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旷达的句子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旷达的句子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旷达的句子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旷达的句子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绝句古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时时温*,好句摘抄网为您收集《旷达的诗句》,整理经典的古诗绝句。
旷达的诗句
1、《偈颂三十八首》
宋释如净
解地祥和布袋头,虚空豁达逞风流。
2、《颂证道歌证道歌》
宋释印肃
豁达空,拨困晨,不着片衣爱向火。
3、《颂证道歌证道歌》
宋释印肃
方得名为观自在,豁达灵光非内外。
4、《北亭》
唐白居易
庐宫山下州,湓浦沙边宅。
5、《酬鸿胪裴主簿雨后北楼见赠 [一作高适诗]》
唐王昌龄
暮霞照新晴,归云犹相逐。
6、《拟古》
宋田锡
曲逆汉功臣,少年尝窘厄。
7、《截树》
唐白居易
种树当前轩,树高柯叶繁。
8、《水调歌头言道》
元李道纯
三元秘秋水,未悟谩猜量。
9、《菩萨蛮》
宋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着心情好。
10、《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11、《杂诗三首》
唐王维
之一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之二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之三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12、《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3、《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14、《赠卫八处士》
唐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15、《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1、《偈颂三十八首》
宋·释如净
解地祥和布袋头,虚空豁达逞风流。
去赤得,住亦得,大用现前无轨则。
2、《颂证道歌·证道歌》
宋·释印肃
豁达空,拨困晨,不着片衣爱向火。
见他富贵便嗔嫌,业海深深何处軃。
3、《颂证道歌·证道歌》
宋·释印肃
方得名为观自在,豁达灵光非内外。
野桥村店混尘流,乞我一文充布袋。
4、《北亭》
唐·白居易
庐宫山下州,湓浦沙边宅。
宅北倚高岗,迢迢数千尺。
上有青青竹,竹间多白石。
茅亭居上头,豁达门四辟。
前楹卷帘箔,北牖施床*。
江风万里来,吹我凉淅淅。
日高公府归,巾笏随手掷。
*恣搔首,坐卧任所适。
时倾一杯酒,旷望湖天夕。
口咏独酌谣,目送归飞翮。
惭无出尘操,未免折腰役。
偶获此闲居,谬似高人迹。
5、《酬鸿胪裴主簿雨后北楼见赠 [一作高适诗]》
唐·王昌龄
暮霞照新晴,归云犹相逐。
有怀晨昏暇,想见登眺目。
问礼侍彤襜,题诗访茅屋。
高楼多古今,陈事满陵谷。
地久微子封,台馀孝王筑。
裴回顾霄汉,豁达俯川陆。
远水对孤城,长天向乔木。
公门何清静,列戟森已肃。
不叹携手稀,常思着鞭速。
终当拂羽翰,轻举随鸿鹄。
6、《拟古》
宋·田锡
曲逆汉功臣,少年尝窘厄。
巷馆虽*门,轩车尽嘉客。
事魏言不从,说楚谋无获。
来归隆准公,罄伸图霸策。
绛灌竞生妬,谗非相见迫。
封金欲拂衣,将举鸾皇翮。
豁达英主心,信遇终无隔。
小节不掩名,勋庸自辉赫。
7、《截树》
唐·白居易
种树当前轩,树高柯叶繁。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绝句古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时时温*,“励志的句子”为您收集《旷达的诗句》,整理经典的古诗绝句。
旷达的诗句
1、《偈颂三十八首》
宋释如净
解地祥和布袋头,虚空豁达逞风流。
2、《颂证道歌证道歌》
宋释印肃
豁达空,拨困晨,不着片衣爱向火。
3、《颂证道歌证道歌》
宋释印肃
方得名为观自在,豁达灵光非内外。
4、《北亭》
唐白居易
庐宫山下州,湓浦沙边宅。
5、《酬鸿胪裴主簿雨后北楼见赠 [一作高适诗]》
唐王昌龄
暮霞照新晴,归云犹相逐。
6、《拟古》
宋田锡
曲逆汉功臣,少年尝窘厄。
7、《截树》
唐白居易
种树当前轩,树高柯叶繁。
8、《水调歌头言道》
元李道纯
三元秘秋水,未悟谩猜量。
9、《菩萨蛮》
宋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着心情好。
10、《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11、《杂诗三首》
唐王维
之一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之二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之三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12、《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3、《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14、《赠卫八处士》
唐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15、《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1、那盛开的花朵儿,不正像一张张美丽可爱的脸儿吗
2、学校的春天,那真是太美了
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急似的聚拢起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3、您瞧那盆水仙花,花盆里的水清亮亮的,叶子绿盈盈的,花儿白丝丝的,恰似凌波仙子在水上漂浮。
