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七律昭君出塞的古诗 >

七律昭君出塞的古诗

关于七律昭君出塞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七律昭君出塞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七律昭君出塞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七律昭君出塞的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七律昭君出塞的古诗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七律昭君出塞的古诗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七律昭君出塞的古诗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七律昭君出塞的古诗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七律昭君出塞的古诗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七律昭君出塞的古诗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七律昭君出塞的古诗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形容昭君出塞的诗词

  • 阅读,文学
  • 形容昭君出塞的诗词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下面为大家带来形容昭君出塞的诗词,快来看看吧。

      王昭君

      唐。李白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燕支长寒雪作花,

      蛾眉憔悴没胡沙。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相和歌辞·王昭君

      唐。骆宾王【乐府】

      敛容辞豹尾,缄怨度龙鳞。金钿明汉月,玉箸染胡尘。

      妆镜菱花暗,愁眉柳叶嚬。惟有清笳曲,时闻芳树春。

      王昭君辞

      魏晋。石崇

      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辞决未及终。前驱已抗旌。

      仆御涕流离。辕马为悲鸣。哀郁伤五内。泣泪沾朱缨。

      行行日已远。乃造匈奴城。延我于穹庐。加我阏氏名。

      殊类非所安。虽贵非所荣。父子见凌。对之惭且惊。

      杀身良未易。默默以茍生。茍生亦何聊。积思常愤盈。

      愿假飞鸿翼。弃之以遐征。飞鸿不我顾。伫立以屏营。

      昔为匣中玉。今为粪土英。朝华不足欢。甘为秋草幷。

      传语后世人。远嫁难为情。

      王昭君三首

      唐。郭震

      自嫁单于国,长衔汉掖悲。容颜日憔悴,有甚画图时。

      压践冰霜域,嗟为边塞人。思从漠南猎,一见汉家尘。

      闻有南河信,传言杀画师。始知君念重,更肯惜峨眉。

      相和歌辞·王昭君

      唐。沈佺期【乐府】

      非君惜鸾殿,非妾妒蛾眉。薄命由骄虏,无情是画师。

      嫁来胡地恶,不并汉宫时。心苦无聊赖,何堪上马辞。

      王昭君二首 时年十七。

      唐。白居易

      满面胡沙满鬓风,眉销残黛脸销红。

      愁苦辛勤憔悴尽,如今却似画图中。

      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

      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知宫里时。

      相和歌辞·王昭君

      唐。董思恭。【乐府】 。

      琵琶马上弹,行路曲中难。汉月正南远,燕山直北寒。髻鬟风拂散,眉黛雪沾

      王昭君歌

      唐。刘长卿【杂言】

      自矜娇艳色,不顾丹青人。那知粉绘能相负,

      却使容华翻误身。上马辞君嫁骄虏,玉颜对人啼不语。

      北风雁急浮云秋,万里独见黄河流。纤腰不复汉宫宠,

      双蛾长向胡天愁。琵琶弦中苦调多,萧萧羌笛声相和。

      谁怜一曲传乐府,能使千秋伤绮罗。

      咏史上·王昭君

      宋。陈普

      昭阳柘馆贮歌儿,恨杀陈汤斩郅支。胡草似人空好色,春光不到二阏氏。

      王昭君

      唐。李商隐【七绝】

[阅读全文]...
  • 出塞其一和其二古诗(出塞七首诗有哪些)

  •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本诗被人们称为:“唐朝七绝之首”。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塞当作求取功名的一种出路。一些大都有边塞生活经历的知识分子,他们的诗歌以描写边塞生活为主要内容,这就形成了所谓“边塞诗派”。 王昌龄是这个流派中的重要成员。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既有对久戍士卒的浓厚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不顾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的需要,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诗人并没有对边塞风光进行细致的描绘,他只是选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画面来揭示士卒的内心世界。景物描写只是用来刻画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段,汉关秦月,无不是融情入景,浸透了人物的感*彩。把复杂的内容熔铸在四行诗里,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这首诗意境雄浑,格调昂扬,语言凝炼明快。

