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物理现象的古诗 >

在物理现象的古诗

关于在物理现象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在物理现象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在物理现象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在物理现象的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在物理现象的古诗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在物理现象的古诗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在物理现象的古诗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在物理现象的古诗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在物理现象的古诗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在物理现象的古诗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在物理现象的古诗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物理声现象知识点

  • 教育
  • 物理声现象知识点

      漫长的学*生涯中,大家对知识点应该都不陌生吧?知识点就是学*的重点。掌握知识点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物理声现象知识点,欢迎大家分享!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不是所有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都能被人耳听到。

      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 ;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三、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

      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

      四、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

      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法的声靠音色)

      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

      六、超声波和次声波

      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

      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

      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3、常见噪声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

      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dB,超过90dB会损害健康;0dB指人耳刚好能听见的声音;

      5、控制噪声:(1)在声源处较弱(安消声器);(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植树。隔音墙)(3)在人耳处减弱(戴耳塞)

      八、声音的利用

      1、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蝙蝠辨向)制作(声纳系统)

      2、传递信息(医生查病时的“闻”,打B超,敲铁轨听声音等等)

      3、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飞机场帮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生)

      1、声音的发生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振动发出的声音都能被人耳听到。

      2、声间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固体>液体>空气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约是340 m/s

      3、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因此声音必须被距离超过17m的障碍物反射回来,人才能听见回声。

      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远。

      4、乐音

      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乐音。

      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有关。

[阅读全文]...
  • 物理声现象知识归纳

  • 知识,教育
  • 物理声现象知识归纳

      归纳指归拢并使有条理,也指一种推理方法,由一系列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物理声现象知识归纳,希望大家喜欢。

      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

      (1)在声源处减弱;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声音的特性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

      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法的声靠音色)

      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

      声音的利用

      1、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蝙蝠辨向)制作(声纳系统)

      2、传递信息(医生查病时的“闻”,打B超,敲铁轨听声音等等)

      3、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飞机场帮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生)

      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

      注:由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气体、液体、固体都是传声的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人听到声音的条件:声源---→介质---→耳朵

      3、一般情况下气体中的声速小于液体和固体中的声速。

      4、回声的产生:回声到达人耳与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时,人能够把原声与回声区分开,就听到了回声,否则回声与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5、声音分为乐音和噪声。乐音有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6、音调的高低是由发声体震动的频率决定的,音调高听起来尖细,音调低听起来就低沉。

      7、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震动幅度越小响度越小。

      响度还与距发声体的远*有关,距离越*,感到的响度就越大。

      8、音色:也叫音质、音品,它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震动方式等因素有关。

      人们通常通过辨别音色,来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9、噪声的控制:

      1)在噪声的发源地减弱它,

      2)在传播途中隔离和吸收,

      3)阻止噪声进入人耳。

[阅读全文]...
  • 回南天是什么物理现象

  • 生活
  • 回南天是什么物理现象

      回南天(简称回南)是华南地区对一种天气现象的称呼,通常指每年春天时,气温开始回暖而湿度开始回升的现象。那么为什会出现回南天,回南天是什么物理现象?相信不少人对此好奇。接下来,就让小编来为大家普及回南天是什么物理现象吧。

      回南天现象

      春天时的回南天墙壁和地板都会出水,其实跟海雾产生的原理很相似。

      温暖潮湿的海洋气流,从较暖海面流经较凉的海面,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成雾滴,在空中积聚便形成雾。如果气流经过的海面温差大,则成雾的机会亦较大。

      同样地,受冬季寒冷天气影响,墙壁和地板的表里都冷了。如果这时温暖潮湿的空气流过墙壁和地板,空气中的水份遇冷凝结成水滴,附在墙壁和地板上,便好像是墙壁和地板渗出水来了。

      在夏天,纵然有潮湿的海洋气流,但墙壁和地板的表里不够冷,墙壁和地板还是不会出水的。

      总的来说回南天形成主要有以下两个条件:

      1、有长时间的低温,日*均气象低于12℃至少要持续3天以上。

      2、有天气突变,长时间低温后要突然变得暖湿。

      什么是回南天

      广东人对“回南天”并不陌生。每年冬春转换季节,气温大起大落,导致室内外温差出现显着变化,当室内物体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空气露点”时,水汽在物体表面凝结形成“出水”现象,即市民所说的“回南天”。

      回南天如何防潮

      回南天在南方相对来说要严重,特别是广州这样的地方,这和南方靠海,空气湿润有关。出现“回南天”时,空气湿度将要饱和,墙壁甚至地面都“冒水”,到处湿漉漉,空气貌似都可以拧出水来。而浓雾就是“回南天”最具特色的表象。那么有什么好的防潮措施吗?