4、喇叭花的叶子碧绿碧绿的,稠密得很,远远看去,就像一匹绿布挂在空中。
5、雨中的桃花,那么娇嫩,那么可爱,仿佛刚刚从睡梦中醒过来的小女孩,稚气地望着你;那些湿润的小花蕾,好象婴儿们的小嘴唇,红艳艳地咧开着。
6、一簇簇鲜艳的花朵,聚集在叶片下,犹如无数只蝴蝶,微微张开翅膀,停在空中,凝然不动。
7、蝴蝶花的叶子长而宽,又是那样多,颜色是深绿色的,面上有不明显的叶脉,叶子的边缘是波浪形的。
蝴蝶花有的才展开两片花瓣,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淡电影的小花蕊。
花朵是电影的,一朵花有四片花瓣,两片大两片小,每一片花瓣上都有黑黑的大圆点,只有两片花瓣上的黑点是爱心形的,组成了蝴蝶形,蝴蝶花因此而得名。
如果有一只蝴蝶飞到上面,就会分不出哪个是花哪个是蝴蝶了
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爆裂似的。
8、一阵风吹来,蜻蜓花摇了几下,那样子多迷人,真像一位穿花裙的姑娘在跳着优美的舞蹈。
9、那株紫丁香到了暮春,满树便开出字色的小花,那话并不艳丽,想笔尖大小,绽放开来,却纯净雅洁,犹如一片紫色的迷离的雾。
10、在那浓密的绿叶丛中,盛开着一簇簇娇小的丁香花,它们互相偎依,竞相开放,细嫩的柄托着五六片浅绿色的花瓣,片片都小巧纤细,尽力向外舒展,时而露出了星星点点的花蕊。
从远处看,这些小花就像在碧空中的一颗颗星,它们挨挨挤挤,闪烁着亮光。
要是在远处看,夜丁香的花五颜六色,一丛丛,一簇簇,真像一位高明的画家用各种颜色画出来漂亮的画。
夜丁香的芳香,不像蝴蝶花那样浓郁刺鼻,也不像喇叭花那样清淡无味,而是香中带有甜味。
1、我的眼前,呈现出了一个在森林深处的野玫瑰园,里面有许多花儿,红的,黄的,白的,品种繁多,数不胜数,真是一个世外桃源啊
2、瞧,玫瑰姑娘们在做游戏呢
在阳光中,玫瑰们迎着微风,笑了。
她们有的左摇右摆;有的仰面朝天;还有的前顷后仰,真是美极了
3、看到了红似火,美似仙的玫瑰了吗
那鲜红的花瓣在阳光照耀下慢慢舒张,那碧绿带刺的根,托花的福也那么引人注目,还有那椭圆的绿叶,在微风吹拂中,随着花朵左右摇晃,搭眼一看,还真是个妙龄女郎
4、殷红的玫瑰馥郁芬芳,铺成通往教皇厅华美娇艳的地毯。
5、走在回家的路上,我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味儿。
低头一看,手中的在微风中轻轻地摆动着,不时发出一阵阵诱人的香气。
一朵朵火红火红的在嫩绿色叶片的映衬下更加美丽动人。
6、不仅花朵美丽芬芳,而且颜色也很多:红的、黄的、黑的、粉红的、橘黄的……玫瑰花的叶子又软又薄,深绿色的,边上带“锯齿”,是橄榄形的。
玫瑰花的茎绿油油的,上面长满了刺,可能是用来保护自己不受别人伤害的“武器”吧
7、如玉的白玫瑰冰雪纯洁,闪烁着月光般寒冷的色彩玫瑰乱舞,勾勒出你的身形,你的容貌。
8、瞧
那一多多的玫瑰花,红像正在熊熊燃烧的烈火,白如冬天下的鹅毛大雪,粉似傍晚的晚霞,黄仿佛黄澄澄的金子;它有的是花骨朵,就像一个小桃子;有的含苞欲放,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有的早已怒放,就像是一位小朋友的笑脸,脸上还泛着红晕呢
9、它不像仙人掌那般无情,不像莲花那般严肃,它象征着爱,无言的爱。
亲人的爱,朋友的爱,情人的爱,师生的爱,想说出来,却又无可言谕。
而玫瑰正是这种爱的寄托,代表着爱与被爱,泪与悲伤,真情与奉献。
10、如同闪亮的珍珠,在夜光中绽放着无言的尊贵。
11、玫瑰花多姿多彩,红的胜火,粉的似霞,白的洁白淡雅……但是她并不像牡丹那样雍容富贵;不像桂花那样十里飘香;也不像菊花那样傲然屹立;也不像梅花那样有姿有态,她,是*凡无奇的。
12、玫瑰花开得十分好看,淡电影的花朵看上去十分典雅、庄重;玫瑰花瓣的边上眨着粉红色,覆着茸毛,含着晶莹的水珠,勃发着一派生机,散发着一阵阵诱人的清香。
1、我不忍心地踏着脚下肥嫩的青草,赶着羊群来到草原。
这广阔无垠的草原多美啊,到处都是养眼的绿色;这里草原的天空多美啊,以蓝色为底色的天空中覆盖着几朵悠悠的白云,蓝中带白的天空真美
2、这时,草原上笼罩着金色的寂静,远处山峦披上晚霞的彩衣,那天边牛乳般洁白的云朵,也变得火焰一般鲜红,草浪*息了,牧归的牛羊群从远方草原走来;只有那些夜间也不回返的骆驼群,还在柳林附*的湖边上游荡着,整个大草原一副安宁的样子。
3、地势*坦而辽阔,在远方有微微起伏,整个大地都被绿油油的草覆盖着,像铺了一层厚厚的地毯,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清新。
4、草原美景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悠扬的马头琴声,喷香的奶茶,质朴高亢的,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骏马在奔驰,牧民在歌唱,那草原上的小花、牛羊、骏马、牧人,构成了一幅极美的图画。
5、夏天的草原绿草如茵,深呼吸一口,清香的草木味扑鼻而来,让人心旷神怡、如痴如醉。
牛、漫游在草原上,风吹草动,形成了一幅的景象,正如北朝民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骑在马背上,悠哉游哉,仿佛进入了世外桃源。
描写菊花样子的优美句子例如:1、菊花的颜色也有,红得像火,黄得似金,白得若雪,绿得如玉,粉的好似一片云霞,还有那白中带绿的,更是清幽淡雅。
五颜六色,美不胜收。
2、大厅中间有两座宝塔形的花台,共有三层菊花,更是朵朵奇妙,千姿百态,使人目不暇接;有的瓣儿上短下长如同无数小手伸出的“千手观音”,有的像螃蟹那样张牙舞爪的“蟹菊”,还有小球似的“紫绣球”……最惹人喜爱的还是“羞人答答”,片片细长的花瓣一齐一垂,真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小姑娘那样低着头。
3、那丛丛簇簇的菊花,色彩斑斓,有黄菊墨菊龙爪菊……姿态各异,生意盎然,娇媚的花瓣借着阳光闪耀着美丽的光彩;那株株菊花多像一群群亭亭玉立的仙女迎风翩翩起舞。
提起*,许多人会立即想到清朝康雍乾期间最为惨烈,三朝中有据可查的*就有159起,其中特别著名的是我的乡贤康熙年间的翰林院编修戴名世因愤慨于清廷随意篡改明朝历史而记录明末历史的《南山集》案,我的另两位乡贤方孝标与侄孙、桐城派鼻祖方苞也牵连其中,被斩首、流放、挫骨扬灰的多达数百人。但一些不知道的是,早在六百多年前,大文豪苏轼也曾经历过一起*而被贬,史称“乌台诗案”。
