,总会不寒而栗。

    清朝以前,那里人烟稀少,气候炎热,还常有猛兽出没,无人愿意前往。

    可恶劣的环境,并未阻碍苏轼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因为阳光充足,这里一年到头甜瓜香果不断。

    苏轼不仅尝遍了当地的荔枝、龙眼、杨梅、柑橘,还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经典诗篇。

[阅读全文]...
  • 柳永:定风波

  •   《定风波》

      柳永

      自春来、惨绿愁红,

      芳心是事可可。

      日上花梢,莺穿柳带,

      犹压香衾卧。

      暖酥消、腻云亸、

      终日厌厌倦梳裹。

      无那。

      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

      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

      拘束教吟课。

      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

      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赏析:

      这是柳永俚词的代表作之一。作者用明白透彻的语言,大胆而直露地描写一位女子的相思别离之情。上片写自新春以来思妇没精打采,疏懒厌倦的情绪和神态。太阳光已上了花梢,黄莺在柳树上穿飞跳挪,思妇依旧拥着熏香的锦被,终日里慵闲懒散。云样的秀发蓬松散乱,红润的面容憔悴瘦削,终日百无聊赖,懒得梳洗打扮,搽搽抹抹。“无那”一声长叹,点出所以然之故,只恨薄情人一去,踪影全无,连书信也不捎回一个。下片展现思妇的内心活动,她后悔当初不把他的马鞍子紧紧上锁,把他留在家中,让他坐在窗前,给他些纸张笔墨,终日苦读,温*功课,自己整日陪伴,方不至虚度青春。全词以家常口语,铺展闺房生活细节,体现市民女性炽烈的爱情追求。

[阅读全文]...
  •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译文及鉴赏

  •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译文及鉴赏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上片着眼于雨中,下片着眼于雨后,全词体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篇幅虽短,但意境深邃,内蕴丰富,诠释着作者的人生信念,展现着作者的精神追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译文及鉴赏,一起来看看吧。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代: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译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放开喉咙吟唱从容而行。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吹醒我的酒意,微微有些冷,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注释

      定风波:词牌名。

      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

      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

      已而:过了一会儿。

      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

      吟啸:放声吟咏。

      芒鞋:草鞋。

      一蓑烟雨任*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一蓑(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料峭:微寒的样子。

      斜照:偏西的阳光。

      向来:方才。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

      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

      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在雨中行走,按照生活常态,当然是骑马胜过竹杖芒鞋,但是苏轼却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这里当然不是写实,而是继续写自己当时的心态。当自己拥有*静悠闲的心态时,即使是竹杖芒鞋行走在泥泞之中,也胜过骑马扬鞭疾驰而去。这里还隐含了两种生活的对比,一种是竹杖芒鞋的*民生活,一种是肥马轻裘的贵族生活。在历经了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后,苏轼越来越认同这种真真切切、**淡淡的*民生活。“竹杖”、“芒鞋”是苏轼用来表达*民生活的重要意象,在其诗词中经常使用,如《初入庐山》:“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东坡》:“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寓居定惠院》:“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尽管苏轼是一位士人和官员,但却是一个*民艺术家,常常深入民间,并过着*民般的生活。“竹杖芒鞋”就是苏东坡典型的*民形象,也是其*民人格的真实写照。

      竹杖芒鞋行走在风雨中,本是一种艰辛的生活,而苏轼却走得那么潇洒、悠闲。对于这种生活,他进一步激励自己:“谁怕?”意思是说,我不怕这种艰辛和磨难。这是一句反问句,意在强调这种生活态度。为什么要强调这种生活态度呢?因为对于苏轼,这就是他一生的生活态度,所以他说:“一蓑烟雨任*生”。“一蓑烟雨”,是说整个蓑衣都在烟雨中,实际上是说他的全身都在风吹雨打之中。这“一蓑烟雨”也象征人生的风雨、政治的风雨。而“任*生”,是说一生任凭风吹雨打,而始终那样的从容、镇定、达观。这一句简直就是苏轼一生生活的写照。他在政治上不断地受到打击,一贬再贬,晚年最后流放到了蛮荒之地海南岛。但是在精神上,他始终没有被打败,始终保持一颗鲜活灵动的心。当他被贬到海南岛,仍能够写出“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这样心灵纯净的句子。对于“一蓑烟雨”这样的意象,苏轼是非常喜爱的。他对唐代词人张志和的词《渔父》中“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样的'句子极为赞赏,恨其曲调不传,并将其改为《浣溪沙》中句子(“自庇一身轻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入歌。

