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用鲛人典故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用鲛人典故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用鲛人典故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用鲛人典故的古诗词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古诗词中常见的典故
*一直讲究含蓄之美,古诗更是多用典故,隐喻,辛弃疾有时候甚至一首诗中多个典故,不清楚这些典故的来历,还真不好把握整首诗的意思。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词中常见的典故,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哀鸿
哀鸿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
《诗·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比哲人,谓我劬劳。”诗歌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哀呜之声不绝。后来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
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
秦晋
春秋时,秦晋两国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倒赔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
寒食
寒食,一个节日,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
传说晋国介子推隐居山中,晋文公用烧山之法逼他出来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烧死。晋文公为纪念介予推,在其死亡之日禁止举火,只吃冷食。
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桑梓
代指家乡。
《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躬敬止。”是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对它要表示敬意。后来人们用来喻指故乡。
采薇
隐居避世。
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殷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后以此喻隐居避世。
王绩《野望》: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三径
指隐居生活。
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子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后来,三径便成了隐士住处的代称。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鸡黍
特指招待客人的饭菜。
《论语》中:子路随孔子出游时与孔子走散了,遇见一位正在劳动的老人,就向他打听。由于子路的态度非常恭敬,老人就留子路住宿,还杀鸡做黍米饭厚待他。后来就用“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
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化碧
多用以称颂忠臣志士。
《庄子·外物》:" 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郑元佑 《汝阳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足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楼兰
指边境敌人。
《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双鲤
书信。
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双鲤”就用作书信的代称。
李商隐《寄令狐郎中》:蒿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劳歌
送别歌的总称。
劳歌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劳劳亭旧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劳歌”后来成为送别歌的代称。
李白《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红豆
常用于象征爱情或相思。
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树”。
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献芹
自谦说法。
《列子·杨朱》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个人在乡里的豪绅面前大肆吹嘘芹菜如何好吃,豪绅尝了之后,竟“蜇于口,惨于腹”。后用“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也说“芹献”。
古诗词常用意象典故解析集锦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词常用意象典故解析,欢迎大家分享。
古诗词常用意象典故解析
[话题引入]
“诗歌是文学的最高形式,如果把文学比喻为连绵的群山,那么,诗歌就是群山之峰。*是诗的泱泱大国,诗歌作品辉煌灿烂,唐诗、宋词、元曲、新诗,光彩夺目。诗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文化已经浸透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阅读鉴赏诗歌,能陶冶情操、纯净心灵,提高文学修养。”(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高一《语文》教材第29面)那么通过高一、高二两个学年的学*与积淀,我们对诗歌又了解多少,理解多少呢?基于此,我专门拟一个话题让学生对诗歌的学*来一个加强。
[话题设计]
