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菩萨蛮西江造口壁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菩萨蛮西江造口壁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菩萨蛮西江造口壁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菩萨蛮西江造口壁的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追往事,叹今昔,念故国,情难抑,这是辛弃疾写这首词的心境。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辛弃疾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州,途经造口(今江西省万安县西南60里),回想四十年前,宋高宗时,金人曾渡江追击隆祐太后御舟,金兵赶到造口,望江而叹,只得无功而返。皇太后逃到赣州才脱离危险。作者至此,郁然情发,遂作此词。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郁孤台,在今天江西省赣州西南的贺兰山上,因“隆阜郁然,孤起*地数丈而得名”,清江:赣江与袁江合流处旧称清江。作者登上郁孤台,俯看日夜不停流动的清江水,由感而发,这不是水,这是沦陷区父老乡亲所流出的眼泪啊。
公元人1126年.金兵越过黄河,一路南下,在北宋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打到开封城下(是宋朝都城,史称东京,又称汴梁、汴京),宋徽宗和宋钦宗与一部分皇族成为金国的俘虏。开封沦陷后,康王赵构带领群臣南迁,史称“衣冠渡江”,衣冠是渡过长江了,开封城以北的老百姓却无法渡过长江,沦为金国的奴隶,成为待宰的羔羊。金兵所至,燒杀抢掠,无恶不做。生灵涂炭,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金人除了疯狂地搜刮粮食和钱财,还把大量的*抓去,像牲畜一样明码标价出售。北宋末年黄河以北的人口超过千万,在金国统治数年后,一下子骤减至三百万左右。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长安
(今陕西西安,是隋、唐的都城),这里代指宋朝都城开封,远望故国都城,烽烟四起,在金兵的铁蹄之下过着民不聊生、朝不保夕的日子,可怜万里河山笼罩在腥风血雨的阴霾之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故都曾经的繁华一去不复返了,只剩下一片狼藉废墟,詩人对此境况,情何以堪?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明朝卓人月在《古今词统》中说:“忠愤之气,拂拂指端”,描述了詩人写词时胸中一股浩然之气,义愤填膺,激越之情力贯指端,透过笔尖,在墙壁上笔走龙蛇,挥毫泼墨,写下这首慷慨激昂的词作,哪怕主和投降派如山一样阻挡,詩人所代表的忠义之士也会像东流的江水,前赴后继,与侵略者斗争到底。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詩人面对江水,向晚的风吹过,传来一声声鹧鸪鸟凄苦的啼鸣,好似在说:“行不得也哥哥”,听的詩人愁肠百结,唏嘘不禁。唐圭璋在《唐宋词简釋》中说:“此首书江西造口壁,不假雕脍,自抒悲愤。小词而苍莽悲壮如此,诚不多见。盖以直情郁勃,而又气魄足畅发其情。起句从*处写水,次从远处写山。下片,将山水打成一片,慨叹不尽。末以愁闻鹧鸪作结,尤觉无限悲愤。”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是长安,
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注释:
1、菩萨蛮:词牌名。
2、造口:一名皂口,在江西万安县南六十里。
3、郁孤台:今江西省赣州市城区西北部贺兰山顶,又称望阙台,因“隆阜郁然,孤起*地数丈”得名。清江:赣江与袁江合流处旧称清江。
4、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为汉唐故都。此处代指宋都汴京。
5、愁余:使我发愁。
6、无数山:很多座山。
7、鹧鸪:鸟名。传说其叫声如云“行不得也哥哥”,啼声凄苦。
翻译:
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水,
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
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
可惜只看到无数青山。
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
江水毕竟还会向东流去。
夕阳西下我正满怀愁绪,
听到深山里传来鹧鸪的鸣叫声。
赏析:
此词作于淳熙三年(1176),当时作者正在江西赣州任上,经行造口,作此书于壁。作者登台望远,在观山观水中,寄托忧时忧国之思。上片由眼前景物引出历史回忆,抒发兴亡之感。郁孤台为唐虔州剌史李勉所建,他曾登台西望长安。而自己哪有“长安”可望。当年金兵追隆佑太后,受难的百姓成千上万过赣江,伤心泪汇成无底的河,至今失地未收,实在可悲。“西北”二句,向西北遥望京都,可怜无数的青山将视线遮住。借叹息北望京城被阻隔,暗喻恢复无望。“可叹”中有无限悲愤。下片抒愁苦与不满之情。“青山”二句写眼前所见,大江滔滔向东流去,青山遮也遮不住。这里借水怨山有所暗喻:江水能冲破重重阻隔曲折而终于东去,而自己却无法挣脱羁留、冲破压抑而撇于一隅,岂不令人烦恼。江边暮色苍茫,鹧鸪声声,增添词人沮丧情绪,愁上加愁,益见词人爱国情怀。
有关诗词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的鉴赏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南宋爱国词人。他的词多写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慷慨纵横,雄浑豪放,与苏轼并称“苏辛”。
