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一下册必背的古诗课外 >

初一下册必背的古诗课外

关于初一下册必背的古诗课外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初一下册必背的古诗课外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初一下册必背的古诗课外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初一下册必背的古诗课外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初一下册必背的古诗课外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初一下册必背的古诗课外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初一下册必背的古诗课外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初一下册必背的古诗课外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初一下册必背的古诗课外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初一下册必背的古诗课外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初一下册必背的古诗课外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初一下册英语必背知识点汇总

  • 英语,初一,教育
  • 初一下册英语必背知识点汇总

      学*英语要经常记忆单词和语法等知识,初一的时候我们就要养成自主学*的好*惯。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下册英语知识点汇总,希望对大家有用!

      初一下册英语必背知识点

      介词用法:

      1)具体时间前介词用at。

      He gets up at half past seven every day. 他每天七点半起床。

      She goes to bed at eleven o’clock. 她十一点睡觉。

      2)表示“在早上,在下午,在晚上”的短语中用介词in,且定冠词the不能省略;表示“在中午,在夜里”的短语中介词用at,不加冠词。

      in the morning在早上,in the afternoon 在下午,in the evening 在晚上 at noon在中午,at night在夜里

      3) 表示“在某天”、“在某天的上午、下午等”的短语用介词on。

      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Monday morning? 星期一上午你通常做什么? Do you sometimes go out to eat on Friday evening? 有时你星期五晚上出去吃饭吗?

      He watches DVDs on Saturday night. 星期六晚上他看DVD。

      Parents take children to parks on June 1. 六月一日,家长们带着孩子去公园。

      4)在this, last, next, every等词前面既不加介词,也不用冠词。

      What are you doing this afternoon? 今天下午你做什么?

      He visits his grandma every Friday. 他每个星期五都去看望祖母。 She is going to Shanghai next Monday. 她下个星期一去上海。

      初一下册英语知识重点

      一般现在时

      一般现在时表示经常性或*惯性的动作,或表示现在的特征或状态。

      其动词形式是:动词原形(只有第三人称单数作主语时除外,要加-s)其疑问句和否定句需要用助动词do或does

      1)肯定句用行为动词原形表示

      They get up very early every morning. 他们每天早晨起来很早。

      I visit my grandparents four times a month. 我一个月去看望祖父母四次。

      2)否定句用don’t + 动词原形来表示

      We do not go shopping on Sundays. 我们周日不去购物。

      I don’t think you like this colour. 我想你不喜欢这个颜色。

      3) 一般疑问句则是把助动词do提前至句首,后面动词用原形。回答时,肯定用 “Yes, 主语+do”;否定句用 “No, 主语+don’t”。

      --Do they go to school at seven o’clock? 他们七点去上学吗? --Yes, they do.

      --Do you like this skirt? 你喜欢这条裙子吗?

      --No, I don’t. 不,我不喜欢。

      一般现在时用来表示经常的或*惯性的动作,常与以下的时间状语连用:often 经常,always 总是,sometimes 有时,usually 通常,every day/ week 每天/ 周等。 He usually goes to school by bike. 通常他骑车上学。

      I visit my grandparents every week. 我每个星期都去看祖父母。

      She is always late for class. 她总是上课迟到。

      My parents and I sometimes go out to eat. 我和父母有时出去吃饭。

      It often rains here. 这儿常常下雨。

      初一下册英语知识点

      一、名词+’s所有格

      单数名词后直接加 “ ’s ”:

      Jim’s coat 吉姆的`外套 Jeff’s mother杰夫的妈妈

      以s结尾的复数名词,只加“’”

      Teachers’ Day教师节 the twins’ books双胞胎的书

      不以s结尾的不规则的名词复数,加“ ’s ”

      Children’s Day 儿童节 men’s shoes男式鞋

      表示两者共同拥有时,只在最后一个名词后加’s

      Lucy and Lily’s mother 露茜和莉莉的妈妈(共同的妈妈,一个妈妈)

      表示两者各自拥有时,要在每个名词后加’s

      Lucy’s and Kate’s rooms 露茜和凯特的房间(各自的房间,两间房子)

      二、There be句型

      (1)There be句型主要用以表达“某处(某时)有某人(某物)。”其基本结构为“There be+某物(某人)+某地(某时)”其中there是引导词,没有词义;主语是be后面的名词, be是谓语动词,在一般现在时中be只用is和are两种形式。下面这首歌诀可帮你巧记there be句型结构:

      There be放句首,主语跟在后。地、时放句末,强调置前头。There is a book on the desk. 有时为了强调地点,也可把介词短语放在句首。如:On the desk there is a book.

