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吹笛的特征 >

古诗吹笛的特征

关于古诗吹笛的特征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吹笛的特征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吹笛的特征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古诗吹笛的特征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古诗吹笛的特征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古诗吹笛的特征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古诗吹笛的特征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古诗吹笛的特征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古诗吹笛的特征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古诗吹笛的特征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古诗吹笛的特征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高适《塞上听吹笛》古诗赏析与翻译

  • 高适《塞上听吹笛》古诗赏析与翻译

      导读:《塞上听吹笛》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此诗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在虚实交错、时空穿梭之间,把战士戍边之志与思乡之情有机地联系起来,统一起来,构成一幅奇丽寥廓、委婉动人的画卷。全诗含有思乡的情调但并不低沉,表达了盛唐时期的那种豪情,是边塞诗中的佳作。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高适《塞上听吹笛》古诗赏析与翻译,希望有所帮助!

      原文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释

      塞上:边塞地区。

      雪净:冰雪消融。

      胡天:指西北边塞地区。胡是古代对西北部民族的称呼。

      牧马:放马。西北部民族以放牧为生。

      羌笛:羌(qiāng)族管乐器。

      戍楼:防卫的城楼。

      梅花何处落:笛曲有《梅花落》,属于汉乐府横吹曲。是将曲调《梅花落》拆用,嵌入“何处”两字,从而构思成一种虚景。

      关山:这里泛指关隘山岭。

      译文

      冰雪消融,胡地又回到了牧马的时节了。

      傍晚时分,战士们赶着马群回来,明月洒下一片清辉。

      在如此苍茫而又澄明的夜色中,从戍楼中传来熟悉的《梅花落》曲调。

      风传笛曲,一夜之间传满了山川关口。

      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

      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中花色花香洒满关山。

      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在西北边塞地区从军时写的。高适当时在哥舒翰幕府,同时所作《登陇诗》云:“浅才登一命,孤剑通万里。岂不思故乡,从来感知己”,正是由于怀着盛唐人通常有的那种豪情,笔下的诗方能感而不伤。

      赏析:

      高适在这首诗中写景就有“虚景”与“实景”之分,他用明快、秀丽的基调,丰富奇妙的想象,实现了诗、画、音乐的完美结合,描绘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塞外春光图,使这首边塞诗有着几分田园诗的风味。

      此诗写塞上闻笛而生乡关之思,但首先却展现出冰雪铺凝的广袤胡天,然后再在明月与戍楼之间托出羌笛之声,在荒漠塞外与故乡春色的鲜明反差之中透露出缕(lǚ)缕乡思。但这乡思却略无哀怨,而是随着一夜风吹渗满整个关山,以可见的壮伟景观的实态体现出巨大的内在显现力与艺术包容力。

      前二句写的是实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是牧马的时节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开篇就造成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宁谧的气氛,这与“雪净”、“牧马”等字面大有关系。

      那大地解冻的春的消息,牧马晚归的开廓的情景使人联想到《过秦论》中一段文字:“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则“牧马还”三字似还含另一重意味,这就是胡马北还,边烽暂息,于是“雪净”也有了几分象征危解的意味。这个开端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开朗壮阔的基调。

      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境里,不知哪座戍楼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梅花何处落”是将“梅花落”三字拆用,嵌入“何处”二字,意谓:何处吹奏《梅花落》?

      诗的三四句与“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意*,是说风传笛曲,一夜之间声满关山,其境界很动人。“梅花落”本为羌笛声,但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瓣,它四处飘散,一夜之中和色和香洒满关山。

      三四句之妙不仅如此。将“梅花落”拆用,又构成梅花开满关山的虚景,呼应雪净月明的.实景,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内心思念家乡的强烈感情。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中和色和香洒满关山。这固然是写声成象,但它是由曲名拆用形成的假象,以设问出之,虚之又虚。而这虚景又恰与雪净月明的实景配搭和谐,虚实交错,构成美妙阔远的意境,这境界是任何高明的画手也难以画出的。同时,它仍包含通感,即由听曲而“心想形状”的成分。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而想到梅花之落。句中也就含有思乡的情调。不过,这种思乡情绪并不低沉,这不但是为首句定下的乐观开朗的基调所决定的,同时也有关乎盛唐气象。

[阅读全文]...
  • 塞上听吹笛翻译及诗意古诗词

  • 诗意,文学
  • 塞上听吹笛翻译及诗意古诗词

      塞上听吹笛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诗。此诗通过丰富奇妙的想象,描绘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塞外春光图,反映了边塞生活中恬静祥和的一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塞上听吹笛翻译及诗意古诗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

      《塞上听吹笛》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翻译

      胡人吹起羌笛响在戍楼之间,戍楼之上景象萧条月光幽闲。

      借问悠悠的落梅乐曲有几首?长风万里吹拂一夜洒满关山。

      诗意

      此诗通过丰富奇妙的想象,描绘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塞外春光图,反映了边塞生活中恬静祥和的一面。全诗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在虚实交错、时空穿梭之间,把战士思乡之情与戍边之志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幅奇丽寥廓、委婉动人的画卷。此诗作为边塞诗,而带有着几分田园诗的风味。

      赏析

      全诗开篇就呈现出一作边塞题材诗歌中少有的*和氛围,这主要是通过前两句的实景描写表现的`。在笛声和月色中,边塞一片祥和,弥漫着一种柔和明朗的氛围。下面两句写的是虚景。在这里,诗人写到了”落梅“,即古代笛子曲《梅花落》。在茫茫的宁静夜色中,《梅花落》曲子借着风传满关山,构成一种深远的意境。

