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曹丕台词 >

曹丕台词

关于曹丕台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曹丕台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曹丕台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曹丕台词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曹丕台词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曹丕台词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曹丕台词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曹丕台词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曹丕台词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曹丕台词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曹丕台词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三国杀台词(曹丕 蔡文姬 荀彧台词)

  • 台词,三国
  • 为什么小编这里要说三国杀台词、三国杀曹丕台词、三国杀蔡文姬台词等等,话说三国魏蜀吴之间的故事,从书本(四大名著之一《三国志》、野史等)、到电脑游戏、到桌游纸牌,无一不深入到现代群众的民心,封建社会有一句谚语“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是因为水浒中都注重人和人之间的情义,在人们年龄比较小的时候,很多人都注重兄弟义气,而缺乏理智的思考问题,看了水浒,会让这些年轻人做事太过意义用事,学梁山好汉造反;而老年人,在饱经沧桑以后对所经历的事情都已经明了,再看三国,只会让他们更加的明白世事的不测,人情的淡薄,倾向于勾心斗角。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三国杀台词(曹丕 蔡文姬 荀彧台词),喜欢的可以多看看。

    三国杀台词(曹丕 蔡文姬 荀彧台词)

    张角

    雷击:以我之真气,合天地之造化!/ 雷公助我!

    鬼道:天下大事,为我所控!/哼哼哼!(坏笑的声音)

    阵亡:黄天……也死了!

    董卓

    酒池:呃呵呵,再来~一壶!/呃呵呵呵呵,好酒好酒!

    肉林:美人儿~来香一个!/食色~性也!

    崩坏:呃~~ /哎!我是不是该减肥了?

    暴虐: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呵呵哈哈哈哈哈哈!

    阵亡:汉室衰落~非我一人之罪~

    袁绍

    乱击:弓箭手准备,放箭!/全都去死吧!

    阵亡:老天不助我袁家啊……

    貂禅

    离间:嗯哼~ /夫君,你要替妾身做主啊~~~~~~~

    闭月:失礼啦~~ /羡慕吧~~

    阵亡:父亲大人,对不起!

    吕布

    无双:谁能挡我?!/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阵亡:不可能!~~~~~~

    陈宫

    明策:如此,霸业可图也~/如此,一击可擒也!

    智迟:如今之计,唯有退守,再做决断!/若吾早知如此~

    阵亡:请出就戳!

    高顺

    禁酒:避嫌远疑,所以无误。/贬酒阙色,所以无污。

    陷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破阵斩将,易如反掌!

    阵亡:生死有命…

    袁术

    庸肆:大汉天下,已半入我手!/玉玺在手,天下我有!

    阵亡:可恶…就差…一步了…

    颜良&文丑

    乱击:吾们乃河北上将颜良、文丑是也 /快来与我等决一死战!

    阵亡:这红脸长须大将是……

    公孙瓒

    义从:冲啊! /众将听令!摆好阵势,御敌!

    阵亡:我军将败,我以无颜苟活于世

    左慈

    化身:万物苍生,幻化由心!/肉眼凡胎,岂能窥视仙人变幻?

    新生:幻幻无穷,生生不息。/吐故纳新,师法天地。

    阵亡:腾云跨风,飞升太虚。

    蔡文姬

    悲歌:制兹八拍兮拟排忧,何知曲成兮心转愁。/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断肠:日东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随兮空断肠。/流落异乡愁断肠

    阵亡:人生几何时,怀有终年岁。

    贾诩

    帷幕:你奈我何?/此计伤不到我!

    乱舞:哭喊吧!哀求吧!挣扎吧!然后死吧!/呵呵呵~坐山观虎斗

[阅读全文]...
  • 三国杀曹丕台词【三国杀】台词大盘点,哪句最戳你?

  • 三国,台词
  • 大家玩三国杀的时候,都会发现,有人跟着念经典台词,因为这样特别的酷爽。三国杀曹丕放*入侵为什么夏侯敦刚烈对象不是孟获,而是曹丕?小妹最喜欢三国杀里的曹丕,感觉特别的霸气,难忘。

     

    曹丕:

     

      放逐:给我翻过来!/死罪可免,活罪难赦!

     

      行殇:我的是我的!你的~还是我的!/来~管杀还管埋

     

      颂威:仙福永享~寿与天齐!/千秋万载~一统江山!

     

      阵亡:子建~~子建~~ 

     

    行殇

    (1)汝妻子吾自养之,汝勿虑也。

    (2)珠沉玉没,其香犹存。

    (3)痛神曜之幽潜,哀鼎俎之虚置。

    放逐

    (1)罪不至死,赦死从流(2)*天下,奉旨回京。

    颂威 吾主英明 阵亡 嗟我白发,生一何早。长吟永叹,怀我圣考。

     

    【三国杀】台词大盘点,哪句最戳你?

