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韩非子法治名言 >

韩非子法治名言

关于韩非子法治名言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韩非子法治名言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韩非子法治名言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韩非子法治名言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韩非子法治名言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韩非子法治名言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韩非子法治名言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韩非子法治名言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韩非子法治名言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韩非子法治名言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韩非子法治名言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韩非子名言

  • 名言
  • 更多韩非子名言,韩非子经典名言,好句都在51句子网。今天为您整理了韩非子名言,而且还带翻译的。看看您喜欢哪哥韩非子的名言?

    1.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法一定要让人明了,而术一定不能被人觉察)

    2.故去喜去恶,虚心以为道舍。(所以应该将亲*好厌恶等情绪一并抛弃,才能成功地使用权谋之术)

    3.立志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4.镜执清而无事,美恶从而比焉;衡执正而无事,轻重从而载焉。(明镜清净而无为,好与坏因此而明辨出来;秤杆端正而无所作为,轻与重会因此而称量出来。)

    5.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过于宠溺臣下,法令就难以确立。缺乏威严就会被臣下欺凌)

    6.去好去恶,臣乃见素;去旧去智,臣乃自备。(君主隐藏自己的好恶,才会得见臣下的本来面目;抛去旧有的成见,不显露自己的智慧,才会让臣下各守其职)

    7.赏罚无度,国虽大,兵弱者,地非其地,民非其民也。(赏罚没有法度,国家虽大而士兵疲弱,那么其土地和人民迟早会被其它国家所占有。)

    8.巧为輗,拙为鸢。(做车輗是聪明的,做木鸢却是愚笨的)(说明∶考虑成本与实际功效)

    9.圣人之道,去智去巧。智巧不去,难以为常。(圣人处世,是不需要智虑与机巧的。因为不抛弃智虑机巧,就很难维持长久。)

    10.不吹毛而求小疵。--《韩非子·大体》

    11.佯爱人,不得复憎也;佯憎人,不得复爱也。(假装憎恶,就无法对其再加以憎恶;假装憎恶,就无法再对其施以恩惠)

    12.无功者受奖,则财溃而民望。(没有绩效的人受到奖励,那么就会导致财物匮乏而民众抱怨。)

    13.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韩非子·喻老)

    14.私行胜,则少公功。(营私舞弊之风盛行,臣下就不能尽职为君效力了)

    15.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权柄在手就是所说的重,不离本位就是所说的静。持重者能够控御轻浮者,宁静者能够克制急躁莽撞)

    16.树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种植橘柚,吃起来是甜的,闻起来是香的;而种植荆棘,长大了却会刺伤人。)(说明∶栽培人时应格外谨慎)

    17.华而不实,虚而无用。 《韩非子·难言》

    18.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避匹夫。(施加刑罚不回护大臣,施以奖励不忽略*民)

    19.爵禄生于功,诛罚生于罪,臣明于此,则尽死力而非忠君也。(得到*厚禄是因为建立功绩,受到诛杀惩治是因为触犯法令,臣下如果明白这一点,机会拼命效力,而并非认为自己只是忠君了。)

    20.冬日之闭冻也不固,则春夏之长草木也不茂。(如果冬天封冻得不够彻底,那么春夏的草木也不会茂盛生长。)(说明∶事先将危害国家的一切 不良因素扼杀在萌芽状态)

    21.因可势,求易道。(根据可以成功的形势,来寻求易于成功的方法)

    22.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具体事务交由各级负责人去执行,而君主应保证中央权力的巩固。只要君主能在准确把握全局,那么四方的臣民就会效劳)

    23.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置身事外,才会看*相;保持冷静,才能制定出行动原则)

    24.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韩非子·说难》

    25.人处疾则贵医,有祸则贵鬼。(当人患病的时候就会尊敬医生,遭遇灾难的时候就会敬畏鬼神)(说明∶欲在法律控制、引导之下,*将少欲)

    26.众人助之以力,*者结之以成,远者欲之以名,尊者载之以势。(众人会全力帮助 他,身边的人乐于结交他,远方的人真心赞誉他,权高位重的人也会推崇他)

    27.故势不便,非所以逞能也。(所以,当形势不便时,是不应该逞强的)

    28.举世有道,计入有计出(做事情要有一定的原则,既要算计得道的,也要算计失去的)

    29.凡德者,以无为集,以无欲成,以不思安,以不用固。(凡是德都是因为无为而聚集,因无欲而成就,因不思而安稳,因不用而牢固。

    30.摇木者一一摄其叶,则劳而不遍;左右拊其本,而叶遍摇矣。(摇动树木的人如果一一拨动树上的叶子,即使劳累也不能全部让叶子动起来;而左右摇晃树干,那么所有的叶子都会摇动起来。)(说明∶应以法律作为主杆)

    31.见而不见,闻而不闻,知而不知(看见就好像没看见,听到好像没听到,知道好像不知道)

    韩非子名言警句  【智慧】《韩非子》格言九则,字字珠玑! 

