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祁字打头的古诗 >

祁字打头的古诗

关于祁字打头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祁字打头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祁字打头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祁字打头的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祁字打头的古诗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祁字打头的古诗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祁字打头的古诗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祁字打头的古诗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祁字打头的古诗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祁字打头的古诗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祁字打头的古诗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飞字打头的诗句有哪些?

  • 【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小】扣柴扉久不开……《游园不值》叶绍翁

    【小】苑莺歌歌,长门蝶舞多。……《思君恩》令狐楚

    【小】弦切切如私语……《琵琶行》白居易

    【小】廊回合曲阑斜……《寄人》张泌

    【小】檐日日燕飞来……《春晚》王令

    【小】溪泛尽却山行……《三衢道中》曾几

    【小】栏花韵午晴初……《归王宫次年作》司马图

    【小】蚕犹卧斫桑稀……《早晴至报恩山寺》文同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辞》南北无名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孤雁儿》李清照

    【小】东大东,杼柚其空。……《大东》诗经

    /

    小楼一夜听春雨

    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沙,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听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小扣柴扉久不开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小荷才露尖尖角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廊回合曲阑斜

    【作者】:张泌 唐

    【原文】: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宋 · 杨万里《小池》

    译文: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2、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 南北朝 · 佚名《木兰诗 / 木兰辞》

    译文:小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

    3、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五代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译文: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4、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 唐 · 李白《古朗月行》

    译文: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为白玉盘。

    5、小园香径独徘徊。 —— 宋 ·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译文: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事物才刚刚开始:“小荷才露尖尖角”、“虫声新透绿窗纱”、“人生若只如初见”、“记得小苹初见”“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事物还没有开始:蓬门不曾缘客扫、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盘马弯弓惜不发、黑云压城城欲摧;

    事物在最后关头:“九万里风鹏正举”、“最是一年春好处”、“最是橙黄橘绿时”、“石破天惊逗秋雨”、“砯崖转石万壑雷”、“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

    先这些,想到再补.

[阅读全文]...
  • 五打头有什么四字词语

  • 经典
  •   五是一个简单的汉字,你知道哪些五开头的四字词语?接下来学*啦网小编将带来五字开头词语内容,希望对大家学*有帮助。

      五的意思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的时期)。五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五脏(指心、肝、脾、肺、肾)。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五光十色、五花八门、五谷丰登、五彩缤纷、五湖四海、五颜六色、五彩斑斓、五脏六腑、五体投地、五味俱全、*、五大三粗、五马*、五车腹笥、五鬼闹判、五脊六兽、五斗先生、五内如焚、五里云雾、五侯蜡烛、五日京兆、五鼎万钟、五合六聚

      五味俱全 → 全心全意 → 意味深长 → 长驱直入 → 入木三分 → 分秒必争 → 争权夺利 → 利欲熏心 → 心口如一 → 一步登天 → 天外有天 → 天伦之乐 → 乐不可支 → 支支吾吾 → 吾膝如铁 → 铁证如山 → 山穷水尽 →尽善尽美 → 美中不足 → 足智多谋 → 谋事在人 → 人定胜天 → 天外有天 → 天伦之乐 → 乐不可支 → 支支吾吾 → 吾膝如铁 → 铁证如山 → 山穷水尽 → 尽善尽美 → 美中不足 → 足智多谋 → 谋听计行 → 行云流水 → 水落石出 → 出生入死 → 死声咷气 →气吞山河 → 河倾月落 → 落落大方 → 方枘圆凿

      1) 五彩缤纷:五彩:各种颜色;缤纷:繁多交错的样子。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2) 五谷丰登:登:成熟。指年成好,粮食丰收。

      3) 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

      4) 五湖四海:指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现有时也比喻广泛的团结。

      5) 五花八门: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6) 五内如焚:五内:五脏;俱:都;焚:烧。五脏都象着了火一样。形容象火烧得一样。比喻非常焦急。

      7) 五体投地: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是佛教一种最恭敬的行礼仪式。比喻佩服到了极点。

      8) 五颜六色:形容色彩复杂或花样繁多。引伸为各色各样。

      9) 五脏六腑:五脏:脾、肺、肾、肝、心;六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内脏器官的统称。也比喻事物的内部情况。