     

    说起三国杀的经典台词

     

    各位杀友一定张口就能说出不少

     

    今天小编就一次性给大家盘点一下

     

    看看哪句最戳你~

     

     

    最霸气Top5

     

    曹操· 奸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许褚 · 裸衣:谁来和我大战300回合?!

     

    孙策 · 激昂:吾乃江东小霸王孙伯符!

     

    贾诩 · 完杀:我要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

     

    吕布 · 无双:谁能挡我?!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小编有话说:

    曹操此话一出,只能让人感叹一代奸雄当如是啊,当然,我们江东小霸王也不是吹的,孙策的台词几乎都热血值爆表。作为武将,许褚和吕布是真· 神勇无敌,帅了小编一脸!而贾诩虽然是个谋士但阴谋阳谋奇招百出也是超带感dei不dei!

     

     

[阅读全文]...
  • 曹丕《善哉行》

  • 善哉行

      诗人:曹丕 朝代:魏晋

      朝日乐相乐。

      酣饮不知醉。

      悲弦激新声。

      长笛吐清气。

      弦歌感人肠。

      四坐皆欢悦。

      寥寥高堂上。

      凉风入我室。

      持满如不盈。

      有德者能卒。

      君子多苦心。

      所愁不但一。

      慊慊下白屋。

      吐握不可失。

      众宾饱满归。

      主人苦不悉。

      比翼翔云汉。

      罗者安所羇。

      冲静得自然。

      荣华何足为。

[阅读全文]...
  • 曹丕燕歌行

  • 曹丕燕歌行

      《燕歌行二首》是魏文帝曹丕创造的一组七言古诗。诗歌写一个女子思念在远方作客的丈夫,是言情的名作。全诗语言清丽,情致委婉,音节和谐,把人物情感表现得缠绵绯恻,凄婉动人。《其一》被选入南朝梁·萧统《文选·卷二十七》乐府类诗。李善引《歌录》注曰:燕,地名。犹楚宛之类。此不言古辞,起自此也。他皆类此。下面是曹丕燕歌行,快来看看吧!

      原文

      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

      何为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

      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

      尔独何辜限河梁?

      注释

      ①本篇属《相和歌辞·*调曲》。燕是北方边地,征戍不绝,所以《燕歌行》多半写离别。

      ②摇落:凋残。

      ③鹄:天鹅。

      ④慊慊:空虚之感。淹留:久留。上句是设想对方必然思归,本句是因其不归而生疑问。

      ⑤清商:乐名。清商音节短促,所以下句说“短歌微吟不能长”。

      ⑥夜未央:夜已深而未尽的时候。古人用观察星象的方法测定时间,这诗所描写的景色是初秋的夜间,牛郎星、织女星在银河两旁,初秋傍晚时正见于天顶,这时银河应该西南指,现在说“星汉西流”,就是银河转向西,表示夜已很深了。

      ⑦尔:指牵牛、织女。河梁:河上的桥。传说牵牛和织女隔着天河,只能在每年七月七日相见,乌鹊为他们搭桥。

      译文

      秋风萧瑟,天气清冷,草木凋落,白露凝霜。

      燕群辞归,天鹅南飞。思念出外远游的良人啊,我肝肠寸断。

      思虑冲冲,怀念故乡。君为何故,淹留他方。

      贱妾孤零零的空守闺房,忧愁的时候思念君子啊,我不能忘怀。不知不觉中珠泪下落,打湿了我的衣裳。

      拿过古琴,拨弄琴弦却发出丝丝哀怨。短歌轻吟,似续还断。

      那皎洁的月光啊照着我的空床,星河沉沉向西流,忧心不寐夜漫长。

      牵牛织女啊远远的互相观望,你们究竟有什么罪过,被天河阻挡。

      简评

      这是今存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诗。它叙述了一位女子对丈夫的思念。笔致委婉,语言清丽,感情缠绵。这首诗突出的特点是写景与抒情的巧妙交融。

      诗歌的开头展示了一幅秋色图:秋风萧瑟,草木零落,白露为霜,候鸟南飞……这萧条的景色牵出思妇的怀人之情,映照出她内心的寂寞;最后几句以清冷的月色来渲染深闺的寂寞,以牵牛星与织女星的“限河梁”来表现思妇的哀怒,都获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诗歌在描述思妇的内心活动时,笔法极尽曲折之妙。比如,先是写丈夫“思归恋故乡”;继而设想他为何“淹留寄他方”,迟迟不归;再转为写自己“忧来思君不敢忘”,整日里在相思中过活;苦闷极了,想借琴歌排遣,却又“短歌微吟不能长”,只好望月兴叹了。如此娓娓叙来,几经掩抑往复,写出了这位女子内心不绝如缕的柔情。