    32.是故去智而有明,去贤而有功,去勇而有强。(不用智慧可以明察,不显贤能可以成就大业,不逞勇武依然强大)

    33.恬淡有趋舍之义,*安知祸福之计。(恬静淡泊之后才能把握取舍的原则,*稳安闲之后才能察知祸福的端倪)(说明∶拒斥外界的诱惑)

    34.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使中主守法术,拙匠守规矩尺寸,则万不失矣。(不使用辅助工具而只凭自己的感觉来度量,即使是奚仲那样的巧匠也做不成一个车轮。……如果君主能够以刑罚之术为本,普通工匠懂得使用辅助工具,那么就不会有什么失误了。)

    35.不劲直,不能矫奸。(不刚劲耿直,就不能矫正奸邪之风)

    36.不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蚤见示,故有大功。(不被小事妨害自己的长处,所以能取得大名;不过早显示自己的才能,所以能成就大业)

    37.欲成其事,先败其事。(事情有时候要做成他却往往要先败坏它)

    38.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置身事外,才会看*相;保持冷静,才能制定出行动原则)

    39.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40.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泰山不以自己的好恶来选择土石,所以成就了它自身的高大;江海不分大小来容纳河流,所以成就了它的广博)

    41.废常上贤则乱,舍法任智则危。故曰∶上法而不上贤。(废弃常理而尊崇贤者就会导致国家混乱,舍弃法律而任用智者就会导致国家危亡。所以说∶要依法而行而不能听信贤能之士。)

    42.君无见其所欲。(君主不应该表露自己的喜好)

     《韩非子》经典名句20句,看穿人性,读懂人心!

    43.去甚去泰,身乃无害。(行为不过度,才不会危及己身)

    44.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韩非子·说林上》

    45.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权柄在手就是所说的重,不离本位就是所说的静。持重者能够控御轻浮者,宁静者能够克制急躁莽撞)

    46.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现在想要用先王的法度来这里当今的臣民,和守株待兔是一样的)

    47.君无见其所欲。(君主不应该表露自己的喜好)

    48.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做贤德的事情却不以贤德自居,还有什么事是办不好的)

[阅读全文]...
  • 韩非子的名言

  • 名言,名人名言
  • 1.不吹毛而求小疵。——《韩非子·大体》

    2.胜而不骄,败而不怨。——《商君书·战法》

    3.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快,苦则求乐,辱则求荣,生则计利,死则虑名。

    4.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5.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韩非子·难一)

    6.欲速则不达。《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7.长袖善舞,多钱善贾。《韩非子·五蠹》

    8.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韩非子·说林上》

    9.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韩非子·说难》

    10.华而不实,虚而无用。《韩非子·难言》

    11.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置身事外,才会看*相;保持冷静,才能制定出行动原则)

    12.世有不可得,事有不可成。(世间总有得不到的东西,也总有办不到的事)

    13.一手独拍,虽疾无声。(一只手击掌,即使再用力也不会有声音)

    14.行成于思,毁于隋。业精于勤,荒于嬉。

    15.慈母有败子

    16.立志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17.自胜谓之强。(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

    18.自见之谓明。(能够认清自己的人才是明智的)

    19.举世有道,计入有计出(做事情要有一定的原则,既要算计得道的,也要算计失去的)

    20.欲成其事,先败其事。(事情有时候要做成他却往往要先败坏它)

    21.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22.故去喜去恶,虚心以为道舍。(所以应该将亲*好厌恶等情绪一并抛弃,才能成功地使用权谋之术)

    23.君无见其所欲。(君主不应该表露自己的喜好)

    24.去好去恶,臣乃见素;去旧去智,臣乃自备。(君主隐藏自己的好恶,才会得见臣下的本来面目;抛

    25.去旧有的成见,不显露自己的智慧,才会让臣下各守其职)

    26.人主好贤,则群臣饰行以邀君欲,则是群臣之情不效。(君主喜欢任用贤能之士,那么臣下就会自我粉饰迎合来君主)(说明∶还是让大家各司其职,别把希望寄托在个别的贤能之士身上,防止权利的偏移)

    27.群臣见素,则大君不蔽矣。(群臣本来的面目显现出来,那么君主就不会收到蒙蔽了)