      这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实写,后两句虚写,写法独特,文字优美,意蕴无穷。虚实相生,搭配和谐,共同营构出一种美妙阔远的意境。诗中的思乡之情含蓄隽永,委婉深沉,令人咀嚼不尽。在诸多的唐代边塞诗歌中,此诗独树一帜,堪称佳作。

      原文:

      塞上听吹笛

      朝代:唐代

      作者: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译文

      冰雪融尽,入侵的胡兵已经悄然返还。月光皎洁,悠扬的笛声回荡在戍楼间。

      试问饱含离情的《梅花曲》飘向何处?它仿佛像梅花一样随风落满了关山。

      注释

      塞上:指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边塞。此诗题一作《塞上闻笛》,又作《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

      雪净:冰雪消融。

      胡天:指西北边塞地区。胡是古代对西北部民族的称呼。

      牧马:放马。西北部民族以放牧为生。牧马还:牧马归来。一说指敌人被击退。

      羌(qiāng)笛:羌族管乐器。

      戍楼:报警的烽火楼。

      梅花何处落:此句一语双关,既指想象中的梅花,又指笛曲《梅花落》。《梅花落》属于汉乐府横吹曲,善述离情,这里将曲调《梅花落》拆用,嵌入“何处”两字,从而构思成一种虚景。

      关山:这里泛指关隘山岭。

      2、刘凤泉牟瑞*蔡玉和主编.*历代军旅诗三百首鉴赏:山东友谊出版社,1999年08月第1版:231-232.3、张剑著.唐宋诗词名篇欣赏:*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02:49-50.参考资料:

      谢楚发.高适岑参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年10月版:第10页.@刘凤泉牟瑞*蔡玉和主编.*历代军旅诗三百首鉴赏:山东友谊出版社,1999年08月第1版:231-232.@张剑著.唐宋诗词名篇欣赏:*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02:49-50.

      创作背景

      此诗是高适在西北边塞地区从军时写的,当时他在哥舒翰幕府。高适曾多次到过边关,他两次出塞,去过辽阳,到过河西,对边塞生活有着较深的体验。参考资料:

      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393-394页.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塞上听吹笛》唐高适

      读唐诗,最爱是高适的《塞上听吹笛》。读它宁静而致远,读它清丽而祥和,读它虚实而和谐,读它高远而深长。

      读诗如听笛,我听出别具一格的冰清玉洁般的音符,清越又甜美,只因那是故乡之梅的清香,在月明边塞的上空绽放。听笛心形,那雪净牧马、月明羌笛、梅花关山,虚实交错,美妙阔远。

      实景一幅画,是雪净开朗,是明月宁静。

      北方,北方;边关,边关。春风吹雪干干净净,新绿一眼点点漫漫。夕阳依在远山的肩上,暮色缓缓地为山野披上灰色的袈裟。远天飞起轻尘,牧马战士一声鞭响,击碎傍晚的静寂。归来了,马群奔驰晚霞,马嘶声声营房。

      终于,大地恢复一片静谧*和。天蓝如湖,月亮被一方白云擦拭着脸而出,流泻靓丽,写意圣洁。边防了望楼屹立,大漠胡杨张望。忽然,不知哪楼何人吹笛,是羌笛,清脆高亢,婉转悠扬。

      虚景一笛香,是写声成象,是设问出香。

      笛音悠扬,一种熟悉的舒畅,那是南方《梅花落》的曲调。羌笛清丽,如泣如诉,吹柔了战士远离故土的心。再屏息静听是风,是笛,是梅,是香,是落梅的花瓣香,四处飘散。

      那是遥远的花香,乘着月光,从家乡千里迢迢而来。千里月光大道,千里梅花飘香。羌笛,羌笛; 梅香,梅香。和色和香,洒满大唐关山月;风吹一夜,虚实千里闻梅香。

      一问何处落?谓风谓月,梅落轻舞飞扬,梅香漫溢关山。读净,读还,重重在上。春天来了,胡马北还,狼烟暂息,边关危解。和*的意蕴于笛音里,有感而不伤,有思而梅香。主题深化了,心绪缓解了,和*了,可以回家了。

      一诗安然祥和,一诗柔情蜜意;一诗和*向往,一诗千里梅香。

[阅读全文]...
  • 关于吹笛的诗句

  •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王维《横吹曲辞·陇头吟》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李益《春夜闻笛》

    不如黄鹤楼前换酒听吹笛,与君醉杀湘江春。——王叔承《铁笛歌》

    黄鹤楼前吹笛时,白蘋红蓼满江湄。 ——吕洞宾《题黄鹤楼石照》

    黄鹤楼中吹笛罢,洞庭湖畔醉吟馀。——孙子光《榴皮题壁·黄鹤楼中吹笛罢》

    牧童吹笛枫叶里,疲牛倦马眠夕阳。——陈孚《河间府》

    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杜甫《吹笛》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汉魏名流,临风吹笛,作赋登楼。——卢挚《双调·蟾宫曲·碧波中范蠡》

    里中耆旧今已无,忍听邻人更吹笛。——晁公溯《得东南书报乱后东都故居犹存而州北松槚亦无》

    不分开襟悲楚奏,愿言吹笛退胡兵。——储光羲《同张侍御宴北楼》

    山鸟惊吹笛,江猿看洗兵。——岑参《送郭仆射节制剑南》

    渔翁却萧散,吹笛过前洲。——释文珦《和人晚秋客思》

    列饮杏花阴,吹笛侑羹献。——宋濂《次黄侍讲赠陈性初诗韵》

    马上吹笛起寒风,道傍舞剑飞春雪。——储光羲《贻从军行》

    春风吹花人满江城,醉击珊瑚夜吹笛。——苏泂《书怀》

    吹笛梦来犹记曲,爱歌老去未忘讴。——梅尧臣《依韵和偶书相留》

    小船何处载愁来,哀怨一声吹笛裂。——刘过《清溪阁交胡仲蓄芳韵》

    王老小儿吹笛看,我侬试舞尔侬看。——司空图《力疾山下吴村看杏花十九首》

    大船鼓枻唱歌去,小艇得鱼吹笛还。——陈录《赠钓伴》

    令严初不动,帐下闻吹笛。——黄庭坚《次韵答薛乐道》

    欲借仙家辽海鹤,月明吹笛水晶宫。——林鸿《题吴江垂虹桥》

    扬州时有下江兵,兰陵镇前吹笛声。——王维《同崔傅答贤弟》

    上将拥旄西出征,*明吹笛大军行。——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曲中复作孤吹笛,玉龙一吟群籁寂。——陈舜俞《双溪行》