      这首诗仿柏梁体,句句用韵,于*线的节奏中见摇曳之态。王夫之称此诗“倾情,倾度,倾声,古今无两”,虽是溢美之辞;但此诗实为叠韵歌行之祖,对后世七言歌行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鉴赏

      这是曹丕《燕歌行》二首中的第一首。《燕歌行》是一个乐府题目,属于《相和歌》中的《*调曲》,它和《齐讴行》、《吴趋行》相类,都是反映各自地区的生活,具有各自地区音乐特点的曲调。燕(Yān)是西周以至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名,辖地约当今北京市以及河北北部、辽宁西南部等一带地区。这里是汉族和北部少数民族接界的地带,秦汉以来经常发生战争,因此历年统治者都要派重兵到这里戍守,当然那些与此相应的筑城、转输等各种摇役也就特别多了。拿最*的`事实说,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北伐乌桓的战争,就发生在这古燕国的北部今辽宁省兴城一带。反映这个地区战争徭役之苦的作品,早在秦朝就有“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骨相撑拄”的民歌,到汉代更有了著名的《饮马长城窟》。曹丕的《燕歌行》从思想内容上说就是对这种文学作品的继承与发展。郭茂倩《乐府诗集》引《乐府解题》说:“魏文帝‘秋风’‘别日’二曲言时序迁换,行役不归,妇人怨旷无所诉也。”又引《乐府广题》说:“燕,地名也。言良人从役于燕,而为此曲。”这样来理解作品的内容是正确的。《燕歌行》不见古辞,这个曲调可能就创始于曹丕。这篇作品反映的是秦汉以来四百年间的历史现象,同时也是他所亲处的建安时期的社会现实,表现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疾苦的关心与同情。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开头三句写出了一片深秋的肃杀情景,为女主人公的出场作了准备。这里的形象有视觉的,有听觉的,有感觉的,它给人一种空旷、寂寞、衰落的感受。这种景和即将出场的女主人公的内心之情是一致的。这三句虽然还只是写景,还没有正面言情,可是我们已经感觉到情满于纸了。这种借写秋景以抒离别与怀远之情的方法,*是有传统的。宋玉《九辨》中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高临水兮送将归。”汉武帝的《秋风辞》说:“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从这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燕歌行》与它们思想感情上的连续性,而且还可以看到其中语言词汇上的直接袭用。但是这些到了曹丕笔下,却一切又都成为具有他个人独特思想面貌,独特艺术风格的东西了。这点我们后面再说。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在前面已经描写过的那个肃杀的秋风秋夜的场景上,我们的女主人公登台了:她愁云满面,孤寂而又深情地望着远方自言自语,她说:你离家已经这样久了,我思念你思念得柔肠寸断。我也可以想象得出你每天那种伤心失意的思念故乡的情景,可是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你这样长久地留在外面而不回来呢?慊慊(qiān qiān):失意不*的样子。“慊慊思归恋故乡”是女主人公在想象她的丈夫在外面思念故乡的情景。这种写法是巧妙的,也是具体、细致的。一个人思念另一个人,其思想活动总有具体内容,或者回忆过去在一起的时光,或者憧憬日后见面的欢乐,或者关心牵挂对方目下在外边的生活,想象着他现在正在做什么,如此等等。这种借写被思念人的活动以突出思念者感情急切深沉的方法,早在《诗经》中就有,到了宋人柳永笔下更有所谓“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那就更加精采了。这种写法的好处是翻进一层,使人更加感到曲折、细致、具体。淹留:久留。“君何淹留寄他方?”这里有期待,有疑虑,同时也包含着无限的悬心。是什么原因使你至今还不能回来呢?是因为修筑繁忙?是因为战事紧急?是因为你生病了?受伤了?还是……那简直更不能想了。看,女主人公的心思多么沉重啊!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茕茕(qióng qióng):孤单,孤独寂寞的样子。不敢:谨虚客气的说法,实指不能、不会。这三句描写了女主人公在家中的生活情景:她独守空房,整天以思夫为事,常常泪落沾衣。这一方面表现了她生活上的孤苦无依和精神上的寂寞无聊;另一方面又表现了女主人公对她丈夫的无限忠诚与热爱。她的生活尽管这样凄凉孤苦,但是她除了想念丈夫,除了盼望着他的早日回归外,别无任何要求。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援:引,拿过来。清商:东汉以来在民间曲调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乐调,以悲惋凄清为其特色。短歌:调类名,汉乐府有长歌行、短歌行,是根据“歌声有长短”(《乐府诗集》语)来区分的,大概是长歌多表现慷慨激昂的情怀,短歌多表现低回哀伤的思绪。女主人公在这秋月秋风的夜晚,愁怀难释,她取过瑶琴想弹一支清商曲,以遥寄自己难以言表的衷情,但是口中吟出的都是急促哀怨的短调,总也唱不成一曲柔曼动听的长歌。《礼记·乐记》云:“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女主人公寂寞忧伤到了极点,即使她想弹别样的曲调,又怎么能弹得成呢?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女主人公伤心凄苦地怀念远人,她时而临风浩叹,时而抚琴低吟,旁徨徙倚,不知过了多久。月光透过帘栊照在她空荡荡的床上,她抬头仰望碧空,见银河已经西转,她这时才知道夜已经很深了。“夜未央”,在这里有两层含意,一层是说夜正深沉,我们的女主人公何时才能捱过这凄凉的漫漫长夜啊!另一层是象征的,是说战争和徭役无穷无尽,我们女主人公的这种人生苦难,就如同这漫漫黑夜,还长得很,还看不到个尽头呢!面对着这沉沉的夜空,仰望着这耿耿的星河,品味着这苦痛的人生,作为一个弱女子,我们的女主人公她又有什么办法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呢?这时,她的眼睛忽然落在了银河两侧的那几颗亮星上:啊!牛郎织女,我可怜的苦命的伙伴,你们到底有什么罪过才叫人家把你们这样地隔断在银河两边呢?牵牛、织女分别是天鹰和天琴星座的主星,这两颗星很早以来就被我国古代人民传说成一对受迫害,不能团聚的夫妻,这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的事情。女主人公对牵牛织女所说的这两句如愤如怨,如惑如痴的话,既是对天上双星说的,也是对自己说的,同时也是对和自己命运相同的千百万被迫分离、不能团聚的男男女女们说的。这个声音是一种强烈的呼吁,是一种悲凉的控诉,是一种愤怒的*,它仿佛是响彻了当时的苍穹,而且在以后*两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年年月月、时时刻刻都还可以听到它的响亮的回声。这样语涉双关,言有尽而余味无穷,低回而又响亮的结尾,是十分精采的。