      10) 五蕴皆空:五蕴:佛家语,指色、受、想、行、识。众生由此五者积集而成身,故称五蕴。五蕴都没有了。指佛家修行的最高境界。

      11) 五味俱全:五味:酸甜苦辣咸的合称。形容调味齐全适宜。

      12) 五色相宣:各种相互映衬。形容诗歌辞藻华丽。

      13) 五彩斑斓:五彩:指青、黄、赤、白、黑五色。指多种颜色错杂而繁多耀眼

      14) 五洲四海:泛指世界各地。

      15) 五月飞霜:借指冤狱。

      16) 五行俱下:指读书敏捷神速。

      17) 五心六意:形容心思不定。

      18) 五体投诚:比喻佩服到了极点。同“五体投地”。

      19) 五石六鹢:后用以比喻记述准确或为学缜密有序。

      20) 五十步笑百步: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

      21) 五申三令:三令五申。指再三告诫。

      22) 五亲六眷:指各种关系的亲眷。

      23) 五抢六夺:指竞相抢夺。

      24) 五男二女:有子五人,有女二人。后用以表示子孙繁衍,有福气。宋时常绘印五男二女图于纸笺或礼品上以示祝福。

      25) 五陵英少:指京都富豪子弟。同“五陵年少”。

      26) 五陵豪气:指高门贵族的豪迈气概。

      27) 五零二落:犹言七零八落。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

      28) 五里雾中:比喻模糊恍惚、不明真相的境界。

      29) 五劳七伤:泛指各种疾病和致病因素。

      30) 五积六受:形容不便活动,只能呆板地坐着。

      看了五字开头词语的人也喜欢:

    1.有关前开头的四字词语

    2.目开头的四字词语大全

    3.四开头有什么四字词语

    4.是字开头有什么四字词语

[阅读全文]...
  • 关于明字打头的诗句-有什么带明字的诗句?

  •   有什么带明字的诗句?

      带“明”字的诗句很多,不可能全都找出来,摘录一些让网友们阅读。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举天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朝来明镜里,不忍白头人。刘长卿《正朝览镜作》

      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李白《王昭君二首》

      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苹。李白《渌水曲》

      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李白《秋浦歌》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李白《秋浦歌》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李白《秋浦歌》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秋浦歌》

      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李白《杜陵绝句》

      何处遥望君,江边明月楼。王昌龄《送胡大》

      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王昌龄《送郭司仓》

      扁舟事洛阳,窅窅含楚月。王昌龄《送刘十五之郡》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祖咏《终南望馀雪》

      窗里怜灯暗,阶前畏月明。李百药《咏萤火示情人》

      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杨炯《夜送赵纵》

      逶迤南川水,明灭青林端。王维《北坨》

      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维《送别》

      语罢更携手,月明洲渚生。王维。《阙题二首》

      恐畏无人识,独自暗中明,虞世南《咏萤》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吕岩《牧童》

      此去*城阙,青山明月初。王勃《晚留凤州》

      既能明似镜,何用曲如钩。骆宾王《玩初月》

      江阁要宾许马迎,午时起坐自天明。杜甫《崔评事弟许朝迎不到应虑老夫见泥雨…必愆佳期走笔戏简》

      彩翠 时分明,夕岚无处所。王维《木兰柴》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窗前总有花笺纸,难寄妾心字字明。无名氏《凤凰台怪和歌之二》

      容州诗句右褒城,几度经过眼暂明。元稹《褒城驿》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杜甫《石壕吏》

      秋天净绿月分明,何事巴猿不剩鸣。元稹《哭女樊》

      长年苦境知何限,岂得因儿独丧明。元稹《哭子之八》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陶渊明《归园田居》

      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李白《王昭君二首》

      自从天女盘中见,直至今朝眼更明。元稹《西明寺牡丹》

      君多务实我多情,大抵偏嗔步月明。元稹《使东川邮亭月》

      白发生一茎,朝来明镜里。白居易《初见白发》

      仍对墙南满山树,野花撩乱月胧明。元稹《使东川嘉陵驿之一》

      胡风千里惊,汉月五更明。令狐楚《从军行五首》

      风吹竹叶休还动,雨点荷心暗复明。元稹《雨声》

      知君暗泊西江岸,读我闲诗欲到明。元稹《酬乐天舟泊夜读微之诗》

      良人昨日去,明日又不还。聂夷中《杂怨三首》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圣明千岁乐,岁岁似今年。白居易《小曲新词》

      红裙明月夜,碧殿早秋时。白居易《小曲新词》

      九陌祥烟合,千春瑞月明。张仲素《圣明乐》

      禁林同直话交情,无夜无曾不到明。元稹《寄浙西李大夫之三》

      万方无一事,端拱大明宫。令狐楚《宫中乐》

[阅读全文]...
  • 文开头的古诗句

  • 文学
  • 文开头的古诗句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句吧,诗句是组成诗词的.、高度凝练的句子。究竟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好的诗句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开头的古诗句,欢迎阅读与收藏。

      1、文囿雕奇彩,艺门蕴深致。《咏司马彪续汉志》李世民

      2、文彩承殊渥,流传必绝伦。《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3、文叔一人知此翁,洛阳城里又春风。《纵笔》