    28.是故去智而有明,去贤而有功,去勇而有强。(不用智慧可以明察,不显贤能可以成就大业,不逞勇武依然强大)

    29.见而不见,闻而不闻,知而不知(看见就好像没看见,听到好像没听到,知道好像不知道)

    30.君见恶,则群臣匿端;君见好,则群臣诬能。(如果是君主所厌恶的,那么群臣就会将其隐匿起来;如果是君主所喜好,那么群臣就会弄虚作假来迎合)

    31.倒言反事以尝所疑。(故意正话反说或正事反做,来试探臣下)

    32.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权柄在手就是所说的重,不离本位就是所说的静。持重者能够控御轻浮者,宁静者能够克制急躁莽撞)

    33.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具体事务交由各级负责人去执行,而君主应保证中央权力的巩固。只要君主能在准确把握全局,那么四方的臣民就会效劳)

    34.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法一定要让人明了,而术一定不能被人觉察)

    35.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置身事外,才会看*-相;保持冷静,才能制定出行动原则)

    36.虚静无事,以暗见疵。(保持虚静无为的状态,往往会从隐蔽的角度得知他人的行为漏洞)

[阅读全文]...
  • 韩非子关于法的名言

  • 名言
  • 同事之人,不可不审察也。下面是为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韩非子关于法的名言希望大家喜欢。

    1、省同异之言以知朋党之分,偶叁伍之验以责陈言之实。执后以应前,按法以治众,众端以参观。

    译文:通过观察臣下的言语差异来区别朋党,通过对臣子行为来辨别陈言是否可靠;以事后的结果与之前的言论相对照,根据法律治理民众,结合各种情况进行参验观察。

    2、散其党,收其余,闭其门,夺其辅,国乃无虎。

    译文:粉碎朋党,逮捕余孽,阻塞奸佞行事的途径,铲除其朋党,国家才不会出现恶虎。

    3、削株无遗根。

    译文:斩草务必除根。

    4、安危在是非,不在于强弱。

    译文:一国的安危决定于君主的行为是否正确,而不决定于国力的强弱。

    5、滥于文丽而不顾其功者,可亡也。

    译文:沉迷于华丽却毫无价值的辞藻,国家有可能灭亡。

    6、辞辩而不法,心智而无术,主多能而不以法度从事者,可亡也。

    译文:口若悬河而不守法度,头脑聪慧却不知以法术治国,君主才智出众却不依法行事的,有可能亡国。

    7、好以智矫法,时以行杂公,法禁变异,号令数下者,可亡也。

    译文:喜欢凭借自己的聪明擅自更改法令,是海沧因私事而扰乱公务,法令朝三暮四屡次更改,国家有可能灭亡。

    8、变褊而心急,轻急而易动发,心悁忿而不訾前后者,可亡也。

    译文:心急气躁,行为轻率而容易冲动,喜欢感情用事而不计后果,有可能会亡国。

    9、狠刚而不和,愎谏而好胜,不顾社稷而轻为自信者,可亡也。

    译文:固执凶悍而不谦和,刚愎自用,不顾国家安危而我行我素,有可能会亡国。

    10、大心而无悔,国乱而自多,不料境内之资而易其邻敌者,可亡也。

    译文:狂妄自大而不思悔改,国内混乱而自我夸耀,不理解本国实力而轻视邻国并与之为敌的,有亡国的可能。

    11、无理而侮大邻,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

    译文:不懂得礼仪而轻侮大国,贪婪自负而不善外交,有外国的可能。

    12、怯慑而弱守,蚤见而心柔懦,知有谓可,断而弗敢行者,可亡也。

    译文:性格怯懦而不敢坚持己见,虽有远见却优柔寡断,明知应该做的,却又不敢当机立断去执行,有亡国的可能。

    13、缓心而无成,柔菇而寡断,好恶无决而无所定立者,可亡也。

    译文:行事迟缓,一无所成,优柔寡断,难辨是非而毫无主见的,有亡国的可能。

    14、浅薄于争守之事,而务以仁义自蚀者,可亡也。

    译文:不懂得战争,而以仁义自居者,有亡国的可能。

    15、恃交援而远*邻,怙强大之救而侮所迫治国者,可亡也。

    译文:依仗盟国的强大而怠慢邻国,依靠强大的靠山来欺侮其它国家的,有亡国的可能。

[阅读全文]...
  • 韩非子名言

  • 名言
  •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韩国 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韩非子创立的法家学说,为*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1、私行胜,则少公功。