      我们再看词的下阕,下阕转到写雨后的情景和感受。“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这里描绘了一个有趣而又充满哲理的画面:一边是料峭春风,作者感到丝丝的冷意;一边是山头斜照,作者感到些些的暖意。这既是写景,也是表达人生的哲理。人生不就是这样充满辩证法吗?在寒冷中有温暖,在逆境中有希望,在忧患中有喜悦。当你对人生的这种辩证法有了了悟之后,就不会永远沉陷在悲苦和挫折之中,就会在微冷的醒觉中升起一股暖意、一线希望。“山头斜照却相迎”,是对生活的一种积极观照,是一种通观,是苏轼经历磨难和打击之后,在灵魂上的升华。苏轼在他的另两句诗中,也表达这种思想:“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意谓凄风苦雨之后也终会放晴的。

      其实以上三句表达的还只是一种儒家的境界,这是一种入世的人生态度。在此基础上,苏轼进一步彻悟人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归去之后,看刚才刮风下雨的地方,哪里有什么雨,哪里有什么晴。所谓风雨,所谓晴,不过是人心中的幻象而已。这里苏轼进入到了佛教所说的“无差别境界”。在佛教看来,“万法惟心所现”,世界的一切物象皆是心所幻化而出的。如果心静,世界自然清静。其实世界万物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我们有了分别心才有了世界万象。如果我们内心进入到了无差别的境界,世界万物哪有什么分别呢?因此佛教劝人“无执”,一切都不要执着,不要被外物所系缚。成功也好,失败也好,都不要太在乎,所谓“宠辱不惊”。苏轼在这里表达的正是这样一种哲理,归去之后(可理解心灵的皈依),心灵进入了宁静的境界,再看生活中的风雨或阳光,哪有什么区别呢?都微不足道。他在此劝人既不要因风雨而担惊受怕,也不要因阳光而欣喜若狂,一切都泰然处之。这看来似乎有些唯心的色彩了,其实这是一种人生的大境界,是一种了悟宇宙、人生之后的大超越。这也反映出了苏轼的人格境界,应该说苏轼的一生基本上达到了这一境界。晚年他流放到海南岛后,又把这三句稍一改,写入了另一首诗《独觉》:“潇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可见,苏轼是以此来磨砺自己的人格境界,并贯穿在他一生的生命历程之中。全词以这样充满哲理的句子收尾,韵味无穷,令人深思。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心思想

      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创作背景

      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突遇风雨,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评价

      读罢全词,令人心情振奋,心境豁然,心灵净化。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在读者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从心理学“白日梦”的角度看,此词实际是作者描绘的一个淡泊从容、旷达超脱的白日梦,在多个方面都非常符合白日梦的特征。

      第一,心情符合白日梦之条件——郁闷不爽。

      写此词前三年,即公元1079年,作者因被诬作诗“谤讪朝廷”遭御史弹劾,被捕入狱,后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宦海沉浮,经历坎坷,理想不竟,抱负未果,使作者几年来一直郁郁不得志,思想上陷入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之中,心情烦闷。