      1、铺报纸

      防止开门还有开窗,在地上还有桌子上铺报纸吸湿。

      2、点蜡烛

      点蜡烛可以让水汽没办法凝结,从而让室内湿度减低。假如家里已出现霉味,不妨能选用含天然植物香熏精油的蜡烛,这样的蜡烛既能让空气变得干燥,又能让房间中的霉味去除。

      3、用热水加盐拖地板

      这种方法可以让水分加速挥发,拖完地之后,在家门口铺上点废旧纸箱或者是报纸,让鞋底将水分的带入减少。

      4、辣椒干、炮仗、火盆

      民间一直以来都有传统的防潮做法,一种是辣椒干放置,能吸收一定的水分,但是务必要常更换新的辣椒干;另一种是质量可靠的炮仗放置,原因是炮仗里面有硫黄,不但能除湿还能除虫。但是专家提醒,虽然“土方”效果好,不过譬如炮仗存在安全问题,市民使用的时侯还是得小心。另外,还能在房间中烧上一盆火炉来让室内温度提高,让水汽没办法凝结,从而让室内湿度减轻。

      5、用设备

      大家不妨能利用抽湿机、空调或者是暖风机。现在市场上的除湿产品主要有抽湿机、空调、暖风机,通常家庭使用的空调都可以起到除湿的效果。

      6、吹北风

      在转吹北风的时侯将门窗打开。回南天80%以上是因为冷空气南下而消失的。假如天气预报说有冷空气南下时,当地风向转为偏北,就能放心大开门窗来通风了。

      7、石灰吸潮

      洗手间还有浴室等小空间地带,不妨用布袋将生石灰包裹吸潮。也能把洗衣粉袋子戳几个洞,利用洗衣粉进行吸潮。

      注意事项:

      “回南天”的日子,气温突升,但室内地面仍然是阴冷潮湿,因此,早春回南时节,不能急着换上轻薄的衣裤,特别要注意关节保暖。同时,“回南天”的温湿度非常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食品、衣物易发霉,增加人体感染各种消化系统病及皮肤病的机会,因此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衣服要及时烘干或熨干,不穿有异味和潮湿的衣物。

      在潮湿的回南天,“敏感”的电器例如电视机、电脑等,在潮湿天气里要坚持经常使用。因为电视、电脑中有大量的集成电路板,同时内部也很容易产生静电而吸附灰尘,如果不经常使用的话,潮湿空气感染后的灰尘一旦被电视、电脑吸入,就很容易造成短路或是烧毁元件等问题。

      字画在潮湿天气中是最大受害者,专家建议在回南天之前,就要用报纸包住字画,放到密封的塑料袋中,放置的地方最好摆上樟脑丸、竹炭包、吸湿剂等。

[阅读全文]...
  •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知识点

  • 八年级,教育
  •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知识点

      在*日的学*中,是不是经常追着老师要知识点?知识点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我能掌握”的内容。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学*,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八年级物理光现象知识点,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重视物理概念

      初中将学*大量的重要的物理概念、规律,而这些概念、规律,是解决各类问题的基础,因此要真正理解和掌握,应力求做到“五会”:

      会表述:能熟记并正确地叙述概念、规律的内容。

      能表达:明确概念、规律的表达公式及公式中每个符号的科学意义。

      会理解:能控制公式的利用范围和使用条件。

      会变形:会对公式进行精确变形,并理解变形后的含义。

      能应用:能应用概念和公式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和计算。

      二、重视画图和识图

      在初中物理课程里,同学们会学到力的图示、简单的机械图、电路图和光路图。一类是属于作图类型题,例如,作光路图等,要力求符号标准、线条清晰、尺规作图。另一类属于识图,例如,识别机械运动部分的v—t图象、s—t图象,以及物态变化部分的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图象等,要记住讲过的最基本图象,明确图象中各部分所代表的物理含义。

      一、光的直线传播

      1、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小孔成像……

      3、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c=3×108 m/s 。在水中约为真空中的3/4,玻璃为真空的2/3 。

      4、光年是长度单位,指光在1年中的传播距离。

      5、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镜面反射与漫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

      6、*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面镜垂直,像到*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面镜的距离。原理:光的反射现象。所成的是虚像。

      7、球面镜的利用:凸面镜:汽车观后镜……凹面镜:太阳灶,手电筒的反光装置……

      8、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

      9、光的折射定律:光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线从空气中折射入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从介质中折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10、光发生反射与折射时,都遵循光路可逆原理。

      11、色散:复色光被分解为单色光,而形成光谱的现象,称为色散。

      12、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

      13、光的三原色: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14、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

      15、不透明的物体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16、当白色光(日光等)照到物体上时,一部分被物体吸收,另一部分被物体反射,这就是反射光,我们看到的就是反射光,不反射任何光的物体的颜色就是黑色。

      二、透镜及其应用

      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焦点,通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行于主光轴射出,通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

      2、凸透镜的确定方法

      (1)手摸法:中间厚边缘薄的为凸透镜。

      (2)聚焦法:用太阳光对着透镜照能得到细小亮斑的是凸透镜。

      (3)放大法:看书上的字放大的是凸透镜。

      3、透镜的两个镜面所在球心的连线叫主轴,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焦距越短折光能力越强。

      4、放大镜的使用: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像同侧。使用时应使物体尽量远离透镜,但物距不得超过一倍焦距。

