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于京剧的古诗古文 >

关于京剧的古诗古文

关于关于京剧的古诗古文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京剧的古诗古文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京剧的古诗古文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关于京剧的古诗古文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关于京剧的古诗古文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关于京剧的古诗古文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关于京剧的古诗古文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关于京剧的古诗古文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关于京剧的古诗古文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关于京剧的古诗古文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关于京剧的古诗古文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赞美京剧的诗句分享

  • 分享,赞美,古诗文
  • 赞美京剧的诗句分享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诗句吧,不同的诗句,其语言艺术所表现的'语言风格、特点、技巧各不相同。那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赞美京剧的诗句分享,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首)

      文武生旦净末丑,票友欢聚乐心头,

      名家指点经典戏,魁宝艺术京剧秀。

      (第二首)

      京剧京腔国粹宝,中华子孙齐叫好。

      飞身海外受称赞,文化传承不可少。

      (第三首)

      英雄末路气如虹,魂魄悠悠耻向东。

      泪眼惊鸿收震怒,痛心囚虎更情浓。

      楚歌四面征夫泪,血溅八荒甲胄红。

      败寇成王君莫论,千秋不在有重瞳。

      (第四首)

      词文户外碌于先,哪顾京声鼓乐弦。

      昨日诗团歌盛世,今朝剧组唱空前。

      青衣花旦单人戏,净丑须生折子篇。

      气吐音洪腔字正,弘扬国粹颂春天。

      (第五首)

      京韵流芳厉家班,名角联袂贺渝团。

      传承演创寒梅馥,半岛皮黄鼓远帆。

      (第六首)

      梨园票友聚一堂,敬业良师授特长。

      即兴温*传统戏,顺情指教现实腔。

      细雕老旦《红灯记》,精炼青衣《看大王》。

      瑰宝飞旋扬四海,中*粹韵悠扬!

      (第七首)

      春风拂翠小花黄,一站一停醉戏乡。

      什錦别肴鲜味美,豪灯靚幕夜流芳。

      红娘花旦四*调,苏武须生三眼腔。

      弦乐悠扬相聚乐,人生自有妙文章。

      (第八首)

      铿锵锣鼓二胡悠,净丑旦生嬉莫愁。

      程尚梅荀春闺梦,杨奚谭马盛春秋。

      游龙戏凤桑园会,击鼓骂曹西厢楼。

      天籁之音传万古,五州四海唱不休。

      1、观京剧《将相和》(七绝)

      居功自傲莽廉颇,挑衅事端屡屡多。

      大义相如胸纳海,负荆请罪将相和。

      2、赞廉颇(七绝)

      藐视忠良为懦儒, 廉颇自诩战功殊。

      难能可贵幡然悟, 请罪负荆一丈夫。

      3、观京剧《空城计》

      城头诸葛弄瑶琴, 城下洞门空巷深。

      司马犹疑失战策, 神机妙算孔明临。

      4、(七绝)

      观京剧《辕门斩子》

      盛誉杨家将帅贞, 凛然大义斩亲生。

      今来古往忠臣在, 此等胸襟有几名?

      5、(七绝)

      观京剧《锁麟囊》

[阅读全文]...
  • 描写京剧脸谱的诗

  • 描写京剧脸谱的诗

      (第一首)

      皮里阳秋赞贬嗟,赤橙黄绿映生涯。

      抹揉勾画端斜净,彩绘匀描黑白花。

      整脸破歪三块瓦,丹青朱墨舞龙蛇。

      今来古往诸般事,脸谱斑斓秀万家。

      (第二首)

      流水西皮导二黄,旦生净丑演京腔。

      白须萧相追韩信,黑脸包公劝嫂娘。

      锣鼓咚呛嘶战马,胡琴戚腻诉凄惶。

      一台两椅能成唱,若叙人生亦戏场。

      (第三首)

      国粹传扬两百春,长城南北尽知音。

      石叠流水皮黄调,风洗晴花生旦神。

      三丈戏台千载事,七颜脸谱各般人。

      方夸做打功夫巧,唱念尤觉韵味浑。

      (第四首)

      操琴司鼓奏皮黄,字正腔圆韵味香。

      念白抑扬含顿挫,唱腔委婉透激昂。

      须生花脸朝靴厚,老旦青衣水袖长。

      京剧奇葩天下秀,明朝国粹更辉煌。

      (第五首)

      操琴司鼓奏皮黄,字正腔圆韵味香。

      念白抑扬含顿挫,唱腔委婉透激昂。

      须生花脸朝靴厚,老旦青衣水袖长。

      京剧奇葩天下秀,明朝国粹更辉煌。

[阅读全文]...
  • 京剧木兰诗的动作

  • 动作
  • 京剧木兰诗的动作

      京剧木兰诗的动作,一起来看看吧。

      这两个词是:赴,飞。

      万里赴戎机:不远万里,奔赴战场。戎机:军机,指战争。

      关山度若飞: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度,越过。

      附:木兰诗

      教学设想:

      课型设计:讲读课

      基于学生对木兰替父从军的了解,可对诗歌内容处理上简洁明快些,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诗歌内容。赏析诗歌的语言艺术,明确多种艺术写作手法。理解木兰替父从军的诗歌主旨。

      课时:2课时

      教学进展:

      导言:同学们都知道巾帼不让须眉这句古语吧,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位好女子,她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立下赫赫战功。她的事迹被老百姓编成民歌广为传唱。她的名字叫花木兰。现在我们就从这首流传于世的北朝民歌《木兰诗》中,来感受一下巾帼不让须眉的气魄吧!

      1.文学常识:

      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民歌。它与南朝民歌《孔雀东南飞》合称文学史上的乐府双璧。

      2.字词注音:

      鞍鞯(an jian),金柝(tuo),辔头(pei tou ),云鬓(bin)。

      3.全班朗读全文。了解木兰替父从军的事迹。

      4.口述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

      5.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每段诗歌内容,力求文字简洁、工整,符合文意。

      参考答案:

      1. 木兰叹息

      2. 替父从军

      3. 整装出征

      4. 十年征战

      5. 荣归故里

      6. 还身女儿

      7. 难辨雌雄

      6.木兰替父从军这篇诗歌,它所描写刻画的重点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参考答案:

      重点战前木兰备战、战后亲人相逢,而战争的过程、场面没有重点描写。万里征程和十年苦战则一笔带过,给读者留下极大的`想象空间。此外,作者的兴趣并不在于表现战争,也不在于讴歌木兰驰骋沙场、克敌建功的英雄行为,而在于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这一戏剧性事件上。

      7.从诗歌如此的详略安排上,概括出诗歌的主旨。

      参考答案:

      这首诗通过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木兰勤劳、智慧、勇敢、坚强和不贪图利禄的高贵品质,以及她爱国爱家的崇高精神。

      8.品味诗歌的语言特色:

      铺排手法: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反复手法: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夸张手法: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互文手法: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顶针手法: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

      9.作业 :

      小作文:英雄花木兰,战场杀敌寇。(仿民歌形式,可适当运用多种艺术手法,续写木兰在战场上是如何英勇杀敌、保家卫国的。)

      字数:100-150字。

      背诵《木兰诗》

[阅读全文]...
  • 京剧的历史发展

  • 发展,历史,文艺
  • 京剧的历史发展

      京剧,又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代*戏曲的代表。京剧是*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京剧的历史发展相关内容。

      1860年到1949年,京剧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860年到1917年左右,是京剧进一步走向成熟的时期。在剧目方面,从徽、汉、梆、昆等继承下来的传统剧目,经过演出实践不断加工、锤炼,更见精练。不少本头戏逐渐删除繁冗,精简为自成起讫的折子戏,如全本《宇宙锋》通常只演"修本"、"金殿"二折。辛亥革命前后,在社会、政治变革中还出现了一批密切结合现实的新剧目,如汪笑侬的《哭祖庙》、《瓜种兰因》等。音乐方面,板式、曲调有所增益,字音、声韵更加定型,使京剧唱腔委婉、动听,更具特色。舞台表演艺术方面,也更为细腻、精致,色彩浓郁。京剧史上老生前三杰(程长庚1811-1880,徽派;余三胜1802-1866,汉派;张二奎1813-1860,京派)还带有京剧前身徽、汉的地方色彩,传到老生后三杰(谭鑫培1847-1917,孙菊仙1841-1931,汪桂芬1860-1906)时,原来那种地方色彩已逐渐融会升华,成为京剧自身的艺术特色。

      光绪九年(1883)起,大批京剧著名演员陆续被征为"内廷供奉",领取一定银米,*时在戏园演出,不定期地**进宫当差,从而打破了乾隆以来宫廷蓄养戏班的旧制。由于皇室贵族的喜爱,既为演出提供了优厚的物质条件,又在艺术上有严格的要求,因此留下了一批比较完整的剧目,并为京剧艺术的严格规范化奠定了发展的基础。同时,宫廷演出也在剧目内容的倾向上给京剧带来一些消极作用。

      光绪二十四年(1908),上海出现了第一个*代化的剧场新舞台。夏月润弟兄出于爱国热忱,在当时"租界"以外的地面,兴建了备有灯光布景设施的剧场,变革了传统的方形舞台,从而推动了京剧舞台艺术的革新,并影响到其他各地。

