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吟诵襄阳的古诗 >

吟诵襄阳的古诗

关于吟诵襄阳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吟诵襄阳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吟诵襄阳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吟诵襄阳的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吟诵襄阳的古诗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吟诵襄阳的古诗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吟诵襄阳的古诗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吟诵襄阳的古诗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吟诵襄阳的古诗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吟诵襄阳的古诗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吟诵襄阳的古诗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清明节时吟诵古诗句

  • 清明节
  • 清明节时吟诵古诗句

      导语:清明时节遍山雾,泪水化作思亲雨。祈祷亡灵九霄安,世人幸福一生康。拂袖擦泪振作神,感恩报答勤耕耘。继承家业大发展,不辜前人一片心。发家致富上苍看,大展宏图美家园。清明节快乐!接下来小编整理了清明节时吟诵古诗句,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1) 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朱淑真《眼儿媚风日迟迟弄轻柔》

      2)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3)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白居易《清明夜》

      4)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张继《闾门即事》

      5) 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6)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7)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8)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9)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春景》

      10) 万条千缕绿相迎。舞烟眠雨过清明。-------晏几道《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

      11)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高翥《清明日对酒》

      12)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王禹偁《清明》

      13)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14)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15) 清明天气。永日愁如醉。-------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16) 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薛昭蕴《喜迁莺清明节》

      17) 算韶华,又因循过了,清明时候。-------王雱《倦寻芳慢露晞向晚》

      18) 时霎清明,载花不过西园路。-------吴文英《点绛唇时霎清明》

      19) 待把酒送君,恰又清明后。-------何梦桂《摸鱼儿记年时人人何处》

      20) 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魏承班《渔歌子柳如眉》

      21)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22)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23)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24)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25)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26)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孟浩然《清明即事》

      27) 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

      28)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黄庭坚《清明》

      29) 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李冠《蝶恋花春暮》

      30)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31) 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32) 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

      33) 拆桐花烂熳,乍疏雨、洗清明。-------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熳》

      34) 清明又*也,却天涯为客。-------曹组《忆少年年时酒伴》

      35)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程颢《郊行即事》

      36) 燕归花谢,早因循、又过清明。-------纳兰性德《红窗月燕归花谢》

      37) 庭轩寂寞*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张先《青门引春思》

      38) 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王禹偁《清明日独酌》

      39) 东风惆怅欲清明,公子桥边沉醉。-------张泌《满宫花花正芳》

      40) 残杏枝头花几许。啼红正恨清明雨。-------赵令畤《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41)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韦庄《长安清明》

[阅读全文]...
  • 古诗词吟诵吟唱比赛主持词

  • 比赛
  • 古诗词吟诵吟唱比赛主持词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词吟诵吟唱比赛主持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a: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b: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上午好!

      a:今天,马庄乡全体师生,欢聚一堂,同庆六一;b:在这个属于我们自己的节日里,首先请允许我们真诚祝愿大家节日快乐!

      a:为营造书香校园,诵读千古美文,传承华夏文明,今天,在这里举行中华古诗文诵读比赛。

      a: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b:华夏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a:它又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郁的芳香。

      b:它犹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a:今天就让我们伴着纯美悠扬的乐音,来共品一杯古人为我们酿了千年的美酒。

      b:今天就让我们和着这初夏的清风流水,一起吟诵,一起咏叹,属于我们共同的一份情感。

      a:那么首先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一下今天来到我们赛场的各位评委老师。他们分别是......

      b:真诚地感谢各位评委老师在百忙之中来到我们的现场,让我们再次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评委老师的到来。欢迎!

      a:接下来,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本次比赛的流程:第一项:百

      人齐诵古诗词第二项:各校古诗词诵读比赛第三项:演绎古诗古

      韵

      合:马庄乡中心校庆“六一”古诗词诵读比赛正式开始!

      b:下面进行第一项:百人齐诵古诗词。同学们,唐诗宋词是我们

      中华文化最灿烂的两颗明珠,源远流长的古典诗文是祖国文化经久不

      衰的瑰宝。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古诗的神韵,共同朗诵两首诗。

      a:第一首《望庐山瀑布》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第二首《登鹳雀楼》我给大家领读一句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吟诵着动人的诗篇,陶醉在古诗的音韵之美中。让千古名句