      2、数披其木,毋使枝大本小;枝大本小,将不胜春风;不胜春风,枝将害心。

      3、去其智,绝其能,下不能意。

      4、自见之谓明。

      5、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与亡国同事者,不可存也。

      6、明君无为于上,群臣竦惧乎下。

      7、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

      8、故去喜去恶,虚心以为道舍。

      9、人主之道,静退以为宝。

      10、因可势,求易道。

      11、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

      12、私行胜,则少公功。

      13、是以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故曰:自胜之谓强。

      14、圣人之道,去智去巧。智巧不去,难以为常。

      15、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阅读全文]...
  • 韩非子名言名句

  • 名言
  •   韩非子名言名句

      1、私行胜,则少公功。

      2、数披其木,毋使枝大本小;枝大本小,将不胜春风;不胜春风,枝将害心。

      3、去其智,绝其能,下不能意。

      4、自见之谓明。

      5、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与亡国同事者,不可存也。

      6、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

      7、人主无威而重在左右。

      8、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9、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

      10、佯爱人,不得复憎也;佯憎人,不得复爱也。

      11、存亡在虚实,不在于众寡。

      12、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

      13、君臣之利异,故人臣莫忠,故臣利立而主利灭。

      14、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

      15、欲成其事,先败其事。

      16、使杀生之机,夺予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

      17、臣得树人,则主失党。

      18、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

      19、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

      20、道私者乱,道法者治,不吹毛而求小疵。

      21、远听而*视以审内外之失,省同异之言以知朋党之分。

      22、举世有道,计入有计出。

      23、明君无为于上,群臣竦惧乎下。

      24、故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於法之外,不为惠於法之内,动无非法。

      25、禁奸之法,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事。

      26、饕贪而无餍,*利而好得者,可亡也。

      27、自胜谓之强。

      28、千里之马时一,其利缓;驽马日售,其利。

      29、势不足以化则除之。

      30、行成于思,毁于隋。业精于勤,荒于嬉。

      31、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人多溺。

      32、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33、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快,苦则求乐,辱则求荣,生则计利,死则虑名。

      34、凡人之大体,取舍同者则相是也,取舍异者则相非也。

      35、胜而不骄,败而不怨。

      36、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

      37、树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

      38、利莫长于简,福莫久于安。

      39、故势不便,非所以逞能也。

      40、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41、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

      42、无私贤哲之臣,无私事能之士。

      43、夫有材而无势,虽贤不能治不肖。故立尺材于高山之上,则临千仞之溪,材非长也,位高也。

      44、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

      45、君无见其所欲。

      46、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47、人行事施予,以利之为心,则越人易和;以害之为心,则父子离且怨。

      48、非知之难也,处之则难也。

      49、众人助之以力,*者结之以成,远者欲之以名,尊者载之以势。

      50、行小忠,则大忠之贼也。

[阅读全文]...
  • 韩非子名言

  • 名言,名人名言
  • 1.胜而不骄,败而不怨。

    2.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3.欲成其事,先败其事。

    4.举世有道,计入有计出。

    5.自见之谓明。

    6.自胜谓之强。

    7.凡人之大体,取舍同者则相是也,取舍异者则相非也。

    8.人行事施予,以利之为心,则越人易和;以害之为心,则父子离且怨。

    9.华而不实,虚而无用。

    10.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11.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

