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石竹的名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石竹的名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石竹的名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古诗石竹的名句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描写石竹山诗句
石竹山(步墨子韵)
(第一首)
水色天光涌翠峦,泉灵气瑞竹相安。
长堤似月呈牛斗,短步如流涉浅滩。
雾罩群峰迷野鸟,云蒙物象等闲看。
大河倚岸东方去,细雨纷纷挟嫩寒。
(第二首)
昔日孔丘登泰山,此时我辈何惶惶?
漫山崖石落花雨,遍地木竹起波澜。
路陡焉能坏雅兴,心诚必自好登攀。
仙乡佛界何处有?世道人风已翻然。
(第三首)
嶙峋怪石绕岚烟,修竹葳蕤景物鲜。
寺宇崔嵬悬峭壁,山崖旖旎隐灵泉。
仙君楼阁游人济,香客朋俦喜梦牵。
朱子振之题雅墨,名湖翠岫众流连。
(第四首)
石竹山上夏犹凉,四季宜人树郁苍。
竹秀石奇醉霞客,道教灵气地蕴藏。
(第五首)
闻宏路驿西十里,
有石竹山,岩石最胜,
亦为九仙祈梦所,闽有'春游石竹,
秋游九鲤'语,虽未合其时,
然不可失之交臂也,乘胜遂行……"
(第六首)
群石飞来同启瑞,九仙屹立共图强。
鸳鸯祈梦情先醉,龙女求缘意更长。
狮嘴天桥歌晓月,湖波塔影放霞光。
危崖翠竹三千茁,峭壁苍松万古香。
(第七首)
云光水色共凭栏,石竹灵泉瑞气蟠。
半世声名人感慨,旧时情态客回观。
雨云迎送韶华变,日月浮沉兴味攒。
幽阁青篁添丽景,山花芳草映心宽。
(第八首)
氛氲清气淡浮烟,秋色空明霁景鲜。
纵目青山寻古道,环村秀水听邻泉。
娱游暇日情怀热,睇眄高檐梦绪牵。
幽巷长街观不厌,奇踪雅境醉留连。
《竹石》
作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作者简介:
郑燮(1693—1765),清代书画家、诗人。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江苏兴化)人。擅画竹、兰、石,书法以“六分半书”名世,诗文也写得很好,所以人称“三绝”。其画在画坛上独树一帜。与罗聘、李方膺、李鳝、金农、黄慎、高翔和汪士慎并称“扬州八怪”。
注释:
1、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人是着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2、咬:在这首诗里指的是紧紧扎根在土里。
3、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4、立根:扎根,生根。
5、原:本来,原本。
6、破岩:破裂的岩石。
7、磨:折磨,挫折。
8、击:打击。
9、坚劲:坚韧、刚劲。
10、任:任凭。
11、尔:你。
译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经受得住,仍然坚韧挺拔,顽强地生存着。
赏析: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是一首咏物诗,也是一首题画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姿态,从来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郑燮不但
写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话说是“画竹子以慰天下劳人”。所以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体现了*的情怀。
赞美石竹花的诗
(第一首)
春来几处繁花盛,石竹芳菲撒满山。
翠萼扶摇幽谷里,青枝直上彩云间。
承将爱意和尘念,自借仙魂化草环。
此日东风添醉意,慈恩永驻是红颜。
(第二首)
惟独我与它花别,不闻胭脂吐芳菲,
信手一折移香土,来年依然舞春风。
(第三首)
熏风裁缎巧成装,竹叶裙边缀梦香。
飞燕翩旋凌阔野,蛮腰袅娜倚红墙。
胸花自荐栖才俊,金谷谁诗压满堂?