      5、幻灯机与投影仪:都是将较小的物体经凸透镜在屏幕上成放大的像,投影仪中*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要使得到的像更大,应把幻灯机或投影仪远离屏幕并把影片与透镜的距离调*。

      6、照相机:较大的物体经凸透镜后成较小的像,景物离照相机越远,拍到的像就越小要使拍到的像大些,应使照相机离物*些,同时将镜头与底片的距离调大些。

      简言之:

      要使像大,减物距,增像距。

      要使像小,增物距,减像距。

      7、放大镜、幻灯机、照相机是代表凸透镜成不同像的三种最基本的光学仪器。

      8、显微镜: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相当于幻灯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它是对物体的两次放大,物镜成放大实像,目镜成放大虚像。显微镜对物体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

      9、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可以由凸透镜组成,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先由物镜把远处的物体拉*成实像,再由目镜放大成虚像。我们看远处的物体通过望远镜使视角变大了,所以能看得很清晰。

      10、晶状体和角膜的组合相当于凸透镜,它把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

      11、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看远处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看*处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强,物体射来的光也会聚在视网膜上。

      12、*视的形成:

      (1)睫状体功能降低不能使晶状体变薄,晶状体折光能力大。

      (2)眼球的前后方向上过长。

      这两种结果都能使像成在视网膜前方,形成*视。

[阅读全文]...
  • 初二物理上册光现象知识点

  • 初二,教育
  • 初二物理上册光现象知识点

      知识点是知识、理论、道理、思想等的相对独立的最小单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物理上册光现象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可分为1、冷光源(水母、节能灯),热光源(火把、太阳);2、天然光源(水母、太阳),人造光源(灯泡、火把);3、生物光源(水母、斧头鱼),非生物光源(太阳、灯泡)

      二、光的传播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2)取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

      (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要求会作有水、无水时青蛙视野的光路图);一叶障目;

      (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要求知道日食时月球在中间;月食时地球在中间)

      3、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

      三、光速

      1、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2、在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光速c=3×108m/s;

      3、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c,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c;

      4、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光年是长度单位;1光年≈9.46×1015m;

      注: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真空中不传播;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空气中次之,透明液体、固体中最慢(二者刚好相反)。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如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在100m赛跑时声音传播的时间不能忽略不计,但光传播的时间可忽略不计)。

      四、光的反射:

      1、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份光会被物体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我们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3、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1)、法线:过光的入射点所作的与反射面垂直的直线;

      (2)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法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入射光线与镜面成θ角,入射角为90°-θ,反射角为90°-θ)

      (3)入射角与反射角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反射角总是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而变化,因而只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镜面旋转θ,反射光旋转2θ)

      (4)垂直入射时,入射角、反射角等于多少?答:垂直入射时,入射角为0度,反射角亦等于0度。

      4、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互看双眼)

      5、利用光的反射定律画一般的光路图(要求会作):

      (1)、确定入(反)射点:入射光线和反射面或反射光线和反射面或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交点即为入射(反射)点

      (2)、根据法线和反射面垂直,作出法线。

      (3)、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

      ◆作光路图注意事项:

      (1)要借助工具作图;

      (2)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

      (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

      (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虚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

      (5)光发生折射时,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

      (6)*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相交在虚焦点上;

      (7)*面镜成像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像;

      (8)画透镜时,一定要在透镜内画上斜线作阴影表示实心。

      5、两种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镜面反射:*行光射到光滑的反射面上时,反射光仍然被*行的反射出去;

      (2)漫反射:*行光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将沿各个方向反射出去;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点:都是反射现象,都遵守反射定律;不同点是:反射面不同(一光滑,一粗糙),一个方向的入射光,镜面反射的反射光只射向一个方向(刺眼);而漫反射射向四面八方;(下雨天向光走走暗处,背光走要走亮处,因为积水发生镜面反射,地面发生漫反射,电影屏幕粗糙、黑板要粗糙是利用漫反射把光射向四处,黑板上“反光”是发生了镜面反射)

      五、*面镜成像

      1、*面镜成像的特点:像是虚像,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像和物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反(镜中人的左手是人的右手,看镜子中的钟的时间要看纸张的反面,物体远离、靠*镜面像的大小不变,但亦要随着远离、靠*镜面相同的距离,对人是2倍距离)。

      2、水中倒影的形成的原因:*静的水面就好像一个*面镜,它可以成像(水中月、镜中花);对实物的每一点来说,它在水中所成的像点都与物点“等距”,树木和房屋上各点与水面的距离不同,越接*水面的点,所成像亦距水面越*,无数个点组成的像在水面上看就是倒影了。(物离水面多高,像离水面就是多远,与水的深度无关)。

      3、*面镜成虚像的.原因:物体射到*面镜上的光经*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没有会聚二是发散的,这些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画时用虚线)相交成的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通过人眼观察到,故称为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

      注意:进入眼睛的光并非来自像点,是反射光。要求能用*面镜成像的规律(像、物关于镜面对称)和*面镜成像的原理(同一物点发出的光线经反射后,反射光的反向延长线交于像点)作光路图(作出物、像、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六、凸面镜和凹面镜