      4、文殊去后无消息,休问前三与后三。《偈六十九首》

      5、文歹顿足普贤悲,外道拊掌波旬舞。《偈颂七十六首》

      6、文殊露出广长舌,普贤大士得一橛。《偈颂一百六十首》

      7、文帝却之不肯乘,千里马去汉道兴。《八骏图》

      8、文头交比绣,筋骨软于绵。《江楼夜吟元九律诗成三十韵》

      9、文阵堂堂新得隽,正少年、壮气虹霓吐。《贺新郎·说到城南杜》

      10、文缛山藏豹,飞高弋慕鸿。《试院唱酬十一首次前韵》

      11、文举有死耳,渊明其归乎。《大衍易吟四十首》

      12、文殊与网明,自西还自东。《颂古四十五首》

      13、文殊即是普贤,释迦倒骑佛殿。《偈颂三十首》

      14、文轩树羽盖,乘马鸣玉珂。《轻薄篇》

      15、文仲蔽展禽,难逃窃位名。《杂兴》

      16、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吊白居易》李忱

      17、文场继续成三代,家族辉华在一身。《哭胡十八遇》张籍

      18、文采双鸳鸯,裁为合欢被。《古诗十九首》

      19、文姬赠别双团扇,自写银钩。《采桑子·高吟烂醉淮西月》

      20、文君婿知否,笑君卑辱。《满江红·忧喜相寻》

      21、文似枚皋加敏速,记书易若张巡。《临江仙·自古吴兴称冷僻》

      22、文彩风流瑞世,延朱履、丝竹喧阗。《满庭芳·韩国殊勋》

      23、文能换骨余无法,学但穷源自不疑。《示儿》

      24、文词害道第一事,子能去之其庶几。《杂感》

      25、文里乌巾皆一样,三春景色花荡颺。《缘识》

      26、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送梓州李使君》

      27、文价乾坤推重,世紏父子同登。《木兰花/玉楼春》

      28、文龙画烛摇红影,淮拟君王夜读书。《宫词》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王维 送梓州李使君)

      文成破体书在纸,清晨再拜铺丹墀 (李商隐 韩碑)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杜甫 天末怀李白)

      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 (李白 古风)

      文章深掣曳,珂佩鸣丁当。 (贯休 古意九首)

      文章献纳麒麟殿,歌舞淹留玳瑁筵。 (李白 流夜郎赠辛判官)

      文昌宫中赐锦衣,长安陌上退朝归。 (李欣 缓歌行)

      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 (柳宗元 乐府杂曲·鼓吹铙歌·高昌)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杜甫 偶题)

[阅读全文]...
  • 足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足字打头的四字成语)

  • 作者:黄子瑜

    行走在大街小巷和各个公园中,大家经常会看到一面面公益广告牌与各色景观交融,形成城市中优美的风景线。这些广告牌不仅装点了城市,同时也时刻提醒着人们的一言一行,给市民们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日,记者发现在滨江公园游步道旁的一处公告牌上面写着:“无论好事坏事,都要学会随遇而安,足知常乐,保持一颗*常心。”乍一看好像没什么问题,但仔细分辨后发现,这个广告牌把“知足常乐”写成了“足知常乐”。

    滨江公园公益广告牌

    除了广告牌的问题,据热心市民反映,滨江公园游步道路边多个长椅破坏,并且很久都没有相关部门进行检修处理。

    遭受破坏的长椅

    公共设施是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爱护公共设施,保护公共设施”,这是小学生都懂的道理。

    本公众号早于在今年5月14号就发文指出该问题,但时至今日,两个多月过去了,还是没有相关部门处理此事!

    作为城市的一员,我们在享受社会公共设施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应该尽自己所能,维护好公共设施。同时也希望某些人不要反其道而行之,继续破坏城市公共设施。

    在此,再次呼吁责任部门,尽快解决这些问题,还大家一个文明美好的家园。

[阅读全文]...
  • 花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花打头的四字成语)

