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湖山的古诗 >

湖山的古诗

关于湖山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湖山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湖山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湖山的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湖山的古诗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湖山的古诗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湖山的古诗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湖山的古诗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湖山的古诗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湖山的古诗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湖山的古诗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描写山水湖泊的古诗词大全

  • 山水,文学
  • 描写山水湖泊的古诗词大全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描写山水湖泊的古诗词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中关于山的诗句: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3、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健《题破山寺后禅院》)

      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5、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武判官归京》)

      古诗中描写水的诗句: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浣溪沙》)

      6、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古诗中描写湖的诗句:

      1、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古诗中描写海的诗句: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逋之任蜀州》)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颧雀楼》)

      5、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古诗中关于舟的诗句:

      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3、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5、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6、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阅读全文]...
  •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古诗翻译(湖口望庐山瀑布颈联赏析)

  • 庐山,瀑布
  •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作者: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宫氤氲。

    注释:

    湖口:即鄱阳湖口,湖口遥对庐山,能见山头云雾变幻及瀑布在日光映照下闪耀。庐山,在今江西省。

    红泉:指阳光映照下的瀑布。

    迢迢(tiáo):形容瀑布之长。紫氛(fēn),紫色的水气。

    杂树:瀑布岩壁边杂乱的树木。

    重云:层云。

    虹霓(ní):彩虹。

    天清:天气清朗。闻,听到。

    灵山:指庐山。秀色,秀美景色。

    空:天空中的云。氤氲(yīn yūn),形容水气弥漫流动。

    简析:

    这首诗写的是庐山瀑布的远景,每一联都是从大处着手,不仅写其形貌,更重在传其风神。首联赞叹它从天而降的不凡气势;颔联写瀑布在杂树和云彩掩映中的风姿,若即若离,豪放而潇洒;颈联两句分别从视觉写其光彩夺目,从听觉写其声威远闻;尾联赞叹瀑布与天地相接的宏伟境界。诗中在描摹和赞美庐山瀑布壮美景色的同时,蕴含着诗人豪放的风度和开阔的胸襟,激情满怀,壮志凌云。这首诗浓墨重彩而又繁简得当,毫不繁冗。

[阅读全文]...
  • 湖光山色的唯美诗句 湖光山色的古诗全首

  • 唯美
  • 湖光山色的唯美诗句

    1、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钱福《明日歌》

    2、人道山长水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李清照《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别东鲁诸公》

    5、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6、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戴叔伦《兰溪棹歌》

    7、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别东鲁诸公》

    8、*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李白《菩萨蛮·*林漠漠烟如织》

    9、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10、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11、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12、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佚名《敕勒歌》

    1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14、黄河水,水阔无边深无底,其来不知几千里。——贡泰父《黄河行》

    15、穿天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冯云山《咏瀑布》

    16、枕中云气千峰*,床底松声万壑哀。——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

    17、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18、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19、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20、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1、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22、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2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24、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25、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王驾《社日》

    26、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27、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李觏《乡思》

    28、寒雨连天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29、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寇准《咏华山》

    30、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

    31、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曾几《三衢道中》

    32、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33、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张可久《塞鸿秋·春情》

    34、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蒋捷《虞美人·听雨》

    35、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李白《望庐山瀑布水二首》

    36、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37、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38、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39、锦江*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张籍《成都曲》

    40、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4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

    42、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43、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

    44、巴子城头青草暮。巴山重叠相逢处。——张先《渔家傲·和程公辟赠》

    45、不论*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罗隐《蜂》

    46、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47、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徐凝《庐山瀑布》

    48、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49、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登快阁》

    50、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陆游《梅花绝句》

[阅读全文]...
  • 关于西湖的古诗

  • 西湖
  • 关于西湖的古诗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西湖的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西湖留别