举目华筵骚者望,襟前林下韵清扬。
(第四首)
山野溪边自在开,深红浅粉妙颜排。
有节柔茎摇竹韵,无味须根入药材。
枝上飞蝶恋恋舞,丛间游侣依依摘。
花环相映佳人面,靓丽纯洁远秽埃。
(第五首)
造物从来不落形,妖娆百态各娉婷。
根敷血色原春授,叶染残霞此地灵。
深浅分明追野蝶,高低未抵诱银屏。
无须戏问闲游处,石竹花中醉复醒。
(第六首)
传奇色彩洛阳花,血染东城故事佳。
淡粉红装飘大地,青枝嫩叶赏云霞。
竹林曲径通幽处,细草香生百姓家。
热辣香姿撑丽伞,春光灿烂竟奢华。
(第七首)
劲骨微躯隐簇林, 培魂砺志育虚心。
神闲笑忍霜重压, 性韧坚承雨乱侵。
不屑疯藤缘树盛, 非伦弱草赖丛荫。
长持朴直清纯气, 赋就青衫拔节吟。
(第八首)
他方游子日相知,寒月临窗伴读时。
落夜啼莺哀野水,嘶风箭雨断残枝。
几多忍隐炎凉事,尽数烦忧落魄姿。
石竹鬓斑青发老,只花犹在盼亲迟。
竹石郑板桥古诗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竹石郑板桥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竹石
作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诗词注释
咬定:咬紧
立根:扎根。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千磨万击:指无数的磨难和打击。坚劲:坚强有力。
任:任凭,无论,不管。尔:你
诗句译文
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
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作品鉴赏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题于作者郑板桥自己的《竹石图》上。这首诗在赞美岩竹的坚劲顽强中,隐寓了作者藐视俗见的刚劲风骨。
诗的第一句:“咬定青山不放松”,首先把一个挺立峭拔的、牢牢把握着青
山岩缝的翠竹形象展现在了读者面前。一个“咬”字使竹人格化。”咬”是一个主动的,需要付出力量的动作。它不仅写出了翠竹紧紧附着青山的情景,更表现出了竹子那种不畏艰辛,与大自然抗争,顽强生存的精神。紧承上句,第二句“立根原在破岩中”道出了翠竹能傲然挺拔于青山之上的基础是它深深扎根在破裂的岩石之中。在作者郑板桥诗、画中的竹又往往与“石”是分不开的。有时侯,石构成竹的对立面,如“画根竹枝插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虽然一尺让它高,年来看我掀天力”;有时候石成为竹的背景,如”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在这首诗里,竹石则形成了一个浑然的整体,无石竹不挺,无竹山不青。这两句诗也说明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哲理:根基深力量才强。
有了前两句的铺垫,很自然地引出了下面两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里竹有个特点,它不是孤立的竹,也不是静止的竹,而是岩竹,是风竹。在作者郑板桥的诗画中,竹往往是高尚品行和顽强意志的象征,而风则往往是恶势力的代表,如前面提到的“秋风昨夜渡潇湘”这几句,又如:“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在这首诗中同样竹子经受着“东西南北风”一年四季的千磨万击。但是由于它深深扎根于岩石之中而仍岿然不动,坚韧刚劲。什么样的风都对它无可奈何。诗人用”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可以说全诗的意境至此顿然而出。这时挺立在我们面前的已不再是几杆普通的.竹子了,我们感受到的已是一种顽强不息的生命力,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而这一切又都蕴涵在那萧萧风竹之中。
诗中的竹实际上也是作者郑板桥高尚人格的化身,在生活中,诗人正是这样一种与下层百姓有着较密切的联系,嫉恶如仇、不畏权贵的岩竹。作者郑板桥的题画诗如同其画一样有着很强的立体感,可作画来欣赏。这首诗正是这样,无论是竹还是石在诗人笔下都形象鲜明,若在眼前。那没有实体的风也被描绘得如同拂面而过一样。但诗人追求的并不仅在外在的形似,而是在每一根瘦硬的岩竹中灌注了自己的理想,融进了自己的人格,从而使这竹石透露出一种畜外的深意和内在的神韵。
这是一首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诗,也是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全诗语言简易明快,执著有力。
《竹石》古诗全文
《竹石》是一首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诗,也是一首咏物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竹石》古诗全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词句解释:
咬:在这首诗里指的是紧紧扎根在土里。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立根:扎根,生根。
原:本来,原本。
破岩:破裂的岩石。
磨:折磨,挫折。磨砺、磨难、困难”
击:打击。
坚劲:坚”是“坚强不屈、坚韧不拔”。坚劲:坚定强劲。 “劲” 读作“jìng
任:任凭。
尔:你。
古诗大意: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经受得住,仍然坚韧挺拔,顽强地生存着。
古诗赏析:
诗的第一句“咬定青山不放松”先把一个挺立峭拔的、牢牢把握着青山岩缝的翠竹形象展现在了读者面前。一个“咬”字使竹人格化。”咬”是一个主动的,需要付出力量的动作。它不仅写出了翠竹紧紧附着青山的情景,更表现出了竹子那种不畏艰辛,与大自然抗争,顽强生存的精神。
