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凉夜吟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西凉夜吟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西凉夜吟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西凉夜吟的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西凉是哪个朝代
导语:西凉(400年—421年),河西走廊一带曾先后产生过五个凉*,史家为区别其他的4个,将中心位于凉州西部酒泉的'李氏*称为西凉。历三主,共二十二年。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西凉的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西凉简介
西凉,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自西汉建武威郡以来名字换了多次,匈奴族统治河西走廊时称姑臧,西汉建武威郡,东汉称西凉,其疆域也时大时小,大时把大半甘肃都占了,还扩延周围几省,史称凉州。李广后裔李暠,公元400年建立了西凉王朝,[1] 在敦煌称“凉公”。405年迁都酒泉,逼*北凉。疆域在今*甘肃西部及新疆部分。417年,武昭王李暠卒,子李歆嗣位。420年,李歆与北凉交战被杀,其弟敦煌太守李恂在敦煌嗣位。但次年,北凉军围敦煌,李恂战败,乞降不成后自杀。西凉因此亡于北凉。西凉太祖李暠被唐朝皇室尊为先祖,唐玄宗李隆基天宝二年(753年)追尊为兴圣皇帝。因其统治地区古为凉州,故国号为“凉”,又位于凉州西部,故名“西凉”。
二、西凉历史
时代背景
李氏为西州大姓。李暠先祖仕晋为郡守。北凉神玺元年(397),段业自称凉州牧,以李暠为效谷县令,后又升敦煌太守。
李暠立国
北凉天玺二年(400年),李暠据敦煌自称大将军、护羌校尉、秦凉二州牧、凉公,改元庚子,以敦煌为都城,疆域广及西域。疆域在今*甘肃西部及新疆哈密小部分。405年,改元建初,遣使奉表于晋,并迁都酒泉,与北凉长期争战。因其统治地区古为凉州,故国号为“凉”,又位于凉州西部,故名“西凉”。
401年,沮渠蒙逊攻杀段业,建北凉。暠常对北凉作战。
405年暠迁都酒泉,并徙胡、汉各族两万三千户于酒泉一带,以*一万户侨置会稽、广夏二郡,余户分置武威、武兴、张掖三郡。北凉沮渠蒙逊每年进攻,西凉力不能敌,故与其通和立盟。暠安抚境内,敦劝稼穑,但北凉背盟进攻,暠不得不迎战。
李歆亡国
417年二月,李暠病死,其子李歆继位,继续对北凉作战。
420年,歆闻沮渠蒙逊南伐西秦,率军三万往攻北凉都城张掖,途中为蒙逊所败;蒙逊杀李歆,进占酒泉。
420年九月,歆弟李恂据敦煌称冠军将军、凉州刺史,改元永建。不久,沮渠蒙逊派军讨伐。
421年,沮渠蒙逊又率兵来攻,北凉军引水灌敦煌,李恂乞降不成,部下投降,李恂自杀,敦煌失陷,西凉灭亡。[2]
伊吾西凉
十六国后期,在西域吐鲁番盆地地区先后出现了两个流亡小朝廷,它们分别是:高昌北凉与伊吾西凉。
421年,西凉被北凉所灭,422年西凉王室后裔李宝(李暠孙)西渡流沙,占据伊吾(今哈密),建立伊吾西凉(又称后西凉),442年投降北魏,李宝为伊吾王。
439年,北凉被北魏所灭,440年北凉王室后裔沮渠无讳西渡流沙,占据高昌(今吐鲁番),建立高昌北凉(又称后北凉),460年被柔然所灭。君主:1.酒泉王 沮渠无讳;2.河西王沮渠安周。
西凉*历两代三王,22年。李暠死后,其子李歆、李恂先后继位,在位时间都不长,并且不像李暠那样治国安民,而是大修宫室,严刑峻法,致使“人力凋残,百姓愁悴”,统治极不稳定。西凉太祖李暠被唐朝皇室李氏和诗人李白、李商隐尊为先祖。
李暠介绍
李广后裔李暠,也作李皓,公元400年建立了西凉王朝,虽在421年被北凉灭掉,但李姓却世代为凉州大族。
十六国时期的西凉*,是*李暠建立的。李暠,前述汉朝李广将军之后裔,世为凉州大族。《晋书·凉武昭王传》载:“皓,字元盛,陇西成纪人,姓李氏。汉前将军广之十六世孙也。世为西州右姓。”也有说法称李暠是陇西狄道人(今甘肃临洮)。北凉段业(十六国时凉王)时,曾任敦煌太守。庚子元年(400),自称凉公,改元建初,成为西凉的开国皇帝。
传说,李皓身丈二,膊阔四围,豹头虎眼,每餐储粮一斗,蒸豚二肘,酒量如沧海,力能拔山,气盖世,戏剑钺200斤如举一羽。他生性聪敏,待人宽和,还通涉经史,尤善文义,对武艺、兵法也颇有研究。
当时,段业叛吕光,建立北凉,任李暠为敦煌太守等职。后来汉族大地主宋繇等极力支持李暠独立,于是,李暠于庚子元年(400)称凉公,改元建初,史称西凉。西凉*先后都敦煌、酒泉。
李暠所建的西凉,和好于东晋。他接受了东晋的封号,设侨郡安置江淮和中州的流民。李暠在位期间,很注意发展农业,史载:“年谷频登,百姓乐业。”他还在玉门、阳关一带屯田,势力远及西域。西凉所辖的河西一带,一度出现繁荣安定的局面。此时西凉*安定、昌盛,他被奉为兴圣皇帝。
李暠生有十子:谭、歆、让、情、恂、翻、豫、宠、眺、亮。其中李歆为西凉后主,他生有八子:勖、绍、重耳、弘之、嵩明、崇产、崇庸、崇佑。重耳(字景顺)以国(西凉)亡而奔刘宋,后又归后魏,历任弘农太守、安南将军、豫州刺史。重耳生熙,熙(字孟良),后魏金门镇将。熙生唐懿祖天锡(字德真),生三子,李虎为第二子,即唐太祖。
山西凉拌菜的做法
凉拌菜,是将初步加工和焯水处理后的原料,经过添加红油、酱油、蒜粒等配料制作而成的菜肴。山西民间凉拌菜大家知道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山西凉拌菜的`做法大全,仅供参考!
