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牡丹诗词名句 >

牡丹诗词名句

关于牡丹诗词名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牡丹诗词名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牡丹诗词名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牡丹诗词名句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牡丹诗词名句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牡丹诗词名句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牡丹诗词名句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牡丹诗词名句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牡丹诗词名句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牡丹诗词名句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牡丹诗词名句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牡丹的诗句有哪些(牡丹诗词名句精选)

  • 牡丹
  • 含香含态醉春晖

    ——咏牡丹古诗词赏析(五)

    王传学

    唐宋以后,咏牡丹诗词有所降温,不过仍有一些具有特色的佳作。

    元代诗人元好问的《紫牡丹三首》(其一),极写紫牡丹之美:

    金粉轻粘蝶翅匀,丹砂浓抹鹤翎新。

    尽饶姚魏知名早,未放徐黄下笔亲。

    映日定应珠有泪,凌波长恐袜生尘。

    如何借得司花手,偏与人间作好春。

    这是元好问《紫牡丹三首》中的第一首。牡丹,素有“花中之王”的盛誉。据说我国古时牡丹品种极多,多至三、四百种。有红、黄、紫、白、绿诸色。单是紫色的就有魏家紫、紫绢、墨葵等数十种。此诗所咏的紫牡丹很像是名种“紫绢”。“紫绢”瓣薄如绢,色作紫红。

    首联“金粉轻粘蝶翅匀,丹砂浓抹鹤翎新”,极似“紫绢”秀色。“蝶翅”,形容紫牡丹的花瓣薄如蝶翅,金粉轻沾。花瓣的颜色,又像是浓抹了丹砂的鹤翎一样洁雅清新。如此俊物,如此佳色,引出一番比照,几度遐想,引出诗人心旷神怡之余的甜滋滋的迷惘。

    “尽饶姚魏知名早,未放徐黄下笔亲”,颔联以牡丹花的两个最名贵的品种作比,又以花鸟画的两位最著名的画家相衬,把紫牡丹的审美价值推向了极处。“姚魏”即姚黄、魏紫,古有“姚黄为花王,魏紫为花后”之说。“徐黄”即徐熙、黄筌,古有“黄家富贵,徐家野逸”之说。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尽管“姚黄”、“魏紫”知名很早,但它们比起这株紫牡丹来却还是稍逊一筹。纵使徐熙、黄筌再生,也很难描摹出这株紫牡丹的风韵、神采。

    颈联依诗人主体意识的感悟,以“定应”、“长恐”二语将紫牡丹置于拟想的自然景观的运动变幻之中,既照应首联对审美客体的静态观照,又为尾联“天问”式的结语做了铺垫。“映日定应珠有泪”,隐现着“紫牡丹”花含晓露、映日生辉的动人风采;;“凌波长恐袜生尘”,化用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之句,勾勒了紫牡丹轻盈欲飘的娇美姿态。

    “如何借得司花手,偏与人间做好春”,尾联两句看似“疑问”句式,暗含“感叹”语意。因为花儿太美了,由花而装点的春色太令人陶醉了,使人感觉似乎非人间事,于是这种超乎人们寻常意识之外的美便引发了顺乎人们惯常思维的疑问:神奇的造化是如何借了司花之手,出乎寻常地给人间送来这般美妙的春花,使得人间饱餐秀色而忘忧的呢?

    此诗结构精巧,形象生动。首先是巧妙地转换审美观照角度,多层次地塑造审美客体形象。比如,首联做工笔式描摹,颔联转成比照式评价,颈联把动态勾勒寓于拟想之中,尾联又以疑问的方式表达了深情的感叹,从而使紫牡丹形象忽而拉*,忽而推远,忽而清晰可见,忽而扑朔迷离,造成了极富魅力的美感效果。同时,在角度的变换中又通过“轻粘”、“浓抹”、“尽饶”、“未效”、“定应”、“长恐”、“如何”、“偏与”等词语起承转合,表现了诗人跌宕起伏、富于韵律感的内在情势,增加了诗人向读者传递美感信息的力度。

    元代词人段成己的《江城子》,表现了玩赏牡丹的雅兴:

    东园牡丹盛开,二三子邀余饮花下。酒酣,即*赋之。

    水南名品几时栽?映池台,待谁开?应为诗人着意巧安排。调护正须宫样锦,遮丽日,障飞埃。

    晓风吹绽瑞云堆。怨春回,要诗催。醉墨淋漓,随手洒琼瑰。归去不妨簪一朵,人也道,看花来。

    这是首玩赏牡丹的词,写来清新流畅,问答自如,明白如话,而且洋溢着一种洒脱开朗的气氛。我国古典诗词多有一种淡淡的哀愁,像这样豁达欢快的作品尚不多见。 以上特点和词人的处世态度是分不开的。词人于金哀宗时始中进士,金亡隐居不仕。他看破了朝政的倾轧昏暗,故能超脱物外。他的一些诗句,如“长安倦客,不堪重整旧朝衣”(《望月婆罗门引》),“百年光阴霎时间,镜中看,鬓成斑。历遍人间,万事不如闲”(《江城子》),都流露了这种情绪。

