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于小孩骑牛吹笛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小孩骑牛吹笛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小孩骑牛吹笛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关于小孩骑牛吹笛的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高适《塞上听吹笛》古诗赏析与翻译
导读:《塞上听吹笛》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此诗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在虚实交错、时空穿梭之间,把战士戍边之志与思乡之情有机地联系起来,统一起来,构成一幅奇丽寥廓、委婉动人的画卷。全诗含有思乡的情调但并不低沉,表达了盛唐时期的那种豪情,是边塞诗中的佳作。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高适《塞上听吹笛》古诗赏析与翻译,希望有所帮助!
原文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释
塞上:边塞地区。
雪净:冰雪消融。
胡天:指西北边塞地区。胡是古代对西北部民族的称呼。
牧马:放马。西北部民族以放牧为生。
羌笛:羌(qiāng)族管乐器。
戍楼:防卫的城楼。
梅花何处落:笛曲有《梅花落》,属于汉乐府横吹曲。是将曲调《梅花落》拆用,嵌入“何处”两字,从而构思成一种虚景。
关山:这里泛指关隘山岭。
译文
冰雪消融,胡地又回到了牧马的时节了。
傍晚时分,战士们赶着马群回来,明月洒下一片清辉。
在如此苍茫而又澄明的夜色中,从戍楼中传来熟悉的《梅花落》曲调。
风传笛曲,一夜之间传满了山川关口。
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
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中花色花香洒满关山。
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在西北边塞地区从军时写的。高适当时在哥舒翰幕府,同时所作《登陇诗》云:“浅才登一命,孤剑通万里。岂不思故乡,从来感知己”,正是由于怀着盛唐人通常有的那种豪情,笔下的诗方能感而不伤。
赏析:
高适在这首诗中写景就有“虚景”与“实景”之分,他用明快、秀丽的基调,丰富奇妙的想象,实现了诗、画、音乐的完美结合,描绘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塞外春光图,使这首边塞诗有着几分田园诗的风味。
此诗写塞上闻笛而生乡关之思,但首先却展现出冰雪铺凝的广袤胡天,然后再在明月与戍楼之间托出羌笛之声,在荒漠塞外与故乡春色的鲜明反差之中透露出缕(lǚ)缕乡思。但这乡思却略无哀怨,而是随着一夜风吹渗满整个关山,以可见的壮伟景观的实态体现出巨大的内在显现力与艺术包容力。
前二句写的是实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是牧马的时节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开篇就造成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宁谧的气氛,这与“雪净”、“牧马”等字面大有关系。
那大地解冻的春的消息,牧马晚归的开廓的情景使人联想到《过秦论》中一段文字:“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则“牧马还”三字似还含另一重意味,这就是胡马北还,边烽暂息,于是“雪净”也有了几分象征危解的意味。这个开端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开朗壮阔的基调。
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境里,不知哪座戍楼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梅花何处落”是将“梅花落”三字拆用,嵌入“何处”二字,意谓:何处吹奏《梅花落》?