      从1917年到1937年,是京剧艺术出现高峰的时期。剧目方面,传统戏不断加工、翻新,同时大量涌现新创剧目。题材范围扩大了,表现爱国主义、民主主义思想的剧目增多了。剧目与演员的表演特色结合更紧,出现了为某些艺术流派所特有的剧目。舞台艺术方面,流派艺术大大发展。早先,京剧舞台上以老生为主,老生流派比较明显。到这一时期,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锐意革新,积极排演新戏。梅兰芳在新编演的《嫦蛾奔月》、《霸王别姬》、《西施》等"古装戏"中,把我国传统的古典舞蹈艺术吸收到京剧中来,唱腔曲调、伴奏乐器丰富了,服装、化装也有很多革新。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等也都发挥各自的创造力,编演了能够体现自己艺术特色的新戏,如程砚秋的《春闰梦》,荀慧生的《钗头凤》、尚小云的《汉明妃》等,舞台上出现了"四大名旦"争衡的局面。这不仅使旦角艺术焕发出空前的光彩,而且带动其他行当,争奇斗绝,流派纷呈。如老生行,余叔岩、马连良、高庆奎、言菊朋等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出各自的流派。在上海,周信芳(麒麟童)以《萧何月下追韩信》等新剧目,独树一帜,影响广及江南各地,世称"麒派"。武生行,杨小楼、尚和玉等与南方的李春来、盖叫天等,也都形成有鲜明艺术特色的流派。此外,花脸、小生、老旦、丑等,也都人才辈出,京剧舞台达到了艺术高峰。

      20年代以来,上海京剧舞台上出现了大量连台本戏。这种戏剧结构形式,原具有情节生动、有头有尾、通俗易懂的特点,深受一般观众欢迎,逐渐流行于江南各大城市,以后也传到了北京。其中某些片断还独立成为单折演出。但后来有些连台本戏走上了资本主义商业化的.歧路。有时第一本戏主题还明确,但连演下去,本数越多,离题越远。

      同一时期,京剧舞台上出现了大量女艺人,有的艺术成就颇高。自从道、咸年间京剧形成以来,京剧演员,无论生、旦、净、丑,一律皆由男演员饰演。大约在同治年间(1862-1874),上海开始有了幼女组成的戏班,*称"髦儿戏";辛亥革命后,北京、天津也出现了女班,有的女演员,颇著名声,但由于社会条件限制,大都昙花一现。20年代以后,许多优秀女演员先后脱颖而出,艺术上相当成熟,且能独立挑班。1930年在北京广德楼实行了男女合演(上海略早)。这些优秀女演员,除较早的老生恩晓峰、筱兰英,旦角王克琴、刘喜奎等外,20年代以后有老生李桂芬、孟小冬,旦角雪艳琴、新艳秋等。

      这一时期,在人才培养方面,受到较多重视,并采取了新的措施。从光绪六年(1880创办小荣椿科班,到光绪三十年创办的富连成科班,都实行苦练幼功、技术第一的教学方法。1919年南方建立的南通伶工学社(欧阳予倩任主任),1930年在北京建立的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焦菊隐等任校长),1934年创办的山东省立剧院,1938年成立的上海戏剧学校,以及同年成立于西安,1945年后迁上海的夏声戏剧学校等,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改革,除基本功外,兼重文化课程,并授以音乐及其他艺术知识。这种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虽然还处于摸索阶段,但对提高新一代演员的艺术修养却收到了一定效果。

      *戏曲历经八百余年,传承悠久,是*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金元杂剧到明清传奇;从昆(曲)弋(阳腔)繁荣到四大徽班进京;从京剧诞生到成为“国粹”走进黄金时代,二百年的京剧史里产生了程长庚、谭鑫培、杨小楼、梅兰芳、马连良等一代又一代表演艺术大师。以富连成为代表的众多戏曲科班培养了数以千计的优秀演员,支撑着*百年京剧艺术殿堂。星罗棋布的戏楼剧场提供了京剧繁荣的舞台,精良独特的器乐、道具、戏装行业为京剧演出增色生辉。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逢清高宗(弘历)八旬寿辰,徽伶高朗亭等率“三庆”徽戏班进京贺寿演出,演毕立足京城。此后许多徽班相继来京,其中三庆、四喜、春台、和春最负盛名,时称“四大徽班”。在长期实践中,不断从秦腔、汉调、昆曲、京腔等剧种汲取营养,经数十年演变,形成京剧。

      一、孕育期

      徽秦合流 清初,京城戏曲舞台上盛行昆曲与京腔(弋阳腔)。乾隆中叶后,昆曲渐而衰落,京腔兴盛取代昆曲一统京城舞台。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秦腔艺人魏长生由川进京。魏氏搭双庆班演出秦腔《滚楼》、《背娃进府》等剧。魏长生扮相俊美,噪音甜润,唱腔委婉,做工细腻,一出《滚楼》即轰动京城。双庆班也因此被誉为“京都第一”。自此,京腔开始衰微,京腔六大名班之大成班、王府班、余庆班、裕庆班、萃庆班、保和班也无人过问,纷纷搭入秦腔班谋生。乾隆五十年(1785年),清廷以魏长生的表演有伤风化,明令禁止秦腔在京城演出,将魏长生逐出京城。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继三庆徽班落脚京城后(班址位于韩家台胡同内),又有四喜、启秀、霓翠、春台、和春、三和、嵩祝、金钰、大景和等班,亦在大栅栏地区落脚演出。其中以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四家名声最盛,故有“四大徽班”之称。‘春台班’进京时间,按汉调名家米应先于乾隆末年,在京曾担任‘春台班’台柱时始,证明该班进京时间早于‘四喜’和‘和春’。‘春台班’位于百顺胡同。

      ‘四喜班’于嘉庆初来京。徽戏、昆曲兼演、尤以昆曲为著,故有“新排一曲桃花扇,到处哄传四喜班”之语。该班位于陕西巷内。

      ‘和春班’于嘉庆八年(1804年)于李铁拐斜街组建。该班以武戏见长。道光十三年(1853年)解散。“四大徽班”的演出剧目,表演风格,各有其长,故时有“三庆的轴子,四喜的曲子、和春的把子、春台的孩子”之誉。“四大徽班”除演唱徽调外,昆腔、吹腔、四*调、梆子腔亦用,可谓诸腔并奏。在表演艺术上广征博采 吸取诸家剧种之长,融于徽戏之中。兼之演出阵容齐整,上演的剧目丰富,颇受京城观众欢迎。自魏长生被迫离京,秦腔不振,秦腔艺人为了生计,纷纷搭入徽班,形成了徽、秦两腔融合的局面。在徽、秦合流过程中,徽班广泛取纳秦腔的演唱、表演之精和大量的剧本移植,为徽戏艺术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徽汉合流 汉剧流行于湖北,其声腔中的二簧、西皮与徽戏有着血缘关系。徽、汉二剧在进京前已有广泛的艺术交融。继乾隆末年,汉剧名家米应先进京后,道光年初(1821年),先后又有著名汉剧老生李六、王洪贵、余三胜,小生龙德云等入京,分别搭入徽班春台、和春班演唱。米应先以唱关羽戏著称,三庆班主程长庚的红净戏,皆由米应先所授。李六以《醉写吓蛮书》、《扫雪》见长;王洪贵则以《让成都》、《击鼓骂曹》而享名;小生龙德云善演《辕门射戟》、《黄鹤楼》等剧;余三胜噪音醇厚,唱腔优美,文武兼备,以演《定军山》、《四郎探母》、《当锏卖马》、《碰碑》等老生剧目著称。汉剧演员搭入徽班后,将声腔曲调,表演技能,演出剧目溶于徽戏之中,使徽戏的唱腔板式日趋丰富完善,唱法、念白更具北京地区语音特点,而易于京人接受。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各大名班,均为老生担任领班。徽、汉合流后,促成了湖北的西皮调与安徽的二簧调再次交流。徽、秦、汉的合流,为京剧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二、形成期

      道光二十年至咸丰十年(1840年-1860年)间,经徽戏、秦腔、汉调的合流,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了京剧。其标志之一:曲调板式完备丰富,超越了徽、秦、汉三剧中的任何一种。唱腔由板腔体和曲牌体混合组成。声腔主要以二簧、西皮为主;之二,行当大体完备;之三,形成了一批京剧剧目;之四,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为京剧形成初期的代表,时称“老生三杰”、“三鼎甲”即:“状元”张二奎、“榜眼”程长庚、“探花”余三胜。他们在演唱及表演风格上各俱特色,在创造京剧的主要腔调西皮、二簧上和京剧戏曲形式上,以及具有北京语言特点的说白、字音上,做出了卓越贡献。第一代京剧演员中,尚有老生卢胜奎、薛印轩、张汝林、王九龄等;小生龙德云、徐小香;旦胡喜禄、罗巧福、梅巧玲:丑杨鸣玉、刘赶三;老旦郝兰田、谭志道;净朱*子,任花脸等,他们为丰富各个行当的声腔及表演艺术,均有独特创造。后任‘四喜班’班主的梅巧玲,勇于突破青衣、花旦的严格分工旧规,为旦角的演唱艺术开辟了一条新路。