      (2)There be句型中的be动词如何确定呢?请先看看下面这首歌诀:

[阅读全文]...
  • 初一下册必背英语知识点归纳

  • 英语,初一,教育
  • 初一下册必背英语知识点归纳

      初一下册的英语应该怎么学呢?要学*哪些知识呢?只要用心学,勤奋学,就能学好。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下册英语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

      初一下册英语知识要点

      (一)一般现在时

      1. 一般现在时的含义 ⑴ 表示现在的状态 ⑵ 表示经常或*惯性的动作 ⑶ 表示主语具备的性格和能力。

      2. 一般现在时的谓语构成

      ⑴ 动词be

      肯定式 I am… 否定式 I am not…

      You/We/They are… You/We/They aren’t…

      She/He/It is… She/He/It isn’t…

      疑问式和简略回答

      Am I…? Yes, you are. No, you aren’t.

      Are you…? Yes, I am/we are. No, I am not/we aren’t.

      Are we/they…? Yes, we/they are. No, we/they aren’t.

      ⑵ 动词 do

      肯定式 I/We/You/They+动词原形+其他成分

      She/He/It+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其他成分

      否定式 I/We/You/They don’t+动词原形+其他成分

      She/He/It doesn’t +动词原形+其他成分

      疑问式和简略回答

      Do I/you/we/they+动词原形+其他成分

      Yes, I/you/we/they do. No, I/you/we/they don’t.

      Does she/he/it +动词原形+其他成分

      Yes, she/he/it does. No, she/he/it doesn’t.

      ⑶ 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的构成

      规则变化

      一般情况下直接+s work-works ask-asks see-sees

      以s, x, ch, sh, o 结尾+es watch-watches go-goes do-does wash-washes

      以辅音字母+y结尾,变y为i加es try-tries study-studies fly-flies

      不规则变化 have-has

      初一英语知识总结

      一、冠词

      冠词有两种:定冠词(the)和不定冠词(a/an)

      a:用在非元音开头的单词前

      an:用在元音开头的单词前

      The+形容词表示一类人;如:the rich,the old

      One:强调数量

      a/an:指某个不刻意强调数量

      二、助动词:do/does

      助动词:帮助构成否定、疑问等句式

      肯定句一般不用助动词

      根据主语人称选用助动词,主语为三单用does、非三单用do

      如:Jerry likes math.

      Jerry doesn’t like math.(帮助构成否定)

      Mike likes Chinese food.

      Does mike like Chinese food?(帮助构成疑问句)

      初一英语知识

      一、名词所有格

      名词所有格有两类:“’s所有格”和“of所有格”,含义都是:......的

      举例如下:Michael’s books

      Tom and Helen’s desk

[阅读全文]...
  • 初中课外必背古诗词

  • 初中
  • 初中课外必背古诗词

      导语:古诗词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学*内容,古诗词默写赏析是中学考试内容的重要板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必备的.课外和课内的古诗词。欢迎大家阅读。

      (一)、课内古诗背诵

      【观沧海】(曹操"东汉)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王湾"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西江月】(辛弃疾"南宋)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头忽见。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二)、课外古诗词背诵

      【龟虽寿】(曹操 东汉)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过故人庄】(孟浩然"唐)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李商隐"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泊秦淮】(杜牧"唐)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花。

      【浣溪沙】(晏殊"宋)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南宋)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如梦令】(李清照"南宋)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观书有感】(朱熹"南宋)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课内古代诗歌

      【木兰诗】(北朝民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二)、课外古诗词背诵

      【山中杂诗】(吴均"南朝)

      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

      【竹里馆】(王维"唐)

[阅读全文]...
  • 初一下册语文第7课课件

  • 初一,语文
  • 初一下册语文第7课课件

      课件实质是一种软件,是在一定的学*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反映某种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的计算机软件。下面是关于初一下册语文第7课课件的内容,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小说的要素。