    12.欲速则不达。

    13.不吹毛而求小疵。

    14.势不足以化则除之。

    15.无私贤哲之臣,无私事能之士。

    16.君臣之利异,故人臣莫忠,故臣利立而主利灭。

    17.人臣挟大利以从事,故其行危至死,其力尽而不望。

    18.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

    19.千里之马时一,其利缓;驽马日售,其利。

    20.圣人之救危国也,以忠拂耳。

    21.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

    22.明主立可为之赏,设可避之罚。盲者处*而不遇深溪,愚者守静而不陷险危。如此,则上下之恩结矣。

    23.故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於法之外,不为惠於法之内,动无非法。

    24.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与亡国同事者,不可存也。

    25.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快,苦则求乐,辱则求荣,生则计利,死则虑名。

    26.道私者乱,道法者治,不吹毛而求小疵。

    27.故视强,则目不明;听甚,则耳不聪;思虑过度,则智识乱。

    28.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

    29.利莫长于简,福莫久于安。

    30.圣人之道,去智去巧。智巧不去,难以为常。

    31.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

    32.私行胜,则少公功。

    33.远听而*视以审内外之失,省同异之言以知朋党之分。

    34.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

    35.倒言反事以尝所疑。

    36.人主无威而重在左右。

    37.树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

    38.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

    39.不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蚤见示,故有大功。

    40.时有满虚,事有利害,物有生死。

    41.因可势,求易道。

    42.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

    43.事有举之而有败,而贤其毋举之者。

    44.故势不便,非所以逞能也。

    45.存亡在虚实,不在于众寡。

    46.佯爱人,不得复憎也;佯憎人,不得复爱也。

    47.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

    48.众人助之以力,*者结之以成,远者欲之以名,尊者载之以势。

    49.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50.见而不见,闻而不闻,知而不知。

    51.君无见其所欲。

[阅读全文]...
  • 韩非子名言,韩非子思想的精华所在_名言名句

  • 名言,思想
  • 句子大全的语句,常常简短而有霸气,充满正能量。人生常常遇到困难,而那些好句子,不经意间直击内心柔软的地方,进而一改颓丧的心情。好句摘抄网向您推荐韩非子名言,韩非子思想的精华所在。

    ⊙倒言反事以尝所疑。韩非子

    ⊙臣主之利相与异者也。何以明之哉?曰:主利在有能而任官,臣利在无能而得事;主利在有劳而爵禄,臣利在无功而富贵;主利在豪杰使能,臣利在朋党用私。

    ⊙滥于文丽而不顾其功者,可亡也。

    ⊙夫事以密成,语以泄败。未必其身泄之也,而语及所匿之事,如此者身危。韩非子《说难》

    ⊙使杀生之机,夺予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生杀予夺之权落在臣下手中,如此一来君主就有失势的危机)

    ⊙人臣挟大利以从事,故其行危至死,其力尽而不望。

    ⊙荡而失水,蝼蚁得意焉。(鱼游到岸边搁浅的是时候,就会被蝼蚁吃掉)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韩非子难一》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

    ⊙治民者,禁奸于未萌。

    ⊙夫物者有所宜,才者有所施,各处其宜,故上下无为。(世间万物都各有特性,不同的才能有不同的施展方向,令有才干者各得其所,所以君主就可以无为而治。)

    ⊙人主之道,静退以为宝。

    ⊙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过于宠溺臣下,法令就难以确立。缺乏威严就会被臣下欺凌)

    ⊙数披其木,毋使枝大本小;枝大本小,将不胜春风;不胜春风,枝将害心。

    ⊙说之以厚利,则阴用其言显弃其身矣。

    ⊙君爱桃李花,桃李花易飘,妾怜松柏色,松柏色难凋。韩非《韩非子难一》

    ⊙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

    ⊙利莫长于简,福莫久于安。(最大的利益莫过于简朴,最大的福泽莫过于安稳)

    ⊙佯爱人,不得复憎也;佯憎人,不得复爱也(假装喜爱,就无法对其再加以憎恶;假装憎恶,就无法再对其施以恩惠)。

    ⊙立志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韩非子

    ⊙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自胜谓之强。(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才是强者)

    ⊙偏借其权势,则上下易位矣。此言人臣之不可借权势也。

    ⊙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弗能必而据之者,诬也。

    ⊙虚静无事,以暗见疵(保持虚静无为的状态,往往会从隐蔽的角度得知他人的行为漏洞)。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故去喜去恶,虚心以为道舍。(所以应该将亲*好厌恶等情绪一并抛弃,才能成功地使用权谋之术)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长袖善舞,多钱善贾。《韩非子五蠹》

    ⊙越王好勇而民多轻死,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

    ⊙圣人之道,去智去巧。智巧不去,难以为常。(圣人处世,是不需要智虑与机巧的。因为不抛弃智虑机巧,就很难维持长久。)

    ⊙人主无威而重在左右(君主维修丧失转而要仰仗臣下了)。

    ⊙故明主之治国也,明赏,*劝功;严刑,*亲法。

    ⊙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韩非

    ⊙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韩非《韩非子说难》

    ⊙去其智,绝其能,下不能意。(君主隐藏智慧,不露才能,臣下就无法猜测他的意图)

    ⊙远听而*视以审内外之失,省同异之言以知朋党之分。

    ⊙君无见其所欲。(君主不应该表露自己的喜好)

    ⊙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韩非子说林上》

    ⊙故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

    ⊙君臣之利异,故人臣莫忠,故臣利立而主利灭。

    ⊙树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韩非子

    ⊙冬日之闭冻也不固,则春夏之长草木也不茂。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去好去恶,臣乃见素;去旧去智,臣乃自备(君主隐藏自己的好恶,才会得见臣下的本来面目;抛去旧有的成见,不显露自己的智慧,才会让臣下各守其职)。

    ⊙欲速则不达。《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因可势,求易道。(根据可以成功的形势,来寻求易于成功的方法)