      【唐】白居易

      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

      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绿藤阴下铺歌*,红藕花中泊妓船。

      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

      杭州回舫

      【唐】白居易

      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

      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寄题余杭郡楼兼呈裴使君

      【唐】白居易

      官历二十政,宦游三十秋。

      江山与风月,最忆是杭州。

      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头。

      绿觞春送客,红烛夜回舟。

      不敢言遗爱,空知念旧游。

      凭君吟此句,题向望涛楼。

      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

      【唐】刘禹锡

      木落汉川夜,西湖悬玉钩。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

      目极想前事,神交如共游。瑶琴久已绝,松韵自悲秋。

      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

      【唐】许浑

      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

      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

      兰堂客散蝉犹噪,桂楫人稀鸟自来。

      独想征车过巩洛,此中霜菊绕潭开。

      题磻溪垂钓图

      【唐】罗隐

      吕望当年展庙谟,直钩钓国更谁如。

      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

      重别西湖

      【唐】李绅

      浦边梅叶看凋落,波上双禽去寂寥。

      吹管曲传花易失,织文机学羽难飘。

      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

      繁艳彩毛无处所,尽成愁叹别溪桥。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晓出净慈寺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阅读全文]...
  • 关于西湖的古诗

  • 西湖
  • 关于西湖的古诗

      1、《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唐·孟浩然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空通,浮天渤解党。

      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2、《忆西湖》

      明·张煌言

      梦里相逢西子湖,谁知梦醒却模糊。

      高坟武穆连忠肃,添得新祠一座无。

      3、《西湖杂诗》

      清·黄任

      珍重游人入画图,楼台绣错与茵铺。

      宋家万里中原土,博得钱塘十顷湖。

      4、《闻意索三门湾以兵轮三艘迫浙江有》

      清·康有为

      凄凉白马市中箫,梦入西湖数六桥。

      绝好江山谁看取?涛声怒断浙江潮。

      5、《南游吟草》

      现当代·郁达夫

      武夷三十六雄峰,九曲清溪境不同。

      山水若从奇处看,西湖终是小家容。

      6、《苏堤春晓》

      明·杨周

      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雾散分林沙。

      何处黄鹤破瞑烟,一声啼过苏堤晓。

      7、《曲院风荷》

      明·王瀛

      古来曲院枕莲塘,风过犹疑酝酿香。

      尊得凌波仙子醉,锦裳零落怯新凉。

      8、《双峰插云》

      清·陈糜

      南北高峰高插天,两峰相对不相连。

      晚来新雨湖中过,一片痴云锁二尖。

      9、《*湖秋月》

      宋·孙锐

      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

      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

      10、《岳鄂王墓》

      元·赵子昂

      鄂王墓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阅读全文]...
  • 关于西湖的诗句古诗

  • 西湖
  • 关于西湖的诗句古诗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诗句吧,诗句具有语言高度凝练、篇幅短小精悍的特点。什么样的诗句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西湖的诗句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官历二十政,宦游三十秋。江山与风月,最忆是杭州。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头。绿觞春送客,红烛夜回舟。不敢言遗爱,空知念旧游。凭君吟此句,题向望涛楼。——白居易《寄题余杭郡楼兼呈裴使君》

      3、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兰堂客散蝉犹噪,桂楫人稀鸟自来。独想征车过巩洛,此中霜菊绕潭开。——许浑《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

      4、梦里相逢西子湖,谁知梦醒却模糊。高坟武穆连忠肃,添得新祠一座无。——张煌言《忆西湖》

      5、浦边梅叶看凋落,波上双禽去寂寥。吹管曲传花易失,织文机学羽难飘。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繁艳彩毛无处所,尽成愁叹别溪桥。——李绅《重别西湖》

      6、木落汉川夜,西湖悬玉钩。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目极想前事,神交如共游。瑶琴久已绝,松韵自悲秋。——刘禹锡《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

      7、吕望当年展庙谟,直钩钓国更谁如。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罗隐《题磻溪垂钓图》

