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满月在古诗中的雅称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满月在古诗中的雅称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满月在古诗中的雅称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满月在古诗中的雅称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古代年龄的雅称
人在进行自身再生产的同时,也进行着年龄的再生产,它总是由不同年代出生的不同年龄的个人所组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代年龄的雅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代年龄雅称
1岁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2岁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也有写作“孩提包”或“提孩”的,韩愈诗中就有“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孩提:指2——3岁的儿童
8岁
总角:古代幼童把垂发扎成两结于头顶把头发扎成髻,形状如角,因而也用“总角”来代指人的幼童阶段。借指幼年。在这里,“总”就是聚拢束结的意思。总角之交(幼年就相识的好朋友)。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童龀[chèn]:龀,《说文》中有“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的说法。可以看出,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龀”。“童龇”,往往是指人的儿童少年时期。也有说成“髫龀”的,如《后汉书·董卓传》:“其子孙虽在髫龀,男皆封侯,女为邑君。”
9岁
九龄:为9岁。
13岁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十三:为13岁。
15岁
及笄:笄[jī],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及笄”即年满15岁的女子。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志学:为15岁。
志学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15岁为“志学之年”。
束发:古人以十五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在头顶。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16岁
二八:为16岁。
20岁
加冠:指二十岁。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指刚成年。指二十岁。弱冠: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这时就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的帽子。“弱冠”即年满20岁的男子。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弱冠是男子二十岁。
30岁
而立(而立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30岁为“而立之年”。而立之年:指三十岁。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始室:三十岁。《礼记·内则》:“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40岁
不惑(不惑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40岁为“不惑之年”。不惑之年:指四十岁。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50岁
艾:古称五十岁的`人为“艾”。《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艾称年老的。
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知命”是“知天命”的缩略语。
知天命: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
知命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54岁
六九年:即五十四岁。
60岁
耳顺、耳顺之年、还历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岁。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60岁为“耳顺之年”。
高龄:敬辞,称老人的年龄,多指六十岁以上。
花甲:天干地支配合用来纪年,从甲起,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称六十岁为花甲。花甲:我国古代用干支记时间。所谓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简称。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顺序搭配成六十个单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称“花甲”。把这种记时间的词语移用到记人的年龄上,就以“年届花甲”或“花甲之年”来指人到60岁了。花甲:指六十岁,用干支纪年,错综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
花甲之年:指60岁。
还历之年:指60岁。
下寿:古人以六十为下寿,下寿:指60岁以上。
