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慈寺的古诗词 >

大慈寺的古诗词

关于大慈寺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大慈寺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大慈寺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大慈寺的古诗词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大慈寺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大慈寺的古诗词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大慈寺的古诗词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大慈寺的古诗词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大慈寺的古诗词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大慈寺的古诗词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大慈寺的古诗词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陕西大慈恩寺的导游词

  • 陕西,写作
  • 陕西大慈恩寺的导游词(精选8篇)

      作为一名旅游从业人员,总归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进行实地口语导游的基础和前提。那么优秀的导游词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陕西大慈恩寺的导游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雁塔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因坐落在慈恩寺内,故又名慈恩寺塔。慈恩寺是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太子李治为了追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而建。大雁塔初建时只有五层。武则天时重修,后来又经过多次修葺。现在的塔是七层,共64米,呈方形角锥状。塔身为青砖砌成,各层壁面作柱枋、栏额等仿木结构。每层四面都有券砌拱门。这种楼阁式砖塔,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是我国佛教建筑艺术的杰作。大雁塔底层南门两侧,镶嵌着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书写的两块石碑。一块是《大唐三藏圣教序》;另一块是唐高宗撰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侧蔓草花纹,图案优美,造型生动。这些都是研究唐代书法、绘画、雕刻艺术的重要文物。大慈恩寺是唐长安城内最著名、最宏丽的佛寺,它是唐代皇室敕令修建的。

      唐三藏——玄奘,曾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佛教宗派。寺内的大雁塔又是他亲自督造的。所以大慈恩寺在*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国内外的重视。

      寺门内,钟、鼓楼东西对峙。钟、鼓是寺院的号令,俗有"晨钟暮鼓"之说。东侧钟楼内悬吊明代铁钟一口,重三万斤,高三米多。唐代学子,考中进士后到慈恩塔下题名,谓之"雁塔题名",后沿袭成*。唐代画家吴道子、王维等曾为慈恩寺作过不少壁画,惜早已湮没。但在大雁塔下四门洞的石门楣、门框上,却保留着精美的唐代线刻画。西石门楣上的线刻殿堂图尤为珍贵。

      大雁塔东南侧,有和尚墓塔群。其中六座是清代建造的。大雄宝殿是寺院的中心建筑,殿内有三身佛、菩萨和罗汉泥塑像。是礼佛诵经之所。法堂是讲经说法的地方。堂内有阿弥陀佛铜像。

      今日的慈思寺是明代以来的规模,而寺内的殿堂则是清代末年的建筑。现在大雁塔经过修复,古塔雄伟,寺殿香火缭绕,庭院鲜花争艳,是一处特别吸引国内外游人的游览胜地.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来到大慈恩寺参观。我是导游员何雅胜,很高兴认识大家。

      距离西安市市中心4公里的慈恩寺,是全国重点文物寺院。寺院内的大雁塔是国家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

      大慈恩寺始建于公元5*,初名为“无漏寺”。在公元648年唐高宗李治作太子时,因生母文德皇后早逝,为补报慈母大恩重修此寺,改名为“大慈恩寺”。唐朝时,寺院内共有1897间华丽的房屋,他是全长安城内最大也是最著名的皇家寺院。唐王朝灭亡后,大慈恩寺也渐渐毁坏。现存的寺院建筑大部分是明代重建的。

      这个门叫做山门。也叫做三解脱门,意思是从世俗的烦恼中解脱出来。

      大慈恩寺的建筑结构和每一个*传统式的庭院结构一样,所有的建筑都非常讲究对称。现在您看到的两座小楼为钟楼、鼓楼,里面悬挂着明代1548年铸造的一口大钟,重15吨,上边铸有“雁塔晨钟”4个苍劲大字。“雁塔晨钟”是观众八景之一。

      西面为鼓楼,楼里存有一面直径为2.13米的大姑,用于为僧众报时。

      大慈恩寺内现住有出家僧人50多位,每天清晨僧人们四点半敲钟起床,晚上九点击鼓睡觉。

      我们看到的砖木结构的建筑是“大雄宝殿”,他是佛教寺院内主要建筑。“大雄”是对佛的尊称,意思是佛有巨大的力量,对一切魔障都无所畏惧。大殿里面供奉着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三尊镀金塑像,他们都是佛祖的化身。

      中间的这尊叫做法身佛,是指佛法以“法相”显示人间的化身。

      西侧的这尊叫做报身佛,是指佛修身正果后的化身。

      东侧的这尊叫做应神佛,是佛为普渡众生随机缘应变之身。

      三身佛的两侧是迦叶和阿难,他们是佛的两大弟子。殿堂的东西两侧是十八罗汉,他们是佛在世时常伴身边的18位弟子。

      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香客、游客来到慈恩寺烧香祈愿,保佑他们生活幸福、*安。大殿前的两棵树叫做“龙爪槐”,种植于1887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

      在唐代,新考中的进士都要登大雁塔留诗题名,象征从此事业青云直上。现今,慈恩寺内大多数的雁塔题名碑都是明、清时期留下的。著名诗人白居易就有留下“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佳句,表达他少年得志的喜悦心情。下面我们继续参观。

      法堂

      前方我们看到的二层建筑就是法堂和藏经楼。法堂,就是佛教徒讲经说法的地方,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课堂。法堂供奉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只要念佛人一心诵念“阿弥陀佛”,死猪就能被接引到西方“净土”极乐世界去。所以阿弥陀佛也被称为“接引佛”,殿内还陈列着“玄奘负笈图”和他两位高徒窥基和人园测的拓片。窥基是唐开国大将尉迟敬德的侄子,园测是新罗国的王子。这样我们也可以想象玄奘法师在当时的声望是多么的崇高。