阅读下面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意象是诗歌写作的焦点。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唐代诗评家司空图说:“意象欲出,造化已奇。”(《二十四诗品》)胡应鳞也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可见意象艺术是*诗歌的传统。简单的说,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是一种富于更多的主观色彩、迥异于生活原态而能为人所感知的具体艺术形象。意象一般以两种形态出现于文学作品中,即单个意象和整体意象。单个意象就是文学作品中最基本的艺术形象,整体意象则是一组或一串意象构成的有机的整体画面,也称意象体系。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断肠人在天涯”等就是单个意象,人们常常又把这种意象看成是更大境界中的一个“部件”。它们不能离开整体,若离开了,单个意象就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比如“枯藤”一旦离开了《天净沙?秋思》,“枯藤”便失去了这支散曲赋予它的悲凉色彩。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只有一个整体意象。
请以你感兴趣的某个“意象”为写作切入点写一篇诗歌鉴赏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诗歌的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的选择是第一步。那么,了解我国古诗词中的意象则是我们写好这篇文章的关键。下面我根据自己收集的有关资料对意象进行一下归类。
A自然意象
1.自然景观类:月、流水、斜阳、风、烟、霜等。
月(残月、明月、新月、孤月、冰镜、蟾兔、玉盘)。它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例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刘禹锡《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酒家。”
流水。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风、烟、霜。多传达哀怨、惆怅、凄苦、苍凉等情思。李清照《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柳永《雨霖铃》:“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陆游《蝶恋花》:“一夜清霜,染尽湖边树。”
2.植物类:杨柳、落花、松、菊、梅、梧桐、萍、芭蕉等。
杨柳(垂柳、柳枝、柳)。“柳”与“留”谐音,多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戴叔伦《堤上柳》:“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落花(落红、残红)。多传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愁。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陆游《落花》:“满地残红点绿苔。”
松、菊、梅。多传达高洁、坚贞之志。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竹犹存。”陆游《卜算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梧桐、萍、芭蕉。多传达光阴易逝、青春不再的惆怅与哀愁。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文天祥《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又如:“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3.动物类:鸦、杜鹃(杜宇、布谷、子规)、猿、蝉、鸿、雁、青鸟、鱼、鸳鸯、鹧鸪等。
鸦、杜鹃、猿、蝉。多传达衰亡、凄楚、哀婉之情。辛弃疾《永遇乐》:“可堪回首,狐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白居易《琵琶行》:“此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雍陶《蝉》:“高树蝉声入晚云,不唯愁我亦愁君。”
鸿、雁、青鸟、鱼、鸳鸯、鹧鸪。多传达相思相爱、离愁、孤寂的情思。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纹。”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欧阳修《渔家傲》:“叶笼花罩鸳鸯侣,白锦顶丝红锦羽。”金志章《鹧鸪塘》:“忽听一声行不得,鹧鸪塘外鹧鸪啼。”
B人或事意象
1.人造物象类:舟、湖、长亭、灞陵(桥)、镜、灯(烛、蜡、炬)等。多传达离情别绪、思乡怀远、孤寂落魄和愁苦之情。杜甫《夔州歌》:“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心若风。”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马致远《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白居易《照镜》:“皎皎青铜镜,斑斑白丝鬓。”杜牧《赠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2.行为类:登楼、凭栏、吹笛、吹笙、饮酒、折柳、捣衣(捣练)等。
登高、凭栏。多传达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的悲伤与激情。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吹笛、吹箫、吹笙。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冯延巳《抛球乐》:“且莫思归去,须尽笙歌此夕欢。”
饮酒。多传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折柳。多传达惜别怀远、思乡之情。杜牧《独柳》:“含烟一株树,拂地摇风久。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
捣衣(捣练)。捣衣(捣练)有时是为了给远行的人赶制寒衣,多于秋夜进行。月下捣衣(捣练),风吹砧声,凄冷的砧杵声又称“寒砧”,往往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的惆怅情绪。又,妇女洗衣时以杵击衣,使其洁净,也称“捣衣(捣练)”。李白《子夜吴歌》之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胡虏,良人罢远征?”李煜《捣练子令》:“又是重阳*也,几处处砧杵声催。”
