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默写的教学建议 >

古诗词默写的教学建议

关于古诗词默写的教学建议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词默写的教学建议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词默写的教学建议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古诗词默写的教学建议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古诗词默写的教学建议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古诗词默写的教学建议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古诗词默写的教学建议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古诗词默写的教学建议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古诗词默写的教学建议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古诗词默写的教学建议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古诗词默写的教学建议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小学古诗词教学心得体会

  • 小学,教学
  • 小学古诗词教学心得体会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古诗词教学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几天学*小学古诗词专题讲座,我掌握了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四点重要目标:(一)领略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品德,激发爱国热忱。(二)感受古诗词中所表现出的高尚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品位,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三)感悟语言优美,丰富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语言敏感力和鉴赏力。(四)拓展学生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其中,第四点拓展学生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使我受到了很大触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要以阅读和记诵为主,要读出语感、读出情感、读出美感。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诗词的学*,要以阅读、记诵为主,在在阅读,记诵中追求精神的愉悦、情感的陶冶,艺术的创造感染与浸润,在阅读和记诵中有意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潘校长告诉我们新教师:不能以自己当年的经历来评判现在学生的好坏!我想这也是我们新教师在今后从教中应该时刻谨记的。

      校长讲到新课改,给我们讲了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转变。对教学而言,教师具有怎样的教学观念,就会有怎样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行为。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认为自己只是教材知识的阐释者和传递者,学生只能是教材知识的接受者和吸收者,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成了教师表演的过程,教师始终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总是配角、听众或观众。现在,新课改倡导的教学过程。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简单过程,更是一种师生相互交流、积极互动的、共同发展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学过程不只是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能力的过程、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过程。在讲教学方法的转变时主要提到著名教育家杜威的理论教育即生活,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了方法的介绍,助长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也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兴趣的激发,培养出来的好学生只不过是些应是高手,他们缺乏创新意识,缺乏自主学*的能力。新课改关注学生的发展,不只是关注其学业的进步,更注重其人格的培养。教师在课堂上制定的教学目标,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水*,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发展他们的特长,让每个学生体验到跳一跳,摘到果子的成功喜悦。

      3月10日,我参加了古诗词教学的听课以及培训活动,

      听了四位老师的精彩课堂,感触颇深,下面就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

      每一位老师以配乐、吟唱、朗诵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了一堂堂精彩的古诗词课,这几堂课让我眼前一亮,心头一震。各位老师虽然授课的风格、运用的教学艺术各有特色,但每位老师都展示出深刻的文化内涵,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富有魅力的语言艺术,将我们带到经典诗文教学的神圣殿堂,让我们回味无穷。每一堂都呈现出老师们精湛独到的教学艺术,每一个教学案例都让我们受益匪浅。高老师执教《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让我印象最深刻。高老师用学生最熟悉的《静夜思》导入,再通过简介作者、写作背景等 ,让学生来整体感知词,使学生对词有更深的理解,更能体会词的意境。学生结合注释,能理解句子的意思,教学中高老师融入学生最熟悉的节日中秋,让学生融入具体的场景中,更能体会出词人当时的心情。每个问题都设置得相当好,让整个课堂很活跃,学生学*的积极性很高,既弄懂诗句意思,又充分感受到诗的意境,以及词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

      看到各位老师的风采以及培训,我的心中对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有了一种新的感受和认识,多了一层深刻的理解。再反思自己的工作,还缺乏更多的思考,以及厚重的文化积淀,因此要想在教学中不断推陈出新,就必须要注重充分挖掘文本,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不断总结,不断反思。

      通过此次学*,对我在以后的古诗词教学有了一定思路,在以前的古诗词教学中,只注重学生是否懂了句子的意思,而没有让学生深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古诗词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要读懂诗句的意思,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那就得借助一些相关资料,如诗人的生*以及写作背景。通过这些介绍,学生才能体会到诗人当时的心情。吟唱教学法也是一种很有趣的教学方法,这不仅要求老师要具备诗词底蕴,还要具备一定的音乐知识。通过各式各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对古诗词感兴趣,在快乐中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

      这次有幸参加了由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为期四天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为主题的32学时培训。聆听了z、z、z和z老师的关于如何更好地进行古诗语教学的讲座及z、z、z、z、z五位老师的'精彩课堂,受益匪浅。

      古诗词是我国灿烂传统文化之一。它们大都具有语言优美精炼、想象丰富新奇、韵律朗朗上口、情感动人心魄、哲理深刻入微的特点。在语文教材中小学、初中都会渗透到,而且每一个学期都会有。可想而知,古诗词教学的重要。

      那么,如何让孩子们领略古诗词的美,让孩子们通过古诗词的学*,进而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呢?

      我认为,在学*古诗词中,要欣赏诗词的意境才能得到精华。而意境具有形象性,在诗歌的意境中,形象是基础。所以我们要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能有所感悟,有所意会。这也是我在这次学*后的一点体会。

      怎样更好地组织教学,让孩子们领略古诗词的美首先要让孩子们反复吟诵,感受语言美。古诗的语言精确、凝炼。每首古诗的字数有限,因而诗人十分讲究用词的精当确切、凝炼含蓄,有时一字一词,包含极丰富的内容。

      在组织学*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古诗的形,读出古读的神,读出古诗的味。用z老师的话讲就是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诵读,就是因声解义,因声传情,因声求气的诵读,就是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的诵读,就是眼与口谋,口与耳谋,耳与心谋,心与神谋的诵读。从这个意义上讲,古诗的美有50%是吟诵出来的,是朗读出来的。

      其次,深入理解,体验情趣美。古诗经常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例如《村居》一诗教师通过散文诗似的语言感受到春天,又能让学生从教师如诗的语言中得到熏陶。孩子们的生活经历是再学*最大的资源库,教学中启发孩子巧妙联系自己的生活记忆,孩子们从教师、学生的描述中唤醒对春天的记忆。利用以往春天的趣事放风筝为依托,奠定起春天真美的情感基础,顺理成章地进入春天这个美好的情境中,在学*古诗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从而感悟到诗中的乐趣,情趣。

      最后,拓展延伸,领悟意趣美。文教学得法于课内,延伸于课外。古诗教学的目的不只是为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情感,更是让学生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感受到古诗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支瑰宝,培养学生学*古诗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主动诵读古诗的兴趣。这次的五堂课,每一位老师都很好地进行了拓展延伸,充分利用课本以外的教育资源,突破教学内容的单一性。

      时间虽短,收获颇丰,让我对古诗词吟诵有了全新的认识。“留心处处皆学问”,只要留心做一个有心人,我的古诗词教学之路会越走越敞亮。

      学*古诗,要欣赏诗的意境才能得到精华。而意境具有形象性,在诗歌的意境中,形象是基础。所以我们要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能有所感悟,有所意会。意会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通过直觉理解古诗的意思,并不一定要把诗意全部解释出来,这种理解含有一定的模糊性,但这种模糊性并非是摸不着头脑,而是理解过程的一个阶段,这种“雾里看花”的方式可能要比那一览无余地说白更能达到理想的理解境地。我总结了几种方法:

      1、语言意会法。例如《村居》一诗教师通过散文诗似的语言感受到春天,又能让学生从教师如诗的语言中得到熏陶。孩子们的生活经历是再学*最大的资源库,教学中启发孩子巧妙联系自己的生活记忆,孩子们从教师、学生的描述中唤醒对春天的记忆。利用以往春天的趣事放风筝为依托,奠定起春天真美的情感基础,顺理成章地进入春天这个美好的情境中,在学*古诗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从而感悟到诗中的乐趣,情趣。

      2、绘画意会法。古诗的意境,绝大多数都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在教学时,可利用现有的插图,仿制的幻灯片或根据诗的内容绘制的诗意图,再现形象,使学生触景生情,感受诗的意境。如教《所见》这首诗时,画面以诗的内容为背景,一片森林浓荫覆地,一位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自得,吹着短笛,再配上一段《牧童短笛》音乐片段,在它的前面插入一段山歌,后面插入一段知了叫声,这样就有助于帮助学生进入小诗所设的情景,又能唤起对夏天扑蝉趣事的回忆,使学生在领会诗的意境时,不知不觉中完成由学生到牧童的角色换位。又如在教学《草》时,我采用全诗配画的方法,让学生给每一句诗配上一幅画,使几幅画面相连,形成完整的系列画面,学生也在配画过程中直观地理解诗意。运用古诗配画教学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又能够加深对诗意的理解,强化记忆。

      3、想象意会法。 叶圣陶先生说:“读诗不仅要睁开眼睛看文字,更要在想象中睁开眼睛看由文字触发而构成的画面。”钱正权老师说:“引领学生进入诗词意境的基本路子,不是一味地寻求诗词的信息意义,而是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诗词中的画面,也就是说在诗词的语言文字中想象作者所要描绘的生活图景。读者要读出诗情须进入意境,须发挥想象。”我们要用想象去感受诗人生动、形象、凝练的语言所表现出来的一幅幅具体、生动的画面。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诗情画意。例如:在学*白的《望庐山瀑布》时,许多学生都没有去过庐山,单靠一些呆板的图片是无法体会庐山三叠泉的雄伟和壮观。这时我在教学是运用多媒体播放了庐山三叠泉的视频,让学生闭上眼睛,听着瀑布的声音再想一想三叠泉就在你的眼前飞流直下,一泻千里是多么的雄伟和壮观。