诗词鉴赏: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南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1176年。当时辛弃疾南归十余年,在江西任刑法狱颂方面的官吏,经常巡回往复于湖南、江西等地。来到造口,俯瞰不舍昼夜流逝而去的江水,词人的思绪也似这江水般波澜起伏,绵延不绝,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注释]
菩萨蛮:词牌名。
造口:江西皂口镇,在今江西省万安县西南。
郁孤台:在今江西赣州市西南田螺岭上,为风景名胜。
清江:指赣江,它经赣州向东北流入鄱阳湖。
长安:汉唐首都,在今西安市。这里借指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
可怜:可惜。
愁余:使我忧愁。
鹧鸪:鸟名,传说它的叫一声像“行不得也哥哥”,啼声凄苦。闻鹧鸪:汉代杨孚《异物志》:“鹧鸪其志怀南,不思北,其鸣呼飞,‘但南不北’。”词人用它来嘲讽南宋小朝廷不想恢复北方。
[古诗今译参考]
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流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见到无数的青山。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浩浩江水终于向东流去。江边日晚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传来声声鹧鸪。
[名句赏析]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的毕生志愿就是要北伐中原,恢复大宋江南的统一。他有将相之才而无从施展,不管何时何地,无论所见所闻,种种物象,都会激发他的报国之志和悲愤之情。建炎三年(1129),金兵南侵,直入江西,隆裕太后在造口弃船登陆,逃往赣州。四十七年后,辛弃疾途经造口,想起从前金兵肆虐、人民受苦的情景,不禁忧伤满怀。况且中原至今仍未收复,举头眺望,视线却被青山遮断;但浩浩荡荡的江水冲破重重阻碍,奔腾向前。这既是眼前实景,又暗喻自己百折不回的意志,也增强了他争取最后胜利的信心。但一想到南归后的遭遇,又愁上心头,而那“行不得也哥哥”的鹧鸪啼声,更使他愁上加愁。全词一波三折,极尽回环宛曲之美;善于运用比兴手法,笔笔言山水,处处有兴寄。
[赏析]
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由于南宋小朝廷 败无能,准备不足,金兵趁机大举南侵,如入无人之境。金兵兵分两路,一路下建康,陷临安,猛追高宗,直捣福建。另一路从湖北进军江西,紧追隆祐太后,隆祐由南昌仓猝南逃,直到赣州才得到喘一息机会。当时,赣西一带遭受金兵的侵扰,人民的损失极其惨重。本篇是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作者在赣州任江西提点刑狱(主管司法与监察并兼管农桑)时所写。作者路过皂口,见景生情,由郁孤台下的江水联想到当年逃难人民的血泪,想到沦陷的中原,禁不住产生了江山易主却无法收复的悲痛。这首词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南宋统治集一团一屈辱求和这一错误政策的不满,抒写了他关心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怀。
上片从江水落笔写怀旧之情。作者着眼于四十年前金兵侵扰江西时给人民造成的苦难,并由此而联想到沦陷的中原地区长期未能收复,曲折地揭示了南宋统治集一团一的 败无能。"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形象地反映了作者的这种心情。下片即景抒情。"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两句,体察细腻,感受深刻,构思新颖,饶有诗意。这两句说明,青山可以遮断人们的视线,但却阻拦不了人们对中原沦陷地区的关怀与想念之情。暗示南宋统治集一团一可以设置重重障碍,把祖国分裂成南北两半,但却无法阻挠人民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末尾两句以鹧鸪的悲鸣反映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
这首词大处着眼,小处落墨,善于通过具体景物烘托复杂的内心感受。暗示复杂的斗争形势,形象鲜明,语言简洁,含义深刻,耐人咀嚼。(古诗词鉴赏)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绝句古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时时温*,好句摘抄网为您收集《辛弃疾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整理经典的古诗绝句。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
青山遮不住,
注释:
1、菩萨蛮:词牌名。
翻译:
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水,
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
赏析:
此词作于淳熙三年(1176),当时作者正在江西赣州任上,经行造口,作此书于壁。作者登台望远,在观山观水中,寄托忧时忧国之思。上片由眼前景物引出历史回忆,抒发兴亡之感。郁孤台为唐虔州剌史李勉所建,他曾登台西望长安。而自己哪有长安可望。当年金兵追隆佑太后,受难的百姓成千上万过赣江,伤心泪汇成无底的河,至今失地未收,实在可悲。西北二句,向西北遥望京都,可怜无数的青山将视线遮住。借叹息北望京城被阻隔,暗喻恢复无望。可叹中有无限悲愤。下片抒愁苦与不满之情。青山二句写眼前所见,大江滔滔向东流去,青山遮也遮不住。这里借水怨山有所暗喻:江水能冲破重重阻隔曲折而终于东去,而自己却无法挣脱羁留、冲破压抑而撇于一隅,岂不令人烦恼。江边暮色苍茫,鹧鸪声声,增添词人沮丧情绪,愁上加愁,益见词人爱国情怀。