拌葱头
原料:葱头一斤青红辣椒三个酱油三钱陈醋三钱精盐五钱香油三分
制法:将葱头剥去老皮洗净,直刀切成片,再改刀切成粗丝或小块;辣椒直刀切成丝共装盘内,然后拌上精盐、酱油、陈醋,最后滴上香油,搅拌匀即好。
特点:新鲜脆嫩,酸辣适口。
拌卷心菜
原料:卷心菜斤半酱油五钱香油五分白糖一钱食盐二分
制法:将卷心菜剥去外帮洗净,直刀切成一寸长、半寸宽的碎段。入开水中煮两三分钟捞起,不可过度,沥去水放在碗中。将酱油、香油、白糖、食盐调入搅拌匀即好。除此,还可加入虾米、香干、青红辣椒丝,调以醋,做成糖醋味卷心菜。
特点:甜咸香脆,佐酒小菜。
拌绿豆芽
原料:绿豆芽二斤黄瓜二两精盐五钱葱丝二钱姜丝二钱醋五钱香油一钱
制法:将绿豆芽拣去杂质洗净,入开水锅里焯熟(注意不要过火焯软),捞出控去水;黄瓜洗净直刀切成片,再切成细丝,撒上精盐,加入葱丝、姜丝拌匀,最后浇上醋、香油盛盘即好。如加入泡软的腐干丝、粉丝即成绿豆芽拌三丝。
特点:新鲜味美,富有营养
黄瓜拌虾片
原料:虾两对黄瓜一节青蒜苗两棵青菜叶三棵酱油五钱香油一钱陈醋二钱水泡木耳二钱
制法:将对虾脱皮,入开水锅里煮熟,捞出晾冷;把黄瓜洗净,直刀切成半圆片;青蒜苗、青菜叶拣洗净,直刀切成段,全部放在案上待用。这时将冷虾推切成片。再行装盘和调味。摆盘的次序是:先用青菜叶铺底,接着将虾片摆成花样(可自选),上层将黄瓜片、青蒜苗摆上,撒上水木耳,倒入酱油、香油、陈醋即好
特点:鲜艳美观,清香利口
麻酱拌豆角
原料:鲜豆角五两芝麻酱二两精盐五钱味精十粒花椒油五钱姜末三钱
制法:把豆角抽筋,折断,洗干净,在开水锅里焯熟,后用凉水浸泡,捞出控去水,放在调盘里。再把芝麻酱用冷开水调成糊状,把花椒油烧热,加入精盐、味精、姜末浇在豆角上,拌匀即可装盘
特点:颜色翠绿,香味可口
**拌粉皮
原料:猪肉(瘦)三两绿豆粉皮二张食油五钱酱油三钱香油五分醋二钱芥末五分盐水一钱麻酱五钱味精十粒
制法:先将猪肉洗净,片成片再切成细丝;粉皮泡软后也直刀切成丝,入开水锅里煮一下,捞出放入凉水里,沥控水分,盛入盘里,用筷子搅散。再将炒锅置旺火上,倒入油烧热,随即将**入锅煸炒,加一钱酱油,待肉色变色盛在粉丝上。浇上醋、香油、芥末、盐水、味精兑成的汁,最好淋上麻酱即成。
特点:味香爽口,佐酒佳肴
拌韭菜
原料:鲜韭菜二斤食盐五钱花椒十粒
制法:将韭菜拣好洗净,直刀切成寸段,拌上食盐、花椒,放入盆里加盖,腌两三天即可食用
特点:经济实惠,佐饭最
拌香黄豆
原料:黄豆二斤食盐一两酱油一两黄酒五钱五香粉五钱葱花二钱
制法:将虫咬破烂的黄豆拣去洗净,倒入锅里,加水浸住豆面,倒入五香粉(也可加一钱灵云香),上旺火煮一刻钟左右,移至小火焖煮,这时须加入盐、酱油、黄酒等佐料,紧盖锅盖焖至豆皮发胀,汤成浓汁时起锅,晾冷装盘。吃时可撒些葱花,滴几点香油,其味更香
特点:味鲜香脆,佐酒小菜
拌粉皮
原料:好粉面五两清水三斤黄瓜二两芝麻酱五钱芥末三钱辣椒油五钱香油二钱调和八两
制法:粉面加入清水打成浓汁,上火熬成糊状,熬好后摊在木板上,薄厚要均匀,凉冷后卷起,切成宽条盛盘,撒上黄瓜丝、调入芝麻酱、芥末、辣椒油、浇上调和汤,滴入香油即成
特点:清凉味美,盛夏佳品
拌芹菜
原料:鲜嫩芹菜二斤精盐五钱香油五分特醋三钱酱油三钱
制法:将芹菜摘叶拣净,削去毛根,洗净。切成五分长节,入开水锅里焯一下,之后撒上精盐拌匀,食用时浇上酱油、特醋、香油,也可浇入花椒油其味更长。醋不可早放,否则菜会变黄
特点:翠绿香嫩,富有营养
茄汁芹菜
原料:嫩芹菜一斤茄汁二两精盐二钱食油一两白醋一钱
制法:
1.鲜嫩芹菜,摘去叶、根洗净,用刀把梗部顺直剖开,投入开水锅中,见水再开时捞出,沥水后切成一寸长的段,加入精盐、味精放盘内。
2.锅放炉火上,放入食油烧热,加入茄汁、白糖、醋和水适量,烧开后浇在芹菜上即成。
特点:翠绿香嫩,富有营养
蒜泥茄子
材料:嫩茄子、蒜仔、盐、味精、酱油、米醋、香油、香菜。