  • 1.百花齐放:比喻各种不同形式、风格的艺术作品在同一时期出现。

    2.百花争妍:美、艳。形容繁华盛开,生气勃勃的景象。

    3.百花争艳:各种花草树木竞相开放出艳丽的花朵。

    4.笔头生花:形容诗文写得绚丽多采,非常漂亮。亦作“笔底生花”、“笔下生花”。

    5.闭月羞花:形容女子貌美,使花亦羞愧,月亦隐藏。

    6.步步莲花:原形容女子步态轻盈。后常比喻渐入佳境。

    7.遍地开花:比喻好的事物到处涌现或普遍发展。

    8.粲花之论:粲花,鲜艳的花朵;论,言论。称赞言论的典雅隽妙。

    9.宠柳娇花:惹人宠爱的柳色、娇艳的花枝。形容春色。

    10.穿花纳锦:以穿纱的方法做成的刺绣花样。

    11.翠竹黄花:指眼前境物。

    12.吹花嚼蕊:①指吹奏、歌唱。②指反复推敲声律、词藻。

    13.春花秋实:即“春华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一般用来比喻。

    14.春暖花香:明·无名氏《打韩通》头折:“春暖花香,和风淡荡。我则见东郊上,男女成行,处处闲游赏。”形容春天美丽的景色。

    15.春暖花开:本指春天气候宜人,景物优美。现也比喻大好时机。

    16.簇锦团花:簇:聚成团。锦:有花纹的丝织品。形容五色缤纷,繁华艳丽的景象。

    17.洞房花烛:形容结婚的景象。

    18.耳聋眼花:指年老体衰者听觉、视觉衰退。形容人对事物的知觉极为迟钝。

    19.耳热眼花:眼睛发花,耳朵发热。形容饮酒微有醉意,精神兴奋的感觉。

    20.分花拂柳:即“分花约柳”。形容女子走路姿态美好。

    21.风花雪月:①原指旧时诗文里经常描写的自然景物。后比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空洞的诗文。②喻男女情事。

    22.浮花浪蕊:指寻常的花草。比喻轻浮的人。

    23.花朝月夜: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旧时也特指农历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

    24.寒花晚节:寒花,寒天的花;晚节,晚年的节操。比喻人晚节高尚。

    25.黄花晚节:指菊花能傲霜开放,比喻人到晚年能保持高尚的节操。

    26.黄花女儿:处女的俗称。

    27.花辰月夕: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同“花朝月夕”。同“花朝月夕”、“花晨月夕”。

    28.花簇锦攒:形容五色缤纷、繁盛艳丽的景象。同“花攒锦簇”。

    29.花堆锦簇:形容五色缤纷,艳丽多彩。

    30.花好月圆:花儿正盛开,月亮正圆满。比喻美好圆满。多用于祝贺人新婚。

    31.花阶柳市:指妓院聚集的街市。

    32.花街柳陌:指妓院聚集的街市。同“花街柳市”“花阶柳市”。

    33.花锦世界:指繁华之地。同“花花世界”。

    34.花明柳暗: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35.花明柳媚:形容春天绿柳成荫、繁花似锦的景象。

    36.花貎蓬心:指虚有其表。

    37.花前月下:本指游乐休息的环境。后多指谈情说爱的处所。

    38.花衢柳陌:指妓院聚集的街市。

    39.花容月貌:如花似月的容貌。形容女子美貌。

    40.花天锦地:形容繁华热闹。

    41.花天酒地:形容吃喝嫖赌、荒淫腐化的生活。

    42.花团簇锦:簇:聚成团。锦:有花纹的丝织品。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

    43.花信年华:花信:开花时期,花期。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也泛指女子正处年轻貌美之时。

    44.花言巧语:原指铺张修饰、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辞。后多指用来骗人的虚伪动听的话。