紧承上句,第二句“立根原在破岩中”道出了翠竹能傲然挺拔于青山之上的基础是它深深扎根在破裂的岩石之中。这两句诗也说明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哲理:根基深力量才强。
有了前两句的铺垫,很自然地引出了下面两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体现了诗里的竹子有个特点,它不是孤立的竹,也不是静止的竹,而是岩竹,是风竹。在作者郑板桥的诗画中,竹往往是高尚品行和顽强意志的象征,而风则往往是恶势力的代表,在这首诗中同样竹子经受着“东西南北风”一年四季的千磨万击。但是由于它深深扎根于岩石之中而仍岿然不动,坚韧刚劲。什么样的风都对它无可奈何。诗人用”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可以说全诗的意境至此顿然而出。这时挺立在我们面前的已不再是几根普通的竹子了,我们感受到的已是一种顽强不息的`生命力,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而这一切又都蕴涵在那萧萧风竹之中。诗中的竹实际上也是作者郑板桥高尚人格的化身,在生活中,诗人正是这样一种与下层百姓有着较密切的联系,嫉恶如仇、不畏权贵的岩竹。
这是一首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诗,也是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
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内,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菜根谭·概论》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郑燮《竹石》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佚名《柏舟》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于谦《石灰吟》
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苏轼《行香子·述怀》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袁枚《马嵬》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白石似玉,奸佞似贤。——《抱朴子·内篇·袪惑》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王维《山中》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佚名《鹤鸣》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武则天《如意娘》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列传·光武十王列传》
别院深深夏*清,石榴开遍透帘明。——苏舜钦《夏意》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
芭蕉不展丁香结。——贺铸《石州慢·薄雨收寒》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张旭《桃花溪》
积石如玉,列松如翠。——郭茂倩《白石郎曲》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杜甫《八阵图》
*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苏轼《石苍舒醉墨堂》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佚名《驱车上东门》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
时有满虚,事有利害,物有生死,人主为三者发喜怒之色,则金石之士离心焉。——《韩非子·观行》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顽石之中良玉隐焉,寒灰之中星火寓焉。——《格言联璧·接物类》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浪淘沙·北戴河》
山骞不崩,唯石为镇——《冰鉴·神骨》
却是*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杜荀鹤《泾溪》
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李煜《渡中江望石城泣下》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韩愈《山石》
郎艳独绝,世无其二。——郭茂倩《白石郎曲》
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王维《青溪 / 过青溪水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竹 石
清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词句注释】
1.咬定:咬紧
2.立根:扎根。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3.千磨万击:指无数的磨难和打击。坚劲:坚强有力。
4.任:任凭,无论,不管。尔:你。
【白话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南西北风。
【创作背景】
