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韩非子诗句 >

韩非子诗句

关于韩非子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韩非子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韩非子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韩非子诗句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韩非子诗句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韩非子诗句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韩非子诗句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韩非子诗句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韩非子诗句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韩非子诗句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韩非子诗句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韩非子名言

  • 名言
  • 更多韩非子名言,韩非子经典名言,好句都在51句子网。今天为您整理了韩非子名言,而且还带翻译的。看看您喜欢哪哥韩非子的名言?

    1.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法一定要让人明了,而术一定不能被人觉察)

    2.故去喜去恶,虚心以为道舍。(所以应该将亲*好厌恶等情绪一并抛弃,才能成功地使用权谋之术)

    3.立志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4.镜执清而无事,美恶从而比焉;衡执正而无事,轻重从而载焉。(明镜清净而无为,好与坏因此而明辨出来;秤杆端正而无所作为,轻与重会因此而称量出来。)

    5.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过于宠溺臣下,法令就难以确立。缺乏威严就会被臣下欺凌)

    6.去好去恶,臣乃见素;去旧去智,臣乃自备。(君主隐藏自己的好恶,才会得见臣下的本来面目;抛去旧有的成见,不显露自己的智慧,才会让臣下各守其职)

    7.赏罚无度,国虽大,兵弱者,地非其地,民非其民也。(赏罚没有法度,国家虽大而士兵疲弱,那么其土地和人民迟早会被其它国家所占有。)

    8.巧为輗,拙为鸢。(做车輗是聪明的,做木鸢却是愚笨的)(说明∶考虑成本与实际功效)

    9.圣人之道,去智去巧。智巧不去,难以为常。(圣人处世,是不需要智虑与机巧的。因为不抛弃智虑机巧,就很难维持长久。)

    10.不吹毛而求小疵。--《韩非子·大体》

    11.佯爱人,不得复憎也;佯憎人,不得复爱也。(假装憎恶,就无法对其再加以憎恶;假装憎恶,就无法再对其施以恩惠)

    12.无功者受奖,则财溃而民望。(没有绩效的人受到奖励,那么就会导致财物匮乏而民众抱怨。)

    13.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韩非子·喻老)

    14.私行胜,则少公功。(营私舞弊之风盛行,臣下就不能尽职为君效力了)

    15.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权柄在手就是所说的重,不离本位就是所说的静。持重者能够控御轻浮者,宁静者能够克制急躁莽撞)

    16.树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种植橘柚,吃起来是甜的,闻起来是香的;而种植荆棘,长大了却会刺伤人。)(说明∶栽培人时应格外谨慎)

    17.华而不实,虚而无用。 《韩非子·难言》

    18.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避匹夫。(施加刑罚不回护大臣,施以奖励不忽略*民)

    19.爵禄生于功,诛罚生于罪,臣明于此,则尽死力而非忠君也。(得到*厚禄是因为建立功绩,受到诛杀惩治是因为触犯法令,臣下如果明白这一点,机会拼命效力,而并非认为自己只是忠君了。)

    20.冬日之闭冻也不固,则春夏之长草木也不茂。(如果冬天封冻得不够彻底,那么春夏的草木也不会茂盛生长。)(说明∶事先将危害国家的一切 不良因素扼杀在萌芽状态)

    21.因可势,求易道。(根据可以成功的形势,来寻求易于成功的方法)

    22.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具体事务交由各级负责人去执行,而君主应保证中央权力的巩固。只要君主能在准确把握全局,那么四方的臣民就会效劳)

    23.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置身事外,才会看*相;保持冷静,才能制定出行动原则)

    24.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韩非子·说难》

    25.人处疾则贵医,有祸则贵鬼。(当人患病的时候就会尊敬医生,遭遇灾难的时候就会敬畏鬼神)(说明∶欲在法律控制、引导之下,*将少欲)

    26.众人助之以力,*者结之以成,远者欲之以名,尊者载之以势。(众人会全力帮助 他,身边的人乐于结交他,远方的人真心赞誉他,权高位重的人也会推崇他)

    27.故势不便,非所以逞能也。(所以,当形势不便时,是不应该逞强的)

    28.举世有道,计入有计出(做事情要有一定的原则,既要算计得道的,也要算计失去的)

    29.凡德者,以无为集,以无欲成,以不思安,以不用固。(凡是德都是因为无为而聚集,因无欲而成就,因不思而安稳,因不用而牢固。

    30.摇木者一一摄其叶,则劳而不遍;左右拊其本,而叶遍摇矣。(摇动树木的人如果一一拨动树上的叶子,即使劳累也不能全部让叶子动起来;而左右摇晃树干,那么所有的叶子都会摇动起来。)(说明∶应以法律作为主杆)

    31.见而不见,闻而不闻,知而不知(看见就好像没看见,听到好像没听到,知道好像不知道)

    韩非子名言警句  【智慧】《韩非子》格言九则,字字珠玑! 