    45.花样翻新:指独出心裁,创造新花样。

    46.花样年华:泛指女子正处年轻貌美之时。

    47.花样新翻:指独出心裁,创造新花样。同“花样翻新”。

    48.花颜月貌:形容女子的美丽。

    49.花攒锦簇:形容五色缤纷、繁盛艳丽的景象。

    50.花攒锦聚:形容五色缤纷、繁盛艳丽的景象。同“花攒锦簇”。

    51.花枝招颤: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同“花枝招展”。

[阅读全文]...
  • 忘字开头的古诗句

  • 忘字开头的古诗句

      1、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

      2、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3、狂情错向红尘住。忘了瑶台路。

      4、忘缘兀坐。皮袋非真我。

      5、坐中有客肠应断,忘了酴醿架下人。

      6、尽交寂寞。忘了前时约。

      7、忘形湛辈,一笑丘壑写高怀。

      8、荷尽覆*池,忘了归来路。

      9、忘尔汝,任争*。疏帘画舫梅妆白。

      10、忘了归来,不道春将暮。

      11、忘形遗照神凝。务本乐天知命。

      12、清苦良自持,忘言养高洁。

      13、忘尘冗。客来不管相迎送。

      14、但讶鹿皮翁,忘机对芳草。

      15、忘言处、千古同时。

      16、瑞气冲融,祥光赫奕,忘尽尘樊质。

      17、忘取舍,绝将迎,门外何曾到。

      18、如何鹿皮翁,忘言对芳草。

      19、只愁老姑促,忘送素娥归。

      20、当灭不灭,忘照摄千百亿身。

      21、尽交寂寞,忘了前时约。

      22、托阴当树李,忘忧当树萱。

      23、解榻情何限,忘言道未殊。

      24、助喜杯盘盛,忘机笑语訇。

      25、守柔弱清贫,忘忧忘耻。

      26、养其无象,忘形灵地开发。

      27、庆彼晚凋福。忘此孤生悲。

      28、任老岂知头顶白,忘缘谁觉世闲春。

      29、忘机渐喜逢人少,览镜空怜待鹤疏。

      30、倾盖金兰合,忘筌玉叶开。

      31、离相境都寂,忘言理更精。

      32、不问人间事,忘机过此生。

      33、忘螭鬽之躨触,见醉乡之城郭。

      34、道试看自古,忘机未了,空无益、又遗害。

      35、易变肯随南地橘,忘忧虚对北堂萱。

      36、忘形侣猿鹤,可待整冠襟。

      37、此事恐无冀,忘言咏吾诗。

[阅读全文]...
  • 苏轼的水调歌头古诗

  • 苏轼,阅读
  • 苏轼的水调歌头古诗

      苏轼一生当中有许多流传的千古诗词。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苏轼的水调歌头古诗,希望能帮助到您。

      原文: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翻译]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明月从何时才有?端起酒杯来询问青天。

      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天晚上是哪年。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

      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何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

      主题

      这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即丙辰年的中秋节,为作者醉后抒情,怀念弟弟苏辙之作。

      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 、抒情和议论,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

      上片表现词人由超尘出世到热爱人生的思想活动,侧重写天上 。开篇“明月几时有”一句 ,借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诗意,通过向青天发问 ,把读者的思绪引向广漠太空的神仙世界。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以下数句,笔势夭矫迴折,跌宕多彩。它说明作者在“出世”与“入世”,亦即“退”与“进”、“仕”与“隐”之间抉择上深自徘徊的困惑心态。以上写诗人把酒问月,是对明月产生的疑问、进行的探索,气势不凡,突兀挺拔。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几句,写词人对月宫仙境产生的向往和疑虑,寄寓着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写词人的入世思想战胜了出世思想,表现了词人执着人生、热爱人间的感情。

      下片融写实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表现词人对人世间悲欢离合的解释,侧重写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实写月光照人间的景象,由月引出人,暗示出作者的心事浩茫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两句,承“照无眠”而下,笔致淋漓顿挫 ,表面上是恼月照人 ,增人“月圆人不圆”的怅恨,骨子里是本抱怀人心事,借见月而表达作者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写词人对人世悲欢离合的解释,表明作者由于受庄子和佛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洒脱、旷达的襟怀,齐庞辱,忘得失,超然物外,把作为社会现象的人间悲怨、不*,同月之阴晴圆缺这些自然现象相提并论,视为一体,求得安慰。结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转出更高的思想境界,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包括自己的兄弟 ),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给全词增加了积极奋发的意蕴。词的下片,笔法大开大合,笔力雄健浑厚,高度概括了人间天上、世事自然中错综复杂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美好 ,幸福的生活的向往 ,既富于哲理,又饱含感情。

      这首词是苏轼哲理词的代表作。词中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永恒的宇宙和复杂多变的人类社会两者的综合理解与认识,是作者的世界观通过对月和对人的观察所做的一个以局部足以概括整体的小小总结。作者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厌薄宦海浮沉,在皓月当空 、孤高旷远的意境氛围中 ,渗入浓厚的哲学意味,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达到了人与宇宙、自然与社会的高度契合。

      赏析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学、讲究实务为主。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貌岸然纠葛当中的。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公元1071年(宋神宗熙宁四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这首中秋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对于一贯秉持“尊主*”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此点在题序中并有深微的提示。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多少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诗人,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酒问天这一细节与屈原的《天问》和李白的《把酒问月》有相似之处。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是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从创作动因上来说,屈原《天问》洋洋170余问的磅礴诗情,是在他被放逐后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在楚先王庙及公卿祠堂仰见“图画天地山川神灵”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后“呵而问之”的(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是情景触碰激荡的产物。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自注是:“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当也是即兴遣怀之作。苏轼此词正如小序中所言是中秋望月,欢饮达旦后的狂想之曲,亦属“伫兴之作”(王国维《人间词话》)。它们都有起得突兀、问得离奇的特点。从创作心理上来说,屈原在步入先王庙堂之前就已经是“嗟号昊旻,仰天叹息”(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处于情感迷狂的精神状态,故呵问青天,“似痴非痴,愤极悲极”(胡浚源《楚辞新注求确》)。李白是“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那种因失意怅惘的郁勃意绪,也是鼻息可闻的。苏轼此词作于丙辰年,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自请外任密州。既有对朝廷政局的强烈关注,又有期望重返汴京的复杂心情,故时逢中秋,一饮而醉,意兴在阑珊中饶有律动。三人的创作心理实是脉络暗通的。