      二层就是藏经楼,主要用于保存重要的佛经经典资料。玄奘法师当年历经艰险从佛国印度取回的657部佛经,都是珍贵的“贝叶经”。什么是贝叶经呢?古印度将梵文佛经文刻写在经过处理的贝多罗树叶上,因此成为贝叶经。正是因为玄奘取回的是梵文真经,所以他余生都用在翻译佛经上,17载西天取经,19载翻译佛经,直至圆寂。玄奘法师为了弘扬佛法贡献了他毕生精力。

      从历史博物馆出来,吃了臊子面,我们继续步行来到大慈恩寺。大慈恩寺就在博物馆的东南方不到几百米的距离,很快就到了。

      那大慈恩寺为什么称为“慈恩寺”呢?因为唐代著名的玄奘法师从西归来,觉得母亲对自己的教养付出了很多,为了表达对母亲的养育之恩,他请求唐玄宗李隆基为母亲建了大慈恩寺。

      一进慈恩寺大门,两边分别有钟楼和鼓楼。抬头往上望,我看见一座塔,高约几十米,塔顶呈三角形,这就是大雁塔,共有七层。那大雁塔由来是什么呢?话说大慈恩寺内,以前的和尚都是吃肉的,有一天,一个和尚出去找肉吃,但他什么也没找到。他非常着急,忽然看见天空有只大雁,就自言自语地说:“哎呀!如果我有一把弓和一枝剑,把大雁射下来该多好啊!”刚说完,那大雁的翅膀忽然折了一下,立刻掉了下来,之后就摔死了。那个小和尚见到他自己一念,大雁就掉了下来,以为是佛爷们的功劳,从今以后他们的寺内再也不吃肉了。后来在大雁降落的地方,建成了一座塔,取名为“大雁塔”。

      大雁塔*面呈方形,建在一座方约45米,高约5米的台基上。塔七层,底层边长25米由地面至塔顶高64米。塔身用砖砌成,磨砖对缝坚固异常。塔内有楼梯,可以盘旋而上。塔的底层四面皆有石门,门桅上均有精美的线刻佛像,传为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手笔。塔南门两侧的砖龛内,嵌有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和《述三藏圣教序记》两块石碑。塔内有许多拱门,第一层的拱门非常多,进入拱门内,可以看到石壁上刻着许多字。以前有些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如果能够得中进士,就能在石壁上刻上自己的名字,就是著名的“雁塔题名”。唐代就有此规矩,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当时也刻上自己的名字呢。不过很可惜,唐代过后,大雁塔突然被雷击倒了,直到明朝才翻修,所以石壁上刻的都是明清朝金榜题名的进士。再往里走,就看到一个方形的石壁,石壁上刻着玄奘正在念经呢,他眉头紧锁,双眼闭目,好像在思索着什么呢,或许他在虔诚念佛呢。

      往上走,走到第四层,就看到一个玻璃匣子,匣子内装着一个宝香炉,香炉里放着两颗圆圆的小粒子,呈乳白色,非常小。一粒直径只有一毫米,另一粒也只有一点二毫米。这是什么呢?这是镇寺之宝—舍利子,它是由一些得道高僧圆寂后,烧成骨灰留下来的。如果在哪位和尚的骨灰里发现了这种东西,就说明这个和尚得道了。

      好了,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大慈恩寺的门口,因为我国佛教寺院大多都建在深山密林之中,所以寺院的正门称为山门,山门也称三门,东为无相门,西为无作们,中为空门,象征着佛教的入门三解脱,走进山门,我们可以看到钟鼓二楼东西对峙,东边的钟楼内悬挂有一口明代的大铁钟,重约三万斤,上面刻有雁塔晨钟四个字;西面的鼓楼内有一面直径约2米的大鼓,僧人们早上敲钟,晚上击鼓,晨钟暮鼓,交相辉映。寺院的钟声每天敲108下,象征着破除人的108中烦恼,及“闻钟声,烦恼清。智慧长,菩提生。离地狱,出火坑。愿成佛,渡众生。”就是说,听到寺院的钟声,就可以消除一切烦恼,得道成佛了。

      钟鼓楼的北面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是佛教寺院的主体建筑,殿内供奉的是三身佛,中为法神佛毗卢遮那佛,西为报身佛卢舍那佛,东为应身佛释迦牟尼佛。三身佛的两侧是佛祖的两大弟子,东为迦叶,西为阿难。两边有普贤菩萨像和文殊菩萨像,他们分别象征着真理和智慧。东西两侧还列坐有十八罗汉像。

      大雄宝殿过去是法堂,法堂是为佛教徒讲经说法的地方,里面供奉的是阿弥陀佛,堂内墙壁上贴有三张拓片,中间的是玄奘负笈图,两侧是玄奘的两位弟子,圆测与窥基,圆测是新罗国王孙,窥基是唐初名将尉迟恭的侄子,两位名门之后均拜玄奘为师,可见玄奘法师当时的名声之大,地位之高。

      法堂的背后就是举世闻名的大雁塔了。大雁塔始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即公元652年,是由玄奘亲自设计并督建的,用以保存他从印度带回的佛经与佛像。最初的塔为5层,砖表土心,不可攀,后来武则天在位的时候,将它重新修建并增高至十层,后经战乱毁坏,到五代时又重新修建,改为七层。现在的'大雁塔基本上就保留了这次修缮后的状貌,为楼阁式砖塔,高64.7米,共七层,塔内建有楼梯可盘旋而上,每层都建有砖拱门,塔南门东西两侧的砖龛中,嵌有两方石碑,是李世民和李治分别撰写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述三藏圣教序记碑》,二碑均为唐初著名书法家褚遂良所书,被称为“二圣三绝碑”。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李,大家可以叫我小李。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大慈恩寺大慈恩寺建筑规模宏大,占据晋昌坊半坊之地,面积*四百亩,有十多个院落,各式房舍1897间,是唐长安城最宏伟壮丽的皇家寺院。寺院建成后有三百多僧人主持宗教活动,礼请西行求法归来的玄奘法师任大慈恩寺首任主持,玄奘法师在此翻译佛经、弘法育人11年,合弟子窥基创立了佛教的一大宗派法相唯识宗。使大慈恩寺成为唯识宗(又称“法相宗”)祖庭。现今的大慈恩寺识明代成化二年(1466年)起在原寺院西塔院基础上陆续修建而成的。现占地76亩多(50738*方米),寺院山门内,有钟、鼓楼对峙,中轴线之主体建筑依次是大雄宝殿、法堂、大雁塔、玄奘三藏院。寺内藏经阁藏经众多,浮雕壁画叹为观止。