    32.是故去智而有明,去贤而有功,去勇而有强。(不用智慧可以明察,不显贤能可以成就大业,不逞勇武依然强大)

    33.恬淡有趋舍之义,*安知祸福之计。(恬静淡泊之后才能把握取舍的原则,*稳安闲之后才能察知祸福的端倪)(说明∶拒斥外界的诱惑)

    34.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使中主守法术,拙匠守规矩尺寸,则万不失矣。(不使用辅助工具而只凭自己的感觉来度量,即使是奚仲那样的巧匠也做不成一个车轮。……如果君主能够以刑罚之术为本,普通工匠懂得使用辅助工具,那么就不会有什么失误了。)

    35.不劲直,不能矫奸。(不刚劲耿直,就不能矫正奸邪之风)

    36.不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蚤见示,故有大功。(不被小事妨害自己的长处,所以能取得大名;不过早显示自己的才能,所以能成就大业)

    37.欲成其事,先败其事。(事情有时候要做成他却往往要先败坏它)

    38.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置身事外,才会看*相;保持冷静,才能制定出行动原则)

    39.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40.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泰山不以自己的好恶来选择土石,所以成就了它自身的高大;江海不分大小来容纳河流,所以成就了它的广博)

    41.废常上贤则乱,舍法任智则危。故曰∶上法而不上贤。(废弃常理而尊崇贤者就会导致国家混乱,舍弃法律而任用智者就会导致国家危亡。所以说∶要依法而行而不能听信贤能之士。)

    42.君无见其所欲。(君主不应该表露自己的喜好)

     《韩非子》经典名句20句,看穿人性,读懂人心!

    43.去甚去泰,身乃无害。(行为不过度,才不会危及己身)

    44.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韩非子·说林上》

    45.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权柄在手就是所说的重,不离本位就是所说的静。持重者能够控御轻浮者,宁静者能够克制急躁莽撞)

    46.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现在想要用先王的法度来这里当今的臣民,和守株待兔是一样的)

    47.君无见其所欲。(君主不应该表露自己的喜好)

    48.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做贤德的事情却不以贤德自居,还有什么事是办不好的)

[阅读全文]...
  • 韩非子的名言

  • 名言,名人,语录
  • 韩非子的名言

    1、【韩非子名言】人之治民,先治者强,先战者胜”(圣人治国,未等用刑,人民就服法,这样国力就强大;未等开战,就稳操胜券,这样必胜无疑)【解释】圣人就是善于恐吓人民的统治者

    2、【韩非子名言】民之性,恶劳而乐佚(安息)。

    佚则荒,荒则不治,不治则乱,而赏刑不行于天下者必塞(法家政治行不通)”【解释】法家不让人民安息,秦始皇调用全国四分之三的壮年劳动力做苦力,这样,法家政治虽然行得通了,但人民却要让统治者淤塞而死了。

    3、【韩非子名言】治民无常(没有永恒不变的常规),唯法为治。

    法与时转(法律随时代而变化)则治,治与世宜(治国的措施适应社会现实)则有功”【解释】儒家、道家都主张回到旧时,不变法统,惟有法家眼睛向前看,主张变法。

    所以,中国历史上有王安石、张居正、谭嗣同。

    只是中国二千年才出这么几个改革家,难怪国家江河日下,积重难返了。

    4、【韩非子名言】好去恶,群臣见素”(君主不表现出好恶的感情,让大臣们无法揣摩)【解释】中国的帝王们一个个都像神秘的红衣主教,喜怒莫测,行为变幻不定。

    5、【韩非子名言】君无为于上,群臣竦惧乎下”(明君在上面无为而治,群臣在下面战战兢兢地办事)【解释】中国古代,患官场精神病的人肯定很多。

    6、【韩非子名言】在不可见,用在不可知”(帝王之道在于秘不可泄,运用之巧在于不为人所知)【解释】神秘莫测是专制政治的特点,公开透明是民主政治的特点。

    7、【韩非子名言】掩其迹,匿其端,下不能原;去其智,绝其能,下不能意”(帝王要掩藏起自己的行迹,不暴露自己的观点,使得臣下无从探测;要运用智慧于无形之中,不显示自己的才能,使得臣下无从揣度)【解释】传统政治总是要神秘其事,甚至搞个人崇拜,把最高统治者的一举一动都说得伟大无比,臣民们则感恩零涕。