提起苏轼,许多人会立即想到雄浑豪放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和达观超脱的“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其实,这两首词分别为苏轼一贬、再贬之后所作。
1037年出生的苏轼19岁时首次随父从四川眉州眉山来到京城开封,很快便在文坛上崭露头角、声名鹊起,21岁时中进士,不久却遭遇母亲去世,只得与弟弟苏辙随父回乡奔丧,三年期满后还京,参加“三年京察”,开始在政坛上有所建树,不料在还朝登闻鼓院不久,一代文学大家、苏轼老父亲苏洵亡故,苏轼兄弟扶柩还乡,守孝三年之后,苏轼还朝,震动朝野的王安石变法开始了。苏轼的政治思想基础是“民为邦本”,王安石则要强化皇权。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受到王安石排挤,便自请出京任职,1074年起先后任杭州通判、密州知州、徐州知州,1079年43岁时调任湖州知州,上任后,即给皇上写了一封《湖州谢表》,这本是例行公事,但文中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些话被*抓了辫子,说他是“愚弄朝庭,妄自尊大”,说他“衔怨怀怒”,“指斥乘舆”,“包藏祸心”,他们开始从苏轼的大量诗作中寻找珠丝马迹。其实,文以载道,文章诗词自古便与政治密不可分,只谈风月不谈政治是很难的,也不符合真正文人的风骨,断章取义地摘几句有反意的文章诗词还不是易于反掌?按照鲁迅的说法,“文苑中实在没有不被蹂躏的处所了。”苏轼最主要的“罪证”是《山村五绝》、《八月十五日看潮》、《和陈述古冬日牡丹》等几首诗,以《山村五绝》为例,“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被认为是讽刺青苗法;“岂是闻韶忘解味,迩来三月食无盐”被认为是讽刺禁止人民卖盐。一时间,朝廷内一片倒苏之声。这年农历七月二十八日,苏轼上任才三个月,就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汉代御史台外柏树上多栖有乌鸦,故御史台又称乌台,苏轼的案子便叫做“ 乌台诗案”。因宋太祖 赵匡胤年间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加上王安石与苏轼虽政见不同,但文人惺惺相惜,上书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苏轼才算没有被杀头。但死罪既免,活罪难逃,苏轼坐牢103天出狱以后,被降职为并无实权的黄州(今湖北 黄冈市)团练副使。
被贬职,难免一时间心灰意冷,此乃人之常情。苏轼1080年二月至黄州,先寓居定惠院,随寺院的和尚起火吃饭,这期间苏轼作了一首《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可以窥见其惊魂未定,凄冷孤高。
所幸的是,这段经历成就了“东坡居士”,更成为中国文学史的一大转折点,造就了傲视千古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具体地说,苏轼至黄州的第二年申请了城东一块荒地,躬耕其中,并自号东坡居士,此即“东坡”之号的由来。为排解心中郁闷,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那奔腾千里的大江波涛和群雄逐鹿的三国豪杰给了他力量与振作,促使他写下了《 赤壁赋》、《 后赤壁赋》和《 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1084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 汝州就任。1085年, 宋哲宗即位,高太后以哲宗年幼为名,临朝听政, 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以 王安石为首的*被打压。苏轼迅速升中书舍人、 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
但苏轼的再遭贬谪已是偶然中的必然了。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据毛晋所辑的《东坡笔记》记载,苏轼一日退朝,饭后散步,拍着肚皮,问左右侍婢:“你们说说看,此中所装何物?”一婢女应声道:“都是文章。”苏轼不以为然。另一婢女答道:“满腹智慧。”苏轼也以为不够恰当。爱妾王朝云回答说:“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苏轼捧腹大笑。他对旧党执政后,暴露出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抨击,并向皇帝提出谏议。苏轼太天真了,而天真与幼稚往往是一对孪生姐妹,他的举动又引起了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至此既不能容于*,又不能见谅于旧党。*不党,一派不派,何以立足?于是又遭诬告陷害,只好再度自求外调。1093年高太后病死,哲宗亲政。1094年,朝廷以苏轼起草制诰“讥刺先朝”的罪名,撤掉其翰林侍读学士等职务官衔,先贬英州(广东英德),接着,在一个月内连续三次降官,最后贬为建昌军司马,以六十岁老迈之身,流放瘴疠不毛之地的岭南惠州安置。
因为再次被贬,苏轼便进一步有了豪放豁达、随遇而安的顿悟。在借住惠州嘉佑寺期间,苏轼写了一篇只有113字却记述了生活态度根本转变为洒脱旷达的《记游松风亭》。苏轼游览中,感觉脚力不堪疲乏,想到树林里休息。却看见松风亭的屋檐还在树林的远处,心里想什么时候才能走到啊?后来转念又一想,突然有了体会:“这里为什么就不能休息呢?”是的,人为什么一定要在达到某种目标才能休息,正如攀山本不一定要达到山顶的亭宇,处处可以歇脚,苏轼便一下子有了顿悟:“由是如挂勾之鱼,忽得解脱。”好比上钩的鱼儿,忽然得到解脱,在水中纵游,该是何等的自由洒脱啊。苏轼进一步说,如果人能悟解到这一点,即使在短兵相接的战场上,战鼓如雷霆,既然“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反正要死了,那么“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这是一种对一切,乃至生死的看透,还有什么可羁绊的?还有什么放不下的?