      2、初步了解阅读小说从情节入手的方法。

      3、能分析小弗郎士心理变化的过程及原因;能分析塑造小弗郎士这个形象的意义。

      4、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的作用。能结合韩麦尔先生的语言、行动、外貌来分析其思想性格。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阅读,讲清小说的三要素;

      2. 教学方法:自由阅读法、品味体会法、研讨分析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小说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热爱租国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分析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两个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韩麦尔先生关于法语的见解和结尾动作描写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学法与教法:

      1、文献法:指导学生预*时搜集作品写作背景、了解作家及历史。

      2、诵读法:通过默读、品读、理清思路、熟悉情节,并用简要语言复述出来。

      3、探究法:在边读边议的过程中,分析人物的思想感情发展与变化,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进而理解人物的品质、个性特征及社会意义。

      4、创新法: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写作迁移。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激发兴趣 完成积累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语言,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尊严。学*热爱民族的语言,就是维护国家的尊严,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家、著名学者顾炎武先生有这样一句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宋朝著名文学家范仲淹也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言,这些体现出来的都是作者浓浓的爱国之情。不论古今中外,所有爱国志士的爱国深情都是一样的。同样,不论年龄的长幼,他们的爱国之情也是可以相通的。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体现的便是法国人民的深厚的对母语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对民族的热爱。

      二、第一个教学板块:检查预*

      1、检查词的音形义

      2、明确学*目标

      3、在预*中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呢?

      4、作者简介:

      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19世纪法国小说家,生于没落的丝绸商人家庭,15岁时由于家庭破产,被迫辍学谋生,一生创作了13部长篇小说、四部短篇小说集和一个剧本,以短篇小说集《磨坊书札》,长篇小说《小东西》赢得声誉。普法战争时入伍,参加自卫战争,丰富了创作题材,写出著名短篇小说集《月癯故事集》,其中一组爱国故事,显示了作家的高尚追求。其中《最后一课》、《柏林之围》是世界短篇小说中的名篇。《最后一课》是作者于1873年写的。此时普法战争刚刚结束两年。

      5、介绍时代背景:

      1870年普鲁士入侵法国,爆发了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后,签订和约,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州割让给了普鲁士。普鲁士*占领后,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自己好永远统治这个地方,下了一道命令:让两个州的学生只准教德语,不准再教法语。《最后一课》就反映这一事件。

      6、小说

      小说是和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文学的基本形式之一。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广阔地反映社会生活。

      三要素

      人物( 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 )

      环境( 社会环境:交待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交待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性格、感情。)

      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小说分类:按篇幅长短分: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微型小说)。

      三、第二个教学板块:听读-------整体感知 理清思路

      1、本文是什么文体小说。本文的主人公是谁韩麦尔先生和小弗朗士。用一句话概括本文主题反映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丧时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2、我是谁?是不是都德?为什么?

      我是小弗朗士。不是都德,因为这是小说,人物是虚构的。

      小弗郎士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这种第一人称的写法能给读者亲切和真实的感受。

      首先,小弗郎士在小说中有贯串故事情节的作用。作者写了小弗郎士的逃学、上学经过。通过他的行踪,写到了几个相互关联却彼此分离的场面:普鲁士士兵的操练场,镇公所的布告牌,小镇里的学校。没有这样一个人物,这些场面就很难组织为一篇有机的作品。

      其次,小弗郎士还起到了深化小说主题的重要作用。阿尔萨斯被割让给普鲁士,阿尔萨斯人不但失去了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还将失去自己朝夕使用的母语。这样惨痛的情感该如何表达?作者选择了小弗郎士这样一个*时不爱学法语的调皮男孩,用他的内心感受来反映整个民族的沉痛的感受。这种写法有着极其强烈的对比效果,产生出强烈的震撼心灵的作用。

      3、从情节人手,分析人物形象及思想情感(依据参考书)

      小说以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根据故事情节可把课文划分成哪几部分?