    吹笛拟从蓬海去,扬舲疑与渼陂同。——郑善夫《大湖汎舟登弁顶》

    古戍何人晚吹笛,客船莫向城边系。——刘炳《浔阳行》

    孤鹤横江秋度影,商船吹笛夜闻声。——史鉴《送黄景新归豫章》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欧阳修《梦中作》

    胡雏吹笛上高台,寒雁惊飞去不回。——杜牧《边上闻笳三首》

    自言少小学吹笛,早事曹王曾赏激。——刘禹锡《武昌老人说笛歌》

    邻翁吹笛意本乐,闻笛如我心何哀。——方回《闻笛叹》

    荞麦茫茫花似雪,牧童吹笛上高丘。——范成大《长沙王墓在阊门外》

    记月榭鸣筝,露桥吹笛,说着也眉皱。——陈维崧《清明感旧》

    星座通霄狼鬣暗,戍楼吹笛虎牙闲。——杜牧《道一大尹存之、庭美二学士简于圣明…四韵呈上三君子》

[阅读全文]...
  • 吹笛子的古风唯美句子

  • 古风,唯美
  • 因为无能为力,所以。

    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

    坠花湮没一朝。

    花若怜,落在谁的指尖。

    情是世上最伤人商人至深的武功。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四季该很好,你若尚在场。

    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怎奈何,如花美眷,终不敌,似水流年。

    你若微笑,日光倾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

    一曲一场叹,一生为一人。

    慢酌清酒,谁咽下泪盼。

    痴痴盼,谁再唤卿名。

    戏子入画,一生天涯。

    彼年豆蔻,谁许谁地老天荒。

    绿水无忧,因风皱面;青山不老,为雪白头。

    是不是月老和孟婆曾是情人,一个牵了情丝,一个断了红尘。

    数不尽繁华千种,望不穿情所归依。

    千丝万缕,百转柔肠,万里江山尘飞扬,笑语霓裳尽奢华。

    情难舍,心难留,花朝月夜,转眼便成指间沙。

    不如生生世世,两两相忘,且归去,看青山隐隐,流水迢迢,望断天涯。

    暗香浮动、繁花落尽,花落之后,未必是安宁。

    一生一世一双人,半醉半醒半浮生。

    夜色漫 青莲月 墨迹绘不尽红妆;桃花面 菩提下 白蕊漾成了流光;诗几章 隔镜花 不是蒹葭也苍苍;敛眉眼 谁酿弦中宫商成双。

    时光静好,与君语;细水流年,与君同;繁华落尽,与君老。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一念起,天涯咫尺; 一念灭,咫尺天涯。

    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转身,一缕冷香远,逝雪深,笑意浅。

    来世你渡我,可愿

    就这样吧,从此山水不相逢。

    红尘初妆,容我先开口,唱一出思君如流水。

    你苍白了我的等待,讽刺了我的执着。

    问花花不语,为谁落

    为谁开

    算春色三分,半随流水,半入尘埃。

    许我三千笔墨,绘你绝世倾城。

    如果你注意到我的凋谢,你是否才会想起,我曾经那样为你绽放过? 回忆若能下酒,往事便可作一场宿醉。

    醒来时,天依旧清亮,风仍然分明,而光阴的*,终究无法以一苇杭之。

    我知你心意。

    无须更多言语,我必与你相忘于江湖,以沧桑为饮,年华果腹,岁月做衣锦华服,于百转千回后,悄然转身,然后,离去。

    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回头皆幻景,对面知是谁。

    ——汤显祖《牡丹亭》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已入骨。

    ——汤显祖《牡丹亭》 我最怕看到的,不是两个相爱的人互相伤害,而是两个爱了很久很久的人突然分开了,像陌生人一样擦肩而过。

    我受不了那种残忍的过程,因为我不能明白当初植入骨血的亲密,怎么会变为日后两两相忘的冷漠。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举报| 评论 65 1240414936 采纳率:26% 擅长: 手机游戏 小说 电视 华语流行乐其他回答最*看了仙剑奇缘之花千骨,这里有一些特别好的句子 花千骨 1、白子画,黄泉路上,忘川河中,三生石旁,奈何桥头,我可否有见过你

[阅读全文]...
  • 《塞上听吹笛》全诗赏析

  • 学生
  • 《塞上听吹笛》全诗赏析

      赏析其实就是指欣赏并分析,这是一个通过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等地方去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认知的过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塞上听吹笛》全诗赏析相关内容。

      赏析

      全诗开篇就呈现出一作边塞题材诗歌中少有的*和氛围,这主要是通过前两句的实景描写表现的。在笛声和月色中,边塞一片祥和,弥漫着一种柔和明朗的氛围。下面两句写的是虚景。在这里,诗人写到了落梅,即古代笛子曲《梅花落》。在茫茫的宁静夜色中,《梅花落》曲子借着风传满关山,构成一种深远的意境。