      8、凄凉白马市中箫,梦入西湖数六桥。绝好江山谁看取?涛声怒断浙江潮。——康有为《闻意索三门湾以兵轮三艘迫浙江有》

      9、珍重游人入画图,楼台绣错与茵铺。宋家万里中原土,博得钱塘十顷湖。——黄任《西湖杂诗》

      10、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白居易《杭州回舫》

      11、古来曲院枕莲塘,风过犹疑酝酿香。尊得凌波仙子醉,锦裳零落怯新凉。——王瀛《曲院风荷》

      12、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苏轼《夜泛西湖》

      13、武夷三十六雄峰,九曲清溪境不同。山水若从奇处看,西湖终是小家容。——郁达夫《南游吟草》

      14、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绿藤阴下铺歌*,红藕花中泊妓船。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白居易《西湖留别》

      15、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16、西江天柱远,东越海门深。去割慈亲恋,行忧报国心。好风吹落日,流水引长吟。五月披裘者,应知不取金。——李白《杭州送裴大泽赴庐州长史》

      17、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林升《题临安邸》

      18、菡萏香消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欧阳修《西湖》

      19、鄂王墓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赵子昂《岳鄂王墓》

      20、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蹋晴沙。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白居易《春望》

      21、忆湖光,醉别几经春,千里每神驰。恨无穷烟水,无情岁月,无限相思。万里风沙梦觉,山色碧参差。忙对玻璃镜,照我尘姿。——张野《八声甘州·戊申再到西湖》

      22、伟人谋议不求多,事定纷纭自唯阿。尽放龟鱼还绿净,肯容萧苇障前坡。一朝美事谁能继,百尺苍崖尚可磨。天上列星当亦喜,月明时下浴金波。——苏轼《开西湖》

[阅读全文]...
  • 宝应湖古诗译文(关于宝应广洋湖的古诗)

  • 白马湖南部、东南部是宝应湖。这片大湖地处运河以西,因宝应县名而得名。金湖与宝应分治时,界址就是这片大湖中的深泓——大汕。由于大湖的缘份,金湖地区又称宝应湖西地区。若加上东南高邮湖以西部分,则并称为高宝湖西地区。如此说来,金湖确与宝应湖血肉相连。一个金湖人,对大湖的那份感情,实在是难以名状的。

    宝应湖的形成,经历过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又与淮河变迁密切相关。让我们一起来追寻大湖演变的足迹吧。

    宝应湖地处长江与淮河之间,由于地质运动,形成了泻湖地貌。但泻湖里的水,除了老天落雨,或是周边涝水,其他水源不多。这使得湖面很小,水位也低。就在宝应湖地区,那时只有津湖一个小湖,它的位置大约就在今天宝应湖退水闸一带,其他地方还只是沼泽洼地。

    由于江淮不通,对南北的军队调动、经济交流、人民交往带来极大不便,先人们为解决这一难题而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吴王夫差为北上中原,称霸诸侯而开凿邗沟,津湖也辗转与淮水相沟通。邗沟开通后,成了北方齐、鲁等大国与南方吴国联系的热线,使臣、兵马往来不断,也产生了有关津湖湖神的神话①。有一年,齐王派大臣椒丘诉出使吴国,途经津湖时,特地下了坐骑,让侍从牵马到津湖边饮水。这时,津湖旁的官吏对他说:“津湖水中有湖神,见马就出来,将它夺走。还是到别处饮水吧。”椒丘诉以为自己是大国使臣,根本不予理会,还说:“壮士在此饮马,与湖神有何相干?”坚持让侍从将马牵往湖边。马刚低头饮水,湖神果然悄无声息地将马夺走。突然丢了马,椒丘诉怒火冲天。他袒胸露臂,拔出长剑,骂骂咧咧来到湖边,要与湖神决一死战。一连挑战几天,湖神终于出现。交战中,椒丘诉被湖神刺瞎一只眼睛。他不敢恋战,慌忙乘船前往吴国。