《竹石》是清代画家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题画咏竹诗,题于作者郑板桥自己的《竹石图》上。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借物喻人,托物言志,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刚正不阿、铁骨铮铮的骨气。全诗语言质朴,寓意深刻。
【作品赏析】
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劲竹的内在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以“咬”字开篇,突兀奇峭,入手不凡,令人拍案叫绝。一个“咬”字使竹人格化,一字千钧,极为有力,而且形象化,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再以“不放松”来补足“咬”字,劲竹的个性特征表露无遗。“咬定青山不放松”,把一个挺立峭拔的、牢牢把握着青石山岩缝的翠竹形象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不仅写出了翠竹紧紧附着青山的情景,更表现出了竹子那种不畏艰辛,与大自然抗争,顽强生存的精神。第二句“立根原在破岩中”道出了翠竹能傲然挺拔于青山之上的基础是它深深扎根在破裂的岩石之中。“破岩”更衬托出劲竹生命力的顽强。在这首诗里,竹石形成了一个浑然的整体,无石竹不挺,无竹山不青。这两句诗也说明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哲理:根基深,力量才强。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里的竹,分明是坚韧顽强的斗士!“千磨万击”指经受的各种磨难,“东西南北风”指来自各方面的打击和压力,恶势力无处不在,准确地概括了那个黑暗时代的特征。“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极言考验之严酷。一个“任”字,生动、准确地写出了傲竹凛风而立,斗恶不止的英雄气概!人格化的手法,再进一层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练与考验。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然“坚劲”,傲然挺立。
这首诗表面纯为写景,但绝不是对自然景物的白描,具有鲜明的象征意义。破岩恶风,压制摧残着竹枝的生长,让人联想到封建王朝的残酷统治,这正是当时腐朽黑暗社会环境的象征和写照。竹枝“咬”住青山,扎根岩石,挺立风中,虽经千磨万击,不管是在炎夏还是在残冬,仍然节节向上,傲然屹立,咬定青山,这不正是作者那种不屈不挠的高尚人格的映射吗?破岩恶风是凶残的,但在恶势力的催残中,竹枝不仅没有屈服,反而更加坚劲挺拔。竹子“立根破岩”不但不足虑,反倒磨练出坚韧的特质;人面对贫穷亦不足耻,反而正好磨砺自己的品格。从这强烈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作者对恶势力的强烈憎恶,更能体会到作者对竹所象征的那种刚强、坚毅的人格的崇高赞美。诗中的竹,实际上是作者郑板桥高尚人格的化身,在生活中关心百姓、嫉恶如仇、不畏*的岩竹。
全诗短短四句,无僻字,不用典,通俗明白,却有一股令人震撼的力量。第一句写根坚,第二句写石基,第三句写磨难,第四句写骨气;句句推进,前后照应,作者描绘了一幅坚韧、刚直、不屈的竹枝形象,表面写竹,实际写人,不管经受多少打击,承受多少压力,多少磨难,依然心志坚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表达了作者刚烈、坚忍不拔的品格,从而使这竹石透露出一种蓄外的深意和内在的神韵。
【作者简介】
郑燮(1693—1765),清代书画家、诗人。字克柔,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因得罪豪门而罢官,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擅画竹、兰、石,书法以“六分半书”名世,篆隶杂合行楷,参错纵横。诗文也写得很好,抒情言志,痛快淋漓,所以人称“三绝”。其画在画坛上独树一帜。与罗聘、李方膺、李鳝、金农、黄慎、高翔和汪士慎并称“扬州八怪”。
【书法欣赏】
【同步练*】
一、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二、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
三、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
四、全诗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诗人是用什么手法来抒发感情的?请简要赏析。
六、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
七、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所展示的画面。
八、请揣摩“咬”字在表达上的作用。
九、这首诗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操?
【参考答案】
一、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答:写的是生长在高山破岩中的竹子。
二、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
答:用拟人手法,很形象。写出了竹子不屈不挠,刚毅顽强的性格。
三、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
答:借物喻人,托竹抒情。表现了作者不向恶势力低头,铁骨铮铮的形象。
四、全诗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体现了作者不屈不挠、乐观向上的精神。
五、诗人是用什么手法来抒发感情的?请简要赏析。
答:托物言志的手法。