      作品表现的思想并不复杂,题材也不算特别新鲜,但是曹丕作为一个统治阶级的上层人物能关心这样一种涉及千家万户的事情,而在诗中寄予了如此深刻的同情,这是很可贵的。在艺术上他把抒情女主人公的感情、心理描绘得淋漓尽致,她雍容矜重,炽烈而又含蓄,急切而又端庄。作品把写景抒情、写人叙事,以及女主人公的那种自言自语,巧妙地融为一体,构成了一种千回百转、凄凉哀怨的风格。它的辞藻华美,也袭用了许多前人的东西,但这一切又象是完全出之于无心,而不带任何雕琢的痕迹。这是《燕歌行》的特点,也是曹丕诗歌区别于建安其他诗人的典型特征。曹丕是个政治家,但从他的作品中往往看不到其父曹操那种慷慨激扬以天下为己任的气概,也找不到其弟曹植那种积极上进志欲报效国家的思想。在他那里总象是有一种诉说不完的凄苦哀怨之情,而且他的言事抒情又常常爱用妇女的口吻,因此明代锺惺说他的诗“婉娈细秀,有公子气,有文人气”(《古诗归》)。清代陈祚明说他的诗“如西子捧心,俯首不言,而回眸动盻无非可怜之绪”(《采菽堂古诗选》)。《燕歌行》可以说是最能代表曹丕这种思想和艺术风格特征的作品。前人对这两首诗的评价是很高的,清代吴淇说:“风调极其苍凉,百十二字,首尾一笔不断,中间却具千曲百折,真杰构也。”(《六朝选诗定论》)王夫之说:“倾情倾度,倾色倾声,古今无两。”(《姜斋诗话》)

