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形容很萧条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形容很萧条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形容很萧条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形容很萧条的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刘禹锡《秋风引》
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戴叔伦《三闾庙》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李清照《清*乐·年年雪里》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苏轼《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鱼玄机《赋得江边柳》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至今易水桥,寒风兮萧萧。易水流得尽,荆卿名不消。——贾岛《易水怀古》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火龙鳞红叶萧萧,金兽眼黄花冉冉。——张可久《南吕·一枝花·湖上归长天》
何事长江上,萧萧出塞吟。——刘长卿《鄂渚听杜别驾弹胡琴》
飞雨动华屋,萧萧梁栋秋。 ——杜甫《立秋雨院中有作》
衰发萧萧老郡丞, 洪州又看上元灯。——陆游《自咏示客》
片片水上云,萧萧沙中雨。 ——杜甫《雨二首》
秋生泽国,无边落木,又作萧萧下。——吴则礼《水龙吟·秋生泽国》
渺渺洞庭野,萧萧黄鹤楼。——张俞《楚中作》
苒苒中秋过,萧萧两鬓华。——苏轼《南歌子·再用前韵》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杜牧《秋浦途中》
故人南去汉江阴,秋雨萧萧云梦深。 ——李端《江上送客》
黄山横鹜晓成围,后骑萧萧万弩随。——宋祁《对猎》
马嘶红叶萧萧晚,日照长江滟滟秋。—— 赵嘏《献淮南李仆射》
秋雨天街凉,萧萧绿槐树。——梅尧臣《韩子华内翰见过》
萧萧暗叶鸣秋雨,淅淅窗风战客灯。——张耒《宿咸*驿》
坏檐破壁秋雨余,蛛网萧萧风满屋。——张耒《游楚州天庆观观高道士琴棋》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寇准《书河上亭壁》
白露纷以涂涂兮,秋风浏以萧萧。——刘向《九叹》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江头杨柳树,秋雨更萧萧。—— 全室宗泐《秋江送别》
萧萧春雨密还疏,景象三时固不如。——李建勋《春雨二首》
空山多阴春雨足,饥马萧萧空伏枥。——张耒《感春三首·悠悠朝兴暮还息》
漠漠水烟晚,萧萧枫叶飞。——权德舆《送卢评事婺州省觐》
帆卷垂虹波面冷,初落萧萧枫叶。——朱敦儒《念奴娇·放船纵棹》
枫叶萧萧桂叶碧,万里远来超莫及。——苏轼《竹枝歌》
七十二湖烟雨岸,蓼花枫叶正萧萧。——释行海《送选上人》
枫叶萧萧风阵长,东厢曝背资沧凉。——葛立方《卫卿叔自青旸寄诗一卷以饮酒果核殽味烹茶斋·客居贫病医无方》
萧萧枫叶下,漠漠苇花秋。——段成己《临江仙·自笑荒才非世用》
枫叶萧萧山月下,戍楼残火几家秋。——王恭《海城秋晚》
临岐杯酒若为情,枫叶萧萧独雁鸣。——王恭《暮秋送客之塞上》
秋*濒漾夕空,萧萧枫叶挂疏红。——陈继儒《缺题·其二》
绽雪芦花纷历历,经霜枫叶莽萧萧。——朱多《雨》
半窗白月炉烟断,枫叶萧萧乌夜啼。——苏钦《九座山中即事二首·红药青绫心已灰》
黄梅雨细麦秋轻,枫叶萧萧江水*。——杨广《四时白纻歌二首·其二·江都夏》
秋色萧萧枫叶丹,每听砧杵辄凭阑。——李英《关黄欧三文学枉过持陈二山人所寄赠章率尔酬答因订中秋之约》
洞庭秋清夜何寂,蓬鬓萧萧枫叶村。——张本《山斋秋夜》
林香冉冉流清梵,枫叶萧萧下小舟。——尹嘉宾《秋日寄受之太史》
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李商隐《茂陵》
秋雨留人意恋恋,水风泛树声萧萧。——陈与义《欲离均阳而雨不止书八句寄何子应》
萧萧秋雨山中夜,负他他年对榻期。——李流谦《吊无为照老三首·六尺岩岩铁石姿》
杜甫,千古诗圣,心系苍生,胸怀天下。
他在世时,经历了盛唐转衰的过程,所以他的诗中反映了不少当时的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常怀忧国忧民,沉郁顿挫之感。因此,他的作品因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被称为诗史。
《登高》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秋,当时安史之乱虽然已结束了四年,但是地方军阀又趁势而起,杜甫离开草堂到达夔门。那时他的人生,已经走入老年,生活依旧贫苦,身体也愈发不好。
他于秋日登上白帝城,面对秋江萧瑟,百感交集,于是就有了这篇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因此,《登高》被*赞为:一篇之内,句句皆奇,一句之内,字字皆奇。精光万丈,系旷代之作。
登高原诗: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意思是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那么,为什么诗人不用“落叶”,而是要用“落木”呢?