      大雁塔

      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由唐三藏玄奘,为供养从印度请回的经像、舍利,奏请高宗允许而修建。现塔高64.5米,共七层,塔底呈方锥形,底层每边长25米,塔内装有楼梯,供游人登临,可俯视西安全貌,令人心旷神怡。塔上有精美的线刻佛像,有著名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有*名塔照片展览、佛舍利子、佛脚石刻、唐僧取经足迹石刻等。现今大雁塔经过修复,古塔雄伟,寺殿香火缭绕,庭院鲜花争艳,是一处特别吸引国内外游人的游览胜地。钟、鼓:是寺院的号令,俗有"晨钟暮鼓"之说。东侧钟楼内悬吊明代铁钟一口,嘉靖二十七年十月(公元1548年)铸造,重三万斤,高三米多。唐代学子,考中进士后到慈恩塔下题名,谓之"雁塔题名",后沿袭成*。

      玄奘三藏院

      殿上供奉有玄奘法师的顶骨舍利和铜质坐像,殿内壁面布满唐代高僧玄奘法师生*事迹巨幅壁画,为铜刻、木雕和石雕。是当前规模最大的玄奘纪念馆,供游人瞻仰参观。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来此参观,誉玄奘三藏院为当代敦煌。

      雁塔广场

      新建的占地20多亩的以玄奘为主题的雁塔广场位于大慈恩寺门前,广场中央台座上,坐落着一尊高大的唐僧取经铜像,花坛锦簇,华灯成行,马路宽阔,设施齐备。大慈恩寺大雁塔有着一千多年的光辉历史,曾有过辉煌的一页,据史*载: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大慈恩寺建成后,皇太子李治恭请玄奘任该寺上座,寺中专为玄奘辟有翻经院,供其翻译佛经。为了协助玄奘译经,还特地选择了50名高僧作为玄奘的助理。玄奘由原来居住的弘福寺移居大慈恩寺时,举行了隆重的仪式。玄奘与50名助理乘车,京城僧众列队随后,文武百官侍卫陪同,太宗皇帝与太子李治及后宫嫔妃在安福楼上手持香炉目送,长安各界人士夹道欢呼。

      慈恩寺位于雁塔区境中心地带,占地46亩,是唐代的皇家寺院和国立译经院,属唐长安城南的晋昌坊。由于同唐高僧玄奘法师的佛事活动紧密相联,使慈恩寺成为闻名世界的佛教寺院。

      远在北魏道武帝时在此建净觉寺,隋文帝在净觉寺故址修建无漏寺,后废。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太子李治为追念其生母文德皇后(即长孙氏)祈求冥福,报答慈母恩德,下令建寺,故取名慈恩寺。此后1000多年来,慈恩寺成为中外佛教界人士敬仰朝拜之地。唐时慈恩寺建筑共有13庭院、1897间(包括翻经院),重楼复殿、云阁、蝉房并有塑像,十分壮观。除现有的一个院落(即当时的西塔院)外,其余早已荡然无存。大慈恩寺(4张)唐代著名高僧玄奘由印度取经回国途中,曾两次遭意外散失部分经本后,对带回长安的经卷,倍加爱护。为保护带回的520夹、657部梵本佛经,遂于永徽三年(公元652年)上书唐高宗李治,建议在慈恩寺的西院,仿照西域的建筑形式,建造慈恩寺塔。为藏经本而建塔,是修建大雁塔的真正缘由。

      初创规模

      大慈恩寺大慈恩寺是唐高宗即皇帝位前为其母文德皇后所建的一所院寺。唐贞观十年(636)六月己卯,太宗文德皇后崩,十一月庚寅葬于昭陵。贞观二十二年,高宗李治在春宫,以其母文德皇后早弃万方,一心“思报昊天,追崇福业。”于是于六月庚辰,使中大夫守右庶子高季辅宣令说:“寡人不造,咎谴所锺。年在未识,慈颜弃背。终身之忧,贯心滋甚。风树之切,刻骨冥深。每以龙忌在辰,岁时兴感。空怀陟屺之望,益疚寒泉之心。既而笙歌遂远,瞻奉无隶。徒思昊天之报,罔寄乌鸟之情。窃以觉道洪慈,实资冥福。冀申孺慕,是用皈依。宜令所司,于京城内旧废寺,妙选一所,奉为文德圣皇后,即营僧寺。寺成之日,当别度僧。仍令挟带林泉,务尽形胜,仰规忉利之果,副此罔极之怀。”根据此令,有司于是仔细普查京城各处形胜,并最后决定在宫城南晋昌里面对曲江池的“净觉故伽蓝”旧址营建新寺。

      寺址定工

      经过一番“瞻星揆地”的测量定位工作,最后制定了“像天阙,仿给园(祗树给孤独园之略)”的建造方案。整个工程,“穷班孪巧艺,尽衡霍良木”,“文石、梓桂、橡樟、并榈充其材,珠玉、丹青、赭垩、金翠备其饰”。按照设计,寺院建成之后将是“重楼复殿,云阁洞房”,总共有十余院1897间,“床褥器物,备皆盈满”。

      至当年十月戊申,太子治又下令说:大慈恩寺工程“渐向毕功,轮奂将成”,但僧徒尚缺,奉太宗皇帝敕旨,度僧300人,别请50名大德“同奉神居,降临行道”;同时正式赐新寺寺名为“大慈恩寺”,并增建“翻经院”。很快,翻经院宣告落成,“虹梁藻井,丹青云气,琼础铜沓,金环华铺,并加殊丽。”随后,太子治复令玄奘法师自弘福寺移就大慈恩寺翻经院继续従事佛典翻译,充上座,纲维寺任。