    诗一开始,作者即接连提出问题:那名贵天下的洛阳牡丹(洛阳在黄河南,以牡丹之名贵甲天下,故其牡丹可称水南名品)何时开、为谁开呢?然后自答,应是为诗人而开,是(上天)巧妙的安排吧。一个“巧”字,突出了赏花机遇的难得。谢灵运云:“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此时四者俱来,岂不是天意的著意安排。由此词人提出应当用宫锦做一个尘障,以为牡丹遮日障尘,表示了惜花之意。

    下阕写晓风把万紫千红的牡丹吹绽了,好像一片(堆)五彩云霞(瑞云,五色之云)。怕春天匆忙回去,所以词人要诗人做诗催花快开,以便尽情观赏。当诗人酒醉赋诗,笔墨酣畅之际,那诗中的奇词丽句,正如一朵朵琼瑶美玉,诗花将交相辉映。最后词人又风趣地叮嘱与会者(二、三子),回去不妨每人簪一朵花,有人问时也好回答是:赏花归来。幽默而富有情趣。

    词中有两种用典:一是锦障。《晋书》载:石崇与王恺、羊琇斗富,王恺做紫丝布步障四十里,石崇做锦步障五十里。不过石崇的锦步障用来遮人,这里用来护花。二是催花。《羯鼓录》载:明皇尝于二月初,命羯鼓临轩纵击,自制曲《春光好》,催花早发。早以乐曲催花,这里则是以诗催花。两处似用典,又似未用典,因为不懂典故由来,对诗意的领略玩味不会有多大的影响。这正是此词的浅显流畅之处。

    明代诗人李祯的《山中见牡丹》,写山中牡丹,别具一格:

    不嫌恶雨并乖风,且共山花作伴红。

    纵在五侯池馆里,可能春去不成空?

    唐宋以来,牡丹一直是诗人们寄予浓厚兴趣的题材。有的写其颜色,有的写其情态,有的写其芳香。这里有短笺小诗,也有鸿篇巨制,个中脍炙人口者,已屡见不鲜。这就使后继的诗人倍觉艰难。

    这个被唐宋元的诗人搜索枯肠做过了的题目,到了明代诗人手里,其难以下笔也就可知。然而,诗人居然能独出新裁,翻出新样,拈出《山中见牡丹》的题目。城里的牡丹,早已被人所熟知,“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花开时节动京城”。而山中牡丹的风采,相对地说则少有人领略了。

    诗人并没有描绘山中牡丹的妖艳和馨香,这方面,“前人之述备矣”,而是强调了两点:一是不谦恶雨乖风的顽强抗争精神,一是并不清高自恃而肯于随俗的品格。

    据《群芳谱》载,牡丹的品种有一百二、三十种之多,其中洛阳的牡丹冠天下。它们美艳而又高贵,但往往经不住风吹雨打。而山中的牡丹却不然,无主的花开花落,“不谦恶雨并乖风”,照样争芳吐艳,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这一点是城里的牡丹所不能比拟的。

    牡丹既被尊为花中之王,自然就身价百倍。山中的牡丹却不是这样,“且共山花作伴红”,以牡丹之尊之贵,肯与山花“作伴红”,确乎是难能可贵。

    明代诗人冯琢庵的《牡丹》,描写了初开牡丹的娇艳:

    数朵红云静不飞,含香含态醉春晖。

    东皇雨露知多少,昨夜风前已赐绯。

    这首诗是写牡丹初开时的动人情景。

    “数朵红云静不飞”,以“红云”喻牡丹之繁之鲜,很新颖别致。这是诗人远望时的感觉。云彩是美好的,却又是飘忽不定的,人们欣赏它,也只是可望而不可即,为之叹息。而眼前那一朵朵犹如片片云彩的红色的牡丹花,却是静止的,尽可以满足人们的欣赏。它们静静地舒展着自己的姿色,让人从自己的身上感觉到春天的美丽。云彩本来是流动的,而牡丹却“静不飞”,这个“静”字,写出了牡丹娴静文雅的姿态,让*会到一种端庄美。

