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曹丕诗句 >

曹丕诗句

关于曹丕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曹丕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曹丕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曹丕诗句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曹丕诗句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曹丕诗句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曹丕诗句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曹丕诗句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曹丕诗句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曹丕诗句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曹丕诗句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曹丕《善哉行》

  • 善哉行

      诗人:曹丕 朝代:魏晋

      朝日乐相乐。

      酣饮不知醉。

      悲弦激新声。

      长笛吐清气。

      弦歌感人肠。

      四坐皆欢悦。

      寥寥高堂上。

      凉风入我室。

      持满如不盈。

      有德者能卒。

      君子多苦心。

      所愁不但一。

      慊慊下白屋。

      吐握不可失。

      众宾饱满归。

      主人苦不悉。

      比翼翔云汉。

      罗者安所羇。

      冲静得自然。

      荣华何足为。

[阅读全文]...
  • 曹丕的诗汇集

  • 曹丕的诗汇集

      《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为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别日何易会日难,山川遥远路漫漫。郁陶思君未感言,寄声浮云往不还。

      涕零雨面毁容颜,谁能怀忧独不叹?展诗清歌聊自宽,乐往哀来摧肺肝。

      耿耿伏枕不能眠,披衣出户步东西,仰看星月观云间。飞鶬晨鸣声可怜,

      流连顾怀不能存。

      《于玄武陂作》

      兄弟共行游,驱车出西城。野田宽开辟,川渠互相经。

      黍稷何郁郁,流波激悲声。菱芡覆绿水,芙蓉发丹荣。

      柳垂重荫绿,向我池边生。垂渚望长州,群鸟哗鸣。

      萍藻泛滥浮,澹澹随风倾。忘忧共容与,畅此千秋情。

      《清河作》

      方舟戏长水,澹澹自沈浮。弦歌发中流,悲响有馀音。

      音声入君怀,凄怆伤人心。心伤安所念?但愿恩情深。

      《短歌行》

      仰瞻帷幕,俯察几筵。其物如故,其人不存。

      神灵倏忽,弃我遐迁。靡瞻靡恃,泣涕涟涟。

      呦呦游鹿,草草鸣麑。翩翩飞鸟,挟子巢枝。

      我独孤茕,怀此百离。忧心孔疚,莫我能知。

      人亦有言,“忧令人老”。嗟我白发,生一何蚤?

      常吟永叹,怀我圣考。曰:“仁者寿”,胡不是保?

      《秋胡行二首》

      朝与佳人期,日夕殊不来。嘉肴不尝,旨酒停杯。

      寄言飞鸟,告与不能。俯折兰英,仰结桂枝。

      佳人不在,结之何为?从尔何所之?乃在大海隅。

      灵若道言,贻尔明珠。企予望之,步立踌躇。

      佳人不来,何得斯须?

      尧任舜禹,当复何为。百兽率舞,凤凰来仪。

      得人则安,失人则危。唯贤知贤,人不易知。

      歌以咏言,诚不易移。鸣条之役,万举必全。

      明德通灵,降福自天。

      泛泛渌池,中有浮萍。寄身流水,随风靡倾。

      芙蓉含芳,菡萏垂荣。朝采其实,夕佩其英。

      采之遗谁,所思在庭。双鱼比目,鸳鸯交颈。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知音识曲,善为乐方。

      《善哉行二首》

      上山采薇,薄暮苦饥。溪谷多风,霜露沾衣。

      野雉群雊,猿猴相追。还望故乡,郁何垒垒!