ju.51tietu.net延伸阅读
龙蟠虎踞金陵郡。古来六代豪华盛。缥凤不来游。台空江自流。下临全楚地。包举中原势。可惜草连天。晴郊狐兔眠。
赏析
《菩萨蛮大柏地》
作者:*
原文: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注释:
1、大柏地:乡名,位于江西省瑞金市北部,距市区30公里,素有瑞金北大门之称,319国道横贯南北,与宁都县、石城县相邻,是*等革命家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
翻译:
空中有赤橙黄绿青蓝紫,
想当年在此激战,
赏析:
词的上阕,诗人主要写大柏地雨过天晴、鲜丽如画的景色,寓情于景物之中。美妙的想象,引人无限的遐想。下阙联想回忆当年大柏地的激烈战斗,由过去写到现实,由叙述转到抒情。全词语句跌宕优美,气势高远,意境深邃。通过对大柏地夏天傍晚雨后晴空的山川风景才描绘,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的胸襟。读者即在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气氛中受到熏陶,又在革命史诗中受到革命人生观教育。
此词一开始就描绘了当日夏天傍晚雨后晴空的山水风景,先从目前夕阳西下的晚空入笔,一来就是七个颜色字,而且每字每顿,突兀奇瑰,有破空到来之感,同时又十分形象传神地给了我们一幅斑斓的夏日黄昏图。接着第二句更加大胆灵妙。究竟是谁手持彩虹临空而舞?仿佛诗人将自己溶入其间;这如画的风景谁来描绘,谁来掌握?令人读起来就是诗人自己,他就是这样美景的绘图人,这美景的变幻者,这红雨随心翻作浪的真正主人。然后从空中到眼前的夕辉与青山,黄昏雨后的群山格外苍翠欲滴,在夕阳的映衬下闪烁着绮丽的暮色。这三、四句中,虽然第三句化用花间词人温庭筠的雨后却斜阳但并非落入花间派的婉约纤柔之中,其中一个复字就显得比却字有重量,更肯定,却字却更婉转、更轻一些。而且第四句的风物也呈浩然大气,尤其是阵阵二字,有浩荡铺展之势,关山二字也是从大象入手,最后一个苍字显得气韵悠荡,无边无涯之感回荡于心头。
下半阕起首二句才点出此诗追忆的主题,上半阕整个是写今日风景(即1933年夏天大柏地的风景)。当年的激战如今已成为烟云,只有雨后墙壁上还残留着一些弹洞。这些追忆并非随意道来,它将立即为我们创造出一个新意境: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这的确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对美的新发现,因为在一般人的眼中,弹洞点是不好看的东西,但在诗人眼里,一切都是物随心喜。就用这些弹洞来点缀祖国河山吧,它在夏日黄昏雨后的晴空里显得分外美丽。因为它展示了一种新风景,诗人在此也预感到一个新世界。
这是一首追忆战争的诗篇,但却没有激烈愤慨或血腥的战争场面,只有江山之美跃然于目前。回忆是美好的,只要成为过去就会变成亲切的回忆,尤其是诗人要在这里凭吊昔日得胜战场,而身边的夏日黄昏的美景宁静而清翠。仿佛感恩的大自然此刻也懂得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诗人*在这里没有像写《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或那两首《渔家傲》反第一、二次大围剿那样以天兵怒气冲霄汉的壮怀激烈之情,直抒胸臆,即景写诗斥敌;而是轻松地慢慢地驻足细看,留恋光景,回首当年。
古往今来,吟咏战地的诗文,不胜枚举。如唐李华的《吊古战场文》:浩浩乎!*沙无垠,敻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曹操的《蒿里行》: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发出独怅然而涕下;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亦感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等,无非是描绘战地凄惨景象,或抒发个人感慨,或表达惆怅心情。
诗人打破以往陈旧的模式和内容,以乐观豪迈的激情,革命浪漫主义的手法,描绘战地风景,歌颂革**据地军民携手并肩,同仇敌忾战胜敌人的大无畏的战斗精神和革命的英雄气概。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作者:温庭筠
原文: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注释:
1、小山: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弯弯的眉毛。另外一种理解为:小山是指屏风上的图案,由于屏风是折叠的,所以说小山重叠。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明灭:隐现明灭的样子。金明灭:形容阳光照在屏风上金光闪闪的样子。一说描写女子头上插戴的饰金小梳子重叠闪烁的情形,或指女子额上涂成梅花图案的额黄有所脱落而或明或暗。
翻译:
眉妆漫染,叠盖了部分额黄,
赏析:
这首《菩萨蛮》,为了适应宫廷歌伎的声口,也为了点缀皇宫里的生活情趣,把妇女的容貌写得很美丽,服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十分娇柔,仿佛描绘了一幅唐代仕女图。
词学专家周汝昌先生认为:此篇通体一气。精整无只字杂言,所写只是一件事,若为之拟一题目增入,便是梳妆二字。领会此二字,一切迎刃而解。而妆者,以眉为始;梳者,以鬓为主;故首句即写眉,次句即写鬓。
小山,眉妆之名目,晚唐五代,此样盛行,见于《海录碎事》,为十眉之一式。大约眉山一词,亦因此起。眉曰小山,也时时见于当时词中,如五代蜀秘书监毛熙震《女冠子》云:修蛾慢脸(脸,古义,专指眼部),不语檀心一点(檀心,眉间额妆,双关语),小山妆。正指小山眉而言。又如同时孙光宪《酒泉子》云:玉纤(手也)淡拂眉山小,镜中嗔共照。翠连娟,红缥缈,早妆时。亦正写晨妆对镜画眉之情景。可知小山本谓淡扫蛾眉,实与韦庄《荷叶杯》所谓一双愁黛远山眉同义。