另外: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拦子”即“怜子”,“青”即“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等等。
[佳作欣赏]
文一:幸有美酒入诗来
“五花马,千金裘”面前,李白宁愿“呼儿将出换美酒”,“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之后,孟浩然还不忘交代“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春江花朝秋月夜”,白居易“往往取酒还独倾”。是否真的“唯有饮者留其名”呢?诗人们对酒大多情有独钟,李白道“嗜酒见天真”,杜甫也自称“性豪业嗜酒”,自然地,酒在诗中也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了。
落木有萧杀之感,红豆有相思之情,烽火紧系战争,说明月自然联想到故乡,而说到酒就不能“一言以蔽之”了,且听:
悲时——陆机说:“置酒高堂,悲歌临觞,人寿几何,逝如朝霜。”(《短歌行》)
欢时——李白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尽酒》)
离时——王维说:“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
合时——欧阳修说:“十载相逢酒一卮,故人才见便开颜。”(《浣溪沙》)
喜时——杜甫说:“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兵收河南河北》)
哀时——阮籍说:“临觞多哀楚,思我故时人,对酒不能言,凄怆怀酸辛。”(《咏怀》之三十四)
乐时——杜甫说:“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怀。”(《客至》)
愁时——李白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诗人以酒写喜悦之情,纵酒时“一杯一杯复一杯”,“斗酒十千恣欢谑”,不但极写饮酒之多,而且极写快意之至,我们仿佛看到那痛饮狂歌之景,听到“将进酒,杯莫停”那样兴高采烈的劝酒声,这样,诗人豪迈奔放的“喜欲狂”之情就表现得更淋漓尽致了。
悲伤之情,诗人也寄托于酒,“何以解忧,惟有杜康”。常言借酒消愁,酩酊大醉后,把一切苦恼抛诸脑后,依依惜别时,“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就痛快地一醉而别。自欺欺人也好,逃避现实也罢,“醉翁之意”已不在酒了。
不仅喜怒哀乐与酒相通,风花雪月也与之关系密切。
与风——李清照说:“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声声慢》)
与花——李白说:“看花饮美酒,听鸟鸣晴川。”(《饮酒》)
诗词与典故
解析 初中语文古诗词中的典故
诗句: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刘禹锡
典故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了。
诗中的意思和作用
诗人是借这两个典故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诗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典故
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
诗中的意思和作用
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词人借用典故把自己的思乡与忧国、报国之情交织在一起。
诗句: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
亲射虎,看孙郎孙郎即孙权,《三国志》记载孙权在一次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
诗中的意思和作用
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
诗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
遣冯唐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
诗中的.意思和作用
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诗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
射天狼天狼星,据《晋书·天文志》说是主侵掠的。
诗中的意思和作用
这里用以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词人在这句中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诗句:八百里分麾下炙马作的卢飞快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典故
八百里指牛。据《世说新语·汰侈》载:晋王恺有良牛,名八百里駮后世诗词多以八百里指牛。
的卢良马名。据《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载,刘备在荆州遇险,他所骑的的卢马一踊三丈驮他脱险。
诗中的意思和作用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形象的描写了军旅的生活和表现了抗金将士的英雄气概
怀念故人的古诗词欣赏
日子总过得很快,转眼就已是深秋,远方的亲人啊,是否在询问你的'归期?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怀念故人的古诗词欣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题都城南庄》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晏殊《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李商隐《锦瑟》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诗 / 偶成》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贾岛《剑客 / 述剑》
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李商隐《乐游原 / 登乐游原》
数人世相逢,百年欢笑,能得几回又。——何梦桂《摸鱼儿·记年时人人何处》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杜秋娘《金缕衣》
