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描写灵隐寺的诗句 >

描写灵隐寺的诗句

关于描写灵隐寺的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灵隐寺的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灵隐寺的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描写灵隐寺的诗句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描写灵隐寺的诗句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描写灵隐寺的诗句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描写灵隐寺的诗句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描写灵隐寺的诗句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描写灵隐寺的诗句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描写灵隐寺的诗句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描写灵隐寺的诗句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关于灵隐寺的诗句

  • 灵隐寺僧居胜,俗客稀,山色四周回。——张可久《梧叶儿·春日郊行长》

    灵隐寺前天竺后,好峰都落在君家。——姜特立《寄题时氏小飞来三首·须弥纳芥不为夸》

    却登灵隐寺,岩壑此其本。——周必大《次韵张真父著作游湖山》

    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后,冷泉亭上旧曾游,三伏似清秋。——潘阆《洒泉子·长忆西山》

    鸟外疏钟灵隐寺,花边流水武陵源。——洪炎《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冲、表之、公实野步》

    灵隐寺前万窍风,石公山上一方雾。——袁宏道《天开岩》

    几百年来灵隐寺,如今却被铁牛闩。——释道济《嘲灵隐寺印铁牛》

    梧桐叶脱属秋至,篮舆寻僧灵隐寺。——刘泰《题戴文进西湖图》

    扶杖入山急相访,灵隐寺中松隐堂。——徐熥《灵隐寺寻耶溪上人》

    二月曾游灵隐寺,十年不到阖闾城。——祝廷华《次韵再和翁师志吾*作二首·其一》

    灵隐寺外冷泉亭,萝风吹日昼冥冥。——李昱《冷泉亭观猿》

    灵隐寺简介

    灵隐寺,中国佛教古寺,又名云林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年),占地面积约87000*方米。 灵隐寺开山祖师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南朝梁武帝赐田并扩建。五代吴越王钱镠命请永明延寿大师重兴开拓,并赐名灵隐新寺。宋宁宗嘉定年间,灵隐寺被誉为江南禅宗“五山”之一。清顺治年间,禅宗巨匠具德和尚住持灵隐,筹资重建,仅建殿堂时间就前后历十八年之久,其规模之宏伟跃居“东南之冠。清康熙二十八年(16*),康熙帝南巡时,赐名 “云林禅寺”。

    灵隐寺主要以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法堂、华严殿为中轴线,两边附以五百罗汉堂、济公殿、华严阁、大悲楼、方丈楼等建筑构成。现任方丈是光泉法师。

    浙江灵隐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阅读全文]...
  • 《灵隐寺》赏析

  • 灵隐寺  宋之问

      鹫岭郁迢峣,

      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

      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

      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

      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

      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

      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

      看余度石桥。

      宋之问诗鉴赏

      《唐诗纪事》说:“之问贬黜放还,至江南,游灵隐寺,夜月极明,长廊行吟曰‘鹫岭郁迢峣,龙宫锁寂寥’..”宋之问两次贬谪,第一次是神龙元年(705)贬泷州(今广东罗定县)参军,不久逃回洛阳,第二次是景云元年(710 )流放钦州(今广西钦州县)。《旧唐书》说:“先天中,赐死于徙所。”《新唐书》说:“赐死桂林”。总之,未能生还。《新唐书》中记载他于景龙中下迁越州(今浙江绍兴)长史,“颇自力为政,穷历剡溪山,置酒赋诗,流布京师,人人传讽。”这首《灵隐寺》诗大约作于此时。

      灵隐:山名。在浙江杭州市西,亦称武林、灵苑、仙居。灵隐寺即东晋时在灵隐山所建的禅寺。相传晋咸和元年(326 ),印度僧人慧理来到这里惊称:“此天竺国(古印度)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年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因山起寺,名为灵隐,取灵山隐于此之义。