1.茄子洗净从根部切成四半,蒜仔洗净备用。将茄子在蒸笼里蒸至10分钟,取出凉凉,装盘备用。
夏天晚上太热,睡不着怎么办?面对这一问题,我们有很多解决方法,比如开空调、开风扇、洗澡……但是,对于古人来说,由于科技水*的限制,他们的解决措施就比我们少得多,但却比我们有诗意得多。宋代诗人杨万里在《夏夜追凉》一诗中就提到了一种我们现在几乎想不到的避暑方法。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夜热依然午热同”,夜晚依然和中午一样炎热。盛夏时节,暑热难耐,即便到了晚上,暑热之气依然没有消散的迹象,逼迫得人很难入睡。诗人用“依然”一词表现盛夏时节的这一特点,从白天到晚上热力不减,于是就有了纳凉的需求,自然而然地照应了本诗的题目,解释了“夏夜追凉”的原因。
“开门小立月明中”,打开房门,在月光下稍微站一会儿。在暑热的逼迫之下,诗人辗转难眠,于是从床上爬起来,推门走到院子中,开始他的“追凉”之旅。此时,皓月当空,银辉满地,一派银色世界,诗人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于是他“小立”在庭院之中,暂时忘记了他的“追凉”任务,转而开始了赏月。
“竹深树密虫鸣处”,在远处的竹林和树丛中,夏虫不住地鸣唱。在月光下,诗人听到从“竹深树密”处传来的虫鸣声。诗人会心一笑,原来在这夏夜,没有入睡的不仅仅只有自己。那“竹深树密”之处是幽隐偏僻之所在,而诗人站在院子里就能听到从那里传来的虫鸣,表明这是一个静谧的夏夜。
“时有微凉不是风”,不时感到一阵阵清凉,但却不是风。诗人“追凉”得凉,可谓是得其所哉。*代文学家、诗人陈衍《石遗室诗话》:“若将末三字掩了,必猜是说甚么风矣,岂知其不是哉。”诗人的这种表达方式好像是在打一个谜语,如果这清凉不是来自晚风,那么是来自什么?其实,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因为诗人身处于一个静谧的夏夜,心静自然生凉。
诗人在这首《夏夜追凉》中告诉我们一个避暑纳凉的秘密,那就是拥有一颗恬淡的心,心静自然生凉,这是纳凉的至高境界。可是,为生活而奔忙的我们,哪有精力和时间去欣赏月光,倾听夏虫的鸣唱呢?如果有机会,去用心体会一下自然的静谧吧,或许能让焦躁的心*静下来。
古诗游子吟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游子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原文】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及注释】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2、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赏析】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作者背景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少年时居蒿山,与韩愈是好朋友。一生穷困,*50岁时才中进士。孟郊写诗以寒苦之音著称,追求奇特的构思和瘦硬的语言风格,多表现下层民众和自己的贫寒生活及遭遇,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
注词释义
游子:离家远游的人。
意恐:担心。
寸草:小草。寸草心:此处指游子的心。
三春晖:春天的阳光。这里比喻母爱。三春,初春、仲春、暮春,泛指整个春天。晖,阳光。
古诗今译
慈爱的母亲手中的针线,离家远行人身上的衣服。要远行时密密地缝呵缝,心中担忧儿子迟迟才回。谁说幼小的青草的心意,能报答得了春天的光辉?