[阅读全文]...
  • 昭君出塞现代组诗

  • 昭君出塞现代组诗

       前言

      王昭君是我们土家的姑娘

      十六岁那年,踩着一辆破旧的单车

      我专程拜访过她的故乡

       关于爱情

      篱笆旁,那重重的一跤

      一起疼痛的,还有

      一个少年懵懂的心

      牵牛花沿着篱笆疯长

      些许的阳光,温暖了

      一个女孩的梦境

      多年之后的大漠里

      你端坐在毡房中央,内心的深处

      柔软得像是溪水边刚冒出来的柳芽

       关于美貌

      没有谁能够明白

      那些青翠挺拔的山岚

      如何缩小成了你秀美的身段

      没有谁能够明白

      清澈见底的绿水

      如何在你的眼波里明眸流转

      没有谁能够明白

      三月的春雨,四月的阳光

      如何在你的脸上多情地飘荡

      没有谁能够明白

      村东古井里,你深深的忧伤

      背后,村西大树多像一个人永久的守望

      怀抱着琵琶,你微笑着西去

      繁华地背后,永久的苍凉

      多年之后,你一点一点地品尝

       关于大义

      一枝花在幽暗的后宫

      悄悄地盛开了四年,无人知晓

      对着铜镜,你叹息着

      想起了老家,热烈地绽放

      骄傲地凋谢,那些田头地边的野花

      如果没有急骤的马蹄声

      没有高高扬起的圆月弯刀

      就让我盛开在沙漠,盛开在草原上吧

      我的生命转瞬即逝,我的美丽和骄傲

      将永久地绽放在天地之间

       昭君出塞

      不敢想像,走入大漠

      就只能是一棵微不足道的小草了

      铺天盖地的风暴

      眨眼间能让天地失色

      西去,西去

      怀中的琵琶是我所有的勇气,我的`美貌

      在落日下,一点一点地绽放

      在此起彼伏的狼烟中,一点一点地湮没

[阅读全文]...
  • 《出塞》古诗词

  • 写作
  • 《出塞》古诗词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出塞》古诗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出塞》原诗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王昌龄简介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盛唐著名诗人(公元698-公元766年),约生于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约卒于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王昌龄的籍贯,有太原、京兆两说。《旧唐书》本传云王昌龄为京兆(即唐西京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大概是因为他在《别李浦之京》诗中说:“故园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闲居》之作。

      唐代许多山西诗人因为洛阳、长安为当时文化中心,多游洛阳、长安,有的甚至多年住于京城,不能因为居住在京城便说他们为京城人。《河岳英灵集》为唐人殷番所编著的唐人诗集,载王昌龄为太原人,《唐才子传》也认为王昌龄为太原人。

      《出塞》翻译

      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出塞》赏析

      《出塞》是唐朝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内容主要是慨叹远征之苦,良将之苦,体现出了诗人对家国的爱重和维护、对战争胜利的渴望与期盼以及对良将的信心。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金带连环束战袍, 马头冲雪过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 乱斫胡兵缺宝刀。

      (1)有人说,诗的第二句中的冲字与第四句中的缺字用得很传神,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请结合诗歌的内容,简要赏析本诗的人物形象。

      参考答案

      (1) ① 冲,冲向,字写将士顶风冒雪奔赴战场的情形,表现出戍边将士一往无前蹈死不顾的英雄气概。

      ② 缺,缺口。写战士作战使宝刀出现了缺口,极言拼杀之惨烈,战斗时间之长久,表现出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2)全诗通过外貌、环境和动作描写,塑造了英姿勃发、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奋勇杀敌的戍边将士。第一句用金带连环束战袍等衣着的外貌描写,刻画出戍边将士们那种全副武装、神采奕奕的风姿;第二句马头冲雪的环境描写,以天气恶劣、行军艰难突出戍边将士们勇往直前的精神;三、四句中,卷旗的动作细节,写出勇士们夜赴战场的决心,乱斫和缺宝刀既表现了战斗场面的激烈,更表现了将士们奋力杀敌、拼死搏杀的无畏精神。(能从外貌、环境和行动三方面选两点进行分析即可)