诗的三四句与“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意*,是说风传笛曲,一夜之间声满关山,其境界很动人。“梅花落”本为羌笛声,但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瓣,它四处飘散,一夜之中和色和香洒满关山。
三四句之妙不仅如此。将“梅花落”拆用,又构成梅花开满关山的虚景,呼应雪净月明的.实景,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内心思念家乡的强烈感情。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中和色和香洒满关山。这固然是写声成象,但它是由曲名拆用形成的假象,以设问出之,虚之又虚。而这虚景又恰与雪净月明的实景配搭和谐,虚实交错,构成美妙阔远的意境,这境界是任何高明的画手也难以画出的。同时,它仍包含通感,即由听曲而“心想形状”的成分。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而想到梅花之落。句中也就含有思乡的情调。不过,这种思乡情绪并不低沉,这不但是为首句定下的乐观开朗的基调所决定的,同时也有关乎盛唐气象。
塞上听吹笛翻译及诗意古诗词
塞上听吹笛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诗。此诗通过丰富奇妙的想象,描绘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塞外春光图,反映了边塞生活中恬静祥和的一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塞上听吹笛翻译及诗意古诗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
《塞上听吹笛》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翻译
胡人吹起羌笛响在戍楼之间,戍楼之上景象萧条月光幽闲。
借问悠悠的落梅乐曲有几首?长风万里吹拂一夜洒满关山。
诗意
此诗通过丰富奇妙的想象,描绘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塞外春光图,反映了边塞生活中恬静祥和的一面。全诗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在虚实交错、时空穿梭之间,把战士思乡之情与戍边之志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幅奇丽寥廓、委婉动人的画卷。此诗作为边塞诗,而带有着几分田园诗的风味。
赏析
全诗开篇就呈现出一作边塞题材诗歌中少有的*和氛围,这主要是通过前两句的实景描写表现的`。在笛声和月色中,边塞一片祥和,弥漫着一种柔和明朗的氛围。下面两句写的是虚景。在这里,诗人写到了”落梅“,即古代笛子曲《梅花落》。在茫茫的宁静夜色中,《梅花落》曲子借着风传满关山,构成一种深远的意境。
这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实写,后两句虚写,写法独特,文字优美,意蕴无穷。虚实相生,搭配和谐,共同营构出一种美妙阔远的意境。诗中的思乡之情含蓄隽永,委婉深沉,令人咀嚼不尽。在诸多的唐代边塞诗歌中,此诗独树一帜,堪称佳作。
原文:
塞上听吹笛
朝代:唐代
作者: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译文
冰雪融尽,入侵的胡兵已经悄然返还。月光皎洁,悠扬的笛声回荡在戍楼间。
试问饱含离情的《梅花曲》飘向何处?它仿佛像梅花一样随风落满了关山。
注释
塞上:指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边塞。此诗题一作《塞上闻笛》,又作《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
雪净:冰雪消融。
胡天:指西北边塞地区。胡是古代对西北部民族的称呼。
牧马:放马。西北部民族以放牧为生。牧马还:牧马归来。一说指敌人被击退。
羌(qiāng)笛:羌族管乐器。
戍楼:报警的烽火楼。
梅花何处落:此句一语双关,既指想象中的梅花,又指笛曲《梅花落》。《梅花落》属于汉乐府横吹曲,善述离情,这里将曲调《梅花落》拆用,嵌入“何处”两字,从而构思成一种虚景。
关山:这里泛指关隘山岭。
2、刘凤泉牟瑞*蔡玉和主编.*历代军旅诗三百首鉴赏:山东友谊出版社,1999年08月第1版:231-232.3、张剑著.唐宋诗词名篇欣赏:*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02:49-50.参考资料:
谢楚发.高适岑参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年10月版:第10页.@刘凤泉牟瑞*蔡玉和主编.*历代军旅诗三百首鉴赏:山东友谊出版社,1999年08月第1版:231-232.@张剑著.唐宋诗词名篇欣赏:*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02:49-50.