      第二,意境符合白日梦之真谛——宁静自由。

      作者对现实的官场险恶生活非常厌倦,渴望摆脱这种生活,退隐江湖,过一种淡泊宁静、无忧无患、无欲无求、轻松自由的生活,也即“归去”。

      第三,结构具备白日梦之特征——自然完整。

      入梦的引子是“饮酒”和“下雨”。酒的微醉让作者晕晕乎乎,这是白日梦形成的主要基础。烟雨的迷蒙让天气灰暗朦胧,创设了入梦的良好氛围。

      入梦句是“莫听穿林打叶声”,梦境为“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生”。这里作者用“竹杖”“芒鞋”“蓑衣”“烟雨”等意象及雨中“吟啸”“徐行”等动作创设了一个极为美妙的白日梦梦境,活脱脱地勾勒出了一个隐居江湖过着从容淡泊生活的隐士形象,他虽无荣华富贵之享受,但亦无宦海浮沉之忧患,心情得以*静,心境得以安宁。

      梦醒句为“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料峭的春风吹醒了醉酒,作者感到冷,一个激凌,头脑清醒了,梦结束了,作者又回到现实之中。这“冷”既是实写酒醒后身体感到冷,也是写梦醒后又想到自己的遭遇而产生的心冷。正在这时,远处山头温暖的夕阳让作者感到了些许暖意,也增添了他战胜逆境的信心。

      过渡句为“回首向来萧瑟处”。虽然“相迎”的斜阳给作者带了一丝温暖,但一想到自己饱含萧瑟风雨的坎坷仕途路——“回首向来萧瑟处”,心中燃起的希望之火又熄灭了!

      梦破后寻梦句为“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仕途的风雨就如同这自然界的风雨一样变幻无常,他所期盼的仕途阳光又会在多长的风雨之后?与其终日忍受这种提心吊胆之痛,还不如“归去”,退隐江湖,一切*静,无悲无喜,“无雨无晴”。

      第四,情节显露白日梦之特色——亦真亦幻。

      首先,序言中说“同行皆狼狈”,已证明雨之大,而“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却又描写诗人置身雨中,对雨听而不闻,从容高歌,潇洒徐行,全然没感到淋漓之苦的状态,这怎么可能是实写呢?接下来的“竹杖芒鞋轻胜马”也不太合常理。用竹杖芒鞋行泥泞之路,拖泥带水,怎比得上骑着高头大马急行如飞来得轻快?因此这“轻”恐怕不是写现实行路之轻,而应是无官一身轻。“一蓑烟雨任*生”也让人生疑。序言中已说“雨具先去”,怎会又出现了披蓑在雨中穿行?看来应是想象之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若按自然的逻辑也很难解释得通。雨过天晴,应该是“已无风雨正是晴”,怎会是“也无晴”?所以,这里的“晴”不会单纯指天晴。

      由此可见,这些都是写作者心中想象之事而非眼前之景,全词就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归去”白日梦!

      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面前。“也无风雨也无晴”,是一种宠辱不惊、胜败两忘、旷达潇洒的境界,是一种“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是一种回归自然,天人合一,宁静超然的大彻大悟。

[阅读全文]...
  • 定风波苏轼情感

  • 苏轼,情感,诗人
  • 定风波苏轼情感

      《定风波》作为苏轼所写的家喻户晓的词作,表达了词人苏轼怎样的情感呢?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苏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定风波苏轼情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定风波》为苏词名作,历来被人评为悠闲从容、旷达乐观。它不仅是苏轼的一首闲适词,更是一篇夫子自道之作。该词作于黄州谪所。借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抒写了作者任天而动、苦乐随缘、开朗达观、意存归隐的人生态度和坦荡胸怀,描绘了一幅极传神的“东坡雨中行吟图”,表现了他处变不惊、笑对苍茫、“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潇洒气度,流露出悠游自在、“一蓑烟雨任*生”的达观之思,揭示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恬淡妙境,也是苏轼人生的真实写照。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释:

      定风波:词牌名。

      雨具先去:携带雨具的仆人先离开了。

      余:我。

      已而遂晴:一会儿天气就晴了。

      莫听穿林打叶声:不要去听树林中敲打着树叶的雨声,意思是说不要听到雨声就害怕而奔跑。

      何妨吟啸且徐行:不妨高声吟唱,悠然自在地慢慢前行。吟啸,高声吟唱。

      竹杖芒鞋轻胜马:手持竹杖,脚穿草鞋,轻便胜过骑马。芒鞋,草鞋。

      谁怕:怕谁,怕什么。意为对风雨根本不畏惧。

      一蓑烟雨任*生:有一领蓑衣就足以对付一生的风雨侵袭了。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寒伴随着春风吹来正好醒酒。料峭,形容春天的微寒。

      回首向来萧瑟处:回头看刚才经过的遭受风吹雨打而使人感到凄凉的地方。萧瑟,冷落,凄凉。

      也无风雨也无晴:无雨无晴,好像什么都没发生。

      不要去听雨打到林叶的声音,不妨边吟诗长啸,边慢慢渡行。手拄着竹杖,脚穿着草鞋,走起来比骑马还要轻快。怕什么风吹雨打?披着蓑衣,顶着风雨,漫步在崎岖的人生路途上,这是自己*生经历惯了的。寒冷的春风吹醒酒意,身上感到一股寒意,山头夕阳西下,给自己送来一点暖意。回望刚才走过的萧瑟处(偏向于心理精神上), 所谓的风雨都已经无所谓了!

      苏轼词作鉴赏:

      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读者面前。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作品通过红梅傲然挺立的性格,来书写自己迁谪后的艰难处境和复杂心情,表现了作者不愿屈节从流的态度和达观洒脱的品格。

      作品的显著特点是融写物、抒情、议论于一体,并通过意境来表达思想感情。词以“好睡”发端,以“自怜”相承,从红梅的特征来展示红梅清冷、自爱的形象。红梅的一个明显特点,是苞芽期相当漫长,因谓“好睡”;虽然红梅好睡,但并非沉睡不醒,而是深藏暗香,有所期待,故曰“莫厌迟“。句中一“慵”字,悄悄透露了红梅的孤寂苦衷和艰难处境。红梅自身也明白,在这百花凋残的严寒时节,唯独自己含苞育蕾,岂非有不合时宜之感。苞蕾外部过着密集光洁的白茸,尽管如同玉兔霜花般的洁白可爱,也只能自我顾恋,悲叹“名花苦幽独”(作者《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枝,土人不知贵也》)罢了。词以“冰脸”来刻画红梅的玉洁冰清,既恰如其分的写出了红梅的仪表,也生动地写出了红梅不流*俗的超然之气,它赋予了红梅以生命和丰富的感情,形象逼真,发人深思。

      “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这三句是“词眼”,绘形绘神,正面画出红梅的美姿丰神。“小红桃杏色”,说她色如桃杏,鲜艳娇丽,切红梅的一个“红”字。“孤瘦雪霜姿”,说她斗雪凌霜,归结到梅花孤傲瘦劲的本性。“偶作”一词上下关联,天生妙语。不说红梅天生红色,却说美人因“自怜冰脸不时宜”,才“偶作”红色以趋时风。但以下之意立转,虽偶露红妆,光彩照人,却仍保留雪霜之姿质,依然还她“冰脸”本色。形神兼备,尤贵于神,这才是真正的“梅格”!

      下片三句续对红梅作渲染,笔转而意仍承。“休把闲心随物态”,承“尚余孤瘦雪霜姿”;“酒生微晕沁瑶肌”,承“偶作小红桃杏色”。“闲心”、“瑶肌”,仍以美人喻花,言心性本是闲淡雅致,不应随世态而转移;肌肤本是洁白如玉,何以酒晕生红?“休把”二字一责,“何事”二字一诘,其辞若有憾焉,其意仍为红梅作回护。“物态”,指桃杏娇柔媚人的春态。石氏《红梅》诗云“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其意昭然。这里是词体,故笔意婉转,不像做诗那样明白说出罢了。下面“诗老不知梅格在”,补笔点明,一纵一收,回到本意。红梅之所以不同于桃杏者,岂在于青枝绿叶之有无哉!这正是东坡咏红梅之慧眼独具、匠心独运处,也是他超越石延年《红梅》诗的真谛所在。

