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下列古诗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下列古诗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关于下列古诗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下列古诗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下列古诗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下列古诗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下列古诗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下列古诗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下列古诗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下列古诗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下列古诗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下列古诗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下列古诗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关于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测试题

  • 教育
  • 关于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测试题

      物理学(physics)是研究物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测试题,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 、 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铜生锈,自行车轮胎爆炸B、高梁酿酒,红磷燃烧

      C、胆矾研碎,酒精燃烧D、食物腐烂,金属导电。

      2、下列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是( )

      A、发光、发热 B、有气体产生

      C、有沉淀产生D、有新物质生成

      3、判断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A、发出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 D、颜色改变了

      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水变成冰 B、酒精挥发

      C、铁生锈 D、铜丝导电

      5、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 B、钢铁制成的机器零件

      C、铁矿炼铁 D、铁丝燃烧

      6、 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铁器生锈 B、燃放烟花

      C、洒水降温 D、食品变质

      7、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结冰 B、金刚石加工成钻石

      C、蜡烛熔化 D、森林火灾

      8、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蜡烛融化 B、白炽灯通电以后发光发热

      C、酒精挥发 D、镁条燃烧

      9、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铅笔芯在写字时变短了 B、棉布被烤焦

      C、把尖刀磨得锋利 D、石蜡受热融化

      10、木炭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炭是黑色固体 B木炭的质量小于同体积的煤块 C木炭能燃烧D木炭不溶于水

      1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淇淋融化B干冰汽化

      C水结成冰 D钢铁生锈

      1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铁熔化成铁水B从空气中制取氧气

      C铜生铜绿 D灯丝发热

      13、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瓷碗破碎B轮胎爆炸

      C瓦斯爆炸D冰雪融化

      14、下列性质中,不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氢气具有可燃性 B氢气比氧气密度小

      C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D 碱式碳酸铜能受热分解

      15、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煤燃烧 B 冰融化成水

      C 矿石粉碎 D 酒精挥

      16、下列家庭常用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牛奶 B.酱油 C.蒸馏水D.葡萄酒

      17、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食用醋B.天然气C.含碘盐 D.蒸馏水

      18、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阅读全文]...
  • 化学性质的定义与化学变化的区别

  • 教育
  • 化学性质的定义与化学变化的区别

      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所属物质类别的化学通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热稳定性及一些其它特性。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化学性质的定义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希望能帮到大家!

      化学性质的定义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助燃性、腐蚀性、毒性、脱水性等。它牵涉到物质分子(或晶体)化学组成的改变。

      化学性质与化学变化是任何物质所固有的特性,如氧气这一物质,具有助燃性为其化学性质;同时氧气能与氢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水,为其化学性质。任何物质就是通过其千差万别的化学性质与化学变化,才区别于其它物质;化学性质是物质的相对静止性,化学变化是物质的相对运动性。

      化学性质与化学变化的.区别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新物质,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

      应该注意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的区别,变化是一个过程,性质属于能力的范畴;如蜡烛燃烧是是石蜡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变化;这一变化证明蜡烛能燃烧,则是石蜡的化学性质。物质的化学性质由它的结构决定,而物质的结构又可以通过它的化学性质反映出来。物质的用途由它的性质决定。化学变化和物理性质两个概念的区别。如灯泡中的钨丝通电时发光、发热是物理变化,通过这一变化表现出了金属钨具有能够导电、熔点高、不易熔化的物理性质。人们掌握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就便于对它们进行识别和应用。如可根据铝和铜具有不同颜色和密度而将它们加以识别。又可根据它们都有优良的导电性而把它们做成导线用来传输电流。

      物质的化学性质与化学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它的物质,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化学性质与化学变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性质是物质的属性,是变化的内因,性质决定变化;而变化是性质的具体表现,在化学变化中才能显出化学性质来。例如,酒精具有可燃性,所以点燃酒精,就能发生酒精燃烧的化学变化;而酒精的可燃性(化学性质)是通过无数次酒精燃烧现象得出的结论。

      化学性质的判断方法

      如可燃性、稳定性、不稳定性、热稳定性、酸性、碱性、氧化性、助燃性、还原性、络合性、毒性、腐蚀性、金属性、非金属性跟某些物质起反应呈现的现象等。用使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可以得知物质的化学性质。

      例如,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加热KClO3到熔化,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表明KClO3受热达较高温度时,能够放出O2。因此KClO3具有受热分解产生O2的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的特点是测得物质的性质后,原物质消失了。如人们可以利用燃烧的方法测物质是否有可燃性,可以利用加热看其是否分解的方法,测得物质的稳定性。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的氧化性、还原性、各类物质的通性等,都属于化学性质。

[阅读全文]...
  • 下列涉及竹的诗句

  • 经典
  • 我国古代用“金”“石”“丝”“竹”指代不同材质、类别的乐器。

    下列诗词涉及“竹”的是:

    C项正确:我国古代按照乐材质将其分为“金、石、丝、竹、匏、革、木”八音,其中“竹指竹制吹奏,主要包括萧、笛等,本项诗句中提到了“笛”,当选;A项错误:本项诗句中所提到的“磬”是古代的一种石制打击乐器,属于八音之“石”,“鼓”是用皮革制成的,属于八音之“革”,二者都与“竹”无关,排除;B项错误:本项诗句中所提到的“琴”是指古琴,即汉族的一种传统弦类乐器,属于八音之“丝”,排除;D项错误:本项诗句中所提到的“筝”是指古筝,即中国古老的拨弦类乐器,也属于八音之“丝”,排除。

    下列诗词涉及“竹”的有哪些

    c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A荆轲 B范蠡 C屈原:p

    下列诗词涉及“竹”的是:

    C项正确:我国按照乐器质将其分为“金、石、丝、竹、匏、革、木”八音,其竹”是指竹制吹奏乐器,主要包括萧、笛等,本项诗句中提到了“笛”,当选;A项错误:本项诗句中所提到的“磬”是古代的一种石制打击乐器,属于八音之“石”,“鼓”是用皮革制成的,属于八音之“革”,二者都与“竹”无关,排除;B项错误:本项诗句中所提到的“琴”是指古琴,即汉族的一种传统弦类乐器,属于八音之“丝”,排除;D项错误:本项诗句中所提到的“筝”是指古筝,即中国古老的拨弦类乐器,也属于八音之“丝”,排除。

    1.燕太子丹、荆轲2.屈原3.诸葛亮4.苏武

[阅读全文]...
  • 形容事物在变化的诗词集萃

  • 变化,事物,文学
  • 形容事物在变化的诗词集萃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古代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以下是小编整理形容事物在变化的诗词,以供参考。

      1、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2、物是人非空断肠,梦入芳洲路。

      3、重过闾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4、乌衣巷在何人住,回首令人忆谢家。

      5、空怀乡音闻笛子斧,到乡翻是烂柯人。

      6、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7、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8、闲潭云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滥外长江空自流。

      9、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10、物是人非,山长水阔,触处思量遍。

      1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12、人生几回伤往事,台隍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潇潇芦荻秋。

      13、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14、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15、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16、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17、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18、今来古往,物是人非,天地里,唯有江山不老。

      1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2、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无题油壁香车不再逢》

      3、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4、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四首其二》

      5、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6、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杜牧《金谷园》

      7、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8、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9、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10、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11、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12、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13、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14、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杜甫《月夜忆舍弟》

      15、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16、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17、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杨炯《从军行》

      18、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19、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20、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21、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过故人庄》

      2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3、庾信*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24、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25、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杨巨源《城东早春》

      26、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阅读全文]...
  • 高一化学必修1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点归纳

  • 变化,教育
  • 高一化学必修1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点归纳

      高一学生学*的化学知识和初中化学相比难度将加大,想要学好高中化学必须在课下认真回顾学过的重要知识点,只要弄懂了化学知识点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为此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高一化学必修1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学好高一化学知识有帮助。

      一.物质的分类

      1.分类是学*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基本方法,它不仅可以使有关化学物

      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不同的分类。交叉分类和树状分类是常用的分类方法。

      2.分散系及其分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

      二.物质的化学变化

      1.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 ⑴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

      A.化合反应(A + B = AB)B.分解反应(AB = A + B)C.置换反应(A + BC = AC + B)D.复分解反应(AB + CD = AD + CB)。

      ⑵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

      A.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⑶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A.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B.非氧化还原反应;2.离子反应;⑴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电离时

      A.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

      ⑶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

      A.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B.非氧化还原反应

      2.离子反应

      ⑴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②电解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④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⑵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书写方法: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

      ⑶离子共存问题

      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A.结合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Ba2+和SO42-、Ag+和Cl-、Ca2+和CO32-、Mg2+和OH-等。

      B.结合生成气体或易挥发性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C32-O,HCO3-,SO32-,OH-和NH4+等。

      C.结合生成难电离物质(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OH-、CH3COO-,OH-和HCO3-等。

      D.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待学)。

      注意:题干中的'条件:如无色溶液应排除有色离子:Fe2+、Fe3+、Cu2+、MnO4-等离子,酸性(或碱性)则应考虑所给离子组外,还有大量的H+(或OH-)。

      ⑷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六看)

      一看反应是否符合事实:主要看反应能否进行或反应产物是否正确。

      二看能否写出离子方程式:纯固体之间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三看化学用语是否正确:化学式、离子符号、沉淀、气体符号、等号等的书写是否符合事实。 四看离子配比是否正确。

      五看原子个数、电荷数是否守恒。

      六看与量有关的反应表达式是否正确(过量、适量)。

      4.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下:

      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有还原性)。

      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有氧化性)。

      一、氯气的化学性质

[阅读全文]...
  •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空间变化表达

  • 空间,变化
  •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空间变化表达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之一 按: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笔者陆续在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和台湾大学访问或作客座,教学研究之中,结识了诸多学者。其中成功大学文学院张高评教授是来往较多的一位。张教授赠送的许多著作中,有几种是他老师黄永武教授的。黄教授是敦煌学专家,在诗词理论和鉴赏上亦有独到的心得。我拜读他的《中国诗学·鉴赏篇》、《中国诗学·设计篇》,很是心仪,又觉余兴未尽,继而产生冲动写下这本小书《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其中有些见解和资料就是借鉴黄先生的。拜谢之余,特别道出,以示不敢掠美之意。

      文学的表现对象是人,正是从这个几点出发,高尔基才认为“文学即人学”。当然,人并非在真空中生活,南唐李后主说“剪不断,是离愁”,其实,现实生活中剪不断的不仅仅是离愁,人与人、人与山水林泉,与天地万物皆构成千丝万缕的联系和纠葛。中国古典诗人是相当聪明的,他们常常通过人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反差来表现某种特定的感情。这种空间变化主要有空间的大小比衬、空间的扩展与浓缩、空间位置的转向这三种主要方式。

