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带望舒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带望舒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带望舒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带望舒的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西鄙人《哥舒歌》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李商隐《赠荷花》
富而不骄,贵而不舒。——《史记·五帝本纪》
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文心雕龙·物色》
高词迥映,如朗月之悬光;叠意回舒,若重岩之积秀。——《晋书·列传·第二十四章》
积善在身,犹长日加益,而人不知也;积恶在身,犹火之销膏,而人不见也。——《汉书·传·董仲舒传》
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善言古者必有验于今——《汉书·传·董仲舒传》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苏轼《石苍舒醉墨堂》
意得则舒怀以命笔,理伏则投笔以卷怀——《文心雕龙·养气》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小窗幽记·集景篇》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礼记·大学》
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郑板桥《咏芭蕉》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杜牧《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妇人依倚子与夫,同居贫贱心亦舒。——张籍《征妇怨》
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顾诗愁。——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杜甫《小至》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西鄙人《哥舒歌》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杜牧《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传·董仲舒传》
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左思《咏史八首》
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苏轼《石苍舒醉墨堂》
春*寒虽转,梅舒雪尚飘。——阴铿《雪里梅花诗》
舒州杓,力士铛,李白与尔同死生。——李白《襄阳歌》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杜牧《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杜牧《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弟子规·信》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水调歌头·游泳》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小窗幽记·集景篇》
自言其中有至乐,适意无异逍遥游。——苏轼《石苍舒醉墨堂》
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清。——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
舒窈纠兮,劳心悄兮。——佚名《月出》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蝶恋花·答李淑一》
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文心雕龙·神思》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袁宏道《满井游记》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宋玉《神女赋》
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陆游《秋思》
削简龙文见,临池鸟迹舒。——李峤《书》
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李白《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李世民《守岁》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杜甫《潼关吏》
舒而脱脱兮!——佚名《国风·召南·野有死麕》
青袍似春草,草长条风舒。——佚名《穆穆清风至》
愁肠待酒舒。——晏几道《阮郎归·旧香残粉似当初》
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舒高洁。——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华灯步障舒光,皎若日出扶桑。——曹植《妾薄命行·其二》
晚霞舒锦绣,朝露缀珠玑。——《声律启蒙·上卷·五 微》
兴来一挥百纸尽,骏马倏忽踏九州。——苏轼《石苍舒醉墨堂》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注释:
1、国破:指国都长安被叛军占领。
2、感时句:因感叹时事,见到花也会流泪。
3、浑:简直。
4、不胜簪:因头发短少,连簪子也插不上。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
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
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
家在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
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赏析: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至长安,次年(至德二年)写此。
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诗的一、二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此论颇为妥帖。“家书抵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言。
戴望舒的诗
1、《流浪人的夜歌》
残月是已死美人,
在山头哭泣嘤嘤,
哭她细弱的魂灵。
怪枭在幽谷悲鸣,
饥狼在嘲笑声声,
在那莽莽的荒坟。
此地黑暗的占领,
恐怖在统治人群,
幽夜茫茫地不明。
来到此地泪盈盈,
我是飘泊的狐身,
我要与残月同沉。
2、《深闭的园子》
五月的园子
已花繁叶满了,
浓荫里却静无鸟喧。
小径已铺满苔藓,
而篱门的锁也锈了——
主人却在迢遥的太阳下。
在迢遥的太阳下,
也有璀灿的园林吗?
陌生人在篱边探首,
空想着天外的主人。
3、《游子谣》
海上微风起来的时候,
暗水上开遍青色的蔷薇。
——游子的家园呢?
篱门是蜘蛛的家,
土墙是薜荔的家,
枝繁叶茂的果树是鸟雀的家。
游子却连乡愁也没有,
他沈浮在鲸鱼海蟒间:
让家园寂寞的花自开自落吧。
因为海上有青色的蔷薇,
游子要萦系他冷落的家园吗?
还有比蔷薇更清丽的旅伴呢。
清丽的小旅伴是更甜蜜的家园,
游子的乡愁在那里徘徊踯躅。
唔,永远沈浮在鲸鱼海蟒间吧。
4、《秋夜思》
谁家动刀尺?