[阅读全文]...
  • 古诗词教学反思

  • 教学,反思
  • 古诗词教学反思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词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作为五年级上册的第二组开篇的课文,以古诗词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思乡之情,虽然孩子们在理解诗意上要比理解现代文稍有难度,但是在教师的恰当引导下能大体的理解诗意,体会感情。现在我将此次教学的得失总结如下:

      优点:

      学*一首古诗,必须理解了诗意才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古诗可以通过文中的注释以及插图,并加上合理的想象就可以大致的理解古诗了。我在教学过程中先引导孩子按照上述方法学*了《泊船瓜洲》后,接下来放手孩子学*了《秋思》和《长相思》,并且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话将《秋思》改编为了一个小故事,并让孩子畅所欲言学*了古诗词后对作者思乡之情的理解,教学过程相当顺利,孩子们在理解了诗意后,能有感情朗读诗词,并且在当堂就背诵会了诗词。

      另外,这三首诗词中有很多的多音字,如:间、数、重、行、更等,因为上学期我教学过此诗,便觉无“见”应读“jian”,我当时不假思索的一口否决,但是后来查资料时发现这个”间”就读“jian”。顿时,羞愧难当啊,这是教学准备时没有仔细研读教材所致失误啊,从此以后,要百读不厌地研读教材啊,因为一本书不管你读过多少遍,你总会有新的发现。

      上完《古诗词三首》我首先对自己的实际教学进行了反思,发现一节课下来自己的过渡语言单一,无法全面引领学生走进古诗文的意境,一节课执教两首古诗容量大,总感觉学生理解得不够透彻。

      古诗的情感常常蕴含在富有音乐美的语言之中。要通过反复朗读、吟唱才能入境、察情。意境,是创作者的审美体验、情感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诗不同于小说,它不可能像小说那样,按照生活矛盾发展的过程,铺叙开去。诗人是从这一过程中截取几个最感人的镜头,用跳跃含蓄的语言,创设出一种画外有画、言外有意、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来表达审美体验,反映生活本质的。入境,是读古诗的根本,设计教学时我充分考虑了这点,但在实际教学时却忽视对意境的描述和渲染,因而效果并不明显,学生的理解也仅仅停留在浅层次上。在《乡村四月》教学中我扣住文眼“才、又”,突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给人一种“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启示。如果此时我能有意识地对乡村劳动场面进行一番描述,相信这些生活在城市的孩子能很快感染气氛,入情入境。

      古诗的语言极为精炼。仅仅通过接触语言来学*古诗,学生对古诗画面美的理解就会是笼统的、模糊的。画家用线条、颜色表示形体,诗人则用语言来绘色绘形。高超的“画笔”,可使“画中有诗”,而美妙的“诗笔”又可使“诗中有画”,从而使得诗情画意融为一体。我在课堂上借助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了一幅幅美丽的乡村图画,

      再次反思自己的教学,的确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深,生怕在课堂上讲的不够,却忽视了对学生拓展的训练,“广积粮”的教学意识将我们引入另一片崭新的天地。中国历史悠久的古诗词数不胜数,如何在小学阶段达到一定的目标,靠的不是老师一首一首地讲,而应该是有意识地将学生引入古诗词的意境,鼓励学生主动探索,主动阅读,主动积累。

      为了完成小课题研究预设的目标与任务,我精心设计了《古诗词诵读专项训练》一课。通过实际教学,我发现这节课是成功的,它很好的锻炼和提升了学生的古诗词朗诵能力与水*,而且由于有音频视频上的名家示范朗读,对学生课堂上朗诵知识与技能的学*、借鉴与提高产生了莫大的作用。现反思总结如下。

      一、教学目标的设置。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项:

      1、提升学生诵读古诗词的能力与水*。

      2、强化学生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继承与弘扬。

      3、探索阅读教学朗读指导的落实途径与方法。

      将提升学生诵读古诗词的能力与水*放在首位,这是由古诗词诵读专项训练这节课的性质与内容决定的。同时,因为是小课题研究课,所以实验、探究并创新阅读课朗读指导方法,就自然成为本节课的目标任务之一。

      二、教学环节的设计。

      共分为四个步骤:一是为了使学生对古诗词文学知识有所认识与了解,特设置了领悟诗的内涵环节。这是上好整节课的前提与先决条件。所谓“诗无达诂”,只有理解了古诗词的本质与特点,掌握了它表情达意的方式与手法,才能准确把握每首诗词的主旨与情感,也才能吃透诗歌,与诗人气脉相通,读出意境,读出文字背后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二是佳篇名作诵读,先听录音欣赏视频,再有感情地朗诵诗词。所谓诗情画意,每首诗词就是一幅绝好的画卷,而优美的音乐更是为诵读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与环境。再加上知名播音员声情并茂、饱满深沉的示范朗读,使所有学生在朗读方法与技巧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指导与启发。三是佳篇名作吟唱,先欣赏视频中的诵读与演唱,再由学生进行诵读,也可演唱。古诗词不仅能诵读,而且可以唱出优美动听的歌曲,这对学生来讲又具有莫大的吸引力。这也是我这节课的创新之一,虽然吟唱与朗读完全不同,但两者又息息相关、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事实证明,学生的情绪在这个环节达到了整节课的最*,而古诗词朗诵的质量也得到了质的提升与飞跃。四是作业,这是本节课内容的延伸与扩展,目的在于巩固课堂上所得到的朗读知识,继续提升朗读能力与水*,并为下节课的复*提问环节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教学效果的评价。

      客观来说,本节课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学效果。这首先得益于教学设计的精心与用心,因为进行阅读课朗读指导的研究而专门设计一节古诗词诵读专项训练课,这种情况应该很少,至少这样做操作的难度相当大。其次在于本节课朗读指导教师的范围有了质的变革,不仅是过去的执教老师,而且最重要的是“音视频”老师。而且其朗读的质量常人难以匹敌,对学生来讲更是异常震撼、刻骨铭心———原来诗歌可以这样诵读,太棒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啊!

      学*吟诵之后,我才发现我们的古诗词教学即使不能说是错误的,也是偏离的。今天教《古诗词三首》,我按照我学*后的正确方法来教的。

      第九册《古诗词三首》包括了两首诗一首词,分别是《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秋思》上学期我们吟诵背过,不在课堂上讲,特别要强调的是“思”读第四声,因为古诗中,名词的“思”是念去声的。“京口瓜洲一水间”的“间”念第一声,这个字是押韵的,押邻韵。如果不押韵,诗意就断了。(晋如老师的话)

      这一课,先讲词。因为词的知识,学生以前是不懂的,因为以前的我也不懂。我首先让学生对“诗词曲”有个明确的认识:唐诗、宋词、元曲,这是根据朝代来区别的;写诗、填词、制曲,这是根据写作方式来分的。为什么是填词?因为每个词调都是“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有严格的要求,不是乱写的,是“填”进去的,就像填空题一样,所以叫“填词”。

      那么,“长相思”是怎么样一个词牌?是双调(有上下片),8句,36字。各三*韵1叠韵。跟上学期学的“忆江南”词牌是不同的,“忆江南”是单调,5句,27字,3*韵1叠韵。这个非常好理解,所谓双调,就是有两个段落,名为“片”。课本的标调是依据字面意思的,体现不出词的押韵,其实在词里,标点的更大作用是标示韵脚。所以我教学生全部改正过来: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逾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在词里,标点符号体现是韵脚标示。凡是押韵处标“。”号,不押韵处标“,”号,逗处标“、”号,除此外没有其他的标点符号。所以懂词的人,一看这个标点就明白了。

      “程、行、灯、更、成、声”是韵字,属于《词林正韵》(《词韵简编》)里的“十一部”。《词林正韵》(《词韵简编》)是所有填词的人填词所依据的韵书。

      了解了这首词牌的特点之后,我们就开始吟诵这首《长相思》,是徐建顺老师的调子。在吟诵的过程中体会情感,几遍之后,大部分孩子都会吟了,会背诵的孩子也有不少了。

      学完词之后,再学诗。拿到一首诗怎么去读?首先要分析诗体。《泊船瓜洲》是一首七绝,也就是*体诗。*体诗必须是严格按照*仄和押韵要求的。

      一、选择《课外古诗词诵读》作为课堂教学的理由

      《课外古诗词诵读》是部编教材中特有的板块,每册安排两次,每次四首。所选古诗词除课程标准推荐的诵读篇目外,另增加若干经典名篇,要求学生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培育对传统文化及汉语美感的体认,加强文化积累。

      《课外古诗词诵读》可以不安排课时施教,学生结合文本中的注解及赏析文字一般都能达到背诵默写的要求。但果真放手让学生自主学*,大多学生往往止步于背诵默写,不会在进一步诵读欣赏,不断加强文化积累的课程要求上下功夫。而文化积累、欣赏能力直接关乎“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这些在新一轮课改中特别推崇的“核心素养”之要素。因此,有必要适当安排一定的课时,引导学生以课外古诗词的学*为载体,进一步夯实古诗词诵读欣赏方面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尤其在初始年级阶段,这方面的知识与技能需要不断强化。