旧解多以小山为屏,其实未允。此由(1)不知全词脉络,误以首句与下无内在联系;(2)不知小山为眉样专词,误以为此乃小山屏之简化。又不知叠乃眉蹙之义,遂将重叠解为重重叠叠。然小山屏者,译为今言,谓小小的山样屏风也,故山屏即为屏山,为连词,而小为状词;小可省减而山屏不可割裂而止用山字。既以小山为屏,又以金明灭为日光照映不定之状,不但屏日全无着落,章法脉络亦不可寻矣。
重,在诗词韵语中,往往读*声而义为去声,或者反是,全以音律上的得宜为定。此处声*而义去,方为识音。叠,相当于蹙眉之蹙字义,唐诗有双蛾叠柳之语,正此之谓。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故诗又有八字宫眉捧额黄之句,其良证也。
已将眉喻为山,再将鬓喻为云,再将腮喻为雪,是谓文心脉络。盖晨间闺中待起,其眉蹙锁,而鬓已散乱,其披拂之发缕,掩于面际,故上则微掩眉端额黄,在隐现明灭之间;下则欲度腮香,度实亦微掩之意。如此,山也,金也,云也,雪也,构为一幅春晓图,十分别致。
上来两句所写,待起未起之情景也。故第三句紧接懒起,起字一逗虽曰懒起,并非不起,是娇懒迟迟而起也。闺中晓起,必先梳妆,故画蛾眉三字一点题正承小山而来。弄妆再点题,而梳洗二字又正承鬓之腮雪而来。其双管并下,脉络最清。然而中间又着一迟字,远与懒相为呼应,*与弄字互为注解。弄字最奇,因而是一篇眼目。一迟字,多少层次,多少时光,多少心绪,多少神情,俱被此一字包尽矣。
梳妆虽迟,终究须有完毕之日,故过片重开,即写梳妆已罢,最后以两镜前后对映而审看梳妆是否合乎标准。其前镜,妆台奁内之座镜也;其后镜,手中所持之柄镜也俗呼把儿镜。所以照者,为看两鬓簪花是否妥恰,而两镜之交,套景重叠,花光之与人面,亦交互重叠,至于无数层次!以十个字写此难状之妙景,尽得神理,实为奇绝之笔。
词笔至此,写梳妆题目已尽其能事了,后面又忽有两句,又不知为何而设?新贴,新鲜之花样子也,剪纸为之,贴于绸帛之上,以为刺绣之蓝本者也。盖言梳妆既妥,遂开始一日之女红:刺绣罗襦,而此新样花贴,偏偏是一双一双的的鹧鸪图纹。闺中之人,见此图纹,不禁有所感触。此处之所感所触,乃与开头之山眉深蹙,梦起迟妆者相应。由此一例足见飞卿词极工于组织联络,回互呼应之妙。
《菩萨蛮》唐诗3首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诗人的诗,为唐代儒客文人之智慧佳作。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接下来就由小编带来《菩萨蛮》唐诗3首,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原文: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古诗简介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是唐朝词人韦庄的一首词,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令。反映了词人在思想与现实相矛盾的情况下碰撞出来的心灵火花,给了欣赏者回味无穷的审美愉悦。韦庄的《菩萨蛮》共五首,这一首是其中第二首。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的人美景美生活美,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依恋之情,也抒发了诗人飘泊难归的愁苦之感。写得情真意切,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在谋篇布局上,上片开首两句与结拍两句抒情,中间四句写景、写人。纯用白描写法,清新明丽,真切可感;起结四句虽直抒胸臆,却又婉转含蓄,饶有韵致。
译文
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应该在江南待到老去。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绿比天空还青,游人可以在有彩绘的船上听着雨声入眠。
江南酒家卖酒的女子长得很美,卖酒撩袖时露出的双臂洁白如雪。年华未衰之时不要回乡,回到家乡后必定悲痛到极点。
注释
①选自李一氓《花间集校》。
②江南好:白居易《忆江南》词首句为“江南好”。
③游人只合江南老:这里指飘泊江南的人,即作者自谓。只合:只应。江南好:白居易《忆江南》词首句为“江南好”。碧于天:一片碧绿,胜过天色。
④“炉”,从南宋绍兴刻本《花间集》,各本亦有作“垆”者,意同,谓酒店用土砌台安放的大酒缸。《史记·司马相如传》:“而令文君当炉”,韦昭曰:“炉,酒肆也,以土为堕,边高似炉。”《后汉书·孔融传》注:“炉,累土为之,以居酒瓮,四边隆起,一面高,如锻炉,故名炉。”这里用《相如传》卓文君事来比喻西蜀的女子,切本地风光。《西京杂记》卷二:“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皓腕凝霜雪”,句意亦相*。
⑤皓腕凝霜雪:形容双臂洁白如雪。凝霜雪,像霜雪凝聚那样洁白。
⑥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年尚未老,且在江南行乐。如还乡离开江南,当使人悲痛不已。
⑦须:必定,肯定。
鉴赏
这首诗是《菩萨蛮五首》中的第二首,对第一首的回应。难道主人公不愿意回到家中吗?可是自己求取功名不得,又怎能轻言回去呢?“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写得多美!但这种美,不是靠意象的美而烘托,却是靠浓挚的情感,而且是经过理性的浸润后的浓挚的情感动人。江南之美,甲于天下,但寓居在此,逃避战乱的人,又怎么会有归属感?故这两句是沉郁的`。“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说的是碧绿的春水,比天空还要明净,躺在游船画舫之中,和着雨声入睡,又是何等之美,何等之空灵。前二句的沉郁,与后二句的空灵,就形成了难以言喻的艺术张力。