      高山有崖,林木有枝。忧来无方,人莫之知。

      人生如寄,多忧何为?今我不乐,岁月如驰。

      汤汤川流,中有行舟。随波转薄,有似客游。

      策我良马,被我轻裘。载驰载驱,聊以忘忧。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妍姿巧笑,和媚心肠。

      知音识曲,善为乐方。哀弦微妙,清气含芳。

      流郑激楚,度宫中商。感心动耳,绮丽难忘。

      离鸟夕宿,在彼中洲。延颈鼓翼,悲鸣相求。

      眷然顾之,使我心愁。嗟尔昔人,何以忘忧。

[阅读全文]...
  • 曹丕的七步诗的意思

  • 曹丕的七步诗的意思

      导语:《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人曹植的名篇。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下面小编为你整理的曹丕的七步诗的意思,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三国·魏]曹植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译文:

      煮豆子正燃着豆秸,因煮熟豆子来做豆豉而使豆子渗出汁水。豆秸在锅下燃烧着,豆子正在锅里哭泣。本来我们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你为什么要这样紧紧逼迫呢?

      [七步诗简析]

      对于七步诗的作者,谢灵运曾这样评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这是说,天下的才能如果是一担(石),曹植一个就占了八斗,八斗为一担。(《释常谈》)刘勰的《文心雕龙·才略》中也说:“子建思捷而才俊,诗丽而表逸。”明代王世贞的《艺苑卮言》也说:“子建天才流丽,虽誉冠千古,而实避父兄,何以故?才太高,辞太华。”可见前人都指出了曹植才华出众,禀赋异常的'特点,而最能表现其才华的例子就是这首《七步诗》。

      关于七步诗的传说很多,据《世说新语·文学》中说,曹丕做了皇帝以后,对才华横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怀忌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如做不到就将行以大法(处死),而曹植不等其话音落下,便应声而说出六句诗来,就是上面的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因为限止在七步之中作成,故*称之为《七步诗》。据说曹丕听了以后“深有惭色",不仅因为曹植在咏诗中体现了非凡的才华,具有出口成章的本领,使得文帝自觉不如,而且由于诗中以浅显生动的比喻说明兄弟本为手足,不应互相猜忌与怨恨,晓之以大义,自然令文帝羞愧万分,无地自容。

      《七步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第二句中的“漉豉”是指过滤煮熟后发酵过的豆子,用以制成调味的汁液。“萁”是指豆茎,晒干后用来作为柴火烧,萁燃烧而煮熟的正是与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比喻兄弟逼迫太紧,自相残害,实有违天理,为常情所不容。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七步诗》的前两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一“燃”一“泣”写出“萁”“豆”的尖锐矛盾,及豆萁对豆子的残酷迫害。最后两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画龙点睛提示诗歌主题。“同根”一语双关,表面上指“萁”和“豆”是在同一根上面生长起来的,实际上是说自己与曹丕是同一父母所生,责问曹丕为什么要对同胞兄弟逼迫得这样急。

      《七步诗》的比喻十分贴切,浅显生动。虽然诗歌本身是否真为曹植所作,还难以确定,但这首诗反映曹魏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倒是十分形象真切的,确实是一首好诗。

[阅读全文]...
  • 曹丕名言

  • 名言,名人名言
  • 曹丕名言

    1、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2、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求时之过已。

    3、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4、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5、生有七尺之形,死唯一棺之土,唯立德扬名,可以不朽,其次莫如着篇籍。

    6、高山有崖,林木有枝忧来无方,人莫之知。

    7、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

    8、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阅读全文]...
  • 关于曹丕曹植七步诗的真相

  • 真相
  • 关于曹丕曹植七步诗的真相

      《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的一首诗。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表达了对曹丕的强烈不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曹丕曹植七步诗的真相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曹丕真的逼迫曹植写过《七步诗》吗?

      曹操去世后,长子曹丕继位。据说曹丕因为害怕几个弟弟与他争位,便夺了曹彰的兵权,还逼曹雄自杀,又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以“兄弟”为题即兴吟诗一首,但诗中不能现“兄弟”二字,不成便要处死他。曹植不假思索,立刻脱口而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听了以后潸然泪下,只是把曹植贬为安乡侯。那么,历史上真有曹植七步成诗的事吗?