      二、关于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

      《课外古诗词诵读》中的四首古诗,如果按部就班、面面俱到地一一学*显然不妥。考虑到初一学生在古诗词学*中已有的知识积累,我将本节课的主要学*目标定为“在揣摩诗人情感的基础上诵读欣赏”。揣摩情感是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品位的前提和关键。我曾在一篇发表过的文章中称之为“打开古诗词鉴赏之门的钥匙”,中考中的古诗词鉴赏题,尽管形式多样,但或多或少都与准确揣摩诗人的情感有关联。因此,这一目标还需在今后的课堂中不断强化。至于“在理解诗句大意的基础上正确默写”这一目标,须要求学生课前基本达成,课堂上则通过检查反馈,让学生增强准确理解诗句大意的意识,同时通过“霄”“蹄”“犹”等易错字的辨析,引导学生初步进入诗句的鉴赏层面。

      三、关于课堂设计思路及课堂模式的运用

      本节课的设计力求按照我校新修订的校本化课堂模式——建构式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进行。

      普天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尽管名目繁多,层出不穷,但其所依据的新课程理念具有共通性,那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其课堂结构一般也不外乎课前自学、课堂导学、达标测学、拓展固学几个部分;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是大家努力朝向的课程目标;自主、合作、探究是大家崇尚的学*方式;课标学情是大家选择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是大家又将努力体现的核心素养三要素。我们的建构式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一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具有一定的前卫性与自主性。我以为,这一模式的运用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特别是“智慧”二字,对我来说,恐怕用一生的心力也难以修炼到位。但人还是要有梦想的,智慧课堂便是我们戴泽人永远的梦想和追求。

      建构式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流程分四个步骤:

      第一,创设情境,方法引领。

      本节课的设计,围绕两个教学目标分别创设“默写互评”与“诵读比赛”这两个教学情境,第一个情境重在强化学生对诗句理解的意识,第二个情境重在构建在古诗词赏析活动中揣摩诗人情感的方法。两个教学情境的设计,均按“最*发展区”理论的要求,通过引导学生已有的认知(默写现状),并回顾相关知识与方法(第一次学*诗歌时“想象情景,体会情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等要求),建立准确默写与揣摩情感的最*发展区,引领学生结合新学内容进行“辨析错别字”“准确揣摩情感”的方法与能力的迁移。

      第二,自学交流,构建新知。

      本节课,围绕既定教学目标,共设计了两个主问题:1.你认为在古诗词默写中,避免写错别字的关键是什么?2.你在古诗词诵读欣赏中是如何揣摩诗人情感的?第一个问题,学生在默写后互评的基础上很快能形成初步感知,教者有意识地列举学生易错的三组形似字(“宵”与“霄”、“啼”与“蹄”、“尤”与“犹”)让学生辨析、讨论。对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教者适时提供图片资料(潼关北临黄河,南依秦岭的地形图)作为学生准确认知“河流大野犹嫌束”这一难句的脚手架。第二个问题则在学生感兴趣的课堂竞赛的基础上自然抛出,学生由于有了感情诵读的铺垫,对揣摩古诗词情感的方法一般能说出自己的一两个经验来。但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想象情景,学生可能已经淡忘,需要老师适时点拨,唤起他们已有的认知并结合新的认知情境尝试运用,从而再一次构建“想象情境、揣摩情感”的新的认知。教学目标与重点由此而得到很好的落实。

      第三,互动体验,提升能力。

      这一环节在本节课中与第二个环节实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学生围绕两个主问题在自主学*的基础上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互动体验、不断提升能力的过程。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须密切关注学情,并在课前较为充分的课堂预设的基础上,适时点拨敲打、灵活引导驾驭。教者的教学智慧、课堂的精彩生成主要应在这一过程中展现。不过,这一过程的结果一般很难如愿以偿,我在这一环节的表现概莫能外。

      第四,智慧建构,检测反馈

      这一环节主要通过实际展示的“课堂演练”与“课外巩固”加以体现。这一环节的“智慧建构”重在设计的精心。比如,《嫦娥》一诗的选择考虑了以下几个因素:一是作者,刚刚学过他的《夜雨寄北》,便于学生从“知人论世”的角度揣摩情感。二是出处,选自学生的《补充*题》(经省教育厅审定的义务教育免费资料),为学生进一步解答《补充*题》中相关的赏析题提供了很好的铺垫。三是内容,诗中每一句都有值得学生想象的情景。四是联想,嫦娥的飞天之梦在我国又有重大突破。20xx年元月3日,嫦娥4号探月器经过26天的飞行第一次在月表背面成功实现软着陆,玉兔2号登月车顺利巡月探测并传回许多高清图片。“课外巩固”中所设计的诗歌赏析题全部源于课本中的四首诗,且与情感的揣摩密切相关。

      四、教后反思

      1.今天的课堂氛围有点沉闷,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够理想。这一方面说明了我的课堂智慧远远不够,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选择《课外古诗词诵读》作为课堂教学的理由是成立的。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在初始阶段确实需要反复强化,尤其是通过“想象情景”揣摩诗人情感这一及其重要的赏析技巧的把握还远远不能到位,因此,我对这节课教学目标的定位还是合宜的。

      2.从当堂的检测训练中可以看出,本节课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即通过“想象情景”揣摩诗人情感的方法基本达成。另外,学生整体诵读能力的提升由于指导恰当,在本节课表现得比较明显。这也得益于根据学情变化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的理念。原以为学生的朗诵水*是比较理想的,朗诵展示只是一个课堂过渡,但鉴于学生朗诵现状并不理想的实情,我觉得宁可压缩后一个教学环节的时间,也应当根据学生朗诵问题的症结所在适时点评,让他们收获成功的自信。从学生自信的表情中,我觉得这样调整是正确的。

[阅读全文]...
  • 小学冀教版必背古诗词

  • 小学
  • 小学冀教版必背古诗词

      小学的.时候学过哪些古诗词呢?哪些是必背的呢?下面小编收集了小学冀教版必背古诗词,供大家参考!

      一 去 二 三 里, 烟 村 四 五 家。

      亭 台 六 七 座, 八 九 十 枝 花。

      骆宾王

      鹅 鹅 鹅, 曲 项 向 天 歌。

      白 毛 浮 绿 水, 红 掌 拨 清 波。

      (作者不详)

      远 看 山 有 色, * 听 水 无 声,

      春 去 花 还 在, 人 来 鸟 不 惊。

      唐 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 满身雪白走将来。

      *生不敢轻言语, 一叫千门万户开。

      李白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 低 头 思 故 乡。

      李绅

      锄 禾 日 当 午, 汗 滴 禾 下 土。

      谁 知 盘 中 餐, 粒 粒 皆 辛 苦。

      孟浩然

      春 眠 不 觉 晓, 处 处 闻 啼 鸟。

      夜 来 风 声, 花 落 知 多 少。

      高 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袁 枚

      牧 童 骑 黄 牛, 歌 声 振 林 樾。

      意 欲 捕 鸣 蝉, 忽 然 闭 口 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白居易

      离 离 原 上 草, 一 岁 一 枯 荣。

      野 火 烧 不 尽, 春 风 吹 又 生。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北朝乐府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阅读全文]...
  • 含有建字的古诗词 带建字的诗词名句

  •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孟浩然《宿建德江》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赵鼎《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大丈夫处世,当努力建功立业,著鞭在先。今若不取,为他人所取,悔之晚矣。——《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建官惟贤,位事惟能。——《尚书·周书·武成》

    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赵鼎《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攻取者先兵权,建本者尚德化。——《三国志·魏书·荀彧攸贾诩传》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 赋得暮雨送李曹》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赵鼎《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丈夫不能再辱。——《汉书·传·李广苏建传》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但使情亲千里*,须信。无情对面是山河。——辛弃疾《定风波·*上送范廓之游建康》

    春来茗叶还争白,腊尽梅梢尽放红。——韩元吉《送陆务观福建提仓》

    花弄影,月流辉,水晶宫殿五云飞。——赵鼎《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李清照《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辛弃疾《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致道留守》

    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辛弃疾《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致道留守》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在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格言联璧·处事类》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听我尊前醉后歌,人生无奈别离何。——辛弃疾《定风波·*上送范廓之游建康》

    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佚名《吴孙皓初童谣》

    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辛弃疾《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致道留守》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不几与草木同腐乎!——《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

    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满建章。——贾至《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李斯《谏逐客书》

    汀花雨细,水树风闲,又是秋来。——仲殊《诉衷情·建康》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说苑·建本》

    鱼乘于水,鸟乘于风,草木乘于时。——《说苑·建本》

    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辛弃疾《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致道留守》

    鹏翼垂空,笑人世,苍然无物。——辛弃疾《满江红·建康史帅致道*上赋》

    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辛弃疾《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致道留守》