耆[qi]:古称六十岁的人为“耆”。
耆[qí]艾:古代以六十老人为耆。
61岁
古代各种雅称
古代各种雅称,我们在阅读古文的时候,常常会碰到一些表示年龄称谓的词,其实古代的雅称名目繁多,而且来历也很有意思,着实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瑰宝。以下是古代各种雅称。
1、汤饼:指婴儿出生三日。
旧俗小儿出生三日,设筵招待亲友谓之“汤饼筵”,也作“汤饼宴”、“汤饼会”。刘禹锡《送张盥诗》:“尔生始悬弧,我作座上宾。引箸举汤饼,祝词生麒麟。”
2、牙牙: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
如牙牙学语,因亦指小孩开始学说话。清袁枚《祭妹文》:“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晬耳。”周晬,指婴儿周岁。
3、初度:周岁。
《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后称生日为初度。清代文学家程允升《幼学故事琼林》。后来亦泛指生日为“初度”,如六十岁生日称为“六十初度”。
4、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指2——3岁的儿童。
也有写作“孩提包”或“提孩”的,韩愈诗中就有“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
5、总角:古代幼童把垂发扎成两结于头顶把头发扎成髻,形状如角,因而也用“总角”来代指人的幼童阶段。
借指幼年。在这里,“总”就是聚拢束结的意思。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6、幼学:十岁。
(《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7、豆寇:本指一种多年生常绿草木,诗人常以之比喻少女,言其年少而美。
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寇梢头二月初。”后常以“豆寇年华”称十三四岁的少女。
8、及笄:古时女子十五岁把头发绾起,戴上簪子,以示成年。
《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9、弱冠:弱冠: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这时就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的帽子。
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指刚成年。指二十岁。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10、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这是旧时文人将“瓜”字拆为二八字以纪年。《通俗编·妇女》:“宋谢幼词:‘破瓜年纪小腰身’。按俗以女子破身为破瓜,非也。瓜字破之为二八字,言其二八十六岁耳。”有关碧玉的诗句很多,其中晋人孙绰的《碧玉歌》最为有名。“碧玉破瓜时,郎为情颠倒。芙蓉陵霜荣,秋容故尚好。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感郎千金意,惭无倾城色。
11、而立:指三十岁。
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而立(而立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30岁为“而立之年”。而立之年:指三十岁。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12、不惑(不惑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40岁为“不惑之年”。不惑之年:指四十岁。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13、知命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14、耳顺、花甲:均指60岁。
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60岁为“耳顺之年”。
花甲:指人六十岁。“花甲”即六十甲子,天干地支纪年,顺次组合从“甲子”到“癸亥”为六十年。用干支纪年,错综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称六十岁为花甲。
15、还历寿:61岁的寿辰。
由于按干支纪年法,60年为一轮,61岁正是新一轮重新算起的时候,故称“还历”。
16、古稀:古代人活到70岁,也就很不容易了。
杜甫有诗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人就多依此诗,称70岁为“古稀之年”。
17、喜寿:指77岁。
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岁。
1、“拜”字族:
拜读,读对方作品;拜会,和对方见面;拜望,看望或探望对方;拜托,请对方帮忙。
2、“奉”字族:
奉告,告诉对方;奉还,对方的物品归还;奉送,赠送对方礼物。
3、“高”字族:
高就,询问对方在哪里工作;高龄、高寿,指老人家年龄;高见,指对方的见解;高攀,和他人交朋友或结成亲戚;高堂,称对方父母;高足,称对方的'学生或徒弟。
4、“贵”字族:
贵姓,询问对方的姓;贵庚,敬辞,问人年龄;贵恙,敬辞,称对方的病。
5、“惠”字族:
惠赠,指对方赠予(财物);惠存,多用于送对方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惠顾,商家称顾客到来;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6、“令”字族:
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令堂,称对方的母亲;令爱(媛),称对方的女儿;令郎,称对方的儿子;令亲,称对方的亲戚。
7、“宝”字族:
宝号,称对方的店铺;宝眷,称对方的家眷。
古人对钱的九个雅称