      从当时的具体情况来看,曹植不可能写出如此感情直露,矛头直指曹丕的诗作。曹丕即位后,作为曾经和曹丕争夺嗣位的曹植,处境之难可想而知,明里暗里都会受到曹丕的排斥和打击。身在屋檐下的曹植只能选择把不满的情绪藏在心里。并且,表面上还要表现出对曹丕诚惶诚恐。被贬为安乡侯的时候,曹植写了《谢初封安乡侯表》。黄初四年,又写过《封鄄城王谢表》。这些诗里虽然流露出难掩内心的苦闷,但还是努力把话说得很委婉、含蓄。在《赠白马王彪》中,曹植曾借手足离别之情来表达对当局的不满,但仍然措辞讲究,把矛头指向别处,对曹丕保持着恭敬的态度。从这些可以看出,曾遭受过多次迫害的曹植,已经变得非常谨慎。而“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之句显然是对曹丕的不顾骨肉亲情的揭批,是对他残害自己亲兄弟的强烈指责。这样的表达,与他一贯忍气吞声、低头做人的风格大为不符。

      正史《三国志》和《资治通鉴》都没有记载曹丕让曹植七步成诗的事情。“七步成诗的”的说法源于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发;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愧色。”而《世说新语》带有小说的性质,不可作为实据。元末明初,《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把这个故事写进小说中,并发展了这个情节,从而使这首《七步诗》家喻户晓。

      曹丕究竟有没有迫害曹植作《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身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七步诗》,据说是曹丕准备要杀曹植时,命令曹植走七步,曹植遭受迫害时所作。

      但三刀却颇为怀疑!

      以三刀看来,作古诗对现代不读书的人而言,确实难度不小,但对于曹植——人称天下才高十斗独占八斗的男人,不就是家常便饭么?而且曹家三父子在历史上建安文学时代都是文笔出众的佼佼者,出口作一首兄弟情谊的诗还不是砍瓜切菜?曹丕如果真要为难曹植,为啥偏偏要挑曹植最擅长的文学呢?所以此处有第一个漏洞:因为如果曹丕如果真要杀曹植,完全可以派他去领军打仗,然后打败回来再处置,这样杀得也是大家心服口服。

      第二个疑点,姑且不论曹丕要曹植作诗的逻辑合理性,再来看看走七步作诗的时间问题。

      走七步需要多少时间?这在传说中完全没有说。曹植可以走一步想一个小时说一句,也可以走两步再想一个小时说一句,想出第三步再想一个小时。也即七步诗的'难度等于一点难度也没有,因为没有限定一步走多长时间。真正有难度的除非曹丕下令曹植七秒内做出七步诗,或者每一步必须一秒内走完,但是根本没有吗!

      第三个疑点,就是居然有小太监向卞夫人通风报信,然后卞夫人出场救下曹植!

      姑且不论古代女人地位低下,也不说曹丕居然那么听话,区区一个太监,竟然在没有曹丕同意的情况下,会去为了救曹植搬救兵。

      这个太监完全就是曹植同党吗!曹丕怎么可能会允许这样一个胆敢当着朝臣面子上,跟他唱反角的小太监在他身边,不早就咔嚓了么?

      而且素来皇宫大院都是各类心机权术玩家的角斗场,这个小太监有什么胆量敢于干涉这类兄弟争权最忌讳的事情?退一万步来说,即使他跟曹植有交情,但是彼时曹丕已经登上大位,完全是赢家,作为人本能趋利避害,肯定要站在胜利者背后吗,怎么可能和落水狗一样的曹植明目张胆勾结?

      第四个疑点,曹操刚死,曹丕初登大位,根基不稳。如果立刻就向曹植开刀,必然曹植这个派系的人脉离心,肯定要投靠刘皇叔和孙碧眼吗!曹丕是笨蛋吗?曹操有糊涂到连位置传给谁都不知道吗?他们都是那个时代站在顶点的成熟理性的政治家好不好?

      当时外部环境刘皇叔和孙权都是割据一方的政治家,豪强和英雄,如果曹家这时内部有点风吹草动,必然会遭到二人联手搞趴下。

      所以,曹丕即使是要动手搞曹植,至少也得等位置坐稳了,外面局势稳定了,才搞好不好,显然此时动曹植时机不对!