      首联描述灵隐寺的地理位置和概貌:“鹫岭郁迢峣,龙宫锁寂寥”,是说静穆的寺院座落在高峻葱郁的飞来峰山麓,更显得庄严清寂。鹫岭:即印度灵鹫山,这里指灵隐山的北高峰即飞来峰。郁:茂盛葱茏之意。迢峣:高峻;高耸。龙宫:借指灵隐寺,相传龙王曾请佛祖讲说经法,佛祖所在之地故称龙宫。“锁”

      字透露出佛门清静空寂的永恒。“鹫岭”、“龙宫”,连用两个典故,上下对得精切自然,神话色彩浓郁,引人浮想联翩。排律首联一般不对偶,而这里对得流走自然,给读者以整齐和谐的美感。

      第二联“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上句写的是远景,海上日出,光芒四射,红霞满天。下句写的是*景,江潮澎湃,白浪滔滔。入胜境而观佳处,开人胸怀,壮人豪情,怡人心境,这两句以工整的对仗和壮观的景色成为千古流芳的佳句。这里的字句并不奇异,辞藻也不繁富,然而却能给人以特殊的美感。

      第三联“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桂子:桂树的种子。桂树开花不结子。天竺桂结子。传说灵隐寺和天竺寺每到秋高气爽时节常有似豆的颗粒从天空降落,称为桂子。天香:祭神的香。北周庾信《奉和同泰寺浮图》诗:“天香下桂殿,仙梵入伊笙。”月宫桂子撒落下来,纷纷扬扬,异响阵阵;龙宫中的香烟袅袅升起,直入云天,上下交织成一个清幽空灵之境。这联诗借用神话传说表现了灵隐寺声色香怡人的特色。

      诗的前三联是正面写灵隐寺,下面三联转入侧面衬托。诗人以游山寻胜的所观所感为灵隐寺绘出了一个清幽旷远的背景:藤萝覆道,古塔遥望,泉流潺潺,山花傲霜凌冰。这一切都显示出古朴、静洁、脱俗之美。诗人深受此胜境的感应,不由自主地赞叹: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他自幼向往各处的奇山胜景,这次寻幽访胜如愿以偿了,使他忘了人世间的烦恼和焦燥。

      最后一联“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这是写诗人的幻觉,他已经沉醉了,误把灵隐当作天台,竟有点飘飘欲仙了。天台山是着名的佛教圣地,石桥传说是神仙所居之处,“汉刘晨、阮肇入天台采药,遇二女子,留半年求归,抵家已七世矣。”诗中暗寓了这个美丽的神话传说,以自己的感受进一步赞叹灵隐寺地势山水环境的优胜,简直可以和天台媲美。

      《灵隐寺》是一首优秀的山水游记诗。袁宏道在他的《灵隐》游记中曾这样说:“余始入灵隐,疑宋之问诗不似,意古人取景,或亦如*代词客,捃拾帮凑。及登韬光,始知沧海、浙江、扪萝、刳木数语,字字入画。古人真不可及矣!”这段话说尽了《灵隐寺》诗的妙处“字字入画”。

    整理:zhl201612

[阅读全文]...
  • 千年古刹灵隐寺诗句(宋之问灵隐寺古诗赏析及诗意)

  • 千年,诗意
  • 宋之问《灵隐寺》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简注

    灵隐寺,禅宗名刹,在杭州。鹫岭,灵鹫峰,又名飞来峰。岧峣,高峻。萝,藤萝。刳木,指刳木为瓢,汲取清泉。烦嚣,尘俗间烦乱喧嚣的杂事和杂念。天台,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天台山,在县北三里,亦名大小台山,以石桥大小得名。”又一佛教胜地。

    评析:

    宋之问(656?一713?),字延清,汾州西河人。初唐著名诗人。与沈佺期齐名,人称“沈宋”。对律诗体制的定型颇有影响。

    这首排律是宋被贬越州后游灵隐寺所作。全诗通过对灵隐寺的描写,表达了超尘脱俗的理想境界。

    全诗如画。前六句是主体。鹫岭二句,山寺相映生辉,更显出灵隐寺肃穆空寂,佛家胜境。楼观二句是名句,登上寺楼可观沧海日出,站在寺门可见浙江潮涌。对仗工整,景象壮观。备受时人及*称赏,竟有传说,说这联是宋之问经过初唐四杰之一,前辈诗人骆宾王的点化,才写成的。接下二句,进一步刻灵隐山的灵秀:桂子从月宫飘落凡间,佛香飘上云天,给佛地蒙上一空灵神秘的色彩。

    诗的后八句是写诗人在灵隐寺寻幽揽胜的情景和感想。诗人时而攀住藤萝登上高塔远眺,时而持木瓢寻找清泉汲水一路观景。气候温和,霜薄冰轻,山花犹放,红叶未凋。自小就喜爱远方的奇异景色,今日面对美景,洗净了满心的烦恼。

    “待入”二句,天台实为又一佛教胜地,“以石桥大小得名”。乍看似乎离开了对灵隐寺的描写,实际上是说由一佛教胜地而联想到相隔不远的又一佛教胜地。这是诗人意犹未尽的表现。乍看“若离”,而实不离,是有意宕开一笔,诗人用“若即若离”的笔法,以求得余韵不绝的艺术效果。至此,篇首所显示的“寂寞”心态已转化为超脱尘世,超脱自我的高情远志。

    全诗辞藻清华,音调和婉,于细针密线中显出一种清远之气。无论从气格还是从技巧上来看,都可以视作盛唐时代五言排律的先声。

[阅读全文]...
  • 关于隐隐的诗句

  •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彩盘凝望仙子,但三星隐隐,一水盈盈。——王沂孙《锦堂春·七夕》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张旭《桃花溪》

    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范成大《秦楼月·浮云集》

    隐隐歌声归棹远。离愁引著江南岸。——欧阳修《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

    隐隐朱城临玉道,遥遥翠幰没金堤。——卢照邻《长安古意》

    山接水茫茫渺渺,水连天隐隐迢迢。——姚燧《中吕·满庭芳》

    淡淡遥山,萋萋芳草,隐隐残霞。——贯云石《蟾宫曲·送春》

    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柳永《采莲令·月华收》

    隐隐五*,峨峨横三川。——李白《古风其四十六 ·一百四十年》

    隐隐遍、长林高阜,卧红堆碧。——苏轼《满江红·东武会流怀亭》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欧阳修《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回首望泾渭,隐隐如长虹。——储光羲《登秦岭作,时陷贼归国》