创作背景
此诗是高适在西北边塞地区从军时写的,当时他在哥舒翰幕府。高适曾多次到过边关,他两次出塞,去过辽阳,到过河西,对边塞生活有着较深的体验。参考资料:
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393-394页.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塞上听吹笛》唐高适
读唐诗,最爱是高适的《塞上听吹笛》。读它宁静而致远,读它清丽而祥和,读它虚实而和谐,读它高远而深长。
读诗如听笛,我听出别具一格的冰清玉洁般的音符,清越又甜美,只因那是故乡之梅的清香,在月明边塞的上空绽放。听笛心形,那雪净牧马、月明羌笛、梅花关山,虚实交错,美妙阔远。
实景一幅画,是雪净开朗,是明月宁静。
北方,北方;边关,边关。春风吹雪干干净净,新绿一眼点点漫漫。夕阳依在远山的肩上,暮色缓缓地为山野披上灰色的袈裟。远天飞起轻尘,牧马战士一声鞭响,击碎傍晚的静寂。归来了,马群奔驰晚霞,马嘶声声营房。
终于,大地恢复一片静谧*和。天蓝如湖,月亮被一方白云擦拭着脸而出,流泻靓丽,写意圣洁。边防了望楼屹立,大漠胡杨张望。忽然,不知哪楼何人吹笛,是羌笛,清脆高亢,婉转悠扬。
虚景一笛香,是写声成象,是设问出香。
笛音悠扬,一种熟悉的舒畅,那是南方《梅花落》的曲调。羌笛清丽,如泣如诉,吹柔了战士远离故土的心。再屏息静听是风,是笛,是梅,是香,是落梅的花瓣香,四处飘散。
那是遥远的花香,乘着月光,从家乡千里迢迢而来。千里月光大道,千里梅花飘香。羌笛,羌笛; 梅香,梅香。和色和香,洒满大唐关山月;风吹一夜,虚实千里闻梅香。
一问何处落?谓风谓月,梅落轻舞飞扬,梅香漫溢关山。读净,读还,重重在上。春天来了,胡马北还,狼烟暂息,边关危解。和*的意蕴于笛音里,有感而不伤,有思而梅香。主题深化了,心绪缓解了,和*了,可以回家了。
一诗安然祥和,一诗柔情蜜意;一诗和*向往,一诗千里梅香。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王维《横吹曲辞·陇头吟》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李益《春夜闻笛》
不如黄鹤楼前换酒听吹笛,与君醉杀湘江春。——王叔承《铁笛歌》
黄鹤楼前吹笛时,白蘋红蓼满江湄。 ——吕洞宾《题黄鹤楼石照》
黄鹤楼中吹笛罢,洞庭湖畔醉吟馀。——孙子光《榴皮题壁·黄鹤楼中吹笛罢》
牧童吹笛枫叶里,疲牛倦马眠夕阳。——陈孚《河间府》
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杜甫《吹笛》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汉魏名流,临风吹笛,作赋登楼。——卢挚《双调·蟾宫曲·碧波中范蠡》
里中耆旧今已无,忍听邻人更吹笛。——晁公溯《得东南书报乱后东都故居犹存而州北松槚亦无》
不分开襟悲楚奏,愿言吹笛退胡兵。——储光羲《同张侍御宴北楼》
山鸟惊吹笛,江猿看洗兵。——岑参《送郭仆射节制剑南》
渔翁却萧散,吹笛过前洲。——释文珦《和人晚秋客思》
列饮杏花阴,吹笛侑羹献。——宋濂《次黄侍讲赠陈性初诗韵》
马上吹笛起寒风,道傍舞剑飞春雪。——储光羲《贻从军行》
春风吹花人满江城,醉击珊瑚夜吹笛。——苏泂《书怀》
吹笛梦来犹记曲,爱歌老去未忘讴。——梅尧臣《依韵和偶书相留》
小船何处载愁来,哀怨一声吹笛裂。——刘过《清溪阁交胡仲蓄芳韵》
王老小儿吹笛看,我侬试舞尔侬看。——司空图《力疾山下吴村看杏花十九首》
大船鼓枻唱歌去,小艇得鱼吹笛还。——陈录《赠钓伴》
令严初不动,帐下闻吹笛。——黄庭坚《次韵答薛乐道》
欲借仙家辽海鹤,月明吹笛水晶宫。——林鸿《题吴江垂虹桥》
扬州时有下江兵,兰陵镇前吹笛声。——王维《同崔傅答贤弟》
上将拥旄西出征,*明吹笛大军行。——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曲中复作孤吹笛,玉龙一吟群籁寂。——陈舜俞《双溪行》
吹笛拟从蓬海去,扬舲疑与渼陂同。——郑善夫《大湖汎舟登弁顶》
古戍何人晚吹笛,客船莫向城边系。——刘炳《浔阳行》
孤鹤横江秋度影,商船吹笛夜闻声。——史鉴《送黄景新归豫章》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欧阳修《梦中作》
胡雏吹笛上高台,寒雁惊飞去不回。——杜牧《边上闻笳三首》
自言少小学吹笛,早事曹王曾赏激。——刘禹锡《武昌老人说笛歌》
邻翁吹笛意本乐,闻笛如我心何哀。——方回《闻笛叹》
荞麦茫茫花似雪,牧童吹笛上高丘。——范成大《长沙王墓在阊门外》
记月榭鸣筝,露桥吹笛,说着也眉皱。——陈维崧《清明感旧》
星座通霄狼鬣暗,戍楼吹笛虎牙闲。——杜牧《道一大尹存之、庭美二学士简于圣明…四韵呈上三君子》
因为无能为力,所以。
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
坠花湮没一朝。
花若怜,落在谁的指尖。
情是世上最伤人商人至深的武功。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四季该很好,你若尚在场。
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怎奈何,如花美眷,终不敌,似水流年。
你若微笑,日光倾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
一曲一场叹,一生为一人。
慢酌清酒,谁咽下泪盼。
痴痴盼,谁再唤卿名。
戏子入画,一生天涯。
彼年豆蔻,谁许谁地老天荒。
绿水无忧,因风皱面;青山不老,为雪白头。
是不是月老和孟婆曾是情人,一个牵了情丝,一个断了红尘。
数不尽繁华千种,望*情所归依。
千丝万缕,百转柔肠,万里江山尘飞扬,笑语霓裳尽奢华。
情难舍,心难留,花朝月夜,转眼便成指间沙。
不如生生世世,两两相忘,且归去,看青山隐隐,流水迢迢,望断天涯。
暗香浮动、繁花落尽,花落之后,未必是安宁。
一生一世一双人,半醉半醒半浮生。
夜色漫 青莲月 墨迹绘不尽红妆;桃花面 菩提下 白蕊漾成了流光;诗几章 隔镜花 不是蒹葭也苍苍;敛眉眼 谁酿弦中宫商成双。
时光静好,与君语;细水流年,与君同;繁华落尽,与君老。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一念起,天涯咫尺; 一念灭,咫尺天涯。
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转身,一缕冷香远,逝雪深,笑意浅。
来世你渡我,可愿
就这样吧,从此山水不相逢。
红尘初妆,容我先开口,唱一出思君如流水。
你苍白了我的等待,讽刺了我的执着。
问花花不语,为谁落
为谁开
算春色三分,半随流水,半入尘埃。
许我三千笔墨,绘你绝世倾城。