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赵秉文《青杏儿·风雨替花愁》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陆游《沈园二首》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袁枚《马嵬》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陆游《书愤五首·其二》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人生无根蒂》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范云《别诗》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端午》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骆宾王《于易水送人 / 于易水送别》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佚名《采薇》
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元好问《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
聚散匆匆,此恨年年有。——魏夫人《点绛唇·波上清风》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杜甫《赠卫八处士》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 / 早春》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待何年归去,谈笑各争雄。——顾太清《高山流水·次夫子清风阁落成韵》
鱼书经岁绝,烛泪流残月。——徐灿《菩萨蛮·秋闺》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陆游《沈园二首》
十年花骨东风泪,几点螺香素壁尘。——史达祖《鹧鸪天·搭柳栏干倚伫频》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晏殊《玉楼春·春恨》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苏轼《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离别家乡岁月多,*来人事半消磨。——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莫辞频。——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曹雪芹《唐多令·柳絮》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偶成》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人生无根蒂》
蕉鹿梦的诗词典故
蕉鹿梦郑人有薪于野者,偶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涂而咏其事。下面是小编带来的`蕉鹿梦的诗词典故,希望对你有帮助。
典源出处
《列子·周穆王》:“郑人有薪于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 (qiao),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涂而咏其事,傍人有闻者,用其言而取之。既归,告其室人曰:‘向薪者梦得鹿而不知其处,吾今得之,彼直真梦矣。’室人曰:‘若将是梦见薪者之得鹿邪? 讵有薪者邪? 今真得鹿,是若之梦真邪?’夫曰:‘吾据得鹿,何用知彼梦我梦邪?’薪者之归,不厌失鹿。其夜真梦藏之之处,又梦得之之主。爽旦,案所梦而寻得之。遂讼而争之,归之士师。士师曰:‘若初真得鹿,妄谓之梦; 真梦得鹿,妄谓之实。彼真取若鹿,而与若争鹿。室人又谓梦仞 (一作认) 人鹿,无人得鹿。今据有此鹿,请二分之。’以闻郑君。郑君曰:‘嘻! 士师将复梦分人鹿乎?’访之国相,国相曰:‘梦与不梦,臣所不能辨也。欲辨觉梦,唯黄帝孔丘。今亡黄帝孔丘,孰辨之哉? 且恂士师之言可也。’”
释义用法
郑国有个打柴的人,途遇惊鹿,将它打死后藏在坑中,又盖上柴草。自己以后又忘记,以为是做梦,道上讲给别人听。 有人听到了,根据他讲的寻到死鹿弄回家中。打柴人夜里又梦见藏鹿之处,及取鹿之人,第二天早晨寻到此人,二人争鹿,至士师 (法官) 处诉讼,士师认为梦之真伪难辨,将鹿给二人分开。郑国国君闻知此事,问国相,国相也以为难辨真伪,按士师的办法也就算了。后以此典形容真伪杂陈,迷离虚幻,得失无常。
用典形式
【梦鹿】 宋·黄庭坚:“梦鹿分真鹿,无鸡应木鸡。”清·吴檠:“梦鹿忘覆蕉,伺兔笑守株。”
【得鹿】 宋·苏轼:“不如同异两俱冥,得鹿亡羊等嬉戏。”宋·陆游:“世事本来谁得鹿? 人生何处不亡羊?”
【鹿梦】 宋·辛弃疾:“有鹿从渠求鹿梦,非鱼定未知鱼乐。”
【蕉梦】 宋·张炎:“向一丘一壑,留恋年光。又何心逐鹿,蕉梦正钱唐。”
【蕉鹿】 宋·陆游:“灵府长优闲,蕉鹿乌能感。”清·丘逢甲:“荣枯谢槐蚁,得失泯蕉鹿。”
【分鹿梦】 宋·黄庭坚:“分鹿谁觉梦,亡羊路南北。”
【梦蕉鹿】 清·缪慧远:“苍茫梦里询蕉鹿,浮拍池中把酒螯。”
【鹿蕉讼】 明·汤显祖:“虎槛豁已除,鹿蕉讼希有。”
【鹿覆蕉】 宋·苏轼:“梦觉真同鹿覆蕉,相君脱屣自参寥。”
【蕉中梦】 清·钱谦益:“世事蕉中梦,人情李下蹊。”
【蕉中鹿】 宋·王安石:“弃置蕉中鹿,驱除屋上乌。”宋·张孝祥:“思归梦,天边鹄。游宦事,蕉中鹿。”
【蕉中覆】 宋·张炎:“蕉中覆处应无鹿,汉上重来不见花。”
【蕉边梦】 清·王夫之:“蕉边梦亦争秦鹿,槐下魂犹嗾晋獒。”
【蕉鹿梦】 宋·辛弃疾:“笑年来,蕉鹿梦,画蛇杯。”清·侯铨:“得失已空蕉鹿梦,浮沉聊结鹭鸥盟。”
【蕉隍讼】 清·钱谦益:“莫辨蕉隍讼,何因鼠穴车。”
【藏蕉梦】 清·黄遵宪:“少眠易醒藏蕉梦,多难仍逢剪韭时。”
【士师分鹿】 宋·陆游:“士师分鹿真是梦,塞翁失马犹为福。”
【分鹿覆蕉】 清·钱谦益:“且将分鹿付覆蕉,莫以亡羊笑博簺。”
【寻蕉覆鹿】 宋·张炎:“任蹴踏芳尘,寻蕉覆鹿,自笑无能。”
【梦中案鹿】 清·钱谦益:“壁上画龙成底事,梦中案鹿竟谁冤。”
【梦中蕉鹿】 清·黄景仁:“叹名场已醒,梦中蕉鹿,酒徒难觅,市上荆高。”
【梦里士师】 清·钱谦益:“梦里士师多讼狱,醉*士少崩骞。”
【惊心蕉鹿】 清·汪文桂:“惊心蕉鹿追宵梦,款语沧桑坐石矶。”
【覆鹿蕉讼】 清·钱谦益:“覆鹿蕉讼无荣辱,芥羽鸡场有是非。”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 初至山中 / 入山寄城中故人》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卓文君《白头吟》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五节》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道经·第二十二章》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纳兰性德《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人多溺。——《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司马法·仁本》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海棠》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张九龄《西江夜行》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王维《杂诗三首·其二》