名句赏析——“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50岁才中进士,当上溧阳县尉,这样一个小官,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这首诗就写于此时。诗以一个极为*常而又十分典型的生活细节揭示了母爱的伟大:老母牵针引线为临行的儿子缝补衣裳,由于担心儿子长时间不回来,就把针脚缝得非常细密,希望它能结实一点,更结实一点。慈母对儿子的笃爱之情,就这样一针一线地缝进衣服中,随着儿子千里万里。这一*常而充满了骨肉亲情的生活场景,是我们每一个人都经历过的,所以能引起每一个读者的共鸣,引起我们对母亲的种种回忆和依恋。母爱是不期望报答,也是儿女所报答不完的,因为它像三春的阳光对小草的哺育,是无穷无尽的。诗歌画面简洁,语言朴素,而内涵深厚,动人心弦,所以能脍炙人口,千古流传。
大寒吟的古诗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寒吟的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岁寒知松柏
黄庭坚(宋)
松柏天生独,青青贯四时。心藏后凋节,岁有大寒知。
惨淡冰霜晚,轮囷涧壑姿。或容蝼蚁穴,未见斧斤迟。
摇落千秋静,婆娑万籁悲。郑公扶贞观,已不见封彝。
村居苦寒(白居易)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
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
回观村闾间,十室贫。
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
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
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苦辛。
顾我当此日,草堂深掩门。
褐裘覆絁被,坐卧有余温。
幸免饥冻苦,又无垄亩勤。
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
二月大寒偶书短句
强至(宋)
上天谁与问,四序曷相干。
已季春成暮,当温气反寒。
农心忧地冻,俗眼惜花残。
大寒出江陵西门(陆游)
*明羸马出西门,淡日寒云久吐吞。
醉面冲风惊易醒,重裘藏手取微温。
纷纷狐兔投深莽,点点牛羊散远村。
不为山川多感慨,岁穷游子自消魂。
示福孙井示喜曾(陆游)
北商久不通,犁枣罕登盘;
山舍惟有橘,琐细如弹丸,
此外则柿栗,收拾猿鸟残。
虽无庞翁话,儿孙亦团栾。
今岁雨雪晚,岁莫始大寒,
二稚乃可怜,不诉衣襦单。
地炉有微火,诵书到更阑。
我老多感慨,赖汝差自宽。
壮士吟次唐人韵(陆游)
士厌贫贱思起家,富贵何在发已华。
不如为国戍万里,大寒破肉风卷沙。
誓捐一死报天子,兜鍪如箕铠如水。
男儿堕地射四方,安能山栖效园绮!
塞云漠漠黄河深,凉州新城高十寻。
风餐露宿宁非苦,且试*生铁石心。
元次山居武昌之樊山(孟彦深)
江山十日雪,雪深江雾浓。起来望樊山,但见群玉峰。
林莺却不语,野兽翻有踪。山中应大寒,短褐何以完。
皓气凝书帐,清著钓鱼竿。怀君欲进谒,溪滑渡舟难。
答侯少府(高适)
常日好读书,晚年学垂纶。漆园多乔木,睢水清粼粼。
诏书下柴门,天命敢逡巡。赫赫三伏时,十日到咸秦。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浄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赏析】: 金陵城西楼即“孙楚楼”,因西晋诗人孙楚曾来此登高吟咏而得名。楼在金陵城西北覆舟山上(见《舆地志》),蜿蜒的城垣,浩渺的长江,皆陈其足下,为观景的胜地。