    8、【韩非子名言】主之道,静退以为宝”“故明主观人,不使人观己”【解释】(旧)中国的统治者学*了老子的静退治国之术以及韬光养晦之术。

    所以,个个都是阴谋家。

    自胜谓之强。

    (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自见之谓明。

    (能够认清自己的人才是明智的)举世有道,计入有计出(做事情要有一定的原则,既要算计得道的,也要算计失去的)欲成其事,先败其事。

    (事情有时候要做成他却往往要先败坏它)言无二贵,法不两适。

    (除了君主的命令,没有第二尊贵的言论,国家的法令不能同时迎合公私双方)

    法之为道,前苦而长利“法律之道,在立起之前是痛苦的而从长远的利益考虑是值得的。

[阅读全文]...
  • 韩非子的名言

  • 名言,名人名言
  • 1.不吹毛而求小疵。——《韩非子·大体》

    2.胜而不骄,败而不怨。——《商君书·战法》

    3.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快,苦则求乐,辱则求荣,生则计利,死则虑名。

    4.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5.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韩非子·难一)

    6.欲速则不达。《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7.长袖善舞,多钱善贾。《韩非子·五蠹》

    8.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韩非子·说林上》

    9.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韩非子·说难》

    10.华而不实,虚而无用。《韩非子·难言》

    11.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置身事外,才会看*相;保持冷静,才能制定出行动原则)

    12.世有不可得,事有不可成。(世间总有得不到的东西,也总有办不到的事)

    13.一手独拍,虽疾无声。(一只手击掌,即使再用力也不会有声音)

    14.行成于思,毁于隋。业精于勤,荒于嬉。

    15.慈母有败子

    16.立志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17.自胜谓之强。(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

    18.自见之谓明。(能够认清自己的人才是明智的)

    19.举世有道,计入有计出(做事情要有一定的原则,既要算计得道的,也要算计失去的)

    20.欲成其事,先败其事。(事情有时候要做成他却往往要先败坏它)

    21.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22.故去喜去恶,虚心以为道舍。(所以应该将亲*好厌恶等情绪一并抛弃,才能成功地使用权谋之术)

    23.君无见其所欲。(君主不应该表露自己的喜好)

    24.去好去恶,臣乃见素;去旧去智,臣乃自备。(君主隐藏自己的好恶,才会得见臣下的本来面目;抛

    25.去旧有的成见,不显露自己的智慧,才会让臣下各守其职)

    26.人主好贤,则群臣饰行以邀君欲,则是群臣之情不效。(君主喜欢任用贤能之士,那么臣下就会自我粉饰迎合来君主)(说明∶还是让大家各司其职,别把希望寄托在个别的贤能之士身上,防止权利的偏移)

    27.群臣见素,则大君不蔽矣。(群臣本来的面目显现出来,那么君主就不会收到蒙蔽了)

    28.是故去智而有明,去贤而有功,去勇而有强。(不用智慧可以明察,不显贤能可以成就大业,不逞勇武依然强大)

    29.见而不见,闻而不闻,知而不知(看见就好像没看见,听到好像没听到,知道好像不知道)

    30.君见恶,则群臣匿端;君见好,则群臣诬能。(如果是君主所厌恶的,那么群臣就会将其隐匿起来;如果是君主所喜好,那么群臣就会弄虚作假来迎合)

    31.倒言反事以尝所疑。(故意正话反说或正事反做,来试探臣下)

    32.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权柄在手就是所说的重,不离本位就是所说的静。持重者能够控御轻浮者,宁静者能够克制急躁莽撞)

    33.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具体事务交由各级负责人去执行,而君主应保证中央权力的巩固。只要君主能在准确把握全局,那么四方的臣民就会效劳)