      赏析

      这首《出塞》,除具有一般边塞诗那种激越的诗情和那种奔腾的气势外,还很注意语言的精美,并善于在雄壮的场面中插入细节的描写,酝酿诗情,勾勒形象,因而能够神完气足,含蓄不尽,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金带连环四字,极精美。金字虽是带字的装饰词,但又不仅限于装饰带字。看似写战袍,目的却在传达将士的那种风神俊逸的丰姿。马头冲雪的冲字,也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动词。作者不用带雪、披雪,而用冲雪,是要用这个动词传出人物一往无前的气概和内心的壮烈感情。金字和冲字,都极简炼而又很含蓄,都为激扬的.诗情涂上了一层庄严壮丽的色彩。在着重外形描写时用一两字透露人物内心的美,使人读后感到诗情的既激扬又精致,没有那种简单粗犷,一览无余的缺点。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卷旗,避免惊动敌人,的是夜间劫营景象。因风疾所以卷旗,一以见战事之紧急,再以见边塞战场之滚滚风尘。这不只为景物描写,作者正以战旗之卷,写出勇士夜赴战场的决心与行动。

      卷旗夜战,正是短兵相接了,但实际上只是雷声前的闪电,为下句作铺垫。乱斫胡兵缺宝刀,才是全诗中最壮烈最动人的一幕。这场乱斫胡兵的血战,场面是很激烈的。缺宝刀的缺用得好。言宝刀砍到缺了刃口,其肉搏拼杀之烈,战斗时间之长,最后胜利之夺得,都在此一字中传出。作者在全诗二十八字中,极为精彩地处理了选材、顺序与如何运用并积聚力量等重要问题。前三句,只是引臂抡锤,到第二十六字缺时,奋力一击,流火纷飞。

      岳飞《满江红》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缺字韵押得险而有力,得高山危卵之势。而马戴在这首诗中的这个缺字,虽不当韵脚处,却同样使人惊赏不置。乱斫两字虽很真切而且精辟,但,如无缺字,则不见作者扛鼎之力。这一个字所传达的这一真实细节,使诗情达到了传神境界,使全诗神采飞扬。

      全诗结构紧密,首句以英俊传人物风姿,次句以艰难传人物苦心,第三句以惊险见人物之威烈,结句最有力,以壮举传神。至此,人物之丰神壮烈,诗情之飞越激扬均无以复加了。总之,此诗在艺术上处处见匠心,在古代战歌中,不失为内容和形式完美结合的上乘之作。

[阅读全文]...
  • 出塞王之涣古诗(出塞诗意及主旨)

  • 诗意
  •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鉴赏】此诗是诗人初入凉州时,面对黄河、边城的荒凉辽阔景象,以及耳闻《折杨柳曲》所产生的感慨,也表现出广大将士为国戍边的悲壮。

    第一二句描写古代凉州一带荒凉辽阔的景象。诗人先用镜头摄取远景:黄河汹涌澎湃波浪滔滔地入海,如自下而上、由*及远地眺望,它却像一条洁白的丝带逐迤飞上云端。诗人的视觉与黄河的流向相反,突出了黄河源远流长的悠远仪态,也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重在表现黄河的静态美。诗人又摄取具立体感的*景:征皮士兵居住的很小的城堡被孤独地屹立在高山环抱之中。用远川高山反衬玉门关地势险要、处境孤危。孤城是一片,是单薄、狭小的,而高山却是万仞的,以数量和体积极不相称的两件事物,形成鲜明对比,造成一种心理上的压力,这也是诗人对文字的巧妙组合的功用。

    第三四句借凄凉幽婉的笛声,表达诗人对这种景象的感想。以问语转出浓郁的诗意,羌笛之声吹出了成守者处境的孤危和强烈的怨恨。羌笛演奏的是《折杨柳》曲调,而折柳赠别在唐代最盛,“杨柳”的实物、文字与离别便有了比较直接的关系,《折杨柳》笛曲触动了人们的离仇别恨。不说“闻折柳”却说“怨杨柳”,用词十分精心,并能引发更多的联想,深化诗意。戍守者自知,天高皇帝远,朝廷的关心本来是不度过玉门关的,才有了玉门关外处境的孤危和环境的恶劣,才有了杨柳不青和离人想要折杨柳寄情而不能的残酷现实。以“何须怨”*语,深沉含蓄,传达出成守者在乡愁难禁时意识到卫国成边责任的重大,才能如此自我安慰。此足见戍边将士的伟大情怀。此诗在写作上表现出来的特点主要是对比的运用和语言的准确、意丰。

[阅读全文]...
  • 古诗《王昭君其二》赏析

  • 古诗《王昭君其二》赏析

      《王昭君二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是以王昭君故事为题材创作的众多文学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古诗《王昭君其二》赏析,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王昭君其二