金钱这个东西,人人都喜欢,和它有仇的不多。金钱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铸币的国家。距今三千年前殷商晚期墓葬出土了不少“无文铜贝”,为全球最原始的金属货币。历史上最早出现钱字的货币是三国时期的“太*百钱”。钱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一些有趣的别称和轶事,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古代人对钱的九个雅称,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个称呼:“泉”。
战国时期称钱为“泉”。钱称为泉,主要还是从古钱外形演绎而来的,因为秦半两,外圆内方,具有“周流四方”的意义。故泉就泛指外圆内方的方孔钱。泉是由四面八方汇集在一起,再流向四面八方。钱与“泉”又是*音,直到现在,集币迷们仍以“泉友”相称,如今的钱学家也称泉学家。
第二个称呼:邓通。
邓通就是钱的'别称。《汉书·食货志》记载:文帝时“邓通大夫也,以铸钱财过王者。”邓通是西汉文帝刘恒的一个宠臣,官居上大夫。文帝曾赐给邓通一座铜矿山,并破例允许邓通开矿铸钱,因而邓通钱遍布天下。故邓通成为钱的别称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了。著名的明代小说《金瓶梅》就有“功名全伏邓通成”的诗句。
第三个称呼:货泉。
王莽称帝后,十分嫉恶刘氏。因为钱字有“金、刀”,而“刘”字正是由“卯、金、刀”组成(皆指繁体字),王莽便改称钱为“货泉”。货泉始铸于新莽天凤元年(公元14年)。钱文悬针篆书,“径一寸,重五铢,文右曰‘货’,左曰‘泉’,枚直一,与货布二品并行”(《汉书食货志》)。货泉传世最多,品类最杂。从现今发现的版别来看,有传形、异书、异范、合背、呈月、决纹、剪边、圆穿、花穿等*百种之多。
第四个称呼:白水真人。
刘秀建立东汉*以后,对王莽货泉十分欣赏,继续沿用货泉达16年之久。如今发现的货泉,绝大多数为刘秀后来新铸。刘秀为何喜欢货泉?这里还有一个典故。是因王莽货泉,钱文篆书,独具特色,“货泉”中的“泉”字,可以拆成“白水”两个字,“货”(货的繁体=貨,字形如同亻+真)字又可以拆成“真人”两个字。刘秀当初起兵白水乡,他把货泉视为他受命中兴之兆,便把自己比作“白水真人”,把货泉也改称为“白水真人”钱。
第五个称呼:阿堵物。
典出《世说新语·规箴第十》:南北朝名士王夷甫(即王衍)“雅尚玄远”,为人清高,从不提“钱”字。他的妻子想试试他,就趁他睡熟时让婢女拿钱把床围起来。王夷甫醒来后气得连叫婢女“举却阿堵物”。“举却”就是拿开的意思。“阿堵”为六朝人口语,意为“这,这个”。从此“阿堵物”就成了钱的别称。北宋大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曾在其诗《和春咎》之二中云:“爱酒苦无阿堵物,寻春乃有主人家。”
第六个称呼:孔方兄。
“孔方”、“兄”,最早见于晋人鲁褒所著《钱神论》:“亲之如兄,字曰孔方。”并说“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昌”。古人把一百来个半成品铜钱穿在一根棍子上修锉外沿,圆棍穿钱,修锉时来回转动,方棍穿钱,就避免了这些麻烦。于是,铜钱中间有了方孔。钱为何称“兄”?钱字由“金、戈、戈”组成,“戈”与“哥”音同,于是“称兄道弟”。刘继兴考证,关于这个还有一种说法是,宋朝大诗人黄庭坚因得罪了朝廷被降职,他的亲友们便渐渐与他疏远起来,他很伤心,遂写了一首诗,诗中有这样两句: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绝交书。诗意是我被降职后,只有笔墨相随(“管城子”是笔的别称),只有笔墨无庸俗相,不像有些人都不愿和我来往了;而钱,更与我绝交了。由于此诗的广泛流传,“孔方兄”就这样成了“钱”的代名词。
第七个称呼:青蚨。
此典故见于晋干宝的《*》。据说其虫生子必依草叶,大如蚕子,取其子,母即飞来,无论远*。以母血涂钱八十一文,买东西,无论先用母钱或先用子钱,皆复飞归,轮转无已。“青蚨飞去复飞来”,寄托了希望钱久用不减的心愿。
第八个称呼:“上清童子”。
唐代的郑还古的《博异志》中有一个故事:在唐贞观年间,岑文本在一座山的山顶避暑,有一天听到敲门声开门一看,只见一个自称“上清五铢”的童子。一番对话后,童子出门而消逝在墙角。岑文本在墙下拣到一枚五铢钱,他顿时领悟到“上清童子”原是钱的化身。唐代以后,人们用“上清童子”作为钱的雅号。
第九个称呼:没奈何。
洪迈《夷坚支志戊·张拱之银》记载:“俗云张循王在日,家多银,每以千两熔一球,目为没奈何。”翻译成白话就是,宋人张循王家中富有,怕人盗取,为此,他让人把每一千两白银熔成一个大球,称为“没奈何”,意思是谁也奈何它不得,连窃贼也没法偷窃。
四季的雅称
四季,指一年中交替出现的四个季节,即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每季三个月。一年四季是因为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而形成的。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四季的雅称,希望对你有帮助。
春季
阳春:我国南方人民给春天以“阳春”和“阳春三月”的.美称。如李白诗云:“阳春召我以烟景”,正是对春天绝妙的写照。
三春:昔日农历以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孟郊就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诗句。
九春:古时的“三春”3个月共90天,10天为一春,故有“九春”之名。阮籍的笔下就有“悦怪若九春,馨折似秋霜”的名句。
青春:春天万物复苏,草木繁茂,生机盎然,一片青绿,因之呼春天为“青春”。杜甫的绝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指此。
芳春:春天百草萌发,万紫千红,欣欣向荣,故有“芳春”之名。如陆机诗曰:“烈火厉劲草,丽服鲜芳春。”
青阳:春天阳光明媚,暖意洋洋,故有“青阳”之美称。如陈子昂就有“白日美不归,青阳时暮矣”的诗句。
艳阳:春天阳光灿烂,和风丽日,故称“艳阳”。如清代华广生辑俗曲集《白雪遗音·艳阳天》中说:“艳阳天,和风荡漾,杨柳依依”;再如鲍照的诗句:“艳阳桃季节,皎洁下成妍。”