      一、空间的大小比衬

      主要是通过空间大小的比衬来表现某种特定的情感。这种比衬的依据主要出自一个视觉原理,即视野中的背景越是阔大,背景下的物体就显得越是渺小:一位老师站在讲台上,以黑板做背景,居高临下会显得很高大;如果站在操场上,以周围的四百米跑道为背景,他的形象就会缩小很多倍;如果是站在万里长城上,以蓝天白云为背景,那他就会显得十分渺小。中国古典诗人常常运用这个原理,来表现人生的孤独感,例如唐代诗人陈子昂的这首《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是初唐著名诗人,继“四杰”之后,以更坚决的态度举起反对柔弱纤细齐梁诗风,倡导汉魏风骨的大旗。他不仅在文学上开一代风气,被李白称为“公生杨马后,名与日月悬”,在政治上、军事上更想有一番作为,陈子昂在睿宗文明元年(684)年举进士,官麟台正字、右拾遗。为人直言敢谏,切中时弊。两次从军边塞,以博取功名。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他随建安王武攸宜攻契丹,任行军参谋。武攸宜仗着是武则天侄儿,为人霸道又轻率少谋略,不但不采纳陈子昂的分兵合击谋略,恼怒之中将陈降职为军曹,结果大败而归。陈子昂报国无门,只好怀着满腔忠愤辞官还乡,回到四川射洪县金华乡。不久就被武三思指使县令段简诬陷,死于狱中。这首《登幽州台歌》即是他武攸宜攻契丹途中在幽州台登览时所作。幽州台又称蓟丘,位于今北京市西南郊。这座古台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揽贤才所筑。昭王登位之初,决心要令燕国强大起来,筑碣石馆,并置千金于台上以招揽贤才。结果各国群贤聚集燕国,史载“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燕”,燕国终于强大起来,一举击败宿敌齐国,占领齐国七十多城。陈子昂忠心谋国却遭到贬斥,满腹才华却得不到任用,登览蓟丘时自然会想到那位礼贤下士的燕昭王,他有首《蓟丘览古》就是直接咏歌此事:“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与《蓟丘览古》不同,同时写作的这首《登幽州台歌》并未直接咏歌此事,而是抒发登览之中的历史沧桑之感,在怀古伤今之中含蓄地倾吐不被理解的孤独情怀。应当说,比起《蓟丘览古》,它的涵盖面更加宽泛,更有种历史的沧桑感,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而这个主题的凸现,主要是通过画面之中空间大小的比衬来实现的。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是条上下的历史纵线,其“古人”已不限于礼贤下士的燕昭王,也许包括三顾茅庐的刘玄德,也许包括善于纳谏的唐太宗;其“来者”也不仅仅限于帝王,也应包括武攸宜这类执政为上者。“念天地之悠悠”则是一条横线,是诗人遥望悠悠的地*线而生发的无限感慨。历史纵线和地理横线构成了交汇点,交汇点上有座幽州台,台上站着一位不被人理解的孤独者,他正在抚今思昔、怀古伤今,满怀感慨而怆然涕下。一面是阔大的背景,那种纵深的历史沧桑感和广漠无声的天地,一面是背景之中孤独渺小的诗人。由于背景的阔大而纵深,就更显得画面中的人物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这种孤独、这种无助,这种哀苦无告,不仅通过一个“独”字点破,更多的是通过这种空间大小的比衬给人留下的深刻感受。类似的手法还有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是代宗大历二年(767)杜甫漂泊在夔州时所作。此时安史之乱尚未*息,诗人避乱四川已经八年。由于好友成都尹严武的去世,诗人离开生活相对稳定的成都来到夔州也已经两年,但安史之乱仍无*定之象,随着严武的去世,巴蜀的州郡长官拥兵自重,相互攻城略地,本来的天府之国陷入战乱之中。杜甫本人已55岁,不但归家无望,而且身体也越来越差,在夔州时又患上肺疾,用以浇愁的酒也只好戒掉。国难、家愁,老病集于一身,“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无处无人可倾诉的痛苦,使诗人更觉孤独和伤感,而这一切,通过深秋登台这个特定时刻、特定场景集中表现了出来。同《登幽州台歌》一样,诗人首先刻意营造一个阔大的背景,以此来反衬自己的渺小和孤独:“风急天高猿啸哀”这是画面的上部之景。高天之下,瑟瑟秋风中不时送来凄厉的猿啼,这是仰视;“渚清沙白鸟飞回”则是俯视,画面下部之景,飞鸟盘旋在洲渚的白沙之上。这两句一写高台背景的上部,一写高台背景的下部,但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景。颔联则拓展开来写远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上句是由*到远,下句是由远及*。有了这两句,画面的背景得到无限的延伸,顿时显得渺远而阔大。在这个渺远而阔大的背景下,高台上的诗人再来抒发秋风万里、年老多病、战乱不息、思亲怀乡的人生感受,就更能突显一生潦倒、漂泊无依的孤独感,读者也更能体悟到诗人所慨叹的“百年多病独登台”的“独”字。这种漂泊异乡、孤独无依的人生感受通过空间大小的比衬表现得十分真切感人!这里要强调的时,杜甫非常擅长这种手法,在他的诗作中曾多处使用,如《孤雁》:“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用一片影与万里云形成大小比衬,更显出这只雁之“孤”;《咏怀古迹之五》:“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诗人称赞诸葛亮是“万古云霄一羽毛”,同样是运用空间大小的比衬,将诸葛亮“廻出尘表”(仇兆鳌《杜诗详注》)的清高风致表现的十分明晰,再加上“万古”这个历史的纵深感,更显得诸葛亮的勋业,千古以来无人出其右。