      这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实写,后两句虚写,写法独特,文字优美,意蕴无穷。虚实相生,搭配和谐,共同营构出一种美妙阔远的意境。诗中的思乡之情含蓄隽永,委婉深沉,令人咀嚼不尽。在诸多的唐代边塞诗歌中,此诗独树一帜,堪称佳作。

      《塞上听吹笛》古诗翻译

      《塞上听吹笛》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翻译

      胡人吹起羌笛响在戍楼之间,戍楼之上景象萧条月光幽闲。

      借问悠悠的落梅乐曲有几首?长风万里吹拂一夜洒满关山。

      作者简介

      高适,唐代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人。早年仕途失意。后来客游河西,先为哥舒翰*,后历任淮南、四川节度使,终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其诗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笔力雄健,气势奔放。边塞诗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风格也大略相*。有《高常待集》。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译文

      西北边塞,冰雪消融,战士们牧马归来。入夜明月清朗,哨所里战士吹起悠扬的羌笛。

      试问饱含离情的《梅花曲》飘向何处?它仿佛像梅花一样随风落满了关山。

      注释

      塞上:指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边塞。此诗题一作《塞上闻笛》,又作《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

      雪净:冰雪消融。

      胡天:指西北边塞地区。胡是古代对西北部民族的称呼。

      牧马:放马。西北部民族以放牧为生。牧马还:牧马归来。一说指敌人被击退。

      羌(qiāng)笛:羌族管乐器。

      戍楼:边防驻军的瞭望楼。

      梅花何处落:此句一语双关,既指想象中的梅花,又指笛曲《梅花落》。《梅花落》属于汉乐府横吹曲,善述离情,这里将曲调《梅花落》拆用,嵌入“何处”两字,从而构思成一种虚景。

      关山:这里泛指关隘山岭。

      赏析

      汪中《述学·内篇》说诗文里数目字有“实数”和“虚数”之分,*世学者进而谈到诗中颜色字亦有“实色”与“虚色”之分。高适在这首诗中写景就有“虚景”与“实景”之分,他用明快、秀丽的基调,丰富奇妙的想象,实现了诗、画、音乐的完美结合,描绘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塞外春光图,使这首边塞诗有着几分田园诗的风味。

      此诗写塞上闻笛而生乡关之思,但首先却展现出冰雪铺凝的广袤胡天,然后再在明月与戍楼之间托出羌笛之声,在荒漠塞外与故乡春色的鲜明反差之中透露出缕缕乡思。但这乡思却略无哀怨,而是随着一夜风吹渗满整个关山,以可见的壮伟景观的实态体现出巨大的内在显现力与艺术包容力。

      前二句写的是实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是牧马的时节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开篇就造成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宁谧的气氛,这与“雪净”“牧马”等字面大有关系。那大地解冻的春的消息,牧马晚归的开廓的情景使人联想到《过秦论》中一段文字:“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则“牧马还”三字似还含另一重意味,这就是胡马北还,边烽暂息,于是“雪净”也有了几分象征危解的意味。这个开端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开朗壮阔的基调。

      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境里,不知哪座戍楼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梅花何处落”是将“梅花落”三字拆用,嵌入“何处”二字,意谓:何处吹奏《梅花落》?“梅花落”本为羌笛声,但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瓣,它四处飘散,一夜之中和色和香洒满关山。诗的三四句与“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意*,是说风传笛曲,一夜之间声满关山,其境界很动人。

      三四句之妙不仅如此。将“梅花落”拆用,又构成梅花开满关山的虚景,呼应雪净月明的实景,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内心思念家乡的强烈感情。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中和色和香洒满关山。这固然是写声成象,但它是由曲名拆用形成的`假象,以设问出之,虚之又虚。而这虚景又恰与雪净月明的实景配搭和谐,虚实交错,构成美妙阔远的意境,这境界是任何高明的画手也难以画出的。同时,它仍包含通感,即由听曲而“心想形状”的成分。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而想到梅花之落。句中也就含有思乡的情调。不过,这种思乡情绪并不低沉,这不但是为首句定下的乐观开朗的基调所决定的,同时也有关乎盛唐气象。诗人时在哥舒翰幕府,同时所作《登陇诗》云:“浅才登一命,孤剑通万里。岂不思故乡,从来感知己”,正是由于怀着盛唐人通常有的那种豪情,笔下的诗方能感而不伤。

      这首七言绝句,由雪净月明的实景写到梅花纷飞的虚景,虚实相生,搭配和谐,共同营构出一种美妙阔远的意境。诗中的思乡之情含蓄隽永,委婉深沉,令人咀嚼不尽。

      创作背景

      此诗是高适在西北边塞地区从军时写的,当时他在哥舒翰幕府。高适曾多次到过边关,他两次出塞,去过辽阳,到过河西,对边塞生活有着较深的体验。

      高适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扩展:

      人物生*

      唐朝武则天长安四年(704年),高适出生。

      唐朝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年),二十岁。于是年前后到长安,后客游梁宋,遂定居宋城(今河南商丘),躬耕取给。自此时起至开元十九年(731年),一直居宋州。

      唐朝开元十九年(731年),二十八岁。是年起至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北游燕赵,先后欲投朔方节度副大使信安王李禕、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幕府。作有《信安王幕府》《蓟门不遇王之涣郭密之因以留别》、《真定即事奉赠韦使君二十八韵》《赠别王十七管记》《塞上》《蓟门五首》等诗。

      唐朝开元二十三年(735年),三十二岁。应征赶赴长安,落第。

      唐朝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三十三岁。有《淇上别业》、《酬陆少府》、《自淇涉黄途中作》等诗。