      《燕歌行》二首在七言诗的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这也是我们应该知道的。《诗经》基本是四言体,偶尔也出个七言句子,但为数甚少。《楚辞》是楚歌体,有七言句,但大多数都带有“兮”字,与七言诗句子的格式韵味不同。汉代乐府中有一部分杂言体,如《战城南》、《东门行》等,其中有一部分七言句,这些对于七言诗的发展显然是有促进的,但七言句在那些作品中还不是主体。两汉四百年间,全篇由七言构成的作品今天被人们提到的有两首,第一首是汉武帝时的君臣联句,即所谓《柏梁台诗》。这首诗出于后代小说,漏洞甚多,原不可信,而且生编硬凑,堆砌敷衍,也完全没有什么诗味。第二首是张衡的《四愁诗》。诗味很浓,但张衡这四首诗每首的第一句还都带着一个“兮”字,还拖着一个楚歌的尾巴。因此,真正摆脱了楚歌形式的羁绊,使七言形式宣告独立的作品就不能不说是曹丕的这两首《燕歌行》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曹丕学*汉代乐府,学*前人诗歌,在形式上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燕歌行》句句压韵,而且都是*声,格调清丽宛转,这是七言古诗发展的一个阶段。晋宋作家模写七言,还照此继续走了相当长的一段路。后来又经过南朝鲍照、萧绎、庾信等人的努力,到唐代卢照邻、骆宾王那种隔句用韵、*仄相押的鸿篇巨制出现的时候,那时七言古诗就又进入一个更新的发展阶段了。可见,曹丕的开创之功是不能掩没的。

[阅读全文]...
  • 曹丕——《燕歌行》

  • 《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旧鹄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犊,忧来思君不能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古诗文赏析:

      秋风一日凉一日,闺中少妇的心比这秋夜还要冰凉。西窗的明月皎洁可人,可是她却辗转难眠,坐卧无定。无聊无奈之中,忽尔以手支颐,忽尔轻弹一支思念的曲子。都是那远方的征人惹得自己这般牵肠挂肚,可怜的人儿,你在他乡一切安好?寂这无情的冷月和秋风一直陪着我渡过温长的无眠之夜吧。全诗哀婉缠绵,或许诗人此刻也正是这种心境罢。

[阅读全文]...
  • 曹丕名言

  • 名言,名人名言
  • 曹丕名言

    1、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2、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求时之过已。

    3、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4、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5、生有七尺之形,死唯一棺之土,唯立德扬名,可以不朽,其次莫如着篇籍。

    6、高山有崖,林木有枝忧来无方,人莫之知。

    7、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

    8、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阅读全文]...
  • 三国杀曹植台词 技能使用FAQ包 魏武将曹植的胜利台词

  • 台词,三国,胜利
  • 曹植的落英技能基本就是一个被动技能。当其他角色的梅花牌,因弃牌或判定而进入弃牌堆时,你可以获得之。然而“别着急扔,给我就好。/ 这些都是我的。”除了这《三国杀曹植》台词的代表台词,下面还有更多的《三国杀曹植》台词,哲哲帮大家回忆一下《三国杀曹植》台词吧。.

    三国杀曹植台词_技能使用FAQ包 魏武将曹植的胜利台词

    曹植:

    技能 - 酒诗:走马行酒礼,驱车不鱼肉。/置酒高殿上,亲友从我游。

    技能 - 落英:别着急哟,给我就好~/这些都是我的!

    阵亡: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技能解析

    落英

    当其他角色的梅花牌,因弃牌或判定而进入弃牌堆时,你可以获得之。落英这个技能没有什么技巧,基本就是一个被动技能,获得别人弃的手牌的装备牌。梅花牌种类数量个人统计如下杀14,雷杀4,酒2,过河拆桥2,决斗1,借刀**2,*1,无懈2,铁索4,乐不思蜀1,兵粮寸断1,+1马1,八卦盾1,仁王盾1,白银狮子1,藤甲1,诸葛连弩1。除了一些基本的出牌顺序的使用,基本就没有什么技巧了。而且运气成分也比较大,一轮回合没有?判定牌的可能也是有的。

    酒诗

    每当你需要使用【酒】时,若你的武将牌正面朝上,你可以将你的武将牌翻面,视为使用一张【酒】;若你因受到伤害而扣减体力前你的武将牌背面朝上,当此伤害结算结束后,你可以将你背面朝上的武将牌翻面。

    其他角色被代替的和生效后的梅花判定牌置入弃牌堆时,你都可以发动【落英】。

    若你的武将牌正面朝上,你可以(在合理的时机)将你的武将牌翻面来视为使用一张【酒】;当你的武将牌背面朝上时你受到伤害,你可在伤害结算后将之翻回正面。酒诗这个技能,个人感觉因为曹植很可能有一堆杀,在消耗对方闪后用酒杀给予致命一击是很给力的,关键是把握时机,这个需要一定三国杀经验,而且你进入反面后要考虑下回合存活以及受到伤害翻回的血量问题。如果你把这个技能想成保命苟且偷生的,那你想多了,1血人头该走的还是要走的。

     

    总结:曹植的低嘲讽就可以看出这个武将的用处了,基本没有什么能力,落英是一个完全自动的技能,非常看运气。而酒诗的爆发就要看场上局势的变化了。总体评价曹植的武将强度并不高。比较具有娱乐性,曹植的设计具有文艺性。ju.51tietu.net