    望西南隐隐神坛,独跨征车,信步登山。——朱元璋《登江苏金坛顾龙山》

    怪石棱棱耸瘦骨,秀色隐隐开疏眉。——陈著《寄赋黄东发湖山精舍》

    雄剑闭长匣,隐隐作龙鸣。——韩上桂《出都门柬区用孺太史》

    隐隐隔千里,巍巍知几重。——吴融《远山》

    苍苍面带苔藓色,隐隐身藏蓬荻中。——韦庄《秦妇吟》

    电光划划遶岩壁,雷声隐隐生山陬。——梅尧臣《和谢舍人洊震》

    凄凄风不定,隐隐夜如何。——冯惟敏《闻柝》

    隐隐烟村闻犬吠,欲寻寻不见人家。——叶绍翁《烟村》

    迢迢古河堤,隐隐若城势。——萨都剌《吴桥县古河堤》

    屋头杉隐隐,庭下竹涓涓。——孙蕡《西庵记事一百韵》

    半榻跏趺双树边,笑谈隐隐生云烟。——徐熥《灵隐寺寻耶溪上人》

    宫车隐隐春雷起,渭川晓涨胭脂水。——张羽《咸阳宫行(并序)》

    忽闻奔泉响巨碓,隐隐百步摇窗扉。——苏轼《二月十六日,与张、李二君游南溪,醉後,相》

    山根浅草枯槎枒,隐隐叶下见兔迹。——李廌《作塞上射猎行》

    望中极底胜漆黑,双扉隐隐启半边。——方凤《三洞》

    芝山望宜楼,隐隐苍龙脊。——钱时《宜楼晚望》

    东有轩辕泉,隐隐如牛涔。——苏辙《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其五东湖》

    不知落何处,隐隐如缫车。——苏轼《和孙同年卞山龙洞祷晴》

    春风引车马,隐隐何阗阗。——黄庭坚《次韵感春五首·茶如鹰爪拳》

    歌钟沸激香尘散,晨旗隐隐罗轩冕。——李咸用《煌煌京洛行》

    一阵叆叇气,隐隐生湖东。——皮日休《太湖诗·缥缈峰》

    文昌隐隐皇城里,由来奕奕多才子。——骆宾王《畴昔篇》

    胧胧欲曙色,隐隐辨残妆。——吴融《赋得欲晓看妆面》

    乱霞映淡日,隐隐空蒙中。——陈造《龙湾看初日》

    烟开秦帝桥,隐隐横残虹。——刘长卿《登东海龙兴寺高顶望海,简演公》

    垂垂股折屋漏痕,隐隐昏星露芒角。——李东阳《石鼓歌》

    外景自隐隐,潜虚固幽玄。——谭铢《题九华山》

    松底跳波隐隐轰千鼙,石间横斜风竹因依。——陈造《赠画士龚子》

    双眸炯炯黑於漆,脸边隐隐如桃红。——白玉蟾《赠城西谢知堂》

    而今卷处追昔人,隐隐犹怀鼻头痛。——释正觉《送鹿门宗*头》

    穷源几曲径深长,隐隐野花时度香。——卫宗武《霅山和丹岩晚春韵·穷源几曲径深长》

    边愁隐隐上颠毛,肺病那堪转侧劳?——戚继光《病中偶成·其二》

[阅读全文]...
  • 阿掖山卧佛寺,心灵的家园(组诗)

  • 心灵,家园
  •   1.  碧砖黄墙,古木参天  云雾缭绕,古色古香  一颗心为晨钟暮鼓深深牵引  古老的经书不倦地反复诵吟  参禅打坐流转着人世乾坤  跨过万水千山,逾越万丈红尘  光芒普照,济世渡人  青灯古佛旁徐徐传来冥冥梵音    2.  千年古刹,香火鼎盛  传经弘法,佛道禅宗  阿掖山上卧佛寺内  韬养身心的理想家园  静默矗立千年风雨中  木鱼佛珠,*经筒  红白莲花,黄绿银杏  期待相逢演绎一场人生约定    3.  尘世的挂牵,多纠结于心  君子坦荡荡小人戚然于心  弱水三千不如只取一瓤饮  世间的名利,不过一次浮光掠影  红尘的情意,更多虚妄存在于心  安然菩提树下,清宁莲花之尊  愿浮躁芜杂的心虔诚接受圣洁的洗礼  升华灵魂超脱现实逐回生命的本与真

      编辑点评:

      日照首届“净域杯”全国诗书画大奖赛由山东省阿掖山卧佛寺主办,如云诗苑编辑部承办的大奖赛,主题是以描写阿掖山卧佛寺的风景与佛教住世的慈悲精神为主,撰写丛林古刹楹联书法、诗词佳句、佛教相关的国画、体现人间正能量的诗歌散文小说等题材为主,启发本智,匡扶人心,弘扬正法!感谢诗友赐稿,大赛期间不单独撰写按语,征稿结束后统一邀请专业评委公*公正打分评出奖项,唯以质取稿,祝福您在本次大赛中取得好成绩!敬请期待大赛公布结果!问好诗人,推荐赏读。

[阅读全文]...
  • 卧佛寺,我灵魂的故乡(组诗)