      唐朝开元二十六年(738年),三十五岁。返宋途中,作《燕歌行》。自此时至天宝七载(748年),一直居于宋州。其间曾游魏郡、楚地等,又曾旅居东*等地。

      唐玄宗天宝八年(749年),四十六岁。为睢阳太守张九皋所荐举,应有道科,中第,授封丘尉。

      唐朝天宝九年(750年),四十七岁。是年秋,北使青夷军(属范阳节度使)送兵。

      唐朝玄宗天宝十年(751年)春事毕,南归。有《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送兵到蓟北》《自蓟北归》等诗。

      唐朝天宝十一年(752年),四十九岁。辞封丘尉,客游长安。秋冬之际,担任凉州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府任掌*。

[阅读全文]...
  • 吹笛子的古风唯美句子

  • 唯美,古风,个性
  • 因为无能为力,所以。

    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

    坠花湮没一朝。

    花若怜,落在谁的指尖。

    情是世上最伤人商人至深的武功。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四季该很好,你若尚在场。

    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怎奈何,如花美眷,终不敌,似水流年。

    你若微笑,日光倾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

    一曲一场叹,一生为一人。

    慢酌清酒,谁咽下泪盼。

    痴痴盼,谁再唤卿名。

    戏子入画,一生天涯。

    彼年豆蔻,谁许谁地老天荒。

    绿水无忧,因风皱面;青山不老,为雪白头。

    是不是月老和孟婆曾是情人,一个牵了情丝,一个断了红尘。

    数不尽繁华千种,望*情所归依。

    千丝万缕,百转柔肠,万里江山尘飞扬,笑语霓裳尽奢华。

    情难舍,心难留,花朝月夜,转眼便成指间沙。

    不如生生世世,两两相忘,且归去,看青山隐隐,流水迢迢,望断天涯。

    暗香浮动、繁花落尽,花落之后,未必是安宁。

    一生一世一双人,半醉半醒半浮生。

    夜色漫 青莲月 墨迹绘不尽红妆;桃花面 菩提下 白蕊漾成了流光;诗几章 隔镜花 不是蒹葭也苍苍;敛眉眼 谁酿弦中宫商成双。

    时光静好,与君语;细水流年,与君同;繁华落尽,与君老。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一念起,天涯咫尺; 一念灭,咫尺天涯。

    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转身,一缕冷香远,逝雪深,笑意浅。

    来世你渡我,可愿

    就这样吧,从此山水不相逢。

    红尘初妆,容我先开口,唱一出思君如流水。

    你苍白了我的等待,讽刺了我的执着。

    问花花不语,为谁落

    为谁开

    算春色三分,半随流水,半入尘埃。

    许我三千笔墨,绘你绝世倾城。

    如果你注意到我的凋谢,你是否才会想起,我曾经那样为你绽放过? 回忆若能下酒,往事便可作一场宿醉。

    醒来时,天依旧清亮,风仍然分明,而光阴的*,终究无法以一苇杭之。

    我知你心意。

    无须更多言语,我必与你相忘于江湖,以沧桑为饮,年华果腹,岁月做衣锦华服,于百转千回后,悄然转身,然后,离去。

    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回头皆幻景,对面知是谁。

    ——汤显祖《牡丹亭》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已入骨。

    ——汤显祖《牡丹亭》 我最怕看到的,不是两个相爱的人互相伤害,而是两个爱了很久很久的人突然分开了,像陌生人一样擦肩而过。

    我受不了那种残忍的过程,因为我不能明白当初植入骨血的亲密,怎么会变为日后两两相忘的冷漠。

[阅读全文]...
  • 描写冬天特征的诗句

  • 冬天
  • 描写冬天特征的诗句

      这是一篇有关于描写冬天特征的`诗句,希望它能对您有所帮助!

      问刘十九》【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终南望余雪》【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问刘十九》【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北风行》【唐】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又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塞下曲》【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冬夕》【唐】岑参 浩汗霜风刮天地,温泉火井无生意。 泽国龙蛇冻不伸,南山瘦柏消残翠。

      《冬夜答客》【唐】鲍溶 冬日诚可爱,不如夜漏多。幸君霜露里,车马犯寒过。 学耕不逢年,稂莠败黍禾。岂唯亲宾散,鸟鼠移巢窠。

      独见青松心,凌霜庇柔萝。壮日贱若此,留恩意如何。 因忆古丈夫,一言重山河。临风弹楚剑,为子奏燕歌。

      《早冬》【唐】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负冬日》【唐】白居易 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 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 旷然忘所在,心与虚空俱。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冬至夜怀湘灵》【唐】白居易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阅读全文]...
  • 描写夏天特征的诗句

  • 夏天
  • 描写夏天特征的诗句

      夏天的'太阳像个大火炉,把大地烤得发烫,就连空气也是热烘烘的,人一动就浑身冒汗。

      1.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3.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戴敏《初夏游张园》

      4.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夏景》

      5.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初夏午睡起》

      6.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7.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8.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

      9.别院深深夏*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10.黄梅季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11.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12.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13.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杜甫《夏夜叹》

      14.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5.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山亭夏日》

      16.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观刈麦》

      17.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桂绿云鬟。

      18.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19.一朝春夏改,隔夜鸟花迁。阴阳深浅叶,晓夕重轻烟。哢莺犹响殿,横丝正网天。佩高兰影接,绶细草纹连。碧鳞惊棹侧,玄燕舞檐前。何必汾阳处,始复有山泉。——李世民《初夏》

      20.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21.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2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青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23.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24.楚狂身世恨情多,似病如忧正是魔。花萼败春多寂寞,叶阴迎夏已清和。鹂黄好鸟摇深树,细白佳人着紫罗。军旅阅诗裁不得,可怜风景遣如何。——钱起《早夏》

      25.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翘飞上山。人困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宋·王令《暑旱苦热》

      26.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初夏即事》

      2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28.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9.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戴敏《初夏游张园》