      陪伴着我们美好的童年,让幽幽书香浸润我们蓬勃向上的心灵!

      a:下面进行第二项,各校古诗词诵读比赛各校的顺序就按照

      抽签的顺序进行,有请*楼小学为我们带来的《春日》《赠汪伦》

      b:好一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表达了作者

      李白和朋友汪伦之间无比深厚的友谊。下面请欣赏小河赵小学为我们

      带来的《夏日绝句》《登鹳雀楼》。

      a:小河赵可爱的孩子们用他们稚嫩而有力的声音吟出了这两首诗的神韵,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的大好河山和作者的凌云之志。接下来请欣赏张庄小学为我们带来的《绝句》《登鹳雀楼》。

      b:每逢读到《登鹳雀楼》中的诗句都会让我想起作者王之涣的另一首名流千古的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听过这两首诗让我仿佛回到了童年,童年学诗的情景历历在目。接下来请欣赏马庄小学为我们带来的《咏柳》《望庐山瀑布》

      a:一首《咏柳》带给我们在这个温热的初夏一丝的凉意。接下是雷庄小学为我们带来的《池上》《咏柳》。 b:雷庄孩子们流利、有感情地朗颂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下面请欣赏育才小学为我们带来的《静夜思》《望庐山瀑布》

      a:育才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了诗人思乡之情。一首首唐诗宋词就从他们口中传唱出来。真是字字珠玑,句句经典!声声诵读,津津有味。

      b:下面进行第三项演绎古诗古韵演绎古诗词,我们就是在和诗人们进行心灵的聚会。我们就是在游览祖国美丽的山山水水,

      a:我们就是在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和文化,我们就是在汲取和传承民族精神 。下面请欣赏*楼小学为我们带来的《四季颂》

      b:莲出淤泥而不染,是美丽高洁的象征,文人墨客争相传颂,下面由小河赵小学的孩子为大家演绎这美丽的“出水莲”。

      a:从古至今,多少诗人望月抒怀,借月咏怀之作,世代不绝。 b:千百年来,人们吟咏着它,在花前月下与亲朋相聚,在异地他乡思念故乡亲人。

      a:月有情,月伴影。那一轮皎洁如往昔的明月,让人感怀,让我们学会关怀,懂得珍重。下面来听听张庄小学的同学们是怎么赛诗的。

      b:春有鸟语花香,夏有莲叶满塘,秋有金桂飘香,冬有傲雪凌霜,今天有一群可爱的孩子们为我们演绎了这四季的变化。

      a:江南的池塘,就像一幅幅大大小小的水墨画,那里有一碧万顷的莲叶,有亭亭玉立的荷花,还有那顽皮可爱的小鱼和小孩。请欣赏雷庄小学的节目《江南》。

      b: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说不尽那软玉温香,品不尽那馥郁人生,曾几何时,你在我梦幻般的世界里柔情索绕,引领我们神游那古韵悠悠的梦里江南。下面请听育才学校带来的古诗词诵读《江南古韵》男: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还在我们耳边回响。

      女: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还在我们心头荡漾。

      男:诵读中华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女:诵读中华经典,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男:愿五千年文化瑰宝大放异彩,