  • 灵魂,故乡
  •   ◎卧佛寺,我灵魂的故乡    佛光普照,在熙熙攘攘的尘世  渡生,渡死,渡草木一秋  渡四季无常    菩提下盛开的莲,叶面上打坐的露  空山新雨后的青翠  此岸,彼岸  都在佛号里得到重生    一千多年印记被唐风书写,众生仰望  石碑上凿刻的名字  哪一个,不是我的前世  佛光里超度的背影,哪一个  不是我的来生;那寺前山后的一草一木  哪一个,不是我的亲人    卧佛寺,我灵魂的故乡  祈求佛祖,赐我一趟归程  我要在大雄宝殿,诵七天七夜的经文  还要在银杏树下盘膝  埋下我一根肋骨    轮回转身,一颗千年的舍利  在卧佛寺中禅定    ◎回归丛林,我是阿掖山上的一株草    祥云缭绕下的净土  禅意氤氲,时光如水般澄澈  润物无声  盛满阳光的生灵  纷纷放下被钙化的身段  以笑声之外的笑声,颔首恭迎  一路朝圣而来的人们    尘世所有多余的枝节  被敲钟的人,一一挡在寺外  殿堂上佛陀庄严的法相  从不言语,却将生命的法理  送达每个迷途知返的人心里  不管你是长跪还是站立  总有一束光  从灵魂深处升起    白天,我在五蕴里修行  夜晚,回归丛林  我是阿掖山上的一株草  静默,渺小  月光悠长,长不过卧佛寺传来的经声  在众生的额头逐一抚摸  留下慈悲的印记  像母亲,找回失散多年的孩子    我用叶子抄经,风声吟诵  在脉络里写下忏悔  于露珠里祈求往生  木鱼每响一次,我就念一声:阿弥陀佛  直到自己变成梵文  在亲人的掌心,苏醒    ◎母亲的天空,黑夜升起星光    寺在凡尘云雾中  佛在寺中  向前攀爬,向上仰望  以一株植物的姿势  顶礼灵魂的高度    燃一柱心香,踏歌而行  行囊和躯体,相扶上路  万物氤氲,蓬勃自渡  黄海的波涛,和着山谷回音  唱响庙址每一片圣地    系一根红丝带,在许愿树上  绕塔而行,双手合掌  大千世界,惠风和畅  一片净土上的白云  纯净,护佑四方    蓝天下拜忏,钟声浩荡  承佛慈力,善根增长  藏经阁内  有人日日夜夜地诵经,祈福  母亲的天空,黑夜升起星光    卧佛寺外  红莲上的晶露  一滴跟着一滴,滚烫  像山下田野里  噌噌拔节的麦浪    ◎莲花般的手掌,无限辽阔    一季又一季,草木葳蕤  我一步一拜  在卧佛寺的阶前  虔诚与青苔接壤  辉映慈悲的光    一次又一次,万物悲悯  我双手合十  在天王殿前焚香  一声阿弥,天地澄亮  卧佛不语,神态安详    年复一年,清风逐浪  落叶纷飞,遍地金黄  两棵银杏树,在经年的风雨里  寂静,默然,更加粗壮  像千年前得道的高僧  守候着净土一方    晨钟暮鼓,经声悠扬  唐风遗迹,在石碑上逐一入定  岁月的痕迹,被刻进深深浅浅的经行  供朝拜者,在法门觉醒回到故乡    我像那经书里的梵文  尘世变得极其清瘦  而我莲花般的手掌  却无限辽阔  泛着七彩琉璃光    ◎夜夜击磬的鱼儿,在等待接它回家的人    总有一些触碰,让你泪流满面  总有一些理由,梦里升起经幡  经幡上浸透的风雨  是尘世里斩不断的悲欢    庙址上遗落了一地青发  青发里长出骨头  有人的名字,被刻进了碑  历史的天空,飘过几朵白云  有人的誓言,在铜镜里长出苔痕  一条河,便浊浪翻滚  夜夜击磬的鱼儿  在等待接它回家的人    我是三界流浪的游子  红尘里渡劫草木里修行  当卧佛寺迎来一场盛典  我耳旁便响起阵阵熟悉的声音  有人在喊我前世的乳名  一声声充满悲悯    从诗里摇橹,日夜扬帆  在梦里启航,一路奔跑  我要在黎明之前回到故乡  看母亲手执金台,拈花微笑  她慈祥的脸  泛着喜悦的光