      1、以球的外表面为反射面叫凸面镜,以球的内表面为反射面的叫凹面镜;

[阅读全文]...
  • 初二上册物理声现象的知识点

  • 初二,教育,初中
  • 初二上册物理声现象的知识点

      在我们*凡无奇的学生时代,说到知识点,大家是不是都*惯性的重视?知识点就是学*的重点。那么,都有哪些知识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上册物理声现象的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声音的发生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振动发出的声音都能被人耳听到。

      2、声间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固体>液体>空气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约是340 m/s

      3、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因此声音必须被距离超过17m的障碍物反射回来,人才能听见回声。

      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远。

      4、乐音

      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乐音。

      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有关。

      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用来分辨各种不同的声音。

      5、噪声及来源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6、声间等级的划分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7、噪声减弱的途径

      可以在声源处(消声)、传播过程中(吸声)和人耳处(隔声)减弱。

      物理学*方法

      专心听讲

      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走神。不要自以为是,要虚心向老师学*,向同学学*。不要以为老师讲得简单而放弃听讲,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当成是复*、巩固。尽量与老师保持一致、同步,不同看法下课后再找老师讨论,不能自搞一套,否则就等于是完全自学了。入门以后,有了一定的基础,则允许有自己一定的活动空间,也就是说允许有一些自己的东西,学得越多,自己的东西越多。

      整理好学*资料

      学*资料要保存好,作好分类工作,还要作好记号。学*资料的分类包括练*题、试卷、实验报告等等。作记号是指,比方说对练*题吧,一般题不作记号,好题、有价值的题、易错的题,分别作不同的记号,以备今后阅读,作记号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独立做题

      要独立地,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质量,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难度。任何人学*数理化不经过这一关是学不好的。独立解题,可能有时慢一些,有时要走弯路,有时甚至解不出来,但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个初学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机械能知识点

      1、机械能是动能与势能的总和,这里的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2、决定动能的是质量与速度;决定重力势能的是质量和高度;决定弹性势能的是劲度系数与形变量。

      3、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称为物体的动能。

      4、势能和动能的关系:动能增加量等于重力势能减少量。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

      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空气、马、黄河水。

      ③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可在桌上撒些碎纸屑,这些纸屑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①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晚 (早、晚)0.29s (当时空气15℃)。

      ☆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 ①②④ )①在鼓面上放一些碎泡沫,敲鼓时可观察到碎泡沫不停的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停止。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阅读全文]...
  • 关于气象物候现象的谚语俗语大全

  • 谚语
  • 关于物候的谚语

    1) 风吵有雨。

    2) 将放晴:蜘蛛离巢重筑新巢、春天吹北风、金龟子飞进笼里、蚂

    3) 蚁出穴觅食、既出太阳又下雨、公鸡登高报晓、海鸟向大海飞去、鸟雀高飞、鸽子傍晚咕咕叫。

    4 黄昏天发红,渔翁笑声隆。

    5、老鼠做窝,寒流将到。

    6、白鹭飞溪河,洪水必然到。

    7、蚂蚁搬家,长虫(蛇)穿道,大雨滂沱。

    8、鸡早(进笼)睛,鸭早(进笼)雨。

    9、狗食(喝)水,天落(降)雨。

    10、大棘开花好种棉,小棘开花好莳田。

    11、笋壳包蚤(跳蚤)来,芒花扫蚤去。

    12、春雾晴,夏雾雨,秋雾蒙蒙有点水。

    14、热(日指太阳)朗昼,两头溜。

    15) 天上鱼鳞斑,地上晒谷不用翻。

    16) 蜘蛛张了网,必定大太阳。

    17) 鸡在高处鸣,雨止天要晴。

    18、响雷雨不凶,闷雷下满坑

    19、急雷快晴,闷雷难晴,

    20、昙天西北闪,有雨没多远

    21、雷声像拉磨,狂风夹冰雹

    22、春雷十日阴,春雷十日寒

    23、露水闪,来日晴

    24) 缸壁出水,会落在雨。

    25) 白蚁绕灯飞,天将发(降)大雨。

    26) 热头(太阳)送山,天光(明天)一般般。

    27、东北风,雨太公。

    28、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久雨见星光,明朝雨更狂。

    29、天顶出有半节彩虹,要做防台敢能成。

    30、二八乱穿衣:二月春天后母面,八月秋老虎。

    31、前冬不穿靴,后冬冷死人。

    32、罩雾罩不开,戴笠仔幪棕簑。

    33) 热头射一射,落雨落到夜。

    34) 月光生毛,落雨居多。

    35) 南闪(电)三日,北闪对时。

    36、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潮湿,西风干。

    37、久雨冷风扫,天晴定可靠。

    38、满天乱飞云,雨雪下不停。

    39、天上乌云盖,大雨来得快。

    40、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41、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42、蚊子咬得怪,天气要变坏。