      当然,擅长此法的也不仅是杜甫,中国古典诗词中许多佳作都是采用了此法,如马致远首脍炙人口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同样是采用空间大小的比衬来达到天涯孤旅的抒情效果:倦于宦游的诗人骑着一匹瘦马在踽踽独行,背景是西下的夕阳,是衰草连天的西风古道。诗人的人生疲敝感、思念亲人的孤独感被反衬得十分明晰。诗人甚至都不如寒鸦,寒鸦在黄昏后还有老树古藤可以栖息,诗人却仍在天涯古道上踽踽独行。柳永《霖铃》上阙的结句“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也同样是把自己流浪江湖的一叶扁舟,投放到千里烟波和沉沉暮霭之中的楚天之下,形成强烈的空间大小比衬,来突显自己离别情人后的孤独和伤感,也使这几句成为千古流传的佳句,刘熙载曾把它作为词中“点染”的典范。王维的《送贺遂员外外甥》的前四句:“南国有归舟,荆门溯上流。苍茫蒹葭外,云水共昭丘”采用的手法与柳永《雨霖铃》的“念去去”三句几乎完全相同。

      中国古代边塞诗中为了表现戍守生活的艰苦、单调,抒发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或是为国舍家的豪情,边塞诗往往以大漠雪海来反衬戍守中的孤城,如隋代杨素的《出塞》:“荒塞空千里,孤城绝四邻。树寒偏易古,草衰恒不春”。范仲淹的《渔家傲》:“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在唐代的边塞诗这更已成为一种定式,如王之涣:凉州词》:“黄沙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翁绶《关山月》:“笳吹远戍孤城灭,雁下*沙万里秋”;岑参《北庭贻宗学士道别》:“”孤城倚大碛,海气迎边空,《首秋轮台》:“异域阴山外,孤城雪海边”;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骆宾王《边城落日》:“紫塞流沙北,*灞水东..野昏边气合,烽迥戍烟通..河流控积石,山路远崆峒”;崔湜《大漠行》:“云沙泱漭天光闭,河塞阴沉海色凝..火绝烟沉右西极,谷静山空左北*”;骆宾王《夕次蒲类津》:“晚风连朔气,新月照边秋。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结客少年行》:“追奔瀚海咽,战罢阴山空”,《雨雪曲》:“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紫骝马》:“雪暗鸣珂重,山长喷玉难。不辞横绝漠,流血几时干”;杨炯《战城南》:“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王勃《陇上行》:“云黄知塞*,草白见边秋”;虞世南《从军行》之一:“萧关远无极,蒲海广难依。沙磴离旌断,晴川候马归”;沈佺期《塞北二首》:“海气如秋雨,边峰似夏云”,“紫塞金河里,葱山铁勒隈”;袁朗《赋饮马长城窟》:“日落塞风起,惊蓬被原隰”等皆是采用这种大小比衬之法。

      二、空间的扩展与浓缩

      这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空间变化的第二种手法,即通过空间的逐渐缩小和空间的逐渐放大来达到某种抒情效果。它同“空间大小的比衬”区别在于前者的空间位置是固定不动的,后者则是不断的放大或缩小;前者是静态的对比,后者是动态的比较;前者是利用视野中的背景越是阔大,背景下的物体就显得越是渺小这样一个视觉原理,后者则是运用另一个视觉原理,即:当人们的视野成倍缩小时,视域中的物体则成倍地放大。

      首先讲空间的浓缩,我们来看柳宗元的这首《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是中唐诗人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写于永贞革新失败后贬在永州任司马期间。柳宗元是一个富有杰出才华又颇有抱负的人物,无论文学上还是政治上他都有革新的愿望。文学上他反对浮艳纤巧、空洞无物、一味追求形式美的骈文,主张回归文以载道的古文传统,与韩愈一起发起声势浩大的古文运动,成为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和中国山水散文的开创者。与文学上的极大成功相反,他寄于更大希望的政治革新却失败了。贞元二十一年,他参与王叔文的政治革新集团,任礼部员外郎,与刘禹锡等八个新锐一道推行革新,力改弊政,反对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但仅仅几个月时间,这场革新就在宦官和大官僚集团的联合反对下失败。王叔文被杀,柳宗元和其它七位新锐一起贬到边远的荒州任司马,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永贞革新和八司马事件。柳宗元被贬之处是永州,即今日的湖南零陵县。零陵在唐代是个偏远的荒凉之地,司马又是个定员之外的闲官,没有任何具体职务。柳宗元在永州司马任上一呆就是十年,这对一个忠心谋国又想大有作为的政治家自然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因此他的心中充满孤愤:为什么一心为国却遭到贬斥,为什么绝代风华却得不到任用。在这边远的荒州,又是一个没有任何具体职务的闲员,能做些什么呢?诗人不被理解的孤愤,独处荒州凄清幽冷,通过这幅寒江独钓图含蓄地表现了出来。其手法,就是利用人们的视野成倍缩小时,视域中的物体则成倍地放大这一视觉原理,将画面成倍缩小,让这位清高又孤独的“钓翁”在画面中不断放大,凸显期孤高的人格。诗人从充斥画面的“千山”,浓缩到千山中的“万径”;再从“万径”浓缩到其中一条小径旁的江渚边,再由江畔缩至“孤舟”,由孤舟再缩至舟上披着蓑衣在寒江上独钓的老人。字面上,通过“千山鸟飞绝”的“绝”,“万径人踪灭”的“灭”,“孤舟蓑笠翁”的“孤”,已充分凸显出这是一个凄清寒荒又寂寞无声的天地,无论是人还是飞禽走兽,都噤若寒蝉,俱在躲避严寒,又都患了失语症。唯有这位老渔翁身披蓑衣,冒着风雪在寒江独钓。通过以上的一系列浓缩,这里再用“独钓”二字,将渔翁的孤傲成百倍、成千倍的放大。韩愈在《柳子厚墓志铭》中曾称赞柳宗元“虽万受摈斥,不更乎其内”,这首诗就是个明证。诗人就是要借这位“独钓寒江雪”的老渔翁形象告诉世人、也是告诉那些政敌:你可以将我放逐荒州,可以让世人噤若寒蝉,成为一个无声的中国,但并不能摧毁我的素志,更不能玷污我高洁的人格。当然,通过这幅图画,也可看出诗人无人理解的落寞幽独的情怀。不管是那种内涵,都是通过人们的视野成倍缩小时,视域中的物体则成倍地放大这一视觉原理,将诗人要表达的情感成百倍地放大了。