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鬼谷子·反应》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大风歌》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观书》
君子能勤小物,故无大患。——《资治通鉴·周纪·周纪一》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黄庭坚《品令·茶词》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礼记·中庸》
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 归故园作 / 归终南山》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德经·第四十四章》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佚名《古艳歌》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晋书·列传·第六十四章》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老子·德经·第七十六章》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篇》
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王安石《渔家傲·*岸小桥千嶂抱》
《杂诗·君自故乡来》古诗词鉴赏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杂诗·君自故乡来》古诗词鉴赏,欢迎大家分享。
《杂诗·君自故乡来》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注释
①来日:来的时候。
②绮窗:雕画花纹的窗户。
③着花未:开花没有?着花,开花。未,用于句末,相当于“否”,表疑问。
④选自《王维集校注》
翻译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
赏析
这首诗表现作者的情趣与倾向。诗人想念故乡,自然是情理之中;而喜欢梅花,则溢于言表。本诗信手拈来,自然天成。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我”,不一定是作者),是一个久在异乡的人,忽然遇上来自故乡的旧友,首先激起的自然是强烈的乡思,是急欲了解故乡风物、人事的心情。开头两句,正是以一种不加修饰、接*于生活的自然状态的形式,传神地表达了“我”的这种感情。“故乡”一词迭见,正表现出乡思之殷:“应知”云云,迹*噜?,却表现出了解乡事之情的急切,透露出一种儿童式的天真与亲切。纯用白描记言,却简洁地将“我”在特定情形下的感情、心理、神态、口吻等表现得栩栩如生,这其实是很省俭的笔墨。
关于“故乡事”,那是可以开一张长长的问题清单的。初唐的王绩写过一篇《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从朋旧童孩、宗族弟侄、旧园新树、茅斋宽窄、柳行疏密一直问到院果林花,仍然意犹未尽,“羁心只欲问”;而这首诗中的“我”却撇开这些,独问对方: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仿佛故乡之值得怀念,就在窗前那株寒梅。这就很有些出乎常情。但又绝非故作姿态。
一个人对故乡的怀念,总是和那些与自己过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人、事、物联结在一起。所谓“乡思”,完全是一种“形象思维”,浮现在思乡者脑海中的,都是一个个具体的形象或画面。故乡的亲朋故旧、山川景物、风土人情,都值得怀念。但引起亲切怀想的,有时往往是一些看来很*常、很细小的情事,这窗前的寒梅便是一例。它可能蕴含着当年家居生活亲切有趣的情事。因此,这株寒梅,就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它已经被诗化、典型化了。因此这株寒梅也自然成了“我”的思乡之情的集中寄托。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独问“寒梅著花未”是完全符合生活逻辑的。
古代诗歌中常有这种质朴*淡而诗味浓郁的作品。它质朴到似乎不用任何技巧,实际上却包含着级的技巧。象这首诗中的独问寒梅,就不妨看成一种通过特殊体现一般的典型化技巧,而这种技巧却是用一种*淡质朴得如叙家常的形式来体现的。这正是所谓寓巧于朴。王绩的那首《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朴质的程度也许超过这首诗,但它那一连串的发问,其艺术力量却远远抵不上王维的这一问。其中消息,不是正可深长思之的`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这一句看起来是问家乡的情况,但诗人只是笼统的以“故乡事”来设问,可是问什么好呢?诗人心里满腹的问题竟然不知从何问起。于是我们可以想象诗人的踌躇,对方的诧异。“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这一问倒令对方感到困惑,不问人事而问物事,这时梅花开没开花?想必读者对此也感到突兀。可是正是这样一问,才是妙趣横生,令人回味无穷。其实诗人的真正目的,哪里是梅花啊。诗人想说的话,想问的问题不知从何说起,对家乡的思念竟在这一个不经意的问题之中。这是诗人留给人们的空白,让读者去想象。
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游子形象。虽然饱经沧桑,却依然超然尘世保持自由心态的精神风致。这样诗人写这一首诗歌的目的也就昭然若揭:他是在歌颂一种虽然饱经沧桑,但永不世故、永葆自由心态的人生风范。
经典古诗词(精选175句)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典古诗词(精选175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佚名《诗经唐风绸缪》
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4、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文廷式《蝶恋花》
5、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曹雪芹《枉凝眉》