    34.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法一定要让人明了,而术一定不能被人觉察)

    35.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置身事外,才会看*-相;保持冷静,才能制定出行动原则)

    36.虚静无事,以暗见疵。(保持虚静无为的状态,往往会从隐蔽的角度得知他人的行为漏洞)

[阅读全文]...
  • 韩非子名言名句

  • 名言
  •   韩非子名言名句

      1、私行胜,则少公功。

      2、数披其木,毋使枝大本小;枝大本小,将不胜春风;不胜春风,枝将害心。

      3、去其智,绝其能,下不能意。

      4、自见之谓明。

      5、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与亡国同事者,不可存也。

      6、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

      7、人主无威而重在左右。

      8、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9、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

      10、佯爱人,不得复憎也;佯憎人,不得复爱也。

      11、存亡在虚实,不在于众寡。

      12、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

      13、君臣之利异,故人臣莫忠,故臣利立而主利灭。

      14、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

      15、欲成其事,先败其事。

      16、使杀生之机,夺予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

      17、臣得树人,则主失党。

      18、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

      19、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

      20、道私者乱,道法者治,不吹毛而求小疵。

      21、远听而*视以审内外之失,省同异之言以知朋党之分。

      22、举世有道,计入有计出。

      23、明君无为于上,群臣竦惧乎下。

      24、故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於法之外,不为惠於法之内,动无非法。

      25、禁奸之法,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事。

      26、饕贪而无餍,*利而好得者,可亡也。

      27、自胜谓之强。

      28、千里之马时一,其利缓;驽马日售,其利。

      29、势不足以化则除之。

      30、行成于思,毁于隋。业精于勤,荒于嬉。

      31、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人多溺。

      32、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33、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快,苦则求乐,辱则求荣,生则计利,死则虑名。

      34、凡人之大体,取舍同者则相是也,取舍异者则相非也。

      35、胜而不骄,败而不怨。

      36、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

      37、树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

      38、利莫长于简,福莫久于安。

      39、故势不便,非所以逞能也。

      40、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41、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

      42、无私贤哲之臣,无私事能之士。

      43、夫有材而无势,虽贤不能治不肖。故立尺材于高山之上,则临千仞之溪,材非长也,位高也。

      44、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

      45、君无见其所欲。

      46、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47、人行事施予,以利之为心,则越人易和;以害之为心,则父子离且怨。

      48、非知之难也,处之则难也。

      49、众人助之以力,*者结之以成,远者欲之以名,尊者载之以势。

      50、行小忠,则大忠之贼也。

[阅读全文]...
  • 韩非子名言

  • 名言,名人,语录
  •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韩国 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韩非子创立的法家学说,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1、私行胜,则少公功。

      2、数披其木,毋使枝大本小;枝大本小,将不胜春风;不胜春风,枝将害心。

      3、去其智,绝其能,下不能意。

      4、自见之谓明。

      5、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与亡国同事者,不可存也。

      6、明君无为于上,群臣竦惧乎下。

      7、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

      8、故去喜去恶,虚心以为道舍。

      9、人主之道,静退以为宝。

      10、因可势,求易道。

      11、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

      12、私行胜,则少公功。

      13、是以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故曰:自胜之谓强。

      14、圣人之道,去智去巧。智巧不去,难以为常。

      15、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阅读全文]...
  • 韩非子名言

  • 名言,名人名言
  • 1.胜而不骄,败而不怨。

    2.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3.欲成其事,先败其事。

    4.举世有道,计入有计出。

    5.自见之谓明。

    6.自胜谓之强。

    7.凡人之大体,取舍同者则相是也,取舍异者则相非也。

    8.人行事施予,以利之为心,则越人易和;以害之为心,则父子离且怨。

    9.华而不实,虚而无用。

    10.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11.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