    楼头少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王昌龄《青楼曲二首》

    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刘琨《重赠卢谌》

    六朝旧时明月,清夜满秦淮。——仲殊《诉衷情·建康》

    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

    建大事者,不忌小怨。——《后汉书·列传·冯岑贾列传》

    日归功未建,时往岁载阴。——陆机《猛虎行》

[阅读全文]...
  • 古诗教学教学反思9篇

  • 教学,反思
  • 古诗教学教学反思9篇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教学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绝句》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写的,共写绝句四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春景。本诗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的是动景。首句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是*景;次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景。这些景物的画面,色彩艳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不仅有色还有声,有那婉转动听的莺歌,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的景象。

      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前两句两个动词是“鸣”“上”,后两句是“含”“泊”,一动一静。第三句写西岭的积雪,是远景。 “含”字运用拟人手法,十分贴切生动;“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静。第四句写门前的船只,是*景。“泊”,停泊着,静中包含着动;“万里”点出路途的遥远。这首诗,每句一景,其中动景、静景,*景、远景交错映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幽美*和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自己也很喜欢这首诗,本月的明日之星就选择了这首诗,但上下来却发现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整个教学设计的环节欠合理,朗读指导也没到位,互动环节也没互动好。说来惭愧,在上这堂课之前,曾经听了其他老师上这节课,她一边上,我也一边在想:自己这个环节会怎样处理,应该怎样处理。也和师傅讨论过某些环节该如何处理,如何设计,但在实际的上课过程中,发现自己思考的还是远远不够,没有细细地解读文本。 在朗读环节的设计中,没有精心处理好朗读的层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是古诗教学的重点。因此在课堂上要体现朗读的指导过程。在这节课上,我也重视了古诗的朗读,并设计了多处朗读,但在具体的上课过程中却没有好好地指导。到课的尾声,学生本来读得蛮好的,并且熟读成诵了。但我却提出了让学生划一划节奏,根据节奏来朗读,这就又回到了浅层次的朗读上了。课结尾时,学生已经理解了诗的意思了,应该是深层次的指导朗读,让学生在理解诗的意思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而不应该只根据节奏点来读一读。在“初读”环节上,我的要求太高了,初读便提出了边读边思考诗的意思,问的问题太广了,缺乏针对性。其实,“诗歌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如果学生真正理解了诗句的意思,感悟了诗人的感情,断句就不会成为问题。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将在朗读的层次上多下功夫。

      在理解诗句的时候,说出来有些脸红,自己都没有彻底弄懂“东吴”的意思,结果一遍遍地问学生,对于学生的回答,自己也没给出明确的答案。还有在比较“飞”和“冲”哪个字用的好时,通过手势,指导学生理解“冲”,“冲”字点出了方向,学生也明白了。但在指导朗读时,我却让学生简单地做着飞的动作读这句诗,这样就误导了学生,还是停留在对“飞”的理解,而不是“冲”,本来是想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的理解,结果却成了这堂课的败笔。在课上,有个互动的好契机,我没能及时抓住。一学生读完诗后,说这首诗写得很好,用了对联,我的第一反映是学生说错了,应该是对仗。其实现在想想,当时学生想表达的就是对仗,只是不知道怎么说,当时我只要引导下,学生就马上理解了,并且能够在诗中找出对仗的地方,因为我的愚昧,失去了和学 生互动的机会。在今教学中,要多钻研教材,准确地去解读教材,把握精要,积极开发相关的课程资源,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时代背景没有应适时出示。我的教学设计将杜甫写《绝句》时的背景资料放在理解诗句的含义之后,在拓展的时候才讲述了当时写这首诗的背景,目的是了解诗意后引导学生感情朗读并学*同时期写得另外一首《绝句》。但效果不佳,学生的反映**。看来,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有助于理解语言文字的帮助,要选用最佳时机,才会取得最佳效果。在这节课中,我的板书也没有在最佳时机出示,板书应该是每篇课文的精华,我在写“有动有静”时是在学生朗读的时候写得,没有利用好板书,板书不应该是为了完成而写之,应该要对学生的学*有帮助。这首诗还适合利用副板书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句的意思及写法,我在设计时没有合理周详地考虑。

      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除了上面所说的,还有许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足,譬如说,在认真听学生回答,及时作出反应这方便还很欠缺,对学生的>倾听还不够;粉笔字也需要再花时间、精力去苦练;对学生的学情了解的还不够;教学时间还应掌握好,合理分配教学时间;语言的力度不够,渲染的气氛不到位,没有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课文中,削弱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作为语文教师,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爱上古诗!在今后的工作中还是要不断磨练自己的教学基本功,下功夫苦学,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勤学好问,希望自己能够不断学*,不断充实自己,达到师傅那种应用自若的状态。学无止境,继续加油!

      古诗词教学的几点反思 古诗词是我国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泱泱大国的诗风词韵陶冶了一代一代的华夏儿女。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结合自己多年对古诗词的教学,谈几点反思。

      (一)让古诗词回归“诵读“之本。千百年来,美读呤诵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吟”。说明诵读作用重大。古典诗词是富有音乐美的文学样式。它讲究韵律、节奏。要体会这种美、必须诵读。诵读有理解古诗词的写作手法,诵读有助于触类旁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感知语言材料,全身心投入作品,展开文本对话。让学生自读,从整体上感知课文。不管秋取哪种形式,都要进行科学的诵读指导,以便读准字音,节奏,读出语气和语势。正确的诵读可使学生较快地进入赏析古诗词的角色, 有利于理解古语词的含义,感觉它的韵律美、节奏美,调动生活体验,激起相似的情感。

      (二)让古诗词回归人文之本。

      我国古代的诗人、词人中有很多是思想家,他们的诗词体现了许多我们称之为“传统”的东西,它可以内化为“素养”的营养。让学生学*、背诵古诗词,不但可以积累典型语文材料,在心田播下民族文化种子,还有助于他们深化对社会、自然、人生的认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健康的人格。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报国激情;“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伤世感怀。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关注自身道德的完

      善,培育高尚的人文精神。

      (三)让古诗词教学回归积累。古诗词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许多精华名句流传不衰,已经成为融入人们的生活,我们就当引导学生在作文中恰当地运用古诗词名句,会为文章增色。为了强化这种意识,可以采取“每周一诗”和“名句对对”的办法。一周出示学生一首古诗词,要求诵读,或把名句中的上句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对。

      (四)让学生插上想象、联想的翅膀。具体可以这样操作:

      1、引导学生运用画画的形式,将诗词中所描绘的景色和包含的意境细致、形象地描绘在画纸上,让学生产生创作的冲动,满足创作的欲望。

      2、通过让学生在课外收集作者的其他古诗词,收集与课文同类内容的古诗词,收集有相同意象的诗句、词句,同样可以使学生学会联想,培养发散性思维。例如我教王翰的《凉州词》时,让学生联想其他描写军旅生活的诗词,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卢纶的《塞下曲》、范仲淹的《渔家傲》,王晶龄《从军行》和《出塞》等。教王昌龄的《出塞》时让学生联想其他边塞诗: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

      3、要求学生发挥想象、联想,运用描写、叙述等表达方式改写诗词,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五)让学生点燃创造的火花。我们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让他们借助工具书、注释,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学生在自主理解的过程中可能会理解错误,甚至闹出笑话,这时我们就要保护学生的创新火花。积极地加以肯定,以要适当的引导。此外,用“放电影”方式,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放电影”就是让学生闭上双眼,在 轻柔的音乐声中或在老师的诵读声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在脑海中呈现一幕幕古诗词所表现的情景,不同的学生就象不同的电影导演。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有义务让“古老“的诗词奏响”创新“的凯歌。篇二:古诗教学反思 古诗教学反思

      传统教学中学生学*古诗词一般都是先反反复复地诵读,再进行语言的品析,进而感受诗歌的意境。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已经十分熟悉甚至有些倦怠了。如果古诗词的教学仅仅停留在咬文嚼字上,把完整的诗句弄得支离破碎,那还有什么美感可言呢?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在这一基本理念指导下备课时设想能否找到一种新的方法唤起学生学*古诗词的兴趣和热情?能否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学*古诗词?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准备把前两首诗的教学在一节课完成。注重整个学*过程的层次性,由易到难,由初步感知到深入探究。本课两首《少年行》、《马》是唐代诗人王维和李贺所作,前者通过赞美少年的力大无穷,沉重勇敢,智勇双全的英雄形象,表达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志向。后者通过描写马渴望上战场,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志向。诗歌风格不同的背后主要是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在学生感知诗意的基础上让他们合作探究去探讨这种现象,从而获得诗歌鉴赏的一种重要方法---“知人论诗、知时论时”。这样可以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的学*积极性,让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学*。

      在课前,根据教学设计,我有针对性地布置学*预*诗人的经历、感知诗歌的大意。在上课时学生对诗歌内容已经比较熟悉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对这种新的诗歌教学方法感觉很新鲜,课堂气氛较好。学生踊跃发言,积极探讨,学有所得。一堂课中,学生在两首诗歌的比较学*中,感受到了两首诗歌风格的不同,体味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志向,取得了较好的学*效果。