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7、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着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8、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欧阳修《玉楼春》
9、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佚名《诗经周南关雎》
10、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11、山长水远嫦娥怨,鸿雁相烦,鸿雁相烦,眉间心上玉簟寒。— 纳兰性德《采桑子—春叶》
12、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范成大《车遥遥篇》
13、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戴叔伦《相思曲》
14、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15、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16、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敻《诉衷情》
17、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18、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
19、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乐婉《卜算子》
20、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
21、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22、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2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2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25、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2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27、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塞鸿秋》
28、*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29、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
30、黄帝铸鼎于荆山,炼丹砂。
3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32、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3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3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35、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36、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吹画扇。—纳兰性德《玉楼春》
3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3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39、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40、凄凉别後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41、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辛弃疾《鹧鸪天》
42、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曹雪芹《红楼梦引子》
43、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鹊踏枝》
44、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白居易《长恨歌》
45、泪纵能乾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陈端生《寄外》
46、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苏曼殊《本事诗》
47、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温庭筠《南歌子四首其二》
48、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鹊踏枝》
49、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乐》
思念已故亲人的古诗词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十分亲*的亲人,那么我们在思念已故亲人时,都有哪些好的古诗句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思念已故亲人的古诗词,欢迎阅读。
尘满疏帘素带飘,真成暗度可怜宵。几回偷拭青衫泪,忽傍犀奁见翠翘。惟有恨,转无聊。五更依旧落花朝。衰杨叶尽丝难尽,冷雨凄风打画桥。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已。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辞。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生未展眉。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一夜思亲泪,天明又复收。恐伤慈母意,暗向枕边流。
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海内进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素面常嫌粉,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忆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人日思归》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秋思》