这首诗,李白写自己夜登城西楼所见所感。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诗人是在静寂的夜间,独自一人登上城西楼的。“凉风发”,暗示季节是秋天,与下文“秋月”相呼应。“吴越”,泛指江、浙一带;远望吴越,点出登楼的目的。从“夜寂”、“独上”、“望吴越”等中,隐隐地透露出诗人登楼时孤寂、抑郁、怅惘的心情。诗人正是怀着这种心情来写“望”中之景的。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上句写俯视,下句写仰观。俯视白云和城垣的影子倒映在江面上,微波涌动,恍若白云、城垣在轻轻摇荡;仰观遥空垂落的露珠,在月光映照下,象珍珠般晶莹,仿佛是从月亮中滴出。十四个字,把秋月下临江古城特殊的夜景,描绘得多么逼真传神!两个“白”字,在色彩上分外渲染出月光之皎洁,云天之渺茫,露珠之晶莹,江水之明净。“空”字,在气氛上又令人感到古城之夜特别静寂。“摇”、“滴”两个动词用得尤其神奇。城是不会“摇”的,但“凉风发”,水摇,影摇,给你的幻觉,城也摇荡起来,月亮是不会“滴”露珠的,但“独上高楼”,凝神仰望秋月皎洁如洗,好象露珠是从月亮上滴下似的。“滴”与“摇”,使整个静止的画面飞动起来,使本属*常的云、水、城、露、月诸多景物,一齐情态逼露,异趣横生,令人浮想联翩,为之神往。这样的描写,不仅反映出浪漫主义诗人想象的奇特,也充分显示出他对大自然敏锐的感觉和细致的观察力,故能捕捉住客观景物的主要特征,“着一字而境界全出”。 “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诗人伫立月下,沉思默想,久久不归。他苦苦思索什么?原来他是在慨叹人世混浊,知音难遇。“相接”,精神相通、心心相印的意思。一个“稀”字,吐露了诗人一生怀才不遇、愤世疾俗的苦闷心情。“古来”、“眼中”,又是诗人无可奈何的自我安慰。意思是说,不仅是我眼前知音稀少,自古以来有才华、有抱负的人当时也都是如此。知音者“眼中”既然“稀”,诗人很自然地怀念起他所敬慕的历史人物。这里“眼中”二字对最后一联,在结构上又起了“金针暗度”的作用,暗示底下将要写什么。
“解道‘澄江浄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谢玄晖,即谢浄,南齐著名诗人,曾任过地方官和京官,后被诬陷,下狱死。李白一生对谢浄十分敬慕,这是因为谢浄的诗风清新秀逸,他的孤直、傲岸的性格和不幸遭遇同李白相似,用李白的话说,就叫做“今古一相接”(见《谢公亭》)。谢浄在被排挤出京离开金陵时,曾写有《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著名诗篇,描写金陵壮美的景色和抒发去国怀乡之愁。“澄江浄如练”就是此诗中的一句,他把清澈的江水比喻成洁白的丝绸。李白夜登城西楼和谢浄当年晚登三山,境遇同样不幸,心情同样苦闷(李白写此诗是在他遭权奸谗毁被排挤离开长安之后),就很自然地会联想到当年谢浄笔下的江景,想到谢浄写此诗的心情,于是发出会心的赞叹:“解道‘澄江浄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意思是说,谢浄能吟出“澄江浄如练”这样的好诗,令我深深地怀念他。这两句,话中有“话”,其“潜台词”是,我与谢浄精神“相接”,他的诗我能理解;今日我写此诗,与谢浄当年心情相同,有谁能“解道”、能“长忆”呢?可见李白“长忆”谢浄,乃是感慨自己身处暗世,缺少知音,孤寂难耐。这正是此诗的命意,在结处含蓄地点出,与开头的“独上”相呼应,令人倍感“月下沉吟”的诗人是多么的寂寞和忧愁。
这首诗,诗人笔触所及,广阔而悠远,天上,地下,眼前,往古,飘然而来,忽然而去,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表面看来,似乎信笔挥洒,未加经营;仔细玩味,则脉络分明,一线贯通。这根“线”,便是“愁情”二字。诗人时而写自己行迹或直抒胸臆(如一二、五六句),时而描绘客观景物或赞美古人(如三四、七八句),使这条感情线索时显时隐、一起一伏,象波浪推涌,节奏鲜明,又逐步趋向深化,由此可见诗人构思之精。这首诗中,词语的选用,韵律的变换,在色彩上,在声调上,在韵味上,都协调一致,给人以一种苍茫、悲凉、沉郁的感觉。这就格外突出了诗中的抒情主线,使得全诗浑然一体,愈见精美。
[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赏析]
游子吟古诗全文
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在学*课文的过程中必须认真进行阅读,这样才能提高阅读水*,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游子吟古诗全文,欢迎阅读参考!