如果你注意到我的凋谢,你是否才会想起,我曾经那样为你绽放过? 回忆若能下酒,往事便可作一场宿醉。
醒来时,天依旧清亮,风仍然分明,而光阴的*,终究无法以一苇杭之。
我知你心意。
无须更多言语,我必与你相忘于江湖,以沧桑为饮,年华果腹,岁月做衣锦华服,于百转千回后,悄然转身,然后,离去。
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回头皆幻景,对面知是谁。
——汤显祖《牡丹亭》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已入骨。
——汤显祖《牡丹亭》 我最怕看到的,不是两个相爱的人互相伤害,而是两个爱了很久很久的人突然分开了,像陌生人一样擦肩而过。
我受不了那种残忍的过程,因为我不能明白当初植入骨血的亲密,怎么会变为日后两两相忘的冷漠。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
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
高适诗鉴赏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诗歌一开始是两句实景描写:塞外西北,冰雪消融,是牧马的时节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布满明月的清辉..开篇就造成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宁谧的气氛,这与“雪净”、“牧马”等字大有关系。那大地解冻的春的信息,牧马晚归的情景还意味着,这就是胡马北还,边境战火*息,于是“雪净”也有了几分象征战争危险消失的意味。这个开端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开朗壮阔的基调。
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境里,不知那座戍楼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梅花何处落”是将“梅花落”三字拆用,嵌入“何处”二字,意思是何处吹奏《梅花落》?诗的三四句与“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意义相*,是说风传笛曲,一夜之间声满关山,境界动人。
将“梅花落”拆开,又构成一种虚景,似乎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瓣,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中洒满关山。这虚景又恰与雪净月明的实景搭配和谐,虚实交错,构成美妙阔远的意境,这境界是任何高明的画师也难以画出的。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而想到梅花之落,句中也就含有思乡的意味。不过,这种思乡情绪并不低沉,这不但是为首句定下的乐观开朗的基调所决定的,同时也有关乎盛唐气象。诗人当时正在哥舒翰幕府,同时所作《登陇诗》中写道:
“浅才登一命,孤剑通万里。岂不思故乡,从来感知己”,正是因为怀着盛唐人通常有的那种豪情,笔下的诗才能感而不伤。
整理:zhl201702
《塞上听吹笛》
作者:高适
原文: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释:
1、塞上:指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边塞。此诗题一作《塞上闻笛》,又作《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
2、雪净:冰雪消融。
3、胡天:指西北边塞地区。胡是古代对西北部民族的称呼。
4、牧马:放马。西北部民族以放牧为生。牧马还:牧马归来。一说指敌人被击退。
5、羌(qiāng)笛:羌族管乐器。
6、戍楼:报警的烽火楼。
7、梅花何处落:此句一语双关,既指想象中的梅花,又指笛曲《梅花落》。《梅花落》属于汉乐府横吹曲,善述离情,这里将曲调《梅花落》拆用,嵌入“何处”两字,从而构思成一种虚景。
8、关山:这里泛指关隘山岭。
翻译:
冰雪融尽,
入侵的胡兵已经悄然返还。
月光皎洁,
悠扬的笛声回荡在戍楼间。
试问饱含离情的《梅花曲》飘向何处?
它仿佛像梅花一样随风落满了关山。
赏析:
汪中《述学·内篇》说诗文里数目字有“实数”和“虚数”之分,*世学者进而谈到诗中颜色字亦有“实色”与“虚色”之分。高适在这首诗中写景就有“虚景”与“实景”之分,他用明快、秀丽的基调,丰富奇妙的想象,实现了诗、画、音乐的完美结合,描绘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塞外春光图,使这首边塞诗有着几分田园诗的风味。
此诗写塞上闻笛而生乡关之思,但首先却展现出冰雪铺凝的广袤胡天,然后再在明月与戍楼之间托出羌笛之声,在荒漠塞外与故乡春色的鲜明反差之中透露出缕缕乡思。但这乡思却略无哀怨,而是随着一夜风吹渗满整个关山,以可见的壮伟景观的实态体现出巨大的内在显现力与艺术包容力。
前二句写的是实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是牧马的时节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开篇就造成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宁谧的气氛,这与“雪净”“牧马”等字面大有关系。那大地解冻的春的消息,牧马晚归的开廓的情景使人联想到《过秦论》中一段文字:“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则“牧马还”三字似还含另一重意味,这就是胡马北还,边烽暂息,于是“雪净”也有了几分象征危解的意味。这个开端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开朗壮阔的基调。
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境里,不知哪座戍楼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梅花何处落”是将“梅花落”三字拆用,嵌入“何处”二字,意谓:何处吹奏《梅花落》?“梅花落”本为羌笛声,但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瓣,它四处飘散,一夜之中和色和香洒满关山。诗的三四句与“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意*,是说风传笛曲,一夜之间声满关山,其境界很动人。