      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以下一些问题; 1.本课的教学设计将诗歌的创作背景放在了探究诗歌风格不同原因的环节之中,这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意识到对诗歌情感的感悟不能离开诗歌创作的背景,但将诗歌背景放在学*诗歌之前介绍是否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呢?什么时候介绍诗歌的写作背景,以什么样的方式来介绍,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2.要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比如在学*《少年行》这首诗歌时,如何启发学生从诗歌的字里行间自主体会到诗人笔下少年的力大无穷、智勇双全,而不是教师越俎代庖地告诉学生;如何才能做到巧妙地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品读课文;这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摸索总结。 3.在本课教学中,还应给学生更多一些的时间让他们充分地思考感悟,让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动嘴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大量的实践体验,为学生优化学*,有效学*和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空间。篇三:古诗教学反思 古诗教学反思

      备课充足,能使上课发挥得更加的好。在备课《游山西村》这首诗时,我就感叹于诗人用词的精炼、准确,仅“山重水复无疑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把作者当时由疑惑到惊喜的转变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蕴涵的东西很多,有对美的诠释,不仅景美而且人情更美。

      在上课时,我首先让学生进行质疑,我们班一向走神的疗国欣站起来就问:“柳暗花明又一村”是什么意思?我让学生分解字来解释,“柳暗”柳是指什么?学生回答:“柳树”,“暗”呢?“就是柳树很多,很荫深。”“花明”,学生对这个没有能理解,我引导说春天的鲜花开得怎样,“鲜花一丛丛,颜色很鲜艳”。谁能把这句话连起来说?梁乐儒拿起书:“这句诗是说陆游骑着驴走在山间,山一座又一座,水一条又一条,陆游怀疑前面没有路了, 忽然他发现柳树荫深,鲜花鲜艳,不远处看到了一个村庄。”我一听,骑驴,就知道他是从看插图知道的,我立即传递给学生另一种学*诗歌的办法,看插图。借助机会,我顺势让学生找找,“这句诗中写了哪些景?”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山、水、柳树、花。”我指着诗句轻声地问:“只写了景物吗?有写心情的吗?”

      学生受到了挑战,悄悄地诵读了诗句,“有,疑字,诗人看到重重山,怀疑没有路了。”我激动地说:“好,读得真认真,再看看,还有吗?”另一个学生说:“老师还有,又字,我体会到了陆游当时看到村庄他很高兴。”“能把高兴换一个词吗?”“惊奇”接*了,又高兴又惊奇,可以说“惊喜”,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体会到了诗人心情的转变过程,我告诉学生这种写法就是“情景交融”。学生听得特别的认真。*时问题最多的蒙哲*站起来问:“张老师,这句话说诗人去山西村的路上,为什么放在后面写?是不是弄错了。”这下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故意说;“是啊,是诗人弄错了吧?同意吗?”学生若有所思地进入了思考,有个同学说:“我不同意,诗人没有写错,他是把他在路上遇到的事情回忆说给山西村的村民听。”说得对啊,其实这是一种倒叙的写法,这样更加的突出了最后两句,我这样一说学生,就联系到上个学期学*的《燕子专列》也是采用了这种写法。

      这节课在师生的共同对话中推进了学*的深入,最后结束,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学生回去进行扩诗。

      展示古诗:朱熹所作的《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

      1. 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2. 寻芳:游春,踏青。

      3. 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4. 等闲:*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5. 东风:春风。

      [简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

      “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作者简介]

      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他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也写过一些好诗,善于寓哲理于形象,以《春日》、观书有感》等较著名。

      各位老师可以作为参考使用。

      教学预设目标:

      1、有朗读古诗的兴趣,能从诗中感受到夏天的情趣。

      2、认识"所1、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阅读全文]...
  • 古诗教学教学反思

  • 教学,反思
  • 古诗教学教学反思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教学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备课充足,能使上课发挥得更加的好。在备课《游山西村》这首诗时,我就感叹于诗人用词的精炼、准确,仅“山重水复无疑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把作者当时由疑惑到惊喜的转变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蕴涵的东西很多,有对美的诠释,不仅景美而且人情更美。

      在上课时,我首先让学生进行质疑,我们班一向走神的疗国欣站起来就问:“柳暗花明又一村”是什么意思?我让学生分解字来解释,“柳暗”柳是指什么?学生回答:“柳树”,“暗”呢?“就是柳树很多,很荫深。”“花明”,学生对这个没有能理解,我引导说春天的鲜花开得怎样,“鲜花一丛丛,颜色很鲜艳”。谁能把这句话连起来说?梁乐儒拿起书:“这句诗是说陆游骑着驴走在山间,山一座又一座,水一条又一条,陆游怀疑前面没有路了, 忽然他发现柳树荫深,鲜花鲜艳,不远处看到了一个村庄。”我一听,骑驴,就知道他是从看插图知道的,我立即传递给学生另一种学*诗歌的办法,看插图。借助机会,我顺势让学生找找,“这句诗中写了哪些景?”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山、水、柳树、花。”我指着诗句轻声地问:“只写了景物吗?有写心情的吗?”

      学生受到了挑战,悄悄地诵读了诗句,“有,疑字,诗人看到重重山,怀疑没有路了。”我激动地说:“好,读得真认真,再看看,还有吗?”另一个学生说:“老师还有,又字,我体会到了陆游当时看到村庄他很高兴。”“能把高兴换一个词吗?”“惊奇”接*了,又高兴又惊奇,可以说“惊喜”,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体会到了诗人心情的转变过程,我告诉学生这种写法就是“情景交融”。学生听得特别的认真。*时问题最多的蒙哲*站起来问:“张老师,这句话说诗人去山西村的路上,为什么放在后面写?是不是弄错了。”这下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故意说;“是啊,是诗人弄错了吧?同意吗?”学生若有所思地进入了思考,有个同学说:“我不同意,诗人没有写错,他是把他在路上遇到的事情回忆说给山西村的村民听。”说得对啊,其实这是一种倒叙的写法,这样更加的突出了最后两句,我这样一说学生,就联系到上个学期学*的《燕子专列》也是采用了这种写法。

      这节课在师生的共同对话中推进了学*的深入,最后结束,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学生回去进行扩诗。

      教学目标:

      1、感受诗人的“愁”,感受古诗的魅力。

      2、理解诗人是怎么表达“愁”的。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诗人的愁。

      教学难点:

      与“月亮”做对比,感受用“钟声”来写愁的独特魅力。

      一、引入诗歌

      1、出示当代诗人陈小奇歌曲《涛声依旧》,抽生读。

      2、说“无眠”的意思,找“无眠”的*义词。

      3、提问:是谁在敲打着我的无眠呢?这是从哪里传来的钟声呢?(大屏幕出示)十年旧约江南梦……师过渡:其实,早在两百多年前,清朝诗人王士祯就写到过这样的钟声。抽生读

      提问:从诗中看,这是哪里的钟声呢?为了独听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诗人盼啊望啊、梦啊想啊,一等就是多少年?

      (大屏幕出示)

      师过渡:早在八百多年前,宋朝诗人陆游就写到过寒山寺的夜半钟声。(齐读诗句)

      4、提问:师:从诗中看,七年前陆游曾经到过哪儿?

      他到过寒山寺,听到过什么呢?

      七年之后,诗人陆游又到了哪儿?

      又听到了什么?

      5、大家看,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变的是南来北往的客人,不变的却是那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所以,如果不是“七年”,而是“十年”,十年不到枫桥寺,诗人还会怎样写呢?

      如果不是“十年”,而是“百年”,诗人还会怎样写呢?

      如果不是“百年”,而是“千年”呢?

      师:十年不变是钟声,百年不变是钟声,千年不变的还是钟声。

      (大屏幕出示)齐读。

      师:问题来了!问题来了!你的问题是什么?

      预设:为什么都在写钟声?

      二、检查朗读,指导朗读

      1、其实,所有的问题都跟一个人息息相关,所有的问题都跟一首诗紧紧相连。这个人叫张继,这首诗叫《枫桥夜泊》。板书枫桥夜泊。

      2、自由读

      3、抽生读(读准确)

      4、师生读

      (读出节奏和韵律)

      三、走进诗歌,感悟诗歌

      师过渡:读诗,不仅要读出节奏、读出味道来,更要读出感觉、读出情绪来。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来表达你读完这首诗的感觉,你想到的是哪个词语?(愁眠)

      1、带着这种情感齐读诗歌

      2、把“愁眠”这个词语圈出来。(板书“愁眠”)“愁眠”是什么意思?

      3、提问:读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你会有忧愁的感觉吗?读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你会有寂寞的感觉吗?读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你会有寂静的感觉吗?为什么读《枫桥夜泊》,你感到的却是忧愁、是孤独、是寂静、是凄凉呢?

      5、愁眠啊愁眠,因为愁眠,这个晚上张继看到了什么?咱们一样一样地说,读读第一句诗,看到了什么?师板书月落

      过渡:因为“愁眠”,张继看着月亮渐渐地升起,又看着月亮渐渐地落下。当月亮完全落下的时候,天地之间,一片幽暗,一片朦胧。在一片幽暗和朦胧中,诗人在江边看到了什么?

      师板书江枫

      过渡:落叶飘零,江枫瑟瑟。多么凄清,多么孤寂的画面啊!那么,诗人在江中又看到了什么呢?