【原文】
游子吟
诗人:孟郊
朝代:唐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
①游子:出门远游的人。吟,说。
②意恐:担心。
③寸草:小草,比喻游子。
④三春晖:喻指慈母之恩。三春:春季的三个月。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⑤归:回来,回家。
【译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担心孩子一走很晚才会回来。谁能说儿子像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创作背景】
《游子吟》写于溧阳(今属江苏)。此诗题下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同住。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赏析】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
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孟郊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诗人自然不把这样的小官放在心上,仍然放情於山水吟咏,公务则有所废弛,县令就只给他半俸。本篇题下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当是他居官溧阳时的作品。诗中亲切而真淳地吟颂了一种普通而伟大的人性美——母爱,因而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实际上是两个词组,而不是两个句子,这样写就从人到物,突出了两件最普通的东西,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紧接两句写出人的动作和意态,把笔墨集中在慈母上。行前的此时此刻,老母一针一线,针针线线都是这样的细密,是怕儿子迟迟难归,故而要把衣衫缝制得更为结实一点儿罢。其实,老人的内心何尝不是切盼儿子早些*安归来呢!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朴素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唤起普天下儿女们亲切的联想和深挚的忆念。
最后两句,以当事者的直觉,翻出进一层的深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言”有些刊本作“谁知”和“谁将”,其实按诗意还是作“谁言”好。诗人出以反问,意味尤为深长。这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通俗形象的比兴,加以悬绝的对比,寄托了赤子炽烈的情意:对于春天阳光般厚博的母爱,区区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真有“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之意,感情是那样淳厚真挚。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
此诗写在溧阳,到了清康熙年间,有两位溧阳人又吟出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尚萦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可见《游子吟》留给人们的深刻印象,是历久而不衰的。
【后世影响】
孟郊的这首《游子吟》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直到清朝,溧阳又有两位诗人吟出了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足见此诗对后人的影响。
1992年9月香港举办了一项活动——“我最爱的十首唐诗”,评选结果按得票多少为序,最后在众多唐诗中,孟郊的《游子吟》名列榜首。这首诗还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定为向世界各国推荐的学生优秀读物。
【作者简介】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少年时隐居嵩山。*五十岁才中进士,任溧阳县尉。与韩愈交谊颇深。其诗感伤自己的遭遇,多寒苦之音。用字造句力避*庸浅率,追求瘦硬。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有《孟东野诗集》。
拓展阅读:游子吟改写作文
呼呼!屋外寒风凛冽,动物们都躲了起来,生怕被寒风吹得瑟瑟发抖。路上几乎没有行人,只有几个穿着大衣的人匆匆走过,我即将要去远游,一想到可能几年不能回到这充满温暖的温馨小屋,就不禁感到一阵凄凉。啊,我的母亲,我一定会想念你,时常给您回信的!我的母亲似乎也很伤感,她正在为我赶制衣裳。蜡烛忽明忽暗,她时不时地要低头仔细端详一阵,生怕哪里针脚不细密,会让我着凉。她缝了一针又一针,原本一团团细细的线,在母亲的手里慢慢变成了布,然后裁剪成领子、袖子……在她手里的几根竹针飞快地来回穿梭,看不清是怎么回事,一团线又成了厚实的衣布……
第二天,要出发了,母亲还在织,她尽量使衣服上的线密一些,再密些,似乎把对儿子所有的思念,和对儿子的爱全部倾注在这一针一线之中。我懂母亲为什么这么认真,她是担心我在外面工作,迟迟回不了家。如果不织厚一点,怎能经受得住风吹雨淋日晒呢?母亲这饱含深情的一举一动温暖了我的心,啊!母亲!
衣服织好了,我穿着这件用母亲那双饱经风霜的手和全部爱编织而成的衣裳,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我抬起头,映入眼帘的便是那迎风招展的、翠绿的小草,可这一点点绿怎能报答春天那无价、无私的阳光的恩情呢?我低下了头,回想起母亲对我的一件件事,让我深受感动。小草虽然报答不了阳光对他的养育之恩,但却能用自己的绿色来感谢阳光,我也要一生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和行动来回报母亲那神圣充满阳光的母爱!
《游子吟》读后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首诗描写了母亲在儿子临行前为他缝衣裳的情景:慈祥而细心的母亲,手中拿着一根细细的线,在仔细地为儿子缝衣服。母亲那一根充满着爱的线缝得又密又牢,就是担心儿子不能回归。读了这首诗令我感触颇深,母亲对儿子的这种爱就象太阳关爱小草一样深情而无私,儿子又该怎样报答对母亲的这份浓浓的爱呢?