    43、东闪空,西闪雨,南闪火门开,北闪连夜来

    44、南风转东风,三天不落空

    45、雨后西南风,三天不落空

    46、五月南风下大雨,六月南风井底干

    47、西风随日落止,不止刮倒树

    48、西北风开天锁

    49) 雷公先喝歌,有雨也唔(不)多。

    50) 久晴见雾雨,久雨见雾晴。

    51) 久晴夜风雨,久雨夜风晴。

[阅读全文]...
  • 企业管理中的七大经典现象

  • 经典
  • 企业管理中的七大经典现象

      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企业管理是尽可能利用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实现省、快、多、好的目标,取得最大的投入产出效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企业管理中的七大经典现象,欢迎阅读与收藏。

      企业管理中的七大经典现象

      1. 被动现象

      管理中的被动现象表现在,人的地位越高,权限越大,越是被动。在初创企业的时候,我们还能做到非常主动,所有的管理信息都能真实的得到。但公司办大后,要获得企业运行中的实际数据就变得越来越困难,越来越被动,受制的因素越来越多,想了解某地公司某人的一件工作变得十分困难,而不是像想象那样,了解公司内部信息因为权利增大而变得更容易。正因为这一现象的普遍性及解决的困难性,所以我们分析下来,这一现象是目前管理问题中首要现象,要能做到我们位子越高,掌握的信息越全面与主动,我们的工作主要精力是花费在核实、分析、研究信息,做出新的决策上来,这样就能实现主动管理了。

      2. 黑箱现象

      黑箱现象是被动现象的产物,我们的各级领导因为被动现象的存在,对管辖范围内的事件运行过程掌握得不够、不充分,就使得过程对领导而言是屏蔽的,领导多数情况下只知结果而不了解过程,由于存在黑箱,就屏蔽了领导的视线,人的自我与懒惰的本能又在这里促进了黑箱的形成,人为的为过程设置更多的屏障,使得一个简单的过程变的十分复杂。久而久之,由于领导对过程的不了解,还形成了目前这种认为过程本该就是如此复杂的结论,使得我们的管理效率十分低下,而且过程之中因黑箱的'存在,各种不利因素还得到生长,腐由此产生。

      3. 随意现象

      随意现象表现在我们各层的管理人员身上,因为我们没有周密的计划,也因为聪明,我们会在问题来到时随意的行使我们的权力,造成混乱与浪费。君不见很多单位经常是同一件工作,因为领导的随意布置而有几个人在做,还存在着几个人争夺同一资源而出现矛盾的普遍情况。要结束随意现象,难度在于要改变我们多数人的工作*惯,辅助他的手段要可操作并实用,这才能消除这一现象,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4. 十二月现象

      我们管理中十二月现象普遍存在的原因,是由于我们管理辅助手段的落后,有限论在这里产生了作用。十二月现象讲,我们有些员工*时工作业绩**,特别是非量化的工作岗位,往往到年终工作突击表现一下,领导在年终考评时,因其精力有限,他只能记住眼前的工作情况,这样对这类员工还是关怀有加,不断表扬。这一现象不仅普遍存在,而且危害性很大,他使得我们单位中出现大家模仿的情况,最终使得我们的工作效率*时很难提高,还无有效的手段进行调节,要解决这一现象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管理手段、改进考核方式、缩短考核周期。管理论文网

      5. 振臂一呼现象

      由于我们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对各层的工作实际完成情况缺乏监督,导致振臂一呼现象非常普遍。振臂一呼现象是指领导总是喜欢、表扬与提拔那些呼应领导的号召,口头坚决支持、保证完成领导任务的人。由于领导无法以有效的手段来确认这些呼应者以前所呼应的工作完成的情况,还会在不同的场合表扬这些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一管理现象。很多人不是在工作上下功夫,不是及时提出不同的意见,而是在呼应上做文章,长期下来,整个管理层是你应付我,我应付他,少了踏实,多了浮夸,工作做的是表面文章,效率低下。

      6. 人性中的高估现象

      我们的人性中存在着一种本能的对自己高估的现象,有一种案例可以很好的说明这一点,我们十个人坐下来吃饭,喝酒时大家总是互相歉让,都不愿多喝;喝完后,你如果发张纸条,让每人将自己喝的酒写出来,你会发现,最后统计出来,这个数字要远远大于实际喝掉酒的数量。由于这种现象是人本能的反映,这对我们企业管理带来极大的挑战,人人都会认为自己做得多,得到的少,人人都会认为企业分配不公、不合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挫伤。