      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

      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译文

      王昭君拍拂着玉鞍,上马后啼哭污染面颊红装。

      今日汉朝宫人,明天就成为胡人的妻妾。

      赏析

      本诗写昭君拂净了马鞍,流着眼泪上马向西而去。。“今日”还是汉朝的宫里人,“明朝”就是匈奴单于的妻妾了。按照丁启阵先生的说法,当诗人到写第二首时,似乎情无以堪,只能勉强完成一首五言绝句,不同于第一首的五联十句。

      昭君出塞的故事,历来都被人写作多种主题。李白的这两首诗尽管走的是悲悯伤情路线,读来仍然让人伤怀、感动。

      拓展:古诗《王昭君其一》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译文

      汉家秦地上空的明月,飘光流影照耀着明妃王昭君。

      一日出嫁,登上玉关道,天涯一去不复归。

      汉月还可以从东海升起,明妃西嫁,没有回归之日。

      燕支山天地冻寒,好将雪花当作鲜花,蛾眉憔悴埋没胡沙之中。

      就因为生前没有黄金,以至被画工画成为丑八怪,只有死后埋葬沙漠的青冢,使人悲叹。

      赏析

      诗一开头就用一个“月”字,来烘托昭君远嫁匈奴的伤感主题:中原汉家的月亮,那光华跟随着远嫁匈奴的昭君。然而她一踏上通往玉门关的'路,就如同去了天涯,永不回归。“月”在这里既代表家乡的月亮,也代表故乡、故国。然而一个小小的玉门关,竟会把这一切无情阻隔。回望家乡那轮圆月,就要在眼前永久消失,这种生离死别的感觉,不能不让人*添几分惆怅。

      接着诗人又以“月”字发出忧伤的慨叹:汉家的月亮到了明天又会从东海升起,但昭君西嫁,却是一去不返。这种别离,让诗人既感到无奈,又感到无望,所以更加重了忧伤的思绪。诗人又提到了燕支山,在诗人看来,匈奴那里的燕支山,终年酷寒,不生草木,只有落雪作花,所以诗人想象,昭君嫁到匈奴,就连曾经倾国倾城的美貌,也憔悴衰老,埋没在黄沙滚滚的塞外。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却是汉代后宫的画师,昭君她生前没有黄金送给后宫的画师,死后也只留下一座青冢,令*凭吊,扼腕叹息。

      关于“枉图画”,有一个传说,昭君曾作为掖庭待诏,被选入汉元帝的后宫。当时其他宫女为了早日博得恩宠,都用黄金贿赂宫廷画师毛延寿,希望把自己画美,被皇上选中。独有王昭君自恃貌美,不愿行贿,所以毛延寿便在她的画像上点上丧夫落泪痣。昭君便被贬入冷宫三年,无缘面君。把昭君所谓的“悲剧”和宫廷画师相联系,尽管有些牵强,却更能加深悲伤的主题。