      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想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读者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己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 “乘风归去”之想。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琼楼玉宇”,语出《大业拾遗记》:“瞿乾祐于江岸玩月,或谓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月规半天,琼楼玉宇烂然。”“不胜寒”,暗用《明皇杂录》中的典故: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临行,叶叫他穿皮衣。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支持。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去”。飞天入月,为什么说是归去呢?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他的《前赤壁赋》描写月下泛舟时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和这首词互相印证。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苏轼后来贬官到黄州,时时有类似的奇想,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然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读者可以体会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气逼人。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

      但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的“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的。“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明月几时有?”这在九百年前苏轼的时代,是一个无法回答的谜,而在今天科学家已经可以推算出来了。乘风入月,这在苏轼不过是一种幻想,而在今天也已成为现实。可是,今天读苏轼的词,读者仍然不能不赞叹他那丰富的想象力。

      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之人。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诗人便无理地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词人毕竟是旷达的,他随即想到月亮也是无辜的。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忧伤呢?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

      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这两句并非一般的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与“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都可以互相参看。苏轼就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铸成一种普遍性的情感。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从艺术成就上看,此篇属于苏词代表作之一。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在格调上则是“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胡寅《酒边词序》),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 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作者既标举了“ 绝尘寰的宇宙意识”,又摒弃那种“在神奇的永恒面前的错愕”情态(闻一多评《春江花月夜》语)。他并不完全超然地对待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而是努力从自然规律中寻求“随缘自娱”的生活意义。所以,尽管这首词基本上是一种情怀寥落的秋的吟咏,读来却并不缺乏“触处生春”、引人向上的韵致。

      对于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是推崇备至。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认为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这是一点也不过分的。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吴潜《霜天晓角》:“且唱东坡《水调》,清露下,满襟雪。”《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的曲儿”,唱的就是这 “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全词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人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阅读全文]...
  • 龙头节的古诗词

  • 文学
  • 龙头节的古诗词

      二月二,龙抬头,抬走烦恼与忧愁;二月二,龙抬头,抬来幸福与满足;二月二,龙抬头,抬走苦闷与波折;二月二,龙抬头,抬来吉祥与好运。祝你快乐!接下来小编整理了龙头节的古诗词,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二月二》

      [唐]白居易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二月二日》

      [唐]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二月二日》

      [宋]晁说之

      柳花多情不肯新,可怜失尽汉家春。

      二年不识挑生菜,万国谁知有杀身。

      群盗犹多南渡客,征鸿难问北归人。

      始知前日一樽酒,上帝升*与尔亲。

      《二月二日出郊》

      [宋]王庭皀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陇高低紫燕飞。

      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二月二日*上赋》

      [宋]贺铸

      仲宣何遽向荆州,谢惠连须更少留。

      二日旧传挑菜节,一樽聊解负薪忧。

      向人草树有佳色,带郭江山皆胜游。

      载酒赋诗从此始,它年耆老话风流。

      《田家以二月二日晴雨占谷价枕上口占》

      年代:宋

      作者:洪咨夔

      葛根已尽麦方青,延颈东来米价*。

      怕听三更三点雨,要占二月二朝晴。

      拓展:

      龙抬头为什么称为龙抬头节

      农历二月初二,之所以称为龙抬头节,其实与古代天象有关。旧时人们将黄道附*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的位置,俗称“二十八宿”,以此作为天象观测的参照。“二十八宿”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划分为四大组,产生“四象”: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龙形星象,人们称它为东方苍龙,其中角宿代表龙角,亢宿代表龙的咽喉,氐宿代表龙爪,心宿代表龙的心脏,尾宿和箕宿代表龙尾。《说文》中有龙“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的记载,实际上说的是东方苍龙星象的变化!

      古时,人们观察到苍龙星宿春天自东方夜空升起,秋天自西方落下,其出没周期和方位正与一年之中的农时周期相一致。春天农耕开始,苍龙星宿在东方夜空开始上升,露出明亮的龙首,夏天作物生长,苍龙星宿悬挂于南方夜空;秋天庄稼丰收,苍龙星宿也开始在西方坠落;冬天万物伏藏,苍龙星宿也隐藏于北方地*线以下。而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晚上,苍龙星宿开始从东方露头,角宿,代表龙角,开始从东方地*线上显现,大约一个钟头后,亢宿,即龙的咽喉,升至地*线以上,接*子夜时分,氐宿,即龙爪也出现了。这就是“龙抬头”的过程。之后,每天的“龙抬头”日期,均约提前一点,经过一个多月时间,整个“龙头”就“抬”起来了。后来,这天也被赋予多重含义和寄托,衍化成“龙抬头节”、“春龙节”了!