      明确:小说以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按上学路上、上课、散学的顺序来安排情节。共分为四个大部分。

[阅读全文]...
  • 初一下册语文木兰诗

  • 初一,语文
  • 初一下册语文木兰诗

      引导语:你们了解初一下册语文木兰诗吗?下面由小编告诉你们吧,欢迎阅读!

      初一下册语文木兰诗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详略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以人物问答及铺陈、排比、对偶、互文等手法描述人物情态,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神气跃然,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木兰诗》原文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原文翻译

      织布机声一声接着一声,木兰姑娘当门在织布。织机停下来不再作响,只听见姑娘在叹息。

      问姑娘在思念什么,问姑娘在惦记什么。姑娘并没有思念什么,姑娘并没有回忆什么。昨夜看见征兵的文书,知道君王在大规模征募兵士,那么多卷征兵文书,每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长大*的儿子,木兰没有兄长,木兰愿意去买来马鞍和马匹,从此替父亲去出征。

      到东边的集市上买来骏马,西边的集市买来马鞍和鞍下的垫子,南边的集市买来嚼子和缰绳,北边的'集市买来长鞭(马鞭)。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但能听到黄河汹涌奔流的声音。早上辞别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燕山)脚下,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但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行军万里奔赴战场作战,翻越关隘和山岭就像飞过去一样快。北方的寒风中传来打更声,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有些牺牲了,有的十年之后得胜而归。

      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上殿堂(论功行赏)。记功木兰最高一等,得到的赏赐千百金以上。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不愿做尚书省的官,希望骑上一匹千里马,送我回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出城(迎接木兰)。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门梳妆打扮起来。小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打开我闺房东面的门,坐在我闺房西面的床上,脱去我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我姑娘的衣裳,当着窗子整理像云一样柔美的鬓发,对着镜子在额上贴好花黄。出门去见同营的伙伴,伙伴们都非常惊讶:我们同行十二年之久,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女孩子。

      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脚时常动弹,雌兔两只眼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别)。雄雌两只兔子一起并排着跑时,怎能辨别出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

[阅读全文]...
  • 初中必背课外的古诗词

  • 初中
  • 初中必背课外的古诗词

      古诗词是初中阶段语文学*的'重点内容,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信息,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1.孔子语录 (七年级上册)

      2.桃花源记 陶渊明 (八年级上册)

      3.陋室铭 刘禹锡 (八年级上册)

      4.莲说 周敦颐 (八年级上册)

      5.三峡 郦道元 (八年级上册)

      6.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八年级上册)

      7.马说 韩 愈 (八年级下册)

      8.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八年级下册)

      9.小石潭记 柳宗元(八年级下册)

      10.岳阳楼记 范仲淹(八年级下册)

      11.醉翁亭记 欧阳修(八年级下册)

      12.出师表 诸葛亮(九年级上册)

      13.曹刿论战 《左传》 (九年级下册)

      1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九年级下册)

      15.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九年级下册)

      16. 鱼我所欲也 《孟子》(九年级下册)

      17.关雎(关关雎鸠) 诗经

      18.蒹葭(蒹葭苍苍) 诗经

      19.观沧海(东临碣石) 曹操

      20.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潜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 王勃

      22.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王湾

      23.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 王维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李白

      25.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

      26.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甫

      27.春望(国破山河在) 杜甫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 杜甫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 岑参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润如酥)韩愈

      31.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 刘禹锡

      32.观刈麦(田家少闲月) 白居易

      33.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 白居易

      34.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

      35.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牧

      36.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

      37.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

      3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39.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

      4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

      4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

      42.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 王安石

      43.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轼

      4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45.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游

      46.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

      47.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

      48.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

      49.山坡羊 潼关怀古(峰峦如聚) 张养浩

[阅读全文]...
  • 初一下册生物知识重点归纳

  • 知识,初一,教育
  • 初一下册生物知识重点归纳

      在日常的学*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掌握某个问题或知识的学*要点。哪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知识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下册生物知识重点归纳,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一下册生物知识

      传染病及人体免疫

      1、病原体——能引起人或动物患病的生物,如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2、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间或人与动物间传播的疾病.