      此词着意刻绘的红梅,与词人另一首词《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拣尽寒枝不肯栖”的缥缈孤鸿一样,是苏轼身处穷厄而不苟于世、洁身自守的人生态度的写照。花格、人格的契合,造就了作品超绝尘俗、冰清玉洁的词格。

      【创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当时苏轼贬官在黄州,因读石延年《红梅》诗引起感触,遂作《红梅》诗三首。稍后,作者把其中一首改制成词,即取调名《定风波·红梅》。

      名家点评

      上海现代著名作家刘伯阜道:“苏轼原是个自视甚高,奋厉有当世志”的人,乌台诗案的劫难,使他意识到“*生文字为吾累”的现实,从而采用随遇而安的态度,绵里藏针的方法。此词用以与现实周旋,抒发自己愤世嫉俗的情怀。”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长子。公元1057年(嘉祐二年)进士。累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颖州等。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以谤新法贬谪黄州。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还。卒于常州。追谥文忠。博学多才,善文,工诗词,书画俱佳。于词“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题材丰富,意境开阔,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来“词为艳科”的传统樊篱,以诗为词,开创豪放清旷一派,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有《东坡七集》、《东坡词》、《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阅读全文]...
  • 苏轼《定风波》原文及翻译

  • 苏轼
  • 苏轼《定风波》原文及翻译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宋代文学家的词作。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苏轼《定风波》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原文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翻译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大家没有雨具,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注释

      (1)定风波:词牌名。

      (2)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

      (3)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

      (4)已而:过了一会儿。

      (5)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

      (6)吟啸:放声吟咏。

      (7)芒鞋:草鞋。

      (8)一蓑烟雨任*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一蓑(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9)料峭:微寒的样子。

      (10)斜照:偏西的阳光。

      (11)向来:方才。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

      (12)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

      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阅读全文]...
  • 柳永《定风波自春来》赏析

  •   原文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参考翻译

      自入春以来,见到那绿叶红花也像是带着愁苦,我这一寸芳心越显得百无聊赖。太阳已经升到了树梢,黄莺开始在柳条间穿飞鸣叫,我还拥着锦被没有起来。细嫩的肌肤已渐渐消瘦,满头的秀发低垂散乱,终日里心灰意懒,没心情对镜梳妆。真无奈,可恨那薄情郎自从去后,竟连一封书信也没有寄回来。

      早知如此,悔当初没有把他的宝马锁起来。真该把他留在家里,只让他与笔墨为伍,让他吟诗作词,寸步不离开。我也不必躲躲闪闪,整日里与他相伴,手拿着针线与他相倚相挨。有他厮守,免得我青春虚度,苦苦等待。

      注释

      ①是事可可:对什么事情都不在意,无兴趣。一切事全含糊过去。可可:无关紧要;不在意。

      ②暖酥:极言女子肌肤之好。

      ③腻云:代指女子的头发。亸(duǒ):下垂貌。

      ④无那:无奈。

      ⑤恁么:这么。

      ⑥鸡窗:指书窗或书房。语出《幽明录》:“晋兖州刺史沛国宋处宗尝得一长鸣鸡,爱养甚至,恒笼着窗间。鸡遂作人语,与处宗谈论极有言智,终日不辍。处宗因此言巧大进。”(《艺文类聚·鸟部》卷九十一引)。

      ⑦蛮笺象管:纸和笔。蛮笺:古时四川所产的彩色笺纸。象管:即象牙做的笔管。

      ⑧镇:常。

      ⑨和:允诺。

      赏析

      这是一首写爱情的词篇,具有鲜明的民间风味,是柳永“俚词”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这首词以一个少妇(或*)的口吻,抒写她同恋人分别后的相思之情,刻画出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妇形象。这首描写闺怨的词在宋元时期曾经广为流传,受到普通民众,尤其是歌妓的喜爱。到了元代时,关汉卿更是把它写进了描写柳永与歌妓恋情的杂剧《谢天香》里。