    “含香含态醉春晖”,则是从*距离的视觉嗅觉,写牡丹的姿美色香了。诗人从远处走*牡丹前,尽情地去欣赏它的姿色,却嗅到了一阵阵袭人的芳香气味。在*乎朦朦胧胧的氛围中,诗人仿佛觉得连明媚的春光都被牡丹花这色香姿美给陶醉了。这是借喻,实际上是诗人为牡丹的色香姿美倾倒了,陶醉了。“含香含态”,一是写嗅觉,二是写视觉,而“态”字就不仅仅是盛开的花朵了,还有那些欲开欲闭娇羞半遮面的,以及正在吐芽露蕊的花骨朵了。

    “东皇雨露知多少,昨夜风前已赐绯”,“东皇”,是指司春之神。“绯”,是红色。这两句写牡丹如此之美,一定是司春之神宠爱它的结果。司春神真可谓偏爱牡丹,你看它送给了牡丹多少阳光与雨露,并赐给了牡丹鲜红可爱的姿容。“昨夜风前已赐绯”,从时间上表明了牡丹花正值初开时节,它的颜色还是鲜嫩红艳的,正是蓓蕾初吐之日。这与首句“数朵红云”相呼应,都在说明牡丹还不当盛开季节。而这早开的数朵红得可爱的牡丹花,却别有一番姿色,它的气味,它的形态,已足够令人陶醉了,何必更待盛开时节呢?诗人以欣赏到早开的牡丹花的独特风韵为自豪,流露出内心早占春色时的喜悦和美的享受感觉。

    明代诗人汪宗孝的《和陈夫人红牡丹诗次韵》,赞美红牡丹的无比艳丽:

    深叶繁枝芘苑墙,朱颜赢得配花王。

    风回盼盼筵间态,日映杨妃醉后妆。

    娇艳由来称覆锦,秾华应许傍沉香。

    也知春昼饶清赏,烧烛相看更断肠。

    诗人先赞美红牡丹枝繁叶茂,花色红艳,确实配得上花王的称号。

    接着以杨贵妃醉酒后的盛装,描绘红牡丹的色艳,用覆着宫锦来形容红牡丹的娇艳,用沉香来比喻红牡丹的香浓。结尾写诗人日夜赏花不尽的雅兴,进一步表现出红牡丹的无比美丽与无穷魅力。

    清代诗人程先贞的《黑牡丹》,赞美黑牡丹的独特之美:

    春烟笼宝墨, 入夜看来难。

    恐奏清*调, 杨妃砚滴干。

    明代以前未见有真正咏黑牡丹的诗篇。虽然在苏东坡的诗中有“求为墨牡丹”(《墨花》)的诗句,但那是指墨画牡丹,而不是现实中的黑牡丹。

    “春烟笼宝墨,入夜看来难”,“春烟笼宝墨”,春烟指层层绿叶泛起的浮光,笼罩着墨团似的花朵,给人一种稳健深沉的美感。“入夜看来难”,一层意思是写花色之黑,漆黑漂亮之美;另一层意思是写观赏者对此花的玩味不舍。不然,谁肯入夜还来看花呢?非有入夜还想看的审美要求,才有入夜看来难的感叹。

[阅读全文]...
  • 牡丹的诗词名句(赞美牡丹花诗词集锦大全)

  • 牡丹,赞美,牡丹花
  •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伴随着缕缕春风,牡丹花开了!红的、紫的、白的、黄的……五彩缤纷。牡丹花色泽艳丽,玉笑珠香,富丽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满园春色牡丹花,一片国色富贵来,牡丹生来就有一种帝王之气,花开时节,冠绝群芳。古诗词里的牡丹,绽放了最美的春天!

    红牡丹

    唐-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和令狐相公别牡丹

    唐-刘禹锡

    *章宅里一栏花,临到开时不在家。

    莫道两京非远别,春明门外即天涯。

    牡丹

    唐-徐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题牡丹

    唐-捧剑仆

    一种芳菲出*,却输桃李得佳名。

    谁能为向天人说,从此移根*太清。

    牡丹

    唐-张又新

    牡丹一朵值千金,将谓从来色最深。

    今日满栏开似雪,一生辜负看花心。

    夜看牡丹

    唐-温庭筠

    高低深浅一阑红,把火殷勤绕露丛。

    希逸*来成懒病,不能容易向春风。

    杭州开元寺牡丹

    唐-张祜

    浓艳初开小药栏,人人惆怅出长安。

    风流却是钱塘寺,不踏红尘见牡丹。

    牡丹

    唐-薛涛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夜深闲共说相思。

    牡丹

    宋-陈与义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牡丹

    宋-赵彦端

    沉香亭北无消息,魏国姚家亦寂寥。

    不见君王殿中见,溪园堂下雨潇潇。

    牡丹

    宋-任希夷

    沉香亭北露华春,曾识霓裳第一人。

    千载不归罗袜梦,绿枝红艳只如新。

    咏牡丹

    宋-张坚

    迎日香苞四五枝,我来恰见未开时。

    包藏春色独无语,分付芳心更待谁。

[阅读全文]...
  • 牡丹诗句经典名句(赞美牡丹七绝诗词)