      女:愿中华儿女豪情满怀,再谱新的乐章。

[阅读全文]...
  • 吟诵月亮的古诗

  • 月亮
  •   夜晚的月亮是戴着面纱的美人,明眸皓齿,明亮淡雅,站在小路上,仿佛身上披了一层银纱。

      《挂*江上待月有怀》

      唐·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

      倏忽城西郭,青天悬玉钩。

      素华虽可揽,清景不可游。

      耿耿金波里,空瞻鳷鹊楼。

      《望月有怀》

      唐·李白

      清泉映疏松,不知几千古。

      寒月摇清波,流光入窗户。

      对此空长吟,思君意何深。

      无因见安道,兴尽愁人心。

      《雨后望月》

      唐·李白

      四郊阴霭散,开户半蟾生。

      万里舒霜合,一条江练横。

      出时山眼白,高后海心明。

      为惜如团扇,长吟到五更。

      《月》

      唐·

      天上秋期*,人间月影清。

      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

      只益丹心苦,能添白发明。

      干戈知满地,休照国西营。

      《初月》

      唐·杜甫

      光细弦岂上,影斜轮未安。

      微升古塞外,已隐暮云端。

      河汉不改色,关山空自寒。

      庭前有白露,暗满菊花团。

      《江月》

      唐·杜甫

      江月光于水,高楼思*。

      天边长作客,老去一沾巾。

      玉露团清影,银河没半轮。

      谁家挑锦字,灭烛翠眉颦。

      《月圆》

      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绮逾依。

      未缺空山静,高悬列宿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唐·杜甫

      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

      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

[阅读全文]...
  • 吟诵马的诗句

  • 吟诵马的诗句

      【马】 ——陈凝

      未明龙骨骏,幸得到神州。

      自有千金价,宁忘伯乐酬。

      虽知殊款段,莫敢比骅骝。

      若遇追风便,当轩一举头。

      【白马】 ——贾至

      白马紫连钱,嘶鸣丹阙前。

      闻珂自蹀躞,不要下金鞭。

      【卖骆马】 ——白居易

      五年花下醉骑行,临卖回头嘶一声。

      项籍顾骓犹解叹,乐天别骆岂无情。

      【浴马】 ——喻凫

      解控复收鞭,长津动细涟。

      空蹄沈绿玉,阔臆没连钱。

      沫漩桥声下,嘶盘柳影边。

      常闻禀龙性,固与白波便。

      【紫骝马】 ——李白

      紫骝行且嘶,双翻碧玉蹄。

      临流不肯渡,似惜锦障泥。

      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

      挥鞭万里去,安得念春闺。

      【老马】 ——姚合

      卧来扶不起,唯向主人嘶。

      惆怅东郊道,秋来雨作泥。

      【白马】 ——杜甫

      白马东北来,空鞍贯双箭。

      可怜马上郎,意气今谁见。

      *时主将戮,中夜商於战。

      丧乱死多门,呜呼泪如霰。

      【白马】 ——翁绶

      渥洼龙种雪霜同,毛骨天生胆气雄。

      金埒乍调光照地,玉关初别远嘶风。

      花明锦襜垂杨下,露湿朱缨细草中。

      一夜羽书催转战,紫髯骑出佩騂弓。

      【咏马】 ——杨师道

      宝马权奇出未央,雕鞍照曜紫金装。

      春草初生驰上苑,秋风欲动戏长杨。

      鸣珂屡度章台侧,细蹀经向濯龙傍。

      徒令汉将连年去,宛城今已献名王。

      【骢马】 ——霍总

      青骊八尺高,侠客倚雄豪。

      踏雪生珠汗,障泥护锦袍。

      路傍看骤影,鞍底卷旋毛。

      岂独连钱贵,酬恩更代劳。

      【马诗】——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咏马】 ——韩琮

      曾经伯乐识长鸣,不似龙行不敢行。

      金埒未登嘶若是,盐车犹驾瘦何惊。

[阅读全文]...
  • 描写襄阳的诗词

  • 文学
  • 描写襄阳的诗词

      襄阳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游*原腹地。下面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描写襄阳的诗词,欢迎大家浏览。