    ⊙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夫有材而无势,虽贤不能治不肖。故立尺材于高山之上,则临千仞之溪,材非长也,位高也。

[阅读全文]...
  • 关于韩非子名言名句

  • 名言
  • 关于韩非子名言名句

      韩非(前280~前233),战国末期著名的哲学家,法家思想集大成者。出身韩家贵族。与李斯同事荀卿。韩非所处年代,正是战国末期社会发生剧烈变化的年代。韩非眼见韩国政治腐败,改革不力,在强秦进攻面前一再割地**,多次上书韩王,提出修明法度等富国强兵的建议,但不为韩王所采纳,于是退而著书,写成《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著作五十五篇十余万言(《韩非子》)。后来,这些著作传到秦国时,秦王政(后来的秦始皇)看到《孤愤》、《五蠹》等著作,其深邃的思想,不禁使他拍案叫绝。秦王为了急于得到韩非,便发兵攻韩,韩王没有办法,只好把韩非送到秦国。韩非到了秦国,不到一年,还没有来得及被重用,李斯怕韩非得势夺取了的地位,于是和姚贾利用韩非曾建议秦王存韩以为蕃臣,在秦王面前说韩非的坏话,秦王听了李斯的话,将韩非下狱治罪。韩非要求面见秦王,没有得到允许,李斯使人送毒药给韩非,迫使他自杀。不久,秦王又后悔,使人赦免他的罪过时,他已死了。

      韩非根据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总结了前期法家的统治经验,第一次明确地阐述了法、术、势三者之间统一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为了推行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彻底打垮奴隶制,必须变法,实行法治。推行法治必须掌握政治上的权势,他主张统治者要有势。有法有势而无术,会大权旁落,人君得不到利益,所以必须有术。韩非认为,法是国家根本的规章制度。是除了人君之外所有臣民必须一道遵守的根本大法。韩非主张“任法不任贤”,厉行法治,严格考核铨选,一定能出现胜任封建行政管理的官吏。韩非还继承前期法家商鞅的“以刑止刑”的观点,力主重刑厚赏,“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五蠹》)。韩非的重术思想渊源于申不害。为了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在新的阶级矛盾的条件下,韩非提出术是“藏之胸中,以偶众端而潜御群臣”(《难三》)的工具。人主要不动声色地掌握赏罚大权。对于势的理解和运用,韩非发展了前期法家慎到的观点。

      他认为,要想取得统治的成功,必须依仗“人为之势”,即“抱法处势”,“抱法处世则治,背法去势则乱”(《难势》),要牢牢地控制住*,运用*的`力量去行法用术,统治人民,“且民者固服于势,寡能怀于义”(《五蠹》)。法、术、势三者的结合,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政治思想体系,它成为地主阶级建立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工具。韩非,是先秦时代最后一位法学大师,作为上升时期地主阶级的代表,他的法治思想和他建立中央集权政治的.主张,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确曾起了进步作用。

      韩非是战国末期著名的哲学家,他继承、补充和发展了老子天道自然无为的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认为“道”是天地万物构成的总根源,韩非的历史观是反对复古主义的,他认为天子不是由天的意志决定的;经济生活决定历史;主张“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生活资料决定道德面貌和法制。韩非对认识事物,判断是非还提出了“参验”的方法,就是用考查比较得到证实的方法。韩非还从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出发,提出了自己新的伦理学说和社会观点。他从荀子的性恶论出发并发挥了性恶论的观点,认为人生就是好利的,只有“利”才是推动社会发展,促进人群合作的唯一力量,利害关系才是人类的唯一的社会关系,趋利避害乃人之常情,也是国家执行赏罚、法令的依据。

      相信知道战国时期的人,对韩非子这一人都并不陌生吧,这是一个十分有才华的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韩非子名言名句(精选100句),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1、故为人臣者,窥觇其君心也无须臾之休,而人主怠傲处其上,此世所以有劫君弑主也。——韩非子名言精选

      2、抱法处世则治,背法处世则乱。——韩非子

      3、立志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韩非子

      4、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撄之者,则必**。人主亦有逆鳞,说之者能无撄人主之鳞,则几矣。——韩非子