过片暗用卓文君之典。汉时蜀人司马相如,与巨富卓王孙之女卓文君私奔,因卓王孙宣布与文君断绝关系,司马相如就令文君当垆,自己穿着短裤,在大街上洗涤酒器。所以“炉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炉就是酒垆,炉边人指的就是自己的妻子,也就是上一首中“绿窗人”。主人公何尝不思念这位面如皎月、肤色赛霜雪的妻子?但是“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古人云富贵而不还乡,就像衣锦而夜行,而一事无成的人,回到家乡,心情却只有更加抑郁哀凉。这两句没有任何艺术技巧可言,纯粹靠人生阅历和情感动人,成为千古名句。清末大词人王鹏运提出,写词要符合“重、大、拙”三字诀,这两句就是“拙”的审美境界。
红楼别夜堪惆怅,
香灯半卷流苏帐。
残月出门时,
美人和泪辞。
琵琶金翠羽,
弦上黄莺语。
劝我早归家,
绿窗人似花。
「作者」:
韦庄(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西安)人乾进士,此前曾漫游各地。曾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蜀,为王建掌*。王氏建立前蜀,他做过宰相。终于蜀。他的诗词都很著名,诗极富画意,词尤工。与温庭筠同为“花间”重要词人,有《浣花集》。
「赏析」:
此首追忆当年离别之词。起言别夜之情景,次言天明之分别。换头承上,写美人琵琶之妙。末两句,记美人别时言语。前事历历,思之惨痛,而欲归之心,亦愈迫切。韦词清秀绝伦,与温词之浓艳者不同,然各极其妙。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还家,绿窗人似花。
古诗简介
《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是五代十国时期韦庄所写的一首词,是一首流连缱绻,情感凄恻的离别词。词中所写的场景当是漂泊他乡的游子对从前离别场景的回忆。上片回忆别时情景,红楼香灯,流苏半卷的富丽环境,与残月出门,美人倾泪的愁苦离情形成强烈对比,愈发增添了离人的惆怅。下片写异乡怀人,悦耳动听的琵琶声,宛若爱人的耳边叮咛,正劝我早日归家团聚。词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毫无滞碍,格调清丽疏淡,蕴藉风流,手法上则纯用白描,具有浓郁的民间词气息。
唐诗
当时红楼离别之夜,令人惆怅不已,香灯隐约地映照着半卷的流苏帐。残月将落,天刚破晓时,“我”就要出门远行,美人含着泪珠为“我”送行,真是“寸寸柔肠,盈盈粉泪”的样子。
临别时为我弹奏一曲如泣如诉的乐章,那琵琶杆拨上装饰着用金制成的翠羽,雍容华贵;那琵琶弦上弹奏着娇软的莺语,婉转动人。那凄恻的音乐分明是在劝“我”早些儿回家,碧纱窗下有如花美眷在等着他。
注释
①“红楼”指豪门富家的住所。李白《侍从宜春苑》诗:“紫殿红楼觉春好。”白居易《秦中吟》:“红楼富家女。”作者《长安春》诗:“长安春色本无主,古来尽属红楼女。”
②香灯,用香料制油点的灯。
③下垂曰“苏”。今吴语犹谓须曰苏,如“苏头”即“须头”,也就是流苏。唐诗“须”字亦每读若“苏”音。以五采羽毛为之,后亦用彩线。王维《扶南曲》:“翠羽流苏帐。”
④“金翠羽”,琵琶的妆饰,嵌金点翠在捍拨上。琵琶槽上安置金属薄片,来防止弹拨的损伤,叫“捍拨”。捍有捍卫、保护意。
赏析/鉴赏
韦庄生在唐帝国由衰弱到灭亡、五代十国分裂混乱的时代。他一生饱经乱离漂泊之苦。黄巢攻破长安,他逃往南方,到处流浪。直到59岁,才结束了这漂泊流离的生活。
这首《菩萨蛮》词,就是写作者浪迹江南一带时思乡怀念妻子的惆怅心情。
词的上片,写离别之夜,爱人和泪送行的动人情景。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这两句写分别时的情景。回忆在朱门红楼那天告别之夜,灯光映照着半卷的挂有流苏的帐子的情景,真叫人难过极了。“流苏”,是用五彩毛羽或丝绸作成的须带或垂饰,称流苏。“半卷流苏帐”,指人还未入睡。
“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次二句写情深似海,难舍难分,一直到残月将落时,爱人带着泪水,才送我离开家门,分手告别的。
菩萨蛮
*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赏析一:
此首望远怀人之词,寓情于境界之中。一起写*林寒山境界,苍茫悲壮梁元帝赋云:“登楼一望,唯见远树含烟。*原如此,不知道路几千。”此词境界似之。然其写日暮景色,更觉凄黯。此两句,白内而外。“瞑色”两句,自外而内。烟如织、伤心碧,皆瞑色也。两句折到楼与人,逼出“愁”字,唤醒全篇。所以觉寒山伤心者,以愁之故;所以愁者,则以人不归耳。下片,点明“归”字。“空”字,亦从“愁”字来。乌归飞急,写出空间动态,写出鸟之心情。鸟归人不归,故云此首望远怀人之词,寓情于境界之中。一起写*林寒山境界,苍茫悲壮。粱元帝赋云“空伫立”。“何处”两句,自相呼应,仍以境界结束。但见归程,不见归人,语意含蓄不尽。
赏析二:
此词为登临望远、抒怀愁思之情。开篇词人用画笔在广漠的*林上抹出牵动愁思的如织暮烟。画面的静景带有动势,它暗藏着时间的瞬息之间的冉冉推移。当远眺着暮霭笼罩的*林的第一眼,望中还呈现着寒碧的山光,该是太阳下山没多久吧!但一转眼,暝色悄悄滴降临了。“暝色”之下用了一个神来之笔的“入”字,把把暝色人格化,比作一个带来了离愁的闯入者,比“夜幕”这一类*泛的静物更能使景色活跃在读者的心头眼底。于是,高楼上孤单的愁人,就益发和冉冉而入的暝色融合在一起了。
这楼头的远眺者是因何而发愁呢?我们不禁要想起“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牗”这两句汉代。她是在怀念,期待远人。从下片可以想象,那征人是已经有了行将归来的消息吧。但此刻,他在何处?在做什么?是日暮投宿的时候他正在走入一家村舍吗?还是早已打尖,此刻正和旅伴在酒肆中畅饮,乃至在和当垆的酒家女调笑?或者,是由于什么事情的牵绊,至今还未踏上归程?向心头袭来的各种怪异的联想,不断增添这女子的愁思。这里面当然也缠夹着往昔的甜美回忆,遐想着久别重逢的情景。这时令,正如所说的“心事如波涛”,这样那样都会增添她期待的激情的浓度。
这惆怅,哀怨而又缠绵的期待,自然会使楼头人产生有如诗“心怯空房不忍归”的心情。这驱使她伫立于玉阶,痴痴地、徒劳地茫然望着暮色中归飞的宿鸟。鸟归人不归,触景生情,这归鸟又惹起无限愁思。那阻挡在她和征人之间的遥远的归程啊,这一路上不知道有多少长亭、短亭!