      而对于这一点,金正恩同学不就活生生给大家演示了下如何在封建王朝度过*交接过渡期的例子么?

      最后一个疑点,就是曹植被贬到甄城后,曹丕居然还去看望他,兄弟俩居然把酒言欢,不但没有兵刃相见,也没有毒酒害命。而且曹丕挂了后,曹植居然痛哭流涕还做赋凭吊。理论上讲,如果曹丕阵压迫曹植,此时他完全可以出来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了,而不是哀悼好伐?

      说完上述疑点,再来看看这个故事是怎么产生的。

      首先这个故事不是记在《三国志》或者其它史书里面,而是记在《世说新语》里面,还有《三国演义》也拿来说事。

      但《世说新语》是什么书,是专门猎奇搜集八卦类的小小道消息的书,根本不是史书。里面甚至还说曹彪暴毙也是因为吃了曹丕酒*的枣子后而死,完全就是黑曹丕的小报,完全是曹丕没给钱报复人家的好不好?而《三国演义》连东风都能被诸葛亮扇两下扇子就扇出来,也就更不靠谱了好不好?

      所以,不能拿来当作事实来看,同样的《七步诗》除了世说新语说是曹植写的外,其他史书根本没有提及。而且从诗歌太过的风格和语感,完全跟“翩若惊鸿,宛若游龙,飘飘兮似流风之回雪,宛若兮如轻云之蔽月”“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纵横捭阖的曹植风格不搭调好不好?

      再回到当时的历史情况来看,曹丕继承大位的历史过程。

      虽然有说曹丕曹植争权,甚至杨修因为跟曹植走得*被咔嚓。但相比较于曹植的才华横溢,胸有大志,曹丕一样也是才情了得,“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比起子健的奔放飘逸,更有一种稳重清丽好不好。所以才气不是决定大位是谁,问题是当时曹操集团面临的对手和局势,一个是人称刘皇叔,草根创业的枭雄,霸占汉中宝地,对曹操是虎视眈眈,随时准备“钟山风雨起仓皇,百万雄师过大江”;一个是孙权,十八岁接下孙策的位置,就敢以五六万人跟号称八十万大军的曹操大战,而且将曹操打得服服帖帖,不得不说“生儿当生孙仲谋”的男人。

      这种情况下,如果曹丕和曹植争权,必然结果和袁绍挂了后的结局一样,袁氏兄弟二人争权,然后被曹操压到公孙康处,被砍头送回来,所以为了避免兄弟争权,大位只能传给曹丕。而且历史上也有记载是曹植识得大体主动让权好不好,至于什么曹植喝酒违纪开城门等等触怒曹操完全是扯淡!

      曹操什么男人,号称识人用人专家的男人!对他自己的两个儿子谁行谁不行不早就一清二楚?而且曹操是军事家政治家,一代枭雄,对于曹氏集团在他死后面临的压力难道不是一清二楚?

      故而,曹丕曹植争权从一开始就不存在,而且曹丕曹植也不存在有利益冲突,完全就没有什么七步诗的事情,不过是好事者为了黑曹丕编出来的小故事罢了。

      曹丕的位置是曹氏集团集体决策的必然结果罢了,因此《七步诗》是假,是劳动人民总是同情弱者,*同情落魄天才曹植,故意黑曹丕罢了!

[阅读全文]...
  • 曹丕燕歌行的诗词鉴赏

  • 曹丕燕歌行的诗词鉴赏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曹丕燕歌行的诗词鉴赏,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曹丕《燕歌行》原文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⑴露为霜,群燕辞归鹄⑵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⑶,慊慊⑷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⑸?