      与柳宗元《江雪》手法类似的还有卢纶的《塞下曲》: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这是中唐诗人卢纶的六首《塞下曲》中第三首。卢纶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但其诗歌在十才子中却别具一格,比起钱起等人,他的诗作更多反映军幕生活,也更多一些豪宕雄浑之气,这可能与他多年生活在浑瑊军幕之中,熟悉边戍生活并有很深的体验有关,其代表作便是《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在这首诗中,诗人首先写天空高飞的大雁,再到地面上逃窜的单于。然后将画面浓缩到正在追赶的我军将士,最后集中到将士手中的弓刀之上,形成一个百倍放大的特写镜头:一个堆满积雪的弓刀矗立在天地之间。我军将士追击逃敌的豪气,风雪之夜战斗生活的艰辛,都通过这把堆满积雪的弓刀表现了出来。诗人不畏强敌的豪情和立功边塞的进取精神自然也从中得以流露。

      中国古典诗词中类似的手法还很多,如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同样是由塞外的千嶂峰峦、长烟落日,渐渐浓缩到千嶂里的孤城,再由孤城中夜不能寐的将士浓缩到他们手中的酒杯、头上的白发和泪水。词人作为军中主帅为国戍边、建功立业的气概和抱负不仅在这浓缩中得以突显,“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的“情”与“志”矛盾,边地之艰和思乡之苦也同时被放大,给人以极其深刻的印象。中唐边塞诗人李益的《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也是由回乐峰逐渐浓缩到峰下的受降城,再到受降城内思亲怀乡的将士,最后浓缩到一根正在吹奏思乡曲的横笛之上,它同《江雪》中的钓竿,《塞下曲》中的弓刀,《渔家傲》中的酒杯一样,都被百倍地放大,起到突显主题的作用。

      其次是空间的拓展,这是与空间的浓缩截然相反的一种空间关系处理手法。它是首先突显一个细部,然后慢慢放大,最后形成一个整体,一个全局,如卢纶的另一首《塞下曲》: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旄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此诗描绘一位将军在军前发号施令。诗人并未勾勒将军的全貌,而是特写军帅手中的一支令箭“鹫翎金仆姑”:金色的箭身,鹰鹫羽毛装饰的箭尾。强调令箭本身就是在夸饰军威。然后镜头再放大到将帅身后的帅旗“燕尾绣旄弧”:旗呈燕尾型,上部装饰着彩绣的旄头。场面再由帅旗放大至旗下的主帅一个动作:“独立扬新令”。手中令箭一挥,斩截的动作意味着此帅的刚毅和果敢;最后是一幅全景:“千营共一呼”。全军的士气和对军帅的拥戴——这样的军队自然是无往而不胜!诗人在将空间逐层推展的同时又结合动静相成:前两句是静态的写生,后两句是动态的渲染,把这位刚毅果敢有深孚众望的军帅气质、声威刻画的惟妙惟肖,尽管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

      类似的还有戴叔伦的《登楼寄王卿》: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

      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前两句是写诗人自己对友人的思念,追悔当年没有“踏阁攀林”随友人同去,以至今日隔着沧海云山留下无尽的思念。第三句则将这种思念放大至“数家”。秋天到了,很多人家都在砧上捣杵准备冬衣,这时也更容易引起对远方亲人的挂念,李白的《子夜吴歌》中就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春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最后则由“数家”拓展到“一郡”,将这种思念之情推而广之,赋予它更为广漠的涵盖。戴叔伦是唐代诗风由盛唐的雄浑浪漫向中唐的自省内敛过渡时期关键人物,一般都认为他抒写离情别绪、羁愁旅恨之作,“完全涤尽了盛唐余风,流露出低沉、苍老、暗哑的情调,在大历诗中很有代表性”(《吴庚舜等《唐代文学史》》,从这首《登楼寄王卿》来看,也不尽然,至少在手法上,对盛唐诗人的承续还是很明显的。

      这类空间逐层拓展的诗作,可以举出多首名篇,如杜甫《旅夜抒怀》前四句“细草微风岸,桅樯独夜舟。星垂原野阔,月涌大江流”,由岸边的小草到水中的孤舟,再由细草所在的江岸拓展到整个原野,江中的孤舟拓展到整个大江。诗人漂泊江湘的孤独和伤感被反衬得更加突出。王昌龄的《芦溪别人》:“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亦是由眼前的扁舟、溪水拓展至荆门和三峡,将离别的忧伤和深长的思念成百倍地放大。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由松树下面的'小童拓展到小童和松树所在的山中,直到烟云渺茫的深山之中。那渺茫的烟云,隐隐的深山与小童师傅的隐者身份非常贴切;王安石的《钟山晚步》:“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血点*沙。槿篱竹屋江村路,时见宜城卖酒家”,由初夏时节坠落在沙地上楝树花的点点落瓣,拓展到楝树旁的槿篱竹屋,再拓展到竹屋边的乡村小路,并一直延伸到小路尽头城郊的卖酒人家。于此手法相同的还有他的名作《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三、空间位置的回旋