眼前所见的日暮景色,这*林笼烟,寒山凝碧,暝色入楼,宿鸟归林;心头所想的那远人,那长亭短亭,以及横隔在他们之间的迢递的路程……真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白菩萨蛮古诗鉴赏]
温庭筠《菩萨蛮》鉴赏
《菩萨蛮》十四首是温庭筠词中最受关注的词作之一,历来对它的赏析和解释也是众说不一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温庭筠《菩萨蛮》鉴赏,欢迎大家分享。
原文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赏析
眉妆漫染,叠盖了部分额黄,鬓边发丝飘过。洁白的香腮似雪,懒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了前镜,又对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刚穿上的.绫罗裙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飞卿为晚唐诗人,而《菩萨蛮》十四首乃是词史上的一段丰碑,雍容绮乡,罕见同俦,影响后来,至为深远,盖曲子词本是民间俗唱与乐工俚曲,士大夫偶一拈弄,不过花间酒畔,信手消闲,不以正宗文学视之。至飞卿此等精撰,始有意与刻意为之,词之为体方得升格,文人精意,遂兼入填词,词与诗篇分庭抗礼,争华并秀。
本篇通体一气,精整无只字杂言,所写只是一件事,若为之拟一题目增入,便是“梳妆”二字。领会此二字,一切迎刃而解。而妆者,以眉为始;梳者,以鬓为主;故首句即写眉,次句即写鬓。
小山,眉妆之名目,晚唐五代,此样盛行,见于《海录碎事》,为“十眉”之一式。大约“眉山”一词,亦因此起。眉曰小山,也时时见于当时词中如五代蜀秘书监毛熙震《女冠子》云:“修蛾慢脸(脸,古义,专指脸部),不语檀心一点(檀心,眉间额妆,双关语),小山妆。”正指小山眉而言。又如同时孙光宪《酒泉子》云:“玉纤(手也)淡指眉山小,镜中嗔共照。翠连娟,实与韦庄《荷叶杯》所谓“一双愁黛远山眉”同义。
重,在诗词韵语中,往往读*声而义为去声,或者反是,全以音律上的得宜为定。此处声*而义去,方为识音。叠,相当于蹙眉之蹙字义,唐诗有“双蛾叠柳”之语,正此之谓。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故诗又有“八字宫眉捧额黄”之句,其良证也。
已将眉喻为山,再将鬓喻为云,再将腮喻为雪,是谓文心脉络。盖晨间闺中待起,其眉蹙锁,而鬓已散乱,其披指之发缕,掩于面际,故上则微掩眉端额黄,在隐现明灭之间;下则欲度腮香,——度实亦微掩之意。如此,山也,金也,雪也,构为一幅春晓图画,十分别致。
上来两句所写,待起未起之情景也,故第三句紧接懒起,起字一逗——虽曰懒起,并非不起,是娇懒迟迟而起也。闺中晓起,必先梳妆,故“画蛾眉”三字一点题——正承“小山”而来。“弄妆”再点题,而“梳洗”二字又正承鬓之肋雪而来。其双管并下,脉络最清。然而中间又着一“迟”字,远与“懒”相为呼应,*与“弄”字互为注解。“弄”字最奇,因而是一篇眼目。一“迟”字,多少层次,多少时光、多少心绪,多少神情,俱彼此一字包尽矣。
梳妆虽迟,终究须有完毕之日,故过片重开,即写梳妆已罢,最后以两镜前后对映而审看梳妆是否合乎标准。其前镜,妆台奁内之座镜也;其后镜,手中所持之柄镜也——俗呼“把儿镜”。所以照者,为看两鬓簪花是否妥恰,而两镜之交,“套景”重叠,花光之与人面,亦交互重叠,至于无数层次!以十个字写此难状之妙景,尽得神理,实为奇绝之笔。
词笔至此,写梳妆题目已尽其能事了,后面又忽有两句,又不知为何而设?新帖,新鲜之“花样子”也,剪纸为之,贴于绸帛之上,以为刺绣之“蓝本”者也。盖言梳妆既妥,遂开始一日之女红:刺绣罗襦,而此新样花帖;偏偏是一双一以的鹧鸪图纹。闺中之人,见此图纹,不禁有所感触。
讲词至此,本已完毕。若有人必定诘问:所感所触,与全篇何涉?岂非赘疣,而成蛇足乎?答曰:假使不有所感所触,则开头之山眉深蹙,梦起迟妆者,又与下文何涉?飞卿词极工于组织联络,回互呼应,此一例,足以见之。
古人作诗填词,究竟有没有深刻的含义?我们来读一首温庭筠的《菩萨蛮》,表面是写一个美女,写美女的相思,写美女的爱情,但在更深处,究竟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呢?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小山”有3种说法,一说是一种眉形,一说是女子的发髻,另一说是屏风,因为屏风是折叠的,所以“小山重叠”;“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说这个美女早上起床,十分慵懒地梳洗、化妆,蛾眉是古代女性妆容的一种眉形,像飞蛾的两个触角,说这个女子起床画眉,可她是懒懒地起来,慢慢地画眉。小山也是一种眉形,然后“弄状”,弄有欣赏、玩弄之意,张先词说“云破月来花弄影”,可以想象这位女子早上起来之后的状态,是非常闲适的,她肯定不是打工人,否则急匆匆地去上班,生怕堵车迟到,哪里还能懒起?