      《同光名伶十三绝》 是京剧史上的一幅名伶彩色剧装写真画,由晚清民间画师沈蓉圃绘制。他参照了清代中叶画师贺世魁所绘《京腔十三绝》戏曲人物画的形式,挑选了清同治、光绪年间(l860至1890)京剧舞台上享有盛名的十三位演员,用工笔重彩把他们扮演的剧中人物描绘出来,显示了作者的深厚功力。 此画于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由进化社朱复昌在书肆收购,经缩小影印问世,并附编《同光名伶十三绝传》一册。

      三、 成熟期

      1883年一1918年,京剧由形成期步入成熟期,代表人物为时称“老生后三杰”的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其中谭鑫培承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各家艺术之长,又经创造发展,将京剧艺术推进到新的成熟境界。谭在艺术实践中广征博采,从昆曲、梆子、大鼓及京剧青衣、花脸、老旦各行中借鉴,融于演唱之中,创造出独具演唱艺术风格的“谭派”,形成了“无腔不学谭”的局面。二十年代后的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等,均在宗“谭派”的基础上发展为各自不同的艺术流派。汪桂芬,艺宗程长庚,演唱雄劲沉郁,悲壮激昂,腔调朴实无华,有“虎啸龙吟”的评道,他因“仿程可以乱真”,故有“长庚再世”之誉。孙菊仙,18岁时选中武秀才,善唱京剧,常入票房演唱,36岁后投师程长庚。他噪音宏亮,高低自如。念白不拘于湖广音和中州韵,多用京音、京字,听来亲切自然。表演大方逼真,接*生活。“老生后三杰”师承各有侧重,艺术风格各异,从全面权衡,谭鑫培文武昆乱不挡,艺术造诣及对京剧的发展,远远超过汪、孙。光绪年间,谭鑫培被称之为“伶界大王”,在剧界地位,如当年之程长庚。咸丰十年(1861年)京剧始入宫廷演出。当年五月初六起至月末,分由三庆班、四喜班、双奎班及外班(京剧班)演出。光绪九年(1883年),慈禧五旬寿日,挑选张淇林、杨隆寿、鲍福山、彩福禄、严福喜等18人入宫当差,不仅演唱,且当京剧教*,向太监们传授技艺。自此,清宫掌管演出事务的机构“昇*署”,每年均选著名艺人进宫当差,结止宣统三年(1911年),计有谭鑫培、杨月楼、孙菊仙、陈德霖、王楞仙、杨小楼、余玉琴、朱文英、王瑶卿、龚云甫、穆凤山、钱金福等生、旦、净、丑的名家150余人曾入宫。由于慈禧嗜好京剧,加之京剧名家频繁在宫中献艺,声势日强。同期,位于大栅地区的广德楼、三庆园、庆乐园、中和园、文明园等戏园、日日有京剧演出,形成了京剧一统的局面。京剧成熟期,除“老生后三杰”外,生行尚有许荫棠、贾洪林;武生俞菊笙、杨隆寿;净行何佳山、黄润甫、金秀山、裘桂仙、刘永春等;小生王楞仙、德珺如、陆华云:旦行陈德霖、田桂凤、王瑶卿、朱文英;丑行王长林、张黑、罗百岁、萧长华、郭春山。这一时期,旦角的掘起,形成了旦角与生角并驾齐驱之势。武生俞菊笙,开创了武生自立门户挑梁第一人,他被后人称为“武生鼻祖”。上述名家,在继承中有创新发展,演唱技艺日臻成熟,将京剧推向新的高度。

      四、鼎盛期

      1917年以来,京剧优秀演员大量涌现,呈现出流派纷呈的繁盛局面,由成熟期发展到鼎盛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为杨小楼、梅兰芳、余叔岩。

      1927年,北京《顺天吋报》举办京剧旦角名伶评选。读者投票选举结果:梅兰芳以演《太真外传》,尚小云以演《摩登伽女》,程砚秋以演《红拂传》,荀慧生以演《丹青引》,荣获“四大名旦”。“四大名旦”脱颖而出,是京剧走向鼎盛的重要标志。他们创造出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形成了梅兰芳的端庄典雅,尚小云的俏丽刚健,程砚秋的深沉委婉,荀慧生的娇昵柔媚“四大流派”,开创了京剧舞台上以旦为主的格局。武生杨小楼在继俞菊笙、杨月楼之后,将京剧武生表演艺术发展到新高度,被誉为“国剧宗师”、“武生泰斗”。老生中的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马连良,20年代时称“四大须生”。同期的时慧宝、王凤卿、贯大元等也是生行中的优秀人才。30年代末、余、言、高先后退出舞台,马连良与谭富英、奚啸伯、杨宝森称之“四大须生”。女须生孟小冬,具有较高艺术造诣,颇有乃师余叔岩的艺术风范。

      1936年秋,北京大、中学校爱好京剧者及广大观众给各报写信,倡议进行京剧童伶选举。时富连成社社长叶龙章与北*《立言报》社长金达志商妥,由该报发表通告,专门接待各界投票,逐日在报上发表投票数字,并约请“韵石社”几人来报社监督。规定投票日期为半月,到期查点票数 中华戏曲学校和富连成社负责人及《实报》、《实事白话报》、《北京晚报》、《戏剧报》亦派人当场查验票数。选举结果,富连成社李世芳得票约万张,当选“童伶*”。生部冠军王金璐,亚军叶世长;旦角冠军毛世来,亚军宋德珠;净角冠军裘世戎,亚军赵德钰;丑角冠军詹世甫,亚军殷金振。选举结束后,于虎坊桥富连成社举行庆祝大会,并于当晚在鲜鱼口内华乐戏院举行加冕典礼,由李世芳,袁世海演出了《霸王别姬》。

      童伶选举结束后,仍由《立言报》主持,选出李世芳、张君秋、毛世来、宋德珠为“四小名旦”,“四小名旦”联抉于长安、新新两家戏院演出了《白蛇传》和《四五花洞》,以示祝贺。

      流派纷呈,人才济济,是京剧鼎盛期的又一标志。这一时期除杨派(小楼),梅派(兰芳)、尚派(小云)、程派(砚秋)、荀派(慧生)外,旦角中还有筱派(翠花)及宋派(德珠)、张派(君秋);老生行中的余派(叔岩)、高派(庆奎)、言派(菊朋)、马派(连良)、奚派(啸伯)、杨派(宝森)、新谭派(富英);净行中的金派(少山)、侯派(喜瑞)、郝派(寿臣)以及50年代后产生的裘派(盛戎);小生行中的姜派(妙香)、叶派(盛兰);老旦行中的龚派(云甫)、李派(多奎);丑行中的叶派(盛章)等。同期尚有众多京剧表演艺术家,如生行中的王凤卿、时慧宝、王又宸、*春、谭小培、李万春、李少春、高盛麟等;旦行中的阎岚秋、徐碧云、朱琴心、赵桐珊、雪艳琴、新艳秋、章遏云、金少梅、碧云霞、琴雪芳、王玉蓉、言慧珠、童芷苓、梁小鸾、吴素秋、赵燕侠、杜*芳等;小生中的金仲仁、茹富兰、程继先;丑行中的郭春山、慈瑞泉、马富禄、张春华等。

[阅读全文]...
  • 京剧行当大全

  • 京剧行当大全

      京剧行当指的是京剧中的角色,划分由来已久,大约在七八百年以前,元杂剧的时代,就划分出来很多行当。当时,这些行当的名词叫作角色,大致分成末、旦、冲末,旦又分为正旦、外旦、搽旦,净又分为净。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京剧行当大全,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京剧的行当有哪些?——生旦净丑,戏如人生。生、旦、净、丑是京剧的四大行当。

      1、生行

      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行当,在京剧中的地位非常重要。生行包括老生、小生、武生、红生、娃娃生等几个门类。除红生和勾脸武生以外,生行一般都是素脸,内行术语称为“俊扮”,即扮相都是洁净俊美的。

      ①老生又称“须生”、“正生”、“胡子生”。一般都是富有正义感的男性中年或老年人物。人物形象以挂“黑髯口”(黑胡子)为主。按照表演艺术特点的不同,老生又分为安工老生、衰派老生和靠把老生。安工老生,又称“唱切老生”、“王帽生”、大部扮演帝王、书生一类人物,以唱功为主,在舞台上安详稳重,动作较少,故称“安工”,如《上天台》中的汉光武帝刘秀、《捉放曹》中的陈宫等。衰派老生,又称“做功老生”。“做工老生”,大都扮演衰老或精神状态衰颓的人物,以做功为主,故称“衰派”,如《四进士》中的宋土杰、《卖马》中的秦琼、《坐楼杀惜》中的宋江等。靠把老生,大都扮演武将一类的人物,由于扎靠(戴盔披甲)、使用刀枪把子(剧中人使用的兵器)而得名,加《定军山》中的老将黄忠、《战太*》中的花云、《镇潭州》中的岳飞等。无论是哪类老生,都是以唱为主,全用本嗓。安工老生要唱的悠扬婉转,衰派老生要唱的悲愤颓唐,靠把老主要唱的激昂慷慨。另外,京剧史上有一些老生演员,文戏、武戏都擅长,唱功戏、做功戏、靠把戏都能演,后来就把这种戏路宽的老生演员称为“文武老生”,如程长庚、谭鑫培等。