三四句之妙不仅如此。将“梅花落”拆用,又构成梅花开满关山的虚景,呼应雪净月明的实景,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内心思念家乡的强烈感情。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中和色和香洒满关山。这固然是写声成象,但它是由曲名拆用形成的假象,以设问出之,虚之又虚。而这虚景又恰与雪净月明的实景配搭和谐,虚实交错,构成美妙阔远的意境,(m.ju.51tietu.net)这境界是任何高明的画手也难以画出的。同时,它仍包含通感,即由听曲而“心想形状”的成分。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而想到梅花之落。句中也就含有思乡的情调。不过,这种思乡情绪并不低沉,这不但是为首句定下的乐观开朗的基调所决定的,同时也有关乎盛唐气象。诗人时在哥舒翰幕府,同时所作《登陇诗》云:“浅才登一命,孤剑通万里。岂不思故乡,从来感知己”,正是由于怀着盛唐人通常有的那种豪情,笔下的诗方能感而不伤。
这首七言绝句,由雪净月明的实景写到梅花纷飞的虚景,虚实相生,搭配和谐,共同营构出一种美妙阔远的意境。诗中的思乡之情含蓄隽永,委婉深沉,令人咀嚼不尽。
形容小孩的古代诗词
诗文化深刻、生动地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诗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民族的精神与心灵史,也是文化的主要形态之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形容小孩的古代诗词,欢迎阅读。
1、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____高鼎《村居》
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____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3、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____叶绍翁《夜书所见》
4、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____袁枚《所见》
5、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____白居易《池上》
6、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____元好问《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
7、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____胡令能《小儿垂钓》
8、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____杨万里《舟过安仁》
9、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____雷震《村晚》
10、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____李忱《吊白居易》
11、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____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12、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____贾岛《寻隐者不遇 / 孙革访羊尊师诗》
13、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____辛弃疾《清*乐·村居》
1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____杜牧《清明》
15、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____胡令能《小儿垂钓》
16、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____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17、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____蒋士铨《岁暮到家》
18、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____白居易《观游鱼》
19、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____辛弃疾《清*乐·村居》
20、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____杜甫《月夜》
21、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____吕岩《牧童 / 令牧童答钟弱翁》
22、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____苏轼《花影》
23、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____范成大《卖痴呆词》
24、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____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25、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____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26、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____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27、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____颜仁郁《农家》