懒起、梳洗迟,也不知道用了多少时间,才慢吞吞地梳洗好了,然后她又“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洗漱完了还要在头上插一朵花,为什么是照花前后镜呢,因为对着镜子只能看到前面,这时候就需要在头后面再放一面镜子来反照,看有没有把花插好。
梳洗好,画好眉,戴上花,还要换件衣服,“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新熨好的、绣着花的、丝罗制的短衣,上面绣的是金鹧鸪。鹧鸪和鸳鸯差不多,都是成双成对出现的,代表爱情。她是在期待爱人的出现。
清朝词人张惠言在《词选》中说,这首诗表达了温庭筠“感士不遇”的情感,温庭筠作为一个读书人,满腹才华,一腔热情,他一生都在期待,却永远等不到君王的重用,就像这个等不到爱人的姑娘一样,结果是寂寞孤寂的。
张惠言这样说的依据是什么?和昨天说李商隐《无题》诗一样,要弄清这首词背后的深意,只需着眼“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这两句。屈原《离骚》说“众女嫉余之蛾眉兮”,《离骚》是一首抒情自述诗,表达的都是屈原自己的理想,屈原当然不会真的画眉,他用蛾眉之美,来比喻自己的美好高洁,但却引来了旁人的嫉妒,最终得不到重用,投江而亡。
在屈原之后,历代文人都开始用“蛾眉”来表达自己的美好,渐渐地,“蛾眉”一词就成了汉语中的一个符号,代表高洁的品质,或者美好的才能等,“画眉”自然也就成了对这种美好的追求。
温庭筠“懒起画峨眉”,再往后的每一句词,都是在写这个女子的美,实际上是在写自己的美好,但为什么要突出一个“懒”字?词中女子等不到爱人,温庭筠也等不到欣赏自己的人,那我美给谁看呢,没有人看,所以“懒起”。但心里又实在希望那个人能突然出现,所以他又不得不一直美下去,这是一种非常矛盾且失落的心理。
温庭筠确实是这样一个人,他是唐初宰相温彦博的后裔,又才能出众,据说他作诗是叉手八次而成,故称“温八叉”,但他性格放浪,爱讥讽*,所以屡试不第,一生潦倒,还曾因给人当*而被贬。你想想,这样一个*不羁、才华横溢的人,却得不到重用,无处施展才华,只能整天填词度日,我们说他在词中有更深刻的寄托,否则他还能做啥呢?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作者:韦庄
原文:
人人尽说江南好,
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注释:
1、选自李一氓《花间集校》。
2、江南好:白居易《忆江南》词首句为“江南好”。
3、游人只合江南老:这里指飘泊江南的人,即作者自谓。只合:只应。江南好:白居易《忆江南》词首句为“江南好”。碧于天:一片碧绿,胜过天色。
4、垆边:指酒家。垆,旧时酒店用土砌成酒瓮卖酒的地方。《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司马相如妻卓文君长得很美,曾当垆卖酒:“买一酒舍沽就,而令文君当垆。”
5、皓腕凝霜雪:形容双臂洁白如雪。凝霜雪,像霜雪凝聚那样洁白。
6、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年尚未老,且在江南行乐。如还乡离开江南,当使人悲痛不已。须:必定,肯定。
翻译:
人人都说江南好,
让游人只想在江南待到老去。
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绿更胜天空的碧蓝,
还可以在彩绘船上听着外面的雨声入眠。
江南酒垆边卖酒的女子美丽无比,
卖酒时撩袖盛酒时,露出的手腕白如霜雪。
在老之前不要回到故乡,
不然回到家乡后会因为家乡战乱而悔断肚肠。
赏析:
“人人尽说江南好”,是与第三首词的“如今却忆江南乐”对应的,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他所写的“人人尽说”,这其间所隐藏的意思是自己并未曾认为江南好,只是大家都说江南好而已。下面的“游人只合江南老”,也是别人的劝说之辞,远游的人就应该在江南终老,以前王粲《登楼赋》曾说:“虽信美而非吾士兮,曾何足以少留”,江山信美,而不是我的故土,我也不愿久留,中国还有句老话:“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而韦庄这两句词,似直而纡,把怀念故乡欲归不得的感情都委婉地蕴藏在这表面看来非常真率的话中了。“只合”,合者,该也,什么人敢这样大胆地对韦庄说你就该留在江南终老,在江南你是一个游人客子,而却劝你在江南终老,那一定是你的故乡有什么让你不能回去的苦衷,所以才敢劝你在江南终老。因为韦庄是在中原一片战乱中去江南的,当时的中原如同他在《秦妇吟》中所描写的是“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在这种情况下,江南人才敢这样劲直的劝他留下来。韦庄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的特色,就正在这表面率直而内里千回百转的文字中得到充分体现了。下面则是对江南好的细写,说江南确实是好的,“春水碧于天”是江南风景之美,江南水的碧绿,比天色的碧蓝更美。“画船听雨眠”是江南生活之美,在碧于天的江水上,卧在画船之中听那潇潇雨声,这种生活和中原的战乱比较起来,是何等的闲适自在。更进一步,江南又何尝只是风景美、生活美,江南的人物也美,“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垆,一作“罏”,又作“鑪”,是酒店放置酒器的地方,《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云:“买酒舍乃令文君当鑪”。