      游*池

      (清)肖良有

      *家池上酒,岘首山头泪。死后千年思,生前一日醉。

      郢城西楼吟

      (唐)张继

      连山尽处水萦迥,山上戌门临水开。珠帘直下一百丈,日暖游鳞自相向。

      昔人爱险闭层城,今人复爱闻江清。沙洲枫岸无来客,草绿花开山鸟鸣。

      秋日与诸君马头山登高

      (宋)欧阳修

      晴发霜后若榴红,佳节登临兴未穷。日泛花光摇露际,酒浮山色入樽中。

      金壶姿洒毫端墨,玉麈交挥*上风。惟有渊明偏好饮,篮舆酩酊一衰翁。

      襄阳歌

      (唐)李白

      落日欲没岘山西,倒著接篱花下迷。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

      傍人借问笑何事,笑煞山翁醉似泥。

      鹭鸶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槽丘台。

      金鞍骏马唤小妾,笑坐雕鞍歌落梅。车旁侧挂一壶酒,风笙龙管行相催。

      咸阳市上叹黄犬,何如月下倾金罍。

      君不见,晋朝羊公一片石,龟龙剥落生莓苔,

      泪亦不能为之堕,心亦不能为之哀。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

      舒州杓,力士铛,李白与尔同生死。襄王云雨今何在,江水东流猿夜色。

      送李尚书赴襄阳

      (唐)韩愈

      帝忧南国切,改命付忠良。剑挂星摇动,旗分兽簸扬。

      五营兵转肃,千里地还方。控带荆门远,飘浮汉水长。

      赐书宽属郡,战马隔邻疆。纵猎雷霆速,观棋玉石忙。

      风流岘首客,花艳大堤倡。宝贵由身致,谁教不自强。

      登襄阳城

      (唐)杜审言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襄州春游

      (唐)皮日休

      信马腾腾触处行,春风相引与诗情。等闲遇事成歌咏,取次衡筵隐姓名。

      映竹认人多错误,透花窥鸟最分明,岑牢单绞何曾著,莫道猖狂似祢衡。

      襄阳乐

      (唐)郑锡

      春生岘首东,先暖*池风。拂水初含绿,惊林未吐红。

      渚边游汉女,桑下问庞公。磨灭怀中刺,曾将示孔融。

      乐哉襄阳人送别刘大尉从广赴襄阳

      (宋)欧阳修

      嗟尔乐哉襄阳人,万屋连清汉滨。语言轻清微带秦,南通交广西峨嵋。

      罗纤丽药物珍,枇杷相桔荐清樽。磊落金盘烂,槎头缩项昔所闻。

      黄橙齑香复辛,春雷动地竹走根。锦苞玉荀味争新,风杯花发南山春。

      掩映谷口藏山门,楼台金瓦碧鳞鳞。岘山高亭倚浮云,汉水如天泻云云。

      夕阳返照白鸟群,*桑柘杂耕耘。文王遗化已寂寞,千载谁复思其仁。

      荆州汉魏以来重,古今相望多名臣。叹尔乐哉襄阳人,道旁白发扶幼孙。

      远迎刘侯朱两轮,刘侯年少气甚淳。诗书学问若寒士,樽俎笑谈多佳宾。

[阅读全文]...
  • 登襄阳城诗词

  • 登襄阳城诗词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登襄阳城诗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古诗原文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

      *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译文翻译

      我客游他乡,不期然已到了九月,现在站在这城头上放眼四望,顿觉景象开阔。

      楚山横亘,耸出地面,汉水水势浩淼,仿佛与云天相连,转折迂回而去。

      冠盖里已名不副实,不再与现在的情形相称了;章华台也只能代称旧日的台榭。

      *池的风景已与当年不同了,不再有那种清幽之美,归路所见,满目尘埃。

      注释解释

      ⑴三秋:指九月,即秋天的第三个月。王勃《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⑵楚山:在襄阳西南,即马鞍山,一名望楚山。

      ⑶汉水:长江支流。襄阳城正当汉水之曲,故云“接天回”。

      ⑷冠盖:里名,据《襄阳耆旧传》载,冠盖里得名于汉宣帝时。因为当时襄阳的卿士、刺史等多至数十人。冠和盖都是官宦的标志。

      ⑸章华:台名,春秋时期楚灵王所筑。

      ⑹*池:汉侍中*郁曾在岘山南做养鱼池,池中载满荷花,池边长堤种竹和长椒,是襄阳名胜,*称为*池。

      创作背景

      唐中宗时,杜审言因与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交往,被流放到南方极偏远的峰州(在今越南境内)。《登襄阳城》就写于这次流放途中经过襄阳之时。