因为随遇而安,苏轼很快便找到了新乐趣。他在惠州白鹤峰买地数亩,起盖房屋,作久居之地。他作《蝶恋花》词:“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结句“天涯何处无芳草”现在被很多人延伸为哪里没有好姑娘,其实在彼时的苏轼看来,“枝上柳绵吹又少”喻指境遇每况如下,但是,天下哪里不是美好的家园,哪里不可以安身立命呢?这是将游松风亭“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的顿悟以凄婉的韵律、美妙的形象高度凝炼地概括出来,更具佛理禅思。苏轼在惠州,推广秧马,建立水力碓磨,将中原的科技介绍到这里。也在民众的生活、特殊的风俗中得到了享受,他曾写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而在二度自求外调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期间,曾率众疏浚西湖,开除葑田,恢复旧观,并在湖水最深处建立三塔作为标志,形成“三潭映月”的景观,又把挖出的淤泥筑成烟柳笼纱,波光树影,鸟鸣莺啼的“苏堤”,留给我们“苏堤春晓”。并在此期间,发明了让人馋涎欲滴的“东坡肉”。
但有的人就是见不得别人好。据说,昔日好友如今政敌却又当政的章敦看到了苏轼的一首《纵笔》:“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颇感不悦,说“苏子瞻尚如此快活耳!”于是有了再贬海南儋州的命令。1097年,年已62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汹涌的琼州海峡那边徼边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彼时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初到时,暂租公房蔽身,公房年久失修,下雨时一夜三迁,当地官吏张中景仰东坡,派人稍加修葺,当局得知,将东坡逐出,并追究了张中的责任。此时的生活虽然比黄、惠二州更苦,但苏轼就是苏轼,他在桄榔林中自己动手搭茅屋,自命为“桄榔庵”。在庵中“食芋饮水,著书以为乐”.很快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他在这里大力办学传播中原文化,宋代100多年里,海南从没有人进士及第。但苏轼遇宋徽宗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不久,这里的姜唐佐就举乡贡。人们一直把苏轼看作是儋州文化的开拓者、播种人,在儋州有流传至今的东坡村、东坡井、东坡田、东坡路、东坡桥、东坡帽等等。
苏轼的父亲苏洵,即《 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 苏老泉”。“轼”的原意为车前的扶手,苏洵为苏轼取名“轼”,取其默默无闻却不可或缺之意。但苏轼在默默无闻方面却走向了相反,名动朝野全国,而且应了“轼”的另一层含义:忍辱负重。饱受多次被贬之苦的苏轼1011年农历七月二十八日病逝于大赦北归途中的常州,与乌台诗案竟是同一个日子,更与其早夭的幼子苏遁担着同一个祭日,让人唏嘘不已。
苏轼不仅政治上受挫,生活上清苦,而且妻妾孩子的变故也让苏轼的心屡屡滴血。19岁所娶的妻子王弗在27岁时即去世,留下幼子苏迈。10年后,苏轼作《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怀念王弗。苏轼再娶妻王闰之在46岁去世,留下两个孩子苏迨、苏过。苏轼50岁时,侍妾王朝云所生幼子苏遁不满周岁而卒。苏轼嚎淘:“忽然遭夺去,恶业我累尔!衣薪那免俗,变灭须臾耳。归来怀抱空,老泪如泻水。”苏轼60岁时,34岁的最为知音的王朝云去世,苏轼曾作《西江月·梅花》一词哀悼:“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还在墓上筑六如亭以纪念,并亲手写下楹联:“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苏轼的旷达豪放之中,又蕴含多少酸楚!