江南酒垆卖酒的女子光彩照人,卖酒时攘袖举酒,露出的手腕白如霜雪。(m.ju.51tietu.net)这几层写风景、生活、人物之美,你不要用庸俗的眼光只看它表面所写的情事,而要看到更深的一层,他下面的“未老莫还乡”,这么*易的五个字却有多少转折,佛经上说“才说无便是有”,说“莫还乡”实则正由于想到了还乡,他没有用“不”字,用的是有叮嘱口吻的“莫”字,细细地品味,就应该联想到陆放翁的《钗头凤》“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那一连三个“莫”字所道出的一片无可奈何之情是极为深婉而且沉痛的,韦庄词此处的“莫”字,也表现出了一种极深婉而沉痛的情意,说“莫还乡”是叮咛嘱咐的话,是你想还乡,而现在却有不能还乡的苦衷,“还乡”是一层意思,“莫”是第二层意思,又加上“未老”二字,是第三层意思,因为人没有老,在外漂泊几年也没有关系,王粲《登楼赋》说:“情眷眷而怀归。”人到年老会特别思念故土。韦庄词似达而郁,五个字有三层意义的转折,表面上写得很旷达,说是我没有老所以不要还乡,而其中却是对故乡欲归不得的盘旋郁结的感情。后面他说“还乡须断肠”,这正是别人之所以敢跟你说“游人只合江南老”的理由,因为你回到那弥漫着战乱烽火的故乡,只会有断肠的悲哀。讲到这里再回头看“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就会明白陈廷焯为什么赞美韦庄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了。
描写春天的诗词: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唐代: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注释
游人只合江南老:这里指飘泊江南的人,即作者自谓。只合:只应。江南好:白居易《忆江南》词首句为“江南好”。碧于天:一片碧绿,胜过天色。
垆边:指酒家。垆,旧时酒店用土砌成酒瓮卖酒的地方。《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司马相如妻卓文君长得很美,曾当垆卖酒:“买一酒舍沽就,而令文君当垆。”
皓腕凝霜雪:形容双臂洁白如雪。凝霜雪,像霜雪凝聚那样洁白。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年尚未老,且在江南行乐。如还乡离开江南,当使人悲痛不已。须:必定,肯定。
菩萨蛮西江造口壁的古诗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的古诗 菩萨蜜书江西造口壁的古诗 菩萨蜜书江西造中壁的古诗 菩萨蛮名句 韦庄的古诗菩萨蛮 菩萨蛮最短的古诗 菩萨蛮古诗的视频 菩萨蛮唐韦庄的古诗 菩萨蛮大怕地的古诗 菩萨蛮的古诗唐韦庄 菩萨蛮夜景的古诗 菩萨蛮古诗带拼音的 温庭筠的菩萨蛮的古诗 菩萨蛮宋高观的古诗 其韩庄的菩萨蛮的古诗 李白诗的菩萨蛮古诗 菩萨蛮这首古诗的内容 纳兰性德的菩萨蛮古诗 菩萨蛮韦庄的古诗词 菩萨蛮古诗中的景物 有关菩萨蛮的古诗试题 菩萨蛮大柏地古诗的读音 菩萨蛮大柏地的整首古诗 给菩萨蛮韦庄的古诗注音 菩萨蛮大柏地的古诗视频 菩萨蛮格式的古诗自创 描写菩萨蛮的古诗词 菩萨蛮温庭筠名句 菩萨蛮大柏地的拼音版古诗
辛弃疾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_观音菩萨生日句子 温庭筠《菩萨蛮》鉴赏 韦庄《菩萨蛮》鉴赏 菩萨蛮古诗辛弃疾 菩萨蛮的意思赏析 《菩萨蛮》原文及赏析 菩萨蛮韦庄说课稿 《菩萨蛮》唐诗3首 辛弃疾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_观音菩萨生日句子 菩萨蛮李白翻译全文(菩萨蛮的意思及诗意唐李白)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翻译(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诗意) 菩萨蛮温庭筠赏析(菩萨蛮温庭筠诗词赏析) 李白《菩萨蛮》 *:菩萨蛮·黄鹤楼 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菩萨蛮·大柏地 菩萨蛮大柏地的诗意 韦庄《菩萨蛮》诗词赏析 语文《菩萨蛮》全诗 李白菩萨蛮古诗鉴赏 《菩萨蛮》的诗词鉴赏 描写春天的诗词: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有关诗词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的鉴赏 菩萨蛮·榛荆满眼山城路古诗词 《菩萨蛮·劝君今夜须沈醉》古诗词鉴赏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诗词鉴赏 菩萨蛮·鸾啼似作留春语古诗 菩萨蛮新寒中酒敲窗雨古诗鉴赏 《菩萨蛮》诗词鉴赏
女生表演台词独白选段 同学会主持人台词大全 热心推销小品台词 跛豪经典台词截图 结婚主持人台词顺口溜 mc喊麦开场台词大全 葫芦娃台词大全 带王者荣耀台词的小品 新婚主持人开场白台词 国庆活动台词 英魂之刃英雄台词大全 英魂之刃诸葛亮台词 旭凤经典台词 干将莫耶王者荣耀台词 王者荣耀台词恶搞老师 布莱恩铜须出场台词 公众之敌经典台词 适合女生表演台词独白 新碧血剑经典台词 黄忠好多隐藏台词 插翅难逃经典台词 战狼中的经典台词 二次元中二台词 同仁堂相声台词 小美人鱼台词 言叶之庭经典台词日语 舞台主持人开场台词 血源诅咒经典台词 三流之路经典台词 黑暗之魂3经典台词 演出主持人开场白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