心也需要秋衣。
听鲛人的召唤,
听木叶的呼息!
风从每一条脉络进来,
窃听心的枯裂之音。
诗人云:心即是琴。
谁听过那古旧的阳春白雪?
为真知的死者的慰藉,
杰出的诗人为千百年来人们所敬仰!脍炙人口的绝句古诗,为历代世人争相传诵,记住这些经典,让我们的前行路更宽更*!为您倾情整理《古诗春望》,希望对您有所启迪。
古诗春望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
注释:
1、国破:指国都长安被叛军占领。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
赏析: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至长安,次年(至德二年)写此。
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诗的一、二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此论颇为妥帖。家书抵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言。
古诗绝句就是这样经典,凝练,内心顿生无限的情怀。希望看到更多的的绝句和古诗吗,请欣赏春望古诗原文。
1、《我用残损的手掌》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那么软……
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
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粘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
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2、《古神祠前》
古神祠前逝去的
暗暗的水上,
印着我多少的
思量底轻轻的脚迹,
比长脚的水蜘蛛,
更轻更快的脚迹。
从苍翠的槐树叶上,
它轻轻地跃到
饱和了古愁的钟声的水上
它掠过涟漪,踏过荇藻,
跨着小小的,小小的
轻快的步子走。
然后,踌躇着,
生出了翼翅……
它飞上去了,
这小小的蜉蝣,
不,是蝴蝶,它翩翩飞舞,
在芦苇间,在红蓼花上;
它高升上去了,
化作一只云雀,
把清音撒到地上……
《春望》这首诗是安禄山起兵叛唐为背景所作,表明了当时诗人百感交集的心情。
唐代: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破:陷落。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
城:长安城。草木深:指人烟稀少。
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溅泪:流泪。
恨别:怅恨离别。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三月:正月、二月、三月。
抵:值,相当。
白头:这里指白头发。搔:用手指轻轻的抓。
浑:简直。欲:想,要,就要。胜:受不住,不能。簪:一种束发的首饰。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篇一开头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诗人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人迤逦,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写今日景物,实为抒发人去物非的历史感,将感情寄寓于物,借助景物反托情感,为全诗创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国破”和“城春”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象,同时存在并形成强烈的反差。“城春”当指春天花草树木繁盛茂密,烟景明丽的季节,可是由于“国破”,国家衰败,国都沦陷而失去了春天的光彩,留下的只是颓垣残壁,只是“草木深”。“草木深”三字意味深沉,表示长安城里已不是市容整洁、井然有序,而是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这里,诗人睹物伤感,表现了强烈的黍离之悲。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春天的花儿原本娇艳明媚,香气迷人;春天的鸟儿应该欢呼雀跃,唱着委婉悦耳的歌声,给人以愉悦。“感时”、“恨别”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这两句的含意可以这样理解:我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泪落潸然;我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人内心痛苦,遇到乐景,反而引发更多的痛苦,就如“营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那样。杜甫继承了这种以乐景表现哀情的艺术手法,并赋予更深厚的情感,获得更为浓郁的艺术效果。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这联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人想到: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唐玄宗都被迫逃亡蜀地,唐肃宗刚刚继位,但是官军暂时还没有获得有利形势,至今还未能收复西京,看来这场战争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敌军营,好久没有妻子儿女的音信,他们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要能得到封家信多好啊。