      空间的浓缩是由整体或全局逐层缩小,最后突显一个细部的特写;空间的拓展则是首先突显一个细部,然后慢慢放大,最后形成一个整体,一个全局。空间位置的回旋则是上述两种手法的综合运用,即先由细部逐渐放大,然后在逐渐缩小回归这个细部,形成一个回环照,。如张继这首著名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中首先显现的是一叶扁舟,扁舟中是位在深秋的夜晚难以入眠的诗人。寒霜之下,乌啼声中,从月出东山到玉兔西坠,他面对瑟瑟的枫叶和点点渔火,愁绪满怀,彻夜无眠。这自然会引起读者的思虑?为何彻夜无眠?贬谪路上的幽怨,还是游子对故乡的思念?抑或是柳永式的“杨柳岸,晓风残月”?诗人并未就此作出回答,仍然接着描叙:首先点出地点:“姑苏城外寒山寺”,然后点出此时此地的独特景观:“夜半钟声到客船”。直到最后两个字“客船”,我们才明白诗人此时的位置,此时的处境,才明白他要抒发的是“客愁”——一个游子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整首诗,在空间位置上绕了个大圈:由一条小船中贮满乡愁的游子,放大到附*的江枫渔火,月落乌啼,再到小船、枫树、渔火、乌啼所在的河蚌到附*的寒山寺,让寒山寺的钟声在从远处再回到客船。诗人的乡愁透过秋夜的冷月寒霜,伴着江枫渔火,掺和着阵阵乌啼和夜半钟声,更有种幽寂清冷的氛围,更突显孤孑清寥的感受。当然,这首诗之所以成为千古名篇,并不仅仅是空间位置的回旋这种手法的巧妙运用,还有许多独到的手法,如典型景色的选取和布局:落月、乌啼、寒霜,最易形成一种孤寂清寥的氛围;秋江、枫叶、渔火,这又是典型的水乡秋夜景色,这对抒发羁旅和客愁自然起了很好的渲染和衬托。从布局上说,前两句密度很大,十四个字写了六种景象;后两句却特别疏朗,只写了一件事:卧听夜半钟声。前两句的密匝,突出了江南水乡秋夜的繁富,反衬诗人独处清夜的孤孑;后两句的疏朗,不仅意在显示江南秋夜的静谧,更在揭示江南秋夜的深永和清寥,他带给客中游子的感受也就在意料之中了。不过这些手法,将是我们下面讲义中所要着重谈到的。

      与张继《枫桥夜泊》空间处理手法相*的还有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是个极富才情又极为坎坷的晚唐诗人,他无意在牛李党争中钻营谋利,却又偏偏陷入其中不能自拔,以至“一生襟抱未曾开”。他那深情绵邈、富艳精工的无题诗,不知打动过古往今来多少读者。但这首寄给妻子的小诗,却通俗浅切,既不富艳也不绵邈,但同样深情和精工,与秦观的《鹊桥仙》一样,成为天各一方夫妻之间的情绝唱。这个成就的获得,主要是通过时间和空间的转换取得的。从时间转换来说,是今宵——他日——今宵的回环,这将在下一讲提及;从空间转换来说,是巴山——西窗——巴山的回环:诗人此时在巴山写信给远方的妻子,回答她关于归期的询问。根据李商隐年谱,唐宣宗大中五年(851)至十年(856),李商隐在梓州(今四川三台县)刺史柳仲郢处当幕僚。既然是幕僚,就是一种人身依附关系,行止自然无法自己作主,所以诗人的回答是“未有期”,三字之中所蕴含的人生苦痛,自不待言。梓州秋夜那淅淅沥沥的雨水似乎就在诉说着诗人的愁绪和思念,它涨满了池塘也涨满了诗人的胸臆!接下来,诗人并没有像其它诗人那样去分写对方对自己的思念,即所谓“对面傅粉”之法,也没有像他自己的名句“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那样一写自己,一写对方,道出相互的思念,而是来个大幅度的时空跳跃,设想有那么一天,夫妻二人在西窗下相拥而坐,诉说自己昔日在巴山夜雨时的相思之情。如果说,由今日相思之苦设想来日的相聚之欢,这还是众多诗人都能做到的话;再跳一步,由来日的相聚再回忆今日的相别,即由巴山跳到西窗下再跳回巴山,这就是匪夷所思,不是常人所能达到的水*了。所以清人姚培谦赞叹说:白居易在《邯郸冬至夜思家》中说“料得闺中深夜坐,多应说着远行人”,“是魂飞到家里去。此诗则是予飞到归家之后也,奇绝”(《李义山诗集笺》),清人桂馥也说:“眼前景反做后日怀想,此意更深”(《札朴》),都是在赞叹此诗空间跳跃的处理手法。

      下面的两首诗词也都是空间位置的旋转,即由眼前所处之处,转到亲人或情人所居之地,再回到眼前之处,一首是欧阳修的《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危阑倚。*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眼前之地是驿馆,诗人旅途上暂居之处,高楼危栏则是妻子所居之地,诗人设想她对自己的思念,这就是上面提及的对面傅粉之法。结句的“行人更在春山外”则又回到“行人”自己所处之处——“春山外”。

      另一首是柳永的《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阅读全文]...
  • 关于变化的句子

  • 变化,优美
  • 关于变化的句子(精选100句)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句子吧,不同的句子类型在文章中具有不同的作用。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句子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变化的句子(精选100句),欢迎大家分享。

      1、世界上没有什么永恒的东西,一切都在变化,一切都在发展。——*:《*主义还是社会主义?》

      2、世界上一成不变的东西,只有“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这条真理。 —— 《太阳报》

      3、世上万物都是千变万化的,变化是大自然永恒的真理。——亚·考利:《变化莫测》

      4、世上唯有“变化”才是永恒的。——赫拉克利特,引自罗杰斯《哲学史教程》

      5、谁说一切都是旧?——/世上一切都是新的/所有恶的善的,/每一秒钟都在变!——拉赫曼·巴巴:《盛着爱情琼浆的酒坛》

      6、思想上的努力,正如可以长出大树的种子一般,在眼睛里是看不见的。但,人类社会生活的明显的变化正发生于其中。 ——列夫·托尔斯泰

      7、所谓成长发展,就是要有很多东西不断发生,然后变成繁荣的形态,也可用“日日新”这句话来代表。意思是说,旧的东西逐渐灭亡,新的东西不断诞生。——松下幸之助:《创业的人生观》