      30.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1.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32.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33.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34.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35.四月维夏,六月徂暑。

      36.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37.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朱淑真《即景》

      38.别院深深夏*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宋·苏舜钦《夏意》

      39.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静拂琴床*,香开酒库门。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白居易《池上早夏》

      40.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41.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唐·高骈《山亭夏日》

      42.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其一》

      43.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戴叔伦《题稚川山秀》

      44.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45.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王令《暑旱苦热》

      46.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李商隐《晚晴》

      47.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48.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

      49.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

[阅读全文]...
  • 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全诗翻译赏析

  • 李白
  • 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全诗翻译赏析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是李白于758年(乾元元年)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这首诗写他游黄鹤楼时听笛的经历,抒发了诗人的迁谪之感和去国之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全诗翻译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李白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 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 江城五月落梅花。

      注释:

      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本诗写游黄鹤楼听笛,抒发了诗人的迁谪之感和去国之情。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而李白也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牵连,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所以诗人引贾谊为同调。《千家诗》中诗题又作:题北榭碑。

      郎中:官名。

      黄鹤楼:*在湖北武昌的长江边上。

      迁客:流迁或被贬到外地的官员。

      江城:指江夏,今湖北武昌武汉别名“江城”即来自“江城五月落梅花”一句。

      落梅花:古笛曲有“梅花落”。

      译文:

      一旦成为被贬的官员,在去长沙的途中,西望长安,那里再也没有家了,此时的心情是何等地痛苦。一日与史郎中在黄鹤楼上对饮,忽然听到一阵阵笛声,笛子吹的是“梅花落”,江城五月,正是初夏暖热季节,可一听到凄凉的笛声,顿感有一股寒意袭来,就像置身与梅花飘落的冬季一般。

      译文2:

      被贬谪的人要去遥远的长沙,依恋回望长安不见家园。登上黄鹤楼横吹玉笛,江城的五月听到一曲《落梅花》。

      译文3:

      一旦成为被贬的官员,在去长沙的途中,西望长安,那里在也没有家了,此时的心情是何等地痛苦。一日与史郎中在黄鹤楼上对饮,忽然听到一阵阵笛声,笛子吹的是“梅花落”,江城五月,正是初夏暖热季节,可一听到凄凉的笛声,顿感有一股寒意袭来,就象置身与梅花飘落的冬季一般。

      译文4:

      我与前人同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隐隐雲山不见家。

      黄鹤楼头听得有人吹玉笛,顿生寒意江城五月落梅花。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原文及翻译赏析

      古诗简介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晚年的作品。此诗写作者游黄鹤楼时听笛的经历,抒发了诗人满腔的迁谪之感和去国之情。前两句写作者的生活遭遇和心绪,捕捉了“西望”的典型动作加以描写,传神地表达了怀念帝都之情和“望”而“不见”的愁苦;后两句点题,写在黄鹤楼上听吹笛,从笛声化出“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苍凉景象,借景抒情,使前后情景相生,妙合无垠。

      翻译/译文

      世事难料,我竟一下成为贬官,远谪长沙。西望长安,云雾迷茫,何处才是我的家乡?

      黄鹤楼中传来阵阵《落梅花》的笛声,声声如怨如诉,仿佛五月江城落满梅花,令人倍感凄凉。

      注释

      ⑴郎中:官名,为朝廷各部所属的高级部员。钦:当是史郎中名。一作“饮”。王琦《李太白全集》注本谓史钦,其生*不详。黄鹤楼:古迹在今湖北武汉,今已在其址重建。

      ⑵迁客:被贬滴之人。去长沙:用汉代贾谊事。贾谊因受权臣谗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曾写《吊屈原赋》以自伤。

      ⑶江城:指江夏(今湖北武昌),因在长江、汉水滨,故称江城。落梅花:即《梅花落》,古代笛曲名。

      赏析/鉴赏

      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而李白也因永王事件受到牵连,流放夜郎。所以诗人引贾谊为同调。“一为迁客去长沙”,就是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流露了无辜受害的愤懑,也含有他的自我辩白之意。但政治上的打击,并没有使诗人忘怀国事。在流放途中,他不禁“西望长安”,这里有对往事的'回忆,有对国运的关切和对朝廷的眷恋。然而,长安万里迢迢,对迁谪之人来说十分遥远,充满了隔膜。望而不见,诗人不免感到惆怅。听到黄鹤楼上吹奏《梅花落》的笛声,他感到格外凄凉,仿佛五月的江城落满了梅花。

      诗人巧借笛声来渲染愁情。王琦注引郭茂倩《乐府诗集》对此调的题解说:“《梅花落》本笛中曲也。”江城五月,正当初夏,当然是没有梅花的,但由于《梅花落》笛曲吹得非常动听,使诗人仿佛看到了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梅花是寒冬开放的,景象虽美,却不免给人以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是诗人冷落心情的写照。同时使诗人联想到邹衍下狱、六月飞霜的历史传说。由乐声联想到音乐形象的表现手法,就是诗论家所说的“通感”。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通感交织,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从而有力地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清代的沈德潜说:“七言绝句以语*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唐诗别裁》卷二十)这首七言绝句,正是以“语*情遥、含吐不露”见长,使读者从“吹玉笛”、“落梅花”这些眼前景、口头语,听到了诗人的弦外之音。

      此外,这首诗还好在其独特的艺术结构。诗写听笛之感,却并没按闻笛生情的顺序去写,而是先有情而后闻笛。前半捕捉了“西望”的典型动作加以描写,传神地表达了怀念帝都之情和“望”而“不见”的愁苦。后半部分才点出闻笛,从笛声化出“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苍凉景象,借景抒情,使前后情景相生,妙合无垠。