“家书抵万金”,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战争是一封家信胜过“万金”的真正原因,这也是所有受战争追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安定的美好愿望,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连月,家信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眼前一片惨戚景象,内心焦虑至极,不觉于极无聊赖之时刻,搔首徘徊,意志踌躇,青丝变成白发。自离家以来一直在战乱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于长安数月,头发更为稀疏,用手搔发,顿觉稀少短浅,简直连发簪也插不住了。诗人由国破家亡、战乱分离写到自己的衰老。 “白发”是愁出来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头发白了、疏了,从头发的变化,使读者感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读者更加体会到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这是一个感人至深、完整丰满的艺术形象。
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1、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3、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4、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过故人庄》
5、田家无四邻,独坐一园春。——卢照邻《春晚山庄率题二首》
6、我家吴会青山远,他乡关塞白云深。——陈子良《于塞北春日思归》
7、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曹丕
8、家运之盛衰,天不能操其权,人不能操其权,而己自操之。——孙奇逢
9、一个人的悲剧,往往是个性造成,一个家庭的悲剧,更往往是个性的产物。——柏杨
10、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
11、我宁愿用一小杯*来组织一个美满的家庭,也不愿用几大船家具组织一个索然无味的家庭。——海涅
12、勤劳的家庭,饥饿过其门而不入。——富兰克林
13、家座无聊,亦念食力担夫红尘赤日。官阶不达,尚有高才秀士白首青衿。——山阴金先生
14、家里亲戚少也是一桩幸事。——米南德
15、积德之家,必无灾殃。——陆贾
16、一个人为寻求他所需要的东西,走遍了全世界,回到家里,找到了。——穆尔
17、你将拥有的家庭比你出身的那个家庭重要。——劳伦斯
18、田家无四邻,独坐一园春。--卢照邻《春晚山庄率题二首》
19、我家吴会青山远,他乡关塞白云深。--陈子良《于塞北春日思归》
20、我家柱石衰,忧来学丘祷。--李昂《题程修己竹障》
21、田家已耕作,井屋起晨烟。--韦应物《园林晏起,寄昭应韩明府、卢主簿》
22、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23、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过故人庄》
2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25、治家最忌奢侈,然亦不可入于吝啬刻薄一路。——胡达源
26、在家,家和万事兴;出外,把每一个人都当成朋友。——曾仕强
27、家,对每一个人,都是欢乐的泉源啊!再苦也是温暖的,连奴隶有了家,都不觉得他过分可怜了。——三毛
28、父子和而家不退,兄弟和而家不分。——周希陶
29、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白居易《望驿台》
30、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阳城闻笛》
31、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岑参《逢入京使》
32、田家已耕作,井屋起晨烟。——韦应物《园林晏起,寄昭应韩明府、卢主簿》
33、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李世民《过旧宅二首》
34、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马致远《寿阳曲。潇湘夜曲》
35、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之章《回乡偶书》
36、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
37、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过故人庄》
38、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戴望舒的诗赏析
戴望舒的诗歌主要受*古典诗歌和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影响较大,前者如晚唐温庭筠、李商隐,后者如魏尔伦、果尔蒙、耶麦等,作为现代派新诗的举旗人,无论理论还是创作实践,都对*新诗的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在诗的内容上他注重诗意的完整和明朗,在形式上不刻意雕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戴望舒的诗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戴望舒的诗赏析