诗忌俗字,说到“叶”,常使人感觉到绿意和生机,想到枝繁叶茂。而单一的“木”字,则给人一种秋天的萧条感觉。
王勃曾经写下过一首秋景五绝: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虽说也是在讲萧瑟,但黄叶一词好像就不如落木来得深沉。
相比落叶萧萧,显然落木萧萧更加沉重,这也符合诗人的意境。诗人听猿啼,看飞鸟,仰望落叶之窸窣,俯瞰大江东去。既壮阔又萧瑟,引发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感慨。
韶光易逝,壮志难酬,“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一整首诗歌的情绪是自然而然,又沉郁悲怆的。所以,也只有落木萧萧,才能更加反应诗歌的情绪。
用木来化用叶,古已有之。屈原曾在《九歌》中写: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庾信在《哀江南赋》中写: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曹丕也有:草木摇落露为霜。杜甫之后,黄庭坚在《登快阁》中也将落叶写作落木: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树木、树叶、树枝,在诗人眼里,都可以用木来代指。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在形象思维中,木和叶的语感相差会大很多。
很多诗人都用木叶来描述秋景,譬如: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不但是描写秋风吹树木,也在表示落叶纷飞。
而“木”这个词语,还会让人联想到颜色,那种深褐色的深重,而“叶”却容易让人联想到青绿般的颜色。很显然,在本诗中,沉郁的色彩更加合适。
有歌手说,为了押韵,作词可以无所不用其极。这还是现代的白话文写作呢,更别提古代对韵脚*仄非常讲究的古诗了。将登高用七律的*仄来考察一下,可以看出这是属于仄起入韵的格式。
这个格式要求七律的*仄是:
中仄**仄仄*,中*中仄仄**。
中*中仄**仄,中仄**仄仄*。
中仄中**仄仄,中*中仄仄**。
中*中仄**仄,中仄**仄仄*。
虽然说很多美妙的古诗因为情怀悠长,有时候并不局限于*仄,但是大体的格式还是要遵守的。更何况,诗圣用词向来考究。杜甫这首《登高》,除了首联里的“猿”字稍微出律,其余完全合辙。
无边落木萧萧下——**仄仄**仄。不尽长江滚滚来——仄仄**仄仄*。怎么样,杜甫不愧是诗圣吧?