  • 牡丹,经典,赞美
  • 牡丹花色泽艳丽,玉笑珠香,风流潇洒,富丽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古代文人墨客描写牡丹的诗词也不少,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1《思黯南墅赏牡丹》

    唐代:刘禹锡

    偶然相遇人间世,合在增城阿姥家。

    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

    2《题所赁宅牡丹花》

    唐代:王建

    赁宅得花饶,初开恐是妖。

    粉光深紫腻,肉色退红娇。

    且愿风留著,惟愁日炙燋。

    可怜零落蕊,收取作香烧。

    牡丹

    3《裴给事宅白牡丹》

    唐代:卢纶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玩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4《赵侍郎看红白牡丹因寄杨状头赞图》

    唐代:殷文圭

    迟开都为让群芳,贵地栽成对玉堂。

    红艳袅烟疑欲语,素华映月只闻香。

    剪裁偏得东风意,淡薄似矜西子妆。

    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

    牡丹

    5《牡丹种曲》

    唐代:李贺

    莲枝未长秦蘅老,走马驮金斸春草。

    水灌香泥却月盘,一夜绿房迎白晓。

    美人醉语园中烟,晚华已散蝶又阑。

    梁王老去罗衣在,拂袖风吹蜀国弦。

    归霞帔拖蜀帐昏,嫣红落粉罢承恩。

    檀郎谢女眠何处?楼台月明燕夜语。

    6《赏牡丹》

    唐代:王建

    此花名价别,开艳益皇都。

    香遍苓菱死,红烧踯躅枯。

    软光笼细脉,妖色暖鲜肤。

    满蕊攒黄粉,含棱缕绛苏。

    好和薰御服,堪画入宫图。

    晚态愁新妇,残妆望病夫。

    教人知个数,留客赏斯须。

    一夜轻风起,千金买亦无。

    牡丹

    7《红牡丹》

    唐代: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8《牡丹》

    唐代:薛涛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阅读全文]...
  • 牡丹诗词名句精选(牡丹赞美诗句古诗)

  • 牡丹,赞美
  • “游过了四季,荷花依然香。等你宛在水中央。”

    一曲《荷塘月色》,清扬悠远。当熟悉的旋律再次缓缓响起,我们又步入了飘满荷香的夏天。

    要说夏天最美的那抹风景,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花绝对当之无愧。

    从古至今,我们对荷花的喜欢向来是有增无减。那一首一首闪耀在历史中的荷花诗词,就是最好的证明。

    十里荷花碧水长天。究竟哪一首荷花诗才是你心中的第一呢?看完之后自见分晓。

    【第十名】

    《荷花》

    清·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熏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四五月间,夏风微掠。荷叶密密地贴在水面,一朵朵荷花静静地开在水面,更显娇艳。

    美人坐在画船上,向着荷花深处划去,那满池的荷花,渐渐地遮住了美人的细腰。

    这首诗里,有风,有花,有美人,在这一幅绝美的风景里,竟然分不清是荷花美还是美人娇。

    【第九名】

    《采莲曲》

    唐·李白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李白笔下的采莲女,像极了那一朵朵娇艳的荷花,清香四溢,明媚照人。

    荷叶田田,芙蓉朵朵。诗人笔下生风,使一曲采莲,景因情而媚,情因景而浓,而毫无堆砌之嫌,清新自然,仍是一如既往的浪漫。

    但时光易逝,繁花易凋。诗人“踟蹰空断肠”,也终究无法挽回。所以,愿我们都能留住生命中所有看花赏景的时间,珍惜身边的美好风景。

    【第八名】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荷花清丽,美人娇羞。诗人想写那荷中的美人,却又别出心裁,将荷花比作美人。碧罗裙,芙蓉面,醉了整个夏天。

    听到有人经过的声音,慌忙躲入荷花丛中。这样生动活泼的画面,是否也在你的心头荡起了涟漪呢?

    【第七名】

    《忆王孙·夏词》

    宋·李重元

    风蒲猎猎小池塘,

    过雨荷花满院香,

    沉李浮瓜冰雪凉。

    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

    风中的水草猎猎有声,雨后的荷花更散发出沁人的芬芳,使得满院都是荷花的香味。

    炎热的夏季,难得的雨后清爽。这时候,还有冰镇的瓜果可以清热解暑,再美美地睡上一个午觉,多么恣意逍遥啊!

    其实我们一生所追求,又何尝不是“闲逸”二字呢?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诗中这样静好的日子,是不是像极了你如今的生活呢?