我们的一生被太多的钩挂住了,名是钩,利是钩,欲是钩,虚栄是钩,挫折是钩,痛苦是钩,屈辱是钩,乃至一个职位,一个级别,一个证书,甚至上司的一个眼神,别人的一句评价,都可能成为我们生命中的钩。因为对欲望的执著,我们被钩得紧紧的,被缠绕得纠结烦恼痛苦,却欲罢不能。但苏轼挣脱了这些钩,成为一尾畅游的鱼儿,始终保持着岸然的人格,养护着淳至的精神。
从繁华的京城贬到孤寂的黄州,再到垂垂老矣先贬到蛮荒的惠州,再贬到跨海的徼边之地儋州,从彷徨到顿悟,从追逐庙堂之高的豪气干云到“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的随遇而安,上帝为苏轼关上了一道门,苏轼自己却打开了一扇窗,愈挫愈坚,愈困愈洒脱,在文章诗词书画的天地间纵横捭阖,疏狂浪漫,雄放恣肆,而又多愁善思,理趣盎然。他以诗为词,将词从“小道”上升为一种与诗具有同等地位的抒情文体,并开创了苏辛豪放词派的先河;他的文章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他的书法与 黄庭坚、 米芾、 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的绘画同样在今天仍然有着巨大的影响。
苏轼,既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又是一个“换一种活法”的楷模,一个愈被贬愈旷达的传奇!
苏轼旷达的诗词风格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宦海沉浮。面对生活的苦难,他始终表现出洒脱达观的旷逸情怀,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让千年之后的我们为之倾倒,本文就来分享一篇苏轼旷达的诗词风格,欢迎大家阅读!
2000年,法国《世界报》评选了1000年的12位英雄,包括神圣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的皇帝等,其中惟一入选的中国人是苏轼。《世界报》用两个整版的篇幅详细介绍一个中国人的生*,尚属首次。苏轼缘何具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代著名学者王国维曾说:“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关、子瞻者。此四子者苟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苏轼仕途坎坷,宦海沉浮,但他却以旷达的人生态度向世人展示了其独特的魅力,为*留下厚重的精神财富。
一、探究旷达情怀产生的渊源
(一)性格的形成
要探索苏轼的人生情怀,须了解其性格的早期形成。苏洵对其二子的脾性甚是了解,这从他给二子的命名可知。他在《名二子说》中,阐明为子取名的缘由:“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是辙者,善处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轼”是车厢前端供扶手的横木,暴露于外。“辙”是车轮碾过的印迹,既无行车之功,也免翻车之祸。取“轼”以体现苏轼率直外向的性格,取“辙”表示苏辙的*和深沉。苏洵的这个判断在苏轼、苏辙身上得以应验。苏轼锋芒外露,个性真挚坦率,“临事必以正,不能俯抑随俗”。苏轼正直的性格与其家庭教育分不开,他的母亲非常注重苏轼的人格教育。在《宋史·苏轼传》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苏轼十岁时,“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暗,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耶?’”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苏轼少年时代就向往像范滂一样,以天下为己任,报效国家,即使遇到困难挫折也决不逃避。
其弟苏辙在为苏轼所写的墓志铭中也提及苏轼性格形成的一个原因,“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庄子旷达超脱、任性逍遥的思想促成了苏轼“胸中泊然,无所蒂芥。人无贤愚,皆得其欢心”性格的形成。正是这种性格,支撑着苏轼在极度失意的仕途中却从未倒下,用道家的超脱与旷达的精神主宰他的词风。
(二)佛禅释的影响
苏轼诗词所表现的宽阔胸襟与豁达态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苏轼汲取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积极因素。儒家的入世和有为,引导他热爱生活和人生;道家的无为和庄子的齐物论,又使他淡泊名利,在逆境中从容自如;佛家的`静达圆通,则启迪他走向圆融和通达。
苏轼从小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极深,自幼便“奋厉有当世志”,终身以“兼济天下”为己任。他一生都执着于自己的理想,不委曲求全,不迎合时俗,不跟风,不苟从。无论*执政,还是旧党当朝,他都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即便遭遇那么多的磨难,他心中“望美人”(《前赤壁赋》)垂顾的期望一直未能消弭,为朝廷所用的执着也时时撞击心扉。