      7. 天高皇帝远现象

[阅读全文]...
  • 关于物候现象的谚语大全

  • 谚语,语文
  • 关于物候现象的谚语大全

      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物候现象的谚语大全,欢迎阅读参考。

      1、西北来云无好货,不是风灾就下雹。

      2、晚上西北暗,有雨还有闪;晚若西北明,来日天气晴。

      3、鱼鳞云,不雨也风颠。

      4、响雷雨不凶,闷雷下满坑。

      5、早怕南云漫,晚怕北云翻。

      6、雷打天顶不雨不大,雷打云边大雨降。

      7、天上棉絮云,地上有雨淋。

      8、西北黄云现,冰雹到跟前。

      9、开门风,闭门雨。

      10、四季东风下,只怕东风刮不大。

      11、乌云接日高,有雨在明朝。

      12、露水闪,来日晴。

      13、西风随日落止,不止刮倒树。

      14、西南转西北,还得半个月。

      15、昙天西北闪,有雨没多远。

      16、南风刮到底,北风来还礼。

      17、早起浮云走,中午晒死狗。

      18、春起东风雨绵绵,夏起东风并断泉;秋起东风马牛不相及秋不论,冬起东风雪边天。

      19、天上堡塔云,地下雨淋淋。

      20、云交云雨淋淋。

      21、春东夏西秋不论。

      22、雨后西南风,三天不落空。

      23、南风不过三,过三不雨就阴天。

      24、云从东南涨,有雨不过晌。

      25、东风湿,西风十,北风寒,南风暖。

      26、春雷十日阴,春雷十日寒。

      27、云结亲,雨更猛。

      28、风乱转,不用算。

      29、东风下雨东风晴,再刮东风就不灵。

      30、早雷下大雨,下雨不过晌。

      31、南风腰中硬,北风头上尖。

      32、西北风开天锁。

      33、雷声像拉磨,狂风夹冰雹。

      34、日落红云升,来日是晴天。

      35、云在东,雨不凶;云在南,河水满。

      36、顶风上云,不雨就阴。

      37、南风转东风,三天不落空。

      38、五月南风下大雨,六月南风井底干。

      39、早刮东风不雨,涝刮西风不晴。

      40、东闪空,西闪雨,南闪火门开,北闪连夜来。

      41、乌云接日低,有雨在夜里。

      42、黑云是风头,白云是雨兆。

      43、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44、急风行雨暴。

      45、日落云里走,地雨半夜后。

      46、东风急,雨打壁。

      47、急雷快晴,闷雷难晴。

      48、屏山出云,不用问神。

      49、乌龙打坝,不阴就下。

[阅读全文]...
  • 生活中有趣的心理学现象

  • 心理学,有趣,生活
  • 生活中有趣的心理学现象

      在我们*凡的学生生涯里,说起知识点,应该没有人不熟悉吧?知识点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重要的内容。哪些知识点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活中有趣的心理学现象知识点,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演唱会上,为什么观众会跟着唱?

      本来性格内向、羞于在人前讲话的人,看演唱会时也会跟着大声唱歌,看体育比赛时也会高声为运动员呐喊助威。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状况下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当人把自己埋没于团体之中时,个人意识会变得非常淡薄。心理学将这种现象称为“没个性化”。个人意识变淡薄之后,就不会注意到周围有人在看着自己,觉得“在这里我们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巨大的开放感能使自己的欲求进一步增长。反正周围也没有人认识自己,也没有人际关系的束缚,因此害羞的人在这种场合下也会大声唱歌、高声呐喊助威。此外,大声喊叫出来,也是一种释放精神压力的方法,可以使人心情舒畅。因此,有的人甚至大声喊叫上了瘾。

      不过,如果这种状态持续发展下去,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当人的自我意识过于淡薄时,就会开始感觉什么事都不是自己做的。比如狂热的足球迷,如果自我意识过于淡薄,就可能发展成危害社会的“足球流氓”。当然,“没个性化”并不会在所有情况下都能导致人丧失社会性。在保持着社会性的团体中,“没个性化”也很难使人做出反社会的行为。

      心理学家金巴尔德曾以女大学生为对象进行了一项恐怖的实验。他让参加实验的女大学生对犯错的人进行惩罚。这些女大学生被分为两组,一组人胸前挂着自己的名字,而另一组人则被蒙住头,别人看不到她们的脸。由工作人员扮成犯错的人后,心理学家请参加实验的女大学生发出指示,让她们对犯错的人进行惩罚,惩罚的方法是电击。实验结果表明,蒙着头的那一组人,电击犯错者的时间更长。由此可见,有时,“没个性化”会让人变得很冷酷。

      二、乘电梯时,为什么人总往上看

      有一天,乘电梯的时候,我和往常一样,仰头看着显示的楼层数,突然意识到:为什么我每次乘电梯的时候都会仰着头往上看呢?而且,我看了看周围的人,发现他们竟然和我一样,也都仰着头看着显示的楼层数。难道显示的楼层数有什么神奇的魔力吗?还是有什么不可思议的心理效应在背后起作用呢?

      实际上,乘电梯往上看的行为与我们的“私人空间”有着很大的关系。所谓私人空间,是指在我们身体周围一定的空间,一旦有人闯入我们的私人空间,我们就会感觉不舒服、不自在。私人空间的大小因人而异,但大体上是前后0.6-1.5米,左右1米左右。据调查数据显示,女性的私人空间比男性的大,具有攻击性格的人的私人空间更大。在拥挤的电车中我们会感觉不自在,就是因为有人进入了自己的私人空间。

      电梯是一个非常狭小的空间。在电梯中,人与人的私人空间出现了交集,也就是说互相感觉到对方进入了自己的私人空间,所以会感到不舒服,都想尽早离开电梯这个狭窄的空间。向上看正是想尽快“逃离”这个狭小空间的心理表现。