这是一首在竹石图上的题画诗,作者咏的是竹石,但已不是对自然界竹石的一般描写,而是蕴含了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作者以物喻人,实写竹子,赞颂的却是人。诗人屹立的青山,坚硬的岩石为背景而基础,说竹子“咬定青山”,“立根破岩”,“千磨万击”。“坚劲”则正是这个历经风吹雨打的竹子和竹子所象征的人的真实写照。因此,可以说,诗歌通过歌咏竹石,塑造了一个百折不挠,顶天立地的强者的光辉形象.全诗清新流畅,感情真挚,语言虽然通俗但意义深刻而意味深长。
六、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
答:借物喻人,托竹抒情。表现了作者不向恶势力低头,铁骨铮铮的形象。
《竹石》是清代大家郑板桥的诗作。郑板桥是清朝官员、学者、书法家,“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竹石》全诗内容如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从字里行间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中通过描写竹子生长环境的恶劣,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 。但是这不仅仅只是咏物诗,结合诗人的创作背景来看,这首诗表面上是写竹,实际上是写自己,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自己的正直、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性格,决不向任何*势力低头的高风傲骨,这首诗正是他不与世人同流合污的写照。
首先,分析作者是如何咏物的。
首句“咬定青山不放松”中,通过一个“咬”字,写出了竹子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定的信念。
第二句“立根原在破岩中”中,通过一个“破”字,即表明了竹子生长环境的恶劣,也衬托出了竹子的坚韧和无畏的精神品质。
第三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中,“千磨万击”着重刻画竹子经历的磨难重重,然后通过一个“还”字,四两拨千斤般地体现出了竹子应对自如、从容自信的神态。
最后一句“任尔东西南北风”与第三句有异曲同工之妙,“东西南北风”也是“千磨万击”的一种,但是作者着一个“任”字,使这万般困难险阻在竹子面前变得不屑一顾,写出了竹子无所畏惧、慷慨潇洒、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
其次,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来解读这首诗
郑板桥幼年家贫,早年丧母,生活困窘,以卖画为生。连自己读书科考的机会都是由朋友资助。在这样窘迫的生活条件下,作者依然在诗、书、画上取得了不俗的成就。这就是诗中“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作者将竹子对比自己的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
后来通过科考,郑板桥终于进入仕途。做官期间,郑板桥鞭挞奸吏,刚正不阿,终究因为自己正直的性格嫉恶如仇、不畏强权而得罪*,被诬告罢官。这些经历就像诗中所言的“千磨万击”与“东西南北风”。面对这些,即便被罢官,郑板桥依然勇敢面对现实,不向*势力低头,不与奸佞同流合污,专心于诗、书、画的钻研上,乐观积极寻求生活乐趣。这就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所抒发的作者的高尚情操。
以上就是对《竹石》这首诗的解读,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古诗石竹的名句 石竹诗句 古诗《石竹》的全文 石竹这首古诗可以读的 古诗石竹的作品 儿童古诗竹石竹石的作者 描写石竹山的古诗 石竹的古诗意境 描写香石竹的古诗 石竹咏带拼音的古诗 古诗石竹的主要内容 石竹古诗咬立的好处 竹石的名句 竹石名句 王安石竹子的诗句古诗 描写石竹的诗句古诗大全 石竹的古诗意境图片 描写福清石竹山的古诗 竹石的千古名句 古诗石的名句 古诗竹石的竹石 奇石名句 石灰吟竹石的竹石古诗 有石有竹的古诗 石壕吏的古诗名句 古诗竹石的诗句 竹石的古诗的竹石品质 有关竹的古诗名句 松和竹的古诗名句 关于竹的古诗名句
描写石竹山诗句 石竹花盆栽怎么养 竹石郑板桥古诗 海石竹的繁殖方式及养殖方法 《竹石》古诗全文 竹石古诗译文及赏析 《苦石竹,香石竹》小说阅读训练及答案 郑燮古诗《竹石》 竹石古诗原文及赏析 含有竹字的古诗词 带竹字的诗词名句 含有石字的古诗词 带石字的诗词名句 竹石古诗 唯美的句子短句 竹石翻译及赏析(竹石古诗大世界) 竹石古诗 好词好句好段关于爱 竹石的译文和注释(竹石古诗词的意思及赏析) 竹石郑燮古诗翻译(竹石郑燮带拼音古诗译文) 竹石拼音版古诗译文(竹石原文赏析及诗意概括) 竹石古诗带拼音版图片(拼音版竹石赏析及释义) 竹石诗带拼音(竹石古诗词的意思及注释) 竹石古诗词的意思(古诗竹石意思翻译) 竹石古诗赏析(竹石的解释和诗意) 竹石古诗_竹石郑燮 古诗竹石馆带拼音122句 赞美石竹花的诗 竹石郑板桥古诗
八哥鸟的古诗 李白的豪迈古诗 思愁的古诗 博爱的古诗文 有天高云淡的古诗 傍晚天空云彩的变化古诗 关于古诗词的故事 以乐景衬哀情的古诗 有关磨难的古诗 小学咏物的古诗视频 由写回忆转到现实的古诗词 关于古诗的散文 有关咏史怀古诗的诗 查苏轼的古诗 描写朝霞的古诗词 五代李熠关于梅的古诗 记忆童年的古诗词 写古诗的男生 春之声音篇的古诗 关于古代的爱国古诗 子昂的古诗 晨曦的古诗 想念丈夫的古诗词 形容一个人品德好的古诗词 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古诗词 古诗词中含金字旁的字 背古诗词的游戏 初一的语文古诗 赞美阳光的古诗 关于丁香的古诗词 有关古诗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