      板书渔火

      6、过渡:愁眠啊愁眠,因为愁眠,张继又听到了什么?

      板书乌啼

      过渡:当乌啼声飘过,茫茫秋夜反而变得更加沉寂。还听到了什么?师板书钟声

      是的,姑苏城外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板书

[阅读全文]...
  • 古诗《山行》教学设计

  • 古诗《山行》教学设计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山行》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创设情境,熟读古诗,感知美

      1、复*旧知,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大家从小到现在一定会背不少诗吧!现在,请你们自由背诵你最喜欢的那一首。(学生纷纷自由背诵。)

      师:同学们真棒!今天我们来学*一首杜牧写的古诗《山行》。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一幅云雾缭绕山上,深秋的傍晚,在夕照下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的枫林图,并伴以婉约动听的古筝曲。

      师:同学们,你们看见了什么?想到什么?(让学生展开想象尽情地说。)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学*古诗的兴趣。

      3、熟读古诗,感知美:

      师:你们真会动脑筋!现在就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走入这美丽的图画中吧!同学们,预*后你们获得了那些有关的资料和同学交流交流吧!(四人小组交流汇报查阅的有关资料。)

      注意课内外结合,通过让同学们,了解作者介绍,时代背景、典故趣事、古诗范读等资料;自主感知古诗的画面美。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这首诗吗?(喜欢)我们怎么才能把它学好呢?(学生各抒己见。)

      师:说得真好!那我们就先来朗读古诗吧!先自由地读,读好后再读给同桌小朋友听,要读准字音,读出重音、节奏。生自由地大声朗读、同桌互读纠正错误、同学们自告奋勇地朗读、小组读、全班、齐读等方式把古诗读正确。

      学*古诗,重在朗读、背诵,在反复诵读中,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

      二、领悟意境,品读古诗,欣赏美

      1、理解诗意,领悟意境:

      师:小朋友真棒!一会儿就把这首古诗读通顺,读正确了!请小朋友们再轻轻读读这首古诗,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你们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

      (分小组学*讨论交流。)

      师:刚才小朋友的学*热情很高,现在来把你们的学*体会与大家分享分享。

      (小组汇报学*情况,师随机出示多媒体等电教手段。)

      师:我今天惊奇地发现,我们小朋友读书的水*已经超过了老师,读书的方法也越来越高明。

      (表扬学生好的学*方法。)

      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在读读、说说、想想、议议中自我品味语言,感悟诗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2、整体感知,体会诗情:

      师:你们真是了不起,能自己读懂这首古诗。谁能用自己的话再描绘这深秋的山林?

      (生看着画面说,师点拨。)

      师:作者欣赏着美丽景色想到了什么呢?(引导生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品读古诗,欣赏美:

      ⑴“紧扣词句”。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此时此刻我相信大家与作者一样陶醉于火红的枫树林中。深秋的景色,真是太美了。我们来夸一夸这首诗赞一赞美丽的深秋,好吗?四人小组的同学再朗读全诗,说说诗句中哪些词语用得好。这些词让你想到一个怎样的画面?(四人小组朗读讨论,师巡视。)

      生:我最喜欢“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句,他让我看到了火红的枫树林,比春天的花还要红。

      ……

      品味词句是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也是有感情地朗读训练的前提,是古诗教学的关键。

      ⑵“想象漫游”:

      师:此时,你也来到了寒山脚下,枫树林中,你看到了美丽的景物你有什么感想?

      生:多美的景色啊!真希望能把他画下来。

      这样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古诗内容的印象,而且让学生在想象漫游中体会大自然的美景,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教育。

      三、美读品味,感悟诗情,表达美

      1、美读品味:

      师:美丽的秋景,生动的诗句,同学们我们怎样美美地朗读呢?老师准备了一段乐曲,你们在优美的伴乐下尽情朗诵吧!(生找小伙伴有感情地背诵、师抽生朗读、背诵。)

      2、感悟诗情,表达美:

      师:小朋友,通过学*感受到深秋山林中的美丽,你们愿意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心中感受到的美吗?出示表达方式:读一读。演一演。画一画。写一写。(生自由选择,小组合作,表达美。)

      语文课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引入多种教学形式,转换课堂模式,让每个孩子都投入地学、生动地学,再尽情展示学后的成果。在这一环节中,尽力做到了开放思维、激发想象、发挥潜能。

      四、训练迁移

      师:学了这首古诗你们准备完成什么作业?

      生:课外朗读杜牧的诗,抽时间与同学交流。

      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过一把当老师的瘾,使孩子倍感新奇自豪,有利于切合不同孩子的认知水*和兴趣爱好,进行分层教学,最大限度发掘孩子的潜能,发展创新能力,使每个孩子都品尝到学*的快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要求:

      1. 读懂诗句,理解内容,想象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阅读全文]...
  • 建国70周年古诗词88句

  • 周年,经典
  • 庆祝建国72周年诗词选

      国家象征

      国庆纪念日是*代民族国家的一种特征,是伴随着*代民族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为重要。它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这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

      功能体现

      国庆这种特殊纪念方式一旦成为新的、全民性的节日形式,便承载了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时国庆日上的大规模庆典活动,也是*动员与号召力的具体体现。

      基本特征

      显示力量、增强国民信心,体现凝聚力,发挥号召力,即为国庆庆典的三个基本特征。

      今年是建国72周年,祖国是我们生活成长的地方,没有祖国的强大就没有现在的幸福生活。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共同实现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庆祝建国72周年诗词选(精选115句),希望有所帮助!

      1、头颅舍去魂尤在,我取丹心报国家。一死儿身无可惜,来生还做杜鹃花。

      2、乾坤揽尽换尧天,凤翥龙翔遍紫烟。泼墨青山凭我舞,图强国梦自君圆。心余沧海满腔血,雨过重云万道泉。漫卷来时烽火路,风尘直起复挥鞭。

      3、皓穹明月乾坤绣,幽兴丹眸。婵婉含羞,甘露杯香迎菊秋。明楼光秀尘寰渡,疑似霜榴。举目邀求,游子斯民远帝州。

      4、恰逢十一石榴圆,好似灯笼挂枝满。江山如画助欢乐,华夏儿女笑开颜。

      5、每逢国庆念忠魂,碧血浇开满园春。坐享其成应汗颜,心存杂念自扪心。

      6、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7、锣鼓震天庆国庆,龙凤呈祥享太*。茫茫原野飞白鸽,巍巍贺兰展苍鹰。塞上红叶迎模范,篱下黄菊慰英魂。黄河滔滔唱华厦,长江滚滚颂乾坤。

      8、秋风送爽桂花香,盛世丰歌四海扬。华夏山河涂丽色,民安国泰谱新章。

      9、东风催劲鼓,歌舞炫金秋。十一迎国庆,旌旗艳九州。

      10、望柱生云白,中华气象巍。凯歌中国梦,首曲紫门飞。

      11、东风擂劲鼓,华夏大联欢。艳舞迎国庆,红歌醉百川。

      12、廿年翘首今日秋,心许江山登国楼。夏雨冬霜历历过,一杯清茶奉白头。

      13、明蟾玉兔升天殿,苍翠云间。万里精坚,秋气高寒玉朗关。昆仑雪霭流清涧,青海漪澜。长啸绵延,凤舞龙蛟乐共欢。

      14、笑*盛世年,双节恰遇好时颜。全国父老人民喜,二月红花尽赏看。

      15、桂艳神州月满天,中秋国庆喜相连。江河入海征帆远,山岳凌霄壮志圆。高铁笛鸣奔盛世,灵牛稻熟骋嘉田。东方崛起辉煌铸,乐业安居慰祖先。

      16、旭光东陌情无限,普照峰峦。庆祝团圆,江海湖天起夕烟。暮寒蟾影银河岸,国泰民安。鸿雁南还,祥瑞豪怀飞广寒。

      17、中秋国庆两节忙,隐隐欣闻稻谷香。汗水农机相映趣,丰收笑脸共阳光。

      18、中华盛世自难寻,夏邑*和胜古今。百代千秋何处有,三朝四海几言箴。久经风雨神州兴,长历冰霜岁月吟。万众同心圆一梦,国强民富小康临。

      19、喜鹊群飞舞,盛桂满飘香。迎面新人来,世代家书传。国强少年奋,中起千年蕴。庆得山水闲,年华莫虚度。

      20、悠悠华夏自轩辕,上下五千年。谦慈汤禹,仁和文武,黔首有谁怜。雄鸡一唱天下白,从此换人间。恨遗公卿,泪飞儒胄,黎庶尽开颜。

      21、中华神州楼外楼,华夏儿女迎柒零。祖国繁荣更昌盛,全国上下一片红。

      22、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23、一轮明月秋香户,人独西隅。幽管鸣瑜。素女伤怀远漾诸。捲帘夜暮秋光素,玉笛情孤。佳景寒蜍。青露霜痕遍五湖。

      24、天山边塞秋佳景,趁酒幽声。礼乐纷争,绿陌四陲旗帜惊。叠峦南北祥烟笼,驼马嘶鸣。菊蕊枝琼,良夜蟾明爱国情。

      25、母亲华诞赤旗扬,鼓乐齐鸣万众祥。访月神舟游宇际,歼敌母舰守华疆。礼花闪闪乾坤秀,硕果累累日月昌。大展宏图讴盛世,民安国泰谱新章。

      26、金秋献蕊桂花芳,国庆之时菊又黄。美酒斟杯同贺岁,清词赋作共篇长。千家聚首精神爽,万户团圆月饼香。海上朝霞升旭日,江边夕照醉斜阳。

[阅读全文]...
  • 古诗教学反思15篇

  • 教学,反思
  • 古诗教学反思15篇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般来说,古诗可分为两部分──所见和所感。同学们在朗诵时看看这首诗中哪一部分是写诗人看到的?哪一部分是写作者的感受的。(学生朗诵时出示课件)(前两句是写诗人看到的,后两句写感受。)诗人向大家描述了他眼中的庐山,可是诗人眼中的庐山却有不同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对此诗人是怎样解释的?(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什么处于山中就看不清庐山的全貌呢?