      ②小生主要扮演青少年男子,化妆不戴胡须,扮相清秀、英俊。小生演唱用尖音假嗓,念白兼用真假嗓。小生使用的假嗓与旦角不同,小生的唱法应该刚、劲、宽、亮,听起来声音清跪但不柔媚,刚健但不粗野。根据人物性格、身分的不同特点,小生又分为袍带小生、扇子生、翎子生、穷生和武小生。袍带小生,又称“纱帽小生”,扮演做官的青年男子,头戴纱帽是其主要标志,这些角色大部分是文人,如《玉堂春》中的王金龙、《奇双会》中的赵宠、《陈三两爬堂》的陈魁等。扇子生,多扮演年青的书生、风流儒雅的公子,手拿扇子,头戴文生巾,身穿褶子,所以又称“褶子生。”扇子是帮助角色表现风流潇洒、文质彬彬的.一种特殊道具。如《拾玉镯》中的傅朋、《西厢记》中的张君瑞等。翎子生,又称“雉尾生”,头插翎子(雉尾)是其主要标志,大都扮演武将或文武兼备的人物。演翎子生要有武功,凭工架、舞蹈,用翎子耍出许多舞蹈动作。如《群英会》中的周瑜、《吕布与貂蝉》中的吕布、《穆柯寨》中的杨宗保等等。穷生,大部扮演落魄不第的文人、书生,“表演上特别注重做功,”以表现人物的酸腐气为主,*惯于把鞋后帮踩倒在脚下,以示其潦倒之状,故又称“鞋皮生”,身穿富贵衣是其主要标志。富贵衣,是补缀有许多五颜六色的补丁的青褶子,意思是说这些人现在虽然很穷,衣着褴楼,但将来仍要腾达,故有“富贵衣”之名。如《棒打薄情郎》中的莫稽、《连升店》中的王明芳等。武小生,大多扮演年青英武的人物,表演著重武功,也兼重唱功、念白和做功。从武打功夫上看,武小生与武生差不多,但是唱与念全用小生方法。如《八大锤》中的陆文龙、《借赵云》中的赵云、《石秀探庄》中的石秀等。

      ③武生扮演擅长武艺的青壮年男子,分为长靠武生和短打武生两类,俗称“墩子武生”、“撇子武生”,“墩子”是指穿厚底靴子,“撇子”是指穿薄底靴子。长靠武生扎大靠,武打、工架并重,如《长坂坡》中的赵云、《战冀州》中的马超、《挑滑车》中的高宠等。短打武生身穿紧身短装。偏重武打特技,如《三岔口》中的任堂惠、《十字坡》中的武松、《夜奔》中的林冲等。扮演中老年英代人物的称武老生,如《百凉楼》中的吴祯、《剑峰山》中的邱成等。武生还兼演部分勾脸戏(武净戏),如《铁笼山》中的姜维、《拿高登》中的高登等。猴戏中的孙悟空一般也由武生扮演。

      ④红生指勾红脸的老生,主要扮演关羽、赵匡胤等角色,演唱嗓音高亢浑厚,表演具有特殊工架和造型,扮演者要有坚实的武功和特殊的训练。主要剧目有《华容道》、《走麦城》、《古城会》、《水淹七军》、《斩黄袍》等。

      ⑤娃娃生戏中专门扮演儿童的角色。大都由童伶(儿童演员)扮演,头戴孩子发,身穿茶衣,运用本嗓演唱,多采用老生腔。如果一出戏中同时出现两个儿童角色,则分别由一生一旦扮演,如《汾河湾》中的薛丁山、《三娘教子》中的薛倚哥、《宝莲灯》中的沉香和秋儿等。许多著名演员幼年时都唱过娃娃生。

      2、旦行

      京剧旦行扮演各种不同年龄、性格、身分的女性角色。旦行又分为正旦、花旦、花衫、刀马旦、武旦、老旦等专行。

      ①正旦俗称“青衣”,因所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色褶子而得名。主要扮演庄重的青年、中年妇女,表演特点是以唱功为主,动作幅度较小、行动比较稳重。念韵白,唱功繁重。如《三击掌》中的王宝钏、《二进宫》中的李艳妃、《桑园会》中的罗敷女等。

      ②花旦大多扮演青年女性。身着短衣裳,如褂子、裤子、裙子、袄;有时穿长衣裳,也绣着色彩艳丽的花样。人物性格大都活泼开朗,动作敏捷伶俐。表演以做功、说白为主,说白主要是京白,韵白较少。如《棒打薄情郎》中的金玉奴、《乌龙院》中的阎惜姣等。

      ③刀马旦大都扮演擅长武艺的青壮年妇女,武打不如武旦激烈,不用“打出手”(即抛、掷、踢、接、武器的特技表演),较重唱、做和舞蹈。如《战金山》中的梁红玉、《穆柯寨》中的穆桂英等。

      ④武旦扮演擅长武打、勇武的女性。表演上着重武打,特别是使用特技“打出手”。武旦与刀马旦的区别,过去主要有二点,一是武旦踩跷,刀马旦不踩跷;二是武旦有“打出手”,刀马旦无此技。武旦穿短衣裳,重在武功,不重唱念。如《打焦赞》中的杨排风、《武松打店》中的孙二娘等。

      ⑤花衫是本世纪20年代以后,综合青衣、花旦、刀马旦的艺术特点,发展而成的新的旦角类型。在花衫形成之前,一个演员一般不能兼演青衣和花旦两个行当。王瑶卿为了丰富旦角的表演艺术,充实艺术表现能力,他把青衣沉静端庄的风格、花旦活泼灵巧的表演、刀马旦的武打工架等融为一炉,创作出一种唱、念、做、打并重的旦角行当,人们把它命名为花衫(花旦和青衫的结合)。京剧四大名旦所编演的新剧目,大都属于花衫范畴,每个新戏都力求在唱、念、做、打各方面满足观众的观赏要求,如《霸王别姬》中的虞姬、《汉明妃》中的王昭君、《锁麟囊》中的薛湘灵、《红楼二尤》中的尤三姐等。花衫戏中还有一种旗装旦,穿清朝旗人的衣饰,梳旗头,脚下穿花盆底鞋,说京白。旗装旦所表演的人物并不限于清朝妇女,哪一个朝代的都有,加《苏武牧羊》中的胡阿云(汉代)、《四郎探母》中的铁镜公主(宋代)等。

      ⑥老旦专门扮演老年妇女角色的行当。扮相、身段、台步都与青衣不同,主要突出老年人的特点。演唱用本噪,唱腔与老生接*,但具有女性婉转迂回的韵味。如《杨门女将》中的佘太君、《岳母刺字》中的岳母、《钩金龟》中的康氏等。

      3、净行

      净,又称“花脸”、“花面”。主要扮演在性格,品质或相貌等方面具有突出特点的男性人物。面部化妆勾画脸谱,演唱时运用宽音和假音,表演动作幅度大,以突出其性格、气度和声势。净行分为正净、副净和武净三类。

      ①正净俗称“大花脸”。因以唱功为主,又称“唱功花脸”。《二进宫》中的徐延昭是典型的唱功花脸,因他手执铜锤,所以,“铜锤花脸”又成为唱功花脸的代名词。在众多的包公戏中,唱功也很繁重,因包公是勾画黑色脸谱的代表人物,所以,“黑头”也成为唱功花脸的代称。正净扮演的人物多是性格刚正的正面角色,如《二进宫》中的徐延昭、《铡美案》中的包拯、《赵氏孤儿》中的魏绛等。

      ②副净俗称“二花脸”。因以工架、念白、表演做功为主,故又称“架子花脸”、“架子花”。架子花也需要有唱功基础;许多架子花的剧目是工架与唱功并重,如《连环套》中的窦尔墩。所以,架子花脸演员,既要有精湛的武功,又要善于表演、念白,还要有唱功。架子花扮演的多是性格粗豪爽直的人物,如张飞、盂良、焦赞、牛皋、李逵、窦尔墩、曹操等。另外,*似于丑角的表演风格,并且勾画脸谱的二花脸,也属于副净范畴,如《算粮》中的魏虎、《法门寺》中的刘彪等。

      ③武净俗称“武花脸”、“武二花”。因表演时以跌扑摔打为主,又称“摔打花脸”。由于武净的部分角色现已由武生扮演,所以武净戏的范围日益缩小。武净角色如《白水滩》中的青面虎、《挑滑车》中的黑风利等。

      4、丑行

      丑行,俗称“小花脸”。因化妆时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故而以“丑”为名。又因和净行的大花脸、二花脸并列,又称“三花脸”。丑行的“丑”是指扮相不俊美,并非专指品质上的丑恶。丑行扮演的角色既有阴险狡诈的人物,也有正直善良的形象。丑行分为文丑、武丑两种。