    12.欲速则不达。

    13.不吹毛而求小疵。

    14.势不足以化则除之。

    15.无私贤哲之臣,无私事能之士。

    16.君臣之利异,故人臣莫忠,故臣利立而主利灭。

    17.人臣挟大利以从事,故其行危至死,其力尽而不望。

    18.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

    19.千里之马时一,其利缓;驽马日售,其利。

    20.圣人之救危国也,以忠拂耳。

    21.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

    22.明主立可为之赏,设可避之罚。盲者处*而不遇深溪,愚者守静而不陷险危。如此,则上下之恩结矣。

    23.故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於法之外,不为惠於法之内,动无非法。

    24.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与亡国同事者,不可存也。

    25.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快,苦则求乐,辱则求荣,生则计利,死则虑名。

    26.道私者乱,道法者治,不吹毛而求小疵。

    27.故视强,则目不明;听甚,则耳不聪;思虑过度,则智识乱。

    28.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

    29.利莫长于简,福莫久于安。

    30.圣人之道,去智去巧。智巧不去,难以为常。

    31.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

    32.私行胜,则少公功。

    33.远听而*视以审内外之失,省同异之言以知朋党之分。

    34.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

    35.倒言反事以尝所疑。

    36.人主无威而重在左右。

    37.树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

    38.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

    39.不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蚤见示,故有大功。

    40.时有满虚,事有利害,物有生死。

    41.因可势,求易道。

    42.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

    43.事有举之而有败,而贤其毋举之者。

    44.故势不便,非所以逞能也。

    45.存亡在虚实,不在于众寡。

    46.佯爱人,不得复憎也;佯憎人,不得复爱也。

    47.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

    48.众人助之以力,*者结之以成,远者欲之以名,尊者载之以势。

    49.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50.见而不见,闻而不闻,知而不知。

    51.君无见其所欲。

[阅读全文]...
  • 韩非子名言,韩非子思想的精华所在_名言名句

  • 名言,思想
  • 句子大全的语句,常常简短而有霸气,充满正能量。人生常常遇到困难,而那些好句子,不经意间直击内心柔软的地方,进而一改颓丧的心情。好句摘抄网向您推荐韩非子名言,韩非子思想的精华所在。

    ⊙倒言反事以尝所疑。韩非子

    ⊙臣主之利相与异者也。何以明之哉?曰:主利在有能而任官,臣利在无能而得事;主利在有劳而爵禄,臣利在无功而富贵;主利在豪杰使能,臣利在朋党用私。

    ⊙滥于文丽而不顾其功者,可亡也。

    ⊙夫事以密成,语以泄败。未必其身泄之也,而语及所匿之事,如此者身危。韩非子《说难》

    ⊙使杀生之机,夺予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生杀予夺之权落在臣下手中,如此一来君主就有失势的危机)

    ⊙人臣挟大利以从事,故其行危至死,其力尽而不望。

    ⊙荡而失水,蝼蚁得意焉。(鱼游到岸边搁浅的是时候,就会被蝼蚁吃掉)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韩非子难一》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

    ⊙治民者,禁奸于未萌。

    ⊙夫物者有所宜,才者有所施,各处其宜,故上下无为。(世间万物都各有特性,不同的才能有不同的施展方向,令有才干者各得其所,所以君主就可以无为而治。)

    ⊙人主之道,静退以为宝。

    ⊙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过于宠溺臣下,法令就难以确立。缺乏威严就会被臣下欺凌)

    ⊙数披其木,毋使枝大本小;枝大本小,将不胜春风;不胜春风,枝将害心。

    ⊙说之以厚利,则阴用其言显弃其身矣。

    ⊙君爱桃李花,桃李花易飘,妾怜松柏色,松柏色难凋。韩非《韩非子难一》

    ⊙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

    ⊙利莫长于简,福莫久于安。(最大的利益莫过于简朴,最大的福泽莫过于安稳)

    ⊙佯爱人,不得复憎也;佯憎人,不得复爱也(假装喜爱,就无法对其再加以憎恶;假装憎恶,就无法再对其施以恩惠)。

    ⊙立志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韩非子

    ⊙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自胜谓之强。(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才是强者)

    ⊙偏借其权势,则上下易位矣。此言人臣之不可借权势也。

    ⊙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弗能必而据之者,诬也。

    ⊙虚静无事,以暗见疵(保持虚静无为的状态,往往会从隐蔽的角度得知他人的行为漏洞)。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故去喜去恶,虚心以为道舍。(所以应该将亲*好厌恶等情绪一并抛弃,才能成功地使用权谋之术)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长袖善舞,多钱善贾。《韩非子五蠹》

    ⊙越王好勇而民多轻死,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

    ⊙圣人之道,去智去巧。智巧不去,难以为常。(圣人处世,是不需要智虑与机巧的。因为不抛弃智虑机巧,就很难维持长久。)