      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有什么

      实际上,之所以说“二月二,龙抬头”,是与古代观测天象的天文学有关。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和位置,把黄道附*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俗称“二十八宿”,又根据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将其分为四宫,并依照它们的形象将四宫附会为四种动物。

      其中东宫七宿(即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很像想象中的龙形星象,便称其为东方苍龙(其它为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每年农历二月二傍晚,苍龙星宿开始从东方露头,代表龙角的角宿开始从东方地*线上显现(而整个“龙身”即其它六宿尚隐没在地*线以下),故称为“龙抬头”。

      那么为什么要在“二月二”祭龙呢?这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关系。二月二,正值惊蛰前后,也是农田春耕、春播季节,能否风调雨顺,这直接关系到一年庄稼的丰歉。而在古代诸神谱系中,龙是掌管降雨的神仙。为了求得龙神行云布雨,二月二这天,人们便在龙神面前摆供,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除唱大戏娱龙之外,有的地方还要舞龙、戴龙尾、开笔(旧时这天让孩子开笔写字,取龙抬头之吉兆,祝愿孩子长大后能断文识字)等,以求得“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在民间,则盛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武则天废唐立周称帝,惹怒了玉皇大帝,下令龙王三年不得降雨。龙王不忍百姓受灾挨饿,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便将龙王赶出天宫,压于大山之下,并立碑告示天下:“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直到第二年二月初一,一位中年妇女背了一袋黄豆走亲戚,途中不慎将黄豆撒了一路,阳光下,这些黄豆闪闪发光。人们看见后高兴地说:“这不就是金豆吗?炒熟了不就开花了吗?”第二天即二月二,家家户户把炒好的、开了花的.黄豆供在当院,看管龙王的太白金星一看,确实是“金豆开了花”,便让龙王重返天宫。

      后来,人们为了怀念、纪念龙王,便在每年的二月二炒黄豆,一边炒嘴里还念叨着流传的俗语:“二月二,吃(黄)豆花,大人小孩给一把。”明朝玉米传入*,之后,人们又用香喷喷的爆玉米花祭祀龙王,一直流传至今。

      二月二祭祀龙王,还寄寓着人们“引龙伏虫,驱毒除瘟,保佑*安”的愿望。二月二正是惊蛰前后,“惊蛰过,百虫苏,蝎子、蜈蚣都露头。”百虫萌动,易传疾病,易伤五谷,而“龙是鳞虫之长,龙出则百虫伏藏”。因此人们“引龙伏虫”,希望借龙威镇伏百虫,驱毒除瘟,保佑人畜*安,五谷丰登。

      明代沈榜《宛属杂记》载:“二月引龙,熏百虫……乡民用灰自门外委婉步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用面摊煎饼,熏床炕令百虫不生。”撒灰十分讲究,也很有意思:用簸箕盛草木灰,从家门口撒一条龙到河边,再用谷糠撒一条龙引到家,意为送走懒(青)龙,引来钱(黄)龙,保佑人畜*安;从临街大门口一直撒到厨房灶间,并绕水缸一圈,叫做“引钱龙”;将草木灰撒于门口,镇门避灾;将草木灰呈龙蛇状撒于墙角,以招福祥避虫害。

      老百姓过年,讲究个长长久久,圆圆满满。因此,从广义上讲,自腊月二十三日祭灶王爷开始,就算过年了,到二月二龙(王爷)抬头,才算真正结束。比如陕北乡间直到现在还流传着一段民谚:“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除夕、初一过大年,正月十五元宵节,二月二龙抬头了年过完。”对老百姓而言,二月二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人们认为这天不仅是苍龙“登天”之日,更是新一年的开始。

      因为二月二一般处在惊蛰前后,大地春回,万物复苏,春耕在即,百事开端,因此,除祭祀龙神外,民间往往还要举行多种纳吉活动,如舞龙灯、戴龙尾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剃龙头*俗,即二月二要理发,为什么偏偏要在这一天理发呢?儿童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而大人理发,则寓意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兆头、好运气。而陕北在这天,不仅要唱大戏、舞龙灯、放烟火,十里八乡的秧歌队还要聚拢在一起,热热闹闹地扭一天,图个圆满。

      为了纳吉,连二月二这天吃的食物也要加上“龙”的头衔。如这天吃面条叫吃“龙须(面)”、水饺称作“龙耳”、米饭称作“龙子”、春饼称作“龙鳞”、馄饨称作“龙眼”,馄饨面条一块煮则叫做“龙拿珠”,等等。

[阅读全文]...
  • 水调歌头古诗原文赏析

  • 水调歌头古诗原文赏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朝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阙词。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当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水调歌头古诗原文赏析,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水调歌头

      作者: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释

      【水调歌头】:词牌名。本文选自《东坡乐府笺》(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丙辰】熙宁九年(1076)

      【达旦】早晨;白天

      【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把酒】端起酒杯。

      【天上宫阙】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宫殿前左右竖立的楼观。

      【归去】回到天上去。

      【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不胜】经受不住。

      【弄清影】弄:赏玩。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何似】哪里比得上。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但愿】但:只。