如今,时代变了,可是慈母们爱儿女的心,永远不会改变。“世上只有妈妈好”,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句歌词。社会上,慈母比比皆是。报纸上,曾报道过几位慈母的伟大事迹。某地发生大地震,一对母子被困。几天后,他们被救了上来,母亲奄奄一息,而孩子毫发无损。原来,母亲割破了自己的手腕,把血给孩子喝;母亲带着孩子去旅游,结果缆车在半空中掉下,母亲把孩子架在肩膀上,自己被摔死,而孩子却安然无恙……。
母亲伟大的爱,子女应当报效。母亲在你快乐时,会与你共享喜悦;在你难过时,为你分担忧愁,在你成功时,鼓励你更进一步;在你失败时,母亲会激励你不怕挫折。如此无私的爱,子女是一辈子也报答不了的。
即使如此,有些子女却不能很好地珍惜,也不报答。有一位单亲家庭,她的母亲一个人含辛茹苦把他抚养长大,希望他能成材,而他却整天上网打游戏,不好好念书,母亲教育他,他就和母亲还嘴,有时还动手打母亲,这不是太不孝了吗?难道他们不知道“游子吟”吗?真该让他们读读。
读了这首诗,我想起了自己母亲对我的关怀。我生病了,她陪我打针,喂我吃药,夜晚常常不离我左右;我挑食,她就千方百计地为我做好吃的;陪我练琴,指导我学*……这种种关爱,聚成了伟大的母亲。
现在,我只是一个小学生,无法报答妈妈。等我长大了,工作了,我一定要好好孝顺我的妈妈,让她歇歇,享享清福。
读了《游子吟》,我再一次感受到母亲的伟大,也再一次让我坚定了报答妈妈的决心。
游子吟古诗的翻译(精选6篇)
游子吟表达了深沉的母爱,那么关于古诗游子吟的翻译是怎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游子吟古诗的翻译,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
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2、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译文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注释
⑴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吟:诗体名称。
⑵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⑶临:将要。
⑷意恐:担心。归:回来,回家。
⑸谁言:一作“难将”。言:说。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⑹报得:报答。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赏析: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 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儿女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
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直到清朝,溧阳有两位诗人又吟出了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足见此诗给后人的深刻印象。
创作背景
《游子吟》写在溧阳。此诗题下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游子吟》翻译 作者:孟郊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游子吟》名师翻译:
母亲拨亮了那盏昏暗的油灯,温暖顿时洒满了简陋的屋子。
灯光下,母亲又颤颤地瞄准了针眼。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母亲就这样用那根细细的线、长长的线,串起了一个又一个艰辛的日子。
每一针,仔仔细细;每一线,都饱蘸深情。看着母亲满头的银发和被岁月的风雨分割得交壑纵横的脸,泪水禁不住淌满了我年轻的面颊。
缝好了,母亲又比试着,觉得满意了,才套到我的身上,把扣子一粒粒地扣好,就像打点一粒即将洒播的种子。母亲哽咽着、用有点哆嗦的手轻轻拍着我的肩:“儿呀,要记住回家的路……”
我知道,我是一根土生土长的小草,一根春天里朴素的小草。母亲阳光般的注视,将我的一生覆盖。
无论漂泊多远,黑暗中的那盏油灯,永远是我生活中惟一的方向,惟一的牵挂。
今生今世,我,明白了。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翻译:孩子明天就要远行,母亲为孩子制作新衣,母亲担心孩子受冷将衣服缝得厚厚的,并盼望孩子能*安地早些回来。
游子吟
《游子吟》
作者: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
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2、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夜晚的月亮是戴着面纱的美人,明眸皓齿,明亮淡雅,站在小路上,仿佛身上披了一层银纱。
《挂*江上待月有怀》
唐·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
倏忽城西郭,青天悬玉钩。
素华虽可揽,清景不可游。
耿耿金波里,空瞻鳷鹊楼。
《望月有怀》
唐·李白
清泉映疏松,不知几千古。
寒月摇清波,流光入窗户。
对此空长吟,思君意何深。
无因见安道,兴尽愁人心。
《雨后望月》
唐·李白
四郊阴霭散,开户半蟾生。
万里舒霜合,一条江练横。
出时山眼白,高后海心明。
为惜如团扇,长吟到五更。
《月》
唐·
天上秋期*,人间月影清。
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
只益丹心苦,能添白发明。
干戈知满地,休照国西营。
《初月》
唐·杜甫
光细弦岂上,影斜轮未安。
微升古塞外,已隐暮云端。
河汉不改色,关山空自寒。
庭前有白露,暗满菊花团。
《江月》
唐·杜甫
江月光于水,高楼思*。
天边长作客,老去一沾巾。
玉露团清影,银河没半轮。
谁家挑锦字,灭烛翠眉颦。
《月圆》
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绮逾依。
未缺空山静,高悬列宿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唐·杜甫
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
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
游子吟 唐代古诗