古时候的交通不如现在便利,所以那个时候的伐木工人在森林里砍了木材之后,想要将其运输出去就会非常困难。所以,他们因地制宜,找到了一个独特的、省力的运输方式——木排。
木排,在古代被称为“桴”,是运输木材的一种主要方式。伐木工人把木材砍好之后,用绳索等工具简单地将其*在一起,做成木排,然后把木排放到水中。
这种运输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人力的消耗,因为它通过水的浮力和流动,让木排顺着水流而下,到达指定位置后,再由人打捞起来,然后搬运走。
同时,长江*地势险峻,江水湍急。所以,放木排这一古老的行业,就由此诞生了。杜甫登高望江,难免也会看到木排随水而下。所以,这无边落木还有一个解释就是:杜甫可能看到了真木头。
放木排这个行业,算是惊险、高危,且又生死无常了。从春秋战国时候起,放木排人的身影就一直存在,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才慢慢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不过,伐木通常情况下是在冬季进行,伐木工将木材砍伐之后,放置在那里,然后等到来年春江水暖了,再将木材编成木排放下去。
但是,杜甫登高的时间是深秋了,所以理论上他应该看不到大规模的放排的。但是,结束安史之乱的战乱后也说不准。所以,这个解释权当读个新鲜吧。
想想看诗人登高远望,秋风萧瑟,江水滚滚而下,奔腾不休。江上木排成行,随水而下,逝者如斯夫。*猿声不休,茫茫天际白鸟南飞。
诗人沉郁悲苦,身体老弱又思念故乡,他早年登楼时还能够写出: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而在夔州的时候,也只能自嘲的写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了。
杜甫写《登高》的时候已经五十六岁了,他从踌躇满志的壮年,到暮气深重的晚年,他在安史之乱的动荡中流离了整整八年。余生的时间,他亦在动荡的时节里颠沛飘荡。
他不但深刻地感受到了人民苦难和国家的忧患,精神和身体也都遭遇了许多折磨。但是他年华逐渐老去,沉郁忧患开始成为他诗作的底色。
写登高的时候,正是他准备归乡之时。然而动荡的时局让交通闭塞,这趟归家之行路途漫漫,三年后,杜甫病故在耒阳。正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描写秋天萧瑟的古诗词诗句
1、万里*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参然。——牛希济《临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
2、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李白《太原早秋》
3、青天蜀道难,红叶吴江冷。——张可久《普天乐·秋怀》
4、黄华自与西风约,白发先从远客生。——元好问《秋怀》
5、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6、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高适《送魏八》
7、萋萋芳草小楼西,云压雁声低。——刘基《眼儿媚·秋思》
8、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卢照邻《曲池荷》
9、记晓叶题霜,秋灯吟雨,曾系长桥过艇。——吴文英《十二郎·垂虹桥》
10、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蒋捷《声声慢·秋声》
11、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12、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李峤《同赋山居七夕》
13、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14、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15、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白居易《南浦别》
16、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17、羁心积秋晨,晨积展游眺。——谢灵运《七里濑》
18、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疏树几行。——纪映淮《咏秋柳》
19、秋寂寞。秋风夜雨伤离索。——孙道绚《忆秦娥·季温老友归樵阳人来闲书因以为寄》
20、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陆游《秋思》
21、洞庭叶未下,潇湘秋欲生。——徐祯卿《在武昌作》
22、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23、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朱庭玉《天净沙·秋》
24、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戚继光《望阙台》
25、最伤情、送客咸阳,佩结西风怨。——吴文英《琐窗寒·玉兰》
26、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李白《南轩松》
27、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28、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29、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杜甫《客夜》
30、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31、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韩琦《九日水阁》
32、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王恽《*湖乐·采菱人语隔秋烟》