戴望舒以《雨巷》的问世而闻名于*诗坛,他早期的诗受法国象征派诗的影响较深,他对法国象征派独特的音节有很大兴味,《雨巷》被叶圣陶誉为开辟了新诗音节的新纪元,这首诗表现了象征主义轻蔑格律而追求旋律的美学特色,它以浮动朦胧的音乐暗示诗人迷茫的心境。可是《雨巷》刚写成不久,戴望舒又开始对新诗的音乐成分勇敢地反叛了。
这种反叛主要是对新月派所倡导的诗歌格律的挑战。戴望舒针对新月派的三美要求,指出诗不能借重音乐,它应该去了音乐的成分,诗不能借重绘画的长处,韵和整齐的字句会妨碍诗情。他主张以情绪的消涨为内在韵律的无韵诗的写法。戴望舒的过人之处在于他从实践上找到了代替格律的诗形,及时地写出了《我的记忆》那样以散文美为特点的自由体诗歌,找到了适合自己脚的鞋子。有研究者认为由于戴望舒所起的作用,*新诗从白话入诗的白话诗时代进到了散文入诗的现代诗时代。
在诗歌创作方面,戴望舒经由早年浪漫主义的感伤抒情到成为现代派代表诗人。他的诗作内容多写爱情的苦闷和个人的忧愁(如《我的素描》:我是青春和衰老的结合体,/我有健康的身体和病的心),也有抑愤之音,如《忧郁》、《古神祠前》。他的'诗中所表现的抒情形象可分为两类:苦闷的孤独者;飘忽愁怨的少女。代表作有《我底记忆》、《断指》、《寻梦者》、《乐园鸟》等。这些诗作显示出戴望舒的个人特点:脱尽格律体的外壳;在日常生活中寻觅抒情意象;介乎隐藏自己与表现自己之间的艺术传达方式;现代自然口语的运用。
比如在诗《我的记忆》中,就选取了大量生活中最常见的意象:烟卷、笔杆、酒瓶等等,从而形成亲切感;全诗的语调也是*静的,不动声色,确实是一种有节制的潇洒。再如《印象》:是飘落深谷去的 幽微的铃声吧 是航到烟水去的 小小的渔船吧,如果是青色的珍珠;它已堕到古井的暗水里。林稍闪着颓唐的残阳,它轻轻地敛去了跟着脸上浅浅的微笑。在这首诗里,既是听觉意象、视觉意象的叠加,又是具象的直观与抽象的暗示(联想)的融合。中间一段是人感觉着自然,又仿佛是写人对自然的追随之意。无论怎样,所有的意象最后定格在人的意象上。这种意与象的浑然一体,人与自然的浑然一体,正是30年代现代派诗歌的主要追求与特征。也反映出了30年代现代派诗人对传统的继承,以及其所倡导的象征派的形式与古典派的内容的统一。
抗战爆发后,戴望舒的诗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关注国家民族的命运,在民族苦难中审视个人的不幸;诗中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情。洗尽铅华后的朴素诗句,有一种坚实的力度和崇高的韵致。这一时期的诗歌仍然以写实与象征方法的融合,形式上以半格律的自由体为主。此时的代表作如《我用残损的手掌》、《狱中题壁》及《心愿》、《等待》、《偶成》等。
作者简介
基本资料
戴望舒(1905.3.5——1950.2.28)现代诗人。原名戴梦鸥。笔名艾昂甫、江思等,被称为‘雨巷诗人’,
叶圣陶评价他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浙江杭县人,祖籍南京。他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意思是说屈原上天入地漫游求索,坐着龙马拉来的车子,前面由月神望舒开路,后面由风神飞廉作跟班。
望舒就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美丽温柔,纯洁幽雅。出身于职员家庭。
在杭州宗文中学求学时即喜爱文学,与杜衡、施蛰存一起切磋诗歌艺术、办文艺刊物等。曾赴法国留学,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又名戴梦鸥,江思,艾昂甫,姜皓月。
《春望》古诗原文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春望》古诗原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注释:
国:国都,即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破:被攻破。
深:茂盛;茂密。
城:指长安城,当时被叛军占领。
感时:感伤时局。
恨别:悲伤,悔恨离别。
惊:使……惊动。
烽火:古时边疆在高台上为报警点燃的火。这里指战争。
连三月:连续多个月。
抵万金:家书可值几万两黄金,极言家信之难得。抵:值。
白头搔更短:白头发越抓越少了。白头:白头发。搔:抓,挠。
短:少。
浑欲不胜簪:簪,读音[zān]。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浑:简直。欲:将要;就要。不:禁不住。胜:能承受。簪:一种束发的首饰。古代男子束发,所以用簪。
赏析
全篇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人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起首一“国破山河在”,触目惊心,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写出了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来写春天,写出了事物睹物伤情,用拟人的手法,表达出亡国之悲,离别之悲。体现出诗人的爱国之情。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地感叹忧愤。国家动乱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这时候收到家书尤为难能可贵。诗人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动乱时期想知道亲人*安与否的迫切心情。同时也以家书的不易得来表现诗人对国家深深地忧虑。结尾两句,写诗人那愈来愈稀疏的白发,连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动作来写诗人忧愤之深广。全篇诗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不*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此论颇为妥帖。“家书抵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言。