    ⊙人主无威而重在左右(君主维修丧失转而要仰仗臣下了)。

    ⊙故明主之治国也,明赏,*劝功;严刑,*亲法。

    ⊙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韩非

    ⊙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韩非《韩非子说难》

    ⊙去其智,绝其能,下不能意。(君主隐藏智慧,不露才能,臣下就无法猜测他的意图)

    ⊙远听而*视以审内外之失,省同异之言以知朋党之分。

    ⊙君无见其所欲。(君主不应该表露自己的喜好)

    ⊙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韩非子说林上》

    ⊙故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

    ⊙君臣之利异,故人臣莫忠,故臣利立而主利灭。

    ⊙树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韩非子

    ⊙冬日之闭冻也不固,则春夏之长草木也不茂。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去好去恶,臣乃见素;去旧去智,臣乃自备(君主隐藏自己的好恶,才会得见臣下的本来面目;抛去旧有的成见,不显露自己的智慧,才会让臣下各守其职)。

    ⊙欲速则不达。《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因可势,求易道。(根据可以成功的形势,来寻求易于成功的方法)

    ⊙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夫有材而无势,虽贤不能治不肖。故立尺材于高山之上,则临千仞之溪,材非长也,位高也。

[阅读全文]...
  • 五则韩非子的寓言

  • 文学
  • 五则韩非子的寓言

      《韩非子》寓言对后市文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故事的曲折和人物形象生动等方面。小编为大家提供五则韩非子的寓言,欢迎赏析!

      其一:循理

      桓赫曰:“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桓赫说,雕刻的要领,首先在于鼻子要大,眼睛要小,鼻子雕刻大了,还可以改小,如果一开始便把鼻子给刻小了,就没有办法补救了。同样道理,初刻时眼睛要小,小了还可加大。如果刚开始雕刻时,就把眼睛弄得很大,后面就无法缩小了。为人做事,也是一个道理,凡事要留有余地,留有后路。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失败。

      其二:亲疏

      郑人有一子,将宦,谓其家曰:“必筑坏墙,是不善人将窃。”其巷人亦云。不时筑,而人果窃之。以其子为智,以巷人告者为盗。

      郑国有个人,他的儿子将去做官,告诉他的家人说:“一定要把坏了的墙修建起来,这墙不修好,别人会来偷窃的。”他邻居也这样说。因为没有及时修建,别人果然偷了他家的东西。郑人认为他的儿子聪明,但却把说要修墙的邻居看作盗贼。

      其三:明过

      古之人目短于自见,故以镜观面;智短于自知,故以道正已。故镜无见疵之罪,道无明过之恶。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缓已;董安于之心缓,故弦统以自急。故以有余补不足,以长绩短,之谓明主。

      古代的人,眼睛看不见自己,所以用镜子照着观察面孔;才智不足以认识自己,所以用道理来俢正。镜子不会因为照出脏污而有罪过,道理不会因为暴露过失被怨恨。没有镜子,就没办法修整胡子眉毛;不遵循道理,就不能明辨是非。西门豹性情急躁,所以佩带柔韧的皮带来提醒自己从容;董安于性情迟缓,所以佩带绷紧的弓弦来鞭策自己敏捷。所以用多余补充不足;用长的接续短的就叫做英明的君主。

      其四:用势

      周公旦已胜殷,将攻商盖。辛公甲曰:“大难攻,小易服。不如服众小以劫大。”乃攻九夷而商盖服矣。

      周公旦已经战胜了商纣王,将要去攻打商盖这个地方。辛公甲说:“大国难以攻打,小国容易征服。不如先征服众多小国来威慑大国。”于是就攻打东方各个小部族,而商盖也就归附了。

      其五:因时

      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鲁国有个人善于编织鞋子,其妻善于织缟,他想到越国去生活。有人对他说:“您必然会穷的。”鲁国人说:“为什么?”回答说:“鞋是用来穿的,但是越人赤脚走路;缟是用来做帽子的,但是越人披发。你的手艺到了越国完全用不到,想不穷,这可能吗?”