33、红叶满寒溪,一路空山万木齐。——纳兰性德《南乡子·秋暮村居》
34、秋到长门秋草黄。画梁双燕去,出宫墙。——薛昭蕴《小重山·秋到长门秋草黄》
35、镜水夜来秋月,如雪。——温庭筠《荷叶杯·镜水夜来秋月》
36、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37、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李白《九日》
38、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曹雪芹《薛宝钗咏白海棠》
39、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40、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赵翼《野步》
41、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42、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43、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李颀《送刘昱》
44、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严武《军城早秋》
45、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庾信《重别周尚书》
46、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47、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李白《秋思》
48、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49、凭画槛,雨洗秋浓人淡。——厉鹗《谒金门·七月既望湖上雨后作》
50、雁风自劲,云气不上凉天。——吴文英《新雁过妆楼·中秋后一夕李方庵月庭延客命小妓过新水令坐间赋词》
风声萧萧诗歌(通用8首)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对诗歌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诗歌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那什么样的诗歌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风声萧萧诗歌,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风声萧萧
一双草鞋
一身轻装
一腔热血
感慨声朗朗
天昏昏兮国将破
宝剑无用兮空自赏
一声长叹
一顶草帽
一脸淡漠
泪水似江海
山巍巍兮流水清
渐离击筑兮轲长吟
一阵尘土
一辆马车
一声鞭响
妻儿面憔悴
尘滚滚兮马蹄疾
永负佳人兮游侠儿
一方陵墓
一滴冷泪
一丛荆棘
抬头望苍天
亭空空兮惟有风
凌空飞去兮国士魂
一妆红颜
一声娇笑
一身红裳
伊人笑古弦
弦铮铮兮妙手弹
佳人奏琴兮百花残
一把寒剑
一群雄兵
一颗人头
宝剑挥自首
旗猎猎兮兵压境
我求将军兮一颗头
一首清歌
一些回忆
一阵决绝
酒壶留心间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我
荆轲去也!
多情的风
多情的风,
飞过绿色的高山,
飞过蔚蓝的海洋,
赞萧县的诗句
夫萧县者,史称萧国。
古矣哉!
金寨、花甲寺等遗址,
展五千年古萧之文明;
徐楼、祁山窝古洞穴,
鉴万余载人类之繁衍。
古为东夷族淮夷部落,
时属大汶口龙山文化。
苍苍莽原,
先民因萧茅神草得“萧”名;
泱泱华胄,
夏启封孟亏作土开“国”端。
西周为邑,春秋属宋。
萧叔大心救宋封萧国,
励精图治享国*百年。
故国繁华,漕运便利;
商贾云集,舳舻相衔。
强国争霸,楚子灭萧。
始皇一统,集权建制设两级,
始置泗水萧县;
楚汉相争,刘邦避难黄桑峪,
方有大汉江山。
西汉改泗水为沛郡,
东汉以沛郡封沛国。
南朝泰始萧县两分,
东部另设龙城县;
隋朝大业并合于萧,
治名龙城迄今传。
古萧沧桑,黄河夺汴;
浊浪排空,城池屡湮。
凤山披彩,萧城三迁;
群山拱卫,虎踞龙盘。
曾记否:
白居易考察民俗赞朱陈,
曾子固清心亭记史为鉴。
苏东坡知州察民意:
探古皇藏峪、祈雪雾潴泉、
寻煤白土镇、劝农杏花村、
挥毫圣泉寺,功德永存遗迹在;
孙重光知县怜众黎:
探幽天门寺、修祀颛孙祠、
闻道赐益泉、履亩均田赋、
质洁性刚正,政绩犹在吏民传。
曾记否:
白土窑七十二座,瓷器成山,
车水马龙,古镇繁华道不尽;
曾记否:乾隆帝数次莅萧,
拜谒闵贤,欣然命笔,
“孝道永弘”题金匾。
夫萧县者,地利形胜。
关于带萧的诗句
1. 萧索园官菜,酸寒太学齑。
2.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3.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4.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5.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6. 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
7. 步登最高寺,萧散任疏顽。
8.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9.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0. 暑雨萧萧滴夜长,晓窗探借九秋凉。
11. 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
12. 道尽即闭口,萧散捐囚拘。
13.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14. 天宫阁上醉萧辰,丝管闲听酒慢巡。
15. 浅颦轻笑谁堪醉,看取萧然林下风。
16. 台中萧侍御,心与鸿鹤同。
17. 弘恭陷萧望,赵高谋李斯。
18. 秋风忽萧条,堂上生荆枳。
19. 痛矣萧京辈,终令陷祸机。
20. 东郊萧处士,聊可与开眉。
21. 年颜渐衰飒,生计仍萧索。
22. 谁教两萧索,相对此江城?