      十二月戊辰,太宗皇帝为玄奘举行了盛大隆重的入寺升座仪式。《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七对此做了详细的记载描述,是谓:又敕太常卿江夏王道宗将九部乐,万年令宋行质、长安令裴方彦各率县内音声及诸寺幢帐,并使务极庄严,己巳旦集安福门街,迎像送僧入大慈恩寺。至是陈列于通衢,其锦彩轩槛、鱼龙幢戏,凡千五百余乘,帐盖五百余事。先是,内出绣画等像二百余区、金银像两区、金缕绫罗幡五百口,宿于弘福寺,并法师西国所将(来)经像佛舍利等,爰自弘福(寺)引出,安置于帐座及诸车上,处中而进。又于像前两边各严大车,车上竖长竿悬幡,幡后即有狮子神王等为前引仪。又装宝车五十乘,坐诸大德;次京城僧众执持香花,呗赞随后;次文武百官,各将侍卫部列陪同;太常九部乐挟两边,二县音声继其后。而幢幡锺鼓訇磕缤纷,眩目浮空,震曜都邑,望之极目,不知其前后。皇太子遣率尉迟绍宗、副率王文训练东宫千余人充手力,敕遣御史大夫李乾祐为大使,与武侯相知检校。帝将皇太子、后宫等,于安福门楼手执香炉,目而送之,甚悦。衢路观者数亿万人。经像至寺门,敕赵公、英公、中书褚令执香炉引入安置殿内,奏九部乐、《破阵舞》及诸戏于庭前,讫而还。

      此后不数天,太子治再在仗卫的扈従、百僚的陪同下到大慈恩寺礼佛,会见五十大德,讲述其造寺之原由,不禁呜噎酸感,史称其“蒸蒸之情,亦今之舜也”。侍臣及僧共睹此景,无不为之哽泣。会罢大德,太子遂登东阁,宣布大赦令等。继而巡历廊宇,至玄奘法师房,亲制五言诗一首帖于户,其诗谓:停轩观福殿,游目眺皇畿。*含日转,花盖接云飞。翠烟香绮阁,丹霞光宝衣。幡虹遥合彩,空外迥分辉。萧然登十地,自得会三归。

[阅读全文]...
  • 含有慈字的古诗词 带慈字的诗词名句

  •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游子吟 / 迎母漂上作》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德经·第六十七章》

    慈不掌兵,情不立事,义不理财,善不为官。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偽;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道经·第十八章》

    非澹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非*正无以制断。——《淮南子·主术训》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千金方·诸论·论大医精诚第二》

    父不慈则子不孝——《颜氏家训·治家篇》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王冕《墨萱图·其一》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鲁迅《惯于长夜过春时》

    夫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韩非子·显学》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老子·道经·第十九章》

    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颜氏家训·教子篇》

    夫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韩非子·显学》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此生归路愈茫然,无数青山水拍天。——苏轼《慈湖夹阻风》

    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大学·第四章》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父慈子孝,夫信妻贞,家之福也。——《史记·七十列传·范雎蔡泽列传》

    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孟浩然《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暴雨过云聊一快,未妨明月却当空。——苏轼《慈湖夹阻风》

    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岑参《同诸公登慈恩寺浮图》

    慈母望子,倚门倚闾;游子思亲,陟岵陟屺。——《幼学琼林·卷二·祖孙父子》

    高标跨苍天,烈风无时休。——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客悲不自已,江上望归舟。——何逊《慈姥矶诗》

    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杜甫《岁晏行》

    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又与为人君者之不惠也,臣者之不忠也,父者之不慈也,子者之不孝也,此又天下之害也。——《墨子·16章 兼爱(下)》

    慈父之爱子,非为报也——《淮南子·缪称训》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白居易《慈乌夜啼》

    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卧看落月横千丈,起唤清风得半帆。——苏轼《慈湖夹阻风》

    且并水村欹侧过,人间何处不巉岩。——苏轼《慈湖夹阻风》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西晋·李密《陈情表》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李白《慈姥竹》

    暮烟起遥岸,斜日照安流。——何逊《慈姥矶诗》

    悠悠慈母心,惟愿才如人。——鲍溶《将归旧山留别孟郊》

    虽有慈父,不爱无益之子。——《墨子·01章 亲士》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白居易《慈乌夜啼》

    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登临出世界,蹬道盘虚空。——岑参《同诸公登慈恩寺浮图》

    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过境。——范仲淹《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

    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元稹《梁州梦》

    重缝不忍轻移拆,上有慈亲旧线痕。——周寿昌《晒旧衣》

    夫教化可以美风俗,虽然,必久而后至于善。——王安石《慈溪县学记》

[阅读全文]...
  • 慈姥竹古诗词鉴赏

  • 慈姥竹古诗词鉴赏

      古诗原文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

      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

      不学蒲柳凋,贞心尝自保。

      译文翻译

      满山的竹枝在石缝中顽强生长,把整个江岛辉映得郁郁葱葱。

      翠绿的竹叶把自己的身影重重叠在碧绿的江水上,秋风吹来,寒意在竹枝的吟唱中缭绕。

      我没有听过龙吟的声音,但是此竹箫发出的声音比笙箫奏出的乐音会更美妙。

      做人啊,别像蒲草弱柳,一遇秋风就枯凋,要像这慈姥竹,迎风挺立,虚心贞洁,自强自尊。

      注释解释

      慈姥(mǔ)竹:又称“子母竹”。做箫笛较好竹种。产于安徽当涂县慈姥山而得名。常用以比喻母亲的抚爱。

      攒:通“钻”。

      虚声:空谷间的回声。意为秋风吹翠竹,令人过早地感到了秋天的寒意。

      龙吟:竹制笛吹出的声音,指笛声,似龙鸣之声。

      凤曲:指笙箫等细乐,美妙动听的乐曲。

      蒲(pú)柳:植物名,又名水杨。秋至而落叶。后用于比喻体弱或低贱。

      凋:萎谢。言蒲柳质弱,不胜秋风而早凋。

      贞心:坚贞不渝之节操。

      诗文赏析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运用铺叙手法,描绘出一幅慈姥竹从石缝中钻出、茂盛竹枝叶缭绕轻烟辉映江岛的景致。与序相和,写尽一时一地风貌、气概。“攒石生”尽显慈姥竹充满生机,传达出慈姥竹坚韧不拔的神韵、顽强不屈的生命力。