      韩非子名言警句

      1.欲成方面圆而随其规矩,则万事之功形矣,而万物莫不有规矩,议言之士,计会规矩也

      2.悬衡而知*,没规而知圆

      3.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4.善之生如春,恶之死如秋,故发劝极力而乐尽情,此之谓上下相得。

      5.巧诈不如拙诚。

      6.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

      7.澹台子羽,君子之容也,仲尼几而取之,与处久而行不称其貌。

      8.凡治天下必因人情

      9.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

      10.恬淡有趋舍之义,*安知祸福之计。

      11.夫有材而无势,虽贤不能治不肖。故立尺材于高山之上,则临千仞之溪,材非长也,位高也。

      12.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人多溺。

      13.君臣之利异,故人臣莫忠,故臣利立而主利灭。

      14.自见之谓明。

      15.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

      16.无私贤哲之臣,无私事能之士。

      17.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

      18.倒言反事以尝所疑。

      19.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20.思虑熟则得事理……得事理则必成功。

      21.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家法,虽危不亡。

      22.人臣挟大利以从事,故其行危至死,其力尽而不望。

      23.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

      24.爱臣太亲,必威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

      25.臣得树人,则主失党。

      26.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

      27.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28.见而不见,闻而不闻,知而不知。

      29.故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於法之外,不为惠於法之内,动无非法。

      30.故去喜去恶,虚心以为道舍。

      31.夫妻者,非有骨肉之恩也,爱则亲,不爱则疏。

      32.明主立可为之赏,设可避之罚。盲者处*而不遇深溪,愚者守静而不陷险危。如此,则上下之恩结矣。

      人物介绍

[阅读全文]...
  • 韩非子说读后感

  • 经典
  • 大凡进说的困难:不是难在我的才智能够用来向君主进说,也不是难在我的口才能够阐明我的意见,也不是难在我敢毫无顾忌地把看法全部表达出来。

    大凡进说的困难:在于了解进说对象的心理,以便用我的说法适应他。

    进说对象想要追求美名的,却用厚利去说服他,就会显得节操低下而得到卑贱待遇,必然受到抛弃和疏远。

    进说对象想要追求厚利的,却用美名去说服他,就会显得没有心计而又脱离实际,必定不会被接受和录用。

    进说对象暗地追求原利而表面追求美名的,用美名向他进说,他就会表面上录用而实际上疏远进说者;用厚利向他进说,他就会暗地采纳进说者的主张而表面疏远进说者。

    这是不能不明察的。

      事情因保密而成功,谈话因泄密而失败。

    未必进说者本人泄露了机密,而是谈话中触及到君主心中隐匿的事,如此就会身遭危险。

    君主表面上做这件事,心里却想借此办成别的事,进说者不但知道君主所做的事,而且知道他要这样做的意图,如此就会身遭危险。

    进说者筹划一件不*常的事情并且符合君主心意,聪明人从外部迹象上把这事猜测出来了,事情泄露出来,君主一定认为是进说者泄露的,如此就会身遭危险。

    君主恩泽未厚,进说者谈论却尽其所知,如果主张得以实行并获得成功,功德就会被君主忘记;主张行不适而遭到失败,就会被君主怀疑,如此就会身遭危险。

    君主有过错,进说者倡言礼义来挑他的毛病,如此就会身遭危险。

    君主有时计谋得当而想自以为功,进说者同样知道此计,如此就会身遭危险。

    勉强君主去做他不能做的事,强迫君主停止他不愿意停止的事,如此就会身遭危险。

    所以进说者如果和君主议论大臣,就被认为是想离间君臣关系;和君主谈论*侍小臣,就被认为是想卖弄身价。

    谈论君主喜爱的人,就被认为是拉关系;谈论君主憎恶的人,就被认为是搞试探。

    说话直截了当,就被认为是不聪明而笨拙;谈话琐碎详尽,就被认为是啰嗦而冗长。

    简略陈述意见,就被认为是怯懦而不敢尽言;谋事空泛放任,就被认为是粗野而不懂礼貌。