    【第六名】

    《江南》

    汉·佚名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全诗没有一字说到采莲的愉悦,却让人读来愉悦不已。

    没有一处说到花的娇美,只在赞叹荷叶的可爱。但荷叶尚且如此可爱,花的美好自然就不言而喻了。

    这首诗生趣盎然,即使反复唱咏,仍觉得余味无穷。

    【第五名】

[阅读全文]...
  • 牡丹诗句经典名句(12首最经典的牡丹花诗词)

  • 牡丹,经典,牡丹花
  • 牡丹在中国被称为“花之富贵者也”。它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

    在唐代时,牡丹更是为人所追捧。据说在唐代时,牡丹花开,全城的人倾巢出动去观赏。而文人墨客也喜欢吟咏牡丹同,他们和美妙的语言来赞赏它。

    下面十二首牡丹诗词,哪一首是你心目中的牡丹形象呢?

    《赏牡丹》

    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刘禹锡以芍药和芙蓉对比,芍药没有格调,荷花没有热情,只有牡丹是真正的国色,花开之时,全城之人,都出来观看。

    《赏牡丹》

    唐·王建

    此花名价别,开艳益皇都。

    香遍苓蓤死,红烧踯躅枯。

    软光笼细脉,妖色暖鲜肤。

    满蕊攒金粉,含棱缕绛苏。

    好和薰御服,堪画入宫图。

    晚态愁新妇,残妆望病夫。

    教人知个数,留客赏斯须。

    一夜轻风起,千金买亦无。

    王建写牡丹从开放到凋谢的情态,感慨“赏花当及时”。

    全诗围绕一个“赏”字,通过写牡丹的姿态和开谢,写出了作者赏牡丹的感受,道出了“花时难久驻,赏花当及时,一旦花事了,千金买亦无”的惜花之情。

    《牡丹》

    唐·徐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徐凝以洛神比牡丹,可见对牡丹的喜爱赞赏之情。

    有哪个人不喜欢牡丹花呢,盛开时独占了城中的美景。莫不是洛水女神在那里翩舞吧,千娇万态如同灿烂的朝霞飞腾。

    《牡丹》

    唐·柳浑

    *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窠。

    今朝始得分明见,也共戎葵不校多。

    唐代人爱牡丹,春天以不赏牡丹为耻。有豪富之家,为了买牡丹,一掷千金,柳浑对为买花而挥金如土的富贵闲人及当时赏花成狂的不正常现象极为不满,于是从新奇的角度创作了此诗。

    *来对牡丹真是没有什么办法,数万钱才能买一株。今天早晨才得以明明白白地看见,那牡丹也同蜀葵不差多少。

    《牡丹》

    唐·薛涛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夜深闲共说相思。

    薛涛把牡丹比作自己的情人,在她的笔下,牡丹似是一个精灵。

    据说这首诗是薛涛送别元稹所写。诗中,薛涛把牡丹比作自己热恋中的情人,表达与情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与情人相守相依的缱绻之情。

    《牡丹》

    唐·张又新

    牡丹一朵值千金,将谓从来色最深。

    今日满栏开似雪,一生辜负看花心。

    在张又新的诗中,我们可以知道,在唐时,人们钟情于深色的牡丹花。可诗人此次看到的牡丹,是白牡丹,似雪一般,令诗人感慨万千。

    《咏牡丹》

    宋·王溥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历来,对于牡丹,诗人都是赞赏,王溥却有不同看法。

    诗人以枣花与牡丹相比,他说,枣花虽小能结成果实,桑叶虽然柔软,却能养蚕吐丝。可笑牡丹花大得像斗,却什么也不能作,不过白白长一条枝子。

[阅读全文]...
  • 牡丹的诗句有哪些(牡丹古诗词精选)

  • 牡丹
  • 牡丹,花色艳丽,朵大而香,品种繁多,富丽堂皇,得到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喜爱,被誉为“花中之王”。历史上,牡丹最初是一种药材,南北朝时期开始作为观赏花卉,在盛唐时期,牡丹一举成为“国花”。

    宋代著名文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写道: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唐朝是牡丹地位提升到顶峰的重要时期。“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王侯家为牡丹贫”。最贵的姚黄魏紫,一株可以卖到数万钱,各路富豪不惜血本,竞相买花争艳。

    到了宋朝,关于牡丹的栽培技术和文化价值更加丰富,欧阳修曾写《洛阳牡丹记》,比较系统地记录了当时牡丹的种类和起源。明清时期,有很多不同版本的《牡丹谱》,使得牡丹文化更加完整。

    牡丹开于暮春初夏时节,此时已百花开尽,使得牡丹更加突出。由于牡丹的崇高地位,关于牡丹的诗词特别的丰富,也有很多非常经典的语句。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其中最为优美的9首。