      3、特点——传染性和流传性

      4、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1)、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可是患者也可是携带者

      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可为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3)、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少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四、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如果控制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中,缺少了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不能流行了,所以预防措施如下:

      1)控制传染源:当人体发病初期表现出来的传染病症状的时候,传染性最强。对传染病人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对患传染病的动物也应及时处理

      2)切断传播途径: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各种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如蚊、蝇、蚤等,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

      3)保护易感人群:不要让易感人群与传染源接触;让易感人群预防接种;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可以提高他们的抗病能力。

      5、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来看,流行性感冒流行时,流感患者是传染源,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是传播途径周围对该病缺乏抵抗力的人则是易感人群。

      6、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

      第二道防线——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第三道防线—— 组成:免疫器官(脾、淋巴结)、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功能:产生抗体,消除病原体(抗原)

      一定的抗体能与一定的抗原结合,使抗原清除或病原体失去致病性。抗原被清除后,身体仍保持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当同样的抗原再次侵入人体时,身体就会产生大量的抗体。所以患过水痘、天花的人就不会再患了。

      免疫种类形成功能

      非特异性免疫:遗传而来,人人生来就有对一切病原体都起作用

      特异性免疫:只有在出生以后,与该病原体经过斗争的人才有,不能遗传对某一中特定病原体起作用

      7、免疫的功能:

      1)排除和消灭侵入人体的病原微生物,维护人体健康。

      2)及时清除体内衰老的、死亡的或损伤的细胞。

      3)随时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8、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

      抗体——身体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一类蛋白质,能与相应的抗原发特异性结合,主要存在于血清中。

      9、计划免疫——在易感人群中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92年前要求12岁以下儿童接受“四苗”,92年后增加一苗。

      10、“五苗”:卡介苗——结核病;百白破——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脊髓灰质炎疫苗——小儿麻痹症;麻疹疫苗——麻疹。

      初一生物知识重点

      人的生殖和发育

      一、男性生殖系统:

      1.睾丸(主要性器官)——产生**和分泌雄性激素

      2.附睾——贮存和输送**

      3.输精管——输送**(**很小,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

      4.外生殖器: 阴囊——保护睾丸

      二、女性生殖系统:

      1.卵巢(主要性器官)——产生卵子和分泌雌性激素

      2.输卵管——输送卵子(卵子:球形,人体内最大的细胞,细胞质中的卵黄为胚胎初期发育提供营养)。

      3.子宫——胚胎胎儿(胚胎发育到第八周末初具人形,称为胎儿)发育的场所

      4.**——月经流出,胎儿产出的通道

      三、胚胎发育过程:

      1.**卵形成的部位,最初的胚胎形成的部位:输卵管

      2.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发育的部位:子宫

      3.胚胎获得氧气和养料排出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的结构:胎盘

      注:胎盘是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四、青春期发育特点:

      1.身高、体重明显增加

      2.肌肉、心、肺、脑功能明显增强

      3.性器官迅速发育

[阅读全文]...
  • 高中生课外必背古诗词

  • 阅读,文学
  • 高中生课外必背古诗词

      *古代才子辈出,留下的诗歌也是遍世无数,除了录入课本必学的诗词,课外也有许多好诗好词哦。

      1、《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2、《诫子书》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蒿里行》曹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háng。势利使人争,嗣还同旋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4、《龟虽寿》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5、《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君子行》曹植

      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嫂叔不亲授,长幼不比肩。劳谦得其柄,和光甚独难。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一沐三握发,后世称圣贤。

      7、《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东晋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8、《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9、《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10、《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1、《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2、《夜宿山寺》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13、《望天门山》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4、《独坐敬亭山》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5、《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6、《菩萨蛮》李白

      *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

      17、《行路难》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9、《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0、《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1、《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22、《月下独酌》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23、《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李白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军师西门伫献捷。

      24、《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25、《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阅读全文]...
  • 三年级必背课外古诗词

  • 三年级
  • 三年级必背课外古诗词

      三年级必背课外古诗词(精选40首)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必背课外古诗词(精选40首),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玉阶怨》

      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2、《前出塞》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3、《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4、《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5、《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6、赠范晔

      南北朝·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7、入朝洛堤步月

      唐·上官仪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

      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8、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9、《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0、《草》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1、《登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

      1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阅读全文]...
  •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梳理前四首