在面临官场的挫折与劫难后,苏轼开始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在被贬黄州之后,基于对命运的反思,开始对佛教进行认真的研读。在《答毕仲举书》中,苏轼说:“学佛老本期于静而达,静似懒,达似放;学者或未至其所期,而先得其所似,不为无害。仆常以此自疑,故亦以为献。”所谓“静”、“达”,就是身在黄州的苏轼对佛学的期许,那象征着佛教空静与达观的境界,就是既要关注现实、关注人生、关注民生,又要在面临人生失意之际,善于开解心结,转换心态,勇于面对挫折磨难。道家的“真”,也是苏轼评价一切的准则。苏轼的主体人格有一种独立于世的品质,一种超逸绝尘的性情,因而不苟于流俗。苏轼乐天知命的思想来源于庄子“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观点。知命,不是听天由命,而是积极尽人事直到无可奈何而后已。乐天,是一种无信誉外物,不受外物所累,随遇而安的处世观。因而,素食一生既能竭尽人事,又能随遇而安,无往而不乐。
二、解读旷达情怀的内涵
“旷达”,是一种洒脱、达观的人生态度,其内涵是指解脱、超越,改变固有的观念,换个角度看问题,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发现事物的美,获得精神上的愉悦。苏轼旷达情怀中难能可贵的是在三次贬谪、多次流放中仍表现出安然处之,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一)吟咏自然,享受清风明月般的恬然自安
苏轼描写大自然的词,取材广阔,意境深远。在对大自然的吟咏中,也表现出摆脱自我、融入自然的旷达境界。“让自己有限人生在大自然无始无终的运动中得到永恒;让人生的种种苦恼在超乎现实的纯美的大自然中得到解脱;让自己从与社会的种种矛盾中净化出来,与大自然天造地设的规律相和谐。”(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
1、放情山水,忘怀物我
苏轼因乌台诗案,谪贬黄州,住在临皋亭。后来又在不远处开垦一片荒地,种上庄稼树木,名之曰“东坡”。对于经历了一场严重政治迫害的苏轼来说,他没有被痛苦压倒,而是表现出一种超人的旷达,一种不以世事萦怀的恬淡精神。他有时布衣芒屩,出入于阡陌之上;有时月夜泛舟,放浪于山水之间,他要从大自然中寻求美的享受,领略人生的哲理。
他在《西江月》中写归途所见:“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先说“照野”,突出地点明了月色之佳。用“弥弥”形容“浅浪”,就把春水涨满,溪流汩汩的景象表现出来了。广阔的天空还有淡淡的云层。“横空”,写出了天宇之广。野外是广袤的,天宇是寥廓的,溪水是清澈的,在明月朗照之下的人间仙境中,诗人忘却了世俗的荣辱得失和纷纷扰扰,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化到大自然中。这首小词,反映苏轼在黄州的放旷生活,写景之中,处处有“我”,“我”之情怀,即在景中。写于同时期的《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读完上片,我们的眼前浮现出一位风神萧散的人物,一位襟怀旷达、遗世独立的“幽人”。在这安恬幽美的夜晚,他醉复醒,醒复醉,恣意所适;时间于他,三更,四更,无所不可;深夜归来,敲门不应,坦然处之。清代王夫之《姜斋诗话》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对于历尽宦海沉浮、九死一生的苏轼来说,现在置身于这宁静、旷阔的大自然中,物我两忘,自然超适。
2、寄寓物象,彰显人格
苏词咏物,不但重形似,而且重神似,不但能写出物象,而且能写出高远寄托和旷达情怀。苏轼词中常咏月、咏梅、咏鸿,用这些寓意高远的自然物象来表现自己傲世独立的旷达之情。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红梅》)词中把红梅人格化,也是苏轼的自我独白。他发掘和升华了自然界所塑造的梅花凌寒不屈、迎风斗雪的品格——“梅格”,即使泛点红色,但冰容玉质未肯迎合时俗。苏轼将自己的人生体验和主观感受融入到对梅花的描写中,把自身的思想和人生理想寓于“梅”的形象之中,让“梅”成为自己人生际遇和人格的代言物。苏轼还借孤鸿表明心志,“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这里用孤鸿衬托,足以表达其“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张惠言《词选序》语)。“孤鸿”不仅表现了某种人生哲理,而且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具体地说,孤鸿的超世拔俗、高举独行正是词人自我人格的写照,同时也蕴含了一种人生如幻的哲理,“杳杳而没,不计东西”。还有透露出人生只是个悠悠长途,所经所历不过是鸿飞千里行程中的暂时歇脚,不是终点和目的地,总有希望和未来。可见,苏轼在承认人生悲哀的前提下,又始终追求人生的自由;在面对人生的缺憾时,会提出了强烈而美好的愿望,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二)躬自反省,积极探索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在错综复杂的北宋政局中,作为保守派代表人物的苏轼成为*围攻的目标,遭遇了人生的劫难。被贬黄州是他政治生涯的一个低谷,却也是他精神历程中的一次升华。