      此外,盯着显示楼层的数字看,不只是为了确认是否到了自己要去的楼层。当我们急于离开这个狭小空间时,不停变换的数字能让我们感到电梯在移动,让我们感觉到自己是在向“**”前进,从而缓解焦急的心理。

      三、人类面对信息越多选择结果越差

      常言道,“箩里选瓜,越拣越差。”美国心理中心网*日报道,美国《决策与判断心理学》杂志刊登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信息越多,选择结果越差。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研究人员表示,人们通常认为,掌握的相关信息越多,做出的决策就越好。而新研究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研究人员要求参试者对电脑程序提供的250道题进行回答,并计算其累积得分。一部分人提前知道题目的数量和选项,一部分人不知道任何信息。结果发现,那些知道信息越多的人,得分越低。这说明,选择时,信息太多反而可能影响人们的决定。

      四、学会让宝贝自己解决冲突

      当宝贝和别的小伙伴之间发生冲突时,父母第一反应可能就是尽快教给宝贝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最新的研究表明,这种方式并不能让宝贝变得更加合作,更加容易与人相处。

      最好的方式是不要教给他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帮宝贝理出一条解决问题的思路,让他自己设想多种解决问题的可能。经过这种训练的宝贝在面对冲突时,会不断变换方式来达成自己的目标,显得更有“外交手腕”。

      千万别和任性的宝贝较劲。

      小时候看起来很任性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是个有主见、有能力、有创新、有作为的人,不见得就是坏事。因此,当宝贝任性时,父母不要一味地和他较劲,而要采取正确的方式帮助他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调节自己的行为。如果父母态度恶劣,看到宝贝的任性行为就严加斥责,反而对宝贝的成长不利。

      五、路见不幸,为什么不愿出手相助?

      有别人在场时,人总会想:“即使我不求救,也会有别人求救的。”在现实社会中,有困难的人得不到救助,很多情况下都是这种心理效应起作用的结果。

      在地铁中或马路上见到有困难的老人,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想去帮他们一把。可是,真正采取行动的人却很少。难道是因为城市里的人比较害羞吗?确实有这个因素,但其所占比例相当微小。

      有另外一个心理原因,使我们不愿伸出援助之手,那就是当周围有很多人的时候,我们心里就会想:“即使我们不去帮助他,也应该有人会出手相助。 ”这其实是一种依赖别人的想法。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林格曼效应”。

      德国心理学家林格曼曾经做过一个让众人拉网的实验。结果,每当拉网的人数增加,每个人出的力就会减小一点。原本,我们认为人数的增加会发挥相乘效应,即每个人出的力会增加,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当人数越多时,人就越会感觉“我只不过是其中一分子”,于是拉网的时候就不那么卖力了。

      爱情心理学的效应现象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挫折越多,感情越深。莎士比亚的经典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由于双方家族的世仇,他们的爱情遭到了极大阻碍。但压迫并没有使他们分手,反而使他们爱得更深,直到殉情。所谓“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就是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

      古烈治效应:喜新厌旧。古烈治效应说明了男女思维的差异,后来也成了男人见异思迁、喜新厌旧的著名心理学效应。这一效应在任何哺乳动物身上都已被实验证明了。男性在心理上有喜新厌旧的倾向也不是什么人格缺陷,而是有着深刻的生理和心理基础。

      契可尼效应:初恋最难忘。情窦初开时懵懂的爱情最让人怀恋。西方心理学家契可尼做了许多有趣的试验,发现普通人对已完成了的、已有结果的事情极易忘怀,而对中断了的、未完成的、未达目标的事情却总是记忆犹新,这种现象被称为“契可尼效应”。

      多看效应:日久生情。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查荣茨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向参加实验的人出示一些人的照片,让他们观看。有些照片出现了20几次,有的出现10几次,而有的只出现一两次。之后,请看照片的人评价他们对照片的喜爱程度。结果发现,参加实验的人看到某张照片的次数越多就越喜欢这张照片,也就是说,看到的次数增加了喜欢的程度,这真是有趣的爱情心理学效应。

      黑暗效应:光线暗的地方更易产生恋情。浪漫的西餐厅是很多情侣约会的'首选地点,因为在光线比较暗的场所,约会双方彼此看不清对方表情,就很容易减少戒备感而产生安全感。在这种情况下,彼此产生亲*的可能性就会远远高于光线比较亮的场所。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之为“黑暗效应”。

      行为背后的心理学机制。

      1、破窗效应

      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一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他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豫的抛,丝毫不觉羞愧。

      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么一个引爆点,地上究竟要有多脏,人们才会觉得反正那么脏,再脏一点也无所谓,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人们才会自暴自弃,让它烂到底。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的时候没有阻拦掉,形成风气,改也改不掉,就好像是河堤,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

      2、责任分散效应

      在美国纽约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诺比白的年轻女子在结束酒巴间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当她绝望地喊叫:「有人要**啦!救命!救命!」听到喊叫声,附*住户亮起了灯,打开了窗户,凶手吓跑了。当一切恢复*静后,凶手又返回作案。当她又叫喊时,附*的住户又打开了电灯,凶手又逃跑了。当她认为已经无事,回到自己家上楼时,凶手又一次出现在她面前,将她杀死在楼梯上。