28、怪见溪童出门望,雀声先我到山家。____刘因《山家·马蹄踏水乱明霞》
29、雨余溪水掠堤*,闲看村童谢晚晴。____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30、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____张籍《野老歌 / 山农词》
31、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____元好问《京都元夕》
32、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____苏轼《守岁》
33、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____杨万里《稚子弄冰》
34、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____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35、先生醉也,童子扶者。____曹德《三棒鼓声频·题渊明醉归图》
36、狎浪儿童,横江士女,笑指渔翁一叶轻。____吴伟业《沁园春·观潮》
37、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____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38、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____杜甫《小至》
39、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____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40、芄兰之叶,童子佩韘。____佚名《芄兰》
41、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____黄庭坚《牧童诗》
42、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____杨万里《桑茶坑道中》
43、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____韦庄《与小女》
44、手携稚子夜归院,月冷空房不见人。____白居易《为薛台悼亡》
45、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____杜甫《百忧集行》
46、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____元好问《倪庄中秋》
47、牛群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____李涉《牧童词》
48、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____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四》
49、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____崔道融《溪居即事》
形容小孩的诗词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认为,诗更适合“言志”,词更适合“抒情”。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形容小孩的诗词,欢迎阅览。
1、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村居》
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3、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夜书所见》
4、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袁枚《所见》
5、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白居易《池上》
6、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元好问《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
7、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胡令能《小儿垂钓》
8、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杨万里《舟过安仁》
9、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
10、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李忱《吊白居易》
11、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12、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贾岛《寻隐者不遇 / 孙革访羊尊师诗》
13、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辛弃疾《清*乐·村居》
1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15、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小儿垂钓》
16、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17、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蒋士铨《岁暮到家》
18、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白居易《观游鱼》
19、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乐·村居》
20、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杜甫《月夜》