[阅读全文]...
  • 诗歌的艺术特征介绍

  • 诗歌,艺术
  • 诗歌的艺术特征介绍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诗歌的艺术特征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诗歌是以意象为诗情表达的基本结构单位,借助丰富的想像和新奇的比喻,以具有强烈节奏感和音乐性的语言,高度概括地表现诗作者对宇宙、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由衷咏叹的文学体裁。它是深缅的思想和饱满的感情,在创造性想象的过程中交融在一起而显现出来的一咱精练而富于感染力的艺术。

      一、抒情性是诗歌的根本艺术特征

      小说、寓言和童话主要通过人物或动物和故事情节来再现生活的;散文主要是借助一定的人物、事件和场景来再现生活;戏剧主要是通过人物的矛盾冲突、语言和旁白来再现生活的。而诗歌则是主要通过抒情的方式反映生活的。因此可以说,抒情性是诗歌的语言艺术。有人把抒情性称为诗歌的灵魂。

      诗歌的抒情性,是指诗歌不但用抒情的方式反映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是通过抒情的方式来打动和教育读者。郭沫若说过一句话:“诗的本职专在抒情。”抒情性构成了诗歌的艺术生命,离开抒情性谈诗歌是没意义的,因为抛开抒情谈诗歌,诗歌也就失去了它的基本价值。我国最早的一部诗集《诗经》,反映了三千年前人民的生活,反映了人们的喜怒哀乐的情感。

      有人说,诗歌是用来抒情的。我们不能超越物理意义上的时间和空间,但能超越心理意义上的时间与空间,而这种超越就是要通过诗歌里面的抒情来完成。现在我们不能经历杜甫诗人所处的战乱社会人们的疾苦,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杜甫的《登岳阳楼》中的抒情情感去感受。王维写的《送元二使安西》的“西出阳关无故人”巧妙地传达了作者与朋友依依不舍、叹息流泪,说着相聚时的欢乐,分别的无奈,别后会有的思念的思想感情。也许现在分别对我们现代人来说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我们不但交通方便,联系也方便,只要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一封E-mile就可以联系上对方,甚至可以通过视频看见对方那熟悉的面孔,但是当时交通不便,今次分别不知何年何日才能重逢,生离也就是死别。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歌是李白的`一首思乡诗,他把自己身在他乡的那份寂寞、思乡之情用二十个字淋漓尽致一表露出来。当我们离开家乡的时候也会对着月光念起这首诗,特别是中秋节的时候这首诗尤其流行。这就是诗歌表现出来的艺术灵魂。一首优美动人的之所以千古流传下来,之所以为千百万读者所吸引,尽管有些诗歌所反映的内容与我们相距十分遥远,不复有与诗同时代的体验,但仍会为其诗所震憾,这就是诗的抒情所体现的美的力量,其内在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正是感情的饱满真挚。

      二、形象美是诗歌的基本特征

      小说戏剧的主要表现手段是故事情节、人物对话,而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段是诉诸读者直观感觉的形象和声韵。形象鲜明、声韵铿锵是诗歌的共同特点。

      唯物辩证主义认为,把握事物的本质就是要通过现象看本质。人脑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外界事物为人感知,反映到大脑中,经过思维抽象出结论,这结论是对景物的本质的认识。然而本质的认识是抽象的、静止的、综合的,也是无个性的,我们该如何表达它呢?例如,我们敬爱的*逝世了,人们都感到非常沉痛,人们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沉痛?我们可用“心如刀绞”、“哀漠大于心死”等词语来形象地表达失去*的痛苦,诗歌也一样讲求形象。当我们旅游归来,告诉朋友那里的景色优美,但我们单纯地说“那里的景色好美哦!”别人会无法想象到底有多美,是像湛江的湖光岩一样美吗?还是像肇庆的鼎湖山一样美?我们可以用一句概括性的话来表达,例如“桂林山水甲天下”,然而这还不够形象,必须作一番形象的描绘才行,就像白居易作的《钱唐湖春行》用优美的语言把自己所看到的景色再现在读者眼前。

      诗歌有抒情诗、叙事诗、说理诗之分,抒情诗往往情景交融,有景物形象,而说理诗特别是解读人生的哲理诗,哲理本来是一种抽象的东西,要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来表达,通过情来打动人。因为诗歌是通过抒情来引起读者思想上的共鸣,诗人的感情是通过具体事物的感受来调动的,他必须把这具体事物的形象再现出来,才能让人知道他感情的由来,而且也让人有同感。形象化使人有美的感受,也使人感到容易理解和接受。苏轼的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借一座山来说明抽象哲理的,以具体写出的诗除了具有形象美以外,本身是灵活的,意象玲珑,可从多角度作多面观,似乎涵义无穷。*的诗歌理论强调的意象既要有意,还要有象,通过形象来提示意义,形象可以说是诗歌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音乐美是诗歌的先天素质

      汉朝的乐府是配乐演唱的,唐宋的词有曲牌,而诗是用来唱的,尽管它发展到后来诗与歌逐渐分离,有的已不能唱了,但音乐的本性依然保持不变。诗歌是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它在最初的阶段是和音乐、舞蹈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古代社会里,人们打猎回来,要祭祀,要庆祝,他们是围着篝火跳舞,敲着鼓,唱起歌。皇宫里祭祀也是吟唱诗,青楼里的歌妓是歌唱诗。可以说,音乐美是诗歌的一种先天的素质。

      古今往来,在各类文学和艺术中,诗歌与音乐是最接*的艺术。有人说它们是形影不离的伴侣,是孪生的姐妹。在音乐中,我们会感到诗的因素,在诗歌中,我们会体验到音乐的特质。例如,李清照《声声慢》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徐志摩《再别康桥》的第一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都透露出形象的深沉婉曲的音乐效果。