  • 七年级,语文
  •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梳理前四首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梳理前四首,欢迎大家分享。

      竹里馆

      王 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作者简介]王维(约701—761),字摩诘,祖籍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唐代诗人、画家,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著有《王右丞集》。

      [赏析]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诗的用字、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作。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天成的大手笔。

      [参考译文]月夜,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间或弹弹琴,间或吹吹口哨。竹林僻静幽深,无人知晓,只有明月陪伴,殷勤来相照。

      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诗,皆为人传诵。有《李太白集》。

      [赏析]全诗紧扣一个“闻”字,抒写诗人闻笛的感受。这笛声不知是从谁家飞出来的,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并不准备让别人知道他,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许多多的听众,这就是“谁家玉笛暗飞声”的“暗”字所包含的意味。“散入春风满洛城”,是艺术的夸张,在诗人的想象中,这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洛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

      笛声飞来,乍听时不知道是什么曲子,细细听了一会儿,才知道是一支《折杨柳》。所以写到第三句才说“此夜曲中闻折柳”。这一句很讲究,不说听了一支折柳曲,而说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这“折柳”二字既指曲名,又不仅指曲名。“折柳”代表一种*俗、一个场景、一种情绪,“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它能唤起一连串具体的回忆,使人们蕴藏在心底的乡情重新激荡起来。“何人不起故园情”,好像是说别人,说大家,但第一个起了故园之情的不正是诗人自己吗?

      [参考译文]灯火渐熄的夜晚,谁家传出悠扬的玉笛声,笛声随着春风,飘满整个洛城。这种夜晚听到《折杨柳》的曲调,有谁不会萌发思念故乡的深情。

      逢入京使

      岑 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

      [作者简介]岑参(约715—770),荆州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唐代诗人,天宝进士。曾随高仙芝到安西、武威,后又入封常清北庭幕府。安史之乱**朝任右补阙,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对边塞生活深有体验,善于描绘异域风光和战争场景。代表作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赏析]第一句是写眼前的实景。“故园”指的是在长安的自己的家。“东望”点明长安的位置。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

      第二句带有夸张的意味,强调自己思忆亲人的.感情,这里暗暗透出捎家书的微意了。“龙钟”在这里是指泪流纵横的样子。“龙钟”和“泪不干”都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长安的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

      三、四句完全是行者匆匆的口气。走马相逢,没有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就请你给我捎个*安的口信到家里吧!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此时,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有开阔豪迈的胸襟。

      这首诗的妙处在于不假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

      [参考译文]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两袖都沾湿了,涕泪依然不干。途中与君马上邂逅,想写信却无纸笔,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安。

      晚 春

      韩 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卒谥文,世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

      [赏析]一、二句写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色彩缤纷,繁花似锦,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想象之奇,实为诗中所罕见。三、四句写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提示人们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的未来。

      [参考译文]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竞相争妍斗艳。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荚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初一下册必背的古诗课外 - 句子

初一下册必背的古诗课外 - 语录

初一下册必背的古诗课外 - 说说

初一下册必背的古诗课外 - 名言

初一下册必背的古诗课外 - 诗词

初一下册必背的古诗课外 - 祝福

初一下册必背的古诗课外 - 心语

推荐词条

有关运动的古诗五言 四行五字的古诗12首 带有肿字的古诗 两首描写荷花的古诗词 古诗游子吟的背景 关于月的古诗大全集 关于节日的古诗有哪一些 关于儿童行的古诗 负有哲理的古诗 形容老师温柔的古诗 坐在院子听雨声的古诗 春节百花开的古诗 读古诗竹里馆的读法 余笛四人演唱的古诗词歌曲是 有关古诗村居的视频 水墨画古诗的韵力 跟秋霜有关的古诗词 三润童心的古诗 赠崔侍郎李白的古诗朗诵 鱼游到了纸上想到的古诗 好听的求偶古诗词 中小学学到的全部古诗词 有关励志自信成功的古诗词 表达贫困的古诗文 湖南初中语文教材的古诗 以忠为主题的古诗词 古诗滁州西润带拼音的 古诗教学视频中的配乐 朋友间保持距离的古诗词 别再会别人掏心掏肺的古诗 收集有关人间真情的古诗词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