    这些进说的困难,是不能不知道的。

      大凡进说的要领,在于懂得粉饰进说对象自夸之事而掩盖他所自耻之事。

    君主有私人的急事,进说者一定要指明这合乎公义而鼓励他去做。

    君主有卑下的念头,但是不能克制,进说者就应把它粉饰成美好的而抱怨他不去干。

    君主有过高的企求,而实际不能达到,进说者就为他举出此事的缺点并揭示它的坏处,而称赞他不去做。

    君主想自夸智能,进说者就替他举出别的事情中的同类情况,多给他提供根据,使他从我处借用说法,而我却假装不知道,这样来帮助他自夸才智。

    进说者想向君主进献与人相安的话,就必须用好的名义阐明它,并暗示它合乎君主私利。

    进说者想要陈述有危害的事,就明言此事会遭到的毁谤,并暗示它对君主也有害处。

    进说者称赞另一个与君主行为相同的人,规划另一件与君主考虑相同的事。

    有和君主污行相同的,就必须对它大加粉饰,说它没有害处;有和君主败迹相同的,就必须对它明言掩锦,说他没有过失。

    君主自夸力量强大时,就不要用他为难的事去压抑他;君主自以为决断勇敢时,就不要用他的过失去激怒他;君主自以为计谋高明时,就不要用他的败绩去困窘他。

    进说的主旨没有什么违逆,言辞没有什么抵触,这样之后就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智慧和辩才了。

    由这条途径得到的,是君主亲*不疑而又能畅所欲言。

    伊尹做过厨师,百里奚做过奴隶,都是为了求得君主重用。

    这两个人都是圣人,但还是不能不通过做低贱的事来求得进用,他们的卑下一至于此

    假如把我的话看成像厨师和奴隶所讲的一样,而可以来纳来救世,这就不是智能之士感到耻辱的了。

    经过很长的时间,君主的恩思泽已厚,进说者深入谋划不再被怀疑,据理力争不再会获罪,就可以明确剖析利害来成就君主的功业,直接指明是非来端正君主的言行,能这样相互对待,是进说成功了。

[阅读全文]...
  • 韩非子的名言名句有哪些

  • 名言
  • 不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蚤见示,故有大功。下面是为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韩非子的名言名句有哪些希望大家喜欢。

    1、 私行胜,则少公功。

    译文:营私舞弊之风盛行,臣下就不能尽职为君效力了

    2、 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

    译文:在路上赛马,不是领先就是落后,而此时还总是关注对手的话,又怎么能得心应手地驾驭自己的马呢?

    3、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

    译文:不因过度思考使内心疲惫,不因个人私欲而令自身受害;依据法令和权谋来治理国家,通过赏罚来彰显是非。

    4、圣人之道,去智去巧。智巧不去,难以为常。

    译文:圣人处世,是不需要智虑与机巧的。因为不抛弃智虑机巧,就很难维持长久。

    5、巧为輗,拙为鸢。

    译文:做车輗是聪明的,做木鸢却是愚笨的,说明∶考虑成本与实际功效

    6、 且夫物众而智寡,寡不胜众,智不足以遍知物,故因物以治物。

    译文:相对于复杂的世事来说,个人的智慧是很渺小的,个人的渺小智慧难以处理繁杂事务,所以应该利用工具来处理事务。

    7、利莫长于简,福莫久于安。

    译文:最大的利益莫过于简朴,最大的福泽莫过于安稳。

    8、因可势,求易道。

    译文:根据可以成功的形势,来寻求易于成功的方法。

    9、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

    译文:像和氏璧那样的美玉,不必用五色饰物来装饰

    10. 凡德者,以无为集,以无欲成,以不思安,以不用固。

    译文:凡是德都是因为无为而聚集,因无欲而成就,因不思而安稳,因不用而牢固。

    11、 故视强,则目不明;听甚,则耳不聪;思虑过度,则智识乱。

    译文:用眼过度,则视力下降;用耳过度,就会听力下降;用脑过度,就会思虑混乱。

    12、去甚去泰,身乃无害。

    译文:行为不过度,才不会危及己身。

    13、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泽;治大国而数变法,*苦之。

    译文:烹调小鱼却屡次翻动,那就会令其破碎不全;治理大国却屡次更改法令,那就会使百姓不看其苦。

    14、时有满虚,事有利害,物有生死。

    译文:时机的盈虚是并存的,世事的利弊是兼有的,事务的生死是一体的。

    15、恬淡有趋舍之义,*安知祸福之计。

    译文:恬静淡泊之后才能把握取舍的原则,*稳安闲之后才能察知祸福的端倪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韩非子诗句 - 句子

韩非子诗句 - 语录

韩非子诗句 - 说说

韩非子诗句 - 名言

韩非子诗句 - 诗词

韩非子诗句 - 祝福

韩非子诗句 - 心语

推荐词条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