      诗文赏析

      首联记述诗人在秋高气爽的'九月登临襄阳城楼的瞬间感受。他纵目四望,心胸豁然开朗,仿佛这壮美的山川景物扫尽了游子心头的愁云。颔联紧接着具体描绘诗人眼前的山川美景,“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楚地山川横亘,绵延不断。汉水浩荡势如接天,这确是站在城楼上所望到的襄阳山水的独特景象。那城郊的万山、千山、岘山等,在城楼上方扫视过去,错落连绵,如同横地而卧。汉水宽广浩淼萦山绕廓,曲折流向东南,仿佛连天纡回。“出”字,“回”字,都是再*常不过动词,但与“横地”,“接天”分别组合起来,就产生了奇异的传神写照效果,表现出山川的动态美。那高山流水,巍巍然、汤汤乎于天地之间,一气直下,不可撼动,不可遏止。胡应麟评这联诗说:“闳逸浑雄,少陵家法婉然。”山川的壮观永恒,使诗人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联想到人生的瞬息即逝,于是颈联转入了怀古抒情:“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这里是虚写,冠盖里原在岘山南去宜城的路上,章华台遗址就更远,不管是在潜江或沙市抑或监利,诗人站在襄阳城楼上都是望不见的,所谓“非新里”“即旧台”,都是诗人想象中的景色。“非新”对应“即旧”,并不觉得重复,反显出轻巧,句意流转回环,加强了慨叹的沉重。想当年那修筑章华台的楚灵王,云集冠盖里的汉代达官贵人,如今也不过只留下这古迹罢了。荣华富贵岂能久长!诗人胸中的不*之气,化为了这“身外即浮云”的一声长叹。尾联以写景作结。襄阳是个风物荟萃的地方,而诗人却独独点出“*池风景异”,*家池不仅山清水秀,亭台楼宇华丽,而且是晋人山简醉酒的地方,文章家*凿齿的故居,*凿齿为人耿直,著有《汉晋春秋》。据史*载,“桓温辟为从事,甚器重之,累迁别驾。温觊觎非望,著《汉晋春秋》以裁正之。”诗人没有直接表明自己缅怀前贤,而只写出*池的风景奇异,因此瞻仰游玩的人众多。但又没有直说游人众多,而是通过描写“归路”上尘雾弥漫,衬托出车水马龙的盛况。“归路满尘埃”句中的“归”字,用得甚为精当,点明了时间和空间,夕阳西下,游览了一天的人们踏上了归程。这五个字的结句,描绘出一幅清秋黄昏游人倦归图,制造了一个迷惘令人惆怅的意境。不难想象,远役中的诗人茕茕孑立楼头面对此景,情何以堪。诗人将怀古之慨隐寓景里,思归之情深蕴境中。

[阅读全文]...
  • 中秋时吟诵的诗句

  • 中秋
  • 中秋时吟诵的诗句

      1、试自判此生,更看几度,小住为佳。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2、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苏轼《西江月》

      3、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4、乘云径到玉皇家。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5、娥何事太多情,今宵故误年时约。陈德武《踏莎行中秋不见月》

      6、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大漠沙如雪》

      7、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纳兰性德《琵琶仙中秋》

      8、虽桂华飘下,玉轮移影,归兴犹未。曹勋《尾犯中秋》

      9、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10、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李商隐《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11、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曹松《中秋对月》

      12、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13、一轮秋影转金波。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14、何人意绪还相似,鹤宿松枝月半天。薛能《关中秋夕》

      15、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16、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17、水亭凝望久,期不至、拟还差。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阅读全文]...
  • 襄阳旅游景点大全

  • 旅行
  • 襄阳旅游景点大全

      “旅”是旅行,外出,即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在空间上从甲地到乙地的行进过程;“游”是外出游览、观光、娱乐,即为达到这些目的所作的旅行。二者合起来即旅游。所以,旅行偏重于行,旅游不但有“行”,且有观光、娱乐含义。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襄阳旅游景点大全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仲宣楼

      仲宣楼位于襄阳城东南角城墙之上。为纪念”建安之子”之首王粲在襄阳作《登楼赋》而建,因王粲字仲宣,故名。仲宣楼与黄鹤楼、晴川阁、岳阳楼合称“楚天四大名楼”。

      昭明台

      新*修复的昭明台,也叫钟鼓楼,是襄阳市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襄阳古城正中,为纪念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而建。史载:“楼在郡治中央,高三层,面南,翼以钟鼓,为方城胜迹。”昭明台雄踞城中,巍峨壮观,古誉为"城中第一胜迹"。