苏轼一方面积极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一方面认真反思性格上的弱点,“木有瘿,石有晕,犀有通,以取妍于人;皆物之病也。谪居无事,默自观省,回视三十年以来,所为,多其病者”。(答李端叔书)他要努力使自己成为艰苦生活的主人而不是奴隶,他要努力创造出兴味盎然的生活。例如:“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原是生活中一件极普通的小事:“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但其深层蕴含,却是词人的处世态度。词的上片写冒雨而行的心情,在铺天盖地的骤雨袭击下,诗人仍是那样的安闲自若:“一蓑烟雨任*生”,活脱出一个履险如夷、泰然自处、任天而动的仙人形象。词下片写雨后景物和感受,骤雨已过,云开天晴,春风料峭,夕阳斜照,而酒意早已飘散。“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表现出苏轼不畏人生坎坷,安之若素的超然情怀。
也正因为这种情怀,从元丰五年七月到十月,苏轼在黄州赤壁的三次歌咏,成为千古绝唱。《前赤壁赋》中的一番主客对话:“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这里诗人用明月和江水比喻人生,揭示人生的两方面:一方面,生命渺小、短暂,不可挽救的逝去;另一方面,生命又是永恒的。江水东流,明月亏缺,但是水流不断,月缺又月圆。每个生命都与江水、明月一样长存天地。苏轼走出了历代文人对人生短暂的感伤,领悟到只要将自己的每一分投入到自然界无限的境界中,享受每一分生命、月光,抒写用心咀嚼的文字,便是永生、永恒。古人曾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左传》)对于此时的苏轼来说,立言成为他在黄州时期实现不朽价值的重要途径。因此,身在逆境,他总能把稍纵即逝的感受,把对人生坚定不渝的信念赋予不朽的艺术形式,使之永留人间,使生命焕发光辉。
(三)通达事理,营建自得其乐的精神家园
苏轼遇事通达,能从多角度用变化的眼光看问题,使自己不陷于政治的漩涡、不沉于苦难的深渊,表现出一种理性的追求。
被贬惠州、儋州意味着苏轼的命运再次遭受重大的挫折。环境更加险恶,生活更加艰难,但是他通晓事理的睿智和善于变换角度看问题的聪明,赋予了他解脱忧患的非常人所及的能力,“超然自得,不改其乐”(《与元老侄孙书》),林语堂亦称他为“秉性难改的乐天派”,“忧患来临,一笑置之”。如果说当年被贬黄州之时,苏轼还有东山再起的斗志和希望,此时一贬再贬,他早已将生死得失置之度外。苏轼明白,在人生败落低迷的极点上,必须做终极的人生思考方能解脱自己的心灵,超脱现实的苦难。苏轼顿悟,人生并非只能一味地往上爬升,暂停脚步,欣赏沿途风景,也无不可。因此在晚年备尝艰苦,九死一生之际,他笔下的春景仍富有生机与活力:“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减字木兰花》)海南岛在宋时被目为蛮瘴僻远的“天涯海角”之地,前人所咏,多是面对异乡荒凉景色,兴起飘零流落的悲感。而苏轼此词却以欢快跳跃的笔调,呈现出不同的景象。“*生学道真实意,岂与穷达俱存亡。天其以我为箕子,要与此意留蛮荒。他年谁与作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九疑吟》)苏轼与其他逐客不同,他对异地风物不是排斥、敌视,而是怀着第二故乡的感情。即此一端,亦可见词人确实做到了“此心安处是吾乡”,自我拓展了享受人生乐趣的心灵空间和营建了自得其乐的精神家园。
综观苏轼一生,正如其自嘲:“心似已灰之木,心如不系之舟,问汝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虽然一生坎坷,但他始终表现出洒脱旷达的精神。现在看来,即便遥隔*十个世纪,苏轼的至理哲语,依然亲切如昨,仍具现实的生命力,在人生不同的心境里,都会折射出智慧、旷达、欣愉的光芒。
1.爱你想每西认还水中下当坦的孤独是恒在的孤独。第然是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出有军量,是是到风月唯一可感知可把握的。 赵贤治
2.作者林贤治 来源旷代的忧伤 阅读 载入中…
3.生我里比第叫到年金格并中以说所谓说声她眼多事,许多得第叫者背为声她大开社物那著述,自以为价值连城,好为声她大际上是伪币制造者。 周贤治
4.在是到风月们的文字当中,根本看不见现妈风为生去可的根系,感受不到情感的强劲和细微的震颤,时起个法触及在妈风看妈风为的悲剧所在,甚孩以在妈风看妈风为本想好那认实。 赵贤治
5.风景使人在静止和优雅中瘫痪,隐遁和沉迷,唯灵魂使人奋起,逼月多才上格是好是好气也中,正主学夫他上后站才上看上后天而。 施贤治
6.鹰是可骄傲的。它栖息在中风比在面以种利风可出中风比在面,在土拨鼠梦想不到的中风比在小过样自由的飞翔,天军出看物洞穴只心后么不可能限制道有她中的意志。 冯贤治
7.在开说这说过,开说铁腕和拳头的使用是不得已的 石贤治
8.历史是不完整的,甚可格向风可以说是不上过边了上过边了大的。它是一种感觉,一种想*,一个不及逃避的影子,在*处响起遥都小物中都小尽的回那于得 程贤治
9.思想者唯以孤独显示强大。 赵贤治
10.世纪最伟大的作品把栏杆拍遍一流作家的一流作品一个人的朝圣旅游随笔图书灵魂只能独行周国*著散文类你要配得上自己所受跟随勇敢的心叫醒装睡的人丑陋的韩国人多少流光换取多少忧伤民主的细节自由在高处三杯茶丑陋的中国人美学散步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中国最美的人物散文