      贱妾茕茕⑹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⑺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⑻琴⑼鸣弦发清商⑽,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⑾。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⑿独何辜限河梁⒀。

      注释

      本篇属《相和歌辞·*调曲》。燕是北方边地,征戍不绝,所以《燕歌行》多半写离别。

      ⑴摇落:凋残。摇:一作零。

      ⑵鹄:天鹅。一作雁,朱东润《历代文学作品选》中为“雁”。

      ⑶思断肠:一作多思肠。

      ⑷慊慊(qiàn qiàn):空虚之感。

      ⑸此句一作“何为淹留寄他方”。淹留:久留。上句是设想对方必然思归,本句是因其不归而生疑问。

      ⑹茕茕(qióng qióng):孤独无依的样子。出自《楚辞·九章·思美人》:“独茕茕而南行兮,思彭咸之故也”。

      ⑺敢:一作可。

      ⑻援:引,持。

      ⑼琴:一作瑟。

      ⑽清商:乐名。清商音节短促细微,所以下句说“短歌微吟不能长”。

      ⑾夜未央:夜已深而未尽的时候。古人用观察星象的方法测定时间,这诗所描写的景色是初秋的夜间,牛郎星、织女星在银河两旁,初秋傍晚时正见于天顶,这时银河应该西南指,现在说“星汉西流”,就是银河转向西,表示夜已很深了。

      ⑿尔:指牵牛、织女二星。

      ⒀河梁:河上的桥。传说牵牛和织女隔着天河,只能在每年七月七日相见,乌鹊为他们搭桥。

      译文

      秋风萧瑟,天气清冷,草木凋落,白露凝霜。燕群辞归,天鹅南飞。思念出外远游的良人啊,我肝肠寸断。思虑冲冲,怀念故乡。君为何故,淹留他方。贱妾孤零零的空守闺房,忧愁的时候思念君子不能忘怀。不知不觉中珠泪下落,打湿了我的衣裳。拿过古琴,拨弄琴弦却发出丝丝哀怨。短歌轻吟,似续还断。皎洁的月光照着我的空床,星河沉沉向西流,忧心不寐夜漫长。牵牛织女远远的互相观望,你们究竟有什么罪过,被天河阻挡。

      鉴赏

      《燕歌行》属乐府《相和歌辞》。“燕”,地名,古为北方边地,征戍不绝,所以《燕歌行》多写离别之情。曹丕《燕歌行》有两首,这是其中一首,写一个少妇思念作客远方的丈夫,是现今所能见到的最古的一首七言诗。

      前四句写秋天气候转凉,燕雁皆归,引起少妇对客游远方的丈夫的.思念。以“萧瑟”写秋风之声,以“凉”写天气,以“摇落”形容草木凋零,以“断肠”形容少妇思夫伤心之甚。

      接下五句写少妇思夫的心理活动和忧愁。先以两句写少妇对丈夫的设想:料想你此时内心也因思归而痛苦吧,那么你为什么还久留他方而不回呢?“慊慊”,憾恨的样子。接下三句写少妇忧思:我孤独地守着空房,怀着忧愁思念你,不知不觉地流下眼泪沾湿了衣裳。这三句既体贴远在他方的丈夫,又独自诉说思夫的衷曲,见出忧思之深。

      接下两句说弹琴唱歌也不能排遣心中的忧思。前一句说弹琴时琴弦总是发出短促轻微的声音,后一句说唱歌微吟也不能吟唱出舒长*和的音调。“清商”,乐调名,音节短促轻微。这两句进一步写出了少妇的忧思之深。

      末四句写少妇在深夜里望着银河,借慨叹牛郎织女为河梁阻隔而不能经常相会,表达自己独守空房的忧伤。“星汉西流”,天上的银河已流至西天,说明夜已很深;“央”,尽;“何辜”,何故;“限河梁”,为河梁阻隔,河梁,河上的桥。这四句写夜已深但少妇的忧思仍不能自已。