      古隆中

      隆中风景区位于襄阳市襄州区和襄城区、南漳、谷城交界处,距襄阳市13公里,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这里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青年时代躬耕隐居地,历史上著名的“三顾茅庐”和“隆中对”的史实就发生于此。隆中风景区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和优美的自然环境,明代就形成了"隆中十景",即草庐亭、躬耕田、三顾堂等,建国后又先后修建了隆中书院、诸葛草庐、吟啸山庄等景点。隆中风景区一派田园风光,进入古隆中山口,必经一座三门石坊,正中雕刻着“古隆中”三个大字,背阴写着“三代下一人”,意思是说,诸葛亮是夏、商、周以后的*千年来唯一的人物。两边除镌刻着杜甫“三顾频烦天下事,两朝开济老臣心”的诗句外,还有摘自诸葛亮《诫子书》一文中的“澹泊明志,宁静致远”八个大字。转过石坊,就是诸葛亮曾“躬耕垄亩”逾十亩的躬耕田,土地方方正正,很是整齐,前行为小虹桥。清王的《隆中十咏》写到小虹桥说:“有人暑物思玄德,曾向小虹桥上行”。景点处处都满含着历史的典故。

      水镜庄

      “三国名胜”水镜庄是隆中景区核心景区之一,位于湖北省南漳县城南,距襄阳市37公里,是东汉末年名士司马徽隐居地,因司马徽雅号“水镜先生”而名水镜庄。

      水镜庄背倚玉溪山,层峦叠翠,下临彝水,泉流淙淙,三里石壁长廊雄伟壮观。水镜庄面积60公顷,景区内多为亭阁式建筑,飞檐凌空、朱梁画栋,并有灰鹳、松鼠等动物,历史文化与山水自然相得益彰,是一个理想的休闲、旅游佳处。

      承恩寺

      承恩寺位于襄阳市谷城县东南45公里处,始建于隋,初盛于唐,鼎盛于明,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作为全国最古老的寺院之一,被列入《*佛教百大名寺》一书。寺院内外古木参天、泉水潺潺,有玉石碑、卧牛池、龙泉池、玉带水、锁风桥等景观。*人民*八一电影制片厂几经挑选,于1968年在此设立制片分厂,专门从事胶片洗印工作。许多电影在此拍摄外景,包括《闪闪的红星》、《飞兵襄阳》、《八路军》等。

      七里山森林公园

      七里山森林公园位于南漳县北部,是国家级隆中风景区的.重要景区之一。距县城15公里,其东接古隆中,西通武当山,北倚承恩寺,南靠水镜庄。公园面积26200亩。森林覆盖率达90%,有黑岩“森林浴”、灵观寺、桃花谷、狮子山、五龙寺5大功能区50多个景点,古迹碑刻丰富,天然泉眼众多,奇峰怪石林立,树木葱茏,是鄂西北的一大自然资源保护区和荆山生态旅游区重要景区之一。

      鹤子川

      据清《同治县志》中记载,鹤子川古时山清水秀,盛产鱼虾,为白鹤栖息之地,多时达到数十万只,满川皆是,故因有仙鹤群聚而得名。鹤子川位于隆中西南,长达30公里,以其隽秀的田园风光而著称,如黄鳝坡、瓦屋沟、马氏岭、魏家岭,和隆中一起被列为国家级自然风景区。

      五道峡

      五道峡风景区位于保康县北部,由五个峡谷段构成。峡长约5公里,峡内山峰一溪相连,*峙多姿,溪流清澈,四季奔腾,山、林、洞、瀑、水、天、鸟、兽,与历史遗迹、民间传说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奇、险、雄、幽浑然一体的天然画卷。景区总面积1667公顷,其中原始森林1335公顷,是春秋楚国卞和得“和氏璧”玉璞的地方。景区溪流蜿蜓,两面青山夹峙,溶洞(门票)、飞瀑,以及形态各异的怪石,星罗棋布,相互辉映。有以仙人洞为代表的溶洞群8处,以龙王寨为代表的山寨群6处,以神女瀑为代表的瀑布群8处。

[阅读全文]...
  • 中秋时吟诵的诗句

  • 中秋
  • 中秋时吟诵的诗句

      众所周知,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很传统的佳节,在所有的节假日当中中秋应该可以说是最富有诗情画意的。以下小编为大家分享了中秋时吟诵的.诗句,希望大家喜欢!