      “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为全诗最精彩之笔,是咏竹诗中的绝品。钱钟书先生命之为通感,颇不尽意。同样李得裕《竹径》:“日落见林静,风行知谷虚。”同样是好句,或可称为体物尽性,人皆有此感只是诗人能更格物而写出文字。诗句中描绘出一幅青翠的竹色倒映在碧波之中水更绿、风吹竹声带来一片早春寒意的景致,富有无可言说之美。“翠色”句写色,“虚声”句写声。竹色使波色加深,瑟瑟的风竹之声使人似觉有春寒袭来。诗句通过人的各种感官的.感受,从多角度描写慈姥竹,用以咏竹,颇有新意。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写慈姥竹制笛吹出的声音,似龙鸣之声,比笙箫奏出的“凤曲”更好。明写慈姥竹制笛吹出的声音,似龙鸣般动听,更胜笙箫奏出的“凤曲”。实则写诗人的感觉,突出慈姥竹高风亮节的品格,妙趣横生。

      “不学蒲柳凋,贞心尝自保”借蒲柳与慈姥竹对比手法,描绘出一幅蒲柳易凋谢、慈姥竹坚贞高洁的景致,侧面烘托出慈姥竹的坚韧顽强,从来不畏惧来自曲折恶劣的环境的折磨,亦是诗人喻己,托物言志,托慈姥竹“攒石生”的坚韧顽强,言诗人自己刚正不阿、铁骨铮铮的骨气。

      在这首诗里,诗人没有按照一般人对“慈姥竹”的理解,表现母子之爱,而是从竹的本性着眼,赞颂竹之“贞心”。此诗语言简易明快,却又执著有力,具体生动地描述了竹子生在恶劣环境下,长在危难中,而又自由自在、坚定乐观的性格。诗人在生动描写竹之美的基础上,结句又通过对比手法,表面写竹,其实是写人,明写赞颂了竹永葆本色的精神,实则写象征了诗人面对种种艰难困苦,宁折不弯,决不向任何黑暗势力屈服的品格,和不肯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的铮铮傲骨,抒发了诗人自身向往高尚人格的感情。

[阅读全文]...
  • 含有寺字的古诗词 带寺字的诗词名句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李白《夜宿山寺》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李涉《题鹤林寺僧舍》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 / 夜泊枫江》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李涉《题鹤林寺僧舍》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李白《夜宿山寺》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贾岛《宿山寺》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忆》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苏轼《吉祥寺赏牡丹》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辛弃疾《鹧鸪天·博山寺作》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李涉《题鹤林寺僧舍》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宋之问《灵隐寺》

    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王国维《浣溪沙·山寺微茫背夕曛》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 记承天夜游》

    可怜身是眼中人。——王国维《浣溪沙·山寺微茫背夕曛》

    风月不供诗酒债,江山长管古今愁。——杨万里《宿池州齐山寺,即杜牧之九日登高处》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铁甲将军夜渡关,朝臣待漏五更寒,山寺日高僧未起,算来名利不如闲。——《济公全传·第二十四回》

    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朱放《题竹林寺》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宋之问《灵隐寺》

    自笑好山如好色,只今怀树更怀人。闲愁闲恨一番新。——辛弃疾《浣溪沙·偕叔高子似宿山寺戏作》

    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辛弃疾《鹧鸪天·博山寺作》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谢枋得《庆庵寺桃花》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谢枋得《庆庵寺桃花》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 记承天夜游》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白居易《遗爱寺》

    山寺清幽,直踞千寻云岭;江楼宏敞,遥临万顷烟波。——《声律启蒙·下卷·五 歌》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王维《过香积寺》

[阅读全文]...
  • 关于香山寺的古诗词有哪些 相关的古诗词有哪些

  • 1.《秋夜宿龙门香山寺奉寄王方城十七丈奉国莹上》唐朝

    李白

    朝发汝海东,暮栖龙门中。水寒夕波急,木落秋山空。望极九霄迥,赏幽万壑通。目皓沙上月,心清松下风。玉斗横网户,银河耿花宫。兴在趣方逸,欢馀情未终。凤驾忆王子,虎溪…

    2.《同游香山寺》明朝

    吴同春

    著屐秋方早,携樽日欲曛。山高*对月,寺迥俯看云。秦树天边尽,泾流塞外分。至人不可见,元鹤尚堪闻。

    3.《秋入香山寺》明朝

    朱国祚

    山半松门度石梁,流泉决决响僧廊。置身著色屏风里,梨叶新红柿子黄。

    4.《同游香山寺》明朝

    王体复

    缥缈登危巘,清秋爽气分。禅堂初映月,贝叶自翻云。地控三秦秀,峰连北斗文。尘缘劳簿领,聊此问仙群。

    5.《代香山寺老僧答》明朝

    李攀龙

    老僧何处来迎客,身无袈裟足无舄。虽有弟子今流离,独向空山种麻麦。先时长者布黄金,大师说法如来*。浮图中霄天乐下,禅台雨花坐盈尺。共道当朝少游幸,唯此祗园有恩泽…

    6.《游香山寺》宋朝

    曾丰

    二年官番禺,簿领未尝隙。一月客晋康,偷闲得两日。太守宣公孙,雅有好客癖。相邀乘午阴,共往叩禅寂。前驱破暝烟,磴道十余折。草蒙百年街,屋倚千仞壁。扳扪到上头,两眼…