    1.《赏牡丹》 唐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盛唐时期,牡丹最风流。诸多唐朝诗人都有作品。刘禹锡这首赏牡丹,通过与芍药、芙蕖的对比,显示出牡丹品高多情的真国色。凭着这句诗,刘禹锡历来被称为“赞美牡丹第一人”。其实,刘禹锡还写过很多牡丹诗,比如:《和令狐相公别牡丹》:*章宅里一栏花,临到开时不在家。莫道两京非远别,春明门外即天涯。这些诗都很不错。

    2.《牡丹》 唐 皮日休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

    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

    在众多的咏牡丹诗中,皮日休的这一首殊为精绝。既体现了牡丹的时令特点,又称赞了牡丹的花王地位。尤其是“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这一句,对仗工整,构思精巧。

    3.《牡丹》 唐 李正封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丹景春醉容,明月问归期。

    牡丹被称为“国色天香”,就是来源于这首诗。秀色可餐,香气袭人,流连忘返,不知归期。这就是牡丹的魅力。这首诗虽然短,但是却很贴切生动。

    4.《咏牡丹诗》 唐 *甫

    邀勒春风不早开,众芳飘后上楼台。

    数苞仙艳火中出,一片异香天上来;

    晓露精神妖欲动,暮烟情态恨成堆。

    知君已解相轻薄,斜倚栏杆首重回这首小诗比较清新。语言*淡朴素,如同生活常语,但寓意较深。之所以选用此诗,主要是它不像其他的诗一样,多是在赞美牡丹。这首诗,通过对牡丹凋零的感触,表达了落红虽可惜,但比花还要憔悴的佳人更可惜,从而感叹时间流逝,别有一番风味。

    当然,关于牡丹的诗词还有许多,如有此爱好,希望大家留言交流。。

    图文|王玉庆

    编辑|王梦洁

    审核|苗亚蕊

[阅读全文]...
  • 牡丹诗句经典名句(赞美牡丹花的好词)

  • 经典,牡丹,牡丹花
  • 牡丹自古以来即为富贵吉祥的象征,被称为“富贵花”。它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堪称诗人们最喜欢吟诵、赞美的花卉。

    刘禹锡甚爱牡丹,他曾赞牡丹曰:“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在诗人眼里,只有牡丹花才是真正的国色,是最美的花,当它开花的时候,其盛况轰动了整个京城。

    他在《思黯南墅赏牡丹》一诗中写道,偶然相遇人间世,合在增城阿姥家。意为,在人世间怎会遇见牡丹这样漂亮的花,花开重瓣,层层叠叠如同西天王母九重的增城。

    白居易也曾写下长诗《牡丹芳》,其中名句:“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脍炙人口。花开花落,二十来天里,满城的人们为了赏花而发狂。

    王维《红牡丹》里写道,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红牡丹的绿叶在悄悄地舒展,像美人身上的红衣服一般,花色有鲜有暗。

    诗仙李白自然不会错过牡丹花,他在《清*调》三首中,将牡丹花与美貌的杨贵妃做对比,可谓最高礼赞: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椅栏杆。

    李商隐的《牡丹》诗,是这样的写的: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风中的牡丹既像在垂手而舞,正零乱翻动的雕玉佩饰;又像在弯腰而舞,正争相回旋的郁金裙子。它像石崇家的蜡烛,哪须常把烛芯剪去,它像荀令君的体肤,不用香炉染熏就香气袭人。

    关于咏牡丹的诗句数不胜数,例如:三春堪惜牡丹奇,半倚朱栏欲绽时。天下更无花胜此,人间偏得贵相宜。

    又如: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

    又如:颜色无因饶锦绣,馨香惟解掩兰荪。那堪更被烟蒙蔽,南国西施泣断魂。

    又如: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

    趁着春暖花开的好时节,赶紧去和牡丹花约会吧。

[阅读全文]...
  • 赞美牡丹的短句(古人咏牡丹诗词7首)

  • 牡丹,赞美,古人
  • 谷雨时节牡丹花诗词7首,东风既与花王,芍药须为*侍

    谷雨节气在晚春,此时雨水增多,土地湿润,河流涨水,提供谷物生长丰沛的水源,很多花都已经进入结果期。自然界的色彩以绿色为主,成为千百种果实生长的庇护所。

    但是在这一片森森绿色当中,山林的牡丹花却应时开放。古人很早就知道牡丹,因为那是山林提供的珍贵药材,汉朝《神农本草经》就记载“牡丹味辛寒,一名鹿韭,一名鼠姑,生山谷”。

    为什么叫鹿韭和鼠姑呢,已经无人破解,或者这就是最原始的牡丹,生在丛林山谷,时常有鹿和老鼠作伴。最初采集牡丹,是因为牡丹根可以治病,对于血淤时疫,有着很好的行血抗病效果,提升人的免疫力。通常夏天茂盛的草药都有这样的功效。