      1、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2、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3、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5、试自判此生,更看几度,小住为佳。——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6、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7、白凝虚晓,香吹轻烬,倚窗小瓶疏桂。——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8、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苏轼《西江月》

      9、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月夜》

      10、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11、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12、问深宫,娥正在,妒云第几。——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13、乘云径到玉皇家。——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14、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15、水亭凝望久,期不至、拟还差。——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16、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张煌言《舟次中秋》

      17、娥何事太多情,今宵故误年时约。——陈德武《踏莎行·中秋不见月》

      18、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19、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大漠沙如雪》

      20、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21、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22、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沈冤雪。——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23、独坐犹过午,同吟不到西。——陆龟蒙《中秋夜寄友生》

      24、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纳兰性德《琵琶仙·中秋》

      25、永夜闲阶卧桂影。——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26、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乡秋忆月,异国夜惊潮。——《中秋旅思》

      27、虽桂华飘下,玉轮移影,归兴犹未。——曹勋《尾犯·中秋》

      28、有客踌躇,古庭空自吊孤影。——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29、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慧霖《闰中秋玩月》

      30、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31、影留人去,忍向夜深,帘户照陈迹。——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32、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李商隐《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33、孤兔凄凉照水,晓风起、银河西转。——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34、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35、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曹松《中秋对月》

      36、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37、今年八月十五夜,寒雨萧萧不可闻。——徐凝《八月望夕雨》

      38、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39、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40、一轮秋影转金波。——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41、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42、何人意绪还相似,鹤宿松枝月半天。——薛能《关中秋夕》

      43、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赏意如何?——白居易《华阳观中八月十五日夜招友玩月》

      44、何妨小驻听吾语。——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45、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46、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47、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辛弃疾《中秋寄远》

      48、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49、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阅读全文]...
  • 杜审言《登襄阳城》译文及全诗赏析

  • 杜审言《登襄阳城》译文及全诗赏析

      登襄阳城

      杜审言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

      *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注释

      ⑴三秋:指九月,即秋天的第三个月。王勃《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⑵楚山:在襄阳西南,即马鞍山,一名望楚山。

      ⑶汉水:长江支流。襄阳城正当汉水之曲,故云“接天回”。

      ⑷冠盖:里名,据《襄阳耆旧传》载,冠盖里得名于汉宣帝时。因为当时襄阳的卿士、刺史等多至数十人。冠和盖都是官宦的标志。

      ⑸章华:台名,春秋时期楚灵王所筑。

      ⑹*池:汉侍中*郁曾在岘山南做养鱼池,池中载满荷花,池边长堤种竹和长椒,是襄阳名胜,*称为*池。

      参考译文

      我客游他乡,不期然已到了九月,现在站在这城头上放眼四望,顿觉景象开阔。

      楚山横亘,耸出地面,汉水水势浩淼,仿佛与云天相连,转折迂回而去。

      冠盖里已名不副实,不再与现在的情形相称了;章华台也只能代称旧日的台榭。

      名句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①楚山:在襄阳西南,即马鞍山,又名望楚山。 ②横地出:形容峰岭在*原地带突然耸起的姿态。 ③回:弯曲。

      这两句写登楼所见楚山拔地矗立,汉水与天相接。仅十字,即将景象旷远、雄伟壮丽的襄阳山水概括无余,可谓精到。

      赏析

      《登襄阳城》是唐代诗人杜审言被流放峰州途经襄阳时所作的一首诗。此诗先在首联点明题意,异乡之中,登城远望;颔联和颈联敷陈“回望”之所见,有大自然的开阔雄浑,有历史陈迹的没落破败;尾联承接上文的沧桑之意,表达了作者无所归属的悲哀之情。全诗借景抒情,写景气势磅礴,格调清新鲜明。