    7.《香山寺》宋朝

    韩综

    信马盘桓上碧穹,云埋松翠梵王宫。老僧细说禅机话,深会菩提色即空。

    8.《游龙门香山寺》宋朝

    蔡襄

    彩阁萦林转,苍崖隔水开。龛明千像日,波起一滩雷。绿浅春前草,香余腊后梅。背人惊鹭去,将雨好风来。风气随衣袂,岚光入酒杯。清游知不屡,欲下更徘徊。

    9.《宿香山寺酬广陵牛相公见寄》唐朝

    白居易

    手札八行诗一篇,无由相见但依然。君匡圣主方行道, 我事空王正坐禅。支许徒思游白月,夔龙未放下青天。 应须且为苍生住,犹去悬车十四年。

    10.《香山寺二绝》唐朝

    白居易

    空山寂静老夫闲,伴鸟随云往复还。 家酝满瓶书满架,半移生计入香山。 爱风岩上攀松盖,恋月潭边坐石棱。 且共云泉结缘境,他生当作此山僧。

    11.《香山寺石楼潭夜浴》唐朝

    白居易

    炎光昼方炽,暑气宵弥毒。摇扇风甚微,褰裳汗霢霂。 起向月下行,来就潭中浴。*石为浴床,洼石为浴斛。 绡巾薄露顶,草屦轻乘足。清凉咏而归,归上石楼宿。

    12.《菩提寺上方晚望香山寺,寄舒员外》唐朝

    白居易

    晚登西宝刹,晴望东精舍。反照转楼台,辉辉似图画。 冰浮水明灭,雪压松偃亚。石阁僧上来,云汀雁飞下。 西京闹于市,东洛闲如社。曾忆旧游无,香山明月夜。

    13.《送客香山寺》宋朝

    吴镒

    十里香山寺,三年到几回。不嫌送客远,端是爱山来。老木生僧住,閒云为我开。归鞍意未足,城鼓莫相催。 …

    14.《春日题龙门香山寺》唐朝

    杨巨源

    众香天上梵王宫,钟磬寥寥半碧空。清景乍开松岭月, 乱流长响石楼风。山河杳映春云外,城阙参差晓树中。 欲尽出寻那可得,三千世界本无穷。

    15.《宿香山寺石楼》唐朝

    李颀

    夜宿翠微半,高楼闻暗泉。渔舟带远火,山磬发孤烟。 衣拂云松外,门清河汉边。峰峦低枕*,世界接人天。 霭霭花出雾,辉辉星映川。东林曙莺满,惆怅欲言旋。

    16.《送僧游龙门香山寺》唐朝

    齐己

    君到香山寺,探幽莫损神。且寻风雅主,细看乐天真。

    17.《香山寺》明朝

    吴中

    独步招提境,山窝弄白云。鹿麋当砌卧,钟磬隔花闻。厨水通飞瀑,春蔬撷野芹。遥看峰顶室,晻霭暮香焚。

[阅读全文]...
  • 关于甘露寺的古诗词有哪些 古诗词经典名句大全

  • 经典
  • 1.《宿甘露寺僧舍》宋朝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2.《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宋朝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中原一恨杳难论。却似长江万里,忽有孤山两点,点破水晶盆。为借鞭霆力,驱去附昆仑。望淮阴,兵冶处,俨然存。看来天意,止欠士雅与刘…