      诗人苏轼通过观赏庐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全面的进行观察,不能只看一面。其实,许多道理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中,希望同学们也做个有心人,从生活、学*中找道理,学道理。好吗?

      本课的三首古诗词在内容上是有联系的,都是写童年生活的。在教学三首古诗词时,我首先让学生把每首诗词读正确、读流利,从整体上对诗词的内容有大概的了解。

      然后结合注释,通过学生自学和小组合作学*的方式,理解每句诗词的意思,进而理解整首诗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词,背诵诗词。

      1、年级教研达成的共识:高段大容量的课堂课堂效果好,学生喜欢。

      2、学生收集资料提炼信息是课堂效果好的一个前提保证,师生才有广阔的对话空间,应经常训练,并多采用这个方法。

      3、一个精巧的教学设计课轻松突破课堂的教学重难点。

      4、这堂课的不足之处:

      古诗的朗读指导显得薄弱。

      因为课堂容量大,教学环节紧凑,留给孩子思考、自由言论的时间稍显仓促,对问题的思考老师引导得稍显多了一点,教师还要放手,给学生自主、自由学*的空间多一点。

      古诗的美感学*显得弱了一些,这个可以用音乐、背景图片、教师充满美感的语言进行弥补。

      本诗读时琅琅上口,思时情景交融,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因为学生基本会背这首诗,在此基础上,我注重了学生的朗读指导。采取教师范读,画出节奏,指名领读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虽说新课改注重学生的自读自悟,通过反复朗读去思考、领会、感受、体验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己表达出来,做到作者、文本、读者有机地融合起来。但是,就“离离原上草”这句中的“离离”我想任哪个学生也不会想到是“茂盛”的意思,而“一岁一枯荣”中的“枯荣”似乎稍易理解一些,但对于二年级的孩子,也不会那么容易就想到它的意思。

      所以,我此时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教学的作用,通过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小草的茂盛,点拨即“离离”的意思,通过茂盛的小草和枯黄的小草两幅图片的对比,理解“枯荣”的意思,学生明白了大致的意思, 更容易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更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感悟。再

      通过后两句浅显易懂的诗句,体会小草那顽强的生命力。然后,指导学生反复吟诵诗句,做到心中有诗,脑中有画。也许这些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有些难度,但我觉得适当地加深、加宽学生的知识面,也未必不可行。

      美术作品里的败笔会使作品黯然失色,课堂上语文老师绘画的败笔却能使课堂变得更美。下面这节课就是最好的例子:

      我和孩子们共同学*杜甫的一首古诗《绝句》,才刚把诗句理解完,就有孩子提议:老师,这首诗那么优美,让咱们把它画成一幅画吧?说实在的,这个提议我在备课的过程中也设计了,本想在学生学完和背熟古诗后才进行的。但又一想,既然是孩子们提出的,我何不随了他们的意呢?于是我便让他们根据理解把这首诗“画”出来,孩子们这回可兴奋了,齐刷刷地拿出纸笔认真画起来。五分钟后,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就在他们手中诞生了。我一激动也拿起了粉笔,在黑板上画了起来,不料画到屋子的窗时,几个孩子就忍不住在下面叫了起来:“老师,你画错了!”这回可轮到我纳闷了,我结合诗句左看右看,就是没有发现破绽,于是就问他们为什么说老师画错了呢?他们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告诉我:“老师,你的窗画错位置了,那扇窗应该画在雪山的前面,不应该画在它的旁边。”我还没来得及问清原因?一位*时就很活跃的小男生索性走上讲台,拿起粉笔,在雪山前画了一扇窗,接着便问我:“老师,书上的窗含西岭千秋雪的‘含’应该是把雪山装在窗框里,您说对吗?”我听了,带头鼓起掌来,不为别的,就为学生们已经自己解决了这节课的重点之一——体会“含”字的意境。更让我兴奋的是,接下来学*过程中,孩子们的学*积极性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就在诗画浓浓的氛围当中,我和孩子们顺利完成了一次“诗画之旅”。

      这也让我想起了一位教育家的话:兴奋与激动能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对学*内容表现出兴趣,进而使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确如此,无意中窗户“装”错了地方,使学生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探究的心理,热情高涨,兴致盎然,思维火花在欢乐的气氛中碰撞。文本与生活在这个时候得到了最佳的融合,感悟也如泉水般在学生心中喷涌而出。

      感谢这笔败笔,要不是它,学生最多也是在我的引导下去发现、去领悟“窗含西岭千秋雪”中的“含”,因为我在预设的目标中有这样一个环节,但我知道肯定不会有今天课堂上这样的效果,因为那样的主动权在老师的手中。感谢这笔败笔,使我看到了学生潜能的如雨后春笋、似火山喷发。以前总担心离开了我的引导,学生无法理解文本,时刻都想着该如何牵着学生走,现在我觉得我最需要做的是如何在课堂上把握互动和交往的时机,唤起孩子们心中的求知欲。

      当我看到要讲的是《赤壁赋》时,心里很矛盾,因为这一课很有内容可讲,但同时内容多,又怕时间不够,这是刚开始时的困惑,不过,上次讲过一次公开课,这次的信心很强,静下心来,认真回想上次讲完课,评委的评价,一定要注意。通过几遍梳理,阅读《教参》、查找相关备课资料,心中慢慢理出了思路,那就是抓住景、情、理三者交融这一线索,分析理解课文,试讲几次,发现效果还不错,但前提是学生在课前进行了充分的预*,但后来得知:学生还没学到这一课,那么教学内容就需要变,这时离正式讲课还有六天,作为高三的老师,这几天忙得不可开交,所以建议以后公开课的时间可否提前,他正好跟高三一摸冲突,于是,迅速定目标,大胆删节,立足课本,吃透语言。

      可以说,《赤壁赋》的难懂字词不多,但有几个比较重要的,所以一定要告知学生,其他的只要结合课下注释,完全能够理解,只要问题引导的具体,学生应该能听懂,事实证明,效果也是不错的,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在安排教学环节中,我把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位理清感情脉络,难点是第三、四段的哲理分析。当然,在时间上没有把握好,分析第四段时,我觉得学生回答得很好,不忍心打断他们,所以延时三分钟,不过我觉得学生参与度较高,就是一种成功,能说一些有用东西,能体会做的一点思想,这节课就是有收获的。但我觉得呢里的多媒体设备真是太老了,出现状况,又不能及时弥补,有点不好,以上是我对这次作课一点不成熟的看法,留下我的QQ,希望大家批评指正,多多交流。最后我想说一句:“作为教师,不讲公开课是不完整的,也很难成熟,我就是爱将公开课。”

      这首古诗同学们已经会背诵了,所以一上课我的问题时:你读懂了这首诗歌的哪个词或者哪一句话?学生只能解释注释里面的词语。于是教学进入我为学生解疑的环节,我引导学生看图明白“一树高”意思是“高高的柳树”启发学生思考:春天来了,柳树上应该有什么?让学生弄明白,“碧玉”意识是青绿色玉,这里比喻成嫩绿的柳叶。让学生在整首诗歌中,在图中理解,“绿丝绦”是指绿色的柳枝,这里比喻成用丝编成的带子。我还让学生把第三句和第四句话的“裁”“剪”圈起来,告诉他们这两个词语互相解释。弄懂了整首古诗的意思,在煽动学生感情让他们读出感情。

      学完这首古诗,我则让学生总结学*古诗的方法:

      1、看注释。

      2、看图理解。

      3、根据语境理解。

      4、发挥想象理解。

      5、最重要的一点是找出诗中的诗眼。

      学*《春日》这一首古诗时,我则鼓励学生大胆运用刚才总结出来的方法自己学董古诗。同学们积极性很高,每当孩子们在我的引导下弄懂了词语或者一句话的意思时,他们脸上露出成功的喜悦!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熟读深思,受到熏陶

      古诗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如何让学生充分领略这道独特而又亮丽的风景,使学生在学*古诗的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并积累语言,我觉得古诗的教学还要以读为手段。不仅是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所学古诗的意思,体会其中的情感,更是要让学生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激发学生积极诵读、涵咏、理解古诗的兴趣。在古诗诵读中相机渗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二、补充情节,激发想象