《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五言古体诗。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游子吟唐代古诗的信息,我们来看看下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
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2、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译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 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 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赏析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 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 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 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 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 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诗人简介
孟郊(751年-815年),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汝州(今属河南汝州),唐代著名诗人,少年时期隐居嵩山。
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河南府今洛阳),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宪宗元和九年,郑余庆再度招他往兴元府任参军,乃偕妻往赴,行至阌乡县(今河南灵宝),暴疾而卒,葬洛阳东。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孟郊仕历简单,清寒终身,为人耿介倔强,死后曾由郑余庆买棺殓葬。故诗也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孟郊现存诗歌574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
人物生*
早年生活
唐天宝十年(751年),孟郊生于湖州武康,父亲孟庭玢是一名小吏,任昆山县尉,家中清贫,孟郊从小生性孤僻,很少与人往来。青年时代隐居于河南嵩山,但关于这段经历的起讫时间与具体情况,已不可考。
自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至贞元六年(790年),即孟郊三十岁至四十岁这段期间,他在河南目睹过当时的`藩镇之变,在信州上饶为陆羽新开的山舍题过诗,后来又在苏州与诗人韦应物唱酬。由中原而江南,行踪不定,却是除去写诗以外,并没有其他什么事业可以记述。
中年及第
贞元七年(791年),孟郊四十一岁,才在故乡湖州举乡贡进士,于是往京应进士试。
贞元八年(792年),下第。可能就是在这次应试期间,他结识了李观与韩愈。《旧唐书》本传说孟郊“性孤僻寡合,韩愈见以为忘形之”;两人的性格都异乎流俗,是他们订交的基石。孟郊固然比韩愈年长十七,写诗笔力也足与韩为敌,但他命运坎坷,仕途多蹇(jiǎn),所以反倒是他因为得到韩愈的表扬推崇,才诗名大振,成为韩愈这一诗派的名士。贞元九年,孟郊应进士试,再下第。
贞元十二年(796年),孟郊四十六岁,奉母命第三次来应试,才得进士登第,随即东归,告慰母亲。贞元十三年,寄寓汴州。贞元十五年,在苏州与友人李翱相遇,嗣后又历游越中山水。
贞元十六年(800年),孟郊为溧阳尉。元和初,任河南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定居洛阳。
贞元十七年(801年),孟郊五十一岁,又奉母命至洛阳应铨选,选为溧阳(在今江苏省)县尉。贞元十八年赴任,韩愈作《送孟东野序》说:“东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去做县尉是与他的愿望很相违背的,因而也就不可能尽到一个县尉的职责。溧阳城外不远有个地方叫投金濑(lài),又有故*陵城,林薄蒙翳(yì),下有积水,孟郊往往去游,坐于水旁,徘徊赋诗,以致曹务多废。于是县令报告上级,另外请个人来代他做县尉的事,同时把他薪俸的一半分给那人,因此孟郊穷困至极。
贞元二十年(804年),孟郊辞去溧阳尉一职。
西凉的夜吟古诗 西凉夜吟的古诗 古诗西凉的诗句 写凉夜的古诗 带夜凉的古诗 吟诵西湖的古诗 吟诵西山的古诗 赞美夜吟的古诗 山居夜吟的古诗 有关夜凉的古诗 中元夜吟的古诗 吟咏夜晚的古诗 夏夜吟唱的古诗 稍共夜凉分的古诗 吟咏西安的古诗句 李白的月夜吟古诗 松月生夜凉的古诗 入夜渐微凉的古诗 写秋夜凄凉的古诗 吟唱西湖的古诗词 西风凉的古诗词 描写西北荒凉的古诗 西风初作十分凉的古诗 古诗夏夜追凉是谁写的 夜雨送秋凉的古诗 夏夜追凉古诗的配图 凉山夜景的古诗 夜风凉爽的古诗 夜夏半凉的古诗词 白居易的古诗凉夜有怀
韩缜 凤箫吟_游子吟古诗 西凉是哪个朝代 古诗游子吟的意思 《白头吟》古诗赏析 游子吟古诗的翻译 古诗《石灰吟》的诗意 山西凉拌菜的做法 《游子吟》古诗 古诗游子吟 暮江吟古诗的意思翻译(暮江吟古诗的翻译) 夏夜追凉古诗翻译(夏夜追凉古诗翻译) 夏夜追凉古诗赏析及思想感情(夏夜追凉翻译) 石灰吟古诗_石灰吟于谦 暮江吟古诗 《石灰吟》古诗5篇 《石灰吟》古诗(5篇) 韩缜 凤箫吟_游子吟古诗 古诗难吟的作文 游子吟古诗 游子吟古诗(15篇) 游子吟古诗15篇 大寒吟的古诗 《石灰吟》古诗 石灰吟古诗鉴赏 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古诗赏析 吟诵月亮的古诗 游子吟 唐代古诗 游子吟古诗 夜游宫人去西楼雁杳古诗
关于庭中有奇树的四首古诗 表示不顾一切要打倒敌人的古诗 关于花和良辰的古诗 古诗关于风景的古诗主持词 放下书籍的古诗 明星版吹牛的古诗词 放四岁的古诗 有没有杨万里写的古诗 古诗中的笔名2个字 李商隐古诗的画作 请播放清明节的古诗 毒妞妞爱柳的古诗 我要听学前班以上的古诗 耶稣三的古诗 赏月的八个字古诗 少年振兴中华的古诗 草的古诗硬笔八个方格格式 金色好运的古诗文 名字带有感的古诗 写汉字的古诗(名字) 仿古诗歌谁写的好 学*励志的古诗儿童 关于古诗的经历 古诗苏武庙的楷书欣赏 给我找三字经的古诗歌词 石岩的荷花古诗 关于美酒的诗古诗 10首杜甫的古诗 我知道描写节日*俗的古诗有 两耳不闻世事的古诗 带出字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