    3.《题甘露寺中峰·六朝晴树一江秋》宋朝

    方岳

    六朝晴树一江秋,尽入风烟顶{左宁右页}头。老手更擎江色出,小亭景却胜於楼。

    4.《甘露寺东轩》唐朝

    周繇

    每日怜晴眺,闲吟只自娱。山从*地有,水到远天无。老树多封楚,轻烟暗染吴。虽居此廊下,入户亦踌蹰。 …

    5.《诸公邀登甘露寺留别》明朝

    吕时臣

    天风飘忽绩袍轻,两度登临慰客情。疏磬雨催山寺晓,乱帆春放海门晴。江回铁瓮三吴尽,潮过金陵七泽*。明日别离何处问,断肠烟树漫芜城。

    6.《题润州甘露寺》唐朝

    张祜

    千重构横险,高步出尘埃。日月光先见,江山势尽来。 冷云归水石,清露滴楼台。况是东溟上,*生意一开。

    7.《甘露寺》宋朝

    俞桂

    占断淮南势,西风入鬓毛。一江流不尽,多景最为高。斜日迷烟树,孤帆送客舠。兴怀人物少,今古等秋毫。 …

    8.《甘露寺》宋朝

    杨蟠

    沧江万里对朱栏,白鸟群飞云复还。云捧楼台出天上,风飘钟磬落人间。银河倒泻分双月,锦水西来转几山。今古冥冥谁借问,且持玉爵…

    9.《题甘露寺》唐朝

    曹松

    香门接巨垒,画角间清钟。北固一何峭,西僧多此逢。 天垂无际海,云白久晴峰。旦暮然灯外,涛头振蛰龙。

    10.《登北固山甘露寺》明朝

    吴安国

    寺忆南朝古,山横北固遥。千峰围铁瓮,双髻拥金焦。隔岸维杨树,空江建业潮。高楼信多景,秋意独萧条。

    11.《甘露寺感事贻同志》唐朝

    许浑

    云蔽长安路更赊,独随渔艇老天涯。青山尽日寻黄绢, 沧海经年梦绛纱。雪愤有期心自壮,报恩无处发先华。 东堂旧侣勤书剑,同出膺门是一家。

    12.《甘露寺》明朝

    顾元庆

    绝壁倚江滨,千峰带夕曛。断冈余王气,古镬隐雷文。沧海风烟接,高城鼓角闻。上方萧索尽,一塔出尘氛。

    13.《游甘露寺寻海岳庵故址》明朝

    欧大任

    高寻海岳片云垂,绝壁天风万里吹。笔冢已荒书带萎,临池犹似学书时。

    14.《偕姚唯之宿甘露寺》明朝

    李时行

    城头山势隐楼台,千古禅宫向水开。帆带暮云归海去,风吹明月过江来。数宵清话分僧榻,一片閒情付酒杯。世事悠悠君莫问,寒潮东下几时回。

    15.《题甘露寺》唐朝

    周朴

    层阁叠危壁,瑞因千古名。几连扬子路,独倚润州城。 云*衔江色,雕高背磬声。僧居上方久,端坐见营营。

    16.《晓登甘露寺楼》宋朝

    释善珍

    秦吴相接处,远客独来游。秋尽斗移柄,曙分河隐流。马嘶残月垒,雁入向阳州。北望长江在,悠悠波浪愁。 …

    17.《少华甘露寺》唐朝

    郑谷

    石门萝径与天邻,雨桧风篁远*闻。饮涧鹿喧双派水, 上楼僧蹋一梯云。孤烟薄暮关城没,远色初晴渭曲分。 长欲然香来此宿,北林猿鹤旧同群。

[阅读全文]...
  • 爱国古诗词大全

  • 爱国
  • 绝句古诗凝练而隽永,情深而意长,在写作中,掌握经典的绝句古诗能让您的文章增色不少。为此,好句摘抄网为您整理精华《爱国古诗词大全》,愿对您有所启发。

    作者: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2、马上作

    作者:戚继光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3、蒿里行

    作者:汉乐府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4、二砺

    作者:郑思肖

    愁里高歌梁公吟,犹如金玉戛商音。

    十年勾践亡吴计,七日包胥哭楚心。

    秋送新鸿哀破国,昼行饥虎啮空林。

    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竞陆沉?

    5、读书

    作者:陆游

    归老宁无五亩田,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6、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作者: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古诗词网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7、题临安邸

    作者: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8、过零丁洋

    作者: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金错刀行

    作者:陆游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阅读全文]...
  • 古诗词大全

  •   1、《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曦。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4、《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6、《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登鹳鹊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1、《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2、《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阅读全文]...
  • 关于金山寺古诗词有哪些 最著名的诗有哪些

  • 1.《游金山寺》宋朝

    苏轼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

    2.《黑漆弩·游金山寺》元朝

    王恽

    邻曲子严伯昌,尝以《黑漆弩》侑酒。省郎仲先谓余曰:“词虽佳,曲名似未雅。若就以‘江南烟雨’目之何如?”予曰:&l…

    3.《金山寺》宋朝

    梅尧臣

    吴客独来後,楚桡归夕曛。山形无地接,寺界与波分。巢鹘宁窥物,驯鸥自作群。老僧忘岁月,石上看江云。

    4.《题金山寺》宋朝

    苏轼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海日睛。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鸿轻。轻鸿数点千峰碧,水接云边四望遥。…