      8、所谓创造,往往只是将已存在的东西加以变化。你如不知道,鞋子分左右脚出售,只是百多年前才开始的。 ——普拉斯

      9、所谓人生,是一刻也不停地变化着的。就是肉体生命的衰弱和灵魂生命的强大、扩大。 ——列夫·托尔斯泰 书

      10、所谓死,固然是灭亡、然而也诞生出新生代的萌芽。不断地死,不断地生——这就是成长发展的原理。——松下幸之助:《创业的人生观》

      11、所有一切都在变化,唯有变化不变。——赞格威尔

      12、他不明白所有的东西,/为岁月和生命的消逝所损耗,/都在逐渐衰老而走向坟墓。——卢克莱修:《物性论》

      13、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柏拉图:《泰阿泰德》

      14、通过进步而完善的一切,也通过进步而消亡。——帕斯卡尔:《思想录》

      15、通其变,天下无弊法;执其方,天下无善教。 ——王通

      16、变者,法之至也。——魏禧

      17、别妄想世界永恒不变。——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18、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孙子

      19、概念的变化系伴随着人生的现实变化而生。 ——奥铿

      20、感情犹如东风的馈赠,呵!去也匆匆,乍来又去,变化无穷。 ——罗·勃朗宁

      21、规矩备具,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之外。 ——吕公著

      22、记住,只要你不断地说下去,事情也许就会有变化。发出声音永远是有用的,因为它们可能会被听到并引发改变。 ——毕淑敏

      23、假如你从两头点火,中间就会发生变化。 ——艾迪生

      24、今日之我非昔日之我,亦非明日之我。——约·霍姆:《道格拉斯》

      25、今日之我已非往昔之我。——拜伦:《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

      26、进步,意味着目标不断前移,阶段不断更新,它的视野总是不断变化的。 ——雨果

      27、绝对美的标准是不存在的,并且也不可能存在。人们对美的概念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无疑地变化着。 ——普列汉诺夫

      28、科学要求人们生活中的一切发生变化。 ——巴甫洛夫

      29、没有什么东西是稳定的或永恒不变的,只存在不断变动和运动的事物,世界总是充满着各种各样的运动和变化。——柏拉图:《克拉底鲁论》

      30、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只虎,一头猪,一头驴和一只夜莺。它们不均匀的活动引起人们性格的变化。 ——比尔斯

      31、每一个人都受变化支配着,一旦要度过这变迁的岁月,他的生命便终止了。——西塞罗:《底奥卢姆的诞生》

      32、命运的变化犹如月之圆缺,对智者毫无妨害。 ——富兰克林

      33、你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新的水不断地流过你的身旁。——柏拉图:《泰阿泰德》

      34、情况是在不断地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

      35、人的观点哪怕发生最不起眼的变化,也会给整个世界带来春意。——爱默生:《自然、演说与演讲集》

      36、人可以控制行为,却不能约束感情,因为感情是变化无常的。 —— 尼采

      37、人们普遍承认,在各国各代人类的行动都有很大的一律性,而且人性的原则和作用乃是没有变化的。 ——休谟

      38、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列夫·托尔斯泰

      39、人生颇富机会和变化。人最得意的时候,有最大的不幸光临。 ——亚里士多德

      40、万物皆流变。——怀德海:《过程与实在》

      41、为学乃能变化气质耳。——朱熹

      42、我们踏进又踏不进同一条河,我们存在又不存在。——赫拉克利特,引自《西方哲学原著选读》

      43、无数人事的变化孕育在时间的胚胎里。 ——莎士比亚

      44、物质是不变的,而在变化的是我们。——梭罗:《梭罗文集》

      45、显而易见,一切事物都是在变化着的。物质是不灭的,它们总是绝对地保持着原有的恒量。——弗·培根:《培根文集》

      46、现代管理最主要的任务是应付变化。 ——卡斯特

      47、献身于正义是简单的,献身于邪恶则是复杂的,而且变化无穷。 ——塞涅卡

      48、性格,既不坚固也不是一成不变,而是活动变化着的,和我们的肉体一样也可能会生病。 ——爱略特

      49、学能变化气质。——陆九渊

[阅读全文]...
  • 诗名含有化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化字的诗词

  • 化城山主化田

    释绍昙〔宋代〕

    古柳堤边展化机,要人一饱便忘饥。谁将夺食驱耕手,拚却良田种蒺藜。

    淳化中朝会二十三首 其一 群臣初举酒毕作《化成天下》。

    郊庙朝会歌辞〔宋代〕

    轩昊方同德,成康粗比肩。素风惟普畅,皇道本无偏。

    阴魄重轮满,阳精五色圆。要荒咸率服,卓越圣功全。

    挽安童参政先任兴化太守后任参政分省兴化

    卢琦〔元代〕

    昔日郡侯今将相,出师未捷殒边城。空令父老思黄霸,重使英雄吊孔明。

    公论有人书野史,旅魂无路到神京。东山宾客知多少,谁似羊昙涕泪倾。

    送庞元化大参之闽元化以都谏有名

    王缜〔明代〕

    岩岩正色立朝间,纵有雷霆不解颜。风急飞鹏搏瀚海,日和鸣凤集*。

    为官味淡逢人好,作德心休到处闲。从古庙堂钧轴客,英雄多在外台还。

    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

    纳兰性德〔清代〕

    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不多情 一作:悔多情)