23. 形骸日损耗,心事同萧索。
24. 村邻何萧疏,*者犹百步。
25. 摧残梧桐叶,萧飒沙棠枝。
26. 萧萧长门宫,昔是今已非。
27. 伊余息人事,萧寂无营欲。
28. 由余窥霸国,萧相奉兴王。
29. 云山一一看皆美,竹树萧萧画不成。
30. 散洒纳凉气,萧条遗世情。
31. 惨然游子寒,风露将萧瑟。
32. 花冠萧相府,绣服霍嫖姚。
33. 憔悴年来甚,萧条益自伤。
34. 暂游仁智所,萧然松桂情。
35. 放旷出烟云,萧条自不群。
36. 萧然登十地,自得会三归。
37. 洲长殊未返,萧散云霞晚。
38. 苞茅酒缩,膋萧香彻。
39. 竹影冷疏涩,榆叶暗飘萧。
40.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41.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2.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43. 白云飞雨过南山,碧落萧疏春色闲。
44. 下泊降茅仙,萧闲隐洞天。
45. 蚊蚋归丰草,枯叶散萧林。
46. 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47. 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成路人。
48. 从容朝早退,萧洒客常通。
49. 日暮凉风起,萧条多远心。
50. 萧条起关塞,摇飏下蓬瀛。
绝句古诗凝练而隽永,情深而意长,在写作中,掌握经典的绝句古诗能让您的文章增色不少。为此,好句摘抄网为您整理精华《春的古诗》,愿对您有所启发。
春的古诗
1、《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
2、《春思》
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3、《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春宿左省》
唐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5、《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6、《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7、《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8、《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9、《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10、《春词》
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11、《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1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13、《春思》
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14、《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5、《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16、《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17、《绝句》
古诗《风》
《风》这首古诗的作者是李峤,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风》,欢迎大家分享。
《风》古诗原文: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风》注释:
1、解落:吹落,散落。解:解开,这里指吹。
2、三秋:秋季。一说指农历九月。
3、能:能够。二月:农历二月,指春季。
4、过:经过。
5、斜:倾斜。
《风》译文:
风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风》赏析1: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是一首描写风的小诗,它是从动态上对风的一种诠释和理解。
风无形,空气流动形成风。但它又是有形的,一阵微风掠过,小草含笑向人们点头,花儿在风中摇曳着,变着法儿撒欢儿,炊烟随着风的节奏跳起直上重霄的舞蹈,纤细的柳枝轻拂着树下游人的脸庞。
风也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当它欢欣的时候,往往伴着细雨洋洋洒洒飘落,春天来临的时候,风过千山秀、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拂拂,像“飞天”的裙裾在梳理着,春风吹醒冬眠的柳绦,春风送来翩飞的燕子,春风吹绿了千沟万壑,春风摇醒了小草的青春,也在人们心中播下了盎然的春意。