      上片,通过艳丽春光和良辰美景来衬托少妇的孤寂之情。开头三句,写春回大地,万紫千红。少妇因此反而增愁添恨。这里暗示出,过去的春天她曾与“薄情”者有过一段火热的恋情生活。次三句,写红日高照,莺歌燕舞,是难得的美景良辰,而她却怕触景伤情,拥衾高卧。接三句,写肌肤消瘦,懒于梳妆打扮。这和《诗经.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的精神是一致的,表现出爱情的坚贞不渝。未三句,揭示出这位少妇之所以“倦梳裹”的真正原因:“恨薄情一去,音信无个。”作者在上片用的是一种倒叙手法,不仅总结上片中的三个层次,而且还很自然地引出下面的内心活动和感情的直接抒发。

      下片,极写内心的悔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头三句,点明“悔”字,反映出这位少妇的悔恨之情。继之,又用“锁”字与此相衬,烘托出感情的真挚、热烈与性格的泼辣。在特别重视功名利禄的封建社会,一个闺中少妇为了爱情而敢于设想把丈夫“锁”在家里,这无疑是一个大胆的反叛行动。这位少妇的举措,可以使人联想到《红楼梦》中林黛玉对功名利禄,对仕途经济的批判,而且与柳永《鹤冲天》词中所反映的思想感情也是一脉相通的。中六句是对理想中的爱情生活的设想和追求。他们坐在窗明几净的书房里吟诗作赋,互相学*,终日形影不离。结尾三句明确责示对青春的珍惜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首词具有浓厚的民歌风味。它不仅吸取了民歌的特点,保留了民间词的风味,而且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作者没有采取传统的比兴手法,也不运用客观的具体形象来比喻和暗示自己爱情的炽烈与坚贞,而是采取感情的直接抒写和咏叹。词中,感情的奔放热烈带有一种*无遗的色彩,明显地具有一种市民性。这是柳永生活时代都市高度繁荣的客观反映。

      从思想上看,这首词明显带有市民意识。这首词的另一特点是语言通俗,口吻自然,纯用白描,这说明柳永在向民间词学*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扩大了“俚词”的创作阵地,丰富了词的内容和词的表现力。以深切的同情,抒写了沦落于社会下层的歌伎们的思想感情,反映了她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内心的烦恼与悔恨。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关于定风波的古诗默写 - 句子

关于定风波的古诗默写 - 语录

关于定风波的古诗默写 - 说说

关于定风波的古诗默写 - 名言

关于定风波的古诗默写 - 诗词

关于定风波的古诗默写 - 祝福

关于定风波的古诗默写 - 心语

推荐词条

对于古诗教学的调查情况 三字经的古诗全版 21古诗三首的质疑 赞颂张迁碑的古诗 师说历年高考的古诗文默写 形容四处旅行的古诗 咏柳古诗一首描写春天的景色 五个带有雪字的古诗俗语 跟长辈在微信打招呼的古诗 千字文篇二的古诗 五首儿童有关的古诗 向男子表达爱情的古诗 兄弟分开的古诗词 表达心情烦闷没人诉说的古诗 关于元旦的著名的古诗 非常难的古诗词填空 冬季古诗的简评 丰富的边塞古诗 送给孩子的古诗书法 有苔痕这个词的古诗词 三年的古诗下册 小班古诗鹿寨的教案 重视内心的古诗 古诗赠汪伦的英文版许渊冲 相知无远*的整首古诗 贵妃爱荔枝的古诗 古诗中的阳光带绿 古诗形容白色的词语 相思古诗的整首拼音 唐之韵第五集的古诗 高初中必背古诗文写此生后悔的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