    此时的牡丹单瓣,色彩有大红,白,紫,人们观察深色花朵的牡丹花根茎药用效果会更好。

    通常在农村山林,牡丹是作为一种草本中药存在。南北朝时代,农民在竹子中间种植牡丹,是药用。直到隋炀帝统一中国后,扩建皇家园林,要求每个地方进献地方花卉充实园林,以牡丹为药用的种植区河北易县,将自己的特产牡丹进献了20箱,多达10多个品种。

    皇家专门人打理,且牡丹并不娇气,互相嫁接,形成了重瓣花卉,成为皇家贵族的晚春之赏。而盛世富庶,点燃了长安和洛阳的牡丹花海,各地都收罗和培植牡丹,到了中唐晚唐,从上而下,牡丹已经开遍长安洛阳的大街小巷,成为真正的唐朝国花。

    在牡丹顽强的生命力和盛世的栽培呵护下,牡丹来得富丽多彩,又时当谷雨节气,是风调雨顺,万物蒸蒸日上的时节,牡丹有着攘助太*富贵的吉祥寓意,成为唐朝人的心宠。

    而牡丹也没有辜负人们的厚爱,晚春谷雨,百花凋零,牡丹独步春风,大气绚烂,花开如磅礴锦绣,将春天推向另一个狂欢的高峰。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蓉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唐朝刘禹锡《赏牡丹花》

    50多岁的刘禹锡经过二十多年的贬谪,从四川巴山蜀水回到长安,让他惊讶的是这里已经成为牡丹花的海洋,牡丹那种大气,富丽,端庄,开在百花之后的晚春,点燃了长安看花的狂潮。刘禹锡这首诗有盛世牡丹的赞美,也是爱惜自己晚来的春天。这是对盛世对自己的祝福。

    “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

    异香开玉合,轻粉泥银盘。

    晓贮露华湿,宵倾月魄寒。

    家人淡妆罢,无语倚朱栏。”唐朝王贞白《白牡丹》

    牡丹在唐朝就已经培育成万紫千红的花卉,其中唐朝重红紫,牡丹花瓣肉多润泽,如同丝绸锦缎,以红紫为贵的唐朝审美,特别钟爱紫色或者红色的牡丹。色彩饱和富丽,尤其是贵族和仕途中人,谁不愿意穿紫衣红,成为上流社会的一份子?牡丹的艳丽又正好搭配风格秾丽的唐朝时装,我们在唐朝流传下来的《仕女簪花图》,就可以看到,那硕大的牡丹顶在女子的头发上,富贵吉祥。

    但审美总有另类,比如白居易就爱白牡丹。又比如这位唐朝的王贞白。

    他喜欢的是素雅的白色牡丹,仿佛是谷雨雨水洗过的一团洁白的素绢。那香气氤氲,粉黄的花粉轻轻散落在白色的花瓣上,像什么?像洗去浓妆的妻子,显出天然的丰腴白嫩的肌肤,在家里自然等着良人回家,大方,淡雅,富丽,家常。

    这是一首很耐看的牡丹诗,白牡丹更像唐朝家常女子,圆润素净的面庞,但底子是温润的,笃定的,有情的。让人安心。

    “嫚黄妖紫间轻红,谷雨初晴早景中。

    静女不言还爱日,彩云无定只随风。”唐朝 *甫《牡丹二首》其一

    唐朝也培养了电影的牡丹花。重重叠叠的花瓣,显示着繁复富丽,有婀娜的黄,有艳丽的紫,还有粉红色。这大片万紫千红的牡丹,在谷雨的雨水滋润后,在早上的太阳里。

    牡丹因为花大而显得沉静。在太阳底下,万千丰腴静美的女子,对着太阳。但是只要一阵风过来,那红绿的牡丹瞬间就翻飞成最狂放绚烂的舞蹈。彩云在唐朝可不是虚无缥缈的淡色,那是实在的流霞。

    这一静一动是真实的实感。就像唐朝的女子,站在那里安静着也是一种分量,舞动起来,更有一种真实的炫美。

    实际唐朝并没有刻意将谷雨节气和牡丹花做联系。但是宋朝则将牡丹和谷雨节气更加紧密联系起来。牡丹称为“谷雨花”,这是因为宋朝牡丹的种植更为广泛,更为发达,深入民间。

    “月波半浸杨柳,谷雨初匀牡丹。

    夜酒只堪允酌,春罗不耐轻寒。”宋朝李石《扇子诗》

    晚春时节,谷雨花开。牡丹带雨,别有一种艳丽。这首诗写的是离人之思,春闺之怨。良辰美景,牡丹花开,春情最美,良人不在。只能喝点酒,压压谷雨的微寒,牡丹虽好无人看,一点凉在少妇的心间,进而蔓延在皮肤上,连那衣裳也觉得幽凉吧。