      这首诗由秋景起兴,由景到人,层层抒写少妇对作客他方的丈夫的忧思。前四句由秋天的萧瑟和草木的摇落,引出燕雁皆归;接着由鸟及人,引出少妇思夫之情。这样引出主题十分自然而合乎人情。接下来先写料想丈夫思归,又引出何以淹留他方的疑问。料想见出思夫之切,疑问见出盼归之切。料想与疑问虽有矛盾,都在忧思中统一起来。然后由丈夫淹留他方转写少妇独守空房,以“思君不敢忘”、“泪下沾衣裳”抒写少妇思夫之忧之苦。先以“援琴”两句加以渲染,见出忧思之深,又以末四句借牛郎织女之事怨叹,更进一步点染少妇忧思之深。从而把少妇思夫之切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其次,全诗语言流畅,每句七字,句句用韵。诗中情感借流畅的语言尽情挥洒,借整齐的句子、节奏和音韵而掩抑缠绵,很好地表达了本诗的主题思想。

[阅读全文]...
  • 包含曹字的诗句

  •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译文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

    注释

    ⑴南乡子:词牌名。

    ⑵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亭:在今镇江市北固山上,下临长江,三面环水。

    ⑶望:眺望。神州:这里指中原地区。

    ⑷北固楼:即北固亭。

    ⑸兴亡:指国家兴衰,朝代更替。

    ⑹悠悠:形容漫长、久远。

    ⑺年少:年轻。指孙权十九岁继父兄之业统治江东。兜鍪(dōu móu):指千军万马。原指古代作战时兵士所带的头盔,这里代指士兵。

    ⑻坐断:坐镇,占据,割据。东南:指吴国在三国时地处东南方。休:停止。

    ⑼敌手:能力相当的对手。

    ⑽曹刘:指曹操与刘备。

    ⑾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率领大军南下,见孙权的军队雄壮威武 ,喟然而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释义: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

    出处:李商隐《无题》

    赏析:应该是诗人与佳人都参加过的一个聚会。宴*上,人们玩着隔座送钩、分组射覆的游戏,觥筹交错,灯红酒暖,其乐融融。昨日的欢声笑语还在耳畔回响,今日的宴*或许还在继续,但已经没有了诗人的身影。宴*的热烈衬托出诗人的寂寥,颇有“热闹是他们的,而我什么也没有”的凄凉。

    典故:此诗是追忆所遇见的艳情场景。

    全诗为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唐 ·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招文士饮》孟郊

    曹刘不免死,谁敢负年华。

    文士莫辞酒,诗人命属花。

    退之如放逐,李白自矜夸。

    万古忽将似,一朝同叹嗟。

    何言天道正,独使地形斜。

    南士愁多病,北人悲去家。

    梅芳已流管,柳色未藏鸦。

    相劝罢吟雪,相从愁饮霞。

    醒时不可过,愁海浩无涯。

    《诣西山深师》韦应物

    曹溪旧弟子,何缘住此山。

    世有征战事,心将流水闲。

    扫林驱虎出,宴坐一林间。

    藩守宁为重,拥骑造云关。

    希望能够帮到您,若满意就给个采纳吧,谢谢!

[阅读全文]...
  • 三国杀台词(曹丕 蔡文姬 荀彧台词)

  • 台词,三国
  • 为什么小编这里要说三国杀台词、三国杀曹丕台词、三国杀蔡文姬台词等等,话说三国魏蜀吴之间的故事,从书本(四大名著之一《三国志》、野史等)、到电脑游戏、到桌游纸牌,无一不深入到现代群众的民心,封建社会有一句谚语“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是因为水浒中都注重人和人之间的情义,在人们年龄比较小的时候,很多人都注重兄弟义气,而缺乏理智的思考问题,看了水浒,会让这些年轻人做事太过意义用事,学梁山好汉造反;而老年人,在饱经沧桑以后对所经历的事情都已经明了,再看三国,只会让他们更加的明白世事的不测,人情的淡薄,倾向于勾心斗角。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三国杀台词(曹丕 蔡文姬 荀彧台词),喜欢的可以多看看。

    三国杀台词(曹丕 蔡文姬 荀彧台词)

    张角

    雷击:以我之真气,合天地之造化!/ 雷公助我!