    出自曹植《七步诗》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阅读全文]...
  • 曹操荀彧对话台词

  • 对话,曹操,语录
  • 曹操悲郭嘉奉孝死,乃天丧吾也

    ”回顾众官曰:“诸君年齿,皆孤等辈,惟奉孝最少,吾欲托以后事。

    不期中年夭折,使吾心肠崩裂矣

    荀彧(原版皮肤)驱虎你,与他一博吧。

    /此乃驱虎吞狼之计。

    节命:我背弃

    /秉忠志,守谦退之节。

    阵亡: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荀彧(荀令留香皮肤)驱虎:驱虎伤敌,保我无虑/无需费我一兵一卒节命:因势利导,实为良计/杀身成仁,不负皇恩阵亡:命不由人,徒叹奈何传说皮肤 明以举贤荀彧驱虎:静待良机一击灭敌/不战而屈敌之兵节命:士者自当有气节/士自当建功立业,节气为先阵亡:主公,臣下先行一步。

    史诗皮肤驱虎:虎狼之师,为我所用。

    /二虎竞食,猎人得利。

    节命:或忠信而死节兮,或訑谩而不疑。

    /生食汉禄,死为汉臣。

    阵亡:谢主隆恩~

    原话是:“上合天意,下合人情,中合道义”。

    “二十年来,孤*黄巾,定,征乌桓,收荆天下九州,得其六,方有中原之一统。

    四海之内英雄,可有谁能胜孤一筹?天下未定,战乱未*,苍生离乱,田园荒芜,这杯酒当祭典韦,祭郭奉孝,祭荀令君,祭庞德,祭夏侯渊,祭孤的子侄曹昂,曹安民,也祭关云长,祭二十年来,为定乱安民,将热血洒入地下的将士英灵”。

    荀彧对程昱说:知道什么是人主吗

    人主就是知错改错不认错。

[阅读全文]...
  • 曹植的诗词大全(曹丕最有名的诗有哪些)

  • 在魏晋时代,诗词文学得到较大的发展,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诗人。曹植曹子建就是当时的一名很有才华的诗人,他位列建安文学中的三曹之列。南朝宋时的著名文学家谢灵运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他的诗文歌赋都被推为当世的精妙之作。但谢灵运这个人也很自负,他曾经说:天下的文才共有一石(一石是十斗),曹子建才高无双,独自占有了八斗,我占有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另外一斗。然而谢灵运最终也正是因为恃才傲物、轻慢朝纲而惨遭杀害的。

    不过今天我们不讲谢灵运,有机会再讲他,咱们继续说曹植。

    很多人知道曹植,基本上是从《三国演义》里知道的,而且还知道他的那首《七步诗》以及《洛神赋》,相比他的诗词,很少有人去读。曹植的诗词集中在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的《昭明文选》里,魏晋南北朝的诗词歌赋大都收录在内。大家有机会去读读,接下来,咱们就来看看曹植经典十首诗词。

    1、【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解析:讲曹植的诗词,这一首七步诗是绝对要讲的。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想必一定记忆深刻。魏文帝曹丕对曹植有所不满,就令曹植七步作诗,不成者就治他的罪。曹植就应声便答应,走了七步之后,就做出了诗,就是这首七步诗,魏文帝曹丕听罢,感到很惭愧。那么,七步诗讲的是什么内容呢?诗的意思是说,锅里煮着豆子,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这首诗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语言浅显,寓意明畅,不用多加阐释,便能明白其中含义其意自明,曹植通过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现象,抒发了内心的悲愤。曹植的比喻之妙,用语巧妙,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特别是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两句,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这首诗在民间流传极为广泛。

    2、【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解析:这首诗在高中的语文课本里学过。它描写和歌颂的是边疆地区一位武艺高强又富有爱国精神的青年英雄。对于歌颂的这个人,历来说法不一。有的说是写他的胞弟曹彰,也有的说是写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但读完此时,我倒是觉得,两者都不是,应当是写自己的,勉励自己要向汉代的骠骑将军霍去病那样勇武杀敌。

    曹植用这首诗抒发了自己的报国之志,诗中的英雄形象,既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又凝聚和闪耀着时代的光辉,为曹植前期的重要代表作品,赋予浓厚的青春气息。

    3、【七哀诗】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解析:在曹操去世后,曹丕继位大统,对曹植十分防备。曹植满腔抱负无处施展,而手足胞兄对他处处防范,令曹植心灰意懒。曹植自知功名无望,于是将满腔哀怨寄托在和他具备相同情感的怨妇的愁苦里。