      ①文丑京剧中的各类诙谐人物均由文丑扮演。文丑分为方巾丑、袍带丑、茶衣丑、巾子丑、彩旦等。方巾丑主要扮演头戴方巾的文人,包括儒生、书吏、谋士、塾师等各种身分职业,如《群英会》中的蒋干、《乌龙院》中的张文远等。袍带丑扮演做官的人物,文官、武官、正面人物、反面人物都有,如《审头刺汤》中的汤勤、《棋盘山》中的程咬金、《昭君出塞》中的王龙等。茶衣丑扮演各种行业的下层劳动人民,因身穿短蓝布褂子(茶衣)而得名,如《秋江》中的艄公,《武松打虎》中的酒保、《小放牛》中的牧童等。巾子丑介乎于方巾丑和茶衣丑之间,表演风格比茶衣丑略微严谨一些,如《连升店》中的店主东、《女起解》中的崇公道等。彩旦,又称“丑婆子”,是由丑行扮演的妇女,如《拾玉镯》中的刘妈妈等。

      ②武丑俗称“开口跳”,扮演擅长武艺、性格机警、语言幽默的男性人物。武丑既注重翻跳武技,也讲究口齿清楚有力。如《三岔口》中的刘利华、《三盗九龙杯》中的杨香武、《雁翎甲》中的时迁等。

[阅读全文]...
  • 京剧西施台词

  • 台词,语录
  • 京剧西施讲的什么

    京剧《西施》-- 详细介绍:列国时,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降吴国。

    手下臣子,只有一范蠡,常和他商议。

    范蠡常出外访求贤士,一天走到苎萝村,看见一美女,在溪边浣纱,名叫西施,就想将她献给吴王,好教吴王迷于女色,不理国政。

    当时和西施商议,西施不但貌美,且很知爱国,慨然允许。

    这时吴王有一臣子叫伯嚭,乃是个贪财之人。

    范蠡送财帛与他,请他设法,将西施献给吴王。

    吴王一见西施,甚为欢喜,便将越王放回,虽有伍子胥谏阻,吴王只是不听。

    西施既进吴宫,吴王果被迷惑,一切国政,都不去理。

    越王回国之后,卧薪尝胆,教养人民,训练军队。

    数年之后,乘吴王攻伐齐国,就兴兵伐吴,吴王战败,自刎而死。

    越王将西施迎回,赐给范蠡为妻。

    范蠡亦辞官职,和西施乘船泛游五湖。

    西施主要角色西施:旦范蠡:老生文种:小生夫差:净勾践:老生伯嚭:丑伍员:老生旋波:旦《西施》梅兰芳饰西施情节吴王夫差灭越,越王勾践用范蠡之计,在苎萝村访得美女西施,献于夫差。

    夫差被惑,伍员谏阻不成反被杀。

    夫差沉迷酒色,国事日益败坏,终被越所灭。

    范蠡功成身退,弃官隐居,与西施同泛五湖。

    注释见《史记·越世家》、《孤本元明杂剧》、明梁辰鱼《浣纱记》传奇。

    罗瘿公编,梅兰芳首演于1923年9月8日。

    为了丰富乐队的表现能力,梅兰芳首创在此剧伴奏乐器中加了二胡。

    原分上、下二本,后改为一晚演完。

    根据《梅兰芳全集》第二卷整理另有根据《国剧大成》第一集整理,内容有梅兰芳全集的差不多。

    此外《浣纱溪》(一名:范蠡访美)剧中搀入东施效颦故事,亦诙谐,亦蕴藉,颇有趣味可寻,不即不离,穿插得神妙之至。

    东施为彩旦。

    意思是看遍了世间荣辱浮华,苍生百态,也可以理解为看过了很多很多事情。

    问苍天为什么。

    问苍天为什么空空荡荡 问星辰为什么亘古无声 问大地为什么万物生长 问江河为什么奔流不停 问风儿为什么要吹 问鸟儿为什么要鸣 问月亮为什么有圆有缺 问太阳为什么升了要落 落了还要升 为什么 为什么 为什么 为什么天地间行走着人 那么美妙 那么聪明 那么苦难 那么辛勤 那么温柔的爱 又那么凄厉的恨 人啊,为什么要自相残杀 为什么要力图奋争 为什么不同舟共济 为什么不互爱相亲 争什么 争什么 争什么 回答我 回答我 只闻空谷送回声请采纳哦~~

    应该是廉锦枫

    怎么感觉又有点像西施

    还是别人…

    应该就是廉锦枫。

    手里拿的鱼竿和身上披的蓑衣为证。

    是的 ,文昭关是伍子胥逃出楚国借助吴国报仇,西施是吴王夫差灭越,越王用范蠡之计,将美女西施献于夫差。

    夫差被惑,伍子胥谏阻不成反被杀。

    夫差沉迷酒色,国事日益败坏,终被越所灭。

    范蠡功成身退,弃官隐居,与西施同泛五湖

[阅读全文]...
  • 关于京剧的知识大全

  • 知识,文艺,戏剧
  • 关于京剧的知识大全

      京剧(Beijing Opera)又称*剧、京戏,*戏曲三鼎甲“榜首”,已有200多年历史,享誉海内外,有“国剧”之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京剧的知识大全,欢迎大家参考!

      1、京剧的行当

      京剧的行当是依据人物的自然属性(性别、年龄)及社会属性(身份、职业)来划分的。但是,更主要的是要按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作者对人物的褒贬态度来划分的。

      京剧的行当,最早分为生、旦、净、末、丑、副、外、武、杂、流十行。随着京剧不断地改革与发展,后来衍化为七行(生、旦、净、丑、武、杂、流)。时至今日,七行中的后三行不再专立。于是合并为生、旦、净、丑四行。

      在生行中,可分为老生、武生、小生、红生、娃娃生几类。老生又可细分为安工老生(重唱功)、衰派老生(重做工)和靠把老生(重武功)几类。武生又可细分为长靠武生和短靠武生等,其中包括演猴儿戏者。小生又可细分为扇子生、雉尾生、穷生、武小生几类。

      在旦行中,可分为青衣(正旦)、花旦、刀马旦、武旦和老旦几类。

      在净行中,可分为正净(又称“铜锤”或“黑头”,重唱功)和架子花(重工架,并演权奸类人物)两类。

      在丑行中,可分为文丑、武丑两类。在文丑中,又可细分为方巾丑、袍带丑、老丑、茶衣丑和丑婆等。

      在各个行当中,演唱方法及演唱风格不尽相同。唱功最重的当属老生、青衣和正净;其次则是老旦、小生、花旦及架子花。老生用真声演唱,风格上要求挺拔、苍劲,念白时用韵白。如:《捉放曹》中的陈宫。旦行中青衣、花旦均用假声(女演员用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演唱,风格上要求圆润、柔婉、妩媚。青衣用韵白;花旦用京白。正净用真声演唱,风格上要求宽厚雄浑,念白时用韵白。如:《铡美案》中的包拯。老旦用真声演唱,其风格苍劲、柔婉,念白时也用韵白。如:《辞朝》中的佘太君。小生用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演唱,在风格上要求宽亮中带刚劲,念白时用韵白。如:《玉堂春》中的王金龙。架子花重做派和念白,韵白和京白均用。如:《捉放曹)中的曹操。丑重念白,多用京白、少用韵白,有时也用方言。如:《群英会》中的蒋干。

      2、京剧的唱腔

      京剧唱腔的种类颇多。如:二黄、西皮、吹腔、四*调、高拨子、南梆子、昆曲等等。其中,二黄和西皮是京剧的主要声腔。

      二黄和西皮是两种声腔的总称。在这两种声腔中还包括着许多板式。如:原板、慢板、流水、快板、散板等。因此,从体制和结构的角度上看,这类唱腔均属于“板腔体”之类。

      在一般情况下,二黄的唱腔流畅、舒缓,是一种*和、稳重、深沉、抒情的腔调,很适合表现沉思、忧伤、感叹、悲愤、压抑的情绪;西皮的唱腔流畅、活泼、跳动、有力,是一种明朗、刚劲、激昂的腔调,很适合表现喜悦、激动、高昂及愤怒的情绪。

      京剧的板式泛指其节拍和节奏形式。而其实质性含义有两种。其一,指其板眼形式,亦即节拍形式。通常,强拍被称做“板”;弱拍或次强拍被称做“眼”。其二,指下板的形式,即节奏形式。例如:

      唱腔中字随板出的称做“迎头板”;后半拍出字的称“腰板”;散板曲调不点板眼,只在一句唱腔终了时才下一板,因而称做“截板”或“底板”。

      板式的种类大致上分为四类:

      (1)一板三眼类(四拍子)。如:慢三眼、快三眼。

      (2)一板一眼类(二拍子)。如:原板、二六。

      (3)有板无眼类(一拍子)。如:流水板、快板。

      (4)散板类(节拍自由)。如:摇板(紧拉慢唱或紧打慢唱)、散板(慢拉慢唱)、导板、滚板等。

      3、京剧的服装

      京剧的服装也称做“行头”。实际上,行头不是仅指衣服一项。按早期的惯例,它可分为衣、盔、杂、把四类。后来,发展为六项。即:大衣箱、二衣箱、三衣箱、盔头箱、把子箱和旗包箱六类。大衣箱包括了蟒、帔、宫衣、开敞、褶子等;二衣箱包括了武服大靠、箭衣、抱衣等;三衣箱包括了靴、鞋、彩裤、水衣、胖袄等;盔头箱包括了盔、帽、巾、冠、髯口、翎尾等;把子箱包括了刀、枪、把子;旗包箱包括了旗帜、帐帔、布景、道具等。

      4、京剧的场面

      京剧的乐队称做“场面”或“文武场”。其中,管弦乐部分叫做“文场”;打击乐部分叫做“武场”。文场中的乐器有: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唢呐、海笛、笙等。武场中的乐器有:鼓(单鼙)、板、大锣、小锣、铙钹等。在文武场中,鼓板由一人演奏,在乐队中起着领奏或指挥的作用。

      文场在戏剧表演中的作用是:

      (1)为演唱伴奏;

      (2)为配合演员的表演而演奏过场音乐。

      武场在戏剧表演中的作用是:

      (1)配合演员的身段动作、念白、演唱、舞蹈、开打,使其起止明确、节奏鲜明;

      (2)使场次、段落间,唱、念、做、舞间相互衔接;

      (3)渲染舞台的情绪气氛。

[阅读全文]...
  • 京剧演唱技巧大全

  • 京剧演唱技巧大全

      京剧国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国粹京剧的队伍,年轻人学*京剧的队伍也日渐壮大。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京剧演唱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京剧演唱技巧

      1、所谓“字清”,即在演唱时,演员要从技巧上明确字在口中的部位和着力点,以及正确的掌握不同的口形和发音部位的变化,然后把字清晰地送到观众的耳中。为了达到“字清”的目的,在技巧运用上,尚有不同的要求。如“腔随字走,字领腔行,字带腔,腔托字,字正腔圓”的艺诀,就着重讲出了在行腔过程中,腔与字的主从、依附关系。原则是以字行腔,字重腔轻,唱字不唱腔。

      曲艺界著名艺人白凤鸣曾说:“清晰的口齿,沉重的字,动人的声韵,醉人的音。”皆是说的腔生于字,因字就腔的原则要求。如果字轻腔重,字为音所包,听来便有声无字,腔不达意;字柔腔刚,则不能控制抑扬顿挫,听来*乎吼喊,腔直无情。因而字宜重,腔宜轻,字宜刚,腔宜柔,这样轻重相间,刚柔相济,才合行腔规律。如同梅花体格,老嫩刚柔,错纵有致,方能曲尽其妙。

      综上述,强调指出了腔随字走的演唱原则。演唱中应把字唱真、唱正、唱准。这就是“腔生于字”的道理。

      2、戏曲演唱要遵守“情”、“字”、“声”三者结合的原则。唱腔不能给字音捆死;字音也不能为唱腔所破坏。字是根本,腔是表现形式,腔圆为情准。唱腔旋律与字音的操纵,两者要融洽相辅,才能收到字正腔圆的效果。

      在艺术实践中,由于多种原因或音韵、或因抒发感情、或因突出重点,或者是除了京音京韵之外,也以湖广韵为基础等原因。字与腔有时是有矛盾的,有时字唱正了,腔不一定圆,有时腔圆了,可又不一定音正。它只能是一个标准,一种要求。

      3、说开口必开 齿叩齐必来 撮字音在颚 唇啊合必谐

      “开”、“齐”、“撮”、“合”谓之四呼,是说读字口法的艺诀,称四呼诀。

      “开口呼”:出音用力处在于喉,经上颚而出,口开而声宏。如:丹、板、常、毛、破、骂……。“齐齿呼:口角向两旁咧,微露齿,其音轻锐。如:烟、天、象、谢、家。 “合口呼:两唇微闭,其音圆浑。如:湾、向、黄、果、瓜、怪、为。“撮口呼“:口部收束,外唇缩小微向前。如:渊、泉、远、云、勇、鱼、靴。

      “四呼“是我国音韵学所用的名词。用这四个名词来表示读字发音时、只有懂了“四呼”,把握口腔形态,字音才准正。“四呼”与“辙口”(“十三辙”归韵),在戏曲唱、念中是相互为用的。掌握了这两种工具之后,在唱时不管腔调怎么转折,时间如何延长,都不会发生“字韵不正”的毛病。

      过去艺人大多不懂“四呼”,故吐字发音往往“开合不*”,“齐撮无定”。如京剧“坐宫”的杨延辉唱:“想当年沙滩会一场血战”句中的“血”字本为齐齿呼,有人误念为撮呼的“靴”(上声)字音(xue)。 又如“状元谱”的陈伯愚唱:“可叹我年半百无有后苗!”句中的“半”字本为“buan”合口呼,有人误念如开口呼的“扮” (ban)字音。因此,无论读书、识字、说话、歌唱非懂得“四呼”不可 ,尤其于戏曲的唱、念咬字的作用更大。

      4、演唱忌土 须分阴阳 有冷有热 能放能收

      “土”即方言土语。*地域广阔,剧种繁多,一般地方戏,都系以它各自的方言为其语音的主体。每个剧种的语音又都以该区域中语言最标准、最普及的某一地区为其基础。如京剧起初是以“湖广音”为主。(“湖广”乃明、清所置的“湖广省”,即指湖南、湖北。(见“辞源”已集“湖广”条>)其实就只是武汉口音;秦腔以西安语音为主;川剧以成都语音为主……等。忌方言土语,并非要求地方剧种的语言,都统一为标准语音,那样就丢掉了地方特色,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也是极难做到的。

      而所忌的是,不能以该剧种所在区域内那些不标准的土语为其语音基础。就如同标准话是以北京语音为基础,并非以北京土语为基础一样。故《顾误录》中云:“入门须先正其所犯之土音,然后可以言曲。”广告:字分阴阳,腔也要分阴阳。“腔无阴阳便无起伏,无层次,无变化,便成呆腔、死腔。”分出阴阳,即可避免*直,唱腔能抑阳有致,徐疾有节,不火不瘟,方显功力。

      5、所谓冷热是指腔传曲情而言。*戏曲中的唱,一般都安置在剧中人物思想感情集中流露的地方。能否通过歌唱的手段,尽情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直接关系着艺术形象的塑造。有时一样的唱词,分谁来唱,有功夫、有研究的人,就能唱得既动听又感人。虽然同一工谱,有修养的演员唱来,能把人物当时喜、怒、哀、乐的情感,参蕴在唱腔旋律之中,做到悠扬婉转,冷热鲜明。“冷”时(低回哀怨),唱的悲凉凄楚,冷中寓热。产生出“一声唱到融神处,毛骨萧然六月寒”的艺术感染力。

      6、“热”时(慷慨激昂),能造成“一声直入青云去,多少悲欢起此时”的艺术魅力。

      所谓“收”、“放”,是指演唱中气的使用、控制。放腔时,把气运足,用力把腔放的宽、放的远;收腔时,要提腔运气,断腔不断气。收腔必须求圆,曲终时仍还本调。

      7、高音气要足 低音气收敛 高放低收 尖浊不显

      这说的是演员演唱中对气息的控制。所谓“高腔轻过”即指凡唱高腔,应由丹田提气,将字音由低带高,以调管字,依腔贴调,则可清晰明亮。切忌有声无音,*乎吼喊。要使人听来轻松顺畅,勿使有吃力之感,故要求“轻过”。《乐府传声》云:“……如此字要高唱,不必用力尽呼,惟将此字做狭,做细,做锐,做深则音自高矣!”除狭、细、锐、深之外,还应掌握一个“奋”字(扶摇直上之意),艺人说:“腔高要见奋,无奋不谓高。”

      8、所谓“低腔重煞”即说唱低腔要“宜重、宜缓、宜沉、宜顿”。声音的自然规律是音高则尖细,音低则沉浊,任何物体发出的声音皆如是。要改变此规律是不可能的。但是,通过对气息的适当控制与科*用,来操纵声音的薄弱强高,使之高低衔接自然、协调,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9、要想达到“腔高不薄,腔低不弱”的目的,就须按艺人说的,唱高音气要放足,唱低音气须收敛。越是高音,越要将气放足,这样音虽高而不显尖窄;音越低,越要尽力将气收敛,加以控制,使腔不致低弱无声,这样音虽低而不生浊。高放低收两下一凑合,高尖低浊的弊病就不显了。

      10、“气粗”是讲运用气息缺乏控制技巧,把吸入的气息合筒呼出,由此造成了声音的浮浅不实。“气弱”即气息不足,发出的声音则单薄无力。“气浊”即气息浑浊不匀,发出的声音则滞涩漫浊。“气散”即气息全盘用尽,由此发出的声音自然也就干枯竭尽了。