    鬼道:天下大事,为我所控!/哼哼哼!(坏笑的声音)

    阵亡:黄天……也死了!

    董卓

    酒池:呃呵呵,再来~一壶!/呃呵呵呵呵,好酒好酒!

    肉林:美人儿~来香一个!/食色~性也!

    崩坏:呃~~ /哎!我是不是该减肥了?

    暴虐: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呵呵哈哈哈哈哈哈!

    阵亡:汉室衰落~非我一人之罪~

    袁绍

    乱击:弓箭手准备,放箭!/全都去死吧!

    阵亡:老天不助我袁家啊……

    貂禅

    离间:嗯哼~ /夫君,你要替妾身做主啊~~~~~~~

    闭月:失礼啦~~ /羡慕吧~~

    阵亡:父亲大人,对不起!

    吕布

    无双:谁能挡我?!/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阵亡:不可能!~~~~~~

    陈宫

    明策:如此,霸业可图也~/如此,一击可擒也!

    智迟:如今之计,唯有退守,再做决断!/若吾早知如此~

    阵亡:请出就戳!

    高顺

    禁酒:避嫌远疑,所以无误。/贬酒阙色,所以无污。

    陷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破阵斩将,易如反掌!

    阵亡:生死有命…

    袁术

    庸肆:大汉天下,已半入我手!/玉玺在手,天下我有!

    阵亡:可恶…就差…一步了…

    颜良&文丑

    乱击:吾们乃河北上将颜良、文丑是也 /快来与我等决一死战!

    阵亡:这红脸长须大将是……

    公孙瓒

    义从:冲啊! /众将听令!摆好阵势,御敌!

    阵亡:我军将败,我以无颜苟活于世

    左慈

    化身:万物苍生,幻化由心!/肉眼凡胎,岂能窥视仙人变幻?

    新生:幻幻无穷,生生不息。/吐故纳新,师法天地。

    阵亡:腾云跨风,飞升太虚。

    蔡文姬

    悲歌:制兹八拍兮拟排忧,何知曲成兮心转愁。/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断肠:日东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随兮空断肠。/流落异乡愁断肠

    阵亡:人生几何时,怀有终年岁。

    贾诩

    帷幕:你奈我何?/此计伤不到我!

    乱舞:哭喊吧!哀求吧!挣扎吧!然后死吧!/呵呵呵~坐山观虎斗

[阅读全文]...
  • 曹丕的诗歌代表作是什么(曹植的生*简介及作品)

  • 诗歌
  • 建安二十五年,一代英雄曹操逝世,曹操的次子曹丕继承丞相、魏王之位,同年,他接受汉献帝的“禅让”,登基为帝,结束了汉朝四百余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成为第一任正式的魏国皇帝,没过多久,刘备、孙权分别称帝,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曹丕在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的镜头不是很多,而且负面形象居多,比如逼迫其弟曹植七步作诗、逼汉献帝退位等。但其实,历史上的曹丕,不仅是一位开国皇帝,更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和诗人,与其父曹操、其弟曹植并称为“建安三曹”。

    曹丕自幼文武双全,通晓诸子百家,擅长诗、文、赋,尤其是在诗歌方面,成就颇高,其七言古诗《燕歌行二首》可以说是后世七言诗的开创之作,更难得可贵的是,他著有文艺批评作品《典论》,其中的《论文》更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著。

    当得了皇帝,写得出名诗,作得了文艺批评,曹丕的一生,可以说是开挂的一生,不仅在三国的历史上,在所有的封建朝代中,也是屈指可数的。

    曹丕最具代表性的诗歌之一,当数这首《燕歌行》了(燕歌行不见古辞,有许多人认为就是创始于曹丕),其在文学和诗歌形式上的影响力,都十分长远,所以我们重点来看一下这首著名的七言诗作。

    燕歌行二首·其一

    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小注:(1)慊慊[qiàn],指空虚或失意之感;(2)茕茕[qióng],指孤单寂寞的样子。