    鹧鸪天·化度寺作

    吴文英〔宋代〕

    池上红衣伴倚阑,栖鸦常带夕阳还。殷云度雨疏桐落,明月生凉宝扇闲。

    乡梦窄,水天宽。小窗愁黛淡秋山。吴鸿好为传归信,杨柳阊门屋数间。

    题兴化寺园亭

    贾岛〔唐代〕

    破却千家作一池,不栽桃李种蔷薇。

    蔷薇花落秋风起,荆棘满庭君始知。

    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

    欧阳修〔宋代〕

    春岩瀑泉响,夜久山已寂。

    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

    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

    李白〔唐代〕

    化城若化出,金榜天宫开。

    疑是海上云,飞空结楼台。

    升公湖上秀,粲然有辩才。

    济人不利己,立俗无嫌猜。

    了见水中月,青莲出尘埃。

    闲居清风亭,左右清风来。

    当暑阴广殿,太阳为徘徊。

    茗酌待幽客,珍盘荐雕梅。

    飞文何洒落,万象为之摧。

    季父拥鸣琴,德声布云雷。

    虽游道林室,亦举陶潜杯。

    清乐动诸天,长松自吟哀。

    留欢若可尽,劫石乃成灰。

    和李光化秋咏四首其四·夜

    范仲淹〔宋代〕

    春色人皆醉,秋光独不眠。君看明月下,何似落花前。

[阅读全文]...
  • 含有列字的古诗词 带列字的诗词名句

  •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

    祸不妄至,福不徒来。——《史记·龟策列传》

    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史记·商君列传》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史记·七十列传·春申君列传》

    得不为喜,去不为恨——《史记·日者列传》

    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史记·货殖列传》

    交浅而言深者,愚也;在贱而望贵者,惑也;未信而纳忠者,谤也。——《后汉书·列传·崔骃列传》

    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庄子·杂篇·列御寇》

    毛羽未成,不可以高蜚——《史记·苏秦列传》

    君子有三惜:此生不学,一可惜。此日闲过,二可惜。此身一败,三可惜。——《明史·列传·卷四十九》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史记·滑稽列传》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后汉书·列传·张衡列传》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列传·冯岑贾列传》

    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史记·商君列传》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列传·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

    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史记·货殖列传》

    前虑不定,後有大患——《史记·苏秦列传》

    酒极则乱,乐极则悲——《史记·滑稽列传》

    运筹帷幄之中,制胜於无形——《史记·七十列传·太史公自序》

    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史记·货殖列传》

    顾小而忘大,後必有害;狐疑犹豫,後必有悔。——《史记·七十列传·李斯列传》

    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列传·桓谭冯衍列传上》

    君子不以冥冥堕行。——《明史·列传·卷三十七》

    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史记·七十列传·鲁仲连邹阳列传》

    生无一日之欢,死有万世之名。——《列子·杨朱》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宋史·列传·卷一百一十七》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晋书·列传·第六十四章》

    理无常是,事无常非。——《列子·说符》

    涓流虽寡,浸成江河;爝火虽微,卒能燎野——《后汉书·列传·酷吏列传》

    己不自信,何以信于人?——《明史·列传·卷四十九》

    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史记·七十列传·老子韩非列传》

    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史记·佞幸列传》

    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汉书·列传·马援列传》

    见人不正,虽贵不敬也;见人有污,虽尊不下也——《史记·日者列传》

    彊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史记·七十列传·韩长孺列传》

    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史记·货殖列传》

    爱之如父母, 仰之如日月,敬之如鬼神,畏之如雷霆——《梁书·列传·卷三十八》

    以我之镇静,御彼之猖狂——《元史·列传·卷五十五》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宋史·列传·卷八十六》

    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史记·七十列传·游侠列传》

    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史记·淮阴侯列传》

    岁月骛过,山陵浸远——《后汉书·列传·光武十王列传》

    知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后汉书·列传·朱冯虞郑周列传》

    欲治身,先治心;欲责人,先责己。——《元史·列传·卷二》

    以三寸之舌,彊於百万之师。——《史记·*原君虞卿列传》

[阅读全文]...
  • 形容变化的诗句

  • 变化
  • 形容变化的诗句

      形容变化的.诗句有哪些呢?诗句是我们的文化,看看下面的形容变化的诗句吧!

      1、物是人非空断肠,梦入芳洲路。

      2、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3、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4、闲潭云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滥外长江空自流。

      5、重过闾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6、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7、人生几回伤往事,台隍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潇潇芦荻秋。

      8、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9、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10、乌衣巷在何人住,回首令人忆谢家。

      11、物是人非,山长水阔,触处思量遍。

      12、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1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4、今来古往,物是人非,天地里,唯有江山不老。

      15、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16、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17、空怀乡音闻笛子斧,到乡翻是烂柯人。

      18、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19、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20、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杜甫《赠卫八处士》

      21、少小离家老大还,乡音未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

      22、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3、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下列古诗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句子

下列古诗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语录

下列古诗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说说

下列古诗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名言

下列古诗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诗词

下列古诗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祝福

下列古诗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心语

推荐词条

消防员口号 一班霸气口号 口号霸气押韵搞笑幽默 海底捞口号 女生节口号 2008年奥运会主题口号 朗朗上口的口号 海贼王口号 小组名称和口号潮一点 长征口号 小组组名和口号 队名队呼口号 智慧树的口号 公司宣言口号 创建文明城市口号 运动会霸气口号 9班班级口号 六一班口号 甜品店口号 中二班口号 九头蛇口号 服装店口号 支教口号 班级口号二班 中秋口号 路队口号 创新团队口号 葬爱家族口号 出征口号 征兵口号 护士口号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