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鄜(Fū)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
诗的一、二两联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淡浅深,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对乱世别离的悲凉情景,花也为之落泪,鸟也为之惊心。作者触景生情,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并运用互文手法,可译为“感时恨别花溅泪,感时恨别鸟惊心”。
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而远,又由远而*,视野从山河到城,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感情,意脉贯通而不*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写得铿然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春望一诗中的对偶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诗人这一年刚45岁,但“白头”是写实——半年后,他在《北征》中曾再次提到:“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白头”而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他苍老得这么快,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杜甫陷贼中八个月,大约写了二十来首诗,论深沉含蓄,当以此诗为最,句句都有言外之意,很值得品味。
诗题赏析
春望的“望”表达了对家人的怀念(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对国家前程的绝望忧虑(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对自己廉颇老矣的慨叹(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白话译文
国都沦陷只有山河依旧,春日的城区里荒草丛生。
忧心伤感见花开却流泪,别离家人鸟鸣令我心悸。
战火硝烟三月不曾停息,家人书信珍贵能值万金。
愁闷心烦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发疏稀插不上簪。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肃宗至德二载(757)三月。先一年六月,安史叛军攻进长安,“大索三日,民间财资尽掠之”,又纵火焚城,繁华壮丽的京都变成废墟。先一年八月,杜甫将妻子安置在鄜州羌村,于北赴灵武途中被俘,押送到沦陷后的长安,至此已逾半载。时值暮春,触景伤怀,创作了这首历代传诵的五律。
作者简介
望月思乡的古诗
古代诗人最常用的.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下面是关于望月思乡的古诗的内容,欢迎阅读!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带望舒的古诗 戴望舒写的古诗 望舒的古诗词 戴望舒的雨港古诗 戴望舒的古诗词 戴望舒的古诗作品 戴望舒与自然有关的古诗 带望舒雨巷的古诗词 戴望舒语录 戴望舒名言 戴望舒名句 戴望舒的现代诗 戴望舒的现代古诗词 戴望舒的现代古诗两首 戴望舒的雨巷古诗意思 戴望舒的关于古诗名言名句 搜索戴望舒的全部现代古诗 戴望舒经典语录 舒舒的古诗 舒事的古诗 舒瑶的古诗 舒轼的古诗 带舒字的古诗 哥舒哥的古诗 带舒灵的古诗 带涵_舒的古诗 含舒然的古诗 舒适的古诗有 含舒娴的古诗 含舒悦的古诗
关于家温馨舒适的美好的古诗句大全 古诗春望_春望古诗原文 戴望舒的诗赏析 戴望舒诗歌 古诗望天门山 戴望舒与现代诗派 《春望》古诗原文 舒颉《小重山端午》古诗答案和赏析 古诗《春望》扩写 诗名含有舒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舒字的诗词 含有舒字的古诗词 带舒字的诗词名句 戴望舒诗集有哪些(戴望舒最著名的诗) 戴望舒的现代诗有哪些(戴望舒的短诗赏析) 望庐山古诗瀑布古诗(望庐山瀑布古诗全解) 戴望舒诗集有哪些(戴望舒诗集赏析) 望天门山古诗 关于家温馨舒适的美好的古诗句大全 古诗春望 望洞庭古诗 戴望舒的诗 戴望舒诗集 古诗春望_春望古诗原文 戴望舒的诗中的艺术 古诗春望 古诗春望杜甫 春望古诗 望月思乡古诗 戴望舒的经典诗句 望月思乡的古诗 夏日清新舒爽的古诗句 夏日唯美的古诗
小学教材中借物励志的古诗 白居易古诗图片不带诗的 适合写宣传语的古诗 端午的古诗五言律诗 还场面描写的古诗文 古诗草的儿歌 关于思乡的现代古诗词大全 古诗词中的趣味语文 古诗形容喜欢的 写松竹的古诗 关于古诗的片段200字 春天的古诗可爱孩子的 有关考试时的恶搞的古诗词 带有钟字的的古诗 释志南的古诗大全 古诗中的木 工作繁琐的古诗词 描写荷花拱桥的古诗 的你给我背一个古诗 爱国四季的古诗 关于描写冬天美景的古诗词 报告中的古诗词 含滴水的古诗 含有孤字的古诗 李白的描写山水的古诗 与中国结有关的古诗 执的古诗 来开起头的古诗 描写山水瀑布的古诗词 赞美江南好的古诗 有关江南景色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