      由于古诗短小精悍,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需要学生去想象,合理地补充情节,补充画面,丰富诗的内涵。

      三、以读悟情,以读入境

      本课的设计打破了传统的古诗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个体感悟,体现自主学*。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感知文本,通过朗读与想象解读文本,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在教学中以“情”为突破口,以“读”为依托,根据学生的读诗感受,由古诗的意象入手,以读悟情,以读入境,加深体验,培养语感。

      四、挖掘文本,体验意境

      通过拓展交流深入挖掘文本,扎扎实实进行听说读写训练。适当进行课外拓展,丰富文本,深化古诗内涵,提升审美情趣。古代战争的残酷,战士生活的痛苦,现在的学生显然很难理解,利用拓展资料帮助学生体验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力求唤起学生的情感,体悟当时的感受。

      古诗词年代久远,语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要想理解诗句,除了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之外,还有进行反复的朗读,在读中感悟。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学生才可能理解诗句。

      下面总结合古诗词教学的特点,总结一些教学经验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初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扫清字词障碍。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掌握生字词,能够读通课文,为理解课文打下基础。对整首诗歌有个整体感知,初步体会古诗要表达的情感。

      二、注重诵读指导。诵读的自然在于各个学*时段安排不同形式的读,读出质量。初读时要读,指名读,听读,齐读,把字音读正确,把诗句读正确;理解诗句时要读,默读,落重音读,把停顿读正确,把节奏读正确;吟诵时要读,配乐读,看图诵读,把诗意读出来,把情感读出来。

      三、图文结合,读中理解诗意,悟出诗情。图文结合讲求自然,切忌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在需要帮助时引导学生看看图;感受诗情讲求自然,同一首诗,由于每人的阅读经历不同,理解就会不同。诗人有诗人的情,读者有读者的情,时空不同,老少有异。只要个性的理解来自于对诗意的正确把握,来源于学生的心灵深处,一切情皆可融入景物之中。

      四、适当地拓展延伸。每首古诗都有明显的主题,根据通过阅读相关的古诗,既容易让学生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又拓展了学生的类文阅读,可谓一举两得,学生学*兴趣浓厚,教学效果不错。

      古诗词页存在着不足之处:在朗读方面下的功夫还不够,教学方法不够新颖,学生受知识储备的影响,理解就会出现偏差。今后应该多联系生活,谈体会和感悟的基础上,自然过渡到感情朗读,培养学生的感情朗读古诗的能力。

      《从军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写的一首优秀的边塞诗,反映了戍边将士保卫边境,杀敌立功的雄心壮志,具有昂扬的战斗精神,动人心魄,充满了爱国热情和乐观精神。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作。这首诗主要叙写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十分喜悦,收拾行装立即还乡的事,表现了诗人真挚的爱国情怀。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一首爱国诗篇,集中而深刻地表现了作者怀念北方人民、渴望收复失地的心情。

[阅读全文]...
  • 小学古诗教学过程

  • 小学
  •   知识目标:

      1、能有感情地背诵,并理解古诗的意思。

      2、认识9个生字,学会5个生字。

      能力目标:

      1、能用生字口头组词,认识“吃、求、通、饭、识”五个生字。

      2、能独立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5个生字。

      教育目标通过学*古诗、书写生字,向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使学生知道劳动是光荣的,也是辛苦的。

      学情分析:《锄禾》这首古诗学生非常熟悉,在第一课时学生已经能够熟练地背诵,通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了“锄禾、午”,理解了“餐、皆”的意思,理解了前两句描绘的场景。对于本课要求认识的9个生字,学生能独立分析生字的字型、结构,通过多种记忆方法记住9个生字。

      教学构想: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通过古诗译文,引导学生背诵古诗。通过学生喜爱的“开火车”、“摘苹果”游戏复*、巩固9个生字,并能用“滴、汗、知、苦、午”组词,丰富识字量。通过课件的演示帮助学生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教师指导,“当、汗、知”三个生字的书写,“禾、午”两个生字放手让学生独立观察书写,在书写的同时运用各种评价鼓励学生认真书写。

      重点、难点:掌握5个生字的笔画特点,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媒体:实物投影、电脑课件、生字卡片

      一、创设情境背诵古诗:

      小朋友,你们都喜欢听对吗?我们就先来听一个小故事,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学语文第一册 -锄禾》。(课件出示古诗插图,播放古诗译文)听了这个小故事你想到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引出《锄禾》这首古诗)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二、巩固识字:

      学*这首古诗时,我们还与好多生字交上了好朋友,看,他们来了(出示生字卡片)。

      1、让我们开动智慧小火车,

      师:火车,火车,开起来。

      师:开到我们这里来。

      师:UU—

      学生开火车读生字。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由“检修员”来帮助读字。

      2、我们的火车开到了苹果园。看,树上结着又大又红的苹果,你们想干什么?要摘苹果吃有个要求,仔细听:摘下来的苹果上的字能和哪个盘子上的字组成词,就放进哪个盘子里,听明白了吗?谁想来帮大家摘苹果?(指名摘苹果,同时播放《劳动最光荣》歌曲)苹果都摘完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劳动成果,苹果是谁摘的,就来带大家读一读词。(这里增加识字量,让学生说说“饭、求、吃、通、识”这五个字自己是怎样认识的)

      三、写字:

      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生字朋友你们想把他们漂亮的写出来吗?好你们看:

      1、课件出示“当”:

      (1)这是哪个生字朋友?请学生跟生字朋友一起书空(课件演示“当”的书写笔顺)。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说在写这个字的上半部分时应注意哪一笔;写下半部分时应注意些什么。

      (3)教师范写,边写边说每一笔在田字格的位置。

      (4)学生独立练*书写,书写后进行自我评价(自己觉得自己写得好就奖给自己一颗小红星)

      (5)指名展示,请“小评委”说说自己的意见。

      2、课件出示“汗”:

      (1)这个生字朋友是谁?学生跟生字朋友书空(课件演示“汗”的书写笔顺)。

      (2)分析结构,指名说说在写这个字时应注意些什么才能把字写漂亮,

      (3)教师范写,边写边说儿歌:一笔点,二笔点,三笔提到横中线,四笔写得是短横,五笔写得是长横,六笔写坚,竖要直,这样“汗”字才漂亮。

      (4)学生独立练*书写,书写后进行自我评价(自己觉得自己写得好就奖给自己一颗小红星)。

      (5)指名展示(对比展示,一本写得好的,一本写得不好的)请“小评委”说说自己的意见,谁写得好,谁写得不好(给写得不好的学生以鼓励)。

      3、课件出示“知”:

      (1)又来了一个生字朋友,他是谁?学生跟生字朋友书空。

      (2)指名说说在写这个字的左半部分时要注意什么;写右半部分时要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边写边说儿歌:小撇写到横中线,写了短横写长横,再写长撇和小点,右边的“口”字方又小。

      (4)学生独立练*书写,书写后进行自我评价(自己觉得自己写得好就奖给自己一颗小红星)。

      (5)指名展示:请学生自己先来评价,再让其他小评委评价。

      4、课件出示“午、禾”;

      (1)请“小老师”带大家书空。

      (2)课件再播放“生字朋友”的要求:请学生自己来写字,一定要看清生字的模样,把生字写漂亮。

      (3)学生独立观察写字,教师及时指导。

      (4)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每个组评出“小小书法家”,进行展示。

      四、拼字游戏:

      生字朋友看大家这么聪明,想和我们来玩拼字游戏,你们愿意吗?在每一组的桌子上有一些字和笔画的卡片请每组小朋友来拼一拼,看能拼成哪些字。(请一组学生到黑板上拼字)

      五、课件演示五个生字朋友,教师进行总结

      课后小记:学生游戏中掌握了本课要求认识的9个生字,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课件的演示,学生能够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认真书写生字。“午、禾”放手让学生独立观察写字,效果较好。互相评价、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有实效,增强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愿意写字。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古诗词默写的教学建议 - 句子

古诗词默写的教学建议 - 语录

古诗词默写的教学建议 - 说说

古诗词默写的教学建议 - 名言

古诗词默写的教学建议 - 诗词

古诗词默写的教学建议 - 祝福

古诗词默写的教学建议 - 心语

推荐词条

描写干涸河流的古诗 大概110字的古诗 雨思的古诗 形容云南人的古诗 想念远方的古诗词 最后一个字是吧的古诗 压力即动力的古诗词 关于秋夜蛐蛐的古诗 形容感恩陌生人的古诗词 餐饮店的文案古诗 爱情很难找到的古诗 有关鲜花与绿叶的古诗 改变汉字的古诗 带佳和程的古诗 题目有伟字的古诗 委婉表达自己愿望的古诗 孟浩然写的最著名古诗 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的古诗 高中学过的现代古诗词 在我盛开的时候的古诗 310字的古诗 举一反三古诗词的 竹林里的秋天古诗 形容讽刺的古诗文 古今写江西南城麻姑山的古诗 带晓梅的古诗 能说会道的古诗词 历代文人有关沧州的古诗词 带跑的古诗词 浪在古诗词中的含义 和己亥杂诗一样的古诗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