      首联记述诗人在秋高气爽的九月登临襄阳城楼的瞬间感受。他纵目四望,心胸豁然开朗,仿佛这壮美的山川景物扫尽了游子心头的愁云。

      颔联紧接着具体描绘诗人眼前的'山川美景,“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楚地山川横亘,绵延不断。汉水浩荡势如接天,这确是站在城楼上所望到的襄阳山水的独特景象。那城郊的万山、千山、岘山等,在城楼上方扫视过去,错落连绵,如同横地而卧。汉水宽广浩淼萦山绕廓,曲折流向东南,仿佛连天纡回。“出”字,“回”字,都是再*常不过动词,但与“横地”,“接天”分别组合起来,就产生了奇异的传神写照效果,表现出山川的动态美。那高山流水,巍巍然、汤汤乎于天地之间,一气直下,不可撼动,不可遏止。胡应麟评这联诗说:“闳逸浑雄,少陵家法婉然。”

      山川的壮观永恒,使诗人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联想到人生的瞬息即逝,于是颈联转入了怀古抒情:“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这里是虚写,冠盖里原在岘山南去宜城的路上,章华台遗址就更远,不管是在潜江或沙市抑或监利,诗人站在襄阳城楼上都是望不见的,所谓“非新里”“即旧台”,都是诗人想象中的景色。“非新”对应“即旧”,并不觉得重复,反显出轻巧,句意流转回环,加强了慨叹的沉重。想当年那修筑章华台的楚灵王,云集冠盖里的汉代达官贵人,如今也不过只留下这古迹罢了。荣华富贵岂能久长!诗人胸中的不*之气,化为了这“身外即浮云”的一声长叹。

      尾联以写景作结。襄阳是个风物荟萃的地方,而诗人却独独点出“*池风景异”,*家池不仅山清水秀,亭台楼宇华丽,而且是晋人山简醉酒的地方,文章家*凿齿的故居,*凿齿为人耿直,著有《汉晋春秋》。据史*载,“桓温辟为从事,甚器重之,累迁别驾。温觊觎非望,著《汉晋春秋》以裁正之。”诗人没有直接表明自己缅怀前贤,而只写出*池的风景奇异,因此瞻仰游玩的人众多。但又没有直说游人众多,而是通过描写“归路”上尘雾弥漫,衬托出车水马龙的盛况。“归路满尘埃”句中的“归”字,用得甚为精当,点明了时间和空间,夕阳西下,游览了一天的人们踏上了归程。这五个字的结句,描绘出一幅清秋黄昏游人倦归图,制造了一个迷惘令人惆怅的意境。不难想象,远役中的诗人茕茕孑立楼头面对此景,情何以堪。诗人将怀古之慨隐寓景里,思归之情深蕴境中。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吟诵襄阳的古诗 - 句子

吟诵襄阳的古诗 - 语录

吟诵襄阳的古诗 - 说说

吟诵襄阳的古诗 - 名言

吟诵襄阳的古诗 - 诗词

吟诵襄阳的古诗 - 祝福

吟诵襄阳的古诗 - 心语

推荐词条

描写秦皇岛祖山的古诗词 陕北秦腔对应的古诗词 沈园其一的古诗 带师和妖的古诗词 关于李白的词语或古诗 古诗二首关于秋天的 适合秋天致辞用的古诗 高中最多字的古诗 中班描写秋天的古诗 有动物类的古诗 表达深究问题的古诗词 描写春花下的古诗 樊必元的古诗 描写秋天的古诗三首 村居拼音版古诗的朗读 有关古诗文文言文的序言 带衣的成语古诗 形容乐于助人的古诗 古诗石梅的拼音 自创古诗要押韵的现代诗 古诗里面有元旦的古诗 关于大美哉的古诗 古诗西湖画简单的 关于寒冰的古诗十九首 渡己的古诗 关于中秋明月的古诗词带解析 寄飞卿的古诗 古人写落榜的诗意的古诗词 形容没有房子的古诗 *代著名的古诗 姥姥的手的古诗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