当它发怒的时候,过江卷起漫天狂澜,有苏轼的《赤壁怀古》来证明: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它引发海啸,将参天大树连根拨起,用掌击碎轿车甩向路沟,用衣袖挥断成片树木,狂笑着,轻蔑地看着对它束手无策的人们,视自己为一列战车,而世上万物如螳臂。
当它悲哀的时候,会发出呜呜咽咽的声音,似在诉说心中的悲怨与委屈,似小孩在哭泣,听之也不得不为之动容。
风是神奇的,风是千变万化的,风是柔弱的,风又是强悍的。敏感的风,多情的风,凄婉的风,千姿百态的风,你是人类的朋友,却也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灾难,风,你让人不得不爱,同时也让人惧之三分。
《风》赏析2:
这首诗写出了风的力量。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前两句就“风”的季节功能而言:秋风能令万木凋零,春风却又能教百花绽放;后两句则就“风”所到之处,呈不同景象来描写:风过江上时,则水面波浪滔滔;入竹林时,只见竹竿一齐倾斜。风,为自然界之物象,本是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经由生命个体用心去感受或通过外物的变化知晓。因此,全诗无出现一个“风”字,也没有直接描写风之外部形态与外显特点,而是通过外物在风的作用下原质或原态的改变去表现风之柔情与强悍。可见诗人对物态常识的熟知与了然。在这种生活常识的支撑下,诗人熟练地通过外物的形变来显发风之特点,以间接描写来表现风的种种情态,让人真切感受风的温存与魅力。
“赋、比、兴”为古典诗歌表现的基本手法。所谓的“兴”意指“兴发”“感兴”,由物及心,即因为外物的作用而产生内心“情变”。“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叶落”与“花开”,乃事物发展到极态而自然产生的质变,外力的作用只能是加速或减缓其变化的速度。在此处,诗人把叶落花开归因于风的作用,表现出作者观察的细微与内心的细腻,把自然万物的变化同风——外力的作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隐性地昭示着风之生命力及其给外物的温情关怀。
“解落”,“解”字用得好。常言道“秋风扫落叶”,秋风之蛮横可见一斑。不用“扫”“吹”,也不用“刮”“剥”,就用一个“解”。“解”,是细心,是用心,是专心地去化解,不急不慢,不狂不躁,让叶儿怡然清爽地离开了母体,找到了很好的归宿。风之柔情让人感动。“能开”,“开”,是唤醒,是催生,是召唤,在寒冬中沉睡的花儿,在风儿的轻轻抚摸下,睁开惺忪的睡眼,伸伸懒腰,又将迎来一个美丽、美好、美妙的.春意。风之温情让人舒坦。“解落”与“能开”,把风的温存柔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深深地触动了读者那或许早有些漠然的心绪,重新唤醒人们对美好生命的感念。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风,“过江”卷起“千尺浪”,风急浪高,直冲云宵,风之气力是何等威风;风,“入竹”引来“万竿斜”,风狂竹伏,万般无奈,风之外力是何等潇洒。此处,风之强悍,风之强劲,风之强势,同之前风之温情,风之柔情,风之痴情形成强烈的反差。任何一种生命都有其“喜怒哀乐”之表现,“风”也不例外。风的变幻莫测便是很好的例证。
讲究对仗或对偶,《风》一诗亦如此。例,“解落”对“能开”,“三秋叶”对“二月花”工整有序。“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如果说,诗的前两句在“兴发”方面更为出色的话,则后两行在“对仗”则更显特色,“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一过”“一入”,“一高”“一低”,“一直”“一斜”,把风对自然界物象在风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变幻鲜活而传神地表现出来。
这首诗的妙处在于写风,全诗除诗名外,却不见风字。每一句都表达了风的作用,如果将四句诗连续起来,反映了世间的欢乐和悲伤,表达了“世风”和“人风”,风是善变的,有柔弱,又有彪悍,风是多情的,姿态丰盈,万竹起舞,短短的四句诗,以动态的描述诠释了风的性格。
作者简介:
李峤(645~714年),字巨山,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唐朝时期宰相。
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早年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小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麟台少监等职。武周时期,依附张易之兄弟。中宗年间,依附韦皇后和梁王武三思,官至中书令、特进,封为赵国公。唐睿宗时,贬为怀州刺史,以年老致仕。唐玄宗时,再贬滁州别驾,迁庐州别驾。开元二年(714年)病逝于庐州,终年七十岁。