    “晓天谷雨晴时,翠罗护日轻烟里。酴醿径暖,柳花风淡,千葩浓丽。三月春光,上林池馆,西都花市。看轻盈隐约,何须解语,凝情处、无穷意。

    金殿筠笼岁贡,最姚黄、一枝娇贵。东风既与花王,芍药须为*侍。歌舞筵澡,满装归帽,斜簪云髻。有高情未已,齐烧绛蜡,向阑边醉。”宋朝曹组《水龙吟·晓天谷雨晴时》

    这首词写了宋朝牡丹花开的繁盛春景。谷雨之后的牡丹更加润泽娇艳,三月春光里,从皇家园林到豪门到公共园林,到处都是绚烂的牡丹花。里面谈到皇家园林和西都花市,后者应该是一个公共的看花场所。

    这里谈到宋朝的牡丹特别看中电影。因为和唐朝略微不同,如果紫是唐朝的高贵色,黄则是宋朝的高贵富丽色彩,黄代表皇权富贵。

    所以培植的最美的电影的姚黄牡丹首先供应皇宫,其次是贵族。牡丹本身比芍药高大,牡丹是木本,芍药是草本,虽然花开类似,但显然牡丹更加尊贵大气,所以将牡丹或者牡丹中电影的品种封为花王,是对牡丹大气富丽的赞美。而类似牡丹的芍药此时也盛开,但明显从个头从质感都比牡丹次一等,所以芍药有花中丞相的美称。

    牡丹和芍药搭配,倒也真像君臣。

    宋朝有簪花的*俗,男人帽子上此时插大朵牡丹千万别惊讶,那可能人家正是参加一场聚会的途中或者归来。牡丹是最美的搭配礼服的花朵。比那西服玫瑰可大气多了。

    “云弄轻阴谷雨干。半垂油幕护残寒。

    化工著意呈新巧,翦刻朝霞饤露盘。

    辉锦绣,掩芝兰。开元天宝盛长安。

    沈香亭子钩阑畔,偏得三郎带笑看。”宋朝贺铸《翦朝霞/鹧鸪天》

    唐玄宗和杨玉环在沉香亭看的木芍药就是牡丹花,李白有“一枝红艳露凝妆””沉香亭北倚阑干”来形容牡丹和杨玉环的美艳。但是那首诗里并没有点出谷雨节气。

    宋朝人用想象弥补了空白。那一定是谷雨时节最美的带露牡丹。才让皇帝如此厚爱着如牡丹一样的贵妃吧。

    “一朵千金,帝城谷雨初晴后。

    粉拖香透。雅称群芳首。

    把酒题诗,遐想欢如旧。

    花知否。故人清瘦。长忆同携手。”宋朝李铨《点绛唇·一朵千金》

    一朵千金,不止宋朝的牡丹,在唐朝就有牡丹经济,好的花色,一本万金,有人一夜暴富,有人在炒作中破产。但是牡丹值千金,这还有心理的概念,谁叫它是牡丹花呢?

    谷雨之后的牡丹,吸收最丰沛的雨水,滋养最艳丽的花朵。就那姿态也是千金之美呀。

    良辰美景,到底让人想起携手牡丹花下的恋情,牡丹是越来越丰润,可是相思的人却瘦了。这叫睹物思人,情何以堪。

    任何诗词带着真挚的感情,就格外令人回味。

    谷雨牡丹天,你今年看到牡丹花没有,可否激起你最深切的诗情呢?来一首!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牡丹诗词名句 - 句子

牡丹诗词名句 - 语录

牡丹诗词名句 - 说说

牡丹诗词名句 - 名言

牡丹诗词名句 - 诗词

牡丹诗词名句 - 祝福

牡丹诗词名句 - 心语

推荐词条

形容委屈缺爱的古诗词 关于洛阳伊河的古诗 秋天写河的古诗 描写孩子婷婷玉立的古诗 古诗那些有写黄雀的 励志拼搏的古诗词比方 古诗初一没学过的 版古诗词农乡村美景的古诗 形容童年眨眼便逝去的古诗求回答 含孩儿的古诗 关于写安徽的古诗 带船的风景古诗 小学有关冬天的古诗词朗诵 关于爱自己的长篇古诗文 小竹桥的古诗 期盼老友相聚的古诗 上学唱歌的古诗 过年的古诗守岁苏轼 亭台楼阁的古诗书法 妻子吃里扒外的古诗 搜索听弹琴的古诗 天对地古诗的诗配画 有关于妃子的古诗 孩子学古诗忘的特别快 关于世子的古诗 古诗二首画的画好看一点的 含有送的古诗词飞花令 带俞伶的古诗 小学到初中关于柳的古诗 我想找四月开花的古诗 隔了很久相见的古诗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