我国实行夏历时间很长,在民间,人们根据节气、农事等又分别将正月称早春,二月称酣春,三月称晚春、暮春或末春。此外,春天还有“阳节”、“昭节”、“淑节”、“韵节”及“苍灵”等雅称。
另外,春天各月还有下列别称:一月又叫陬月、孟陬,二月又叫令月、杏月,三月又叫蚕月、桃月。
夏季
朱明:古代称夏为“朱明”。《尔雅·释天》:“夏为朱明”,注:“气赤而光明。”《汉书·礼乐志》:“朱明盛长,敷与万物。”
朱夏:据《尔雅·释天》曰:“夏为朱明”,后因称夏季为“朱夏”。三国魏曹植《槐赋》曰:“在季春以初茂,践朱夏而乃繁。”杜甫有诗云:“我有阴江竹,能令朱夏寒。”
长嬴:《尔雅·释天》:“春为发生,夏为长嬴,”也作“长赢”。赢,通盈。谓使草木长盈者为夏,故称夏为长赢。
长夏:《素问六节藏论》:“春胜长夏,长夏胜冬。”注:“长夏者六月也。”也泛指夏季。杜甫有诗云:“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昊天:《尔雅·释天》:“夏为昊天。”郭璞注:“言气皓旰。”
槐序 槐树夏季开花,故称夏为槐序。明杨慎《艺林伐山·槐序》:“槐序,指夏日也。”
炎节:唐钱起诗曰:“单车动夙夜,越境正炎节。”
三夏:夏季三个月,简称“三夏”。《乐府诗集·子夜四时歌·夏歌》曰:“情知三夏熟,今日偏独甚。”
九夏:夏季共90天,简称“九夏”。陶潜《荣木》诗序有“日月推迁,已复九夏”之句。范椁诗曰:“情知已是秋风后,留作明年九夏寒。”
农历四、五、六月为夏季,古时分别称为孟夏、仲夏、季夏。孟夏又称为“初夏”、“首夏”、“槐夏”,均是四月的别称。仲夏是五月,“仲”是一季中的第二个月,又称为“超夏”。季夏是六月,即末夏。
秋季
三秋:古时七、八、九月分别称为孟秋、仲秋、季秋,简称三秋。亦指秋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九月。唐代王勃《滕王阁序》中有:“时为九月,序属三秋”之句。
九秋:秋季共90天,简称九秋。张协《七命》诗:“唏三春之溢露,溯九秋之鸣飚。”
金天:按“五行”推演,秋属金,故称金天或金秋。唐代陈子昂诗曰:“金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
金素:谢灵运诗:“述职期阑署,理棹变金素。”李善注:“金素,秋也。秋为金而色白,故曰金素也。”
素节:又叫素秋,有时专指重阳节,有时则泛指秋天。欧阳修诗云:“我来夏云初,素节今已届。”王绩《九月九日赠崖使君善为》诗也有:“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
素商:按古代“五行”说法,秋天色尚白,又属“五音”之中“商”的音阶,故有此称。元代马祖常《秋夜》诗云:“素商凄清扬微风,草根之秋有鸣蛩。”
白商:萧统编撰的《昭明文选》:“若乃白商素节,月既授衣。”李善注:“《周礼》:‘西方白。’《礼记》:‘孟秋之月,其音商。’”
白藏:《尔雅·释天》:“秋为白藏。”郭璞注:“气白而收藏。”
西陆:晋朝司马彪《读汉书》云:“日行西陆之秋。”“西陆”即二十八宿中的昂宿之别名。唐代骆宾王《在狱咏蝉》云:“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在民间,人们根据节气、农事等又分别将七月称为首秋、初秋、早秋、上秋、新秋、兰秋、肇秋;八月称为中秋、佳秋、仲秋、正秋;九月称为深秋、凉秋、穷秋、暮秋、耖秋。秋天还有“高商”、“商节”、“白茂”、“凌辰”等雅称。
冬季
玄英:《尔雅·释天》:“冬为玄英。”
隆冬:《晋书·王献之传赞》:“观其字势,如隆冬枯柯。”
三冬:古代以农历十月为孟冬,冬月为仲冬,腊月为季冬,简称为“三冬”。唐杜荀鹤《溪居》诗:“不说风霜苦,三冬一草衣。”
九冬:冬季共90天,故云。南朝梁沈约《夕行夜间鹤》诗云:“九冬霜雪苦,六翮飞不住。”
严冬:南朝梁简文帝集《大同冬月庚戌》诗:“是节严冬景,寒云掩落晖。”
冬节:有时专对冬至而言,《南齐书·武陵昭王晔传》:“冬节间讯,诸王皆书,晔独后来。”有时泛指冬天,《后汉书·马融传》:“方涉冬节,农事闲隙。”曹操《却东西门行》:“冬节食南稻,春归复北翔。”
朋友的雅称
朋友,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指志同道合的人,情意相投的人。彼此有交情的人,后指交谊深厚的人。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朋友的雅称,欢迎大家分享。
1、半面之交:只见到一面的'人。《后汉书·应奉传》李贤注引谢承《后汉书》记载,应奉的记忆力非常好,有个车匠曾于门中露半面看他,几十年后,在路上见到那个车匠,应奉还认得他并同他打招呼。也作“半面之旧”。
2、一面之交:相逢一面,交情很浅的朋友。《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注引崔寔《本论》:“且观世人之相论也,徒以一面之交,定臧否之决。”
3、八拜之交:结为异姓兄弟的朋友。宋代邵伯温《闻见前录》十记李稷拜访文彦博事。
4、倾盖之交:萍水相逢却相交甚欢的朋友。《孔子家语·致思》:“孔子之郯,遭程子于途,倾盖而语,终日甚浃洽。”
5、莫逆之交:彼此心意相通,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也作“莫逆交”。《庄子·大宗师》:“(子祀、子舆、子梨、子来)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6、肺腑之交:推心置腹的知心朋友。白居易曾有诗:“肺腑都无隔,形骸两不羁。”
7、刎颈之交:可共生死患难的朋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8、金石之交:友情深厚如同金石坚固的朋友。也作“金石交”。《后汉书·韩信传》:项王使武涉劝说韩信曰:“今足下虽自以为与汉王为金石交,然终为汉王所擒矣。”
9、金兰之交:交谊深厚,心心相印的朋友。《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10、忘年之交:彼此忘记年岁的长幼,而以才能德行为主相交往的朋友。也作“亡年友”或“亡年交”(亡:同“忘”)。《南史·何逊传》:“南乡范云见逊对策,大相称赞,因结亡年交。”
11、尔汝之交:超越年龄、辈份的亲密朋友。《文士传》:三国时的祢衡才华横溢,少年得志。当时已名闻遐迩的大学者孔融十分喜爱祢衡的才气,后来两人结为密友。而此时祢衡尚未满二十,孔融却已年过半百了。
12、竹马之交:幼年结交的朋友。也作“竹马之好”或“竹马之友”。《世说新语》:“帝曰:'卿故复忆竹马之好不?’”