    这首诗写的很凄冷,曹植把自己比作是一名荡子妇,以一名被遗弃的女子的不幸遭遇来比喻自己被排挤的境况,以思妇与丈夫的离异,来比喻他和身为皇帝的曹丕之间的生疏,简直比路人还陌生。曹植有感与兄弟之间的境况悬殊,暗自吐出思君报国的衷肠奈何曹丕的绝情寡义,令曹植愤慨不已,流露出无限凄惶之感。整首诗从一名被抛弃女子的哀怨着笔,句句暗寓自己的遭遇。而反观曹丕的行径,他表现出了对自己帝位的不自信,多半是继承了曹操多疑的性格。

    4、【美女篇】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

    柔条纷冉冉,叶落何翩翩。

    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

    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

    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

    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

    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

[阅读全文]...
  • 关于曹丕曹植七步诗的真相

  • 真相
  • 关于曹丕曹植七步诗的真相

      《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的一首诗。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表达了对曹丕的强烈不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曹丕曹植七步诗的真相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曹丕真的逼迫曹植写过《七步诗》吗?

      曹操去世后,长子曹丕继位。据说曹丕因为害怕几个弟弟与他争位,便夺了曹彰的兵权,还逼曹雄自杀,又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以“兄弟”为题即兴吟诗一首,但诗中不能现“兄弟”二字,不成便要处死他。曹植不假思索,立刻脱口而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听了以后潸然泪下,只是把曹植贬为安乡侯。那么,历史上真有曹植七步成诗的事吗?

      从当时的具体情况来看,曹植不可能写出如此感情直露,矛头直指曹丕的诗作。曹丕即位后,作为曾经和曹丕争夺嗣位的曹植,处境之难可想而知,明里暗里都会受到曹丕的排斥和打击。身在屋檐下的曹植只能选择把不满的情绪藏在心里。并且,表面上还要表现出对曹丕诚惶诚恐。被贬为安乡侯的时候,曹植写了《谢初封安乡侯表》。黄初四年,又写过《封鄄城王谢表》。这些诗里虽然流露出难掩内心的苦闷,但还是努力把话说得很委婉、含蓄。在《赠白马王彪》中,曹植曾借手足离别之情来表达对当局的不满,但仍然措辞讲究,把矛头指向别处,对曹丕保持着恭敬的态度。从这些可以看出,曾遭受过多次迫害的曹植,已经变得非常谨慎。而“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之句显然是对曹丕的不顾骨肉亲情的揭批,是对他残害自己亲兄弟的强烈指责。这样的表达,与他一贯忍气吞声、低头做人的风格大为不符。

      正史《三国志》和《资治通鉴》都没有记载曹丕让曹植七步成诗的事情。“七步成诗的”的说法源于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发;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愧色。”而《世说新语》带有小说的性质,不可作为实据。元末明初,《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把这个故事写进小说中,并发展了这个情节,从而使这首《七步诗》家喻户晓。

      曹丕究竟有没有迫害曹植作《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身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七步诗》,据说是曹丕准备要杀曹植时,命令曹植走七步,曹植遭受迫害时所作。

      但三刀却颇为怀疑!

      以三刀看来,作古诗对现代不读书的人而言,确实难度不小,但对于曹植——人称天下才高十斗独占八斗的男人,不就是家常便饭么?而且曹家三父子在历史上建安文学时代都是文笔出众的佼佼者,出口作一首兄弟情谊的诗还不是砍瓜切菜?曹丕如果真要为难曹植,为啥偏偏要挑曹植最擅长的文学呢?所以此处有第一个漏洞:因为如果曹丕如果真要杀曹植,完全可以派他去领军打仗,然后打败回来再处置,这样杀得也是大家心服口服。

      第二个疑点,姑且不论曹丕要曹植作诗的逻辑合理性,再来看看走七步作诗的时间问题。

      走七步需要多少时间?这在传说中完全没有说。曹植可以走一步想一个小时说一句,也可以走两步再想一个小时说一句,想出第三步再想一个小时。也即七步诗的'难度等于一点难度也没有,因为没有限定一步走多长时间。真正有难度的除非曹丕下令曹植七秒内做出七步诗,或者每一步必须一秒内走完,但是根本没有吗!

      第三个疑点,就是居然有小太监向卞夫人通风报信,然后卞夫人出场救下曹植!

      姑且不论古代女人地位低下,也不说曹丕居然那么听话,区区一个太监,竟然在没有曹丕同意的情况下,会去为了救曹植搬救兵。

      这个太监完全就是曹植同党吗!曹丕怎么可能会允许这样一个胆敢当着朝臣面子上,跟他唱反角的小太监在他身边,不早就咔嚓了么?