      5、君臣之利异,故人臣莫忠,故臣利立而主利灭。——韩非子

      6、千里之马时一,其利缓;驽马日售,其利。——韩非子

      7、仁暴者,皆亡国者也。——韩非子

      8、和氏之璧,不饰以五彩;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韩非子

      9、夫妻者,非有骨肉之恩也,爱则亲,不爱则疏。——韩非子

      10、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韩非子名言

      11、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故人多溺。——韩非子

      12、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与亡国同事者,不可存也。——韩非子

      13、故视强,则目不明;听甚,则耳不聪;思虑过度,则智识乱。——韩非子

      14、赏罚之道实国之利器。——韩非子

      15、法不阿贵,绳不绕曲。——韩非子

      16、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韩非子·难一

      17、布帛寻常,庸人不释。——韩非子

      18、峻法,所以禁过外私也;严刑,所以遂令惩下也。——韩非子

      19、爱臣太亲,必威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韩非子

      20、见而不见,闻而不闻,知而不知。——韩非子名言精选

      21、黄帝有言曰:上下一日百战。——韩非子名言精选

      22、且夫物众而智寡,寡不胜众,智不足以遍知物,故因物以治物。——韩非子名言

      23、存亡在虚实,不在于众寡。——韩非子名言

      24、夫有材而无势,虽贤不能治不肖。故立尺材于高山之上,则临千仞之溪,材非长也,位高也。——韩非子

      25、非知之难也,处之则难也。——韩非子

      26、夫物者有所宜,才者有所施,各处其宜,故上下无为。——韩非子名言

      27、夫惜草茅者耗禾穗,惠盗贼者伤良民。——韩非子

      28、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韩非子名言

      29、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

      30、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泽;治大国而数变法,*苦之。——韩非子名言

      31、行小忠,则大忠之贼也。——韩非子

      32、探其怀,夺之威。主上用之,若电若雷。——韩非子名言

      33、欲成其事,先败其事。——韩非子名言

      34、爱弃发之费,而忘长发之利,不知权者也。——韩非子

      35、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子

      36、自胜谓之强。——韩非子

      37、夫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韩非子

      38、越王好勇而民多轻死,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韩非子

      39、治民者,禁奸于未萌。——韩非子

      40、数披其木,毋使枝大本小;枝大本小,将不胜春风;不胜春风,枝将害心。——韩非子

      41、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韩非子

      42、人臣挟大利以从事,故其行危至死,其力尽而不望。——韩非子

      43、圣人不期循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韩非子

      44、君见恶,则群臣匿端;君见好,则群臣诬能。——韩非子名言精选

      45、道私者乱,道法者治,不吹毛而求小疵。——韩非子

[阅读全文]...
  • 出自韩非子的名言

  • 名言
  • 为君不能禁下而自禁者谓之劫,不能饰下而自饰者谓之乱,不节下而自节者谓之贫。下面是为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出自韩非子的名言希望大家喜欢。

    1、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

    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下六微》

    解释:兔子没了,抓兔子的狗就没用了,可以杀了吃肉,敌国被灭后,谋士也就没用了可以杀了。

    2、利莫长乎简,福莫久于安。

    出自《韩非子·大体》

    解释:最大的利益莫过于简朴,最大的福泽莫过于安稳。

    3、道在不可见,用在不可知。

    出自《韩非子·主道》

    解释:道是看不见的,在运用道的时候,不能被觉察出来。

    4、夫惜草茅者耗禾穗,惠盗贼者伤良民。

    出自《韩非子·难二》

    解释:珍惜了茅草反而糟蹋了禾穗,对盗贼施以恩惠却伤害了百姓。

    5、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出自《韩非子·难一》

    解释:战阵之间,诈伪的战术变化无穷,谁都不厌弃使用这种战术去欺骗敌人。

    6、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之不足也。

    出自《韩非子·说林上》

    解释:圣人见到微小的现象就知道事物的苗头,见到事情的开端就知道最终结果,所以见到象牙筷后箕子就恐惧了,知道普天下的东西都不能满足商纣王的贪欲。

    7、侈而堕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出自《韩非子·显学》

    解释:奢侈又懒惰的人贫穷,辛勤又节俭的人富有。

    8、治民者,禁奸于未萌。

    出自《韩非子·心度》

    解释:统治人民的人,应在*的事情尚未萌芽时便有所禁止。

    9、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出自《韩非子·五蠹》

    解释:因此,圣人不期望照搬古法,不死守陈规旧俗,而是根据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进而制定相应的政治措施。

    10、私行胜,则少公功。

    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解释:*的行为盛行,就很少有人为国立功。

    11、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出自《韩非子·显学》

    解释:宰相都是从基层州部中锻炼上来的,而猛将都是从军队卒伍中摔打出来的。

    12、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步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出自《韩非子·喻老》

    解释: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13、治民无常,唯治为法。

    出自《韩非子·心度》

    解释:管理百姓没有固定不变的方法,只有依法来实施管理。

    14、治强生于法,弱乱生于阿。

    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解释:国家太*强盛得力于法治,国家纷乱贫弱是由于执法的不公正。