      编辑点评: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芸芸众生,佛法普度,一念智则般若生。在作者的眼里,众生皆佛,草木皆佛,受持佛陀的慈悲,智慧如海,吉祥安乐。佛说此生所有的相遇,都是前世亲人的久别重逢。红尘里,我们都是流浪的游子,在等待母亲的一声呼唤,随即魂归故土。作者文笔行云流水,禅意自然流淌,如一曲梵音,耳旁萦绕,带读者进入一种妙不可言的清凉世界,既表达了自己对卧佛寺的憧憬,同时也引渡众生,同证菩提!

[阅读全文]...
  • 写南海禅寺的诗句

  • 写南海禅寺的诗句

      (第一首)

      汉白玉象云中立,因果善缘金壁联。

      白圣长老舍利塔,藏楼古今经典全。

      山门雄伟高十丈,无影塔贯数千年。

      红尘有此圣佛地,净心洗礼拜禅仙。

      (第二首)

      东海南山圣像前,寺新树古两天然。

      唐书诗卷菩提久,汉语经声涅槃坚。

      百岁妪翁长寿福,千灯神幻重仁贤。

      辞歌盛世高香旺,普照佛光三亚仙。

      (第三首)

      *生遭乱世,自小夙缘深。

      数证菩提意,终成大德心。

      愿除诸孽障,功结几丛林。

      南海晨钟里,悠悠起梵音。

      (第四首)

      天高祥云紫气东,寺域广阔本空灵。

      汝河水映钟鼓影,宝殿擔飞风铃声。

      金鎏观音千手眼,白圣舍利一佛公。

      若学迦什拈花笑,便与禅宗心相通。

      (第五首)

      三水相逢汇涌泉,观音佛祖驻经年,

      森森古柏托星月,袅袅香云绕阁轩,

      度得古桥七段木,寻来前世三生缘,

      石雕碑刻盛衰事,壁画无由燎紫烟。

      (第六首)

      南海粼粼万里涛,灵光熠熠入云霄

      四方八面瞻神像,一体三尊踏浪潮

      智慧帮扶尘世路,慈悲修筑众生桥

      慧能神秀菩提树,明月清风心若昭

      (第七首)

      巍巍南海禅寺前,钟声贯耳警人间。

      主体殿堪亚州最,超过太和大成殿。

      漏雕龙云叹绝技,四配殿阙三重檐。

      生肖罗刹管天时,五百罗汉花岗岩。

[阅读全文]...
  • 关于西禅寺的诗句

  • 梦想西禅寺,春阴绕夏池。——赵蕃《寄怀徐行仲》

    了娘囝,西禅寺里粥鼓鸣。——何中《了娘囝》

    西禅寺简介

    西禅寺,名列福州五大禅林之一,为全国重点寺庙,位于西郊怡山之麓,工业路西边南侧。古刹大门坊柱上镌刻一副楹联:“荔树四朝传宋代,钟声千古响唐音。”这是清代周莲撰写的联句,点明“西禅寺”是唐朝的古寺。

    相传南北朝时炼丹士王霸居此“炼丹成药,点石为丹”。每逢饥岁,便靠卖药卖金换米救济穷苦百姓。后来王霸“服药仙蜕”人们便在他的故居建寺。隋末废圯。

    西禅寺,唐咸通八年重建,定名为“清禅寺”,后改"延寿寺”、“怡山西禅长庆寺”俗称“西禅寺”。

    寺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阁、玉佛楼及客堂、禅堂、方丈室等大小建筑38座,占地7.7公顷,还有唐七星井《唐福州延寿禅院故延圣大师塔内真身记》碑、五代慧棱禅师舍利塔、清康熙御笔《药师经》、清代壁画等。