      慢板难于紧 快板难于稳 散板难于准

      注:讲唱好慢板、快板、散板的要领。慢板易犯拖延的毛病,因此要注意唱得紧凑些;快板易犯抢板的毛病,因此要注意唱得稳重些;散板易犯松懈的毛病,因此要注意唱得圆准些。

      11、 念要像唱 唱要像念

      此系高盛麟先生所言。京剧念白不像演唱有着丰富的旋律,但京剧舞台上的念白又不同于日常的讲话,它具有特殊的声调,演员在舞台上的话白要念出它的音乐旋律,即所谓“念要像唱”。语言是演唱的基础,演员在舞台上演唱,在注意演唱旋律之美的同时要注意语言的连贯性和语气的表达,即所谓“唱要像念”。

      这两句话实际上是强调京剧念白的.音乐性和京剧演唱的语言性。

      12、清晰的口齿 沉重的字 动人的声韵 醉人的音

      *戏曲的演唱,讲究“字清、情真”。所谓“情真”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1、即指歌唱艺术不是为声韵而声韵,而是通过声音表达感情。

      2、演员在行腔之前,形(动作)、容(表情)应先起烘托作用。

      3、行腔之后,“形”、“容”后收,在表情的微澜中,好像还带着腔调的声波痕迹。

      4、演唱遇有较长过门时,要以情感填补过门儿的空白。

      为了达到“情真”,在演唱技术上还有许多具体的要求:研究唱腔要从剧情和人物性格的需要出发,对每段戏和句、词等,作一番仔细的审察。然后分清宾主,找出梁柱,突出重点,这样唱来才有情有韵。行腔中要“准”中见“稳”。因为“调准便不黄,板准便不顶,字准无讹音,腔准便不凉。”总之,就是艺人所指出的“开腔要审,行腔要领。板调要准,不漂不浮,准中见稳”的演唱技术要求。能做到“审”、“领”、“准”、“稳”,唱腔才动听感人。

      综上所述,说明了人物情感是创腔的基础,这就是“腔准于情”的道理。

      京剧旦角的化妆方法技巧

      京剧旦角的面部化装是比较细致的,像脂粉的轻重、眉眼口鼻的描画,以及脸型的改变和美化等等,须要说得比较详细一些。因此,下面着重把旦角面部的化装技巧,加以叙述。

      面部的白色粉,旦角的脸上要全部搽粉,粉底子要均匀,演员本人的真眉和嘴唇,要用粉盖住(以便画眉和涂抹口红)。项脖上不要擦粉,但须扑粉(这里附笔说一下,手上也须要擦粉。但要比脸上的白色粉略轻一些,太白了就不好看)。

      胭脂,各行角色的面部化装,以旦角用胭脂最重,但也不可抹成红脸。深浅的程度,要按照灯光照明的强弱来决定。在较强的灯光下,胭脂宜稍重;在较弱的灯光下胭脂官较淡。演员须要从舞台实践中求得经验,灵活运用。

      胭脂除了美化脸部和表现颜面红润外,还有调整和改变面部凹凸的作用,后面再加以叙述。

      胭脂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桃红色的,另一种是大红色的。桃红色比较艳丽娇嫩,大红色比较温暖柔和,演员可自由选择使用。

      口红,演员口型不一,涂画口红须按口型的不同分别处理。一般的抹法,是较演员本人口型稍小一点,下唇比上唇更小一些,下唇靠*嘴角的地方,要留出一小块白色粉不画。

      对各人口型不同的处理:大体是口型大的涂小些,小的略涂大一些。厚的宜画薄,薄的宜加厚。

      女演员口型不大的,可以按照本人的嘴唇涂红便好。但一般的画法,不管何种口型,下嘴唇要比上嘴唇涂得小一些。这是—巳角抹唇的特点。

      眉,眉的法可分为两种:一种比较直长,另一种比较弯曲。一般是在真眉上涂松烟,眉的前半截(眉头)盖在真眉上;后半截(眉的尾部)逐渐离开真眉,至眉稍头端,完全离开真眉的眉梢。因人的眉毛,末梢多略往下垂,故描眉时不能完全按照真眉的形态描画(真眉的眉梢尖端,已被所擦的白色粉及胭脂掩盖,露出的痕迹不很明显。但如描画得离开本眉太远,脂粉掩盖不住,台下看来,便成了四个眉毛,很不好看)。眉的样式可弯可直,粗细要与所画的眼圈配合,眉粗的眼圈描的要大,眉细的眼圈描的要细要长,应相度得宜。

      眼,眼的描画,较其它角色要浓黑一些,式样要取俏。一般内眼角描得窄细,外眼角描得要宽大细长,稍往上挑。眼圈要靠*睫毛涂描,不要露黄眼圈。上眼皮的黑边(与眼皮交界的周边),接连上眼皮红粉地方,略要柔和模糊一些,红黑两色不要截然划分。

      演员的眼型,各有不同,化装时宜分别处理。眼睛大的,眼圈描的不可过宽;眼睛小的,眼圈可以描得宽大一些。眼睛圆的,稍加长;眼长的,不必过于加长。

      另外,有两眼距离过宽的,可将内眼角描宽些,略往鼻梁的方向描画。过窄的,内眼角黑色不可向鼻部描画,以免使两眼距离更*。如双眼睛的距离过宽,演员的内眼角在B线上,化装时黑色往内描,内眼角尖,画在两条A直线上。A直线的距离,假定是宽窄适当的,这样就显得两眼的距离不宽,而是适当的了。如双眼睛的距离太*,演员眼睛的内眼角,本来就在A线上,勾眼圈时,内眼角所描的黑色,不可再向鼻梁方向描画,以免距离更*。同时外眼角的描画也须要相对的加长些。这是利用了人的错觉,使观众感觉这两双眼睛的距离,都是一样的。还有一种肉眼泡、双眼皮的人,眼皮的折纹很深。画黑眼圈时,上眼皮的黑色,要涂得很宽,略超过眼皮上的折纹,台下才能看见眼圈的黑色。插图是一只闭着的眼睛,上眼皮黑色的宽度,几乎有全眼的面积那样大。这样的宽度,当睁眼*视时,台下才能看见黑色眼圈,如附图所画的情况。又有些人的眼型,外眼角是向下垂的。这种眼型与艺术造型的要求相反。可以将内眼角的黑色,往下多画一点。再将上眼皮的黑色,在外眼角的地位多往上画一些。这样,就变成外眼角向上挑的眼型了。然后,经过吊起眉眼,就和一般的眼型一样了。鼻梁上的红粉 前面已经说过,红粉有调整面部五官凹凸的能力。这对于弥补鼻梁过低或较低的人,帮助很大,‘可以用红粉把鼻梁增高。方法是在擦胭脂的时候,轻轻在鼻梁两旁涂些胭脂,颜色要淡,鼻梁上的白色粉不可涂抹,这样鼻梁就显得增高起来。但是红白交界的地方,不可过于整齐,应当柔和模糊。如果胭脂涂得很重很整齐,正面看去是个白鼻梁,侧面看又是个红鼻子,这是很不好的。贴片子 片子是前额及两鬓的短发,分大小两种。大片子贴在两颊,小片子贴在额上。片子的贴法很重要,它是美化和改造演员面型的艺术手段。一般的贴法,是额上共贴七个小片子,正中一个,左右各三。大片子从额顶上交叉,左右顺鬓边垂下,贴在两腮上面。使脸型成为瓜子的形状,所谓“瓜子脸“。这是一般旦角比较理想的面型,是对称的贴法。

      另外,还有一种贴法,是左右不对称的,一边只贴大片子,做出波纹形状。另一边贴小片子和大片子。这样,就比对称的有变化,俏皮一些。这种贴法可用于花旦、花衫。青衣不宜采用.

[阅读全文]...
  • 京剧服装的分类

  • 文艺,体育,戏剧
  • 京剧服装的分类

      很多人都听说过京剧,也看过京剧。但是可能都不会去了解京剧里隐藏的各种文化,也可能是看完之后就连京剧的服装特点也都会忘记了。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京剧服装的分类,希望有所帮助!