13、再世之交:与人父子两代都结为深厚的朋友。也作“再世交”。《宋史·邵伯温传》:“伯温入闻父(指邵雍)教,出则事司马光等,而光等亦屈名位辈行,与伯温为再世交,故所闻日博,而尤熟当世之务。”
14、杵臼之交:贫贱相交的朋友。也作“杵臼交”。《后汉书·吴佑传》:“时公沙穆东游太学,无资粮,乃变服客佣,为佑凭舂。佑与语大惊,遂共定交于杵臼(舂米棒槌与石臼。舂米的事,古代是贱者所役)之间。”
15、患难之交:同在一起经历过忧患、困难的朋友。《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共乐。”
16、贫贱之交:穷困潦倒时结下的知心朋友。也作“贫贱之知”。《后汉书·宋弘传》:光武帝对宋弘说:“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宋弘回答:“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17、青云之交:与仕宦(即权势者)交的朋友。《书言故事》记载:江淹一次喝酒后感慨地说:“袁明叔与我,有青云交,非直衔杯酒而已。”
18、君子之交:不计功名利禄,以声气相求,道德相期的朋友。《庄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19、文字交:以诗文相交的朋友。《宋史·陆游传》:“范成大帅蜀,游为参议官,以文字交,不拘礼法。”
20、总角之好:指童年就很要好的朋友。《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注引《江表传》:“周公瑾英俊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也作“总角之交”。
21、鸡黍之约:真诚相待,一诺千金的朋友。《*》(卷十一):张劭、范式相友,两人春天在京城话别,范式对张劭说:秋天的某一天当到府上拜见你父母大人,到了那天,张劭让母亲杀鸡煮黍待客,其母说:事情已过了两年,且相距几千里,范式能来吗?话音未落,范式风尘仆仆地竟赶到了。
22、诤友:能直言谏过的朋友。也作“争友”。《荀子·子道》:“士有争友,不为不义。”
23、亲如手足:比喻朋友之间的感情深厚,亲密得像兄弟一样。《元曲选·孟汉卿〈魔合罗〉四》:“想兄弟情亲如手足。”也作“情同手足”。
24、连璧:才华并美的朋友。《晋书·夏侯湛传》:“湛美容观,与潘岳友善,每行止,同舆接茵,京师谓之连璧。”也作“联璧”。
“朋友”,也有贬义的,但比较少。如:
25、小人之交:过于亲热而态度不庄重的朋友。《庄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26、狐朋狗友:干不当事情的朋友、伙伴。《红楼梦》第十四回:“恼的是那狐朋狗友,搬弄是非,调三窝四。”
27、酒肉朋友:伙同着吃喝玩乐的朋友。关汉卿《关大王独赴单刀会》杂剧第二折:“鲁子敬,你愚眉肉眼不识贫道,你要索取荆州,不来问我,关张是我酒肉朋友,我交他两只手送与你那荆州来。”
十二星座古代雅称
十二星座古代雅称,十二个星座如今都有着专属于自己的名字,但是在古代的时候,十二个星座的名字也是非常唯美好听的。下面一起来看看十二星座古代雅称及相关内容。
一、星纪(12.07-01.05)
“星纪”作为十二星次的出发点,有根基的含义。此时出生的人坚强、勤劳,会努力不懈的追求目标,*稳可信的形象让人很依赖。但也是有脾气的,发起火来很可怕。
二、玄枵(01.06-02.03)
“玄枵”有种子的含义,代表着发展性和神秘感。此时出生的人性格开朗乐观,很受欢迎,而且好奇心旺盛,兴趣广泛,喜欢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但同时又很善变,对一件事物的热情不会太持久。
三、娵訾(02.04-03.05)
“娵訾”代表植物的核,即事物的中心。此时出生的人自我意识很强,个性十足。虽然外表冷漠,但内心却十分热情。而且有着坚强的意志,认真隐忍,适合做领导者。
四、降娄(03.06-04.04)
“降娄”代表植物的茎,像茎向植物无私地输送养分一般,此时出生的人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性格直率,对朋友极力相助,但却经常解决不了自己的麻烦。
五、大梁(04.05-05.05)
“大梁”象征植物过冬前积蓄能量,有结实的意思。此时出生的人头脑灵活,善于表达,人生经验也比较丰富。而且很有先见之明,对自己的未来有长远细致的规划。
六、实沉(05.06-06.05)
“实沉”代表伸缩自如的柔软性,象征着植物的枝条。此时出生的人会坚韧不屈、能随机应变。但性格上过于严谨小心,有些敏多疑。
七、鹑首(06.06-07.06)
“鹑首”象征宁静,此时出生的人性格沉稳,温和大方,会为了理想和目标奋勇前进,凭借自己的才能和天赋开辟一个新天地,不断地获得发展和进步。
八、鹑火(07.07-08.07)
“鹑火”代表不死鸟的心脏,具有燃烧的生命力。此时出生的人真诚坦率,执着倔强,而且精力充沛、行动迅速,不善于冷静思考,对朋友掏心掏肺,很得异性喜欢。
九、鹑尾(08.08-09.07)
“鹑尾”代表坚实地生长在大地中的根,此时出生的人性格也会如土地中的根一样,坚强而深不可测。冷漠的外表下有一颗温柔的心,富有同情心,而且有丰富的想象力,感觉敏锐,但会因过于理想化而没有现实感,显得不切实际。
十、寿星(09.08-10.07)
“寿星”代表着福寿。此时出生的人,福泽很深,心思细腻,与世无争。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懒惰,但一旦有了目标,便会充满热情地开始实干,这就是所谓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但这份热情往往难以持久。
十一、大火(10.08-11.08)
“大火”代表早晨温暖的阳光。此时出生的人给别人的感觉也十分温暖,身上所拥有的安宁恬静的气质深得大家喜爱。但有时会吹毛求疵,导致他人的.不满。
十二、析木(11.09-12.06)
“析木”代表拦截天河的木栅。此时出生的人,最大的特点便是意志坚强,能在逆境中重生。为人慷慨正直,仗义恩仇,但有时会太过强硬,不*人情。
十二星座古时候的名字叫什么
十二星座古时候叫白羊、金牛、双子、巨蟹、狮子、室女、天秤、天蝎、人马、摩羯、宝瓶、双鱼。
二千多年前希腊的天文学家希巴克斯(Hipparchus,西元前190~120)为标示太阳在黄道上观行的位置,就将黄道带分成十二个区段,以春分点为0°。
自春分点(即黄道零度)算起,每隔30° 为一宫,并以当时各宫内所包含的主要星座来命名,依次为白羊、金牛、双子、巨蟹、狮子、室女、天秤、天蝎、人马、摩羯、宝瓶、双鱼等宫,称之为黄道十二宫 。总计为十二个星群。
12星座的别称是什么
在西方占星学上,黄道12星座是宇宙方位的代名词,一个人出生时,各星体落入黄道上的位置,说明了一个人的先天性格及天赋。黄道12星座象征心理层面,反映出一个人行为的表现的方式。于是将黄道分成12个星座,称为黄道12星座。依次为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狮子座、处女座、天秤座、天蝎座、射手座、摩羯座、水瓶座、双鱼座。白羊座 (03.21-04.20) Aries 日名为牡羊座
金牛座 (04.21-05.21) Taurus 日名为牡牛座
双子座 (05.22-06.21) Gemini 日名为阴阳座
巨蟹座 (06.22-07.22) Cancer 日名为名蟹座,误名天蟹座
狮子座 (07.23-08.22) Leo 日名为狮座,古名师子座,误名天狮座
室女座 (08.23-09.22) Virgo 日名为乙女座,俗名处女座,古名双女座
天秤座 (09.23-10.23) Libra 日名为天*座,俗名秤座