    东汉末年,湖水位普遍升高,津湖与樊良湖连为一片。广陵太守陈登从津湖北口起,开凿马濑,将津湖与白马湖相连。这条新航道缩短了不少路程,也发生了很大作用。

    到了三国时期,湖水位开始下降,原有航道经常搁浅。‘魏黄初六年(公元225年)十月,魏文帝曹丕第三次发动讨吴战役,大批战船沿邗沟西道南下。当时正值秋汛,战船顺利抵达瓜洲,而返回时已是冬季枯水期,数千战船来到津湖时,再也无法前行,而一起滞留湖中。文帝只得轻舟简从先行回都,留下蒋济处理滞舟。

    西晋末年,北方五个少数民族兴起,各自建立*,与晋王室分庭抗礼。东晋偏安江南后,与北方少数民族的征战并未停息。祖逖、桓温、刘裕这些当年北伐名将,数度往来津湖一线,取得赫赫战果。东晋永和年间(公元345年~356年),津湖的水位又有下降,有些本来就较浅的航道变成了浅滩。当时,正值桓温北伐取得节节胜利之时。为保证北伐将士的兵员补充与给养供应,东晋朝廷又派陈敏沿浅滩开凿深沟,以便于船只通过。今日宝应湖中的深泓——大汕,可能就是这条深沟的一部分。所以,*又称大汕为永和沟。这条水道,也称永和故道。

    250年后,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仍是由樊良湖沿永和沟入津湖,再由永和沟人白马湖,最后进入淮河,走的也是晋永和故道。直到北宋初,津湖湖面都比较稳定,位置也仍在宝应湖退水闸一带。应该说,津湖是以邗沟与运河的一部分而著称于世的。

    南宋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黄河南下夺泗夺淮,分流冲进白马湖,并滞人周边的沼泽洼地。随着淮河河床不断被黄河泥沙淤垫,人海通道越来越窄,大股洪水就冲进白马湖、津湖。不仅白马湖湖面越来越大,而且白马湖东南部、南部的沼泽洼地积水也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新的湖泊。到明代初年,自北而南形成有清水湖、汜光湖、洒火湖,再加上原有的津湖,共四个大湖。

    清水湖,在白马湖东南,宝应县城以西,从山阳往南,直到刘堡一片,长约15公里。境内阮桥以东,都在清水湖范围。清水湖的水都来自于白马湖。浑浊的黄淮交汇之水,经过一路沉淀,再经白马湖过滤,水色自然澄清。再加上清水湖湖床处在低洼沼泽地,水草很少。所以,这片湖就称作清水湖。

    汜光湖,从清水湖往南,直到今天宝应中港与汜光湖两乡交界处,为汜光湖水域,南北长约7.5公里。这时,从清水湖往南,到汜光湖已经是20多公里,再往南又是津湖,绵延*40公里。晴好天气,无论是旭日东升,还是夕阳西下,远望这片大湖,都好像泛着银光,由此得了汜光湖这个美名。在今日金湖境内,阮桥以南,大汕河(指石港往东北到宝农、淮胜、前锋、白马湖一线的河道,不是金湖与宝应的界河大汕)以东,公司河以北这一片,都属于当时的汜光湖湖面。

    津湖,在汜光湖以南,涂沟河以东,并伸人高邮地域,都属于当时的津湖。

    洒火湖,这完全是在金湖境内的一个湖。衡阳河以北,白马湖以南,石港、应集到吕良桥河口一线以东,大汕河以西,这片地区就是洒火湖。这是一片浅水湖,捕鱼小船很多。入夜,湖面渔火点点,像是洒了一片的火星在湖上,所以称作洒火湖。

    明代中叶以后,黄淮交汇的洪水直接进入白马湖、清水湖,而且水势越来越大。这四个大湖完全连成了一片,水天相接,碧波万顷。人们就俗称这片大湖叫汜光湖道路。又因为这片大湖属宝应县地域,就正式称之为宝应湖。就这样,四湖并一湖的宝应湖形成了。