      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她大声呼救,她的邻居中至少有38位到窗前观看,但无一人来救她,甚至无一人打电话报警。这件事引起纽约社会的轰动,也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工作者的重视和思考。人们把这种众多的旁观者见死不救的现象称为责任分散效应。对于责任分散效应形成的原因,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调查,结果发现:这种现象不能仅仅说是众人的冷酷无情,或道德日益沦丧的表现。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援助行为确实是不同的。

      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如果他见死不救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如何打破这种局面,这是心理学家正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3、帕金森定律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通过长期调查研究,写出一本名叫《帕金森定律》的书。他在书中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

      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利;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于是,两个*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他们不会对自己的权利构成威胁。两个助手既然无能,他们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4、*实验

      *效应最早有奥弗米尔和西里格曼发现,后来在动物和人类研究中被广泛探讨。简单地说,很多实验表明,经过训练,狗可以越过屏障或从事其他的行为来逃避实验者加于它的电击。但是,如果狗以前受到不可预期(不知道什么时候到来)且不可控制的电击(如电击的中断与否不依赖于狗的行为),当狗后来有机会逃离电击时,他们也变得无力逃离。而且,狗还表现出其他方面的缺陷,如感到沮丧和压抑,主动性降低等等。

      狗之所以表现出这种状况,是由于在实验的早期学到了一种无助感。也就是说,它们认识到自己无论做什么都不能控制电击的终止。在每次实验中,电击终止都是在实验者掌控之下的,而狗会认识到自己没有能力改变这种外界的控制,从而学到了一种无助感。 人如果产生了*,就成为了一种深深的绝望和悲哀。因此,我们在学*和生活中应把自己的眼光在开阔一点,看到事件背后的真正的决定因素,不要使我们自己陷入绝望。

      5、证人的记忆

      证人,在我们的认识里,通常都是提供一些客观的证据的人,就是把自己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东西如实地讲出来的人。然而,心理学研究证明,很多证人提供的证词都不太准确,或者说是具有个人倾向性,带着个人的观点和意识。证人对他们的证词的信心并不能决定他们证词的准确性,这一研究结果令人感到惊讶。

      心理学家珀费可特和豪林斯决定对这一结论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为了考察证人的证词是否有特别的东西,他们将证人的记忆与对一般知识的记忆进行了比较。他们让被试者看一个简短的录象,是关于一个女孩被绑架的案件。第二天,让被试者回答一些有关录象里内容的问题,并要求他们说出对自己回答的信心程度,然后做再认记忆测验。接下来,使用同样的方法,内容是从百科全书和通俗读物中选出的一般知识问题。和以前发生的一样,珀费可特和豪林斯也发现,在证人回忆的精确性上,那些对自己的回答信心十足的人实际上并不比那些没信心的人更高明,但对于一般知识来说,情况就不是这样,信心高的人回忆成绩比信心不足的人好得多。

      人们对于自己在一般知识上的优势与弱势有自知之明,因此,倾向于修改他们对于信心量表的测验结果。一般知识是一个数据库,在个体之间是共享的,它有公认的正确答案,被试可以自己去衡量。例如,人们会知道自己在体育问题上是否比别人更好或更差一点。但是,目击的事件不受这种自知之明的影响。例如,从总体上讲,他们不大可能知道自己比别人在记忆事件中的参与者头发颜色方面更好或更差。

      6、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于1968年做过一个著名实验,他们到一所小学,在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班的儿童进行煞有介事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实验者将认为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教师。其实,这个名单并不是根据测验结果确定的,而是随机抽取的。它是以「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从而调动了教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某种期待心理。

      8个月后,再次智能测验的结果发现,名单上的学生的成绩普遍提高,教师也给了他们良好的品行评语。这个实验取得了奇迹般的效果,人们把这种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的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惯上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在物理现象的古诗 - 句子

在物理现象的古诗 - 语录

在物理现象的古诗 - 说说

在物理现象的古诗 - 名言

在物理现象的古诗 - 诗词

在物理现象的古诗 - 祝福

在物理现象的古诗 - 心语

推荐词条

关于朋友心机的说说 秋季进补说说 霸气女生说说超长 关于遇到挫折的说说 评论队形的说说大全 幸福的说说图片 对不喜欢的人的说说 关于同桌的说说长一点 下雨冷的说说带图片 借钱说说 睡前说晚安的说说简短 旅游好累说说心情 决定放弃一段感情说说 头晕脑胀的心情说说 离婚后重新开始的说说 打台球心情说说 被梦惊醒的伤感说说 只想单身的说说 友谊久久说说大全 纠结吃饭的说说心情 可爱说说大全 放弃说说 穷到吃土的说说 心机婊的说说 算了都无所谓的说说 情感和回忆的心情说说 一个人的变化说说 友情天长地久的说说 黑夜说说 关机睡觉说说 忘不了曾经的你说说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