天蝎座 (10.24-11.22) Scorpio 日名为蝎座
人马座 (11.23-12.21) Sagittarius 日名为射手座,误名天箭座、半人马座
摩羯座 (12.22-01.20) Capricorn 日名为山羊座,古名磨羯座,误名魔羯座
古诗中描写月亮的诗句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中描写月亮的诗句,欢迎阅读与收藏。
1.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2.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薛涛《送友人》
3.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后赤壁赋》
4. 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严蕊《鹊桥仙碧梧初出》
5.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登快阁》
6.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曹操《观沧海/碣石篇》
7. 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冯延巳《清*乐雨晴烟晚》
8.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夜泊枫江》
9.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10.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琵琶引》
11.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12. 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苏轼《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13. 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14. 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15.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李冠《蝶恋花春暮》
16.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贺铸《子夜歌三更月》
17.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王安石《春夜》
18. 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司马光《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19. 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陆游《书愤五首其二》
20.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1.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夜游》
2.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酒家。——杜牧《泊秦淮》
3.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4.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
5.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秦观《纳凉》
6.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刘长卿《谪仙怨晴川落日初低》
7.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韩愈《山石》
8. 上窗风动竹,月微明。——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9.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10.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11.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苏轼《西江月顷在黄州》
12. 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杨万里《好事*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
13. 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李清照《多丽咏白菊》
14. 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何处小桥。——赵汝茪《恋绣衾柳丝空有千万条》
15.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温庭筠《瑶瑟怨》
1. 凄凉南浦,断桥斜月。——房舜卿《忆秦娥与君别》
2. 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欧阳修《秋声赋》
3. 岁寒无与同,朗月何胧胧。——潘安《悼亡诗三首》
4. 曲终漏尽严具陈,月没星稀天下旦。——佚名《鸡鸣歌》
5.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中秋月》
6.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7.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阳关曲/中秋月》
8.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9.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曹雪芹《残菊》
10. 望断行云无觅处,梦回明月生南浦。——司马槱《黄金缕妾本钱塘江上住》
11.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忆》
12.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13.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白居易《琵琶行/琵琶引》
14. 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古诗中月亮的诗句大全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古诗中月亮的'诗句,欢迎阅读参考。
1、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韩愈《山石》