    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在北岸决口,它夺淮661年的历史宣告结束。这时,进入宝应湖的水势逐渐减弱,湖中滩地开始显露,湖面也相对缩小。大湖变化了,湖的名称也有了改变。大汕以东,运河以西,刘堡以南,子婴河以北,被统称为汜光湖。在洒火湖的西北一隅,湖水位较深,被称作泗湾湖。除此以外,仍然称作宝应湖。这一演变,可以说是宝应湖一湖变三湖。至于清水湖、津湖、洒火湖,早已失去了原先的称代作用,慢慢从人们的口头上消失了。

    宝应湖水位降低、湖面缩小后,为了生存的人们开始了与湖争地,在湖边筑起一道道小圩,小圩又不断被联并成大圩,以增强抗御洪水的能力。到清末民初,金湖境内就有大小圩堤300多座,成了宝应湖的一大景观。

    张集大圩,在阮桥以西的宝应湖与白马湖之间,由早期所筑的罗家圩、伏李圩、王家圩、潘尖圩、华家圩联并而成,总长21.25公里(俗说42里半),当时称作同乐大圩。后来挑筑白马湖隔堤,将张集大圩圩区一分为二,北部白马湖边的是张集内圩,南部宝应湖边的叫张集外圩。

    郑家圩,在阮桥东北,宝应湖与白马湖之间,是在被称做四套沟的地方,挑筑成的小圩。开始时圩很小,后来不断扩大。如今郑家圩圩长10公里,圩内有5个村,6000人,耕地*万亩。

    同心圩、德兴圩、振兴圩、王尖圩,都在宝应湖东南部。同心圩,在涂沟河以西的涂沟、银集、淮建一带,圩长21.25公里,因筑得较为牢固,很少破堤沉圩。德兴圩,在唐港河以南,圩长也是21.25公里。振兴圩,在唐港河以北,圩长20公里。王尖圩,在振兴圩东南圩外,圩长5公里。该圩处在迎湖段,水大极易沉没。所以,当地有首民谣说:“铜打铁浇的同心圩,纸糊灯笼王尖圩,豆腐做的德兴、振兴圩。”

    由于湖水位降低,湖中滩地面积不断扩大。建国初,在宝应湖南部刘圩往东到公司河一带,建立了宝应湖农场。宝应湖中滩地虽然大片露出,但行洪时仍是一片汪洋。

    今日大汕子隔堤以南,高邮新民滩以北,是碧波万顷、浩淼无际的高邮湖。高邮湖地跨江苏、安徽两省的金湖、高邮、宝应、天长四县,是江苏的第三大湖。每座大湖都有它不*凡的历史,高邮湖呢,更显得雄奇阔大、瑰丽斑斓。翻开史册,高邮湖正向我们走来。

    春秋时期,如今的高邮湖地域,有两座著名的大湖。一座叫樊良湖,又称樊梁湖,意思是攀附在天长石梁溪溪尾的湖。另一座叫津湖,也写作精湖,这是地跨高邮、宝应两地的湖。

    吴王夫差为北伐齐晋,下令开凿邗沟。这条沟从邗城(城址在今扬州北)东边通过,经江都山阳河往北,从陆阳湖和武广湖之间穿过入樊良湖,继而在界首附*往东北人博支湖,再入射阳湖,最后又折向西北,经白马湖到淮安末口人淮。这是著名的邗沟东道。东汉时期,樊良湖水位抬高,与津湖连成一片。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广陵太守陈登在津湖与白马湖之间,开凿马濑,舟船由樊良湖入津湖,再经马濑人白马湖后抵达淮河。这是邗沟西道。不过,无论是东道,还是西道,樊良湖都是必经之道。

[阅读全文]...
  • 钱塘湖春行古诗(钱塘湖春行古诗解释)

  • 解释
  • 钱塘湖春行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名词解析:

    钱塘湖:即杭州西湖。

    孤山寺:南北朝时期陈文帝(522~565)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华。孤山: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间,因与其他山不相接连,所以称孤山。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