    西禅寺,在海外久负盛名,海外廨院有新加坡的双林寺、马来西亚槟城的双庆寺、越南的普陀寺等,与西禅寺仍有密切的联系。

    寺内玉佛楼,专奉海外侨胞捐赠的两尊玉雕佛像。一是坐佛,身高2.3米,为释加牟尼的坐像;另一尊是卧佛,身长4米,重10吨,为释加牟尼的卧像,是玉佛之一。观音阁内供千手千眼观世音,用29吨黄铜铸成。

[阅读全文]...
  • 描写关于佛寺的诗句

  • 描写关于佛寺的诗句

      (第一首)

      狼烟起处兵焚寺,烽火熄时僧唱经。

      唐盛比丘数十万,宋衰佛子几千名。

      劫波度尽法身在,方显无量佛永恒!

      ------

      (第二首)

      浩淼三江眼底收,威严万佛塑心头。

      晨钟暮鼓祥云绕。翠竹苍松古寺幽。

      忠实信徒祈福泽,虔诚教士积禅由。

      圣门千载灯明彻,广宇红尘任去留。

      ------

      (第三首)

      初春柳眼笑微开,一苑寒梅唤我来。

      诗友品茶茶有道,僧人讲信信无猜。

      悟禅山岭阳光照,处事身心玉露裁。

      千佛寺中深自省,*凡入世胜君陪。

      ------

      (第四首)

      松栎葱葱绕紫烟,木鱼阵阵诵经篇。

      书中佛祖千山远,眼里莲花一梦圆。

      苦海无边回是岸,贪心有戒转为贤。

      常闻香火知荣耻,但愿*生饮碧泉。

      ------

      (第五首)

      几度涅磐几度生,佛法总是映衰兴。

      狼烟起处兵焚寺,烽火熄时僧唱经。

      唐盛比丘数十万,宋衰佛子几千名。

      劫波度尽法身在,方显无量佛永恒!

      ------

      (第六首)

      人间处处玉兰开,山寺梅花待我来。

      无欲方知斋有味,有情始信佛无猜。

      禅茶妙趣逢僧话,雅事闲心任物裁。

      试问他年风雪日,围炉一夜倩谁陪?

      ------

      (第七首)

      千年古寺千年树,千鸟啾啾桂月明。

      烛照僧庐摇罄影,风敲幽竹带隋音。

      虬龙舞爪暗天色,玉凤栖身作地形。

      梦里长将身寄托,悠悠不改故园情。

      ------

      (第八首)

      古寺悠悠弄影长,青山不语写沧桑。

      佛无六欲拈花笑,人有七情成酒狂。

      最是晨钟惊宿鸟,常能禅文入诗章。

      千年玉垒仙凡界,送我春风几许凉。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描写灵隐寺的诗句 - 句子

描写灵隐寺的诗句 - 语录

描写灵隐寺的诗句 - 说说

描写灵隐寺的诗句 - 名言

描写灵隐寺的诗句 - 诗词

描写灵隐寺的诗句 - 祝福

描写灵隐寺的诗句 - 心语

推荐词条

云卷云舒的整首古诗 黔灵山公园的古诗 古诗中那首表达文明礼仪的 有羡字的古诗词 现代古诗很少的 描写大自然景色的古诗的古诗 关于粽子的古诗书法字 高考古诗中带有唯字的 禾字的古诗 与登飞来峰相关的古诗 最简单的古诗60个字 古诗问题的题目 对抗灾难的古诗 关于中秋赏月的古诗 歌颂祖国大好河山最好的古诗 学*书法最好的古诗 村晚古诗的所有拼音 古诗关于再踏征程的诗词 含有民俗内容的古诗 古诗中数字的实指与虚指 颂扬师恩的古诗 有关传统节日的古诗词所有的 9行5字的古诗 传统孝道的古诗 讲述牧童的古诗 形容孩子说话晚的古诗 聪明的牧童古诗 围绕时间搜集描写花的古诗 收集两首关心民生疾苦的古诗 简单的美的古诗和名言 植的五字古诗

随机推荐