2、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3、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镰。——韩愈《晚寄张十八助教周郎博士》
4、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5、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李白《把酒问月》
6、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苏轼《前赤壁赋》
7、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
8、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庚肩吾《奉和春夜应令》
9、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
10、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
1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12、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3、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
14、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1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16、月色更添春色好,芦风似胜竹风幽。——贾至《别裴九弟》
17、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张九龄《望月怀远》
18、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曹植《怨歌行》
19、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李白《把酒问月》
20、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
21、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燃。——李白
22、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马戴
23、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潜《归田园居》
24、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陶渊明
2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
26、明月有情还约我,夜来相见杏花梢。——袁枚《春日杂诗》
27、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刘长卿《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
28、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徐凝《忆扬州》
29、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30、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
31、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32、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
33、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苏轼《西江月》
3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5、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36、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杜甫
37、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寓意》
3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39、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白居易《春题湖上》
40、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
4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42、一夜梦游千里月,五更霜落万家钟。——濮淙《闻梁蘧玉已寓京口》
43、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杜甫《漫成一首》
4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45、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陈子昂《春夜别友人》
4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47、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岑参《敷水歌送窦渐入京》
48、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境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49、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
如今初中生都知道,月亮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在地球形成不久后就出现了,几十亿年如一日地伴随地球旋转。科技相对落后的古代,抬头仰望天空明月,总能给人一种神秘感,所以就留下许多诸如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
对于文人墨客来说,月亮不仅能用来观赏,还可以寄托相思之情,从而产生创作灵感。孤枕难眠之时,将万千愁绪对着月亮诉说,尽管它不会有所回应,但至少能暂时排解忧愁。今天介绍五句带“月”的古诗词,每一句都堪称经典,看看你最喜欢哪一句呢?
一、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出自诗圣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家乡落入叛军之手,战火不休不止,书信也寄不出去,跟远方的几个弟弟失去联络,杜甫心中无时无刻不担心他们的安危,那时没有手机,更没有微信,杜甫无计可施。