21、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吕岩《牧童 / 令牧童答钟弱翁》
22、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苏轼《花影》
23、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范成大《卖痴呆词》
24、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25、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26、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27、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颜仁郁《农家》
28、怪见溪童出门望,雀声先我到山家。——刘因《山家·马蹄踏水乱明霞》
29、雨余溪水掠堤*,闲看村童谢晚晴。——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30、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张籍《野老歌 / 山农词》
31、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元好问《京都元夕》
32、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苏轼《守岁》
33、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杨万里《稚子弄冰》
34、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35、先生醉也,童子扶者。——曹德《三棒鼓声频·题渊明醉归图》
36、狎浪儿童,横江士女,笑指渔翁一叶轻。——吴伟业《沁园春·观潮》
37、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38、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杜甫《小至》
39、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40、芄兰之叶,童子佩韘。——佚名《芄兰》
41、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黄庭坚《牧童诗》
42、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杨万里《桑茶坑道中》
43、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韦庄《与小女》
44、手携稚子夜归院,月冷空房不见人。——白居易《为薛台悼亡》
45、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杜甫《百忧集行》
46、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元好问《倪庄中秋》
47、牛群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李涉《牧童词》
48、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四》
49、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崔道融《溪居即事》
关于小孩骑牛吹笛的古诗 小孩放牛吹笛的古诗 牧童骑牛吹笛的古诗 骑牛小孩的古诗 孩子吹笛子的古诗 儿童横卧牛背吹笛的古诗 描写儿童卧牛吹笛的古诗 孩童吹笛放牧的古诗 小孩骑牛指路的古诗 描写小孩骑牛的古诗 海上吹笛的古诗 吹笛的诗句 山西的吹笛古诗 写吹笛子的古诗 古诗吹笛的特征 吹笛的古诗词 吹笛子的诗句 听吹笛的古诗朗读 关于一个小孩骑着牛的古诗 塞上吹笛的古诗 月下吹笛子的古诗 儿童吹笛子的古诗 牧童吹笛的诗句 写吹笛子好听的古诗 月下吹笛的古诗词 高适的古诗塞上听吹笛 小孩骑牛旁边一老人的古诗 小孩骑着牛旁边有个老头的古诗 古诗边塞吹笛的含义 塞上闻吹笛的古诗配图
塞上听吹笛的诗句赏析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塞上听吹笛》翻译赏析 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陈与义《临江仙》赏析 吹笛子的古风唯美句子 氤氲怎么读_氤氲的意思_怎么教小孩读古诗绝句 小孩读书的诗句古诗 高适《塞上听吹笛》古诗赏析与翻译 写小孩的古诗句 塞上听吹笛原文翻译及赏析 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全诗翻译赏析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古诗翻译及赏析 《塞上听吹笛》全诗赏析 学吹笛子的好处与坏处 吹芦笛诗人是谁 塞上听吹笛翻译及诗意古诗词 关于吹笛的诗句 小孩骑自行车的朋友圈说说 吹笛子的古风唯美句子 《塞上听吹笛》赏析 描写儿童的古诗有哪些(关于小孩古诗大全) 高适:塞上听吹笛 袁枚: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 袁枚《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赏析 《一个小孩》组诗 关于小孩读书的古诗大全 写小孩的古诗句 形容小孩的古代诗词 形容小孩的诗词 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
古诗好听的字和词两字 苏乞儿的古诗 描写景的古诗40首 测拿扇子的古诗 说人愚笨的古诗词 骂诗人的古诗 豪迈中带伤感的古诗 闲无事事的古诗 高考写音乐的古诗歌 苟强盛的古诗 让人惊艳的名字古诗 一今同窗与故秋的古诗 恋若秋的古诗意思 关于表达对父母爱的古诗 与正月十五夜灯有关的古诗 关于演戏的古诗词 写避暑山庄景色的古诗 明代喝酒的古诗 古诗养蚕人的视频 古诗接龙的诗 白鹦鹉和树的古诗 唐诗中的雨古诗词 嫦娥古诗中嫦娥是谁的妻子 年味的古诗三首 教资面试抽到古诗的概率 像长命女的古诗 古诗讽刺人的诗词 赞美演奏家的古诗 关于节气芒种的古诗 关于描写山水的古诗 古诗中花代表的时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