[阅读全文]...
  • 王昭君的诗句

  • 王昭君的诗句

      王昭君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王昭君的'诗句。

      王昭君

      唐。李白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燕支长寒雪作花,

      蛾眉憔悴没胡沙。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王昭君

      唐。李白

      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

      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相和歌辞·王昭君

      唐。骆宾王【乐府】

      敛容辞豹尾,缄怨度龙鳞。金钿明汉月,玉箸染胡尘。

      妆镜菱花暗,愁眉柳叶嚬。惟有清笳曲,时闻芳树春。

      相和歌辞·王昭君

      唐。梁献【乐府】

      图画失天真,容华坐误人。君恩不可再,妾命在和亲。

      泪点关山月,衣销边塞尘。一闻阳鸟至,思绝汉宫春。

      王昭君辞

      魏晋。石崇

      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辞决未及终。前驱已抗旌。

      仆御涕流离。辕马为悲鸣。哀郁伤五内。泣泪沾朱缨。

      行行日已远。乃造匈奴城。延我于穹庐。加我阏氏名。

      殊类非所安。虽贵非所荣。父子见侮辱。对之惭且惊。

      杀身良未易。默默以苟生。苟生亦何聊。积思常愤盈。

      愿假飞鸿翼。弃之以遐征。飞鸿不我顾。伫立以屏营。

      昔为匣中玉。今为粪土英。朝华不足欢。甘为秋草幷。

      传语后世人。远嫁难为情。

      王昭君三首

      唐。郭震

      自嫁单于国,长衔汉掖悲。容颜日憔悴,有甚画图时。

      压践冰霜域,嗟为边塞人。思从漠南猎,一见汉家尘。

      闻有南河信,传言杀画师。始知君念重,更肯惜峨眉。

      相和歌辞·王昭君

      唐。沈佺期【乐府】

      非君惜鸾殿,非妾妒蛾眉。薄命由骄虏,无情是画师。

      嫁来胡地恶,不并汉宫时。心苦无聊赖,何堪上马辞。

      王昭君二首 时年十七。

      唐。白居易

      满面胡沙满鬓风,眉销残黛脸销红。

      愁苦辛勤憔悴尽,如今却似画图中。

      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

      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知宫里时。

      相和歌辞·王昭君

      唐。董思恭。【乐府】 。

      琵琶马上弹,行路曲中难。汉月正南远,燕山直北寒。髻鬟风拂散,眉黛雪沾

      王昭君

      唐。崔国辅【乐府】

      汉使南还尽,胡中妾独存。紫台绵望绝,秋草不堪论。

      王昭君

[阅读全文]...
  • 七律立夏的古诗词

  • 立夏,文学
  • 七律立夏的古诗词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律立夏的古诗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立夏》

      宋·方回

      吾家正对*山,南向宜添屋数间。

      百岁十分已过八,只消无事守穷闲。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经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辽凉》

      宋·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夏夜追凉》

      宋·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宻虫鸣处,时有微凉只是风。

      《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清,石榴开遍偷帘明。

      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暑旱苦热

      宋·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翘飞上山。

      人困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幽居初夏

      宋·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树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己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乡中每以寒食立夏之间省坟客夔适逢此时凄然

      宋·陆游

      手持绿酒酹苍苔,今岁何由疋马来。

      清泪不随春雨断,孤吟欲和暮猿哀。

      皂貂破弊归心切,白发凄凉老境催。

      誓墓只思长不出,松门日日手亲开。

      立夏奉祀太一宫

      宋·刘筠

      舜柏森森拂绛霄,薰风瑟瑟动云璈。

      琳房遍设沉榆*,金檠齐燃绿桂膏。

      秘册十行开凤检,灵辉三烛驻霓旄。

      香飘员峤空歌歇,北斗阑干月殿高。

      立夏

      宋·赵友直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

      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

      莺啼春去愁千缕,蝶恋花残恨几回。

[阅读全文]...
  • 《出塞》古诗原文赏析

  • 文学
  • 《出塞》古诗原文赏析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泛指*古代诗歌。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出塞》古诗原文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注解

      1、但使:只要。

      2、龙城:龙城是匈奴祭天*的地方。

      3、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而言,匈奴畏惧他的神勇,特称他为“飞将军”。

      4、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我国北方的屏障。

      译文

      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

      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

      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鉴赏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诗人从描写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倘若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龙城”指奇袭匈奴圣地龙城的名将卫青,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飞将军李广。“龙城飞将”并不只一人,实指李卫,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阅读全文]...
  • 七律绝句古诗有哪些

  •   七言绝句是绝句的一种,属于*体诗范畴,绝句是由四句组成,有严格的格律要求。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秋河。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七律昭君出塞的古诗 - 句子

七律昭君出塞的古诗 - 语录

七律昭君出塞的古诗 - 说说

七律昭君出塞的古诗 - 名言

七律昭君出塞的古诗 - 诗词

七律昭君出塞的古诗 - 祝福

七律昭君出塞的古诗 - 心语

推荐词条

爸爸忌日的说说 祈祷妈妈做手术的说说 风景图片说说 喜欢唱歌的说说 爱吃的说说 装睡的人叫不醒的说说 不小心摔跤受伤说说 看穿我的逞强的说说 下雪了说说伤感 描述海边的心情说说 有你在我很幸福的说说 回家的说说带图片 从今天开始改变的说说 女生单身狗的说说大全 男朋友生日的说说 度过难关的说说 姐弟恋女的心情说说 少女情怀的说说 是走还是留的说说 想改变一个人的说说 很累想放弃的说说 励志带图片的说说 关于一个人孤单的说说 讽刺阴险小人的说说 删除一切从新开始说说 男人霸气说说大全 信任说说 自己没本事的说说 人的命天注定的说说 配说说的图片 蛋糕说说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