李峤生前以文辞著称,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苏味道、杜审言、崔融合称“文章四友”,晚年成为“文章宿老”。先后历仕五朝,趋炎附势,史家评价以贬义居多。
杜甫,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被后世誉为“诗圣”,他的诗记录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其诗被称为“诗史”。李白、杜甫和王维,他们是盛唐时期的三大诗人,但在当时,论名气,杜甫的名气相对要小不少。
但是,自宋代开始,杜甫的名气直线上升,其诗作备受推崇。王安石曾说道:“世间好语言,已被老杜道尽。”;秦观亦盛赞道:“穷高妙之格,极豪逸之气,包冲淡之趣,兼俊洁之姿,备藻丽之态,而诸家之所不及。 ”
纵观杜甫的一生,坎坷不断,饱经磨难。他出生在官宦世家,祖父杜审言是初唐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唐代“*体诗”的奠基人之一。家学渊源,使得杜甫自小就受到各种文化艺术的熏陶,这为他日后的诗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杜甫有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抱负,但现实却是残酷的,几次科举考试都落第,仕途失意 ,尤其是晚年生活过得很苦,靠朋友接济勉强度日,其诗《狂夫》中写道:“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东门”。
无论生活过得再苦,再不如意,杜甫始终心忧天下,正如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写:“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
杜甫极为擅长律诗,将律诗写得纵横恣肆,浑然天成。何为律诗?它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在字句、押韵、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常见的类型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杜甫在律诗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他将这一诗体带向了新的高度。
在杜甫所写的众多律诗中,这首《登高》是最出彩的一首,写于他穷困潦倒时,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古代文人有悲秋的情结,秋天到了,万木凋零,不免引发对人生的感叹,《楚辞》中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刘禹锡亦有诗云:“自古逢秋悲寂寥 ”。这首《登高》有着很浓的悲秋情结。
这首诗作于公元767年秋天,此时的杜甫离开了成都草堂,沿江南下,漂泊在异乡,生活依旧困苦,加之身体也很不好。一日,杜甫登高远望,看着眼前萧瑟的秋江景色,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
古往今来,这首诗评价极高。有人赞扬道:“高浑一气,古今独步”;明代文学家胡应麟在《诗薮》中盛赞:“如海底珊瑚,瘦劲难明,深沉莫测,而力量万钧。此诗自当为古今七律第一 ”。
诗的前四句着重于写景,描绘了诗人所见所听,展现了一幅萧瑟荒凉的秋江画卷。猎猎秋风、高猿长啸、水清沙白的河洲以及盘旋飞舞的鸟儿,动静结合,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尤其是这个“哀”字用的直白巧妙,有很强的代入感,令人陷入哀伤的情境之中。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读来很是悲壮,既写出了秋天典型的景色,树叶落下,亦传达出时光易逝,英雄迟暮的感慨。“无边”与“不尽”这四个字,使得诗句更加的沉郁悲壮。
诗的后四句主要写情,回归到诗人本身,抒发了诗人当时的感受,有独在异乡的孤独惆怅感,也有壮志未酬身先老的悲痛之情,愁绪万千,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
一个“常”字表明了诗人常年漂泊在外,离乡万里,有着难以排解的孤独之感;一个“多”字生动地展现了英雄迟暮的悲痛之情。“潦倒新停浊酒杯”因为多病,诗人断了饮酒,内心的艰难苦恨更加难以排解,使得悲哀之感更加的强烈浓重。
杜甫的这首《登高》对仗极为工整,字字精当,用字遣辞,浑然天成,景与情俱佳,境界高超,故这首诗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也就理所当然了。