      而且素来皇宫大院都是各类心机权术玩家的角斗场,这个小太监有什么胆量敢于干涉这类兄弟争权最忌讳的事情?退一万步来说,即使他跟曹植有交情,但是彼时曹丕已经登上大位,完全是赢家,作为人本能趋利避害,肯定要站在胜利者背后吗,怎么可能和落水狗一样的曹植明目张胆勾结?

      第四个疑点,曹操刚死,曹丕初登大位,根基不稳。如果立刻就向曹植开刀,必然曹植这个派系的人脉离心,肯定要投靠刘皇叔和孙碧眼吗!曹丕是笨蛋吗?曹操有糊涂到连位置传给谁都不知道吗?他们都是那个时代站在顶点的成熟理性的政治家好不好?

      当时外部环境刘皇叔和孙权都是割据一方的政治家,豪强和英雄,如果曹家这时内部有点风吹草动,必然会遭到二人联手搞趴下。

      所以,曹丕即使是要动手搞曹植,至少也得等位置坐稳了,外面局势稳定了,才搞好不好,显然此时动曹植时机不对!

      而对于这一点,金正恩同学不就活生生给大家演示了下如何在封建王朝度过*交接过渡期的例子么?

      最后一个疑点,就是曹植被贬到甄城后,曹丕居然还去看望他,兄弟俩居然把酒言欢,不但没有兵刃相见,也没有毒酒害命。而且曹丕挂了后,曹植居然痛哭流涕还做赋凭吊。理论上讲,如果曹丕阵压迫曹植,此时他完全可以出来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了,而不是哀悼好伐?

      说完上述疑点,再来看看这个故事是怎么产生的。

      首先这个故事不是记在《三国志》或者其它史书里面,而是记在《世说新语》里面,还有《三国演义》也拿来说事。

      但《世说新语》是什么书,是专门猎奇搜集八卦类的小小道消息的书,根本不是史书。里面甚至还说曹彪暴毙也是因为吃了曹丕酒*的枣子后而死,完全就是黑曹丕的小报,完全是曹丕没给钱报复人家的好不好?而《三国演义》连东风都能被诸葛亮扇两下扇子就扇出来,也就更不靠谱了好不好?

      所以,不能拿来当作事实来看,同样的《七步诗》除了世说新语说是曹植写的外,其他史书根本没有提及。而且从诗歌太过的风格和语感,完全跟“翩若惊鸿,宛若游龙,飘飘兮似流风之回雪,宛若兮如轻云之蔽月”“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纵横捭阖的曹植风格不搭调好不好?

      再回到当时的历史情况来看,曹丕继承大位的历史过程。

      虽然有说曹丕曹植争权,甚至杨修因为跟曹植走得*被咔嚓。但相比较于曹植的才华横溢,胸有大志,曹丕一样也是才情了得,“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比起子健的奔放飘逸,更有一种稳重清丽好不好。所以才气不是决定大位是谁,问题是当时曹操集团面临的对手和局势,一个是人称刘皇叔,草根创业的枭雄,霸占汉中宝地,对曹操是虎视眈眈,随时准备“钟山风雨起仓皇,百万雄师过大江”;一个是孙权,十八岁接下孙策的位置,就敢以五六万人跟号称八十万大军的曹操大战,而且将曹操打得服服帖帖,不得不说“生儿当生孙仲谋”的男人。

      这种情况下,如果曹丕和曹植争权,必然结果和袁绍挂了后的结局一样,袁氏兄弟二人争权,然后被曹操压到公孙康处,被砍头送回来,所以为了避免兄弟争权,大位只能传给曹丕。而且历史上也有记载是曹植识得大体主动让权好不好,至于什么曹植喝酒违纪开城门等等触怒曹操完全是扯淡!

      曹操什么男人,号称识人用人专家的男人!对他自己的两个儿子谁行谁不行不早就一清二楚?而且曹操是军事家政治家,一代枭雄,对于曹氏集团在他死后面临的压力难道不是一清二楚?

      故而,曹丕曹植争权从一开始就不存在,而且曹丕曹植也不存在有利益冲突,完全就没有什么七步诗的事情,不过是好事者为了黑曹丕编出来的小故事罢了。

      曹丕的位置是曹氏集团集体决策的必然结果罢了,因此《七步诗》是假,是劳动人民总是同情弱者,*同情落魄天才曹植,故意黑曹丕罢了!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曹丕台词 - 句子

曹丕台词 - 语录

曹丕台词 - 说说

曹丕台词 - 名言

曹丕台词 - 诗词

曹丕台词 - 祝福

曹丕台词 - 心语

推荐词条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