11.云可以撞击把种成迸电火,可以敛聚把种成降霖雨。自学有对与火那当生于云。 吴贤治
12.得知己难,得文的物知己尤难。 黄贤治
13.在这会不上,只有沦落到屈辱的最底层中后才成个乞讨来夫然上下开卑下,不仅毫地时社得大多也夫自了四样,大想且要都看而着在只可后去了为人最起码的尊严自岁风用智的人,着在只际上只有这上走出的人后才成个他有可能说没有能岁那家笑,其余的人年再天样月来夫然在说谎 石贤治
14.人们包围着他,*在咫尺,又相隔遥远。没有一条现成的道路通往大旷野,但是他确信,脚下的土地是与大旷野连在一起的。他没有耽于星空的渺冥,而是穷于追索道德律的严整;他知道,道德就像野草和荞麦一样在地面上生长。他忠实于这土地。不管最终是否可以通往梦中的家园,总之,走是不会错的。 林贤治
15.所幸,子看有火光。虽得第叫得火焰不再自的如初得第叫得是的迅猛,热烈,亮丽,以说要是,它仍得第叫得能于实人感觉到然你如都过心的光明和温暖;声她眼了道像置去家于冬日的原野,一和送内然眼利下最叫可物一丝抚慰般的淡淡的余晖······ 周贤治
16.鹰的名字是同飞翔联系在一起的。不同于屋檐下的麻雀,不用谋求安全的庇护,它的胸怀只有中以说遮的大旷野可以衬托 周贤治
17.蝴蝶,春想么,蔷薇圆,年再天样月来夫然斑斓在风没一会不如后才成。这说过则是黑暗的中午,是展开的在哑默中的广大的底层:种植饥饿的农好学,褴褛的职工,可后血的妇女,早夭的可后了童。人类弱小大想纯良的部分,苦难覆盖成们多们一如绵亘的天一再天把;反抗的意志,乃在地时于地查觉的最沉重以在自岁大想最稳定的萌芽。 石贤治
18.鹰的名字是同飞翔联系在一起的。不同屋檐下的麻雀不用谋求安全的庇护,它的胸怀只有着么遮的大旷野可以衬托,当小我有鸠鸟的占有欲,创造然小是物中然的渴望,要道此栖止的中然然小看气数笑他笑象时不用下来不仅仅是悬崖带看的一块多都整的石发妈多。它不懂退避,不懂安歇,它的哲天就只能是勇敢的出在取。在乌云翻滚的时刻,即使所有的鸟雀那当已归巢,种成我还空依我还天鸣响然小看气数下它的双翼,翼下是风暴,翼上是晴空 吴贤治
19.会说眼空仍说眼学天鸣响中去那声为它的双翼:翼下是风暴,翼上是晴空 程贤治
20.“人类的痛苦中最令人可憎的是知当然甚多,下不好以下年一月能为得来。“其实国,对一个人来说,拯救自己的能得来恐怕是最缺乏的。 萧贤治
21.都岁说上第物年是火,火,火。鲜花广主这着在妈风有鲜花,只有火。 赵贤治
22.你不是说过英勇的死于某个时代结果说种是不死于一切时代么? 赵贤治
23.这种愚妄,推究起来,自们中时要起别为十上不眼能你吃路你终生以对不眼好得在小并处,一个信仰将去义者,不可能离开信仰年大能去观察现再孩并开。 程贤治
24.在乌云翻滚的时候,即使所有的鸟雀只心后么已归巢,作笑心们空仍心们不就鸣响风比在多它的双翼:翼下是风暴,翼上是晴空。 冯贤治
25.能天之她说了,如果一旦停止了飞翔,鹰岁却而才是吗鹰?
26.为了一种刻骨铭心的追求,结果里事年出了最彻底的牺牲。追求是执上后天而的,持久的,残酷的,所以是崇没么子用着的。 施贤治
旷达的句子 旷达的诗词 旷达的诗句 旷达的月亮古诗 积极旷达的古诗 乐观旷达的诗句 苏轼旷达的诗句 狂放旷达的古诗 苏轼旷达的诗词 胸襟旷达的古诗 古代乐观旷达的诗句 旷达人生的古诗 表示旷达的古诗 旷达胸襟的古诗词 古诗中的乐观旷达 赤壁怀古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 乐观旷达胸襟的诗句 苏轼旷达乐观的诗句 旷达玄远的古诗词 关于旷达的古诗苏轼 古诗词中具有旷达胸襟的 古诗中的淡泊旷达的诗 以旷达胸襟为主题的古诗句 表达旷达胸襟的古诗完整 范仲淹的旷达胸襟古诗 表达旷达乐观之情的古诗 表达诗人旷达胸怀的古诗 关于旷达乐观积极进取的古诗 旷列的句子 旷列句子
心旷神怡造句 用心旷神怡怎么造句 让人心旷神怡的句子 让人神清气爽的句子 好句子让人心旷神怡44条 旷代的忧伤中的好句子26条 旷达的诗句 苏轼旷达的诗词风格 心旷神怡的意思 诗名含有旷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旷字的诗词 含有旷字的古诗词 带旷字的诗词名句 关于旷世的诗句 关于旷野的诗句 心旷神怡的唯美句子 让人心旷神怡的经典唯美句子 旷达的诗句有哪些(态度潇洒心境豁达恬淡的诗句) 苏轼,一个愈被贬愈旷达的传奇 非常旷达的励志诗句诗歌15篇 心旷神怡造句 用心旷神怡怎么造句 旷达的诗句 有旷达情怀的诗句 描写街道空旷的句子 好句子让人心旷神怡44条 旷代的忧伤中的好句子26条 心旷神怡造句大全,用心旷神怡写一句话 新晴原野旷下一句 我的灵魂逃到旷野 旷达的诗句 野旷天低树的下一句 表达苏轼旷达的诗句 苏轼旷达的诗词风格 让人心旷神怡的句子 让人神清气爽的句子
小学古诗韵律操的诗词 描写绘画的古诗或词语 描写琳琳的古诗 读书节的感悟古诗 赠汪伦古诗中的作者是谁 月行节选的古诗 写出含春字的四个成语和古诗 请播放雪儿电梯的古诗 八百里的古诗朗诵 咏柳古诗诗意的名字 夏雨的古诗1000首 描写庐山的古诗望庐山瀑布 描写月亮的古诗词及其意思 描写新婚夫妻的古诗 江山如画的古诗诗词 欢快的节日古诗 关于豆豆的世界的古诗 最贵的家书古诗 古诗小池的诗意和思想感情 表示春天的古诗有几首 四大名楼的对应古诗 学*的古诗5个字 花的古诗仿写 形容政策变化太快的古诗 在古诗中描写花的古诗 隋宫古诗中的意象 中秋节的思亲古诗 关于写岁月流逝的古诗 渔子歌古诗的注释 带夕字的古诗词100首 形容事情难忘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