    15、一家二贵,事乃无功。

    出自《韩非子·扬权》

    解释:一个家庭中有两个地位尊贵的当家人,则什么事都不会干成功。

[阅读全文]...
  • 韩非子名言名句大全,韩非子寓言故事

  • 名言
  • 1、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2、华而不实,虚而无用。——《韩非子·难言》

    3、欲速则不达。——《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

    4、不吹毛而求小疵。——《韩非子·大体》

    5、胜而不骄,败而不怨。——《商君书·战法》

    6、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快,苦则求乐,辱则求荣,生则计利,死则虑名。

    7、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韩非子·难一》

    8、欲成其事,先败其事。

    9、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10、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韩非子·说林上》

    11、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韩非子·说难》

    12、长袖善舞,多钱善贾。——《韩非子·五蠹》

    13、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

    14、凡奸臣皆欲顺人主之心,以取亲幸之势也。是以主有所善,臣从而誉之;主有所憎,臣因而毁之。凡人之大体,取舍同者则相是也,取舍异者则相非也。

    15、人主之患在于信人。信人,则制于人。

    16、故为人臣者,窥觇其君心也无须臾之休,而人主怠傲处其上,此世所以有劫君弑主也。

    17、夫妻者,非有骨肉之恩也,爱则亲,不爱则疏。

    18、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不劲直不能矫奸。

    19、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与亡国同事者,不可存也。

    20、主失其神,虎随其后;主上不知,虎将为狗。

    21、偏借其权势,则上下易位矣。此言人臣之不可借权势也。

    22、故人行事施予,以利之为心,则越人易和;以害之为心,则父子离且怨。

    23、故明主之治国也,明赏,*劝功;严刑,*亲法。

    24、夫民之性,恶劳而乐佚。佚则荒,荒则不治,不治则乱,而赏刑不行于天下者必塞。

    25、故治民无常,唯法为治。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26、明君无为于上,群臣竦惧乎下。

    27、探其怀,夺之威。主上用之,若电若雷。

    28、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

    29、以肉去蚁蚁愈多,以鱼驱蝇蝇愈至。

    30、爱臣太亲,必危主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

    31、群臣为学,门子好辩,商贾外积,小民右丈者,可亡也。

    32、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33、圣人之治民,先治者强,先战者胜。

    34、道在不可见,用在不可知。

    35、涵掩其迹,匿其端,下不能原;去其智,绝其能,下不能意。

    36、千乘之君无备,必有百乘之臣在其侧,以徙其民而倾其国;万乘之君无备,必有千乘之家在其侧,以徙其民而倾其国。

    37、黄帝有言曰:上下一日百战。

    38、臣主之利相与异者也。何以明之哉?曰:主利在有能而任官,臣利在无能而得事;主利在有劳而爵禄,臣利在无功而富贵;主利在豪杰使能,臣利在朋党用私。

    39、人主之道,静退以为宝。

    40、故群臣陈其言,君以其言授其事,事以责其功。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其言,则诛。

    41、自胜谓之强。(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

    42、自见之谓明。(能够认清自己的人才是明智的)

    43、是以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故曰:自胜之谓强。(订下心愿,志向是难的,不在胜别人,而在战胜自己的懒怯疑。)

    44、一手独拍,虽疾无声。(一只手击掌,即使再用力也不会有声音)

    45、立志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46、举世有道,计入有计出。(做事情要有一定的原则,既要算计得道的,也要算计失去的)

    47、故去喜去恶,虚心以为道舍。(所以应该将亲*好厌恶等情绪一并抛弃,才能成功地使用权谋之术)

    48、君无见其所欲。(君主不应该表露自己的喜好)

    49、去好去恶,臣乃见素;去旧去智,臣乃自备。(君主隐藏自己的好恶,才会得见臣下的本来面目;抛去旧有的成见,不显露自己的智慧,才会让臣下各守其职)

    50、人主好贤,则群臣饰行以邀君欲,则是群臣之情不效。(君主喜欢任用贤能之士,那么臣下就会自我粉饰迎合来君主)(说明∶还是让大家各司其职,别把希望寄托在个别的贤能之士身上,防止权利的偏移)

    51、时有满虚,事有利害,物有生死。(时机的盈虚是并存的,世事的利弊是兼有的,事务的生死是一体的)(说明∶君主不可因为这些不可避免的得失而怨怒)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韩非子法治名言 - 句子

韩非子法治名言 - 语录

韩非子法治名言 - 说说

韩非子法治名言 - 名言

韩非子法治名言 - 诗词

韩非子法治名言 - 祝福

韩非子法治名言 - 心语

推荐词条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