秋的古诗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秋的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宴散唐代:白居易
小宴追凉散,*桥步月回。
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戴来。
将何还睡兴,临卧举残杯。
己酉岁九月九日魏晋:陶渊明
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
蔓草不复荣,园木空自凋。
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
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
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
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
小桃红·杂咏元代:盍西村
绿杨堤畔蓼花洲,可爱溪山秀,烟水茫茫晚凉后。
捕鱼舟,冲开万顷玻璃皱。乱云不收,残霞妆就,一片洞庭秋。
秋思唐代:李白
燕支黄叶落,妾望自登台。
海上碧云断,单于秋色来。
胡兵沙塞合,汉使玉关回。
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
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宋代: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清代:龚自珍
我又南行矣!笑今年、鸾飘凤泊,情怀何似?纵使文章惊海内,纸上苍生而已。似春水、干卿何事?暮雨忽来鸿雁杳,莽关山、一派秋声里。催客去,去如水。
华年心绪从头理,也何聊、看潮走马,广陵吴市。愿得黄金三百万,交尽美人名士。更结尽、燕邯侠子。来岁长安春事早,劝杏花、断莫相思死。木叶怨,罢论起。
江上秋夜宋代:道潜
雨暗苍江晚未晴,井梧翻叶动秋声。
楼头夜半风吹断,月在浮云浅处明。
秋夜宋代:陈与义
中庭淡月照三更,白露洗空河汉明。
莫遣西风吹叶尽,却愁无处着秋声。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唐代:李白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洛阳才子谪湘川,元礼同舟月下仙。
记得长安还欲笑,不知何处是西天。
洞庭湖西秋月辉,潇湘江北早鸿飞。
醉客满船歌白苎,不知霜露入秋衣。
帝子潇湘去不还,空馀秋草洞庭间。
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数日宋代:赵师秀
数日秋风欺病夫,尽吹黄叶下庭芜。
林疏放得遥山出,又被云遮一半无。
1、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李白《秋思》
有萧萧的古诗 含萧萧的古诗 古诗里的萧萧雨 萧萧两字的古诗 萧萧的古诗大全 萧字的古诗 带雾雨萧萧的古诗 萧衍的古诗 二萧的古诗 有萧剑的古诗吗 萧乾的古诗 含有萧萧的四言古诗 描写萧萧冷的古诗 萧声的古诗 瑾萧的古诗 萧音的古诗 萧萧在古诗中的运用 含有马和萧萧的古诗 萧萧梧叶送寒声的古诗 古诗开头萧萧的是哪首 吹萧的古诗 赠萧禹的古诗 带玉萧的古诗 有萧瑟的古诗 马啸萧的古诗 萧何的古诗 赠萧瑀的古诗 萧寒的古诗 诗句中有萧萧的古诗 古诗三首萧萧的诗意
写秋天萧瑟的诗句 无边落木萧萧下全诗_绝句全诗注释 春的古诗 风声萧萧诗歌 蜂古诗 写秋天萧瑟的诗句 描写萧条的诗句 雨的古诗 关于萧瑟的诗句 关于萧飒的诗句 关于萧萧的诗句 关于萧条的诗句 无边落木萧萧下全诗(无边落木萧萧下全诗及翻译注释) 无边落木萧萧下是哪首诗(登高古诗赏析和解释) 莲的古诗 无名氏:古歌·秋风萧萧愁* 诗经:蓼萧 风萧萧兮易水寒全诗 无边落木萧萧下全诗 无边落木萧萧下全诗_村居全诗 秋的古诗 带“萧萧”字的诗句全集 风萧萧,雨瑟瑟打油诗 带有萧字的诗句 赞萧县的诗句 描写萧条的诗句 古诗夏天的古诗 夏的古诗 关于带萧的诗句 描写秋天萧瑟的古诗词诗句
鼓励心上人的古诗文 关于名圣的古诗 表达爱国热情的古诗文 表达别人祝福的古诗词 一个犹太女人的古诗 背关于中秋节和月亮的古诗 欧阳春子的古诗 关于有渔夫的古诗 关于榜眼的古诗 无途的归人古诗 带水的古诗和关于水的古诗 只想看书的古诗 关于小儿感冒的古诗 宰相之妻的古诗 古诗词中对仗的作用 关于校园池塘的古诗 有关喜欢男生的古诗 适合打王者的古诗 注音版的古诗和成语故事 关于博大的古诗 关于国家灾难的古诗题目 古诗75首中写荷花的诗 可以追逐梦想的古诗词 山路有关的古诗词 元旦愿望的古诗 主题是中秋的古诗 有内涵的古诗短一点 关于节的古诗重阳节 忽闻家中增加人口的古诗 小学古诗中写过的著名景点 写带水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