      诗歌的音乐美体现在节奏和押韵上。一首歌是由节奏、乐谱构成的,失去了节奏,这首歌就像一杯水,没有起伏,更不能传达出它里面所表达的情感,节奏顿扬抑挫,铿锵有致,能从心理上引起读者的共鸣。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里面描写琵琶声传情地表达琵琶女的寂寞、悲伤的情感,从而引发作者“同是天下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

      四、语言美是诗歌的跳动的音符

      乐坛的指挥大师用魔杖般的手,调动着波澜起伏的音乐语言诉说流动的的思想和起伏的感情;绘画大师用激情和思考凝成的画笔,把红、橙、黄、绿等色墨调合成出神入化的绘画语言,表现着不同凡俗的艺术思考和美学趣味;而诗人则用生花妙笔,把*淡无奇的文字,组合成优美、生动准确而精练的诗歌语言,抒发满腔的激情。

      诗歌没有小说散文那样的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没有戏剧那样的尖锐的矛盾冲突,只有形象、精炼、富于色彩、音响、动感的语言,描绘一幅栩栩如生的艺术画卷,开拓出“柳暗花明”的艺术境界。曹操的《短歌行》运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广大壮阔的江山画卷,抒发他的胸怀大志的思想感情,李清照的《如梦令》“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展现了诗人醉酒归来的快乐画面。

      古人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诗歌的语言之所以为美,是因为它的语言是经过提炼出来的,才能使诗歌闪烁光彩,才能打动读者内心深处的心弦,就像金钢石是从高温炉里脱颖而出。言辞精炼是诗歌的表达手段,往往一句诗或几个字甚至一个字就能传神地把诗歌所表达的内容表现在读者面前。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敲”字使读者虽然是用眼阅读,却听到诗中传出敲门的声音;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安形象地描绘了春天姑娘悄无声息地来到江南,给江南披上了绿衣裳的景象。

      诗歌的语言除了精练之外,还运用各种的修辞手法来为诗歌锦上添花。诗歌巧妙地运用拟人、物化、比喻、象征等手法来刻画生动的形象,牵引读者的思绪,使读者在“潜移默化之中得到诗的深沉思想、教益和美感熏陶。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首诗里面把“我”物化成“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的驳船”。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祖国山河的壮阔;余光中的《乡悉》中把“乡悉”比喻成“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表达台湾几千万同胞思念祖国大陆、渴望祖国统一的强烈的心情。

      诗歌的语言犹如一只无形的手,使诗的琴弦发出优美动人的音响,成为开启人们的心灵的钥匙。

      五、朦胧美是诗歌的艺术外衣

      在诗歌中,诗人情感的抒发并不是直接呼吁出来的,而是借助诗歌意象间接地暗示出来的,这就是诗歌的朦胧美。诗歌的最大特点景在于它通过精练的语言表现出丰富的内涵,而又始终不露风骨,总是叫人寻味无穷,就像俄罗斯姑娘的脸上蒙一块面纱。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当我读完这首诗的时候,百思不解,弄不懂作者想要表达什么内容,是传达爱情之意还是说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哲理?诗人并没有说明他的意图,而是让我们自己去自由想像,去解读。我们阅读一篇小说,不是单纯地去追求它的故事情节,而是去挖掘故事情节里面所蕴含的内容、思想。我们读一首诗也一样,要用心去揣摩作者的心理,去揭穿诗里面所包含的内容。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暧花开》表达作者去追求陶渊明式的世外桃源的生活。法国诗人马拉美说,诗只有说到七分,其余三分让读者自己去领会。

      六、意境美是诗歌艺术的境界

      所谓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意(意)和客观生活的物景(境)互相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诗歌的意境美是作者巧妙地把意与境结合起来,而且是结合得天衣无缝,自然和谐,情景交融。一首诗只有境没有意,犹如一个死寂的世界,只有意没有境,只是一个空洞的口号。马致远《天净沙》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构成一幅秋风萧瑟,树叶飘落的寂寞凄凉的画面,再加上“断肠人”在他乡的思念之情,达成了一种意境相合的艺术境界。诗的意境之美,或因果略情浓,或因情略景浓,景物引起了诗人的心动,诗人用心去感受景物,于是产生了诗意。

      诗歌不仅是一种文学体裁,而且是一种精神食粮。我们阅读诗歌,既可以了解诗歌所映射的内容,也可以感受作者内心的世界。我们在读诗歌时也可以欣赏到它的艺术特征。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古诗吹笛的特征 - 句子

古诗吹笛的特征 - 语录

古诗吹笛的特征 - 说说

古诗吹笛的特征 - 名言

古诗吹笛的特征 - 诗词

古诗吹笛的特征 - 祝福

古诗吹笛的特征 - 心语

推荐词条

关于养育恩的古诗 古诗中咏物言志的诗有 与离愁有关的古诗词 有关自信的五言古诗 怀念去世妻儿的古诗 描写不浪费食物的古诗 古诗中取的企业品牌 关于永久的梦幻古诗词 端午古诗文秀的感受 通结尾的古诗 古人推敲古诗的故事 古诗中马的别称 描写雨中思念的古诗 春天的古诗-搜狗搜索 描写山水的风光的古诗词 世界上最难的古诗6 古诗的故事的zuowen 描述农村生活的古诗词 古诗中的景色对比手法 李白的古诗军行拼音板 把感情看淡放下的古诗 关于责任的古诗词原创 捎信的古诗词 玉林的古诗 关于懂我不言的古诗 带邀的古诗 泊船瓜渊的古诗 自然美丽景色的古诗词 带有暇字为韵的古诗 教育意义的小古诗 对爱情有期盼的古诗词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