天气逐渐转凉,已经到了白露节,家人依旧杳无音讯,杜甫越来越着急,一袭月光洒在身上,并不能让杜甫感到丝毫安慰。夜不能寐,起身坐在窗前,由衷感叹道:走南闯北,还是感觉家乡的月亮最圆最亮!紧接着写下“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二、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句词出自北宋才子柳永之手,*不羁的柳永,一不小心得罪了宋仁宗,从此仕途无望,戏称自己奉旨填词,内心却无比落寞。为打发无聊时光,顺便发挥自身才华,柳永开始为歌伶写词,一旦谁能求得柳永词,身价立马蹭蹭上涨。
因此,柳永结交许多红颜知己,其中有些还成了女朋友。有一次,柳永要去外地办事,不得不跟女朋友分开一段时间,他们在杨柳依依的河边告别,微风吹过,柳永泪水不自觉落下,仿佛就连月亮也为自己哀伤,故有了“杨柳岸,晓风残月”之名句。
三、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此诗句出自诗仙李白的《把酒问月》,李白喜欢喝酒的事情,估计大家都了如指掌,称他为酒鬼绝不为过。有一次李白有喝大了,居然举着酒问了月亮几个问题,最后肯定没得到想要的答案,却思考出饱含哲理问题:如今世人都没见过古时的月亮,但现在的月光曾经照在古人身上。
四、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想必所有人对这句词都不陌生,它是苏东坡《水调歌头》里的名句,中秋佳节之际,苏东坡给弟弟苏辙写信,通过月亮阴晴圆缺的规律,悟出人生亦是如此的道理。亲人也好,恋人也罢,没有人能陪你走到最后,悲欢离合乃人生常态,不必过于伤心。
五、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抗金名将岳飞的《满江红》,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征战沙场十余年,立下战功无数,令金兵闻风丧胆,结果落得身陷囹圄,而后还被皇帝下旨处死的下场。关于这首词的创作时间,至今仍有不少争议,但多数人都认为,岳飞在无奈班师回朝或者在牢狱中所写。
此句中的“三十”和“八千”,究竟指的是什么呢?小编认为,岳飞描述的是从少年时期立志报效朝廷,直至被召回的那一刻,总共大概有三十年岁月,八千里路是从军生涯披星戴月的经历,随着宋高宗连下十二道金牌,岳飞清楚认识到,以前所有付出都化作尘土。
在你心目中,还有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能让你读后不忘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古诗中的月作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中的月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月亮是历代诗人写不完的永恒题材。像晋代:陶潜《归园田居》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唐代: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宋代: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虽然同是写月,但月在诗中的功能却迥然不同。月究竟有多少功能?在古诗词中大概有三种。
一、表时间。《诗经君子于役》中写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归?这句诗的意思是丈夫被国君征去服役,将外出很久,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与他重聚。这里的不日不月意思是不可以用日月计算表时间长久。同样,陶潜的归园田居中有这样一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带月是披星戴月的意思,在这里指夜晚。
二、月还有烘托气氛的功能。李煜的《相见欢》中月如钩两句写登楼所见的景色,抬头新月如钩,低头桐阴深锁,写景逼真而凄情尤甚。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酒家先写作者夜泊秦淮河时所见景色。即寒凉的秦淮河上弥漫着朦胧的水雾,清冷的月色笼罩着沙滩,景物显得凄迷而冷寂。诗人先把人带到一种特定的环境气氛中,给人以强烈的吸引和感染。同时,这暮色迷茫的.景物描写也映衬出了作者凄凉感伤的心境。
三、月还有达意抒情的功能。借明月抒发感情是诗文中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段,但纵观千古,我最欣赏的还是李白对月的描写。月亮本是无情物,并不能表达任何感情,但李白却赋予明月以生命,使之人格化,把它看成富有同情心,善解人意,能传达友情的友好使者。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写道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便是如此。看看天空上明月高悬,光照大地,你和我天南地北各居一方,不能见面,但都可以看见天上的明月,那我就把这一颗关注你的愁心寄给明月,让它时刻陪伴着你,随你直到偏僻的异乡。这里四处漫游的李白没有忘记贬谪途中的友人,借明月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一颗诚挚之心,借明月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一种问候之情。李白在这首诗中,对月的构思新奇,对月形象的描写也非常美妙。难怪清代沈德潜在评论这两句诗时说:即将心寄明月,流影入君杯意,出以摇曳之笔,语意一新。这种浪漫主义创作方法,体现了李白诗歌清新、飘逸的风格特点。
满月在古诗中的雅称 古诗中对月亮的雅称 古诗中的雅称 古诗中的酒雅称 古诗中狗的雅称 古诗中书的雅称 古诗中对山的雅称 古诗中对猫的雅称 古诗中对雪的雅称 李白古诗中的雅称 古诗中太阳的雅称 古诗中水果的雅称 古诗中烟花的雅称 父母在古诗中的雅称 蓝色在古诗中的雅称 麻雀古诗中的雅称 古诗中的女人雅称 古诗中对夫妻的雅称 古诗中思念的雅称 古诗中春风的雅称 古诗中对杏树的雅称 桃花在古诗中的雅称 古诗中蝉的别称和雅称 古诗中下雨的雅称 画画的别称和雅称古诗中 古诗中地球的别称和雅称 月亮古诗的雅称 古诗中常用的冰雪的雅称 月亮在古诗文中的雅称 月亮的雅称和别称古诗
古诗中与月亮的诗句 古诗中描写月亮的诗句 古诗中月的意象赏析 诗词歌赋里古人关于春天的雅称 古代年龄的雅称 浅谈古代春天的各种雅称 说说笔的雅称 四季的雅称 古诗中写月亮的诗句 天的雅称 父母的雅称 朋友的雅称 古诗中月的意像赏析 古代各种雅称 古诗中关于风花雪月 房屋的雅称 古人对钱的九个雅称 十二星座古代雅称 古诗中写月亮的诗句 十二生肖的雅称 古诗中月亮的诗句大全 古诗中与月亮的诗句 有月字的诗句古诗(诗中带有月字的古诗) 古诗中的风花雪月 古诗中的月作文 古诗中的月作文2篇 古诗中的月亮意象117句 古诗中的月亮 描写月亮的古诗中的诗句 古诗中写月亮的诗句
抖音情话 情人节情话 土味情话星座 土味情话套路大全聊天 睡前土味情话 给男朋友表白的情话 早安的土味情话 粤语撩人的情话 异地小情话 一个红包一句简短情话 发给爱人的情话 高级情话套路撩男 表白的英语情话 情话想说给耳朵听 给女朋友的小情话 写给女朋友的情话感动 吃饭的土味情话 物理表白情话 藏头情话 给女朋友留言的情话 表白情话英文 最美最浪漫的情话 最浪漫的表白情话 十句情话打动女人心 经典撩妹情话 数学公式情话 姓氏情话大全文字 军恋100句温暖情话 很文艺的很暖的情话 一段表白的情话 情话终有主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