    开头三句,“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渲染深秋肃杀的景象,为下面女主人公的出场而作铺垫。三句话,将视觉、听觉、感觉融为一体,给人一种凄凉、空旷、衰败的感觉,正是传统的悲秋情怀,正如宋玉笔下所说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接着三句,女主人公登场,“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这位满面愁容、思君断肠的主人公,望着远方,自言自语,爱人离家已久,为何还不归来?一句“何淹留”,将女主人公的柔肠牵挂,是因为什么久留他方呢?是战争,生病,还是有了别人?因为胡思乱想,更增沉重的心情!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这三句描绘了女主人公在家独守空房的景象,他白天思君,晚上哭泣,令人感动。这一方面表现了她的孤寂无聊,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她的忠贞专一,除了思念爱人,她没有别的心思。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在秋夜的月色下,她取过瑶琴想要弹奏一曲,借以寄情,可是弹来弹去都是一些哀怨凄婉的短调,这更加令人断肠了。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明月透过帘幕照在了她空荡荡的床上,她发现后抬头一望,看到银河西转,才知道夜已经很深了。银河西转,极言夜之深,可见她临风而立,抚琴低吟,早已经过去很久很久了。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她看到了牛郎织女星,不禁充满了同情,质问苍天,为什么要将这有情人隔断在银河两边呢?这是双关的手法,也是说自己和爱人的处境,看似痴话,却表现了女主人公的一片情痴,她不接受这样的安排,所以她敢于质问苍天,这在古代是非常有勇气的。所以这个结尾,结的漂亮,言有尽而意无穷。

    整体来看,曹丕的这首诗,思想不算复杂,题材也并非独创,但是在曹丕笔下,却将写景、抒情巧妙地融为一体,再通过对女主人公的心理描写,酝酿成了一篇凄婉哀怨的诗篇,辞藻华丽但不滥用,精心布局却又不带雕琢痕迹,足见这首诗艺术上的成功。难怪后世评价极高,王夫之说:“倾情倾度,倾色倾声,古今无两”;吴淇说:“风调极其苍凉,百十二字,首尾一笔不断,中间却具千曲百折,真杰构也”。

    另外,《燕歌行》的七言形式,在诗歌发展史上也是非常具有开拓性的,《诗经》主体是四言诗,《楚辞》虽然是七言,但几乎每句话中都有一个“兮”字,还不是纯粹的七言,自《楚辞》之后,虽然偶有七言诗作,但多不纯粹,直到曹丕的《燕歌行二首》,句句压*声韵,清丽婉转,才真正摆脱了《楚辞》的羁绊。所以说,曹丕的开创之功,是不可磨灭的。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曹丕诗句 - 句子

曹丕诗句 - 语录

曹丕诗句 - 说说

曹丕诗句 - 名言

曹丕诗句 - 诗词

曹丕诗句 - 祝福

曹丕诗句 - 心语

推荐词条

二十四节气之春的古诗 表达关心关怀的古诗 来自古诗词的好听网名 自己穷的古诗 陆游写的古诗冬夜 爱的供养古诗词 有写樱花的古诗词吗 有关感恩的儿童古诗 期待宝贝出生的古诗 宿建的江古诗 古诗带拼音的简短 关于明媚的古诗词 古诗词里面有深意的名字 送韩侍御之广德的诗意古诗 用餐具和食材制作古诗的图片 描写泰安的古诗 野望王绩的古诗 关于小学语文的古诗活动 古诗与早餐的完美结合 唯美表达爱情的古诗 题目带岺正文带炎的古诗 牢骚满腹防肠断的古诗 古诗中与战争有关的地名 画古诗的教学目标 悯农古诗锄禾日当午的诗意 春日古诗的讲解 黄鹤楼古诗作者李白的诗 小学学刘禹锡的古诗 适合玫瑰的古诗 含有风景名胜的古诗 古诗登乐游原的拼音版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