    贾亭:又叫贾公亭。西湖名胜之一,唐朝贾全所筑。唐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钱塘湖建亭。人称“贾亭”或“贾公亭”,该亭至唐代末年。

    水面初*:湖水才同堤岸齐*,即春水初涨。初:在古汉语里用作副词,常用来表示时间,是指不久。

    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着力描绘湖面景色。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的时候。

    云脚:接*地面的云气,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脚”的本义指人和动物行走的器官。这里指低垂的云。

    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暖树:向阳的树。

    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啄:衔取。燕子衔泥筑巢。春行仰观所见,莺歌燕舞,生机动人。侧重禽鸟。

    乱花:纷繁的花。渐:副词,渐渐地。欲:副词,将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

    浅草:浅浅的青草。

    才能:刚够上。

    没(mò):遮没,盖没。

    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东北面。行不足:百游不厌。足,满足。

    阴:同“荫”,指树荫。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

    背景解析:

    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七月,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的刺史,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三月又出任了苏州刺史,所以这首《钱塘湖春行》写于长庆三、四年(823、824年)间的春天。

    译文: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白云低垂,同湖面上连成一片。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相飞往向阳的树木,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

    纷繁的花朵渐渐开放使人眼花缭乱,浅浅的青草刚刚够上遮没马蹄。

    最爱的湖东美景百游不厌,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西湖美景的名篇。这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

      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象,两个地名连用,显示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

      颔联从静到动,从全景的写意到细节的工笔。先写仰视所见禽鸟,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莺声婉转,流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勤劳,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都写出了初春的生机。“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

      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这一联中的“渐欲”和“才能”又是诗人观察、欣赏的感受和判断,这就使客观的自然景物化为带有诗人主观感*彩的眼中景物,使读者受到感染。

      这两联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以“早”“新”“争”“啄”表现莺燕新来的动态;以“乱”“浅”“渐欲”“才能”,状写花草向荣的趋势。这就准确而生动地把诗人边行边赏的早春气象透露出来,给人以清新之感。前代诗人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二句之所以妙绝古今,受到激赏,正是由于他写出了季节更换时这种乍见的喜悦。《钱塘湖春行》以上两联在意境上颇与之相类,只是白诗铺展得更开些。尾联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白堤中贯钱塘湖,在湖东一带,可以总揽全湖之胜。只见绿杨荫里,*坦而修长的白沙堤静卧碧波之中,堤上骑马游春的人来往如织,尽情享受春日美景。诗人置身其间,饱览湖光山色之美,心旷而神怡。以“行不足”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收,诗人也余兴未阑。

      这首诗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绿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诗人饱览了莺歌燕舞,陶醉在鸟语花香,最后,才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去了。耳畔还回响着由世间万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流泻出一首饱含着自然融合之趣的优美诗歌来。

    前人说“乐天之诗,情致曲尽,入人肝脾,随物赋形,所在充满”(王若虚《滹南诗话》),又说“乐天诗极深厚可爱,往往以眼前事为见得语,皆他人所未发”(田雯《古欢堂集》)。这首诗语言*易浅*,清新自然,用白描手法把精心选择的镜头写入诗中,形象活现,即景寓情,从生意盎然的早春湖光中,体现出作者游湖时的喜悦心情,是当得起以上评语的。

    评价:

    王夫之:大历之诗变为长庆,自如出黔中溪箐,入滇南佳地。元、白同以一往风味,流荡天下心脾,雅可以韵相赏;檃括微至,自非所长,不当以彼责此。(《唐诗评选》)

    金圣叹:前解先写湖上。横开则为寺北亭西,竖展则为低云*水,浓点则为早莺新燕,轻烘则为暖树春泥。写湖上,真如天开图画也。后解方写春行。花迷,草没,如以戥子称量此日春光之浅深也。“绿杨阴里白沙堤”者,言于如是浅深春光中,幅巾单裕款段闲行,即此杭州太守白居士也。(《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

    何焯:**八句,自然清丽,小才不知费多少妆点。(《唐律偶评》)