      【千里共婵娟】共:一起欣赏。婵娟指月亮。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赏析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起,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作品。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学、讲究实务为主。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曾经表示过“归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貌岸然纠葛当中的。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公元1071年(宋神宗熙宁四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这首中秋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对于一贯秉持“尊主*”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此点在题序中并有深微的提示。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拥有浪漫色彩的,她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多少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诗人,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酒问天这一细节与屈原的《天问》和李白的《把酒问月》有相似之处。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是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从创作动因上来说,屈原《天问》洋洋170余问的磅礴诗情,是在他被放逐后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在楚先王庙及公卿祠堂仰见“图画天地山川神灵”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后“呵而问之”的(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是情景触碰激荡的产物。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自注是:“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当也是即兴遣怀之作。苏轼此词正如小序中所言是中秋望月,欢饮达旦后的狂想之曲,亦属“伫兴之作”(王国维《人间词话》)。它们都有起得突兀、问得离奇的特点。从创作心理上来说,屈原在步入先王庙堂之前就已经是“嗟号昊旻,仰天叹息”(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处于情感迷狂的精神状态,故呵问青天,“似痴非痴,愤极悲极”(胡浚源《楚辞新注求确》)。李白是“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那种因失意怅惘的郁勃意绪,也是鼻息可闻的。苏轼此词作于丙辰年,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自请外任密州。既有对朝廷政局的强烈关注,又有期望重返汴京的复杂心情,故时逢中秋,一饮而醉,意兴在阑珊中饶有律动。三人的创作心理实是脉络暗通的。

      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想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读者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的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己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 “乘风归去”之想。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琼楼玉宇”,语出《大业拾遗记》:“瞿乾佑于江岸玩月,或谓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月规半天,琼楼玉宇烂然。”“不胜寒”,暗用《明皇杂录》中的典故: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临行,叶叫他穿皮衣。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支持。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去”。飞天入月,为什么说是归去呢?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他的《前赤壁赋》描写月下泛舟时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和这首词互相印证。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苏轼后来贬官到黄州,时时有类似的奇想,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然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读者可以体会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气逼人。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

      但苏轼热爱人间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的“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的。“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明月几时有?”这在九百年前苏轼的时代,是一个无法回答的谜,而在今天科学家已经可以推算出来了。乘风入月,这在苏轼不过是一种幻想,而在今天也已成为现实。可是,今天读苏轼的词,读者仍然不能不赞叹他那丰富的想象力。

      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之人。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诗人便无理地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词人毕竟是旷达的,他随即想到月亮也是无辜的。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忧伤呢?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

      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愿景,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我安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与“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都可以互相参看。苏轼就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铸成一种普遍性的情感。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对弟弟的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从艺术成就上看,此篇属于苏词代表作之一。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在格调上则是“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胡寅《酒边词序》),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作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 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作者既标举“ 绝尘寰的宇宙意识”,又摒弃那种“在神奇的永恒面前的错愕”情态(闻一多评《春江花月夜》语)。他并不完全超然地对待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而是努力从自然规律中寻求“随缘自娱”的生活意义。所以,尽管这首词基本上是一种情怀寥落的秋的吟咏,读来却并不缺乏“触处生春”、引人向上的韵致。

      对于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是推崇的。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认为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这是一点也不过分的。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吴潜《霜天晓角》:“且唱东坡《水调》,清露下,满襟雪。”《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的曲儿”,唱的就是这 “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可见宋元时传唱的盛行。全词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人们给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祁字打头的古诗 - 句子

祁字打头的古诗 - 语录

祁字打头的古诗 - 说说

祁字打头的古诗 - 名言

祁字打头的古诗 - 诗词

祁字打头的古诗 - 祝福

祁字打头的古诗 - 心语

推荐词条

古诗出塞的插图简单 有雪有歌的古诗 比喻的古诗大全 32字的古诗加题目作者 表示一个人志向的古诗词 关于古诗词的冷笑话 古诗中含月的意象分析 上古诗课的导入语 云在古诗中的美称 讲知己的古诗 浅谈语文中古诗词的鉴赏 关于秋天的自创古诗5言 描写景色的古诗j及注释 诵读古诗词的古典音乐 等待收获的古诗 做官的古诗 祝福有个好梦的古诗 关于水意向的古诗 歌颂祖国山河风光的古诗文 表示胜利的古诗 含有鸟类名称的古诗 分析意境题的杜甫古诗词 关于李白思念朋友的古诗 以诚信为主题的古诗词 十首有关夏季的古诗词 运用意象手法的古诗词 与秋有关的七字古诗词 有176个字的古诗吗 形容上山的古诗 秋叶有关的古诗词 少儿学的古诗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