      京剧服装特点

      京剧的特点是并不照搬生活中的原貌,这点在演员所穿着的服装上也看得出来。在京剧舞台上的服装,没有季节的区分,没有朝代的差别,当然也看不出所处地带。通常我们称为“行头”的服装,样式多根据唐宋元明各朝代的衣服而来,有时或可见到各朝“齐聚一堂”的景象,然而主要还是根据明代的服装来设计。

      但是,剧中无论何人,不论角色大小,要穿着何种衣服,却都有着特别规定。“宁穿破,不穿错”是主要的京剧穿衣原则。由于京剧服装还是为了演出而设计的,为了夸张化和美化的效果,所以部分服装还是在生活原貌的基础上改变了形状,主要也为配合或强化京剧舞蹈动作而来。

      行头

      京剧服装的统称,包括蟒、靠、帔、褶、盔帽、靴鞋以及所有的服饰配件,按类别分置于大衣箱、二衣箱、三衣箱和盔头箱等行头箱内。是以古代日常生活服装为基础,依角色身分和行当来穿着,而不受时代、地域和季节限制;没有为了某一个角色特别设计的服装,而是有一套在很多戏里都能通用的服装。

      京剧服装种类

      蟒

      帝王将相等高贵身份的.人物所通用的礼服,衣上蟒纹与龙纹相似,只少一爪,四爪龙叫做“蟒”,就以此名之。纹样主要是龙及海水江牙,颜色分上五色(正色)和下五色(副色);上五色指红、绿、黄、白、黑,下五色指紫、粉(红)、蓝、湖、香。用色具有特定意义,都根据人物类型而来。

      帔

      对襟长袍,带水袖,系帝王、达官显宦或富贾乡绅所穿的便服,周身以*金或绒线刺绣图案纹样,男团花帔和女团花帔一般用于成对夫妇,称作“对儿帔”,具有舞台画面的整体美。皇室成员用黄色,状元登科、新婚喜庆用红色,老年人用秋香色,其余人物不限。

      靠

      武将戎装,又称甲。靠身分前后两片,上衣下裳相连,有铠甲纹样,却不紧贴身体,是一种“分离式”的服装。静则赋予人物以威武气概,动则便于夸张舞蹈动作,体现京剧服装可舞性这一艺术特点。背部扎系“背壶”,内插三角形“靠旗”,有向外延伸的扩展感。分男靠、女靠,又分硬靠、软靠和改良靠。

      褶

      斜领长衫,是京剧舞台上用途最多,最为常见的一种袍服类的服装。属于便服类,文武、贵贱、男女、老少均可穿用。造型简洁的多功能服装,既可单独外用,又可搭配蟒、帔及箭衣作套服穿着。花色褶子以彩线绣成禽兽、花鸟等等图案,素色褶子以黑色、蓝色者居多,依人物类型配穿。

      长衣

      除蟒、靠、帔、褶外,其余服装统称衣。衣分长衣、短衣,长衣主要种类如下:开氅用于武将、权臣在非礼仪场合(军旅、家居)的便服,服饰纹样设计大气,以突出人物的气派;宫装属于皇妃、公主在后宫闲散场合穿着的服装,虽雍容华贵,但不适用于庄严隆重的场面,层级低于蟒;官衣系朝廷中文官服装,也用于新郎与新科状元,胸前与后背缀有一块方形“补子”,腰间佩载玉带;箭衣,属轻便戎服,穿着对象很广,如帝王、武将、英雄豪杰等。

      短衣

      通常短衣适用于武打角色,主要分为:抱衣,又名打衣或英雄衣,衣式紧凑,像抱在身上一样,故称抱衣抱裤,适用于侠士人物与绿林好汉;侉衣也名快衣,也是用于英雄义士;马褂原是清代用服装,后成为特有的军用服装,任何朝代都可以穿;袄裙袄裤属民间一般少女服装,战袄战裙用于武旦应工角色。

      富贵衣

      又称穷衣。把许多不规则形状的杂色布块缀在青褶子或青衣上,表示剧中人物衣衫褴褛、穷困潦倒。因为剧中穿着此衣的人物日后都会显达、富贵,故此衣又称为富贵衣。

      配件

      坎肩,又名背心,是一种无袖的服装,长坎肩称大坎肩,短坎肩称小坎肩;斗蓬,一种挡风御寒、披在肩上的无袖外衣,下摆似大钟,故又名一口钟;水袖是缝在蟒、开氅、帔、褶子以及短衣袖端上一段长方形白色纺绸,甩动时形似水波纹,颇具视觉美感。

      盔头

      戏曲中所戴各种冠帽的通称。因制作材料不同和戴帽子的人物性别、年龄、身分、地位不同,而分为硬质的冠、盔和软质的帽巾。冠为帝王、贵族的礼帽,如九龙冠、凤冠等;盔是武职人员交战时为防护头部而戴的帽子,如夫子盔等;帽类最杂,有硬有软,如纱帽等;巾是家常随便戴的一种便帽,常见有方巾、员外巾。

      靴鞋

      厚底靴靴底厚达三、四寸,类似矮子乐,多与蟒靠等服饰搭配,可使角色显得雄伟、魁梧;薄底,又称快靴,为武生、武旦所穿,便于开打;夫子履又名福字履,多为老翁、老妇所穿;彩鞋为一般女性所穿的鞋子,鞋尖钉有一个圆穗子;旗鞋又叫做花盆底,脚尖脚跟都是悬空;蹻是由布面包木头而成,主要为满足女人三寸金莲的小脚而成。

      化妆

      俊扮是京剧中的美化化妆,也叫胭脂化妆,用胭脂揉脸,表现剧中人物面貌端正清秀;贴片子是以一片片的假发贴在脸颊

      两侧,以修饰脸型;勒头是以带子将眼角吊起,以显得有神;髯口就是胡子,主要在说明角色的年龄或性格,还可以摆弄

      来传达感情,长短不一,颜色分黑灰白。

      每一种戏剧都会有每种戏剧独特的地方,那么包括服装也是一样,服装的代表着整个戏剧的传统。

[阅读全文]...
  • 京剧名字的由来

  • 名字
  • 京剧名字的由来

      京剧,又称*剧、京戏等,是*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京剧名字的由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京剧被誉为国剧,清光绪年间形成于北京(一说形成于道光年间)。其前身为徽剧,通称皮簧戏,同治、光绪两朝最为盛行。道光年间,汉调进京,被二簧调吸收,形成徽汉二腔合流。光绪、宣统年间,北京皮簧班接踵去上海演出,因京班所唱皮簧与同出一源、来自安徽的皮簧声腔不同,而且更为悦耳动听,遂被称为“京调”,以示区别。民国以后,上海梨园全部为京班所掌握,于是正式称京班所唱皮簧为“京戏”。“京戏”一名,实创自上海,后流传至北京。

      京剧,被誉为*的“国粹”,至今已有将*二百年的历史。京剧之名始见于清代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剧、国剧等称谓,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是*最大戏曲剧种。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

      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划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恐、悲”等思想感情。角色可分为:生(男人)、旦(女人)、净(男人)、丑(男、女人皆有)四大行当。人物有忠奸之分,美丑之分、善恶之分。人物形象鲜明、栩栩如生。

      京剧的形成与传播:京剧前身是清初流行于江南地区,以唱吹腔、高拨子、二黄为主的徽班。徽班流动性强,与其他剧种接触频繁,在声腔上互有交流渗透,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也搬演了不少昆腔戏,还吸收了啰啰腔和其他一些杂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以高朗亭(名月官)为首的第一个徽班(三庆班)进入北京,参加乾隆帝八十寿辰庆祝演出。《扬州画舫录》载:“高朗亭入京师,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二腔,名其班曰三庆。”随后还有不少徽班陆续进京。著名的为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班,后世并称之为“四大徽班进京”。

      乾隆、嘉庆年间,北京文物荟萃,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各剧种艺人汇集。北京舞台昆腔、京腔、秦腔三足鼎立、相互对峙。徽班到京后发扬其博采众长的传统,广泛吸收秦腔(包括部分京腔)的剧目和表演方法,同时继承了众多的昆腔剧目,因而在艺术上得到迅速提高。

      京剧的正式形成大约是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后的事。有一批具有京剧特点的剧目,京剧第一代演员也已经出现,程长庚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京剧的传统剧目约在一千多个,常演的约有三四百个以上。京剧较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故事大多取自历史演义和小说话本。既有整本的大戏,也有大量的折子戏,此外还有一些连台本戏。

      同治六年(1867),京剧传到上海。从而使之成为与北京并立的.另一个京剧中心。京剧在进入上海之前,即咸丰十年(1860)之后,随商旅往来及戏班的流动演出,很快传播到全国各地。1919年,梅兰芳率剧团赴日本演出,京剧艺术首次向海外传播,此后,世界各地把京剧看成*的演剧学派。

      总之,京剧艺术是在我国许多民族古老戏曲艺术创作成果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它所以取得今天的辉煌成就,是经过几辈人悉心继承,努力创新的结果。在某种意义上它已经成为*文化艺术的图腾。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关于京剧的古诗古文 - 句子

关于京剧的古诗古文 - 语录

关于京剧的古诗古文 - 说说

关于京剧的古诗古文 - 名言

关于京剧的古诗古文 - 诗词

关于京剧的古诗古文 - 祝福

关于京剧的古诗古文 - 心语

推荐词条

充满奇特想象的古诗 描写霜降枫叶景色的古诗 和兔子中秋有关的古诗词 不知容颜只识乡音的古诗 关于菊花的六首古诗 菊花的古诗朗诵比赛 霜降的古诗和谚语 淡然的下午茶古诗 风花仙子的古诗 就让的古诗 乱穿衣服的古诗 表示捍卫荣誉的古诗 关于时间会给答案的古诗 写月亮的古诗插图 含有何九华的古诗 清明节扫墓的古诗100首简单 关于天晴时的短古诗 关于最美笔记的古诗 描述儿童气质的古诗 小班古诗课的导入方式 形容云彩又红又黄的古诗 浪淘浪淘沙的古诗 古诗中有小池的诗意 高中课本人教版的古诗 赞颂好干部的古诗词 主题是大自然的奥秘的古诗 本来无一物的古诗 题目带有高的古诗 古诗无题的标题 银汉想到的古诗 以谁结尾的古诗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