    杨逢春:首领笔,言自孤山北贾亭西行起,下五句历写绕湖行处春景,七、八以行不到之湖东结,遥望犹有余情。(《唐诗绎》)

    胡以梅:何言乎上半首专写湖上?察他口气所重,只在“寺北”、“亭西”、“几处”、“谁家”,见其间佳丽不可胜纪,而初不在“水*”、“云低”、“早莺”、“新燕”、“暖树”、“春泥”之种种布景设色也。何言乎下半首专写春行?察他口气所重,只在“渐欲迷”、“才能没”、“绿杨阴”之一路行来,细细较量春光之浅深,春色之浓淡,而初不在“湖东”、“白沙堤”几个印板上之衬贴字也。要之,轻重既已得宜,风情又复宕漾,最是中唐佳调。谁谓先生之诗*于俗哉!(《唐诗贯珠》)

    赵臣瑗:何言乎上半首专写湖上?察他口气所重,只在“寺北”、“亭西”、“几处”、“谁家”,见其间佳丽不可胜纪,而初不在“水*”、“云低”、“早莺”、“新燕”、“暖树”、“春泥”之种种布景设色也。何言乎下半首专写春行?察他口气所重,只在“渐欲迷”、“才能没”绿杨阴之一路行来,细细较量春光之浅深,春色之浓淡,而初不在“湖东”、“白沙堤”几个印板上之衬贴字也。要之,轻重既已得宜,风情又复宕漾,最是中唐佳调。谁谓先生之诗*于俗哉!(《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

    宋宗元:娟秀无比。(《网师园唐诗笺》)

    方东树:章法意匠,与前诗(按指《西湖留别》)相似,而此加变化。佳处在象中有兴,有人在,不比死句。(《昭昧詹言》)

    高步瀛:方植之曰:佳处在象中有兴,有人在,不比死句。又曰:句句回旋,曲折顿挫,皆从意匠经营而出。(《唐宋诗举要》)。

[阅读全文]...
  • 湖水风景的古诗

  • 风景
  •   秋风起,乍觉寒,芳草依旧绿,湖水碧连天;日归西,征程远,乡关何处是,芦苇恬。

      宋·张经

      秋夜净无云,嫦娥展孤镜.

      灏气浸澄波,荡漾光还定.

      [宋] 苏轼

      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唐)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唐】白居易

      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

      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绿藤阴下铺歌*,红藕花中泊妓船.

      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

      【唐】刘禹锡

      木落汉川夜,西湖悬玉钩.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

      目极想前事,神交如共游.瑶琴久已绝,松韵自悲秋.

      【明】张煌言

      梦里相逢西子湖,谁知梦醒却模糊.

      高坟武穆连忠肃,添得新祠一座无.

      【清】黄任

      珍重游人入画图,楼台绣错与茵铺.

      宋家万里中原土,博得钱塘十顷湖.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湖山的古诗 - 句子

湖山的古诗 - 语录

湖山的古诗 - 说说

湖山的古诗 - 名言

湖山的古诗 - 诗词

湖山的古诗 - 祝福

湖山的古诗 - 心语

推荐词条

描述古代建筑的古诗 最具历史意义的古诗词 写月团圆的古诗 《给孩子的古诗词》pdf 小学生清明节的古诗 鱼与雨的古诗 古诗上的特点 古诗描述边关的 酴醿的古诗 清明这首古诗的诗情 关于蛋做菜的古诗 写北魏的古诗 镜子和人品的古诗 古诗对思字的运用 描写大象的古诗词 片字开头的古诗 游子呤的古诗全文 唐代写菊花的古诗 形容企业家年轻有为的古诗 4知耻知足有关的古诗 关于中药的一些古诗词 寻找古诗中的科学 简短易背的古诗 形容夏日炎炎的古诗 广泛交友的古诗 漫步花海的古诗 古诗文的诗眼咋找 写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五大淡水湖的相关古诗 到达山顶的古诗 描写斗酒场景的古诗词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