宋·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归家》
唐·杜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乡思》
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京师得家书》
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戴叔伦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杂诗·君自故乡来》古诗词鉴赏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杂诗·君自故乡来》古诗词鉴赏,欢迎大家分享。
《杂诗·君自故乡来》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注释
①来日:来的时候。
②绮窗:雕画花纹的窗户。
③着花未:开花没有?着花,开花。未,用于句末,相当于“否”,表疑问。
④选自《王维集校注》
翻译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
赏析
这首诗表现作者的情趣与倾向。诗人想念故乡,自然是情理之中;而喜欢梅花,则溢于言表。本诗信手拈来,自然天成。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我”,不一定是作者),是一个久在异乡的人,忽然遇上来自故乡的旧友,首先激起的自然是强烈的乡思,是急欲了解故乡风物、人事的心情。开头两句,正是以一种不加修饰、接*于生活的自然状态的形式,传神地表达了“我”的这种感情。“故乡”一词迭见,正表现出乡思之殷:“应知”云云,迹*噜?,却表现出了解乡事之情的急切,透露出一种儿童式的天真与亲切。纯用白描记言,却简洁地将“我”在特定情形下的感情、心理、神态、口吻等表现得栩栩如生,这其实是很省俭的笔墨。
关于“故乡事”,那是可以开一张长长的问题清单的。初唐的王绩写过一篇《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从朋旧童孩、宗族弟侄、旧园新树、茅斋宽窄、柳行疏密一直问到院果林花,仍然意犹未尽,“羁心只欲问”;而这首诗中的“我”却撇开这些,独问对方: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仿佛故乡之值得怀念,就在窗前那株寒梅。这就很有些出乎常情。但又绝非故作姿态。
一个人对故乡的怀念,总是和那些与自己过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人、事、物联结在一起。所谓“乡思”,完全是一种“形象思维”,浮现在思乡者脑海中的,都是一个个具体的形象或画面。故乡的亲朋故旧、山川景物、风土人情,都值得怀念。但引起亲切怀想的,有时往往是一些看来很*常、很细小的情事,这窗前的寒梅便是一例。它可能蕴含着当年家居生活亲切有趣的情事。因此,这株寒梅,就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它已经被诗化、典型化了。因此这株寒梅也自然成了“我”的思乡之情的集中寄托。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独问“寒梅著花未”是完全符合生活逻辑的。
古代诗歌中常有这种质朴*淡而诗味浓郁的作品。它质朴到似乎不用任何技巧,实际上却包含着级的技巧。象这首诗中的独问寒梅,就不妨看成一种通过特殊体现一般的典型化技巧,而这种技巧却是用一种*淡质朴得如叙家常的形式来体现的。这正是所谓寓巧于朴。王绩的那首《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朴质的程度也许超过这首诗,但它那一连串的发问,其艺术力量却远远抵不上王维的这一问。其中消息,不是正可深长思之的`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这一句看起来是问家乡的情况,但诗人只是笼统的以“故乡事”来设问,可是问什么好呢?诗人心里满腹的问题竟然不知从何问起。于是我们可以想象诗人的踌躇,对方的诧异。“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这一问倒令对方感到困惑,不问人事而问物事,这时梅花开没开花?想必读者对此也感到突兀。可是正是这样一问,才是妙趣横生,令人回味无穷。其实诗人的真正目的,哪里是梅花啊。诗人想说的话,想问的问题不知从何说起,对家乡的思念竟在这一个不经意的问题之中。这是诗人留给人们的空白,让读者去想象。
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游子形象。虽然饱经沧桑,却依然超然尘世保持自由心态的精神风致。这样诗人写这一首诗歌的目的也就昭然若揭:他是在歌颂一种虽然饱经沧桑,但永不世故、永葆自由心态的人生风范。
用鲛人典故的古诗词 用了典故的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典故 纯用典故的古诗词 古诗词信用的典故 古诗词中柳的典故 关于古诗词的典故 古诗词中的用典故 有趣的有典故的古诗词 古诗词的典故大全 关于典故的古诗词 暗用典故的古诗词 奄在古诗词中的典故 遮的古诗词典故 有典故的古诗词句 古诗词的典故归纳 古诗词里有趣的典故 古诗词折腰的典故 浩字的古诗词或典故 带鱼典故的古诗词 古诗词暗含典故的 古诗词中访岱的典故 推敲典故的古诗词 有典故的诗词 古诗词中的词语典故 小学古诗词的典故 蕴含典故的古诗词 岳阳古诗词的典故 古诗词中典故的作用 古诗词美好的典故
怀念故人的古诗词欣赏 苌弘化碧的诗词典故 蕉鹿梦的诗词典故 陆凯寄梅诗词典故 思念已故父亲的古诗词 《杂诗·君自故乡来》古诗词鉴赏 关于思念故乡的古诗词 苏秦六印诗词典故 乌鹊南飞诗词典故 摩挲铜狄的诗词典故 桑间三宿的诗词典故 远山眉诗词典故 黄金台的诗词典故 经典古诗词 思念已故亲人的古诗词 古诗词中常见的典故 方进坏陂的诗词典故 古诗词常用意象典故解析集锦 终军请缨诗词典故 诗名含有故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故字的诗词 含有故字的古诗词 带故字的诗词名句 缅怀故人的诗词(思念已逝故友的古诗词) 经典古诗词 诗词与典故 清明节典故诗词 谢安泛海的诗词典故 《杂诗·君自故乡来》古诗词鉴赏 巨灵擘山的诗词典故 方寸的诗词典故
年龄不是距离经典语录 老死不相往来经典语录 小丑的经典语录 世界如此美好经典语录 李彦宏经典语录 讽刺势利眼的经典语录 每天早上醒来经典语录 van语录 叫我第一名经典语录 安室透语录 大白语录 佛陀经典语录 欧洲杯语录 做人准则经典语录 似水年华经典语录 撒贝宁说过的经典语录 *头哥蜜獾经典语录 混社会的经典语录 强者语录 送给直性子的人的语录 黄渤幽默口才经典语录 同学语录 大弟语录 傲慢与偏见语录 结婚五周年木婚语录 致全职妈妈经典语录 心疼自己的经典语录 小王子经典语录赏析 吴亦凡经典语录 雪中语录 爱的教育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