    5.《金山寺与柳子玉饮大醉卧宝觉禅榻夜分方醒书》宋朝

    苏轼

    恶酒如恶人,相攻剧刀箭。颓然一榻上,胜之以不战。诗翁气雄拔,禅老语清软。我醉都不知,但觉红绿眩。醒时江月堕,摵摵风响变。惟有一龛灯,二豪俱不见。

    6.《金山寺》元朝

    张昱

    六鳌捧出法王宫,楼阁居然积浪中。门外鸥眠春水碧,堂前僧散夕阳红。杨州城郭高低树,瓜步帆樯上下风。人世几回江上梦,不堪垂老送飞鸿。 …

    7.《泊京口望金山寺》明朝

    陈鹤

    南徐一片石,千古柱中流。绕树开僧舍,缘空结梵楼。疏灯明水底,落月挂潮头。向晚禅钟起,风吹到客舟。

    8.《过金山寺》明朝

    李翰

    过尽伊阳第几滩,偶从方外驻征鞍。深林月转松窗暗,虚榻云侵布被寒。梦寐也思王事重,驰驱敢惮客程难。山僧剩有慇勤意,烂煮胡麻当传餐。

    9.《次张祜金山寺之韵》明朝

    谢榛

    孤绝寒逾迥,苍茫夜不分。僧归依岛月,龙定缩江云。天汉窗前合,风涛枕上闻。好沽瓜步酒,诗思在微醺。

    10.《题金山寺》五代

    孙鲂

    万古波心寺,金山名目新。天多剩得月,地少不生尘。过橹妨僧定,惊涛溅佛身。谁言张处士,题后更无人。 …

    11.《金山寺逢观微上人至自里中》明朝

    张萱

    福地游方遍,浮云意自閒。江船乞食去,海会泛杯还。净口中冷水,埋名北固山。因逢故乡客,一笑出柴关。

    12.《泊金山寺二首十月将趋行在·其一》明朝

    王守仁

    但过金山便一登,鸣钟出迓每劳僧。云涛石壁深龙窟,风雨楼台迥佛灯。难后诗怀全欲减,酒边孤兴尚堪凭。岩梯未用妨苔滑,曾踏天峰雪栈冰。

    13.《金山寺》宋朝

    易士达

    浮图突兀起江中,镇压东南气象雄。除却金山馀外地,苍波何处不龙宫。

    14.《金山寺》宋朝

    苏绅

    九派分流涌化城,登临潜觉骨毛清。僧依玉鉴光中住,人踏金鳌背上行。钟阜云开春雨霁,海门雷吼夜潮生。因思绝顶高秋夜,四面云涛浸月明。

    15.《宿金山寺雷雨暴作》元朝

    李裕

    金山古名寺,旦暮烟云薄。突出洪流中,群峰如壁削。松杉荫径岘,金碧辉楼阁。潮满沙涨*,岩倾石参错。久欣灵境寂,休轺瓮城郭。登眺出世界,物色穷冥漠。苍茫海门阔,萧…

    16.《留题金山寺》宋朝

    张栻

    长江岷山来,灌注天下半。东行*海门,勇往更瀰漫。苍峦忽中流,屹立助杰观。孤根入层渊,秀色连*。我来最奇绝,霜月与璀璨。褰衣到绝顶,恍若上河汉。悠然发遐思,俯仰…

    17.《游金山寺》清朝

    郑用锡

    挂帆飞渡大江流,重踏金山最上头。缥缈云烟笼石塔,苍茫树木隐头洲。银涛涌出三千界,玉宇回看十二楼。身在东坡图画里,当年留带是奇游。

[阅读全文]...
  • 关于寒山寺的古诗词有哪些 最著名的诗有哪些

  • 1.《枫桥夜泊》唐朝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拟寒山寺·其十六》宋朝

    释怀深

    有酒方开颜,无肉不举箸。颠倒自戕贼,拟将血肉补。弃却囊中金,反收路傍土。不见富贵家,未死神先去。

    3.《拟寒山寺·其八十六》宋朝

    释怀深

    人身苟无业,生死何足疑。生也不须恋,一亦不须悲。一身真逆旅,万事皆儿嬉。请来绿岩畔,与君歌紫芝。

    4.《拟寒山寺·其一百四十一》宋朝

    释怀深

    入寺设僧斋,先且问客食。一味不可口,满座皆啾唧。回顾憍陈如,钵盂未尝湿。恁么说斋僧,有名而无实。

    5.《再游蒋山·寒山寺里立斜晖》宋朝

    李流谦

    寒山寺里立斜晖,只有垂杨自在垂。不待新亭成洒涕,向来已识宁馨儿。

    6.《拟寒山寺·其十四》宋朝

    释怀深

    祝寿作生日,亲朋互相庆。未烧一炉香,且杀百个命。奴仆各醉饱,歌舞乱观听。如此望长年,为汝惭诸圣。

    7.《拟寒山寺·其七十八》宋朝

    释怀深

    世人无慈悲,恣情为杀害。吃肉如大虫,唯誇牙齿快。不念众生苦,畅我个皮袋。皮袋暂时肥,须臾却败坏。

    8.《拟寒山寺·其八十四》宋朝

    释怀深

    世人皮底黠,肚里没头痴。只取眼前乐,不忧身后非。眼前乐不久,身后苦多时。愿君早为计,后悔恐难追。

    9.《拟寒山寺·其一百二十一》宋朝

    释怀深

    区区求富贵,求得一何用。前遮并后拥,假合成戏弄。正如梦南柯,妄认位貌重。忽然睡眼醒,始笑乾培奉。

    10.《赠相僧杨懒散》宋朝

    张嵲

    野鹤本长生,孤云无定意。托迹虽世间,游心乃尘外。请问绛人年,曾观柏寝器。微言洞倚伏,妙中惊人世。往夏识方瞳,今春分别袂。飞帆烟雨外,驻锡云林际。逸兴轻远游,滞念…

    11.《拟寒山寺·其四十三》宋朝

    释怀深

    猪羊养一群,鸡鹅不知数。准拟宾客来,旋杀供钢箸。烹羊猪已惊,割鸡鹅已惧。从头吃至尾,不知何以故。

    12.《拟寒山寺·其九十四》宋朝

    释怀深

    厚葬非孝心,死者必遭辱。君看离乱时,何墓不伐斸。黄金众贼分,白日孤鬼哭。最爱老庄周,天地为棺木。

    13.《拟寒山寺·其一》宋朝

    释怀深

    我爱寒山子,身贫心自如。吟诗无韵度,烧火有工夫。弊垢衣慵洗,鬅鬙发懒梳。相逢但长啸,肉眼岂知渠。

    14.《拟寒山寺·其九十六》宋朝

    释怀深

    出家要省缘,省缘易入道。如何无事人,搂揽闲烦恼。奔走富贵门,庄严房舍好。不知被物使,区区真到老。

    15.《拟寒山寺·其一百十五》宋朝

    释怀深

    出家要清闲,却被人使唤。门徒数百家,追陪日忙乱。施利得十千,人情费七贯。彼此没便宜,他年难打算。

    16.《拟寒山寺·其六十四》宋朝

    释怀深

    人云我聪明,识尽天下理。逐日弄精魂,长年钻故纸。自家一个心,殊不知落地。及乎死到来,看你无巴鼻。

    17.《拟寒山寺·其一百四十三》宋朝

    释怀深

    一年五千斛,十年计五万。不知十年间,所作何事办。暴殄天物多,也好自思算。福若不消磨,除君是铁汉。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大慈寺的古诗词 - 句子

大慈寺的古诗词 - 语录

大慈寺的古诗词 - 说说

大慈寺的古诗词 - 名言

大慈寺的古诗词 - 诗词

大慈寺的古诗词 - 祝福

大慈寺的古诗词 - 心语

推荐词条

有关聪明的古诗词 有诺字的古诗 关于长江黄河的古诗词诗歌 冰心和泰戈尔的古诗 古诗梅花描写的情景 古诗意象的教学设计 有关奋进的古诗词 描写回归自然的古诗 有关赞美春天的优美古诗 祖国繁荣爱国的古诗 弘扬宪法精神的古诗 古代战争与家书难收的古诗 观昌海的古诗 助乐为乐的古诗名 带式的爱情古诗 扇子古代励志的古诗词 秋天古诗的题目 写战死疆场的古诗 诗中有枫桥的古诗 古诗蜂的繁体 带有春的题目古诗 不贪为宝的古诗 自由的无韵古诗 荷花水牛的古诗 写秋的古诗和意思 必背古诗词的好处 湖州相关的古诗 描写深秋晚上的古诗 表现不惧坚难送爱心的古诗词 形容夜晚寂寞的古诗 孝的古诗俗语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